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敘述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同理心的相關研究、電腦網路使 用行為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壹、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分析國內、外近十年來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以下分國 內、國外來說明:

一、國內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碩士

由表 2-3-2 可知,在 2000 年之前,沒有學者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來進行電

由表 2-3-4 可知,上述研究之主題除了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調查之外,還包含與學 鄭綺兒(2002)、黃玉萍(2002)、葉淑菁(2003)、滕英文(2005)、王建翔(2005)。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年級在網路使用態度、上網地點、電腦網路的興趣喜

倫理行為等方面沒有顯著的不同。年級在網路知識、網路操作技能、電腦素養、網 路素養等方面有顯著的關係。在上網的時間、次數方面,有的學者認為與年級有顯 著關係(六年級多於五年級),有的學者則認為與年級沒有顯著關係。此外,在上網 活動方面,五、六年級的學生有顯著的差異。

2.性別

將性別列為使用者的背景變項來作探討的學者有許怡安(2001)、陳炳南(2002)、 嚴增虹(2002)、鄭綺兒(2002)、黃玉萍(2002)、葉淑菁(2003)、滕英文(2005)、

陳矩賢(2006)、梁良淵(2007)和陳玟如(2006)。根據上述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 知:在網路使用時間方面,學者們皆認為性別與網路使用時間兩者有顯著關係。在 對電腦網路的觀感方面,學者皆認為性別與對電腦網路的觀感兩者有顯著關係。在 網路使用地點方面,男女顯著不同。在電腦焦慮方面,學者們皆認為性別與電腦焦 慮有顯著關係。在上網從事活動方面,學者們皆指出性別與上網從事活動有顯著關 係,男生比較喜歡線上遊戲,女生比較喜歡收發e-mail、人際交流。在網路倫理行為 中的網路隱私權、網路著作權、網路禮儀表現,學者認為女生優於男生。在電腦態 度方面,學者們皆認為性別與電腦態度有顯著的關係。在網路使用能力方面,有的 學者認為性別與網路使用能力有顯著關係,有的學者則認為兩者沒有顯著關係。在 網路素養方面,有的學者認為性別與網路素養兩者有顯著關係,有的學者則認為兩 者沒有顯著關係。

3.年齡

很少學者探討年齡與網路使用的關係。鄭綺兒(2002)的研究指出年齡不同的 學生在電腦網路焦慮、電腦網路有用性、電腦網路內容問題、電腦網路興趣及喜好、

電腦網路信心、正面互動學習特質、負面虛擬真實特質、網路問題規範、MP3 下載 問題及總體態度上,皆沒有顯著差異。由此可知,這個研究無法證實年齡在電腦網 路網路使用態度上的差異。

4.社經地位

將家庭社經地位列為使用者的背景變項來作探討的學者有陳炳男(2002)、鄭 欽文(2003)、滕英文(2005)、陳怡君(2005)、陳矩賢(2006)。根據學者們的 研究結果可知: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他們的網路素養、資訊素養較高,上網年齡 和每週電腦與網路使用時間較長,擁有較多的資訊科技設備,主要上網的地點是家 裡,而且電腦焦慮較低。

5.家裡的網路使用情形

將家裡的網路使用情形列為使用者的背景變項來作探討的學者有許怡安(2001)、 鄭綺兒(2002)、黃玉萍(2002)、鄭欽文(2003)、滕英文(2005)、陳怡君(2005)。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就國小高年級學生而言,家裡可以上網的比例高於家 裡不可以上網的比例。家裡可以上網的學生,在「網路使用能力」、「資訊評估能力」、

「網路安全能力」及「網路法律能力」上較高,在「網路禮儀能力」上的表現較低,

在電腦網路興趣及喜好、信心、有用性上表現較好,具有較低電腦網路焦慮,較認 同網路的正面互動特質,較不認為網路內容有問題,較贊成規範電腦網路的犯罪問 題,網路素養、資訊素養的表現較優,電腦與網路的使用年齡、每週電腦與網路的 使用時間較長,主要上網地點以家裡為主,擁有較多的資訊科技設備與資訊科技服 務,電腦與網路使用目的也較廣,在網路搜尋資訊的頻率較高,網路搜尋策略較傾 向採用「主動取得」與「互動交換」策略,而且他們的使用困擾較少。

6.父母使用網路的情形

許怡安(2001)的研究指出父母親(包括其中一位)會使用網路的比例佔了約 60%。國小學生如果在使用網路上遇到問題時,如果父母會使用網路的話,通常成 為他們最常求助的對象。學生的父母如果會使用網路(包括其中一者),比較會參與 或是干涉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父母親兩者都會上網的學生網路媒體素養的能力最 高,而相反的,父母親都不會上網的學生在網路媒體素養的能力表現上則最差。黃

