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淑芳 博士

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

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林宛頻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2)

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 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相關文獻分析,編製本研究之「臺中市國民 小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情況調查問卷」。本研究的有效樣本為 998 人,問卷可用率為 93﹪。在資料處理方面,採用描述性統計、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t 考驗、Pearson 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學生每天網路使用時間大多有所節制。 二、學生在周末、假期的每天網路使用時間比平常日長。 三、學生網路使用年齡有增加的趨勢。 四、學生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對於人際互動少有助益。 五、學生網路使用活動項目較缺乏人際的深層互動。 六、女生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提高「瀏覽學習性質網站」的頻率。 七、不同性別、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上具有部分差異。 八、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同理心發展仍待加強。 九、女生的同理心發展程度比男生高。 十、國小高年級學生部分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有相關。 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家長及 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同理心、發展

(3)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ternet ac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aich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ternet ac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aichung. The study was adopted the survey of questionnair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assay to compile the questionnaire- The internet access and the situations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aichung. The effective samples were 998 and the questionnaire availability ratio was 93 %.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wo-way ANOVA, t-test,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amount of the time that students surfed the internet each day had limited mostly.

2. The amount of the time that students surfed the internet on weekends and vacation had been longer than the time of ordinary days.

3. The age of the students’ internet access had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

4.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internet access was not helpful to the reaction of their relationship.

5. The items of internet access that students used lacked the interpersonal in-depth interaction.

6. The female students along with the grade would enhance the frequency of browsing learning nature website.

(4)

7. The behaviors of internet access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were partly different.

8.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empathy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needed strengthening.

9.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of the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students.

10. Some behaviors of internet access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we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The followings were the suggestions based on above conclusion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references to future research.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探討---9 第二節 同理心的意涵與發展---22 第三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和抽樣方法---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56 第四節 實施程序---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現況分析---67

(6)

第二節 不同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差異分析 ---73 第三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同理心發展之調查結果分析---82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關係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91 第二節 建議---95

參考文獻

---100 壹、中文部分---100 貳、西文部分---105

附錄

---108 附錄一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108 附錄二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117 附錄三 國內同理心之相關研究---120 附錄四 國外同理心之相關研究---122 附錄五 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調查問 (專家效度調查問卷)---124

(7)

附錄六 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情況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134 附錄七 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情況調查問卷(正

(8)

表 次

表 2-2-1 同理的瞭解量尺---26 表 2-2-2 同理心量尺---27 表 2-3-1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分析---33 表 2-3-2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年代分析---33 表 2-3-3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區域分析---34 表 2-3-4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主題分析---34 表 2-3-5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35 表 2-3-6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方析---39 表 2-3-7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年代分析---40 表 2-3-8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主題分析---40 表 2-3-9 國外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41 表 2-3-10 國內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方析---43 表 2-3-11 國內同理心相關研究之年代分析---43 表 2-3-12 國內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區域分析---43 表 2-3-13 國內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主題分析---44 表 2-3-14 國內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44 表 2-3-15 國外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方析---46 表 2-3-16 國外同理心相關研究之年代分析---46 表 2-3-17 國外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主題分析---47 表 2-3-18 國外同理心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47 表 3-2-1 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規模、行政區學校數和施測學校數分配情形 ---54

(9)

表 3-2-3 正式研究取樣學校、樣本人數分布資料---56 表 3-3-1 建立研究效度之專家學者(依姓氏筆劃排序)---58 表 3-3-2 預試問卷回收統計---59 表 3-3-3 生活情況(同理心發展)調查量表項目分析、信度分析---60 表 3-3-4 正式問卷回收統計---62 表 4-1-1 每天網路使用時間現況分析---68 表 4-1-2 網路使用年齡現況分析---69 表 4-1-3 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現況分析---70 表 4-1-4 網路使用活動項目現況分析---71 表 4-2-1 不同性別、年級在「瀏覽學習性質網站」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73 表 4-2-2 不同性別、年級在「瀏覽學習性質網站」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73 表 4-2-3 不同性別、年級在「瀏覽學習性質網站」得分交互作用後的單純主要效 果考驗---74 表 4-2-4 男、女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 t 考驗統計分析---75 表 4-2-5 五、六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 t 考驗統計分析---78 表 4-3-1 男、女學生同理心發展總分之 t 考驗統計分析---83 表 4-3-2 五、六年級學生同理心發展總分之 t 考驗統計分析---84 表 4-4-1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積差相關分析---85

(10)

圖 次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予以說明,並據以引出本研究之待答問題,繼而 說明相關名詞的界定,最後敘述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因此,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 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 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以下分為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二方面來說明,分述如下:

壹、研究動機

網路的時代來臨,使得電腦不再是單純的文書處理工具,而是一種媒介,是一 種可以串連全世界的連結工具。網路世界中的資訊繁多,使用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 的人、事、物,使得生活變得非常豐富。人們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所需的資料、傳送 和接收信件、觀賞動畫及影片、玩遊戲,也可以進行物品的交易,還可以分享自己 的想法、心情,與其他人交流。這種種的現象說明了人們的生活已與網際網路有著 更密切的關係,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之一。許多人在網路世界花了 很多的時間,讓人們不得不開始正視一個問題:電腦網路正對人們的真實生活及個 人產生影響(吳佳真、譚天,1998)。 網際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愈來愈便利,也愈來愈普及,因此使用者的年齡層 也逐漸降低。在多變和多樣的網路世界中,國小學生的網路使用情形及其可能的影 響,是人們逐漸關切的議題。由於研究者任教於臺中市,對於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 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感到好奇,基於此,研究者將以臺中市的高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調查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12)

近年來,國內有不少國小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王建翔,2005; 梁良淵,2007;許怡安,2001;陳怡君,2005;陳玟如,2006;陳炳男,2002;陳 矩賢,2006;黃玉萍,2002;葉淑菁,2003;滕英文,2005;蔡沛錡,2004;鄭欽 文,2003;鄭綺兒,2002;嚴增虹,2002)。其中,在不同的年級、性別等個人背景 變項與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研究中,學者們的研究結果不全然相同,是以國小學生 是否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值得進一步研究,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Rogers(1959; 引自魏麗敏、黃德祥,2007)認為同理心是個人成長之必要且充 分的要件,他認為當一個人在認知和深層情感上,能和他人有相似的感受,而又能 維持個人的獨立性,就是有同理的瞭解,換言之,就是感覺自己「好像」和他人一 樣。此外,根據天下雜誌調查的結果顯示,對於孩子最需要培養的品格,家長和教 師則一致的把「為別人著想的同理心」當成孩子最需的品格之一(何琦瑜、鄭一青, 2004),由此可見,家長和教師對於孩子的同理心發展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希望孩子 能更具有同理心。然而,研究者在檢視國內近十年的國小學生同理心研究後,卻發 現國內十分缺乏國小學生的同理心研究,這顯現出國小學生的同理心研究應是值得 再耕耘、再努力的區塊。 此外,研究者在國小擔任老師,而且在大學時期曾修過「諮商理論與技術」課 程,對於同理心的內涵有一些涉獵,因此對於國小學生的同理心發展有極大的興趣。 而就教學的過程來看,在進行同理心的教學之前,應先對於學生本身的起點行為 有所瞭解,換言之,也就是要先瞭解學生目前的同理心發展現況。基於此,研究者 於本研究進行國小學生同理心發展的調查,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國內對於國小學生同理心的調查研究,目前僅有林清湫(1999)和許永芳(2002) 二篇研究。林清湫(1999)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生的同理心,在得分上,同理心反應 的層次偏低;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在年級方面上,六年級學生的同理心顯著高

(13)

