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就目前為止,Movement ABC 測驗與 BOTMP 為國際間最常被使 用於診斷發展協調障礙兒童的兩套標準評估工具(Wilson, 2005),由 於兩套工具發展地緣的關係,北美地區的研究多半使用BOTMP,而歐 洲與亞洲地區則較多採用Movement ABC 測驗。本研究考量測驗工具 使用的廣泛性以及信度與效度的穩定性,決定採用Movement ABC 測 驗為標準黃金量表。

儘管 Movement ABC 測驗為現在國際間最常使用於診斷發展協調 障礙兒童之標準工具,然而由於其常模全部取自於美國地區,因此當 Movement ABC 測驗用於評估其他地區兒童時,工具本身的適用性必 須被加以探討,以確定能夠真正地診斷出發展協調障礙兒童。有鑑於本 研究使用Movement ABC 測驗做為診斷發展協調障礙兒童之動作評估 工具,因此本節將探討其於各國之間的使用情形,針對Movement ABC 測驗的適用性(suitability)進行討論。

隨著文化以及國情的差異,兒童在發展階段所歷經的成長和生活經 驗也有所不同,而這之間的差異也將影響兒童們的動作協調能力發展。

事實上動作發展不僅僅只關乎動作的成熟,它與兒童學習經驗也是息息 相關(Wright et. al., 1994)。以飲食習慣而言,東方國家的兒童從小 就學習使用筷子,相對於西方國家使用刀叉的兒童,東方兒童可能在手 部的精細動作有著更好協調控制能力。另外再從文字方面來觀察,英語 系的西方國家總是要求兒童能夠以「書寫體」流暢地書寫文字;而東方 國家,例如台灣、日本、香港、與韓國等,其文字的構造並非連續性的,

且如果大家印象深刻的話,在我們求學的過程學校老師也總是要求大家 一筆一畫慢慢寫。因此,文字結構上的不同便可能反應在 Movement ABC 測驗的描花邊項目上,導致東方的兒童可能有較高的錯誤率產 生。此外,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都市與鄉下小孩之間的動作協調能力

亦可能隨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Movement ABC 測驗之相關研究已在世界各地進行,關於常模適 用性的問題也不斷地被提出來討論,然而「常模是否必須進行修正」仍 是各界爭議的焦點。Rösblad 與 Gard(1998)比較 60 位 6 歲瑞典兒 童和60 位 Movement ABC 測驗美國常模中年齡與性別相互匹配之兒 童的動作協調能力表現,兩個國家的兒童只有在球類技巧的滾球項目中 之表現達到顯著差異,事實上,兩者差距只在1 顆球的範圍之內。根據 研 究 結 果 , 作 者 也 認 為 對 於 診 斷 瑞 典 的 發 展 協 調 障 礙 兒 童 而 言 , Movement ABC 測驗將是有效的動作測驗工具。在荷蘭地區也有相似 的研究,Smits-Engelsman 等人(1998)隨機選取 134 位 5-13 歲的 荷蘭學童,比較他們在具備美國常模之Movement ABC 測驗與德國常 模之 KTK 測驗的表現,藉以釐清適用性之問題。荷蘭兒童的動作表現 分別對照美國常模與德國常模之後,結果發現荷蘭兒童動作表現在美國 常模15 及 50 百分位之後的人數比例分別為 16%與 50%,與美國常模 之比例相當接近;然而對照德國常模 15 及 50 百分位之後的比例卻是 29%和 68%,差異甚鉅。因而根據這樣的發現,研究者也認同 Movement ABC 測驗是適用於評估荷蘭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在新加坡同樣也證 實了Movement ABC 測驗的適用性(Wright et. al., 1994; Wright &

Sudgen, 1996a)。

然而,在比較典型東方國家的香港、日本、以及台灣等,Movement ABC 測驗的適用性是受到挑戰的。Chow 等人(2001)比較香港地區 學齡前4 到 6 歲兒童與 Movement ABC 測驗美國 4-6 歲常模在各個動 作測驗項目中的表現,發現兩國的兒童在Movement ABC 測驗年齡層 一的八項動作測驗中竟然有五項達到顯著差異,顯示了這些測驗項目可 能存在著跨文化上的差異,而且也突顯了在香港地區重新建立中國兒童 常模的必要性。台灣的研究也顯現了相同的結果,徐永玟等人(民93)

同樣比較台南地區4-6 歲兒童和 Movement ABC 測驗美國常模之間的 表現,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兒童和美國兒童在多數的動作測驗項目上都有 顯著差異,研究者也因此建議修訂部份項目或建立台灣常模的必要性。

Miyahara 等人(1998)則比較了 132 位 7-11 歲日本兒童和同年齡層 Movement ABC 測驗美國常模的表現,在 7-8 歲、9-10 歲、與 11 歲 年齡層中分別有三項、五項、與五項動作測驗達到顯著差異,同樣地也 反駁了 Movement ABC 測驗用於診斷日本發展協調障礙兒童的適用 性。

根據過去文獻的調查,Movement ABC 測驗似乎在生活習性與文 化特質比較接近之西方國家的接受率較高,也較適合被使用於診斷發展 協調障礙。然而,文獻也證實,在多數的東方國家Movement ABC 測 驗之適用性仍然是有待商確。林冠宏與吳昇光(民 91)進行台灣 7-8 歲發展協調障礙兒童盛行率之調查研究,在其文章中比較了世界各國發 展協調障礙兒童之盛行率,文章中提到一些重要的觀念:強調各國之間 盛行率的差異其實反應了檢測工具敏感性的問題;其次,測驗項目根據 文化特性的不同,並不全然適合於東方人使用。因此,本研究體認到建 立具備台灣常模且完全適用於台灣本土之動作評估工具之重要性,決定 發展臺灣動作評量測驗。此外,有鑑於台灣地區 9-10 歲兒童的高發展 協調障礙盛行率(吳昇光、蔡輔仁,民 90),以及發展協調障礙兒童 盛行率似乎有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之趨勢,本研究將欲建立之常模鎖定在 9-12 歲之族群,以期台灣動作評估測驗能夠真正診斷出 9-12 歲間的發 展協調障礙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