玉萍(2002)的研究指出父母親都會使用網路的國小學生,在網路素養的表現上優 於父母親都不會使用網路的國小學生。

7.父母對網路使用的態度

將父母對網路使用的態度列為使用者的背景變項來作探討的學者有許怡安

(2001)、陳炳男(2002)、鄭綺兒(2002)、鄭欽文(2003)、葉淑菁(2003)、王 建翔(2005)、陳玟如(2006)。根據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父母會干涉網路使 用的學生,他們的網路媒體能力較高。父母對於網路使用採取支持的學生,他們的 網路素養較高,有較高電腦網路興趣、喜好和信心,較覺得電腦網路有用,較認同 電腦網路正面互動特質,電腦網路焦慮較低,較贊成規範電腦網路的問題,電腦與 網路的使用年齡和每週電腦與網路的使用時間皆較長,主要的上網地點是家庭,家 庭中擁有較多的資訊科技設備與服務,在資訊內容接近使用、電腦與網路的使用目 的、網路瀏覽內容類型上皆較為多元且廣泛,搜尋所需資訊的頻率較高,網路使用 的困擾則較少,資訊素養的能力普遍較優。但是,父母對網路使用的態度與學生的 網路倫理態度沒有顯著關係。

由上述資料中,可知道學者們所探討的電腦網路使用者的背景變項繁多。但因 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在於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間的關係,不須完全將上 述學者所探討的網路使用者變項再進行研究,因此在設計學生的背景變項時,僅選 取年級、性別二個背景變項來進行探討。

綜合上面所述,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大多集中在南部地區,十分缺乏 對臺中市的研究,並且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之研究也十分缺乏。此外,從上述 的研究中,可知道其研究主題除了單純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調查之外,還包含與學 習態度、學業成就、電腦網路態度、資訊素養、網路素養、網路成癮、數位落差、

網路倫理態度、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心理特質間的相關探討。但目前尚未有研究 者進行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間的相關探討。基於此,研究者以臺中市

為研究範圍,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以提供

法和觀察法的相關論文最多。

Jennings Green Lindquist Watson Puglisi

Swanson Adelman Li Pabayo Golden

Jennings (2000) Golden (2007)

Green (2001) Lindquist (2001) Watson (2001) Puglisi (2001) Swanson (20 02) Adelman (2003) Li (2004) Pabayo (2006)

Golden (2007) Golden (2007)

篇 數 2 9 1 1

由表 2-3-8 可知,近年來,在五、六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研究中,學者 們所探討的主題包含數位落差、資訊融入教學、學生的態度、學業成就。其中,以 資訊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最多,共有九篇。

(四)研究對象分析

研究者依照研究對象來分類,整理結果如表2-3-9所示:

表2-3-9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

由表2-3-9可知,以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研究共有七篇;

以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研究共有四篇。

(五)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背景變項分析

研究者歸類各學者所探討的背景變項後,將網路使用者的背景變項分為性別、

家裡的網路使用情形二部分來說明,分述如下:

1.性別

將性別列為電腦網路使用者之背景變項的研究僅有一篇,Li(2004)的研究指 出,對於電腦技巧、態度的趨勢顯示,女生的技巧隨年歲增長而提升,但男生則是 逐漸衰退。

2.家裡的網路使用情形

Green(2001)的研究指出那些家裡能使用電腦網路的學生,在家中做很多個人 的研究,並用電腦網路廣泛的休閒和溝通。Golden(2007)的研究則指出,提供新

研究對象 五年級學生 六年級學生

碩士論文 Lind (2001) 無

博士論文

Green (2001) Lindquist (2001) Watson (2001) Swanson (2002) Li (2004) Golden (2007)

Jennings (2000) Puglisi (2001) Adelman (2003) Pabayo (2006)

篇 數 7 4

的電腦與網路給那些本來沒有電腦的家庭,增加了那些學生的電腦技術和電腦的使 用,也改變了那些學生對於電腦的態度和自我信念。

由此可知,國外在探討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時,所討論的使用者背景 變項並不多。因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在於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間的關 係,因此在設計學生的背景變項時,選取年級、性別二個背景變項來進行探討。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外在五、六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研究方面,所 使用的研究方法雖多,但相關的論文篇數並不多。其中,學者們對於資訊融入教學 較有興趣,而對於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其個人內在心理、特質或其他表現間 關係的研究則十分缺乏。至今,國外也從未有學者探討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 同理心發展間是否有顯著關係。可見,五、六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 發展的關係是一個可以探究的新方向。此外,網路使用者背景變項繁多,研究者選 取與本研究主題較有關聯性的年級、性別二個變項來進行探討。

貳、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近十年來同理心的相關研究,以下分國內、國外兩部分來說明:

研究者整理近十年來同理心的相關研究,以下分國內、國外兩部分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