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李淑芳、劉淑燕(2009)。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老年人的定義提出如下:

一、老人的定義

「老」是以成長時間的年齡來定義,最早期人類的生命期限不長,但現代科學的 發達與全球衛生保健的整體環境進步,促使人類的生命比以前更加延年益壽。在18世 紀,在40歲就被認為是老年人,而在現今人類,要是不出異外,要活到七八十歲,甚 至到100歲都是有可能的。因此要定義「老」應該從對環境適應力的好壞來評估個體功 能或生理年齡,從時間來定義老化也不是全然無意義。因此一般來說,平日若缺乏適 當運動,到了40歲左右,個人身體機能狀態(如:心肺功能、肌肉適能和關節活動範圍 等)與生體指數(如:體脂肪指數、肝功能指數及血壓指數),必然每況愈下。

本研究採用許樹淵、崔凌震(2010)所編銀髮族體育運動保健在老化機轉學說中 提出人口壽命的延長,對「老年人」的看法,也常依其年齡狀況,分為三組:

(一)年輕老人:65-74歲的老年人,其特徵為多數較康良好,仍在就業,具有力,

參與社會的活動的動機頗強。

(二)中老人:75-84歲的老人,其特徵為多罹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心理常有障 礙, 較少社會活動,活動力也相對減弱。

(三)老老人:85歲以上。其特徵為多數癱瘓在床,通常居住在寄養機構中,常有 精神神智不清而錯亂現象,依賴他人的幫助與協助相當高。

根據上述文獻本研究的年齡定義在60歲以上者。如前所述,什麼是「老」時,很 重要的一點是從對環境適應力的好壞來評估各體功能或生理年齡。換言之,當我們年 紀大時,而我們自身的生理、心理與情緒的功能狀態又是如何?就是自覺身心健康與 生活品質的功能狀態的良好。而良好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是重要指標,衛生組織也 認為現在強調的是健康期許,而非生命的期限。身心的功能狀態是成功老化的主要的 決定因子,當一個人的身體功能狀態退化,身體與心理情緒就變的脆弱不堪。也強調 老人功能性好時對老人在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休閒生活、社會互動與健康生活型態

上的重要性(如:生活作息、日常活動及運動量等)。(李淑芳、劉淑燕,2009)。

二、社會互動與自我認同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2005)對教科書自我與社會互動中提出:社會化的過 程,從人一出生開始,就展開一連串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一直受 到外在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學者稱之為「社會化」(socialization)。在過程中,我 們往往是有意無意學習他人的態度、價值或行為。在潛移默化中,把外來的影響逐漸 內化成自己價值和態度,來魔塑個人的自我概念。在由他人的互動下,個人會調整自 己的態度和行為及價值,來適應外在不斷變動的社會環境,藉由學習和角色來平衡「個 人」和「社會」之間。在和他人互動中,會「意識」(perceive)到別人對自身行為的 反應與評價,然後,把外來的反應與評估,當成是自我概念的一部份。「自我概念」

(self-concept)是個人自身的能力、特質和價值之評估的自我意象。在自我概念是對自 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別 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務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評價等(張春興,

1988)。

周錦宏等人(2005)提出我們的社會認同不是簡單規定好的,而是在社會互動中,再 不同的社會脈絡下,在不同的社會過程中,逐步學習與發展。在過程中有三種不同的 認同形式(Kelly,1983、1987、2002):

(一)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

指在角色環境中,人們的自我定義。每個行為都會不同的風格,扮演著某一角色,

但無論這種扮演多麼個性化,她依然是在既定的規範之內。有些認同是別人賦予的,

有些世紀己爭取的。

(二)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指他人對我們扮演某一角色的定義。在一個階層社會體系中,存在一系列基於家 庭出身、經濟地位或其他定位機制而規定的角色行為。

(三)角色認同(Role identity)

型為風格,自己爭取到的認同,是指個體主動爭取來的角色。而社會認同的爭取

是一生的過程,它將社會的機會結構與個人的主觀結合起來。從心理學的觀點看,

Erikson認為自我(self)與自我認同(ego identity)的差別在社會互動層面。自我是個人對自 己的反省、知覺的總合,他可能是經由社會比較或未經社會比較的:而自我認同是一 種內在心理的自我展現。而且是依照個體與某些群體社會關係來界定自我,因此他不 僅是一種結構,一種經驗,也是一種個人內在與外在社會相互的關係(蔡佳琪,2002)。

因此可以知道,自我認同會涵蓋於自我概念於自我概念的意義,如一位退休老人對自 己有滿意的評價,則他必能對人生抱持著正面且積極的態度,也會信心十足的參與各 項活動,並勇於面對自己,會對自己負責開創美好的晚年生活。

