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agretta 提出的營運模式定義與內容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營運模式

一、 Magretta 提出的營運模式定義與內容

及收入來源的方法。從營運模式的類型區分,Timmers (1998)從產品、服務和資訊流的 結構以及價值鏈的分解與重構出發,提出 11 種電子商務營運模式,即電子商店、電子

故事測試(narrative test)是指這個故事的道理說不說得通?主要是為瞭解釋「誰 是你的顧客?」、「他們重視甚麼?」與「你要如何去賺錢?」

(二)數字測試:

數字測試(number test)是指損益合不合理?故事要得以維持下去,必須將有關顧 客的假設連結到健全的財務指標上,也就是說損益表必須要能維持平衡。

二、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2002)認為營運模式定義與內容

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2002)認為營運模式是「從創新中擷取價值」。任何 公司都需要一個合適的營運模式,而營運模式主要是要將新科技上潛在價值轉為經濟價 值的一連串過程,本身為包含六大要素的一個基本架構,如圖 2-2-1 所示:

(一)價值主張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為對解決顧客問題與其所需之產品的描述,即為 顧客對產品所提供價值之要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市場區隔

即目標顧客群體,公司必須瞭解各個不同市場區隔的顧客需求,有時候不同的市 場區隔(market segment)會產生創新的潛力。

(三)價值鏈結構

價值鏈結構(value chain structure)為公司定位、價值鏈活動及公司如何在價值鏈 中獲取價值。

(四)成本與收益

成本與收益(revenue generation and margins)為組織如何創造收入、公司的成本 結構為何,以及企業欲達到的目標利潤率等。

(五)價值網絡

價值網絡(position in value network)是用以辨別競爭者、資源供應者及任何可利 用之事業網路夥伴,以傳遞給顧客更多的價值。

(六)競爭策略

即公司該如何發展一連串持續性的競爭優勢,諸如成本、差異化或利基等競爭策 略(competitive strategy)工具。

圖 2-2-1 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 等營運模式 資料來源: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2002)

三、Osterwalder & Pigneur 認為營運模式的定義與主張

Osterwalder et al. (2005)的定義,營運模式是一個概念性工具,它包含了一套的經 營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夠表達一家特定公司的商業經營邏輯。營運模式主要 說明企業該為其目標顧客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有了營運模式就可依據不同的顧客區

Osterwalder & Pigneur,(2010)更進一步提出「營運模式發展九大區塊」之架構,

各區塊內容與涵意分別是:(1) 顧客區隔(customer segments):企業針對不同群體的顧 客或企業做區隔。(2)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為解決顧客的問題或滿足顧客的 需求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集合。 (3) 遞送通路(channels):提供多樣的通路型態,傳 遞訊息及遞送價值主張給顧客。(4) 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s):針對不同的顧 客區隔,提供不同的顧客關係管理。(5) 收益來源(revenue streams):顧客對企業提供 的價值主張所願意支付的金額。(6) 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使商業模式能順利進行 的重要資產。(7) 關鍵活動(key activities):遞送價值主張過程中所提供的主要行動。(8) 關鍵伙伴(key partnerships):遞送價值主張過程中的合作伙伴及供應商。(9) 成本結構 (cost structure):遞送價值主張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這九大區塊的構成的營運模式,

如圖 2-2-2 所示,而這些區塊內容說明如下,整理如表 2-2-1:

圖 2-2-2 Osterwalder & Pigneur 營運模式 資料來源:Osterwalder & Pigneur,(2010) (一)顧客構面

在顧客(customers)構面中,包含有目顧客區隔(customer segments)、遞送通 路(channels),以及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s)。

1.顧客區隔(customer segments)

根據消費者的共同需要、共同行為、共同特質將客戶市場區隔為不同群組,

以便選擇目標客群。在深入了解特定目標客群的特定需求,做為設計營運模式的 基礎。一個營運模式可以選擇一個或數個目標客群。

2.遞送通路(channels)

3.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s)

主要是描述公司與特定顧客層之間的關係類型。即公司與各顧客群體之間所 建立的聯繫,其管理過程,稱之為顧客關係管理。

(二)價值主張

公司必須提供(offering)給顧客其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

4.價值主張

了達到資源互補所建立起的事業聯盟(business alliances)。

7.關鍵活動

主要是敘述公司促使其商業模式運作最重要的活動。即可使公司及其顧客獲 益之營運上資源與活動的配置。

(四)財務構面

在財務(finances)構面中,包含有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與收入(revenue)。

