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探討

網路的時代來臨,使得電腦不再是單純的文書處理工具,而是一種媒介,是一 種可以串連全世界的連結工具。網路世界中的資訊繁多,使用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 的人、事、物,使得生活變得非常豐富。人們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所需的資料、傳送 和接收信件、觀賞動畫及影片、玩遊戲,也可以進行物品的交易,還可以分享自己 的想法、心情,與其他人交流。這種種的現象說明了人們的生活已與網際網路有著 更密切的關係,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之一(施香如,2003)。

本節分為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網路的特性、電腦網路使用的 影響三個方面來進一步探討。分述如下:

壹、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

國小學生普遍具使用網際網路的能力,會上網的比例相當高,這可能與家庭環 境及學校資訊教育普及有密切的關係(王建翔,2005;許怡安,2001)。以下分為網 路使用的時間與次數、網路使用年齡、網路使用活動項目、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四 個方面來探討,分述如下:

一、網路使用的時間與次數

近半數的國小學生每天上網時數在1小時以下(梁良淵,2007;黃玉萍,2002)。

有88.4%的學生表示每週會使用網路1次以上,每週上網次數以2至3次最多,而每週 每次上網時間以20至30分鐘最多,每週上網平均時間為157分鐘(約2.5小時),低於 一般有關中學生、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嚴增虹,2002)。鄭綺兒(2002)的研究則指 出,國小學生使用電腦網路的頻率以每週1到3次為最多,每次使用時間為10分鐘至2 小時。葉淑菁(2003)指出每週平均上網的次數,以平均每週使用網路2至3次最多。

可見,國小學生上網的頻率及時間尚可,不致於過多。

二、網路使用年齡

就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來說,以不到半年最多,其次為 2 至 3 年(嚴增虹,2002)。 鄭綺兒(2002)則指出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以 1 年以上者最多。葉淑菁(2003)指 出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以 3 至 4 年為最多。王建翔(2005)指出學生平均的網路使 用年齡為 2 至 3 年。可見,學者們在學生網路使用年齡方面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三、網路使用活動項目

許怡安(2001)的研究指出學生的網路使用活動以玩網路電腦遊戲居多。嚴增 虹(2002)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生最常使用的是搜尋資料,其次為網路遊戲活動。黃 玉萍(2002)指出超過半數的國小學生使用e-mail及全球資訊網,多數的國小學生都 不使用電子佈告欄。蔡沛錡(2004)則指出學生上網主要的活動為線上遊戲、全球 資訊網與搜尋資料。可見,學生較常使用的活動項目是網路遊戲、搜尋資料、e-mail 和全球資訊網。

四、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

在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方面,黃玉萍(2002)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生的上網目的 主要是蒐集課業資訊。

綜上所述,國小學生上網的頻率及時間尚可,不致於過多。在網路使用年齡方 面,學者們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在網路使用活動項目方面,學生較常使用的活動 項目是網路遊戲、搜尋資料、e-mail(電子郵件)和全球資訊網。而在網路使用目的

與動機方面,國內十分缺乏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的調查研究,可見這是可以再 加以探究的部分。

貳、網路的特性

關於網路特性的探討已有不少學者提出看法,研究者依據各學者所提出的看法 來作整理、分析。說明如下:

一、接近性

在今日的社會中,網際網路是非常普及的生活設備,人們幾乎是走到那兒用到 那兒,學校、家庭、圖書館、辦公室、網咖、餐廳……都是可能的上網地點。尤其 以大學中的學術網路最受學生歡迎,因為它的免費使用、速度快速,可以讓大學生 們在學生宿舍中不限時的使用,使得學生們非常樂於使用它們(施香如,2003)。鄭 綺兒(2002)提到網路具有接近性,使用者可以隨時上網瀏覽、閱讀與下載資訊,

但要注意其合法性,不要有違法的作為。

二、匿名性

網路的匿名性促成了網路言論的多元化、自由化,但這樣的特性也造成了網路 的亂象,它讓人們在網路上表現出異於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解禁行 為」(黃學碩,1997)。這樣的行為,輕則是在網路上惡作劇,重則可能引發更嚴 重的犯罪行為,如詐騙、散播病毒、恐嚇等。周倩和楊台恩(1998)提到網路是「去 情境化及匿名的傳播模式」。去情境化就是在傳播的環境中,傳播者的性別、年齡、

長相、口音等個人的社會線索減少或消失,藉此減少一些由經濟、種族、性別、社 會地位等所引起的傳播障礙。因為在網路上所進行的溝通,雙方不是透過面對面的 方式,所以能將個人的社會性線索隱藏起來,這就是去情境化的傳播模式。匿名傳 播是指使用者以ID帳號作為自身的代號,用此虛構的名稱來與他人溝通、互動,這

種方式能帶給使用者安全感,增加其與他人坦露心事的可能性。鄭綺兒(2002)提 到網路的匿名性又稱為「虛擬真實」,是指使用者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身分,以代號 或代碼的形式進入網路空間。網路提供一種不是面對面的溝通,只以文字、聲音或 影像來與其他人進行互動。溝通的雙方可以不用表露個人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或其他 行為模式,可以建構虛擬的人物來與對方互動。匿名的特性讓人們可以安心的展現 自己、改變自己、嚐試新奇的事物,因此人們在網路上可能會擁有多個ID(身分)