於四年級。許永芳(2002)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生同理心發展層次偏低;女生的同理 心發展顯著高於男生;六年級學生的同理心發展顯著高於四年級、五年級學生;父 母親的管教方式、教師權力類型與國小學生的同理心得分有顯著關係。從這兩位學 者的研究中,可發現他們的研究結果不完全相同,是以國小學生是否因個人背景因 素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同理心發展,值得進一步研究,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從文獻探討中,研究者發現網路對於個人與社會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其中, 對於人際方面的影響更是學者們所關注的,有的學者認為網路使用能提升個人的溝 通能力,擴大交友範圍,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洪瑞敏、趙憶菁,1999;張基成, 1997;陳冠名,2004;游森期,2001;嚴增虹,2002),有的學者則認為網路使用可 能會造成人際的疏離(林佳旺,2004;吳明隆,1998b;許怡安,2001;張建原,1998; 陳冠名,2004)。 在人際相處的能力方面,Gardner(1999)認為人事智慧(Personal Intelligence) 包含內省智慧(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人際智慧(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其中,人際智慧是指注意和覺察別人的能力,包括別人的心情、氣質、性情、動機 和意向。吳武典、簡茂發(2000)則認為人事智慧包含知己、知人和人我三方面的 能力,其中,知人方面的能力是指個人在同理、尊重、親和和引導等方面有良好的 表現。由上述可知,人際智慧就是知人方面的能力,係指個人在同理、尊重、親和 和引導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現,換言之,同理心是人際智慧的內涵之一。研究者將研 究範疇從人際關係縮小至同理心,並進行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間關 係的探究。 此外,根據研究者在教育現場的觀察,國小學生接觸網路的情形愈來愈普遍, 而且研究者也發現沈迷於網路世界的學生似乎在人際相處上有較差的表現,他們似 乎比較自我中心,比較不能替他人著想。這樣的實務性觀察推論,早在2000年時, 高中教師陳增穎也曾發表過與研究者相似的看法,陳增穎(2000)提到網路交友通

(14)

常都是一對一的方式而非實際的團體活動參與,缺乏真實性的群體互動技巧及合作 關係,所以比較難做到真正關懷別人、想像別人的感覺與體諒別人。這也讓研究者 對於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與同理心發展間是否有關係產生了高度的興趣。因 而,決定以實徵性的研究來探究實務性的觀察推論是否成立,探究電腦網路使用行 為與同理心發展是否有顯著的關聯。因此,研究者進行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 用行為與其同理心的發展關係之探討,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五。 最後,研究者再依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提供學校、教師、家長具體的建議, 作為教育學生的參考,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六。

貳、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 理心發展的關係,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現況。 二、比較不同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差異。 三、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同理心發展的現況。 四、比較不同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在同理心發展的差異。 五、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的關係。 最後,研究者歸納以上研究發現,提出結論並作成建議,以提供學校、教師及 家長之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現況如何?

(15)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上是否有所差異? (一)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上是否有所差異? (二)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上是否有所差異? 三、國小高年級學生同理心發展現況如何?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同理心發展上是否有所差異? (一)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同理心發展上是否有所差異? (二)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同理心發展上是否有所差異? 五、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關係如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之探討更加具體明確,茲將所涉及的重要概念或變項,界定如下:

壹、國小高年級學生

國小高年級學生,係指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本研究所調查的國小高年級 學生是指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普通班學生,不包括特殊教育班學生。

貳、電腦網路使用行為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係指以電腦為工具,連上網際網路的使用行為,包含每天 網路使用時間、網路使用年齡、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網路使用活動項目等。 本研究所指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是依據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臺中市國民小 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情況調查問卷」中第二部分「電腦網路使用 行為調查」所勾選及圈選的答案,來瞭解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狀況。

(16)

參、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能知人所知、感人所感,但又能保持個人的獨立性,清楚人我之分, 並且能用適當的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表達給對方知道。 本研究的同理心是以受試者在研究者為調查同理心發展而編製的「臺中市國民 小學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情況調查問卷」中第三部分「生活情況調 查」的得分為指標。得分越高,表示同理心的發展層次愈高;得分越低,表示同理 心的發展層次愈低。藉由學生所勾選的答句(語言表達),來測量、判斷學生的同 理心發展情況。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所採行的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茲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先進行文獻分析,再以問卷調查作實證探討。 茲將研究範圍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係指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於臺中市公立國小之五、六年級學生普通 班學生,以此為取樣的母群體,但不包括特殊教育班之學生。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調查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之關係。在研 究的內容上,包含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同理心發展現況之調查,接 著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不同,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的發展 上,是否也會有所差異,最後再探討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的關係。

(17)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歷程及研究體系上雖然力求完整嚴謹,但仍有未盡周延之 處,茲將本研究可能之限制陳述如下:

一、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做為研究樣本資料蒐集的工具,受試者在填答時,可能 會因個人或其他環境上的因素,而在問卷的內容解釋、填答態度等方面有所保留而 產生偏差,形成研究測量上之誤差。為避免填答時間過長影響受試者的填答意願與 問卷的回收率,本研究之研究量表並未編製開放性或半開放性問題。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資料的蒐集對象以臺中市公立國小高年級普通班學生為範圍,不包括特 殊教育班之學生,也不包括臺灣其他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因此,在研究結果之 解釋與推論時,受限於地域因素。

三、研究樣本的限制

本研究樣本基於人力、物力及現實考量下,僅能以班級為單位來抽取,無法做 到真正的隨機抽樣,亟待往後之研究補強。

四、研究變項的限制

同理心發展的影響因素是多層面的,因為近來網路十分普遍,對生活產生很大 的影響,所以本研究除探討個人背景變項(年級、性別)與同理心發展的關係之外, 亦將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變項(每天網路使用時間、網路使用年齡、網路使用目的與 動機、網路使用活動項目)作為探討同理心發展的變項之一,以瞭解網路新科技的 使用與同理心發展間是否有關係。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 進行文獻探討,以下分為三節進行探討,第一節為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探討,第二 節為同理心的意涵與發展,第三節為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說明 如下:

第一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探討

網路的時代來臨,使得電腦不再是單純的文書處理工具,而是一種媒介,是一 種可以串連全世界的連結工具。網路世界中的資訊繁多,使用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 的人、事、物,使得生活變得非常豐富。人們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所需的資料、傳送 和接收信件、觀賞動畫及影片、玩遊戲,也可以進行物品的交易,還可以分享自己 的想法、心情,與其他人交流。這種種的現象說明了人們的生活已與網際網路有著 更密切的關係,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之一(施香如,2003)。 本節分為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網路的特性、電腦網路使用的 影響三個方面來進一步探討。分述如下:

壹、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情形

國小學生普遍具使用網際網路的能力,會上網的比例相當高,這可能與家庭環 境及學校資訊教育普及有密切的關係(王建翔,2005;許怡安,2001)。以下分為網 路使用的時間與次數、網路使用年齡、網路使用活動項目、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四 個方面來探討,分述如下:

一、網路使用的時間與次數

近半數的國小學生每天上網時數在1小時以下(梁良淵,2007;黃玉萍,2002)。

(19)

有88.4%的學生表示每週會使用網路1次以上,每週上網次數以2至3次最多,而每週 每次上網時間以20至30分鐘最多,每週上網平均時間為157分鐘(約2.5小時),低於 一般有關中學生、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嚴增虹,2002)。鄭綺兒(2002)的研究則指 出,國小學生使用電腦網路的頻率以每週1到3次為最多,每次使用時間為10分鐘至2 小時。葉淑菁(2003)指出每週平均上網的次數,以平均每週使用網路2至3次最多。 可見,國小學生上網的頻率及時間尚可,不致於過多。

二、網路使用年齡

就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來說,以不到半年最多,其次為 2 至 3 年(嚴增虹,2002)。 鄭綺兒(2002)則指出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以 1 年以上者最多。葉淑菁(2003)指 出學生的網路使用年齡以 3 至 4 年為最多。王建翔(2005)指出學生平均的網路使 用年齡為 2 至 3 年。可見,學者們在學生網路使用年齡方面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三、網路使用活動項目

