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文字題閱讀理解與解題表現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數學文字題閱讀理解與解題表現之相關研究

數學文字題比一般演算涉及更複雜的認知歷程,學生在解文字題時首先 需整理題意,把「語言理解」轉換成「形式數學」,符號化以後再進行演算。

在轉換過程中解題者本身的一般知識和相對應的數學概念,均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而這種「從文字題中探索」的能力,能夠對文字脈絡作解碼、觸發、

並理解題意,形成問題模式或情境模式(problem model or situational model)

的問題脈絡。然後再將這些脈絡經由自然語言轉譯到數學語言,並執行運 算,才能正確解題(Mayer, 1992)。換言之,數學文字題正確解題的關鍵在 於對數學文字題閱讀理解的能力,包括如何把自然語言理解轉譯為形式數學 語言,進一步整合理解題意並達成執行運算的目的。

本研究探討數學文字題之閱讀理解,涵蓋Mayer(1987)所提解題歷程 理論中之問題轉譯和問題整合層面。關於學童在數學文字題表徵階段的閱讀 理解能力為何,以及如何影響其解題表現,將於本節進行探究。

一、數學文字題之閱讀理解

本研究在第一節已針對影響數學解題的成敗因素做過分析,並推論認為

閱讀理解能力為是否能成功解題因素之一。現針對數學文字題之閱讀理解進 行討論,以探究閱讀理解能力在文字題解題上之重要性為何。

有一些可觀的實證(Chase , 1960;Linville, 1970)認為閱讀能力直接與 解文字題的表現有關。其中 Muth(1991)的研究指出,學生對於數學文字 題的解題能力會因文字題中無關訊息的干擾而無法解決問題。學生們的觀念 中都認為文字題中的所有訊息都應被使用,因而造成學生問題整合上的困 難。亦有學者(Davis- Dorsey, Ross, & Morrison, 1991)指出學生在解數學文 字題時,應將問題的字句重述,以形成自己生活經驗中的事情。對於同類型 的題目,還可加上一些關鍵字,將問題轉變成為自己所熟悉的程序來解題。

這種程序可能會與原先的文字題上的順序不同,但卻有助於個人的解題策 略。因此,問題個人化的方式較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持續注意力於問題 情境中,問題個人化就是將文字題中的關鍵處與個人生活中熟悉的編碼相 連,以喚起舊有的基模知識來產生策略並解決問題。

例如 Greeno(1987)在針對小學算術文字題的教學研究時發現,要理 解學童如何學習某一數學題材,就要察看學童如何將其中的語意知識建構為 語意網路。研究中發現,有些學童在建構語意網路時發生困難,是因欠缺數 學內容之外的知識,而非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概念。例如題材中含有大量的影 像知識與情節知識,這種隱藏性知識常被數學教師忽略,而使得教師有『會 的人不教即會,不會的人教也教不會』的迷思,也是學生學習的障礙所在。

研究者分析上述的研究結果後認為,「閱讀理解」的概念對數學文字題 有幾個重要的意義:

(一)閱讀理解是數學文字題解題行為上非常重要的階段,了解題意才有可 能成功解題。

(二)閱讀理解的能力很可能是學童在解決文字題上的障礙。

(三)經由閱讀理解能力的加強,透過語言活動,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四)閱讀能力和語意網絡與文字題的表現有關。

由以上的歸納,研究者認為閱讀理解能力是數學文字題解題非常重要的 一環,值得教學現場的教師重視。張景媛(1994)建議數學研究者要特別注 意以下問題。(1)學生在讀寫數學時,會遭遇到一些由數學語言的特質所產 生的問題,特別是從第一種形式的語言轉換到另一種形式時;(2)語言理解 在問題解決時扮演何種角色;(3)問題的陳述如何影響學生的解題;(4)語 言溝通在數學學習上扮演的角色;(5)如何教才能引導學生發展數學閱讀能 力或理解能力。

