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韓兩國亞洲主義的傳統根源

第二節 韓國亞洲主義的傳統根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清朝如此的「背信」,強化了朝鮮的自主獨立意向;這造成中韓兩國之間「以 朝貢主體為基礎的共同命運體的意識形態」之結局,並使得中韓兩國重新尋 找具有共識的特定價值,以對抗西方帝國主義迫切威脅的意圖。

第二節 韓國亞洲主義的傳統根源

按照孫歌的解釋,把前近代東亞韓中日三國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前提之 下,我們可以大致描繪出已達成某種共識的東亞視角輪廓。即普遍的東亞視 角,是以傳統儒學為其視角,而這種視角是以「儒學」為框架,把中國、韓 國、日本統合成一個整體,且極力證明儒學在上述地區中已普遍傳達了如

「仁」、「中庸」等的抽象價值觀。因此,若把儒學看待成過去某個歷史時期 的產物,那麼我們將不能迴避以下的問題:在東亞不同地區裡,儒學以不同 的歷史形態呈現出來,不管在任何時期,即使是儒學的鼎盛時期,儒學亦無 法以單一意識形態完全的涵蓋住三個區域。意即,在不同社會裡,儒學不可 能孤立存在,因為它具有不同的內涵,同時也受當時社會的歷史制約。而儒 學在近代東亞不同社會中所產生的潛在功能亦更加不同,而這部份目前已有 許多個案研究以供佐證。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假如觀察東亞的出發點是儒 學視角的話,那麼我們就不能從儒學在各個社會中的類似性出發,而必須關 注各社會間的差異性,那需要調動的則是對於歷史結構的想像力,而非依靠 直觀的經驗。其實嚴格說來,儒學視角並非全然等同於東亞視角。對於儒學 而言,東亞框架並不重要,但以這個後來形成的歷史論述框架的東亞來說,

儒學卻成為了重要的黏合劑角色。若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待儒學,其功能 不在於讓我們認識「東亞的歷史」,而是可以印證東亞乃存在著內部的結合 力。若仔細觀察現有的「東亞儒學」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其論述功能在於利 爾:文學與知性社,2004),頁49。(유장근, 〈동아시아 근대사와 중국의 위상〉, 백영서 등 엮음, 《주변에서 본 동아시아》(서울 : 문학과 지성사, 2004), p.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儒學」來建構一個統一的敘事結構,並依此消弭東亞(基本上是中、日、

韓為主)的內在差異。19

在這樣情形之下,本文必須觀察前近代韓國儒學的獨特性,再者韓國儒 學的發展型態和近代以來韓國亞洲主義論述密切關聯,所以本文就更不可忽 略這一點。在韓國歷史上,與中國維持最密切的關係的時期,就是朝鮮王朝 時期(1392-1910)。此時期的中國與韓國,基本上是在朝貢體制框架下成立宗 藩關係,因此,對於朝鮮王朝而言,「燕行使節」是獲得中國情報的最重要 途徑。然而,當代朝鮮人對中國的認識,卻不是透過直接的接觸或實地見聞 獲得的,而是通過儒教經典、史書或文集等圖書形成的。雖然,作為外交官 的「燕行使節」的主要任務是探問中國情勢,但對於作為儒教知識分子的「燕 行使節」而言,主要關心的是中國的學問和文化。20換句話說,對朝鮮時代 韓國知識階層而言,他們主要推崇的中國,並不是作為政治體的中國,而是 作為文明體系的中國(乃至「中華」)。因為如此,誠如孫歌所言,對於近代 以來的中國人來說,前近代韓國的「小中華意識」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因為,

對於當代韓國的知識階層來說,他們認為中華文明的正統性並不在於它的發 祥地而是在韓半島。21

明朝滅亡以後,統治中國的清朝雍正帝提出了「華夷一家」的「大中華 主義」。雍正帝將華夷論的思考框架擴大解釋,並以此當做非漢族皇帝支配 中國的正當化基礎。不過,朝鮮卻縮小華夷論的思考框架,以此表現出了克 如此意識形態的產生,基本上是以明朝為中心的朝貢 體制瓦解所造成的。

19 孫歌,〈東亞視角的認識論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台北,2008年6 月),頁216-217。

20 參見高柄翊,〈李朝人的對外觀〉,《東亞史的傳統》(首爾:一潮閣,1976)。(고병익,

〈이조인의 대외관〉, 《동아사의 전통》(서울 : 일조각, 1976).)