許怡安(2001)的研究指出學生的網路使用活動以玩網路電腦遊戲居多。嚴增 虹(2002)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生最常使用的是搜尋資料,其次為網路遊戲活動。黃 玉萍(2002)指出超過半數的國小學生使用e-mail及全球資訊網,多數的國小學生都 不使用電子佈告欄。蔡沛錡(2004)則指出學生上網主要的活動為線上遊戲、全球 資訊網與搜尋資料。可見,學生較常使用的活動項目是網路遊戲、搜尋資料、e-mail 和全球資訊網。

四、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

在網路使用目的與動機方面,黃玉萍(2002)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生的上網目的 主要是蒐集課業資訊。 綜上所述,國小學生上網的頻率及時間尚可,不致於過多。在網路使用年齡方 面,學者們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在網路使用活動項目方面,學生較常使用的活動 項目是網路遊戲、搜尋資料、e-mail(電子郵件)和全球資訊網。而在網路使用目的

(20)

與動機方面,國內十分缺乏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的調查研究,可見這是可以再 加以探究的部分。

貳、網路的特性

關於網路特性的探討已有不少學者提出看法,研究者依據各學者所提出的看法 來作整理、分析。說明如下:

一、接近性

在今日的社會中,網際網路是非常普及的生活設備,人們幾乎是走到那兒用到 那兒,學校、家庭、圖書館、辦公室、網咖、餐廳……都是可能的上網地點。尤其 以大學中的學術網路最受學生歡迎,因為它的免費使用、速度快速,可以讓大學生 們在學生宿舍中不限時的使用,使得學生們非常樂於使用它們(施香如,2003)。鄭 綺兒(2002)提到網路具有接近性,使用者可以隨時上網瀏覽、閱讀與下載資訊, 但要注意其合法性,不要有違法的作為。

二、匿名性

網路的匿名性促成了網路言論的多元化、自由化,但這樣的特性也造成了網路 的亂象,它讓人們在網路上表現出異於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解禁行 為」(黃學碩,1997)。這樣的行為,輕則是在網路上惡作劇,重則可能引發更嚴 重的犯罪行為,如詐騙、散播病毒、恐嚇等。周倩和楊台恩(1998)提到網路是「去 情境化及匿名的傳播模式」。去情境化就是在傳播的環境中,傳播者的性別、年齡、 長相、口音等個人的社會線索減少或消失,藉此減少一些由經濟、種族、性別、社 會地位等所引起的傳播障礙。因為在網路上所進行的溝通,雙方不是透過面對面的 方式,所以能將個人的社會性線索隱藏起來,這就是去情境化的傳播模式。匿名傳 播是指使用者以ID帳號作為自身的代號,用此虛構的名稱來與他人溝通、互動,這

(21)

種方式能帶給使用者安全感,增加其與他人坦露心事的可能性。鄭綺兒(2002)提 到網路的匿名性又稱為「虛擬真實」,是指使用者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身分,以代號 或代碼的形式進入網路空間。網路提供一種不是面對面的溝通,只以文字、聲音或 影像來與其他人進行互動。溝通的雙方可以不用表露個人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或其他 行為模式,可以建構虛擬的人物來與對方互動。匿名的特性讓人們可以安心的展現 自己、改變自己、嚐試新奇的事物,因此人們在網路上可能會擁有多個ID(身分) 帳號,創造不同的身分認同,實驗不同角色的行為模式,這也就造成個人身分的變 化性、多元性(施香如,2003)。

三、互動性

互動性是指在傳播過程中,參與者之間對話、溝通的情形。以往的媒體,閱聽 人大多是被動的、接受訊息的,但網路的出現改變了資訊提供的主從關係,讓接受 資訊的使用者也能對於資訊有所回應,也有機會成為資訊的製造者與傳播者(黃學 碩,1997)。鄭綺兒(2002)認為互動性就是使用者在網路上可選擇一對一、一對 多、多對一或多對多的溝通方式,自由的發表看法與交換訊息。周倩、楊台恩(1998) 提到互動的形式可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同步的互動方式是指在一個傳播的活動 中,傳播者與接受者同時出現、參與。反之,非同步式的互動,就是指在傳播的活 動中,傳播者與接受者不是同時出現、參與。電腦網路能提供同步與非同步互動, 同步的互動工具,例如BBS的聊天室、MSN即時通,而非同步的互動工具,例如 e-mail、FTP(檔案傳輸協定)、BBS(電子佈告欄系統)的留言版。針對互動性,劉 嘉逸(2000)則以「動態式資訊」來說明網路的互動性特質,他提到閱聽者可以進 行動態式的瀏覽,也可以透過聊天室、即時通進行雙向的文字、聲音、圖像的互動。

四、即時性

網路具有即時性,資訊的傳播者可以隨時更新資訊,因此使用者可以立即獲得 最新資訊,不受時空的限制(鄭綺兒,2002)。即時性強調資訊的「更新」與「快速」。

(22)

網路的便利,讓資訊的傳播者能快速的更新資訊,以提供人們最新、最快的資訊, 而資訊的搜尋者,也能很快的在網路上尋找到最新、最快的訊息,讓人們在資訊的 應用上有更大的效益(周倩、楊台恩,1998)。

五、界面化

提出界面化是網路特性之一的學者較少。網路的界面化,是指網路的人際溝通 以電腦作為界面,而不是人與人的面對面溝通(施香如,2003)。溝通者對於彼此的 關係或是個人的言論與情緒是可能不作過多承諾的。當使用者對於溝通的主題、內 容或對方不感興趣或有負面感受時,可以隨時結束溝通、下線、關機的,或者完全 終止與對方在網路上的關係。由此可見,網路使用者對於網路人際關係的可掌控性 大,但相對的,彼此的承諾度也較小。

六、數位化

網路能提供多媒體的資訊,以數位化的方式結合不同的媒體型態,例如文字、 影像、聲音、動畫等,以整合的方式,將多種媒體融匯於單一的設備上(黃孟元, 1999)。數位化的資訊易於使用、儲存,便於資訊來源的生產、傳輸、編修、複製(周 倩、楊台恩,1998;劉嘉逸,2000)。也因此,讓網路內容多樣、豐富,其圖文並茂、 聲光效果可吸引人們的注意及產生感官上的滿足、共鳴(周倩、楊台恩,1998;施 香如,2003;劉嘉逸,2000)。

七、全球化

網路是無遠弗屆的,使用者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能上網,便能獲得世界各地 的資訊,打破時空上的限制(劉嘉逸,2000)。網路的相連打破原本地理上、空間上 的限制,形成虛擬的網路空間,因而資訊可以跨越國界的傳播(鄭綺兒,2002)。全 球各地因為網網相連,使用者能透過電腦連結到其他國家的資訊,因此產生了全球 化的傳播環境(周倩、楊台恩,1998)。

(23)

八、分眾化

分眾化(demassified)就是大眾化的反義詞,意指人們依據不同的需求、主題 而形成不同的團體。網路的應用項目繁多,資訊種類龐雜,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需 求來搜尋資訊,也能就特定的主題與他人進行討論、分享,形成了分眾化的虛擬社 群(周倩、楊台恩,1998)。