三、老人生活的社會理論

老化雖然是一個心理退化的自然現象,陳燕禎(2009)老人生活福祉與社區休閒 教育,作為本研究進行之理論架構。社會學常見的老年理論為: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認為退休者和一般人一樣,仍具有正常的心理和社會需求,所以,退休者在喪失社會 角色及社會網絡逐漸減少之下,會使其從社會關係中撤離。此時,只要老人仍有活力,

且願意參與社會活動,老人仍可和年輕時一樣活躍。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 認為,老年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上握有詮釋的團體不願意改變其既得利益,置 老年人於不顧。換言之,老年問題因為年齡階層哩,權利不均等分配的結果。老年人 代表一個受壓搾的團體,須與非老年團體鬥爭,已改變其他地位。連續理論(Continuty Theory)認為人生是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個人的人格特徵與行為型態會保持某種程度的 穩定與一致性。所以,主張個人在老年其參與社會活動及社會關係的型態只是反應其 在青年期的生活型態。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認為老年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 會上握有權勢的團體不願改變其既得利益,置老人於不顧。換言之,老人問題仍因為 年齡階層裡,權利不均等分配的結果。老年人一個受壓榨團體,需與非老年團體鬥爭,

以改變其地位。功能學理論(Functionalism Theory)相信社會裡的每一個部門或單位都是 有存在的價值,也就是功能的,從功能學的立場來看,老年人對於社會最主要的功能 在下一代的社會化。老年人歷經滄桑,累積長期經驗,也是文化的傳播者,因此下一 代的社會化過程裡,老人擔當很重要的任務,他們傳遞文化,且持續不斷的綿延下去。

交換理論(Social Interactionism)指出,社會關係是一連串的社會交換,當社會行動 者認定行為所帶來獎賞勝過付出的成本時,行為才會繼續。老人與社會成員的互動中,

在強調「取」與「予」之下,顯然老人家較缺乏可以用來交換價值,毫無利潤可言。

因此,雙方互動較少,老人在社會受到冷落,所以退休後問題也因此產生。形象互動 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依賴形象的運用及互動雙方新形象 的解釋和判斷,老年人的互動自有其一套形象的解釋和判斷方式,要想了解老年社會 就要了解他們的形象互動方式。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ogy)觀點,老年人已不適合於生 存競爭的要求,因此社會不應加以扶持,應讓老年人自然淘汰,因為這殘符合生物進 化原則。換言之,老年社會福利是不必要的。是違背自然。次文化理論此理論認為同 一類屬的成員,彼此間所發生的互動機會較其他不同類屬的成員所發生的互動來的 多,次文化因而產生。老年人口逐漸成長,造成老年人為非老年全體所刻意忽視,於 是乎老年人增加其與退休老年人互動的機會,因此形成老年次文化體系。

四、老人的獨特性

梅陳玉嬋、楊培珊(2005)提出一、每個老人都是有獨特性,豐富的社會經驗和 生活歷練使每各老人都不同。生命歷程是每個人不同的生命故事,不同的故事塑造出 不同的老人。二、老人生命歷的概念就是要幫助我們瞭解,每個老人一生中經力的身 心發展階段,在社會角色任務的學習與調適,都是特殊的漫長路。三、由於平均壽命 延長,現代人的老年期可能延續相當長,實在有必要將老年期再作進一步的細分。六 十五歲通常被界定為老年期的開始,他是沒有特別的生理上的理由做依據。四、生命 歷程的概念讓我們瞭解到每個人生命自然的過程,有許多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 共同的特性,例如人格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等。每個個體的生命在情緒上、

人際互動上、智能上、和靈性上都自成一個經驗的整體,是那麼獨特而寶貝。從國內 外文獻皆指出老人的問題林林總總,包括有經濟問題、健康問題、心理問題、社會問 題與安全問題等。但根據學者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市的社區調查指出,許多高齡者居住 的社區老人並不自覺有任何問題和需求,反觀國內老人的狀況,根據楊培珊(1999)

的研究發現,老人的需求程度其實不高,這顯示出將老人視為「依賴族群」的假設是

不正確的。

綜合來說,對於老人平日的生活種種狀況上,例如:健康與社會福利需求上已有 相關單位體系在提供服務,然而在其平日休閒生活需求上,仍是較缺乏且較不被重視 的。因此,對於老人休閒活動參與社會互動對於心理影響相關的人員則必須持續地去

綜合來說,對於老人平日的生活種種狀況上,例如:健康與社會福利需求上已有 相關單位體系在提供服務,然而在其平日休閒生活需求上,仍是較缺乏且較不被重視 的。因此,對於老人休閒活動參與社會互動對於心理影響相關的人員則必須持續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