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高齡者尋路特性

壹、尋路與空間認知

美國都市設計師 Kevin Lynch 在 1960 年所著作的「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書中所提出「尋路行為(Way-finding)」,強調空間能力(Spatial Ability) 的概念,用來陳述一個人對於都市環境的觀察力與了解程度,也解釋每個人在 尋路過程面對外界物質影響時所產生的廣義心智表現,而知覺記憶的產生除了

33

沿用過去的經驗外,並且結合當前的指示資訊的說明和行動指南。

「尋路」是追求空間問題的解答,其中包括對環境的感應與認知,將環境資 訊轉變成尋路的決策和行動計畫,進而在適當的地點將計畫付諸行動(Arthur &

Passini,1992)。心理學家 Evans 認為尋路是「一個複雜的認知性工作」,環境行 為學者 Downs 認為尋路在於「人們如何了解其所處的環境狀況,以做成決定」,

「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活動,齊東的方位資訊又影響著路徑、可接近性和所花 的時間」(Passini,1994)。

William Lidwell 等人(2010)提出了一套尋路模式,將尋路的過程分為方 向、路線決策、路線監控和目的地識別四個階段。

一、方向

指確定一個人相對於附近物體和目的地的位置。為了改善方向,將空間劃 分為不同的小部分,使用地標和標牌創建獨特的子空間。地標提供強大的定位 線索,並提供易於記憶身份的位置。標牌是告訴人們他們在哪裡以及他們可以 去哪裡的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二、路線決策

指選擇到達目的地的路線。改善航線決策,最大限度地減少航行選擇的數 量,並在決策點提供標誌或提示。人們更喜歡較短的路線到較長的路線(即使短 的路線更複雜),因此請指出到達目的地的最短路線。通過使用清晰的敘述方向 或標誌,可以最有效地遵循簡單的路線。地圖提供了更強大的空間心理表徵,

並且當空間非常大,複雜或設計不當時,它優於其他策略。當導航人處於壓力 下時尤其如此,其中尋路可能需要是自適應的(如,在逃離燃燒的建築物中)。

三、路線監控

指監控所選路線以確認其通往目的地。要改進路徑監控,請將位置與具有 明確開頭,中間和結尾的路徑連接。這些路徑應該使人能夠沿著他們的長度輕 鬆地測量他的進展,使用清晰的視線到下一個位置,或指示相對位置的標誌。

利用視覺線索顯示所採用的路徑,可以幫助路線監控,特別是尋路錯誤時,需要 回溯。

34 空間認知後建立空間概念(Spatial Conception),以決定尋路策略,並依其預定 的各參考點的方向前進,由各參考點所連成的序列,即成為「路徑」。王人弘 (2003)將認知路徑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空間認知建立階段、決策階段及執 行階段,如圖 2-4。

圖 2- 4 尋路行為決策過程與各階段內容

資料來源:王人弘(2003),地下街尋路行為與空間概念建構之研究,p9 認知建立階段

35

Kitchin & Blades(2002)提出三種認知圖架構做為受測者在空間內的定位方 式的主軸, 即為:(1)自我中心式(egocentric):以觀者的自我所在位置為中心;(2) 固 定 式 (fixed) : 以 某 個 固 定 點 作 為 參 考 點 , 例 如 : 自 己 的 家 ; (3) 座 標 式 (coordinate):以某種抽象的座標系統標定元素的位置(如圖 2-5)。

圖 2- 5 認知圖的三種參考架構:自我中心式、固定式、座標式

資料來源: (Kitchin & Blades, 2002) 建築環境中的標示系統主要功能為引導使用者在該空間中進行正確的活 動,並且能夠順利且安全的的前往下一個目標空間,而使用者由 A 空間摸索訊 息逐漸往 B 空間移動的過程即可稱為「尋路行為」。陳格理(2007)指出尋路 是指對目標物在空間、方位和路徑上的辨識,與人的知覺,特別是視覺有明顯 的關係,此行為會發生在自然環境、城市區域或建築物中。尋路曾經為學術研 究的名詞。最早於 1960 年 Lynch 便對於其狀態提出定義,雖然各學者所主張敘 述方式不一,但其中心思想不外乎為描述「人為了某目的必須移動至另一空間,

