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霸凌行為成因與理論觀點

霸凌行為的成因有很多,專門研究霸凌行為成因的學者 Olweus 認為,

下列的因素與霸凌事件應有密切相關:

一、親子間負向的態度 二、過度懲罰

三、視身體的攻擊為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 四、父母間的負向關係

五、孩童本身的氣質

壹、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

一、霸凌行為與個人因素之相關研究

1、生理因素(生病):

霸凌行為的可能成因很多,其中個人因素中的生理狀況也是重要因素 之一,例如:注意力不足症(AD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子因 為大腦額葉功能不良,而造成孩子組織能力差、欠思考、注意力無法集中、

自制力差…等情形,因此而容易出現不被接受的行為,如:玩遊戲的時候 不排隊、用推人的方式解決關係中的問題…等。

當大腦頂葉功能不健全,有時會使孩子很難感受到疼痛感時,而出現衝 撞(如:撞牆、大力拍打…等)的行為;相反也有可能使孩子的觸覺過於 敏感,因此,只要接受到他人輕輕地一碰,就可能用很大的反應來回擊。

此外,有些孩子則需要更多的觸覺刺激,而出現了喜歡觸碰別人、玩口水…

等動作,因此容易遭受他人的排斥,而影響其人際關係。

還有些孩子因言語障礙(Language Disorder),無法理解別人話語的 意思,會有答非所問的情形發生;而有些口吃、講話不清楚的孩子則曾經被 嘲笑或欺負。另外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的孩子則會影響 孩子的行為能力、人際關係…當我們能理解這些情形,就不難明白有些孩 子的行為並非自己所能控制,乃由生理問題所引起。

2、性別因素

根據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調查顯示,男童霸凌者通常具有攻擊的個 性,他們是自信且強壯的,並且對於暴力持有較正向的態度,他們能夠從 暴力行為中得到相當多的注意與快樂。而同年紀的男生會比女生較常受到 同儕的肢體霸凌,女生則比男生較常成為被散播謠言或是有關性方面評論 的攻擊對象。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者中,在量的方面,男女生的比率一直在改變,女 生的犯罪人口雖不及男生,但也有一直增加的趨勢;在質的方面,男性少 年犯常屬於暴力犯。性別與校園霸凌或暴力行為有關,且男性的暴力行為 高於女性;在態度上,男生的暴力傾向也比女生高。欺凌的方式會因性別

而有差異,男性容易受到肢體的欺凌,而女性則較多受到心理層面的欺凌,

例如:言語挑撥、排除異己、散佈謠言、孤立(魏麗敏等,2003;洪福源,

2003)。亦有多位研究者研究(蕭翔仁,2000;鄭夙雅,2001;張雅婷,

2003)均顯示:性別與校園暴力行為有關,且男性的高於女性;在態度上,

男生的暴力傾向也比女生高。

從社會認知技巧的層面解釋男女生在暴力與犯罪的差異,結果也顯示 出女性比男性在較早的人生階段就學得較多的社會認知技巧,具有這些技 巧就可以對周遭的資訊作正確處理,也會慎重考慮行為反應的利益或危險 的後果,並採取適當的行為反應,因此女性較不會從事暴力或違犯的行為。

3、年齡因素

挪威學者Olweus發現年輕的學生較年長的學生更易受到霸凌。有研究 也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的肢體霸凌會隨之衰退,而言語霸凌則 仍會維持一定的比率。有研究指出,年紀介於14 -15歲的學生其霸凌行為 發生的比率最高,也就是說低年級學童相對較易受到高年級學童的欺凌,

但較少發生同儕欺凌的現象,反而是高年級學童易受到同儕欺凌(邱珍琬,

2002),但是隨著學童年紀漸長,他們大多數會學得如何阻擋欺凌,並離 開欺凌者所挑中的受害圈(張慧芝,2004)。如果對有關霸凌的研究作整 理,將會發現到,國外的霸凌事件在小學較常發生,然後逐漸的減少,直 到高中的最後一年變得較不明顯(Nansel et al., 2001; Smith et al., 1999)。

國內學者林士力(2008)則曾經探討國中學生霸凌行為以及學校適應 之現況間的相關情形。他發現,目前國中學生霸凌他人行為,以「言語霸 凌」的方式霸凌他人最常見,「身體霸凌」、「間接霸凌」則較少發生。在對 霸凌受害者的研究上,受害者也是以「言語受害」的方式遭受霸凌,其餘 則較不常見。同份研究也提及,不同性別的國中在加害者以及受害者的霸 凌行為以及霸凌型態達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加害者以及受害 者的霸凌行為上達顯著差異;在霸凌型態上則未達顯著差異。但針對國內 高中職校學生的部分就沒有相關研究結果可供分析。

4、個人特質因素

就跟個性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質和氣質,Olweus(1992)

提出,霸凌者的個性通常都是較衝動的並且對於支配他人有很強烈的需 求。霸凌者通常身體較強壯、有力量、有活力、有自信且一般年紀比受害 者要大。受霸凌者通常個性較容易焦慮、較消極、缺乏安全感、高沮喪、