二、數學閱讀理解的困難原因

學童對於文字題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何,可從學童經常答錯的態樣進行分 析。Yancy(1981,引自古明峰,1998)分析學生對解決文字題感到困難之 原因,主要是由於文字題包含十項特徵所造成的。

(一)題目中並未將需要計算的資料依次列出。

(二)有許多無關資料夾雜在題目中。

(三)題目呈現時,並未伴隨輔助圖表出現。

(四)必要的資料,需從題目中推論出來。

(五)需藉由許多計算步驟,才能得到答案。

(六)有許多線索字,需要特別注意。

(七)使用的字彙通常不適合於或高於學生的閱讀理解程度。

(八)問題情境通常不為學生所熟悉。

(九)計算過程較複雜與沉悶。

(十)題目中,通常不用「數字」表示觀念。例如,用「一半」或「兩倍」

等字眼,而不用「1/2」或「2 倍」。

此外,尚有 Christen 和 Murphy(1991)及 Baker(1995)研究數學閱讀 理解失敗的原因(引自 Fuentes,1998)。

(一)讀者已具有相當的先備知識,但是缺少部分與主題相關的訊息,以致 無法和文字題的線索做連結。

(二)讀者本身解釋的訊息與作者所欲傳達的不同。數學文字題與一般閱讀 比較,不僅要了解文句字面上的意思,還要更深一層了解作者的意涵。

陳世杰(2005)綜合各項研究後發現,學生對數學文字題閱讀的困難主 要在於:

(一)數學詞彙理解困難影響閱讀理解。

(二)先備知識不足,影響理解與類推。

(三)程序性知識的理解影響實作表現。

(四)數學圖示理解困難影響閱讀。

(五)數學文字題題意的難度影響閱讀理解。

(六)一般語文能力影響數學閱讀理解。

由此可見,影響學童閱讀理解的能力的原因有兩大方面,一為包含了文 字題的表達方式,諸如詞彙、圖示、難度及情境表達等;二則為學童本身的 原因,像先備知識、程序性知識、題目轉譯及整合的能力等。

三、數學閱讀理解與解題表現的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顯示,數學閱讀理解能力與解題表現是有相關的。例如 Jordan 和 Montani(1997)曾探討兩類型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在問題解決與算術技 巧方面的表現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理解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透過 閱讀理解的方式,數學學習的困難只需花時間去消弭。

曹宗萍(1988)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進行四則問題的解題表現與相

關因素之研究,發現語文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越強的兒童,在文字題解題表 現上越好;唐淑華(1989)以74名國一學生,探討數學理解能力與解答應用 問題能力間之關係,發現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文字題解題各項能力達顯著相 關;黃俊仁(2003)以267名國小五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數學文字題解題表 現的相關因素,發現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愈好,對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表 現愈佳;李俊彥(2004)研究93名國三學生,探討不同題目表徵型式(圖示 題、文字題、情境題)的面積問題及相關因素(國語文能力、數學能力、學 生性別)對解題表現的影響,發現不同國語文能力的學生在數學文字題解題 表現上有顯著差異;秦麗花(2004)以國小三、四、五年級各兩位不同程度、

不同性別的兒童為對象,進行角度單元臨床晤談(clinical interview),其前 導研究中發現,語文能力會影響數學閱讀理解;陳世杰(2005)以660名學童 為對象進行研究,發現國小四年級學生「問題整合」能力與「問題轉譯」能 力,共可解釋「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41%的變異量,故數學文字題閱讀理 解對其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林麗華(2006)以84位不同數 學成就國小三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數學文字題中閱讀理解表現情形之研 究,發現「中文閱讀理解測驗」與「數學文字題閱讀理解測驗」達顯著相關。

王淑嬌(2006)研究394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發現閱讀理解能力與文字題解題 表現有顯著正相關,同時閱讀理解能力對數學解題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

綜合前人諸多研究顯示,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其數學解題表現有十分 密切的關係。本研究根據此一結果,進一步將數學理解能力以Mayer的解題歷 程理論分為問題轉譯與問題整合構面,進行分析探討,以期更進一步了解學 童解題表現與數學閱讀理解上的關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