帳號,創造不同的身分認同,實驗不同角色的行為模式,這也就造成個人身分的變 化性、多元性(施香如,2003)。

三、互動性

互動性是指在傳播過程中,參與者之間對話、溝通的情形。以往的媒體,閱聽 人大多是被動的、接受訊息的,但網路的出現改變了資訊提供的主從關係,讓接受 資訊的使用者也能對於資訊有所回應,也有機會成為資訊的製造者與傳播者(黃學 碩,1997)。鄭綺兒(2002)認為互動性就是使用者在網路上可選擇一對一、一對 多、多對一或多對多的溝通方式,自由的發表看法與交換訊息。周倩、楊台恩(1998)

提到互動的形式可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同步的互動方式是指在一個傳播的活動 中,傳播者與接受者同時出現、參與。反之,非同步式的互動,就是指在傳播的活 動中,傳播者與接受者不是同時出現、參與。電腦網路能提供同步與非同步互動,

同步的互動工具,例如BBS的聊天室、MSN即時通,而非同步的互動工具,例如 e-mail、FTP(檔案傳輸協定)、BBS(電子佈告欄系統)的留言版。針對互動性,劉 嘉逸(2000)則以「動態式資訊」來說明網路的互動性特質,他提到閱聽者可以進 行動態式的瀏覽,也可以透過聊天室、即時通進行雙向的文字、聲音、圖像的互動。

四、即時性

網路具有即時性,資訊的傳播者可以隨時更新資訊,因此使用者可以立即獲得 最新資訊,不受時空的限制(鄭綺兒,2002)。即時性強調資訊的「更新」與「快速」。

網路的便利,讓資訊的傳播者能快速的更新資訊,以提供人們最新、最快的資訊,

而資訊的搜尋者,也能很快的在網路上尋找到最新、最快的訊息,讓人們在資訊的 應用上有更大的效益(周倩、楊台恩,1998)。

五、界面化

提出界面化是網路特性之一的學者較少。網路的界面化,是指網路的人際溝通 以電腦作為界面,而不是人與人的面對面溝通(施香如,2003)。溝通者對於彼此的 關係或是個人的言論與情緒是可能不作過多承諾的。當使用者對於溝通的主題、內 容或對方不感興趣或有負面感受時,可以隨時結束溝通、下線、關機的,或者完全 終止與對方在網路上的關係。由此可見,網路使用者對於網路人際關係的可掌控性 大,但相對的,彼此的承諾度也較小。

六、數位化

網路能提供多媒體的資訊,以數位化的方式結合不同的媒體型態,例如文字、

影像、聲音、動畫等,以整合的方式,將多種媒體融匯於單一的設備上(黃孟元,

1999)。數位化的資訊易於使用、儲存,便於資訊來源的生產、傳輸、編修、複製(周 倩、楊台恩,1998;劉嘉逸,2000)。也因此,讓網路內容多樣、豐富,其圖文並茂、

聲光效果可吸引人們的注意及產生感官上的滿足、共鳴(周倩、楊台恩,1998;施 香如,2003;劉嘉逸,2000)。

七、全球化

網路是無遠弗屆的,使用者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能上網,便能獲得世界各地 的資訊,打破時空上的限制(劉嘉逸,2000)。網路的相連打破原本地理上、空間上 的限制,形成虛擬的網路空間,因而資訊可以跨越國界的傳播(鄭綺兒,2002)。全 球各地因為網網相連,使用者能透過電腦連結到其他國家的資訊,因此產生了全球 化的傳播環境(周倩、楊台恩,1998)。

八、分眾化

分眾化(demassified)就是大眾化的反義詞,意指人們依據不同的需求、主題 而形成不同的團體。網路的應用項目繁多,資訊種類龐雜,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需 求來搜尋資訊,也能就特定的主題與他人進行討論、分享,形成了分眾化的虛擬社 群(周倩、楊台恩,1998)。

九、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就是利用節點(nodes)與鏈結(links)的方式來儲存資訊,

使用者透過鏈結可以用非線性的方式來搜尋儲存在節點中的資訊,節點間以鏈結相 連結(周倩、楊台恩,1998;黃孟元,1999;黃學碩,1997)。劉嘉逸(2000)不同 於其他學者的「超文本」用語,他以「橫向聯結」來說明網路的超文本特性,他提 到資訊使用者可以透過超連結的點選,連結至相關的網頁,獲得更多的資訊。這種 橫向聯結的方式,讓使用者在資訊查詢上有極大的方便性。此外,使用者透過鏈結 的非線性搜尋方式,讓閱聽者有較高的主動性、參與性,這使得資訊的閱聽者也能 成為資訊的生產者。資訊的作者或資訊本身的結構不再有主導使用者使用方式的強

使用者透過鏈結可以用非線性的方式來搜尋儲存在節點中的資訊,節點間以鏈結相 連結(周倩、楊台恩,1998;黃孟元,1999;黃學碩,1997)。劉嘉逸(2000)不同 於其他學者的「超文本」用語,他以「橫向聯結」來說明網路的超文本特性,他提 到資訊使用者可以透過超連結的點選,連結至相關的網頁,獲得更多的資訊。這種 橫向聯結的方式,讓使用者在資訊查詢上有極大的方便性。此外,使用者透過鏈結 的非線性搜尋方式,讓閱聽者有較高的主動性、參與性,這使得資訊的閱聽者也能 成為資訊的生產者。資訊的作者或資訊本身的結構不再有主導使用者使用方式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