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檢閱

3.1 電子化政府評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文獻檢閱

3.1 電子化政府評估

3.1.1 計畫評估模型

電子化政府發展迄今已超過十年,各國開始重視電子化政府計畫的執行成 效,學者們也紛紛提出評估指標與架構。UN 和 WEF 的電子化政府調查衡量一 國的電子化整備度,關注政府提供電子化服務的基礎建設;OECD 則以「預算 執行情形」、「計畫完成時間」和「成果品質及可用性」等三種標準,評估各國 推動電子化政府的成效(蕭乃沂、羅晉,2010)。對電子化政府計畫進行評估,

將有助於瞭解電子化政府發展的現階段狀況、制定不同策略和行動計畫的目標 內容、確定優勢與劣勢、計劃新的指導方針、尋找最佳學習模範、以及在國家 和國際層級比較不同的電子化政府組織。在 eEurope2005 計畫中,歐盟執行委 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亦特別強調管控和評估對新的指導方針和政策 形成的重要性(Kunstelj & Vintar, 2004)。

Janssen, Rotthier, & Snijkers (2004)蒐集 18 個國際電子化政府比較調查,將 評估指標歸為四大類:供給研究、需求研究、資訊社會研究和電子化政府指標 研究(參見圖 3-1)。其中,在電子化政府評估指標方面,又分為五類:

1. 投入指標(input indicators):衡量國家投資在電子化政府的資源,如財 務資源、資訊科技/電子化政府經費佔 GDP 的百分比等;

2. 產出指標(output indicators):衡量政府提供電子化政府應用的數量,如 提供民眾/企業線上服務的數量、政府部門擁有網站的比例、或政府 網站提供電子化服務的比例等;

3. 使用/強度指標(usage / intensity indicators):民眾/企業實際使用電子 化政府應用的數量,如實際使用電子化服務的個人數/企業數、民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瀏覽政府網站以搜尋資訊的比例等;

4. 影響/效果指標(impact / effect indicators):衡量電子化政府的影響,

如等待時間的改變,如等待時間或流程時間的減少、民眾/企業對電 子化政府的滿意度等;

5. 環境/整備度指標(environmental / readiness indicators):衡量國家對資 訊社會與其結果的準備程度,如 ICTs 滲透率、侵害隱私的恐懼、關於 資訊社會的立法品質等。

圖 3-1:電子化政府評估焦點

資料來源:“If you measure it they will score: An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 eGovernment benchmarking,”by Janssen et al., 2004, Information Polity, 9, 123.

有鑑於對電子化政府的涵義過度限縮在電子化服務的線上提供,Kunstelj &

Vintar (2004)主張電子化政府發展需要一個整體的策略途徑,包括公共行政全體 且不受限於個體或機構。他們將電子化政府評估指標分為四大類:環境成熟度 (environment maturity)、後端辦公系統(back-office)、前端辦公系統(front-office) 和影響(impact)(參見圖 3-2)。圖 3-2 的左半部係衡量個人服務的發展程度、以 及在特定生活事件中個人服務的整合程度;右半部則是衡量個人流程以及其整 合程度的發展狀況。Kunstelj & Vintar 希望此架構能夠提供對電子化政府發展的 全面評估,促進指導方針和行動計畫的規劃,以鼓勵朝向電子化政府長期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2:電子化政府發展進程評估模型

資料來源:“Evaluating the progress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A critical analysis,”by M.

Kunstelj & M. Vintar, 2004, Information Polity, 9, 144.