低自尊、低自信、不受歡迎、較內向、較安靜、較沉默, 且感到不快樂。

在校內被欺負時,通常處理的方式是哭或逃避。

二、霸凌行為和家庭因素之相關研究

個人以為霸凌行為應與家庭因素有關,其中包含:家庭結構、父母管 教態度及教養方式、父母社經地位及教育程度…等等。

1、家庭結構:

係依據家庭成員組合情形而定,大致分為傳統家庭、單親家庭、繼任 家庭(離婚後再婚組成的家庭),由於近年來社會和價值觀的急劇變遷,

隨著離婚率增加,家庭結構已有大幅的改變,儘管大多數的兒童與父母親 同住,但也有為數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繼任家庭、新移民家庭(娶外籍 配偶的家庭)、祖父母當家的家庭出現(林翠湄等譯,2003;張慧芝譯,

2004;歐仁榮,2004),多樣化的家庭結構因應而生。

國內早期調查研究均發現,行為偏差學生來自破碎家庭的比例遠較一 般家庭為高(楊麗芬,1992;游福生,1995;張保光,1996)。夏以玲(1998)

更指出,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其家庭是單親家庭或破碎家庭之比例高於一 般少年,由此可知霸凌行為亦多來自於問題家庭。Borowsky(2004)的研究 發現:與雙親同住一起的青少年相比,未與雙親同住的青少年比有者有較 高的勝算發生打架受傷的事件。

2、父母管教態度及教養方式:

另外有研究指出若是父母的管教態度嚴厲且無常,孩童通常從父母的 體罰中習得了暴力(Junger-Tas,1999)。Rigby(1996)指出,生長於家庭 功能不良的孩童,較難發展出同理心,而造成霸凌的因素之ㄧ即是缺乏同

理心。來自於霸凌家庭的小孩,他們也會變成不關心別人、不喜歡與他人 合作,因為他們喜歡去支配別人。Rigby等人(1993)在澳洲對於青少年的 研究也發現,經常受到家長批評並嚴厲控制的青少年,他們涉入霸凌事件 的比率較其他青少年為高。Kindlon 和Thompson(2000)指出,多數的父 母會使用體罰或是口語上的威脅與暴力來控制、管教男童(引自吳書榆譯,

2000)。Lines(2008)則是認為,孩子會將腦海中父母使用暴力的情景轉 換成清晰的圖像,並將它帶到學校或是遊戲場。

Besag(1989)亦認為霸凌行為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包括:一、父 母多以負向態度對待其子女,尤其是母親與兒子的關係;二、父母親過度 懲罰,體罰訓練其子女,以及不一致和散漫的管教;三、父母親將身體的 攻擊視為可以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模式;四、父母親的婚姻關係充滿敵意 且多衝突;五、孩童本身的氣質。

據統計高衝突的家庭環境容易導致暴力行為的發生,無形中提供了攻 擊行為的模範,如果家長使用暴力、高權威的方式管教孩子,會導致孩子 成為同儕間霸凌者的危機增高;此外,慣用情感威脅(例如恐懼)、無視子 女感受的家庭教育,亦容易讓孩子涉入關係霸凌,如排擠。此外,研究亦 指出母親的強壓管制及體罰,與兒子在學校的侵略行為有顯著關聯。間接 暴力受創經驗亦有所影響,目睹父親對母親施暴的兒童攻擊行為比例亦較 一般孩子為高。家庭中手足關係亦是影響霸凌行為的關鍵,倘若是高度肢 體衝突的手足關係,會嚴重影響其攻擊行為。

3、父母的社經地位及教育程度:

吳紋如(2006)發現,當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較低,或是職業類別傾向 為較低社會階層,其孩子遭受霸凌時,較容易有不想上學、做惡夢、拒交 朋友或無法專心讀書,甚至有自殺等反應產生。深究其原因,應是由於父 母親自身的教育程度較低,部份常見的負面言行舉止便成為孩子學習的範 本,且由於父母親忙於工作賺錢養家,對孩子的教養也較為疏忽,因而造 成孩子在調整自身行為的反應上有所偏差。另外國外研究也指出,在暴力 程度高的學校內,低社經地位的學生人數佔有很高的百分比。

三、霸凌行為與學校因素之相關研究

其實學校老師對於攻擊行為的態度和處理技巧也是霸凌行為發生的關 鍵性因素之一。若師長採正向關懷的態度,校園霸凌行為相對較少。而且 透過老師建立溫暖且接納的校園風氣,不但可使師生之間互動良好,同儕 間彼此尊重,亦可使孩子人際相處有良性的發展。有些研究則認為,學生 成績表現與霸凌行為相關,課業落後無法獲得成就感的學生,成為霸凌者 或被霸凌者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也有研究認為低成就之學童較易成為欺凌被害者(Olweus,1993;洪 福源,2003),但亦有學者指出兩者並無相關性(魏麗敏、黃德祥,2003)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的霸凌是發生在校園中監督最少的遊戲場或廁所等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的霸凌是發生在校園中監督最少的遊戲場或廁所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