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階層迴歸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第三節 階層迴歸分析

在透過相關分析了解各變項間的相關程度後,本研究將透過階層迴歸分析來 說明預測變項對結果變項之間的關係。首先,研究先透過階層迴歸分析檢驗目標 導項對於建言行為。第二,檢驗建言行為之中介角色。最後,檢驗主管建言行為 之調節角色。並且,在第一層皆放入人口學變項與工作滿意度,以控制其他可能 混淆變項之干擾。雖然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 之間彼此相關高,但透過 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估計自變項間共線性影 響,其迴歸模型之 VIF 皆小於 5。因此本研究之迴歸模型並沒有明顯的共線性問 題。

目標導向對員工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之主要效果

表 4-3 呈現目標導向對員工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之迴歸分析結果。即證 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對員工之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的預測效果。本研 究分別將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作為依變數,進行階層迴歸分析。模式一先將 控制變數納入,包含員工性別、年紀、教育程度、年資、職級、產業與工作滿意 度。接著,將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分開預測建言行為。因此,模式二是 在模式一之外,將證明目標導放入第二階層;模式三則是在模式一之外,將逃避 目標導向納入第二階層。最後,讓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共同預測建言行 為。因此,模式四是在模式二之外,採進入法將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放 入第二階層。

從表 4-3 之模式二與模式四顯示,證明目標導向對於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 言的預測效果皆達顯著。首先,從模式二可見,以證明目標導向獨自預測挑戰型 建言(β = .34,p < .001)與支持型建言(β = .34,p < .001)之預測效果皆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顯著。其△R2分別為.09(p < .001)與.10(p < .001)。其次,從模型四可見,當 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同時納入模式預測建言行為時,證明目標導向對於 挑戰型建言(β = .33,p < .001)與支持型建言(β = .33,p < .001)之影響仍 達顯著。其△R2分別為.10(p < .001)與.10(p < .001)。從上述可知,證明目標 導向與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有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 1 A。

從表 4-3 之模式三與模式四顯示,逃避目標導向對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 之影響,傴在獨立預測時存在,若與證明目標導向以同時進入法一同預測建言行 為,則其預測效果便不存在。首先,從模型三可見,逃避目標導向獨自預測挑戰 型建言(β = .13,p < .05)與支持型建言(β = .11,p < .05)時皆達顯著。其

△R2分別為.02(p < .05)與.01(p < .05)。然而,從模型四可見,當逃避目標導 向與證明目標導向同時納入模式預測挑戰型建言時,逃避目標導向對於挑戰型建 言(β = .08,p > .05)與支持型建言(β = .07,p > .05)之影響皆未達顯著。

其△R2分別為.10(p < .001)與.10(p < .001)。從上述可知,逃避目標導向與挑 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有顯著正相關,未能支持假設 1 B。

整體而言,目標導向對於員工建言行為之預測結果顯示,證明目標導向對挑 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預測皆達顯著;而逃避目標導向在獨自預測挑戰型建言與 支持型建言時亦達顯著,但若與證明目標導向一同預測時,則皆未能達顯著。

本研究之中介角色驗證,根據 Baron 與 Kenny(1986)提出之中介角色驗證 之建議。首先,中介效果的第一個條件,獨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預測效果;第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預測效果。△R2分別為.00(p > .05)與. 01(p > .05)。此迴歸分析結果未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一個條件,即獨變項(證明目標導向 與逃避目標導向)未能有效預測依變項(主管評價)。

整體而言,無論是挑戰型建言行為或支持型建言行為,都未能扮演目標導向 與主管評價之中介角色。因此,假設 2A 與假設 2B 未能得到實證支持。

表 4-4

員工目標導向對主管評價之影響

主管評價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員工性別 -.02 -.01 -.02 -.01

員工年紀 -.05 -.04 -.05 -.03

員工教育程度 -.01 -.01 -.02 -.02

員工年資 -.02 -.02 -.02 -.02

員工職級 .04 .03 .04 .03

員工產業 .03 .03 .02 .02

工作滿意度 .39*** .35*** .38*** .34**

證明目標導向 .08 -.10

逃避目標導向 -.08 .09

(△R2) (.00) (.01) (.01)