九、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就是利用節點(nodes)與鏈結(links)的方式來儲存資訊, 使用者透過鏈結可以用非線性的方式來搜尋儲存在節點中的資訊,節點間以鏈結相 連結(周倩、楊台恩,1998;黃孟元,1999;黃學碩,1997)。劉嘉逸(2000)不同 於其他學者的「超文本」用語,他以「橫向聯結」來說明網路的超文本特性,他提 到資訊使用者可以透過超連結的點選,連結至相關的網頁,獲得更多的資訊。這種 橫向聯結的方式,讓使用者在資訊查詢上有極大的方便性。此外,使用者透過鏈結 的非線性搜尋方式,讓閱聽者有較高的主動性、參與性,這使得資訊的閱聽者也能 成為資訊的生產者。資訊的作者或資訊本身的結構不再有主導使用者使用方式的強 大權限(周倩、楊台恩,1998;黃學碩,1997)。 綜上所述,網路的特性大致涵蓋了接近性、匿名性、互動性、即時性、界面化、 數位化、全球化、分眾化、超文本。因為上述的特性,使得上網成為生活中非常普 遍的行為,使用者的年齡跨越年齡上的界線,男女老幼都可能是網路的使用者。其 中,兒童使用網路的情況愈來愈普及。根據蕃薯藤(2006)三月的調查,在抽樣總 人數的6,453人中,國小高年級學生的上網人數即佔了42.9%,也就是大約2,768人, 由此可見,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網路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家長和教師要多多留意學 生的上網情形,適時的給予輔導。基於此,本研究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網路的 情況,並分析不同使用行為的國小高年級學生是否在同理心的發展上有差異,以提 供建議給學校、教師和家長。

(24)

參、電腦網路使用的影響

關於電腦網路使用的影響,學者們提出了一些看法。綜合學者們看法,研究者 分為正面的影響和負面的影響兩部分,整理、分析如下:

一、正面的影響

網路具有的正面影響可分為個人方面、教育方面來說明。分述如下: (一)個人方面 在個人方面,網路能提升自我的概念、增加自我的坦露、抒解生活的壓力、滿 足資訊的需求、產生感官的共鳴、提供休閒的管道、提升溝通的能力、擴展交友的 範圍。說明如下: 1.提升自我的概念 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在虛擬的社群中,利用匿名的特性,掩飾真實中的自己,選 擇理想我的角色來扮演,並從網友那兒得到支持與關注。在不斷受到正向的回饋與 反應中,有利於正向、積極自我觀念的建立(嚴增虹,2002)。網路上的人際互動不 受真實的長相影響,可以自在的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不致於自卑(施香如,2001)。 2.增加自我的坦露 在網路使用可使自我坦露增加方面,周倩和楊台恩(1998)提到網路具備去情 境及匿名的特性,可以使傳播者呈現某種程度的誠實與坦白,增加自我坦露的機會。 3.抒解生活的壓力 青少年面臨許多發展上、生活上的問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網路提供了抒壓 的管道(陳冠名,2004)。特別是青少年在準備升學考試的停課期間,因為所有的 時間運用都是由自己規劃,在考試的壓力之下,上網成為學生抒解壓力、逃避壓力 的方式(施香如,2001)。

(25)

4.滿足資訊的需求 網路具備傳播內容即時性的特性,傳播的內容可以同時朝向「新」、「速」、「深」、 「廣」進行,給使用者更大的選擇與滿足(周倩、楊台恩,1998)。電腦網路的使用 能使資訊的傳播無遠弗屆,便於搜尋資料(游森期,2001)。網路能提供給人們無限 的探索空間,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施香如,2001)。網路提供豐富的資訊能拓展知識 經驗(陳冠名,2004)。洪瑞敏、趙憶菁(1999)提到人們可以經由網路得到所需 的知識與資料,也可以用郵件的傳送,快速又經濟。 5.產生感官的共鳴 在網路使用可產生使用者的感官共鳴方面,周倩和楊台恩(1998)提到網路具 備多媒體圖文並茂的特質,在聲光及動態效果的結合之下,可讓使用者產生感官上 的共鳴。 6.增加休閒的管道 網路上的資訊多元、充分,人們可以在網路上閱讀網路小說、電子報,又能玩 線上遊戲,人們可以在空閒時使用,打發時間(陳冠名,2004)。大部分的青少年 在面對沒有時間表時,很難對生活作適當的規劃,因此網路就成為他們休閒或打發 時間的工具(施香如,2001)。 7.提升溝通的能力 網路是一個特別的學習環境,它不只是知識呈現的媒體工具,還是一個知識傳 播與討論的工具,它能加速個人或群體間知識的傳遞和資訊的擷取。透過網路,能 提升人際間溝通、磋商的能力(張基成,1997)。 8.擴展交友的範圍 在網路使用可擴展交友範圍方面,網路使人際的交往範圍擴展到陌生人、開拓 了交往的空間,人們可以藉由網路認識更多的人(嚴增虹,2002)。電腦網路的使用 便於交朋友、與朋友聊天、聯絡感情(游森期,2001)。人們可以以經濟、快速的方

(26)

式和朋友聯繫(洪瑞敏、趙憶菁,1999)。網路對於青少年有助於形成友伴、維繫 友誼(陳冠名,2004)。 (二)教育方面 在教育方面,網路能改變教學的型態、平衡城鄉的差距。說明如下: 1.改變教學的型態 資訊社會下的教學環境形態將有別於傳統的教學,學生由主動或被動的角色變 成互動的角色,學生可以控制學習環境或速度。現代教學媒體可以幫助教師擔任輔 助者的角色。進行遠距教學時,可跨越時空限制、不拘場所、不拘人數的進行教學。 學生可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進行學習,也能使用互動式的教學媒體,直接和電腦產 生互動(董素蘭,1997)。電腦網路的使用將使學習型態由單一轉為多元、知識內 容由吸取轉為創造、教材媒體由靜態轉為動態、教育環境由校園延伸校外、多元文 化及終身學習的社會孕育而成(吳明隆,1998a)。此外,陳炳南(2002)提到網路 對於教育的優點還有能提供具體的認知活動、重視合作學習理念、整合學術資訊、 多元化資訊有助於記憶等。 2.平衡城鄉的差距 城市的學生往往掌握較多的資源,能獲得較完善的教育,而鄉村與偏遠地區的 學生通常有較少的資源。但自從網路普及化後,學生可透過網路,進行學習而不受 教育資源匱乏的限制,減低了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陳炳南,2002)。

二、負面的影響

網路具有的負面影響可分為個人方面、社會方面來說明。分述如下: (一)個人方面 在個人方面,網路可能會造成網路使用的成癮、個人健康的危害、思考能力的 減少、日常作息的混亂、網路資訊的超載、人際關係的疏離。說明如下:

(27)

1.網路使用的成癮 網路成癮的現象已有從大學生向上至一般社會人士,向下至國中、國小學生的 傾向(周倩、楊台恩,1998)。上網時間的不斷增加是網路成癮的明顯指標,而且網 路成癮者的上網時數越長,越不能克制的想上網(嚴增虹,2002)。網路雖然建構了 一個美麗新世界,但過度沈度其中的話,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其中以網路成癮 對於青少年的影響最大(游森期,2001)。 2.個人健康的危害 無限制投入時間與精力於網路的使用,會造成健康的不良影響(施香如,2001)。 Kraut等人(1999; 引自游森期,2001)提到當上網時間越長,可能越感到憂鬱、寂 寞,而且壓力較高。許怡安(2001)提到兒童過度使用電腦容易造成身體健康方面 的疾病,例如視力、姿勢不良、過量輻射線等。陳冠名(2004)提到長時間使用網 路,可能會造成眼乾、眼酸、頭痛、肩膀酸疼、腕肌受傷、失眠、腸胃等身體健康 的問題。 3.思考能力的減少 張建原(1998)和陳冠名(2004)都提到網路上的資料取得雖然方便,但學生 若貪求快速的資訊,而未能經過整理、批判,則其推理、思考運作的能力便會減少。 4.日常作息的混亂 每個人每天的時間是一樣多的,當網路使用的時間過長,自然而然會排擠其他 日常生活的時間,影響正常作息(陳冠名,2004)。網路雖然使用方便,但若太過沈 迷,會忘記生活中應做的事情(施香如,2003)。過度使用網路可能會造成失業、離 婚、翹課、翹班、遲到等問題,影響日常生活(游森期,2001)。在網路資訊的快速 發展過程,部分青少年無限制地沈迷於網路,造成生活作息之不良影響(施香如, 2001)。

