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繪本編製及其適切性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數學繪本編製及其適切性

多位學者認為生動趣味的文字與圖像讓學童願意且期待參與書 中的數學冒險,進而激發學童學習與探索數學的意願(Meghan, n.d.;

幸曼玲,1999;Lowe & Matthew, 2000),且繪本可以將數學巧妙地 融 入 生 活 中 的 真 實 情 境 , 讓 學 童 感 受 到 數 學 就 是 生 活 的 一 部 份

(Meghan, n.d.; Lowe & Matthew, 2000);研究者便以此為出發點,

依據第三章表3-4-1 繪本編製架構之「數學性」、「圖文呈現」和「故 事鋪陳」等三大評估原則,以及「幾的幾倍」與「分類整理」兩單元 之學習內容,自行設計、編寫、繪製了本研究使用之四本數學繪本。

本節首先整體說明數學繪本編製之歷程,接著再從上述之繪本數學 性、圖文呈現與故事鋪陳等三大主軸切入,評估每一本數學繪本編寫 之適切性。

壹、數學繪本編製之歷程

數學繪本編製主要可分為數學概念鋪陳、情節設計和插畫創作等 三個階段,以下分別就各個階段所面臨的實際狀況作詳細說明,並對 有意從事數學繪本編製之教師提供一些建議。

一、數學概念鋪陳

編製數學繪本的首要任務就是構思繪本中所要呈現的數學概 念。「幾的幾倍」學習單元之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童能夠理解乘法的意 義並能解決生活中倍的問題;因此主要呈現在繪本中的數學概念便是 相同單位量的再製。「分類整理」學習單元之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童能 對生活中的事物作初步分類,並能簡單記錄已分類事物並說明其結 果;因此主要呈現在繪本中的數學概念是分類活動與畫記。由於研究 者本身小學數學教育的背景較不深入,因此在數學概念的鋪陳上,對 外尋求了諸多協助,其中包含了閱覽坊間相關之數學繪本、數學圖 書,與指導教授和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師多次討論,與國小低年級學童 做簡單的數學對話等等。而上述過程同時也說明了非數學教育專業背 景者,亦能透過許多管道獲得設計的靈感和基礎。

二、情節設計

在有了數學概念鋪陳的雛型之後,接著就是思考如何將這些數學 概念成功而巧妙的融入故事情節當中。這是個頗艱難的過程,研究者 在這個階段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畢竟數學是學童普遍害怕甚至討厭的 學科,要如何在故事中隱含數學意義,卻又不失故事之趣味性且不脫 離學童之生活,讓學童不僅能樂在其中且能和生活連結,這著實是一

生活中與數學相關之資訊,留意生活週遭低年級學童之生活習性與語 言特徵,希冀更能從學童的角度出發,設計更符合趣味性、遊戲性、

懸疑性和生活化之故事情節。

然而,如上所述,這個過程很耗時,且單打獨鬥不盡然能獲得很 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現場之教師如有意願自行配合課程主題設計簡 易繪本,在平常和學童相處時即可廣泛收集所需資訊和可用素材,例 如學童間的對話、學童的日記、作文等,這些只要稍加彙整、改寫,

便能成為很有趣且很貼近學童生活的情節內容。再者,教師亦可針對 特定主題和學童討論,共同設計故事情節,此不失為一可行之道。

三、插畫創作

數學概念和故事情節有了完整的連結,整個架構明確呈現之後,

接著就是最後一個階段插畫創作。由於研究者本身有美術背景,因此 要進行創作理應不難,然而卻依然面臨了一些瓶頸:何種媒材、技法 最能突顯視覺效果、最能吸引低年級學童的目光?何種圖像形式最受 低年級學童喜愛?最初研究者有意分別採用四種不同的風格進行創 作,然而考量到時間、資源的限制,研究者最後統整了在上一個階段 中廣泛閱覽坊間繪本的經驗,選擇了以水彩來完成創作,圖像形式也 走普受學童喜愛的卡通風格。本階段扣除構思的時間,研究者繪製一 本繪本的時間約為10 天,平均一天花費 10 小時,算起來也蠻耗時的。

或許有些教學現場的教師會因為自己沒有美術背景或認為自己 的創作專長無法用以製作繪本而感到氣餒,而放棄此一行動,這是很 可惜的。其實繪本有很多形式,風格多元,創作更是天馬行空,即便 是手邊的廣告文宣圖片或簡單的幾筆劃,都可能完成很有意思的作 品。尤其現今電腦使用發達,資源更是取之不盡,從電腦中隨時可以 下載、列印精美的插圖,拼拼湊湊、重新組合,很快便能完成方便上 課使用的簡易繪本,教師也不用擔心會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貳、數學繪本設計之適切性

本研究中,配合「幾的幾倍」單元所編製之數學繪本為「彩色冰 淇淋」與「爺爺的魔法森林」,配合「分類整理」單元所編製之數學 繪本為「泳衣不見了」與「拉拉生病了」。以下將從數學性、圖文呈 現與故事鋪陳等三個面向來評估四本繪本設計之適切性。

一、彩色冰淇淋

(一)以彩色冰淇淋的製作過程呈現倍數概念

「今天是拉拉的生日,她邀請了三位小朋友來參加她的生日派對。媽媽已經 幫拉拉準備好材料,要讓她大顯身手做彩色冰淇淋請大家吃。每一份彩色冰淇淋 所需要的材料有:2 球冰淇淋、4 顆草莓、3 片奇異果、1 根巧克力捲心餅和 5 顆糖果。拉拉好開心,因為她不僅可以自己做冰淇淋,還可以一邊練習數學呢!