21 孫歌,〈亞洲論述與我們的兩難之境〉,《讀書》第2期,(北京,2004年),頁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服朝鮮現實問題的姿態。22其原因是,對朝鮮而言,因為朝鮮將女真視為夷 狄,所以對清朝降附此事代表著被夷狄恥辱。不僅如此,明朝的軍事援助以 助其克服豐臣秀吉的侵攻以後,朝鮮朝廷為了維持政權以及穩定國內,將明 朝如此的軍事援助視為「再造之恩」,並以明朝的權威做為朝鮮政權正當化 的基礎。在這樣情況之下,朝鮮絕對不能接受以清朝為中心的秩序而產生了 排清意識。因此,明朝滅亡以後的朝鮮在排清意識上又添加了「華夷觀」,

因而將清朝看作「夷」,反而自稱自己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即「小中華主 義」)。要而言之,朝鮮以「小中華主義」企圖抵消恥辱的現實。23

22 關於「大中華主義」和「小中華主義」比較,可參朴鴻圭,〈17世紀德川日本的 華夷問題〉,《韓國政治學會報》,3輯4號(首爾,2001年12月),頁282-285。(박홍규,

〈17세기 덕천 일본에 있어서의 화이문제〉,《한국정치학회보》제35집4호 (서울, 2001년12월), pp. 282-285.)

23 關於朝鮮的「小中華主義」,可參鄭玉子,《朝鮮後期朝鮮中華思想研究》(首爾:

一 志 社 , 1998 年 )(정옥자, 《조선후기 조선중화사상 연구》(서울 : 일지사, 1998).);閔斗基,〈東亞的實體與它展望〉,《與時間的競爭:東亞近現代史論集》(首 爾:延世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민두기, 〈동아시아의 현실과 전망〉, 《시간과의 경쟁 : 동아시아 근현대사 논집》(서울 : 연세대학교 출판부, 2001).)。尤其是,

韓國學者閔斗基指出,在中華(或中國)中心的天下秩序裡存在(朝鮮、日本、越南等 的)「小中心」秩序,因而將前近代東亞地域的多層的秩序看作在「中心」和「周邊」

之間能動的互相轉換下產生出來。此外,與此類似的概念而言,被中國看成夷狄的 周圍國家,對它反撥而學中華思想,因而中國和周圍國家之間形成了「中華思想共 有圈」(古田博司,〈東アジア中華思想共有圈の形成〉,收入駒井洋編,《脱オリエ ンタリズムとしての社会知―社会科学の非西欧的パラダイムの可能性》(ミネルヴ ァ書房,1998年)。);濱下武志也指出,在朝貢體制框架下,朝鮮、日本、越南等 與它的周邊國之間形成了「小朝貢體制」。(可以參照濱下武志,《朝貢システと近代 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7)。)。

關於這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心態,從明朝與清朝時期的朝鮮使節所留下的「使行記」名稱變化上也可 以窺見。所謂「使行記」,是朝鮮使節在中國見聞、紀行和創作的文獻,值 得注意的是,在明朝時期朝鮮使節留下的「使行記」大多稱為《朝天祿》,