8.成本結構

主要描述公司促使其商業模式運作所產生的所有費用。即公司在營運模式上 所使用的資產和雇用支出的財務描述。

9.收入

主要顯示公司從每個顧客身上產生的現金流。係公司營利的各種收入流 (revenue flow)途徑,即公司的所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2-1 Osterwalder & Pigneur 營運模式說明

資料來源:Osterwalder & Pigneur,(2010) 整理

四、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2008)的定義與內容

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2008)的看法,營運模式是由四個相互連動的要 素構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價值,分別為:顧客價值主張(customervalue proposition ; CVP)、利潤公式(profit formula)、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及關鍵流程(key processes);

並認為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為第一個要素:顧客價值主張,如圖 2-3 所示:

Christensen et al.(2008)認為此四大要素有如企業的基石,顧客價值主張和利潤公 式,分別定義了顧客和公司的價值;關鍵資源和關鍵流程,則描述如何為顧客和公司締 造那些價值,說明如下:

(一)顧客價值主張

只有成功的公司,才能找到為顧客創造價值的方法,換言之,就是要找到方法,

幫顧客把重要的「工作」做好,所謂「工作」就是設法解決顧客的根本問題或是滿足 顧客重要需求。公司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愈能把工作做好,顧客價值主張就愈高,不先 建立明確的顧客價值主張,就不可能提出或翻新營運模式。然而,價值主張往往起於 一 個 相 當 簡 單 的 發 現 , 顧 客 價 值 主 張 最 重 要 的 特 質 , 就 是 必 須 要 具 備 精 準 度 (precision):也就是如何一針見血地判斷顧客需要做的工作,但這種精準度往往最難 辦到。

(二)利潤公式

這是公司在提供價值給顧客的同時,也要為本身創造一張價值藍圖,包括下列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素:收入模式(revenue model)、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利潤率模式(marginmodel) 以及資源速度(Resource velocity)。

1.收入模式

價格 × 數量

2. 成本結構

包含有直接成本、間接成本,以及規模經濟等,主要取決於營運模式所需關 鍵資源的成本。

3.利潤率模式

有了預期數量與成本結構,每一筆交易需要貢獻多少,才能達成公司希望獲 得的利潤。

4.資源速度

包含有存貨、固定資產,以及其它資產週轉的速度要有多快,以整體來說,資源 需要被利用得多好?才能支持公司預期的數量,並達成期望的利潤。

(三)關鍵資源

這是指為目標顧客創造符合企業價值主張的產品時,所需要的人員、技術、產品、

設施、設備、通路和品牌。重點在於為顧客和公司創造價值的關鍵要素,以及那些要 素交互影響的方式。

(四)關鍵流程

每一家成功公司的營運和管理流程,都能在創造價值時,一再重複地執行各種作 業,並提高規模。這些關鍵流程可能包括訓練、發展、製造、預算編列、規畫、銷售 和服務等常態性任務,也包括公司的規定、評量標準和準則。在關鍵資源與流程中,

最重要的通常不是個別資源與流程,而是彼此之間的關係。企業必須以獨特的方式,

把關鍵資源與流程整合,讓顧客群可以圓滿完成工作。一旦做到這一點,幾乎就能創 造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2-3 營運模式運作流程

資料來源: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 (2008)

Christensen et al.提出當出現以下幾種機會情況時,便需要有新的營運模式出現:

1.有機會滿足一大群潛在顧客的需求。

2.有機會利用全新的技術。

3.有機會專攻不曾存在卻待做的工作。

4.必須擊退推出低檔產品的破壞者。

5.要回應變遷中的競爭基礎。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 Osterwalder et al.的營運模式架構作為分析個案公司的醫療雲 端服務案例,以分析其基礎架構、價值主張、顧客構面與財務構面等四個構面九大區塊,

以此探討其個區塊的內容與相互影響的關係,理出發展的營運模式發展的脈絡,並以該 個案公司背景與成長過程,歸納出個案公司的核心資源與關鍵能力。再以

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 提出之新營運模式出現的幾種可能情況,探討該在醫 療雲產業上是否可能發展出創新的營運模式。

Phelps(1997)與 Folland et al.(2001)二本教科書均認為,醫療產業最大特色在於它 同時擁有不確定性、非營利性、外部性、資訊不對稱性、政府高度干預與保險的介入等

外部性係指一個人的行為對於旁觀者造成的無報酬影響(Mnakiw 2000),可分為 正面外部性與負面外部性,前者表示該行為會增加其他人的滿足程度或福利水準;後 者則是會減少他人的滿足程度或福利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