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中日文化

一、 集體主義

(一) 文化分類學

Hofstede 自 1965 年起為跨國企業設計跨文化的研究,蒐集了 20 多種語 言文化從態度到價值觀方面的特性,進而提出文化分類學(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的概念。Hofstede 認為文化不是一種個體的特徵,是在 一個環境中的人們的共同心理,也是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經驗的許多 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式(mental programs)。文化分類學的五大構面為:權力 距離指數(Power distance index)、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剛性文化與柔性文化(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不確定性 迴避指數(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及長程取向與短程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and short-term orientation),不同的群體、區域和國家的文化構面

(cultural dimensions)在程度上互有差異。本小節先說明「集體主義」的定 義,以及中日文化在集體主義方面的不同表現,下一小節介紹「不確定性迴 避指數」的定義。

(二) 集體主義定義

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亦可稱為個體主 義指數(Individualism Index)。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群居性(gregarious)及 獨行性(solitary),但人類因群居性的不同偏好形成不同的社會單位,比如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擴展家庭(extended family)或是部落(tribe)。

從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觀點,遠古時期以採集打獵為生的文化 較易演變為核心家庭,以農業為生的文化則易演變為擴展家庭。工業社會也

多從以打獵為生之核心家庭演變而來(Hofstede,2001;Nisbett,2007)。對 群居性的偏好不同,影響人類形成的社會及家庭單位(family unit)的大小 與複雜性,這也為人類每天的生活行為帶來了影響,不同文化的行為以及價 值觀也形成了差異。此即為本節所探討的 Hofstede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的 文化構面(Hofstede,2001)。

集體主義認為人們從屬在一個團體或組織當中,對團體及社會組織形成 感情依賴。對集體主義文化來說,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人們往往生活在 大型的家庭中,家族單位因此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相對於集體主義者視家庭 為最小的社會單位,個體主義者則認為「個體」(individual)才是最小的社 會單位。個體主義者視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為每個個體最特別 之處,因此,個體主義重視個體自身的價值以及每個個體對自我實現的需要,

他們認為人們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接著盡力為自己爭取利益並且達成自己 的人生目標。

集體主義傾向將「他人」以「內群體」(in-group)及「外群體」(out-group)

區分。Nisbett(2002)指出「內群體」指人們隸屬的社會組織,成員之間具 有緊密的關係;不處於內群體之中的其他人或群體,即為外群體。集體主義 者期望得到「內群體」的照顧及保障,但同時也應對內群體保持絕對的忠誠 以作為回報(Hofstede,2001;Nisbett,2002)。由於個體主義者重視個體性,

較不強調個體之間的關係,因此在個體主義者的概念中,也較無所謂的內外 群體之分別。

集體主義重維持人際的「和諧」(harmony),與他人互動時會努力避免 製造直接的衝突(direct confrontation),並傾向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保持良 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也重視自己的表現能否符合所屬群體的期望。相反,個 體主義重視自我以及個人意見的表達,因此不像集體主義者一樣會迴避衝突 或是傾向維持個體之間的和諧關係,自己的表現也與群體的期望無關。

下圖二-1 為中華文化和日本文化在 Hofstede 的 2010 年研究結果中,各 文化構面的得分,日本文化在個體主義指數(IDV)得分為 46,台灣中華文 化在個體主義得分為 17 分,兩者偏向集體主義文化特質。中華文化和日本 文化雖同屬集體主義文化,但表現上有所不同。中華文化效忠家族,日本文

化效忠集團,以下分述家族主義和集團主義的內涵。

(三) 中華文化的集體主義:家族主義

中華文化具集體主義的特色,表現在以「血緣關係」為核心、視「家族」

為最小社會單位等方面上。中華文化重視家族的概念,亦可稱之為「家族主 義」,特色是凡事皆以家庭、社會和國家利益為重,人們對自己所屬的家族 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個人的利益在必要時可以犠牲以顧全大局。對中華文化 來說,「家族」是也社會構成的基本單位,在社會的各個層次發揮作用(余 艾潔,2012;吳為善、嚴慧仙,2010;Hofstede,2001;楊德峰,2001;楊 國樞,2002;韋政通,1992)。「家」的概念通常是由血緣關係(如親子、兄 弟姐妹)以及姻親關係締結而成(秦明吾,2004)。