尋找正確到達方法的行為過程」,因此尋路也成為人們於生活中到達陌生環境時 最為重要的狀態之一(表 2-5)。

於尋路過程中,高齡者除眼部所產生的障礙,腦部功能降低所帶來的知覺 退化亦為可能影響成功找尋需要前往空間的原因之ㄧ(表 2-6)。空間記憶(spatial memory)為回憶物體在空間中彼此之間的相對關係,例如在社區找路或是使用 地圖,也會隨著老化而衰退,因此在閱讀對使用者而言排列不良或方位轉移的 地圖時,老年人會比年輕人更困難,例如站在一個以相反方向排列的「你在這 裡」的地圖時,老年人會比年輕人多使用 50%的時間及多犯 30%的錯誤,可能 是年老時腦中對外界影像旋轉及感受擷取方面的問題增加的原故(Aubrey and Dobbs, 1990; Aubrey, Li, and Dobbs, 1994)。

36

McCornick

1995

Carpman & Grant 2001 安排指示物的一種方法學,而用以引導人們接

近其目的

Beneicke &

Brandon

2003

37

貳、尋路地圖設計

Robinson (1995)曾提出有關地圖設計原則如下: 1.易讀性(legibility):包括文 字符號大小,熟悉程度;2.視覺對比(visual contrast):是易讀性的基礎,可以同時 對一或數個因素變化產生對比;3.圖地組織(figure-ground organization):視覺上 使主題突顯於背景之上,通常封閉的、合理的、熟悉的、具有細節的、尺寸小 的等較被視為圖;4.階層關係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藉由圖象因素的階層 關係,以達到圖徵的層次化。

尋路的過程中接收許多像是地標物、環境特徵、標示系統等尋路資訊,當 順利到達目的後,大腦自然會將這些尋路的過程與資訊記錄下來,轉化為認知 構圖並存於腦中。尋路地圖的目的在強調尋路所需資訊的內容主題,而非空間 尺度的精確對映。

Seigel & White 提出尋路知識形成的 3 階段說:

(1) 地 標 的 資 訊 : 對 地 標 本 身 的 了 解 和 印 象 , 稱 為 陳 述 的 知 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

(2)地點和地點間的路徑:地標則作為中介的決策點或連接點,稱為程序的知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3) 建 立 全 面 的 空 間 關 係 : 產 生 認 知 地 圖 , 稱 為 結 構 的 知 識 (configurational knowledge)。

尋路地圖可以用人們的認知地圖作為設計策略,注重主題內容的表達,提 供主要資訊以確認路徑方位所需、目的地的引導、識別的標示與增進理解的空 間。常用的尋路表現方式(1)平面圖:俯視觀點的呈現,主要分為真實比例圖和 圖式化圖;(2)視角:透視觀點的呈現;(3)奇幻繪圖:不拘形式的描繪方式,強 調手繪感和娛樂性。相對於地圖學所討論地圖基本元素的屬性,如:形狀、尺 寸、方向、色相、明度、彩度等,尋路地圖更重視使用者較高認知層次的觀 感。

在地圖的研究中,說明了方向和距離在認知地圖的關係為何,呂玉琪(2000) 在研究指出,人對於認知圖是先有距離的概念後才有方向的概念,但前提是空

38

間資訊的吸收是否能讓個體建構出較好的認知地圖。學者張春蘭(1992)整理地 圖 設 計 相 關 法 則 , 將 地 圖 歸 納 為 :1. 簡 括 化 (generalization) 、 2. 符 號 化 (symbolization)、3.註記(name placement)、4.圖面配置(layout)、5.色彩 (color)地 圖表現形式,對於地圖設計者來說,本身應具備應有的美感,再者從地圖設計 原則中再加以應用與修飾。

李佩衿(2004) 依地圖地面視角及地標的表現方式繪製成 4 種形式, 分別為 俯視平面地圖、俯視立面地圖、透視幾何地圖、透視具體地圖 4 個地圖7,研究 結果指出,透視地面地圖比俯視地面地圖較適合在尋路時使用,俯視與透視的 地標風格對於路徑記憶是有幫助。

人在地圖中搜尋空間的順序為地標、路徑與整體知識等,透過地圖的搜尋,

對地圖的理解能力因空間能力的差異有所區別,空間能力為空間尺度裡使用地 圖進行環境探索。文字空間描述的能力,但先天和後天生活經驗上的異同,無法 確實的得知空間能力。

7俯視平面地圖:地圖地面以俯視為主,地標設計為平面地標。俯視立面地圖:地圖地面以俯視為主,地標設計為立面地 標。透視幾何地圖:地圖地面以透視為主,地標設計為幾何地標。透視具體地圖:地圖地面以透視為主,地標設計為具 體地標。

39 肢體及視力屬健康狀態,萬華區高齡者在該區居住時間以「30~40 年」及「40~50 年」為主,中山區高齡者在該區居住時間以「20~30 年」、「30~40 年」為主,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