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樂觀的定義、理論與樂觀教學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樂觀的定義、理論與樂觀教學相關研究

樂觀是什麼?牛津線上字典(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的解釋是:「感 到好事將要發生,並且有傾向成功的感受。」

辭海(2001)對樂觀的解釋是:凡事抱持美滿希望的前景。國內學者張春興

(1989)則認為樂觀是屬於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一種頗為持久的人格特 質,持樂觀態度者,對未來的期待,多從未來美好的結果去想。

Carver&Scheier(1985)認為樂觀是人們期待好事發生,相對的悲觀則是人們預 期不好的結果。(引自吳相儀、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許禕芳,2008)。

Seligman 認為樂觀是我們對原因的看法,也就是對事情的解釋型態。

Seligman(1991)發展出一套理論,提用來解釋好壞事件的重要因素,作為學習 樂觀信念的基礎:

(一)永久性:分暫時性與永久性,指事情的起因是可改變、過渡性;反 之則是會繼續下去。

(二)普遍性:分成普遍性與特殊性,指的是起因會影響多數情況;反之 則不然。

(三)個人性:分內在與外在,指的是起因是在於我;反之則歸究是它人 或其它情況(洪莉譯,2008)。

綜合上述,樂觀可以簡單被定義為,對自我與現階段所面臨的事情抱持正面 積極的解釋方式,並且對未來將發生的結果和事物有美好預期,勇於開創成功。

二、樂觀的範疇

樂觀的理論有兩大範疇最為被討論,Peterson(2000)將樂觀分為大樂觀與小樂 觀兩大類,其中大樂觀(Big Optimist)是由 Scheier 和 Carver 在 1985 所提,講述 樂觀傾向,還有Snyder 在 1996 年提出的「希望理論」也為大樂觀之一;Seligman 所提及的樂觀解釋型態(Optimistic explanatory)是小樂觀(smell optimism)的範疇 內,主要是辨別樂觀者與悲觀者的解釋型態。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小樂觀理論進 行研究,因此先介紹Seligman 的樂觀解釋型態理論。

三、Seligman 的樂觀解釋型態理論

Martin Seligman(之後以「Seligman」稱之)提倡正向心理學,他與五歲女兒 在鋤草時互動中領悟到,比起一味地糾正孩子行為錯誤之處,協助找出孩子的 正向特質使之發揮,建設其心靈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若能教導孩童面對日常生活中眾多情緒事件,使用正 向的看法面對,並能適切地因應自我情緒,碰到出乎意料的情況能以適當合宜 的情緒尋求解決方法,並進而轉換負向情緒,使自己的心情平穩安定。Seligman 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進而發展樂觀教學,藉此可以提供幼兒一個良好的導引 方式。

他的「解釋型態」的構念則源自於歸因型態,是從「習得無助感理論」發 展。Seligman 看見古典制約中受到電擊中的狗,部份躺在地上消極的不動、也 不想逃避電擊,產生「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的「習得無助感」,他認為會產 生這些反應,並不只是因為單純的獎賞和懲罰影響其行為,而是狗感到對此事 無法有所作為,而產生消極被動的心態(洪蘭譯,1998)。此外包括Padilla(1973) 對魚、Maier (1973)對老鼠、Thomas(1974)對貓作的研究,這些結論均是當電擊

7

無法控制時,會產生無助感,進而影響以後的行為(引自鄭芳怡,2004)。Seligman 透過研究無助感的成因以及治療與預防方式,教導動物使牠們瞭解部份行為能 改善現況,如:早期精熟每一技能的經驗,可以藉此預防與治療無助感。如果 將這些類推到人身上,Seligman 發現悲觀者易向現況屈服,也容易成為憂鬱者;

反之樂觀者會抵抗無助感,如:大學生在無法控制噪音的地點,有些人就算面 對新的情況一樣會產生無助感,但是有些人在其它無法控制的負面情境下,卻 仍保持樂觀 (Hiroto, D.S.& Seligman, M.E.P. ,1975; Miller, W. R. & Seligman, M.

E. P., 1975)。

Seligman 的多數研究證明了擁有樂觀與悲觀解釋型態者的差異,擁有悲觀 的解釋型態的游泳選手比樂觀者競爭時表現地差。(Seligman, Nolen-Hoeksema, Thornton, & Thornton, 1990)、人壽保險銷售員解釋型態越正向,他的銷售率表 現越好、棒球隊的解釋型態影響比賽結果、以美國大選的候選人對事情的解釋 型態,來預測當選人,發現正向樂觀的解釋型態者當選。在這些實驗中,樂觀 的解釋形態之人,他成功的機會較大(洪蘭譯,1998)。因此,擁有樂觀信念之 人成功機會大,且擁有一套與悲觀者不同的解釋型態,因此Seligman 從研究中 教導悲觀的人,學習使用樂觀者的思考模式來看待事物。

Seligman 提出解釋形態分為以下幾種: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 (pervasiveness)和個別性(permanence),其中樂觀與悲觀者對於成功和失敗的解 釋形態會不同,詳細說明如下:

(一)永久性─分成永久性與暫時性:樂觀的人會對於好事有永久性的解 釋,對於壞事有暫時性的解釋;悲觀者則相反。

(二)普遍性─分普遍性與特定性:樂觀的人會對於好事有普遍性的解釋,

認為該事會發生是普遍的;對於壞事有特定性的解釋;悲觀者則恰好相反。

(三)個別性─分成外在和內在:樂觀的人會對於事情成功歸之在己,事情 失敗時除了檢討自我亦注意是否還有外在因素,悲觀者則偏於歸咎於自身因素。

Seligman 和其同事利用認知治療學派中的學者,Eills Albert 的 ABCDE 理論

9

加以轉變,教導人們如何從這些步驟中改變悲觀的解釋型態,並利用認知治療 另一學者Beck(Aaron T. Beck)的認知治療重點「改變憂鬱者認知習慣,除去災 難性思維」加以應用於在孩童身上來做為背景,(洪莉譯,2008),以下再簡述 Eills 的理論。