Schellong (2010)觀察目前重要的電子化政府標竿範圍大多數以供給/產出 面為主,雖然這點廣受批判,但是電子化政府許多方面,尤其是轉變或影響,

仍然難以擷取。他以歐盟電子化政府標竿調查(EU eGovernment benchmark, EUeGovBe)為例,歸納六種評估面向:成本評估(cost measures)、時間評估(time measures)、工作量完成度評估(workload-accomplished measures)、效能/品質評 估(effectiveness / quality measures) 、效率/生產力評估(efficiency / productivity measures)、目標評估(target measures)。評估指標運用在以下範圍:目標/趨勢 (goal / trends)、投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成果(outcome)、效率 (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需求(demand)、使用/採用(usage / adoption)

(參見圖 3-3)。

Schellong (2010)認為,若評估指標可以量化,則能夠依據計畫目標評估產 出與成果。目標一經確定,不同類型的資源投入(如勞力、資金或基礎建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分配到各種活動中,經過一連串過程後導引產出。效率反映在投入與產出間 的關係;而成果則立基於政府產出與成果間的預定因果關係,如民眾因為使用 ICTs 而減少等待時間,屬於多種因素的結果。效能評估目的在理解與目標有關 的產出表現,然而政策目標和使用者偏好可能相互衝突,故政府對效能評估有 其侷限。

圖 3-3:電子化政府標竿評估範圍

資料來源:“Benchmarking EU e-government at the crossroads: A framework for e-government benchmark design and improvement,”by A. R. M. Schellong, 2010,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People, Process and Policy, 4, 372.

施能傑(2010)運用績效管理的策略地圖(Strategy Map)與平衡計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概念建構電子化政府計畫的績效評估架構,從利害關係人 角度(即顧客面和財務面)確認外部目標,同時關注影響目標達成之內部路徑

(即內部流程面與人力資本面)的核心要素,共計四大構面、15 項核心目標(參 見圖 3-4)。顧客面包括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使用、降低交易成本和行政民 主化之四項目標;財務面包括提高工作生產力和計畫投資報償此二項目標;內 部流程面包括策略規劃、整合機制、ICTs 基礎建設準備度、夥伴關係、以及網 站營運等五項目標;基礎的人力資本面則包括資訊長領導力、主管支持力、政 府人員網路力暨後端辦公室人力品質之四項目標(施能傑,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4:電子化政府績效管理的策略地圖架構

資料來源:“電子化政府計畫的績效評估架構:平衡計分卡觀點”,施能傑,2010,服務科學 與政府公共服務績效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Heeks (2006)認為,電子化政府的評估指標應該如同政策生命週期,建立從 投入(inputs)到成果(outcomes)的一系列階段性過程,他提出電子化政府價值鏈 模型(eGovernment Value Chain Model),將電子化政府計畫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整備度(readiness)、可得性(availability)、運用(uptake)和影響(impact)(參見圖 3-5)。

價值鏈模型建立在機關角度之上,首先是整備度階段,機關必須先進行前 置(precursors),涉及制度面、技術面和人力資源的配置等,接續策略規劃有形

(如金錢、勞力)或無形(如政治支持)資源的投入(inputs);在可得性階段,

則是發展中介平台(intermediates);不同的利害關係人透過不同的媒介管道採納 並使用系統的過程,則進入運用階段;最後是影響階段,分為三個進程,首先 是產出(outputs),衡量使用者滿意度或抱怨等,第二是影響(impacts),關注使用 者因為電子化政府服務所獲得之效益(如時間或財務的節省),第三是成果 (outcomes),也就是公共目標的實現。

Heeks 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強調電子化政府計畫從最初的前置到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後的成果過程中,每一環節的評估面向與指標,運用該模型進行電子化政府計 畫評估具有下列三項優點:(1)可以瞭解電子化政府計畫過程中發展及演進的重 要性;(2)兼顧不同發展階段中不同要素的評估與檢視;(3)符合一般對於公共政 策或政策計畫/方案過程的理解與分析。然而該模型偏重機關的供給評估,缺 乏使用者的需求調查(黃東益、朱斌妤、蕭乃沂,2009)。

圖 3-5: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

資料來源:“Benchmarking e-Government: Improving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Government,”by R. Heeks, 2006, IDPM i-Government Working Paper, 18, 14.