(28)

5.網路資訊的超載 過多的資訊會超出了管理人員的資訊負荷,造成干擾決策的現象,那就是「資 訊超載」,長期下來會造成個人對於資訊的焦慮、不安(董素蘭,1997)。許怡安(2001) 提到由於網路的便利,網路上所提供的資訊量也遠超過人們所能處理,例如垃圾郵 件的泛濫,而且網路上的消息常常令人難辨真偽,類似這樣的訊息內容在網路上層 出不窮,更增加了人們的焦慮與困擾。因此,有效的資訊檢索與選擇策略是相當重 要的。施香如(2003)也特別提到網路的資訊多樣、龐雜,會使年紀小的使用者困 惑及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6.人際關係的疏離 過度的使用網路會導致不願與人親身接觸,造成人際間的疏離問題(林佳旺, 2004;吳明隆,1998b;許怡安,2001)。張建原(1998)提到因為每個網路使用者 均無法確定其他人的真實身份,人際間的交流變成只是代號與代號間的溝通,而且 網路上的身分與真實身分可能是不符合的,這樣匿名、虛擬、不負責任的人際關係, 可能與社會隔閡而形成新的社會問題,形成人際的疏離。陳冠名(2004)提到青少 年在網路世界中和他人關係密切良好,並不代表其在現實的人際關係中依然順利, 甚至可能導致現實人際關係的退化。如何調和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 應是在社會、文化等面向上應考慮的議題(董素蘭,1997)。 (二)社會方面 在社會方面,網路可能會造知識鴻溝的擴大、犯罪行為的產生、文化侵略的危 機。說明如下: 1.知識鴻溝的擴大 要連上網路需要具有相當的電腦設備、電腦操作能力,因此不是每個人都有其 近用權(周倩、楊台恩,1998;吳明隆,1998b)。在現代科技社會中,能掌握資訊、 駕馭電腦的人,就能擁有知識的鎖鑰,掌握資訊、掌握政經、文化資源;反之,則

(29)

受制於資訊富有者。如此一來,弱者、強者壁壘分明,將形成嚴重的資訊鴻溝(張 建原,1998)。董素蘭(1997)提到知識鴻溝(knowledge gap)的擴大是伴隨著資訊 社會而來的問題,因此在網路世界中,如何減少「知識鴻溝」,避免造成知識的貧富 過於懸殊,這是政府、教育界、傳播學者及社會大眾所應共同關心的議題。許怡安 (2001)提到未來網路有可能成為資訊獲取的主要來源,因此,能否近用這項媒體 變成了決定資訊貧富的重要關鍵。 2.犯罪行為的產生 提到犯罪行為的產生是網路使用之負面影響的學者有董素蘭(1997)、周倩和 楊台恩(1998)、張建原(1998)、施香如(2001,2003)、許怡安(2001)、鄭綺兒 (2002)、林佳旺(2004)。研究者整理以上學者的看法,將犯罪行為的產生分為色 情資訊的泛濫、機密資料的盜取、智慧財產權的侵犯、不當言論的散佈、暴力犯罪 的形成、賭博網站的危害、電腦病毒的散播、違禁物品的販賣等八個方面來說明: (1)色情資訊的泛濫 關於網路上的色情風暴,董素蘭(1997)、施香如(2001,2003)、許怡安(2001)、 鄭綺兒(2002)等皆提到了網路上色情泛濫的問題,例如:色情圖片、色情網站、 一夜情、援交等。 (2)機密資料的盜取 由於網路的特性使然,在網路上能搜尋到各式各樣的資料。有些人透過註冊的 程序或是木馬程式的侵入,來取得他人的機密資料(許怡安,2001)。這些未授權的 下載、複製傳送的行為,侵犯個人隱私,並可能觸犯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許 怡安,2001;鄭綺兒,2002)。 (3)智慧財產權的侵犯 網路資訊皆以電子化的形式出現,存取極快、容易,再加上光碟燒錄技術普遍, 使得網路資源易複製、重製。學生若缺乏對於網路資源分享著作權的認知,則易發

(30)

生侵犯著作權的問題(林佳旺,2004;張建原,1998;鄭綺兒,2002)。 (4)不當言論的散佈 網路具備去情境及匿名的特性,可能引發爭吵或情緒化的言論,可能有偏激、 聳動的個人意見,甚至可能有公然誹謗或挑撥犯罪的言論出現(周倩、楊台恩,1998; 張建原,1998;鄭綺兒,2002)。在網路上發表不實言論,辱罵他人等行為,侵犯他 人權益,妨害他人名譽,都可能觸犯刑法妨害名譽罪(許怡安,2001)。 (5)暴力犯罪的形成 網路上資訊豐富,也包含教人如何製造武器,攻擊他人的資訊(董素蘭,1997), 這些不當的資訊易遭人誤用而形成暴力犯罪,影響人們的安全。此外,施香如(2001) 提到網友間的傷害事件也是讓人擔心的問題,人們很難確保在網路上會遇到怎麼樣 的人,也不能確知是否會造成傷害。 (6)賭博網站的危害 在我國賭博是禁止的,因此,在網路上開設賭博網站供不特定第三人賭博財物 也是犯法的(許怡安,2001)。董素蘭(1997)提到網際網路果然變成跨國的賭博樂 園,將促使地下經濟蓬勃發展,此種現象將引發新的經濟社會問題。 (7)電腦病毒的散播 在網路上散佈電腦病毒,如所散佈的電腦病毒致使他人的電腦當機、檔案毀損 或硬碟格式化等情形,可能會觸犯刑法的毀損文書或是干擾他人電磁記錄罪(許怡 安,2001;鄭綺兒,2002)。 (8)違禁物品的販賣 若在網路上販賣違禁物、偽藥、管制藥品或管制物品,皆可能觸犯相關法令(許 怡安,2001)。 3.文化侵略的危機 今日的國際網路資訊大都以英文來敘寫,可見西方文化的強大勢力,其必然對

(31)

於網路使用者造成重大的影響。網路可能帶來文化侵略的危機,在這網路無國界情 況下,文化侵略是無法避免(周倩、楊台恩,1998;潘裕豐,1997)。西方先進國家 的文化產品,在其政經、科技的優勢下,向其他國家傾銷,形成文化帝國主義的局 面,而被傾銷的國家,則逐漸喪失自己的文化特色。此時,若不省思,則可能淪為 其他文化的消費殖民下場(張建原,1998)。 綜上所述,網路對於個人與社會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其中,對於人際方面的 影響更是學者們所關注的,有的學者認為網路使用能提升個人的溝通能力,擴大交 友範圍,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洪瑞敏、趙憶菁,1999;張基成,1997;陳冠名, 2004;游森期,2001;嚴增虹,2002),有的學者則認為網路使用可能會造成人際的 疏離(林佳旺,2004;吳明隆,1998b;許怡安,2001;張建原,1998;陳冠名,2004)。 研究者十分好奇網路使用對於人際的關係到底會是正面的,亦或是反面的。由於同 理心是人與人相處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者決定將研究的範圍縮小至人際關係中的 同理心部分,並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其同理心的發展是否有關 係,以提供學校、教師、家長具體的建議,作為教育學生的參考。

第二節 同理心的意涵與發展

同理心是個人中心諮商的核心,Rogers(1959; 引自魏麗敏、黃德祥,2007)認 為同理心是個人成長之必要且充分的要件。而且,根據天下雜誌調查的結果顯示, 對於孩子最需要培養的品格,家長和教師則非常一致的認為「為別人著想的同理心」 是孩子最需要的品格之一(何琦瑜、鄭一青,2004)。由此可見,學生的同理心發展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及努力。 本節分為同理心的意義、同理心的階層性、同理心的功能、同理心發展的影響 因素四個方面來進行探討。分述如下:

