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Andersen 健康行為模式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Andersen 健康行為模式 健康行為模式 健康行為模式 健康行為模式

利用於醫療服務的健康行為模式由學者 Andersen 於 1968 年所發 展,而後許多相關研究對其模式加以修改及擴增,以下針對此一健康 行為模式之發展階段加以探討:

一、第一階段-1960 年代

1960 年代所建構之模式主要欲瞭解家庭使用醫療服務可近性,

最終目標是為了使醫療之利用率提升(見圖 2-1)。

此階段之模式中共包含三個主要影響利用行為的三個因素:

(一)傾向因素(predisposing characteristics):意指疾病發生之前,

哪些特質的人較傾向於使用醫療服務。包含人口學特徵、社會 結構及健康信念等三個層面。

(二)能力因素(enabling resources):意指個人獲得醫療服務的能力。

包含個人/家庭資源及社會資源等二個層面。

(三)需要因素(need):意指個人感受到某些醫療需要後才產生求 傾向因素 能力因素 需要因素 醫療服務利用 人口學特徵

社會結構 健康信念

個人/家庭資源 社會資源

自覺健康 臨床評估

圖 2-1、第一階段健康行為模式

醫行為。包含自覺健康及臨床評估等二個層面。

此階段健康行為模式以「衛生政策」為起點,希望以此改善民眾獲 得醫療照護的能力,其中「個人特徵」即為第一階段健康行為模式中的 傾向、能力及需要因素。「服務提供體系的特徵」包括資源及組織,資 源指衛生照護體系的人力及設備,又可分為數量及分佈;組織則包含 進入及結構,進入即進入醫療照護體系的過程,結構指病患進入體系 之後所進行的事。「衛生服務的利用」則包括型態、場所、目的及時間 間隔等。「消費者滿意度」包含方便、協調、禮貌、訊息、花費及品質 等。

三、第三階段-1980~1990 年代

此階段的健康行為模式認為外在環境因素亦是影響醫療利用的 重要因素,除此外之還加入個人健康行為等對健康結果的影響(見 2-3)。此階段的模式增加對健康狀況結果的測量,將可近性概念測量 更加擴大。

健康行為主要 的決定因素 人口特徵 健康照護系統

外在環境

健康行為

個人健康行為 利用醫療服務

健康結果

認知健康狀況 評估健康狀況 消費者滿意度 圖 2-3、第三階段健康行為模式

四、第四階段-1990 年代

此階段強調整個健康行為模式為一動態且會回覆的模式(見圖 2-4),此模式表達醫療服務的利用行為受複雜的因素所影響。

環 境 人口特質 健康行為 結果

由 1960 至 1990 年代,健康行為模式經過多次修正及擴展,模式 架構亦愈趨成熟,但學者 Andersen 仍認為該模式之發展需要更多社 會學者加入,方得以使應用範圍擴大,而非只是發展個別之健康行為 模式。

健康照 護系統

| 外在 環境

傾向→能力→需要 實行個 人健康

| 使用醫 療服務

認知健康狀況

評估健康狀況

| 消費者滿意

圖 2-4、第四階段健康行為模式

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