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領導效能定義及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47-5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領導效能定義及相關研究

衡量組織的成效有各種不同的指標,其中之一為領導效能,因為基層主官 經常提供部屬達成目標的指引,對單位成效的影響最大,故探討主官的領導效 能具有相當的價值。如同領導一樣,「領導效能」的定義也是因為研究者不同而 有相當的差異。本節分三部分探討領導效能:一、探討領導效能的定義。二、

列舉有關領導效能的研究途徑。三、探討Bass(1997)所提出的轉型領導與領導效 能的理論以及國內外學者所採用的領導效能評估指標。

一、 領導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定義

張潤書(1991)認為效能是達成目標的程度,而領導效能可說是領導者行為活 動後,團體所產生的結果。這種績效或目標的達成有時可以客觀地加以衡量,

有時則需用主觀的判斷,例如:評斷群體在執行其使命時的成功程度。評斷人 員通常是此一領袖的上司、同事或部屬。

Goleman(1998)領導效能是影響組織達成目標的能力,必須透過學習才能成 就,因此,領導效能是激勵引導個人或團體,培養並激發對共同願景和任務的 熱忱(廖國鋒,2003)。

蘇國禎(2000)領導效能即是指領導者在其責任範圍之內,透過其領導行為,

影響員工和組織的所有過程及達成目標的程度。

鄭勝文(2003)探討空軍飛機修護基層主管領導效能,認為領導效能就是指部 屬工作士氣的表現,意即成員的個人期望與組織目標交互作用後需求滿足的心 理狀態,產生對組織的認同,願意全心投入工作,發揮團體凝聚力,來提高組 織效能,實現組織願景的程度。

邱發忠與陳學志(2003)考量軍事基層的型態情況下,認為領導效能指部屬願意 服從領導者及努力達成目標。而且,對領導者能尊重、喜歡,有正面的評價。

二、 領導效能研究途徑

研究領導的學者,各依其對領導的概念與方法上的偏好,以不同的方式進 行研究。大多數學者只探討領導某一方面的現象,每種取向對變項間因果關係 的假設各有不同,大部分有關領導效能的研究,可區分成以下幾種研究途徑(洪 光遠譯,1992):

(一)

影響力途徑(power-influence approach)

試圖以領導者所擁有的權力、類型及發揮影響力的方式,來解釋領導效能。

權力不僅對部屬有重要的影響力,對同事、上司及組織外的人(如顧客)的影響也 同樣重要,如圖6所示。

圖 6 領導效能之影響力研究途徑

(二)

行為研究途徑(behavior approach)

強調領導者與管理人員在職務上的實際作為,著重在管理工作本質的研 究,大多採用直接觀察法或透過訪談以獲得一些軼事及資料,如圖7所示。

影響力的基礎與運用 領導效能標準

圖 7 領導效能之行為研究途徑

(三)

特質研究途徑(trait approach)

特質研究途徑強調領導者的個人屬性,如圖8所示。早期領導理論將領導者 的成功歸因於其擁有諸如永不倦怠的精力、犀利的直覺及一些不可抗拒的說服 力等不尋常的能力。目前有些研究者則企圖找出特質與各類管理職為上某特定 角色需求間的關係。

圖 8 領導效能之特質研究途徑

(四)

情境研究途徑(situatiional approach)

情境取向的研究著重在探討領導的職權與權限、領導者所屬單位之工作性 質、部屬的能力與動機、外在環境的性質,以及由部屬、同事、上司及組織外 人士所設定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的角色期望等情境因素的重要性。此研究與理論 可分為兩大類:

1. 行為決定因子:將領導者行為視為依變項,而研究者旨在發現情境如何影響 領導行為,如圖9所示。

圖 9 領導效能之行為決定因子途徑

領導者特質與技能 領導效能標準

領導者行為 中介變項 結果變項

領導者行為

領導效能標準

情境變項

2. 權變模式:另一類情境取向的研究,有時稱為之為權變途徑。乃企圖找出 介於領導者特質或行為與領導效能間的情境中介變項。此研究假設:不同類 型的行為或特質,會在不同的情境中發揮效能,如圖10所示。

圖 10 領導效能之權變模式 3. 整合的概念架構

前面所提出的領導研究途徑特性在於,各種研究途徑均狹隘的偏重某些方 面而未曾對這些發現進行整合。領導者影響力研究途徑即未曾檢視領導行為,

除非該行為明示了影響的意圖;且也不關心領導者的特質,除非這些特質是領 導者影響力的來源。特質研究途徑,即使有證據指出領導者特質的效能是靠領 導行為與影響力來調節,其對領導行為或影響力也不進行直接測量。最後談到 情境論,不過只是探討情境如何增強或削弱某領導者行為或特質的效能,而未 採取寬廣的視野,研究特質、影響力、行為與情境等因素互動,,以決定領導 效能的情形。

據此Yukl(1989)提出整合型架構,認為領導理論的演進可以分成領導者的權 力與特質、領導行為、中介變項與領導效能等,而在整合型的領導架構中,領 導行為是自變項,並與其他變相間存在了複雜的互動關係,整合型架構如圖2.10 所示(孫德修等,2003)。