(32)

壹、同理心的意義

對於同理心意義的界定,學者們提出的看法不盡相同。研究者整理學者們的看 法後,分述如下:

一、知人所知

Mayeroff(1971)認為同理心是人類接觸的模式之一,必須瞭解他和他的世界, 我就好像是他,我必須用好像是他的眼睛來看他的世界,進入他的世界,從內部去 體認他的生活、目標及方向。Egan(1975)認為同理心是指用他人的觀點來知覺這 個世界的能力。簡而言之,同理心要能設身處地的從別人的立場、觀點去看事情, 好像自己是對方一樣,這就是「知人所知」。

二、感人所感

Clark(1980)、鄭小萍(1991)認為同理心使人類能感受到別人的經驗、需求、 飢渴、快樂、悲傷、害怕、焦慮或渴望,就好像這些是自己的感受一般。林清湫(1999)、 教育部(1997)皆認為同理心的定義是指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去體會當事 人感覺的心理歷程,這是一種對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此外,同理心又可稱為共鳴、 擬情。李東白(1987)將同理心解釋為「擬情」,認為擬情乃構成瞭解的基礎,正確 的擬情,應該是接近別人的能力,但並不捲入情緒的漩渦,雖經驗別人的情感,但 不受到那種情感的牽絆。簡而言之,能設身處地,察覺、體會別人的感受,對別人 的感覺感同身受,但又不與當事人同陷其中,這就是「感人所感」。

三、知與感的整合

同理心的「知」與「感」不是二分獨立的。Rogers 是第一個為同理心下嚴謹定 義的心理學家,他認為同理心是從別人的情緒和意義部分,去知覺對方的內在架構, 自己「好像」、「彷彿」就是別人(Rogers, 1957; 引自陳三興,1989)。Rogers 在 1980 年時修改其理論,將同理心視為一種過程,在這過程中,能進入他人知覺的內心世

(33)

界,並感覺對方所感受到的意義,甚至是對方所未感受到的意義(Rogers, 1980; 引 自許永芳,2002)。Hoffman(1984)提出同理心是指一個人能感知與體驗他人情感 的一種能力,並且情感和認知是交互作用的。Albee(1996)認為同理心是一種能更 瞭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分享他人情緒理解的感覺能力。林孟平(1996)認為同理 心是個人放下自己的參照標準,嘗試設身處地的從事當事人的參照標準來看事物, 以致於能從對方的處境來體察他的思想,並瞭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 以及因而產生的感受。簡瑞良(2000)認為同理心最簡單的定義是「將心比心」,也 就是能夠設身處地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和經驗的一種心理歷程,它不只在諮商中是一 個重要的技術和態度,也是在人際關係上和生活處世上一個很重要的心態。張德聰、 黃正旭和黃素菲(2001)將同理心定義為設身處地的對當事人產生一種「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共鳴性瞭解,也就是要能放棄自己的觀點或價值,透過當事人的眼光 去看外在世界的人、事、物及感受當事人的感覺。

四、同理心的表達

同理心除了能「知」、能「感」之外,要能適宜的表達出自己的同理也是一大關 鍵。Feshbach(1991)認為同理心需具備三要素,分別是:有認知能力去區辨別人 的情感訊息;在取替他人的觀點時,要有成熟的認知能力;有情感能力去經驗他人 的感受並做出反應。王雅君(1998)將同理心的定義分為三方面:在情感面,能知 覺到他人的情緒經驗;在認知面,能考慮他人的立場;在行為面,能做到關懷、尊 重、接納和為人服務。此外,王世億(2006)、李侶萩(1995)、陳明珠(1998)、齊 隆鯤(1999)的看法相近,他們認為同理心是在兩人關係中,一方進入另一方的內 心世界,設身處地去體會他的感受,再將自己所感覺、瞭解到的,以對方能瞭解的 方式,傳達給對方知道。 對於同理心的表達方式,學者們皆認為表達方式有語言和非語言二種。唐育瑜 (2000)認為同理心是進入對方的世界,體會對方的感受和想法,再將瞭解、體會

(34)

到的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表達給對方知道。陳瑞成(1999)認為同理心就是諮商 員能感受到當事人已知的部分,且能察覺當事人未知的部分,並用對方能瞭解的語 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指出其所代表的意義,以協助當事人擴展察覺能力的歷程。

五、同理心非同情心

對於同理心和同情心二者的區辨,朱敬先(1992)提到同理心是從別人世界裡 「跳出來」,保持清楚,不為情所蔽;同情心是「跳進去」他人世界,與他同歡樂、 共憂愁,是感同身受的,是不客觀的。換言之,同理心是能保持個人的獨立性,能 分得清楚自己與別人的感受、情感,而同情則是喪失個人的獨立性,無法分清楚自 己和別人的感受、情感。 綜上所述,同理心就是能知人所知、感人所感,但又能保持個人的獨立性,清 楚人我之分,並且能用適當的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表達給對方知道。本研究採問卷 的方式,藉由學生所勾選的答句(語言表達),來測量、判斷學生的同理心發展情 況。

貳、同理心的階層性

同理心具有階層性,可以依其相對性來區分出高、低,Carkhuff(1969)、Egan (1975)、Hoffman(1984)和Gazda等人(2005)提出的看法不盡相同。說明如下:

一、Carkhuff的五個層次論

Carkhuff(1969)把同理的瞭解分為五個層次,如表2-2-1所示:

(35)

表2-2-1 同理的瞭解量尺 低 同理的瞭解層次 高 層次一 層次二 層次三 層次四 層次五 第一人可能覺得無 聊、沒興趣或先入 為主地作簡單的反 應。這使得他們明 顯地較少能與第二 人溝通情感。第一 人不能覺察第二人 最明顯的、表面的 情感。 第一人僅注意到第 二人明顯的、表面 的情感,而縮減了 第二人所溝通的重 要部分。第一人的 反應可能情感不 足,並扭曲了意義 的層次。可能只傳 達了自己的觀點, 而與第二人的觀點 不一致。 第一人對第二人所 表現出來的情感作 出反應,此反應與 第二人的表現在情 感和意義方面是實 質上相同的,但尚 無法正確反應第二 人較深層的感受。 第一人能顯著的表 達被幫助者所沒有 表達的深層感受, 讓第二人能經驗到 或表達自己先前所 不能表達的感受。 第一人能非常顯著 的、敏銳的表達第 二人所要表達的感 受與意義,並能與 第二人的深層相 處,使第二人能作 深層的自我探索。 第一人與第二人可 能可以一同探索先 前未探索的人性存 在區域。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魏麗敏、黃德祥(2007:437-438)、Carkhuff(1969: 315-317) 由表2-2-1可知,同理的瞭解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由層次的低至高,分別為層次 一、層次二、層次三、層次四和層次五。層次愈高,愈能敏銳的、深層的瞭解他人 的感受、意義。

二、Egan的二個層次論

Egan(1975)將同理心分為二個層次,分別是初層次精確的同理心(primary level accurate empathy)和高層次精確的同理心(advanced level accurate empathy)。初層 次精確的同理心,是指利用專注的技巧,直接反映當事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讓當 事人有被瞭解的感覺。高層次精確的同理心,是指利用自我表露、解析等技巧,幫 助當事人作更深層的自我探索。

三、Hoffman的四個時期論

Hoffman(1984)提出他的看法,他將同理心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籠統 的同理心、自我中心的同理心、對別人情感的同理心、對別人生活情況的同理心(吳 幸玲、郭靜晃譯,1993;陽琬譯,2002;Hoffman, 1984),分述如下: (一)籠統的同理心(Global empathy) 籠統的同理心,亦稱為全面式的同理心、整體的同理心。約在一歲以前的嬰兒,