整體 R2 .15 .16 .16 .17

調整後 R2 .13 .13 .13 .13

自由度 211 210 210 209

F 值

5.51*** 4.97*** 5.03*** 4.68***

*p < .05, **p < .01 ***p < .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建言行為對員工目標導向與知覺職場排擠間之中介角色

表 4-5 呈現目標導向對知覺職場排擠之迴歸分析結果。即證明目標導向與逃 避目標導向對知覺職場排擠之預測效果。根據表 4-5 之模式二,證明目標導向對 知覺職場排擠無顯著預測效果,△R2為.00(p > .05)。此迴歸分析結果未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一步驟,即獨變項(證明目標導向)未能有 效預測依變項(知覺職場排擠)。因此,不再進行建言行為對證明目標導向與知 覺職場排擠的中介角色之進一步檢驗。

根據表 4-5 之模式三,逃避目標導向對知覺職場排擠有顯著預測效果(β = .54,

p < .001)

,△R2為. 28(p < .001),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 第一個條件。其次,根據表 4-3 之模式三,逃避目標導向對挑戰型建言(β = .13,

p < .05)與支持型建言(β = .11,p < .05)皆有顯著預測項效果,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二個條件。然而,根據表 4-5 之模式七與模式 八,在分別將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納入迴歸模型,並與逃避目標導向一起預 測知覺職場排擠時,挑戰型建言(β = .06,p > .05;△R2 = .01,p > .05)與支持 型建言(β = .05,p > .05;△R2 = .00,p > .05)之預測效果皆未達顯著。此結果 不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三個條件。因此,不再進行建 言行為對逃避目標導向與知覺職場排擠的中介角色之進一步檢驗。此分析結果未 能支持假設 3A 與假設 3B。

整體而言,無論是挑戰型建言行為或支持型建言行為,都未能扮演目標導向 與知覺職場排擠之中介角色。因此,假設 3A 與假設 3B 未能得到實證支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表 4-5

建言行為對員工目標導向與知覺職場排擠的中介效果之階層迴歸分析

知覺職場排擠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模式七 模式八

員工性別 .07 .07 .07 .07 .06 .05 .07 .07

員工年紀 -.02 -.01 -.01 .00 -.01 .00 -.01 .00

員工教育程度 -.21** -.20** -.11 -.11 -.20** -.18* -.11 -.10 員工年資 -.05 -.05 -.08 -.09 -.05 -.05 -.08 -.08

員工職級 .01 .00 .03 .03 -.01 .00 .02 .02

員工產業 -.22** -.22** -.17** -.17** -.22*** -.22** -.17** -.17**

工作滿意度 -.11 -.13 -.09 -.08 -.19* -.19* -.12 -.12

證明目標導向 .07 -.03 .01 .02

逃避目標導向 .54*** .55*** .54*** .54***

挑戰型建言 .15 .06

支持型建言 .14 .05

(△R2) (.00) (.28)*** (.28)*** (.01) .01 (.01) (.00)

整體 R2 .11 .12 .39 .39 .13 .13 .39 .39

調整後 R2 .08 .08 .37 .37 .09 .09 .37 .37

自由度 211 210 210 209 209 209 209 209

F 值

3.79** 3.42** 16.88** 14.98*** 3.44** 3.33** 15.10*** 15.05***

註:模式五、六之△R2是與模式二比較;模式七、八之△R2是與模式三比較。

*p < .05, **p < .01 ***p < .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建言行為對員工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自尊間之中介角色

表 4-6 呈現目標導向對組織導向自尊之迴歸分析結果。即證明目標導向與逃 避目標導向對知覺職場排擠之預測效果。根據表 4-6 之模式二,證明目標導向對 組織導向自尊有顯著預測效果(β = .32,p < .001),△R2為.08(p < .001),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一個條件。其次,根據表 4-3 之模式 三,證明目標導向對挑戰型建言(β = .34,p < .001)與支持型建言(β = .34,p < .001)

皆有顯著預測項效果,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二個條件。

再者,根據表 4-5 之模式五與模式六,在分別將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納入迴 歸模型與證明目標導向一起預測組織導向自尊時,挑戰型建言(β = .14,p < .05;

