•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實驗原理與實驗步驟

2.1 間質隔離法

1954年Porter [1]及Pimentel [2]分別發展出間質隔離技術,其後Pimentel 及其他研究組致力發展相關技術及其應用,使其成為研究不穩定分子的重 要技術。以下分別對低溫間質隔離法的原理、間質的選擇以及光譜上的間 質效應加以說明。

2.1.1 間質隔離法的原理

間質隔離法是將少量待測分子(或稱客體,guest)與做為間質的大量惰 性原(分)子(或稱主體,host)在氣態下均勻混合後沈積於低溫(4-10 K)

的樣品靶(sample target)上。主體經由低溫冷凍形成穩定固體晶格,待測 分子的濃度相較於主體低,被稀疏的鑲嵌在晶格中。晶格的穩固性將待測 分子個別隔離在晶格中,降低分子移動的機會,使其無法像氣態下可自由 運動而反應。通常主體使用惰性原(分)子,與客體間作用力小,不易發 生反應,且低溫固態的主體有效地將待測分子的內能弛緩,即使是不穩定 分子或活性強的自由基,也能長時間保存於間質中,有利於進一步的研究。

此外,沉積樣品可以長時間累積,以達足夠吸收強度供光譜儀測定,可提 升光譜的訊雜比(S/N ratio)。

在間質中,除了少數小分子,如HCl、H2O、NH3外,大部分待測分子 被固定在間質中無法轉動而無轉動能階,在光譜中觀測到的多是不含轉動

只有振動吸收之狹窄單峰。再者,依據波茲曼分佈(Boltzmann distribution)

原理,低溫下(4-10 K)待測分子大多分布於振動基態(v=0),故主要觀 測到的是基頻(fundamental)、泛頻(overtone)和結合吸收帶(combination band),沒有熱譜帶(hot band)。由上述之特性可知間質隔離分子的紅外 光譜遠較氣態下的紅外光譜簡化,易於分析。

待測分子處於間質中,經適當的光源光解後可產生不穩定的裂解分子

(photofragment),裂解分子獲得之動能若不足以克服晶格對其之束縛能,

光解產物會留在原晶格中,不同於氣態實驗中裂解分子處於低壓而不易碰 撞,間質晶格中的裂解分子可以有多次碰撞,經由不同途徑繼續反應,可 能形成原來的分子、其結構異構物(structural isomer)或其他產物。因此,

利用晶格效應(cage effect),可產生在一般氣態或溶液態中不易產生的新 穎分子,這些分子常在大氣化學或星際化學扮演重要的角色。

2.1.2 間質的選擇

間質隔離法因使用大量間質主體隔離待測分子,其選擇通常須考慮下列 幾項因素︰

(1) 間質純度

間質主體與待測分子的比例通常約在1:100以上,有時高達1:10000,

若間質主體純度不足,所含雜質量可能高於待測分子的量,不僅對光譜造 成干擾,甚至影響待測分子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一般使用純度99.99 %以上,

甚至99.9995%以上之氣體作為間質主體。

(2) 光區透明性

間質主體在欲研究的光區內不能有吸收,避免遮蔽待測分子的吸收,進 而影響光譜分析。表2-1列出常用間質允許電子躍遷之最長波長及最小波數,

由表得知:間質主體的吸收範圍多在真空紫外光區,對於波長大於200 nm 的光區範圍無影響。

(3) 間質鈍性

為了使間質主體對待測分子的干擾降至最低,應選用化性較低,不易與 待測分子反應的間質主體。又因間質主體與待測分子間的作用力會造成間 質效應,造成間質光譜與氣態光譜所得到的光譜參數有所差異,宜選用微 擾最小的分(原)子作為間質,一般最常用鈍氣做為間質主體。

(4) 間質的質量與大小

間質與待測分子之間因電子分佈不均勻而存在微弱的凡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若兩者間接觸面積較大,則凡得瓦力較大,此與間質及分子 之大小(體積)成正比。原(分)子之幾何形狀則以圓形(點的作用)其 接觸面積較小,凡得瓦力較小,故宜選用質量數較小的鈍氣原子做為間質 主體,將其對待測分子的干擾降到最低。