她是怎麼做的呢?」

許多學童都有做小點心的經驗,本書即透過彩色冰淇淋的製作過 程,讓孩子在「總共有4 個碗,每 1 個碗裡有 2 球冰淇淋」、「總共有 4 個碗,每 1 個碗裡有 5 顆糖果」等過程中,熟悉離散量的集合關係,

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其次,教師也能進一步利用此情境進 行繪本延伸活動,讓學童能使用具體物、圖像表徵和累加活動連結數 量和乘法之間的關係,發展出更臻成熟的解題策略以解決「倍」的問 題,連結「倍」的語言。

(二)排除數學字彙以提昇故事本身之趣味性

此繪本從初稿設計到正式完稿共經過兩次修正:

1、 修正一:初稿完成時,繪本的數學味道極為濃厚,文字用 語屢次出現橫式數學算則,如圖 4-1-2 所示;後來和指導 教授與具多年教學經驗之國小二年級老師討論後,決議將 數學算則的部分去除,以提高繪本之趣味性,讓學童更樂 於閱讀,故研究者將繪本內容改以點心教學步驟的方式呈 現,如圖4-1-3 所示。

圖4-1-2 彩色冰淇淋初稿範例

圖 4-1-3 彩色冰淇淋修正版範例

2、 修正二:在預試時,學童看到繪本內容會覺得疑惑:為什 麼不是做 5 份,媽媽也要吃啊!所以在預試後,研究者再 度將故事情節作了修正,事先向學童說明因為媽媽生病 了,不能吃冰淇淋,所以拉拉只需要做冰淇淋給來參加派 對的小朋友吃即可。

(三)主題選擇達到趣味性、遊戲性與生活化

研究者在數學學習日記中發現全班30 人中,有 18 人表示印象最 深刻的部分和彩色冰淇淋有關,其中又可區分為做冰淇淋和冰淇淋本 身兩部分,在做冰淇淋方面,學童提到了「拉拉做的很認真」、「自己 也會做」、「覺得冰淇淋很好吃」、「覺得做冰淇淋很有趣」等等,在冰 淇淋方面,學童提及「看起來很好吃」、「看起來很漂亮」、「加了許多 水果」、「拉拉的冰淇淋最大」和「冰淇淋是彩色的」(1 日 1212),由 上述資料可知,研究者以「冰淇淋」為主題進行繪本設計,對國小二 年級的學童而言,其吸引力是相當大的,而且經過修正後之繪本型 式,廣受學童喜愛。

在數學學習日記中,有學童表示因為「看起來很好吃」、「看起來 很漂亮」等原因是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1 日 1212-05、1 日 1212-15、1 日 1212-21),可見在繪本的圖像呈現上確實完美的突顯 了彩色冰淇淋的視覺效果,以致於讓學童看到圖片而能感到賞心悅目 甚至有想一飽口福的衝動。另外有學童提到「拉拉微笑的表情很好笑」

(1 日 1212-04),可見學童不僅注意到繪本的整體,也注意到了細部 精緻的描繪。

再者,很多學童和拉拉一樣也會做小點心,所以會和大家分享自 己會做的食物,例如小蛋糕、蘋果派、橘子派、小餅乾、披薩等(1

觀1212)。

教學者告訴學童:「拉拉要開始做冰淇淋囉,大家仔細看,學起 來,下次有機會自己可以做做看。」學童真的很專心看,就像在看美 食節目一樣(1 觀 1212),而有趣的是在數學學習日記中有 10%的學 童表示自己學會了怎麼做彩色冰淇淋(1 日 1212),甚至有學童希望 回家之後媽媽能做給他吃(1 日 1212-09),可見此繪本和生活的相關 性是多麼高。

圖4-1-4 彩色冰淇淋數學學習日記-02

圖4-1-5 彩色冰淇淋數學學習日記-09

二、爺爺的魔法森林

(一)以生動的大自然生物呈現倍數概念

圖4-1-6 爺爺的魔法森林繪本封面

「拉拉住在鄉下的爺爺有一個很大的庭院,它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拉 拉為它取名為爺爺的魔法森林。這一天拉拉又來到了爺爺的魔法森林,在這裡她 發現了好多新奇的事物,並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有4 隻腳的烏龜、3 片葉子的酢 漿草、一對像大鐮刀的前腳的螳螂、7 個小黑點的七星瓢蟲和 6 片花瓣的百合花。」

書中以學童熟悉且感興趣的各種動、植物來呈現離散量,讓學童 有更多機會經驗相同單位量的現象,並熟悉離散量的集合關係,例如

「1 株酢漿草有 3 片葉子,總共有 8 株酢漿草」、「1 隻烏龜 4 隻腳,

總共有 5 隻烏龜」,同時也能激發學童覺察生活中和數學有關的事 物。其次,教師也能利用此繪本之各種主角進行繪本延伸活動,彈性 而多元地佈題,讓學童對數量和乘法之間的關係有更深的體驗與認 識。

(二)刪修繪本中會影響數學概念呈現之贅詞

此繪本從初稿設計到正式完稿歷經一次修正:初稿完成時,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