這名稱意味著朝鮮使節將明朝視為「天朝」的意識與心態,但是到了清朝時 期,「使行記」則多稱之為《燕行錄》,意即往來於「燕京」(「北京」的別稱) 的記錄。24

陸象山曰:“東海西海心同理同。”,此儒者之言。雖然風氣所鍾,

其氣質之性,有大不同者。北方之人,大抵強悍,故匈奴突厥蒙古之 屬,莫不嗜殺戮習殘暴。而西羌,亦詐薄多變。獨夷狄之在東方者,

皆仁厚愿謹,有足稱者。拓跋魏,鮮卑也。其入中國也,崇禮樂,獎 文學,制作粲然。契丹東胡也。阿保機(原註:遼太祖),敦於天倫,

刺葛三叛而三釋之,此虞舜以來,所未有也。其制治之盛,歷年之久 對於如此名稱上的差異性,象徵了朝鮮知識份子對於滿洲族所統 治的清朝文物及制度等維持批判的態度。而且,透過這樣朝鮮知識階層的意 識形態,我們可以從中瞭解,他們不將清朝視為作為文明體系的中國而推 崇,反而以此來強化朝鮮本身的小中華意識。

但到了18世紀,出現了從事實出發看中國的風潮,開始客觀的認識中國 的長處和缺點,即部分朝鮮儒教知識分子因認同清朝文物的先進性而提倡學 習清朝的文物(即「北學論」)。在這樣情況之下,18世紀後半部的朝鮮直接 面對且接受以清朝為中心秩序的現實。然而,如此意識形態的變化,很容易 造成與以往認知的「小中華意識」的衝突。於是,集朝鮮後期儒學大成的丁 若鏞(1762-1836),因重新看到「小中華意識」而提出了以「東夷」為軸心的

「小中華主義」,其內容如下所言:

24 可參閔斗基,〈熱河日記所反映的清朝的漢人統治政策〉,《中國近代史研究》(首 爾:一潮閣,1973)。(민두기, 〈열하일기에 비친 청조의 한인통치책〉,《중국 근대사 연구》(서울 : 일조각, 19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註:二百餘年),實中國之所菫獲也。女真,再主中國,而其在金 也,虜宋之二帝,而終不加害。將相和附,規模宏遠,非海陵之狂昏,

未易亡也。凊之得國也,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而貴盈哥(指的是多爾 袞)以來,有泰伯仲雍之風者數人,不亦韙哉。史稱東夷,為仁善,真 有以哉。況朝鮮處正東之地,故其俗好,禮而賤武,寧弱而不暴,君 子之邦也。嗟乎,即不能生乎中國,其唯東夷哉。25

從上可知,丁若鏞以「東夷」的「仁厚愿謹」之氣質與「仁善」來作為 認同屬於「東夷」的清朝主導秩序的正當化基礎,並肯定朝鮮在諸東夷中保 有地理優越性(即正東之地)的存在價值,也因而表現出了朝鮮文明的優越性 (即君子之邦)。但如此一來,似乎即否定了以地理位置(中原)與種族(漢族)作 為華夷區別唯一標準的思考方式。如此脫離現成「華夷觀」的思考方式,在 丁若鏞的〈拓跋魏論〉中更顯而易見。他否決了以地理位置為華夷區別的唯 一標準思考模式,轉而肯定以道與政為華夷區別的標準,並進而嚴厲批判現 有正統論而認同北魏的正統性。26

25 丁若鏞,〈東胡論〉,收入朴錫武、丁海廉編譯,《茶山論說選集》(首爾:現代實 學 社 , 1996) , 頁 396 。 (정약용, 〈 동호론 〉 , 박석무‧정해렴 편역,

《다산논설선집》(서울 : 현대실학사, 1996), p. 396.)

26 聖人之法,以中國而夷狄,則夷狄之,以夷狄而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與夷狄,

在其道與政,不在乎疆域也。…跋其本未,何遽不若牛金之子(原註:東晉實牛氏),

一隅偏安,終爲強臣所篡者哉。何不進之為中國,而必擯斥而不予統也。史家之偏

一隅偏安,終爲強臣所篡者哉。何不進之為中國,而必擯斥而不予統也。史家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