△R2 = .01,p < .05)與支持型建言(β = .19,p < .05;△R2 = .02,p < .01)之預 測效果皆達顯著,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檢驗之第三個條件。

最後,根據表 4-6 之模式五,證明目標導向對組織導向自尊之預測效果會因 模型中加入挑戰型建言而降低,β 值從 = .32(p < .001)降至.27(p < .001)。因 此,挑戰型建言對證明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自尊扮演部分中介角色。此外,根據 Sobel 的公式進行檢驗亦達顯著水準(Sobel test statistic = 4.00,p < .001),因此假 設 4A 被部分證實。此外,根據模式六,證明目標導向對組織導向自尊之預測效 果會因模型中加入支持型建言而降低,

β 值從 = .32(p < .001)降至.25(p < .001)。

因此,支持型建言對證明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自尊亦扮演部分中介角色。此外,

根據 Sobel 的公式進行檢驗亦達顯著水準(Sobel test statistic = 4.45,p < .001),因 此假設 4B 被部分證實。

根據表 4-6 之模式三,逃避目標導向對知覺職場排擠沒有顯著預測效果(β

= .00,p > .05),△R2為.00(p > .05),未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中介角色 檢驗之第一個條件。因此,不再進行挑戰型建言與支持型建言對逃避目標導向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組織導向自尊的中介角色之進一步檢驗。此結果未能支持部分假設 4A 與假設 4B。

整體而言,挑戰型建言部分中介證明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自尊之關係,此一 結果部分支持假設 4A;相同地,支持型建言部分中介證明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 自尊之關係,此一結果部分支持假設 4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表 4-6

建言行為對員工目標導向與組織導向自尊的中介效果之階層迴歸分析

組織導向自尊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模式七 模式八

員工性別 -.09 -.08 -.09 -.08 -.09* -.10* -.11* -.19**

員工年紀 .06 .11 .06 .08 .11 .12 .08 .10

員工教育程度 .00 .01 .00 -.01 .01 .04 .00 .05

員工年資 -.03 -.03 -.03 .00 -.03 -.04 -.03 -.04

員工職級 .05 .02 .05 .03 .01 .01 .02 .02

員工產業 .10* .11* .10* .10* .10* .10* .09 .09*

工作滿意度 .72*** .59*** .72*** .58*** .53*** .52*** .58*** .56***

證明目標導向 .32*** .37*** .27*** .25***

逃避目標導向 .00 -.06 -.03 -.04

挑戰型建言 .14* .26***

支持型建言 .19*** .30***

(△R2) (.08)*** (.00) (.08)*** (.01)* (.02)*** (.04)*** .06***

整體 R2 .55 .63 .55 .63 .64 .65 .60 .61

調整後 R2 .54 .62 .53 .62 .63 .64 .58 .59

自由度 211 210 210 209 209 209 209 209

F 值

37.04*** 45.34*** 32.26*** 40.25*** 42.07*** 43.50*** 34.06*** 36.12***

註:模式五、六之△R2是與模式二比較;模式七、八之△R2是與模式三比較。

*p < .05, **p < .01 ***p < .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主管建言對員工目標導向與建言行為之調節角色

在進行主管建言調節角色之檢驗前,本研究先將相關變數進行平減,以避免 共線性之問題。此外,本研究各變數之 VIF 值皆小於 5,故沒有共線性的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主管建言與目標導向對建言行為之影響。首先,根據表 4-7 之模型六,證明目標導向與主管建言相乘對挑戰型建言之迴歸係數為.02(p > .05),

未達顯著水準。再者,根據表 4-8 之模型六,證明目標導向與主管建言相乘對支 持型建言之迴歸係數-.07(p > .05),亦未達顯著水準。因此,假設 5A 未獲得支 持。

此外,根據表 4-7 之模型七,逃避目標導向與主管建言相乘對挑戰型建言之 迴歸係數為-.07(p > .05),未達顯著水準。再者,根據表 4-8 之模型七,逃避目 標導向與主管建言相乘對支持型建言之迴歸係數-.03(p > .05),亦未達顯著水準。

因此,假設 5B 未獲得支持。

整體而言,主管建言與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之交互作用對建言行為

整體而言,主管建言與證明目標導向與逃避目標導向之交互作用對建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