領導者特質、技能及行為 領導效能標準

情境因素

又被領導者特質、權力、影響力及情境變項間複雜的互動歷程所決定。領導者 可以透過很多種方式直接影響中介變項;透過促使情境更為有利的一些行動,

也可以影響中介變項。轉型領導者可能同時朝這兩方面進行。

圖 11 Yukl 的領導整合概念架構

此模式體認了一個事實,就是:領導只是決定組織績效的眾多因素之一,

而且其他的影響因素還可能超越領導者影響力之上。

(四) 領導效能衡量指標

最常用來測量領導效能的方法是:測量領導者所領導的團體或組織能成功 完成其工作並達成其目標的程度,可分為下列兩個方面來探討(洪光遠譯,1992):

1.客觀評量: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工作表現或達成的程度進行客觀的測 量,利潤成長、利潤盈餘、行銷配額、相對於銷售目標的銷售額、盈利轉投 資、生產量、單位產量的成本、相對於預算支出的消耗量等。

2.主觀評量:部屬對領導者的態度是領導者效能另一個常用的指標,領導者滿 足部屬需求與期望的情形如何?部屬對領導者的要求是有強烈意願去遂行或 者抗拒?部屬對於領導者的態度通常是藉問卷或訪談的方式測得。在領導效 能的研究上,為了處理各種效能標準不盡相容的問題,最佳的方法通常是選 用各種不同的標準。

領導行為型態 中介變項

情境變項

組織效能

領導者特質與技能 領導者個人權力

利害關係人所產生的後果為主,包括領導者所帶領的團隊或組織的績效或成長 情形、對於處理變革或危機的準備成果、部屬對領導者的滿意度、部屬對組織 目標的承諾、部屬心理上適應情況、部屬發展情形、領導者在組織維持良好狀 況以及領導者晉升至更高階的情形等(謝廷豪,2002)。至於最常用來測量領導效 能的三個指標則為:「領導者的聲譽」、「組織目標的達成」及「團體成員的滿足」

(Yukl, 1994)。

陳彰儀(1999)一般的研究多以組織目標的達成、組織生存的能力、組織面對 危機的能力、部屬對於上司的滿意程度、部屬願意為組織投入的程度、部屬的 工作表現、部屬的心理和個人成長、領導者在組織維持勢力的時間等指標,來 判定領導是否有效。

轉型領導理論衡量領導者之效能,乃從以下三方面來評量(Bass,1997):

1.額外付出(extra effort):領導者能使部屬產生可望成功的願望。

2.效能(effeciveness):領導者是否能符合員工工作相關需求、部屬是否認同其高 水準的領導行為、對組織效能有貢獻程度以及領導者所帶領團隊的產能來評 定效能方面。

3.滿意度(satisfaction):領導者與部屬雙方面是否滿意其領導行為及風格。轉型 領導與領導效能會呈現高相關,交易領導次之,最後為放任式,其關係如圖 12所示。

圖中橫軸的兩端代表積極與消極,縱軸的兩端代表有效能與無效能,可知 其領導效能的高低,而從各實證研究中也可以得知,各領導行為層面的排序會 因為研究對象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圖 12 領導理論與領導效能之關係

Daft (1986)在研究領導效能時,兼採「系統資源途徑」及「目的途徑」;在

「系統資源運用途徑」中,組織運作的投入資源包含「有形因素」與「無形因 素」兩種。所謂的有形因素是指,人力、資本及設備等;而無形因素是指管理、

領導與研究發展等。當組織運作的過程中,越能有效運用資源則其效率越高,(李 再常,2000)。因此,本研究採用「組織資源運用」作為測量領導效能指標之一。

孫瑞霙(2001)蒐集針對學校與企業對領導型態與領導績效之探討的研究發 現,「工作滿足」為這兩個領域中最常被使用的組織效能指標,其次以「組織承 諾」、「財物績效」、「組織氣氛」、「組織達成度」使用次數較多。

McCormack and Mellor(2002)探討澳洲陸軍少尉軍官以至中校軍官的領導 效能,量表施測對象為其直屬長官,採用「興趣」、「理解力」、「判斷力」、「注

展」九項指標。

鄭勝文(2003)探討嘉義空軍基地飛機修護基層主官領導效能,認為領導效能 就是工作士氣,採用「組織認同」、「工作投入」及「團體凝聚力」三項指標。

李立華(2004)探討我國海軍陸戰隊基層主管(連、隊級)的領導效能,採用「目 標達成度」與「領導滿意度」兩項指標。

邱盛林(2001)以轉型式領導與家長式領導探討退輔會所屬機構之直屬長官 及機構首長的領導效能,所採用的領導效能有「領導能力」、「領導績效」、「領 導風評」三項。

林冠宏(2003)研究台南縣政府實施組織架構調整部門的領導效能,採用「領 導滿意度」及「服務滿意度」兩項指標。

張德偉(2001)依據我國軍事單位的特性與任務目標,主觀篩選出較符合部屬 對領導者做領導效能評估的三項指標:「領導能力」、「工作績效」及「領導風評」。

上述各學者對於領導效能衡量指標的看法意見頗為分歧,大多均採用多重 指標來測量領導效能,其中以「組織目標達成度」、「領導滿意度」這兩項指標 最常被使用。因此,根據上述探討結果及配合軍事組織的現況,本研究擬使用

「領導滿意度」、「組織目標達成度」、「組織資源運用」三個指標,來探討陸軍 基層主官領導效能,分述如下:

1.領導滿意度:部屬對單位主官各方面的認知及滿意程度。

2.組織目標達成度:部屬在單位主官的帶領下,對於組織目標的達成情形。

3.組織資源運用:部屬知道如何運用單位裡的裝備或器具,當遇到問題時亦懂得 如何利用單位資源來解決。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