由於 Heeks 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提供計畫的整體評估面向與指標,近 年國內學者陸續應用此模型研究電子化政府計畫,如黃東益(2009)以價值鏈 模型找出解釋電子化政府對內部顧客影響的各種因素;項靖(2009)結合公共 政策階段論的觀點,重新修正價值鏈的架構,將原本六個階段(前置→投入→

中介→產出→影響→成果)融合為規劃、執行、影響三大面向,進行政府資訊 公開議題的討論;蕭乃沂、羅晉(2010)則以價值鏈模型為基礎,發展適用我 國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評估架構,探討我國「數位台灣計畫」中「e 化政府」

19 個分項計畫的執行過程與現況;黃東益、朱斌妤、蕭乃沂(2009)結合 DeLone

& McLean (2003)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型與 Heeks (2006)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

探討電子治理對民眾(G2C)與企業(G2B)的影響,李洛維(2010)利用該次級資

東益(2010)同樣結合 DeLone & McLean (2003)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型與 Heeks (2006)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探討電子治理對非營利組織(G2A)與身心障礙

Vintar, 2004; Schellong, 2010; Heeks, 2006),兼顧政府供給面與顧客需求面的評 估,同時納入流程概念,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前置投入、使用過程、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2 系統評估模型

隨著資訊系統的發展,在 1970 至 1980 年代間,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影響資 訊系統成功的因素,DeLone & McLean (1992)分析 180 篇相關文獻後,歸納出 資 訊 系 統 成 功 的 六 大 構 面 , 包 括 : 系 統 品 質 (system quality) 、 資 訊 品 質 (information quality)、資訊系統使用(information system use)、使用者滿意度(user satisfaction)、個人影響(individual impact)、以及組織影響(organizational impact),

並建立因果關係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型(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

為了回應其他學者對模型的批評,並且考量評估電子商務系統成功的適用 性,DeLone & McLean 於 2003 年提出更新模型(參見圖 3-6)。在更新模型中,

增加服務品質(service quality)構面,意指系統提供服務的完善程度。另外,由 於使用度難以衡量且具有爭議,部份情況以使用意願(intention to use)替代。再 者,將個人影響與組織影響二個構面合併成淨利益(net benefits)此單一構面,泛 指使用系統後所產生的影響或利益,而此影響或利益將再反饋至使用者的再使 用意願或使用滿意度(DeLone & McLean, 2003)。

雖然 DeLone & McLean 建立資訊系統成功的因果模型,但是對於每條關係 線的正負向,其認為應該視各別研究系絡而假設。2003 年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之各構面如下(DeLone & McLean, 2003):

1. 系統品質(system quality):意指資訊系統或網站的品質,如系統適應性、

可近性、可靠性、可用性與反應時間等,即衡量技術面的成功。

2. 資訊品質(information quality):係指資訊系統或網站的內容品質,包括 資訊客製化、完整性、易理解性、相關性和安全性等,即衡量語義面 的成功。

3. 服務品質(service quality):援引網路服務品質量表(如:SERVQUAL)

的概念,衡量使用者所獲得的線上服務之品質,包括回應性、同理心、

以及確實性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使用/使用意願(use / intention to use):衡量員工或顧客的資訊系統使 用程度,如使用性質、瀏覽型態、網站造訪或交易完成之數量等;考 量使用度有時難以衡量且具有爭議,部份情況以使用意願替代。

5. 使用者滿意度(user satisfaction):意指使用者對資訊系統提供之各方面 服務的滿意程度。

6. 淨利益(net benefit):泛指資訊系統對個人、團體、組織、企業和社會 的貢獻,其衡量項目必須視系絡與目標而定。

Petter, DeLone, & McLean (2008)檢閱資訊系統領域應用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評估的相關文獻,在 2003 年的模型基礎上,新增多條關係線,並分別依據個人 層次與組織層次對所檢閱文獻之關係線進行分析。雖然缺乏組織層次的實證研

Petter, DeLone, & McLean (2008)檢閱資訊系統領域應用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評估的相關文獻,在 2003 年的模型基礎上,新增多條關係線,並分別依據個人 層次與組織層次對所檢閱文獻之關係線進行分析。雖然缺乏組織層次的實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