(36)

沒有人我的區別,將別人的情緒視為好像自己的。看到別人受苦時,自己好像也在 受苦,所以有時候會做出事情好像發生在他身上一樣的反應。例如,一個嬰兒在聽 到別的嬰兒的哭聲時,自己也哭起來。 (二)自我中心的同理心(Egocentric empathy) 約在一歲左右,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人的痛苦不是自己的,但無法瞭解他人內心 的感受。

(三)對別人情感的同理心(Empathy for another’s feelings)

約從二、三歲開始,開始發展角色取替能力,能明白他人的感受不同於自己, 也開始懂得感情象徵意義,開始能同理別人較細密的感受。此時期的兒童較能察覺 和反應他人真實的感受。

(四)對別人生活情況的同理心(Empathy for another’s life condition) 約在六至十三歲的兒童晚期,此時的兒童瞭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經歷和特 質,明白他人感受是因生活經驗所影響,而不只是目前的情境感受。

四、Gazda等人的四個層次論

Gazda等人(2005)將Carkhuff的同理心評定量表歸納成更具體的同理心量尺, 如表2-2-2所示: 表2-2-2 同理心量尺 低 同理心層次 高 層次一 層次二 層次三 層次四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不顯著或有害的反應, 不當的專注於被幫助 者表面的情感。 其反應只能部分的傳 達對被幫助者表面情 感的覺察。 其反應能傳達被幫助 者所表達的內容已被 瞭解。被幫助者表面的 情感被正確的反映。內 容不是最重要的。 其反應能傳達被幫助 者已被瞭解,而且是超 乎被幫助者此刻的覺 察程度。他們底層的情 感已被辨識到。內容被 用來補充,增加在更深 層意義的影響。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魏麗敏、黃德祥(2007:438)、Gazda等人(2005: 264)

(37)

由表2-2-2可知,Gazda等人(2005)將同理心的層次分成四個層次,由低至高, 分別為層次一、二、三、四,分別給予1、2、3、4分。層次愈高,愈能敏銳的、深 層的瞭解他人的感受、意義。 綜上所述,同理心發展是有階層性的,可以區分出高、低。每個人的同理心發 展現況不盡相同,有的人同理心層次高,有的人同理心層次低。研究者對於國小高 年級學生的同理心發展現況感到非常有興趣。研究者將用問卷的方式來調查國小高 年級學生的同理心發展現況。透過情境對話的設計,研究者參考上述學者的同理心 層次理論來設計每一題的選項。在每一題的四個選項中,可區分出同理心的四個層 次,由低至高,分為為層次一、二、三、四,分別給予1、2、3、4分。

參、同理心的功能

同理心在助人歷程及日常生活中的功能皆廣受肯定,研究者整理學者們的看 法,將同理心的功能分為提升生活適應力、提升自我概念、降低攻擊性、提升助人 效果、促進人際的互動、激發利社會行為的展現、作為甄選人才的工具七個方面來 說明。分述如下:

一、提升生活適應力

同理心對個體的生活適應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林芳寧,2003)。同理心能提 升個體的生活適應力。同理心能增加有機體的適應。團體的行為需要同理心來增加 個體的生存機率,而情感的同理心能促使個體連結,有助於增加母親對孩子的照料 (Plutchik, 1987; 引自唐育瑜,2000)。李侶萩(1995)的研究結果顯示同理心對於 人際疏離學生社會適應的改善具有顯著的持續性效果。

二、提升自我概念

同理心是正向自我概念與自我擴展的來源之一(唐育瑜,2000)。Staub(1987; 引自唐育瑜,2000)提到嬰兒同理母親的感受,母親的同理反應能幫助嬰兒組織自

(38)

我。而Kalliopuska(1992; 引自林筠菁,2006)則提到同理心課程能增進正向的自我概 念,而具有同理心的個體,大多能表現自我肯定,給予人溫暖感受的人格特質。

三、降低攻擊性

Feshach(1973; 引自張曉玲,2004)的研究指出同理心能降低兒童的攻擊性。 唐育瑜(2000)也提到減少攻擊行為是同理心的功能之一。由此可知,同理心有助 於人們之間的正向互動,能減少對他人的攻擊行為。

四、提升助人效果

同理心可以幫助輔導員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角色,不致於對當事人妄下判斷, 或給予不適當的建議、評論,並且能營造一種無壓力的氣氛,讓當事人能感覺被接 受,而能更自在的表達自己。此外,同理心可以幫助當事人更確切的瞭解自己的感 受,能由輔導員的反應中,去更清楚的瞭解自己的看法,發現自己話中的矛盾或忽 略的部分(華敘麗,1982)。同理心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助人關係、有助於求助者情緒 的改變、有利於輔導或晤談的持續(陳三興,1989)。Egan(1975, 1990)認為助人 過程中,應以人為中心,所以助人者必須表現生理和心理的專注,以達到與求助者 同在的感覺,讓助人工作能順利展開。此外,他認為同理心能提供一個支持、潤滑 溝通的管道與對助人者的規範,讓諮商員的注意力對焦,進而能瞭解個案本身,並 刺激個案本身對自我的探索。

五、促進人際的互動

同理心可以解除人際的疏離感,因為當事人接收到自己被瞭解的同時,他發現 自己與他人仍維持著聯繫的關係(Rogers, 1975; 引自劉中夫,2005)。鄭小萍(1991) 和唐育瑜(2000)皆提到同理心可以增進人際關係。Egan(1975; 引自張曉玲,2004; 引自唐育瑜,2000)指出有同理心的人,比較有自信,樂於參與人際互動,能尊重 他人談話;沒有同理心的人,常批評、打斷他人談話,對於社交活動較不熱衷。林 芳寧(2003)也提到當個體的同理心較高時,對於環境會取採較正向、較建設性的

(39)

回應方式,因此,同理心確有促進人際互動的功能。此外,對於教師而言,簡瑞良 (2000)提到同理心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改善師生互動關係,並有助 於教師教學的挫敗感處理。

六、激發利社會行為的展現

同理心能激發利社會行為的展現(林芳寧,2003)。Baston(1987)提出同理 心-利他動機假說,認為利他行為是由同理心引起的。Moore(1978; 引自唐育瑜, 2000)認為同理心是利社會行為的必要條件,是正向社會行為的重要媒介。而陳明 珠(1998)則提到同理心是道德推理的情緒要素,它能提供道德推理及利社會的動 機。

七、作為甄選人才的工具

同理心是好教師或好義工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可作為甄選好教師或好義工的 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不宜以同理心為唯一的甄選工具,應該再搭配其他工 具,與其他工具並用(陳三興,1989)。 綜上所述,同理心的功能很多。在諮商輔導方面,有助於建立關係,促進諮商 員、輔導員對當事人的瞭解,以及提升當事人自我的瞭解,增進助人的效果。在日 常生活方面,又可以增加生活適應力,能辨識情緒,表達情緒,降低攻擊性,促進 人際互動,激發利社會和道德行為的展現。對個人而言,還能促進正向的自我概念。 對教師而言,能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改善彼此的互動,有助於處理教學的挫敗感。 在人才的甄選方面,同理心的測量也可作為甄選教師、義工的工具之一,以選出一 位有同理心的好教師、好義工。

肆、同理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同理心的表現是具個別差異的,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有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提 供足夠的關愛、使用有效的誘導技術、增進人我相似性的知覺、反對過度的人際競

(40)

爭、提升正向的自我概念。說明如下:

一、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安全依附的孩子比較能對他人的情感與需求作反應。安全依附的孩子比較有自 信、社交技巧好、較少依賴、較有同理心、表現友善、願意與人合作、較受歡迎。 早期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個體與同儕互動的情感傾向,安全依附的孩子比趨避型的孩 子,易得到同儕正向的回饋(Erwin, 1993; 引自Barnett, 1987)。