傳統中華文化以封建制度為主體,「家庭」、「家族」是維持封建社會穩 定的基石。韋政通(1992)指出傳統華人的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同村落 中的人們一同生活,是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村落在經濟上可以自給自足,不 需依賴其他村落,也沒有往來的需要。華人的村落形式就是「家庭」或「家 族」初期的形式。由於不論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都以家族為單位,家鄉也是

58

17

45

69

87

54

46

95 92

80

PDI IDV MAS UAI LTO

中華文化 日本文化

圖 二-1:中華文化與日本文化各項文化構面得分圖

最容易讓華人產生認同感的地方。華語有句成語叫「落葉歸根」,意指人不 管到哪裡生活,家鄉仍舊是最後且唯一的歸宿,可見家庭對華人的重要性。

傳統的華人因為家族主義而生活在種種人際關係的限制之下,每個人出 生之後,即需要對自己的身分及他人的關係盡責任與義務。這些限制也使得 人們的個性及個體價值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也從未被發現(吳為善、嚴慧仙,

2010;Hofstede,2001;楊德峰,2001;楊國樞,2002;韋政通,1992)。 華人的「家族」就像是完整社會的縮影,是一個縮小的國家,而國家也 像是放大的家族。中華文化的國家制度為社會倫理的延伸,社會倫理又是家 庭倫理的延伸(余艾潔,2012;楊德峰,2001;韋政通,1992)。因此,中 華文化的「家族主義」除對個體有所影響,對於整個社會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 日本文化的集體主義:集團主義

過去的日本文化以天皇為核心,對於國家和天皇,人民必須獻上無比的 忠誠。人民信賴並依賴國家,並為了國家的繁榮而團結一心,此造就日本文 化中集團主義的形成。對日本人而言,每個人都要有歸屬,沒有歸屬就沒有 身分。過去對國家、對天皇的忠誠,到了現代,人們將自己的忠誠延伸到自 己所屬的社群上,特別是個人所屬的「集團」上(秦明吾,2004;謝忠宇,

2004;武寅,1992)。秦明吾(2004)說明相對於中華文化重視「血緣關係」,

而日本人更重視「場」,也就是共同生活的「場地」、「場合」,指的就是個人 所屬的「集團」,比如社團、大學的科系、政黨以及公司的各個部門都是日 本人視為「集團」的社會單位。

「集團」是日本人賴以生存的大前提,任何事物都需以自己所屬的集團 做優先的考量,而個人、家庭、朋友只能排在次位。日本人一旦加入一個集 團,就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該集團,為集體盡心盡力。另一方面,日本 人在集團中的身分、地位也給予他們在社會中的「恰當地位」,比如在做自 我介紹時,日本人通常會說「我是就職於三菱汽車的山田」,比起自己的名 字,日本人傾向優先介紹自己的所屬集團(余艾潔,2012;秦明吾,2004;

謝忠宇,2004)。除個體一切要以自己所屬的團體為重,反過來看,團體也 需為其中的成員提供保護和照顧。

日本人進入一個集團後幾乎就不會再離開,自己的後半輩子都要投身在

此集團之中,維持自己與集團中其他成員的人際關係對日本人而言也是非常 重要的課題。因此日本人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都表現得相當慎重、謙虛和含蓄,

以維持與他人的良好人際關係(秦明吾,2004;謝忠宇,2004;李素楨,1999)。

日本人對於誰是集團內的人(內群體)、誰是集團外的人(外群體)也十分 敏感。

日本文化強烈的集團主義意識給日本的經濟帶來奇蹟般的繁榮。人們為 自己所屬的集團盡心盡力,集團也提供人們穩定的生活以及經濟上的安全感。

因此,集團文化對日本文化造成深遠的影響,對於集團的依賴性也形成日本 人最顯著的國民性格(秦明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