(5) 間質堅固性

間質主體的溫度決定了晶格堅固性,其溫度至少需低於間質熔點的二分

之一,才能抑制擴散運動發生。表2-2列出常用間質的擴散溫度、熔點及沸 點[3],當溫度低於擴散溫度時,能有效抑制擴散現象。

考慮上述五個因素,最常使用惰性氣體(如︰Ne、Ar、Kr等)或氮氣

(N2)作為間質主體。在電子態躍遷的研究中,因Ne間質對電子能態的微 擾作用最小,常使用Ne作為間質主體;從事紅外光譜學研究時,Ar的擴散 溫度(35 K)高於Ne的擴散溫度(10 K),且Ar間質的間質位移顯然比Ne 間質位移略大,但通常仍小於2 % [4],故常用Ar作為間質主體。

2.1.3 光譜上的間質效應

間質主體對於待測客體所造成的微擾,使間質光譜的譜線頻寬(band width)、吸收頻率和吸收係數與氣態光譜有所不同,因間質環境造成與氣 態光譜的差異,統稱為間質效應(matrix effect)。以下討論幾種在光譜學 上常見的間質效應︰

(1) 間質位移

因間質主體與待測分子間的作用力,導致間質光譜與氣態光譜的吸收頻 率差異Δν,稱為間質位移(matrix shift),定義為Δν ≣ νgas-νmatrix。根據Jacox [4]比較230組雙原子分子在氣態與惰性間質中的振動頻率,顯示平均間質位 移小於2 %。一般而言,不同間質主體位移大小依序為Ne<Ar<Kr<N2。 至於間質位移是藍位移(blue shift)或紅位移(red shift),則視客體與間 質主體的作用力而定,目前仍無簡單準則可循。

(2) 多重晶格位置(multiple trapping sites)

表2-3列出一些鈍氣及H2的固態晶格參數及游離能[5],根據結晶學理論,

惰性氣體在低溫中通常以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 fcc)結構形成晶格。

Meyer等人提出以惰性氣體當間質主體時,若含有少量的O2、N2及CO等分 子,會使部份面心立方結構轉換為六方最密堆積結構(hexagonal close- packed, hcp)[6]。Winn在紅外吸收光譜及理論研究中指出,待測分子在Ar 間質中有結晶格位置(crystal cage site)和非結晶格位置(non-crystalline cluster site or amorphous cluster site)等兩種堆積位置,且形成非最密堆積的 結構[7]。此外,間質主體因急速冷卻成固體形成非平衡態晶體,呈現多孔 性(porosity)、錯排(dislocation)及空位(vacancy)的現象。

待測分子鑲嵌在間質主體的模式有很多種,可能取代一個或多個主體的 位置(substitutional site)、鑲嵌在四面體或八面體的間隙中(interstitialsite),

或以錯排(dislocation)的方式插在間質晶格中。待測分子處於不同晶格位 置,受到周遭間質主體的作用不同,使待測分子具有些微不同的能階,間 質光譜因而出現較寬之譜線或多重吸收峰的現象。此類多重譜線的特徵是 相對強度不隨待測分子的濃度變化,反而隨回火(anneal)或沉積條件而改 變。通常可藉由提高間質溫度使晶格重新排列或改變沉積條件,形成較穩 定的晶格結構,以減少多重譜線。

(3) 聚合現象(aggregation)

待測分子濃度過高或分子間作用力強時,易形成雙體(dimer)甚至是 多體(polymer)共同沉積於同一晶格中,使間質光譜中出現額外的吸收峰,

此類譜線可藉由濃度稀釋而消除;雙體或多體吸收譜線在待測分子濃度達 一定濃度之下時,即會減弱甚至消失。另外,當間質不夠穩固或照光給予 能量後,分子經擴散(diffusion)作用也會發生聚合現象而出現雙體或多體 的吸收峰。

(4) 選擇律(selection rule)

受間質環境干擾,可能破壞待測分子波函數的對稱性,增加原先在氣相 中禁制(forbidden)躍遷的躍遷機率(transition probability),使得氣態中 不易觀測的譜線,可在間質中被觀測。例如,在紅外光區中,O2氣態分子 其伸張振動為對稱伸張,並不改變分子的偶極矩故為禁制躍遷;當O2直接 沉積於低溫樣品靶時,O2本身會形成晶格,使待測O2分子受間質環境干擾 其對稱性被破壞,故可觀測到其吸收譜線[8]。於不同溫度下O2有α、β及γ 晶形,其吸收譜線分別位於1549、1595及1557 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