二、提供足夠的關愛

父母盡可能的滿足孩子的情緒需求,在同理心的發展上似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Hoffman, 1982; 引自Barnett, 1987)。高同理的青春期男孩,其母親比低同理男 孩的母親,較慈愛(Barnett, 1987)。此外,父母對幼兒的熱情和投注對於幼兒的 同理心的發展有正向的相關,特別是對於兒子的同理心發展更是具有關聯性(Tisot, 2003)。

三、使用有效的誘導技術

Hoffman(1984)認為讓孩子注意受難者的苦痛,並且鼓勵孩子想像自己處於受 難者的立場,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Krevans 和 Gibbs(1996)則提到父母使用誘 導性的訓練比陳述性的訓練較能引發孩子的利社會行為,而且誘導性父母的孩子較 有同理心(引自Barnett, 1987)。

四、增進人我的相似性的知覺

孩子對於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較能表現同理心,因此鼓勵孩子知覺他人與自己 的相似處,對於同理心的發展與表達是有效的。擴大和他人的比較基準,能增進孩 子知覺和他人的相似處。父母應鼓勵孩子能提高孩子對他人感受的敏感度(Barnett, 1987)。

(41)

五、反對過度的人際競爭

高度競爭的孩子被發現較不寬大、較少同理心(Rutherford & Mussen, 1968)。 因此,父母和師長不應鼓勵高度的人際競爭,以免讓孩子產生自私的特質,而干擾 孩子反應他人需求的意願(Barnett, 1987)。

六、提升正向的自我概念

孩子若被嚴厲對待、不被關愛,會損害自我感覺,較少有意願對他人情緒知覺、 同理,反之,如果孩子感覺自己是好的,他們會比較有意願去同理他人。因此,提 升正向自我概念與感受自己能力,能有利於同理心的發展(Barnett, 1987)。 綜上所述,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提供足夠的關愛、使用有效的誘導技術、增 進人我相似性的知覺、反對過度的人際競爭、提升正向的自我概念,都是影響同理 心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科技進步的現代中,電腦網路使用變成非常普遍的行為。網路對於個人會產 生正面及負面的影響,其中,網路也會影響人們的人際關係、人際互動,而同理心 是人們相處的重要能力之一,同理心的發展程度與人際關係的好壞亦是密不可分。 研究者十分好奇電腦網路使用與同理心發展的關係,因而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 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間的關係,以提供具體的建議給學校、教師、家長。

第三節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敘述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同理心的相關研究、電腦網路使 用行為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壹、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分析國內、外近十年來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以下分國 內、國外來說明:

(42)

一、國內

研究者使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搜尋與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關 的論文,共得十三篇。研究者整理國內自 1997 至 2007 年,近十年來,以國小高年 級學生為對象之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詳附錄一),說明如下: (一)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者依照研究方法來分類,整理結果如表 2-3-1 所示: 表 2-3-1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分析 由表 2-3-1 可知,國內在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皆是透過問卷調查 法來獲得資料。 (二)年代分析 研究者依照年代來分類,整理結果如表 2-3-2 所示: 表 2-3-2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年代分析 年代 1997 至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碩士 論文 無 許怡安 嚴增虹 鄭綺兒 陳炳男 黃玉萍 鄭欽文 葉淑菁 蔡沛錡 陳怡君 滕英文 王建翔 陳玟如 梁良淵 篇數 0 1 4 2 1 3 1 1 研究法 問卷調查法 碩 士 論 文 許怡安(2001) 陳炳男(2002) 鄭綺兒(2002) 黃玉萍(2002) 嚴增虹(2002) 鄭欽文(2003) 葉淑菁(2003) 蔡沛錡(2004) 王建翔(2005) 陳怡君(2005) 陳玟如(2006) 滕英文(2005) 梁良淵(2007) 篇 數 13

(43)

由表 2-3-2 可知,在 2000 年之前,沒有學者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來進行電 腦網路使用行為的調查研究,直至 2001 年之後,才逐漸有學者進行相關的研究。但 整體看來,以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生為對象的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的研究還算是很 少。 (三)研究區域分析 研究者依照研究區域來分類,整理結果如表 2-3-3 所示: 表 2-3-3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區域分析 由表 2-3-3 可知,研究高雄地區的論文最多,其次是屏東,再來是臺北、嘉義、 臺南,最少的是桃園。整體看來,學者大多是研究南部地區,而臺中市尚未有學者 進行相關的研究。 (四)研究主題分析 研究者依照研究主題來分類,整理結果如表 2-3-4 所示: 表 2-3-4 國內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之研究主題分析 區域 臺北 桃園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碩士 論文 許怡安(2001) 鄭綺兒(2002) 王建翔(2005) 蔡沛錡(2004) 梁良淵(2007) 黃玉萍(2002) 滕英文(2005) 嚴增虹(2002) 陳炳男(2002) 鄭欽文(2003) 葉淑菁(2003) 陳玟如(2006) 陳炳男(2002) 鄭欽文(2003) 陳怡君(2005) 篇數 2 1 2 2 5 3 相關 研究 主題 學習 態度 學業 成就 電腦 網路 態度 資訊 素養 網路 素養 網路 成癮 數位 落差 網路 倫理 態度 自我 概念 人際 關係 心理 特質 碩士 論文 梁良淵 (2007) 陳怡君 (2005) 鄭綺兒 (2002) 滕英文 (2005) 許怡安 (2001) 黃玉萍 (2002) 陳炳南 (2002) 蔡沛錡 (2004) 陳玟如 (2006) 梁良淵 (2007) 鄭欽文 (2003) 陳怡君 (2005) 滕英文 (2005) 葉淑菁 (2003) 陳玟如 (2006) 蔡沛錡 (2004) 嚴增虹 (2002) 篇數 1 1 1 1 3 3 3 1 1 1 1

數據

表 3-3-3  生活情況(同理心發展)調查量表項目分析、信度分析(續)  結果  題號  該 題 與 總 分 的相關  CR 值  刪除該題後之 量表 α 係數  刪除  保留  刪 除 後 重 編的題號  21  0.471*** 4.904  0.802  3 16  22  0.335*** 2.824  0.807  3  23  0.562*** 6.893  0.798  3 17  24  0.577*** 5.148  0.796  3 18  25  0.513*** 5.232  0.
表 3-3-4  正式問卷回收統計  學校規模  行政區  學校名稱  發出份數  回收份數  可用份數  24班以下  北屯區  光正國小  56   56   49  北屯區  仁愛國小  118 118 116  西屯區  大鵬國小  133 133 119  北    區  省三國小  124 124 115 25至48班  西    區  大同國小  125 125 115  南屯區  永春國小  134 134 130  北屯區  文心國小  129 129 128  西屯區  上安國小  13
表 4-2-4  男、女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 t 考驗統計分析  男生(N=489)  女生(N=509)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  M SD  M  SD  t 值  平常日  1.48 0.77  1.31  0.56  3.97 ***每天網路 使用時間  假日  2.13 1.07  1.65  0.80  8.03 *** 網路使用年齡  2.81 1.05  2.74  1.06  1.00   功課需要  2.35 0.86  2.53  0.82  -3.55 *** 搜尋自己有 興趣的資訊 2
表 4-2-5  五、六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 t 考驗統計分析(續)  五年級(N=492)  六年級(N=506)  電腦網路使用行為  M SD M SD  t 值  使 用 網 路 搜 尋引擎  2.89 1.14 3.21 1.03  -4.76 *** 下載軟體  2.08 1.10 2.27 1.12  -2.61 **  玩線上遊戲  2.77 1.13 2.74 1.13  -0.39   觀 看 影 音 動 畫  2.33 0.94 2.46 0.97  -2.20 *  使 用 線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