Eills 提倡找到與挫折經驗有關的非理性經驗,再將較合理的觀念徹底取代 之,就是以認知改變情緒及行為反應的ABC 理論,也就是(A)事件引發了(C) 情緒,但是由於我們對該事件的解釋和信念(B),才是真正影響情緒的類型與程 度。

他認為情緒困擾的個體,是因為其非理性與不合邏輯的思考方式所致,因此 在治療過程要幫助個體瞭解、去除或修正引起情緒困擾的非理性想法,以取代 理性想法,而就理情治療技巧而言,個體需要藉由駁斥、質問非理性想法的過 程來去除這些引起困擾的不合理想法,因此本來的「A-B-C 理論」擴展為「A

-B-C-D-E」。因此認知行為治療學派使用 ABCDE 理論當其治療的核心概 念,其模式如圖2-1-1(引自吳麗娟,1996)。

吳麗娟(1996)指出,理情治療法的治療過程讓當事人了解當他產生強烈 負面情緒時,困擾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對此事件的想法,若要去除引起困擾 的非理性想法,就得不斷的駁斥它,並以理性的思考替代,導引出更理性和更 富建設性的認知效果。

註:

A:個人生命所遇的事件,如:事件、人、想法。

B:對於「A」(緣起事件)的信念,有分理性與非理性。

C:由思想信念所衍生出來的情緒反應或行為的結果;亦即B才是導致C產 生的主要原因。

D:對非理性的、不合實際的、絕對的思想信念加以駁斥,提出質疑。

E:有效理性的哲學觀、有效的情緒或行為。

圖2-1-1 Eills 的理情治療的 ABCDE 模式圖 資料來源:出自劉小菁譯(2002:75)

D 駁斥

E 新感覺或效果 B 信念

RBs(理性信念) A事件

IBs

(非理性信念)

C後果

Seligman 參考 Eills 的理情治療理論的架構,從利用三種解釋模式教導悲觀 的人,學習使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來看待事物。並將原本的D 解釋成對抗非理性 的駁斥D(Disputing),就是反對自己念頭(B)的辯論,另外原本的 E 的效果,

轉為激勵(energization),也就是反駁後精神與行為的後果。本研究希望以理論 作為基礎,教導幼兒漸進式的改變解釋型態,該理論的關係圖如圖2-1-2。

普遍性 普遍/特定性

個別性 永久性

永久/暫時性 內在/外在

A事件 B 信念 C情緒反應與行為的

結果

D 駁斥

E 激勵

圖2-1-2 Seligman 的 A-B-C-D-E 模式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改編自吳麗娟(1987:18)

四、Carver&Scheier 的大樂觀理論與其它樂觀理論

此外除了小樂觀的解釋型態理論外,還有Scheier 和 Carver 自我調節理論 與Snyder 所提出的希望理論為主的大樂觀理論,本章節將根據 Carver& Scheier 與其它學者對樂觀的看法進行探討。

吳相儀等人(2008)的研究整理出,自我調節理論是 Scheier 和 Carver 從 其2003 年的研究簡述樂觀與悲觀,與如何影響人的「動機預期理論」、並瞭解 悲觀與樂觀行為歷程、運作歷程的「自我調節理論」,最後衍生出「突變理論」

來瞭解樂觀者與悲觀者不同之心態。

首先是「動機預期價值理論」,該理論指出人的行為在追求目標時會有組織 性,而價值和預期則為該理論的重要元素。在價值方面,個體覺得該目標的價 值越重要,就越有理由實行之,但是沒有價值之則無實行的動力;再者「預期」

亦為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對於立定的目標,個體擁有充足的自信心,他能持續 努力朝目標邁進,反之若有遲疑則有可能停滯不前。

另外,「自我調節理論」是以「動機預期價值理論」為藍本發展,其基本單 位是「差異-減少回饋迴圈」,利用輸入將資訊帶入,從參照價值中放入設定的 目標,如果個體行為和參考價值(目標)相同則會維持輸出功能,如果有所差異 個體會修正自我設定的目標和參照價值讓迴圈持續,但是干擾會對情況造成改 變,如增加對差異的認知,使參照價值變大、外在干擾也會影響輸出行為(引 自吳相儀,2005)。

簡言之就是在過程中,人們會產生正向與負向的情感及自信與懷疑,假如 個體以極慢的速度邁向目標,負向情感就會產生。樂觀者會為了達成預期的結 果,而縮小目標與行為之間的差異,並且產生正向情感及令人振奮的預期,朝 向目標努力;反之,悲觀者產生負向情緒,產生懷疑逃避(引用自曾雪芳,2008)。 最後衍生出突變理論(Catastrophe theory),主要是來說明樂觀者能持續努力的原

因。突變理論是一種數學模式,以描述磁帶現象特徵,簡單的說就是在z 向度 的範圍內,x 與 y 的關係有摺疊的現象(引自曾雪芳,2008)。

曾雪芳(2008)的看法指出,具有高度自信者是由上方進入該系統,這個 人則會持續努力投入目標,如同樂觀者一般;反之由下方進入系統者是缺乏自

曾雪芳(2008)的看法指出,具有高度自信者是由上方進入該系統,這個 人則會持續努力投入目標,如同樂觀者一般;反之由下方進入系統者是缺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