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交大機械系的二十八年歲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交大機械系的二十八年歲月"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6 alumni-v oice.nctu.edu.tw 交大友聲 412 期

考完期末考試,記起系主任囑咐為《交大友聲》撰稿一篇,就過去在交大機 械系服務的記憶 ,寫下一些回顧的點點滴滴 。 屈指算一下,在機械系任教至今已進入第二十八年了 ,時間過的真快 ,剛到 機械系上課時有一頭黑髮 ,臉上沒有皺紋 ;現在對鏡子看,白髮比黑髮多 ,但是 說實在話,身體是衰老了 ,但頭腦思想依然清晰 ,對系中的熱衷絲毫沒有減退。 記起民國六十六年八月 ,剛由美國返台灣 ,沒過幾天就接到新竹翁政義系主 任的電話,一口答應到交大任教 。翌日由台北到新竹,坐了近兩小時的普通車, 那時交大只有博愛校區 ,機械系只有一間小小的辦公室 ,一台老舊的冷氣機轟轟 地響,第一次見到了翁主任,萬迪棣教授和一位助教,從此與交大機械系就結下 不解之緣 。 那年是機械系成立第二年 ,第一年任系主任的許道經教授已返回英國 。系中 教師少,設備也不足 ,只有一間小小的機械工廠 ,幾台又黑又舊的工具機 ,所以 機械系有許多同學轉系 。但是我心裡想,一個新系由零開始 ,應該有許多事情可 以做,日後才有成就感 。 那時的物資經費均缺匱 ,但依然努力去解決 ,把課程、實驗室一步步的建立 起來, 自己親手採購實驗器材 ,編 撰 講 義 , 又因為同學人數不多 , 互動非常親 密,除了課堂上的講授討論,課外時常與同學爬十八尖山 、烤肉,親密如一個大 家庭 。 交大機械系有兩項很出色的傳統 ,一項是蓬勃的運動風氣 ,另一項是注重實 驗與實作。在當系主任那幾年 ,每年交大運動會 ,金牌獎杯拿不少 ,團體錦標不 是第一就是第二 。同時系中特別注重實驗課程 ,共四個學期,再配合工廠實習、 動手做、機械設計等實作 ,強調手腦並用 ,是本系的一項重要特色。 後來由博愛校區搬至光復校區 ,也成立了研究所 ,教學與研究慢慢奠下了良 好的基礎。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 ,是在民國七十五年寒假 ,舉辦了國內第一次 l

盧定昶

在交大機械系的二十八年歲月

(2)

7 Oc tober 2005

NCTU Mechanical Engineering

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來台講學,當時聘請了兩位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的教授來台 , 教一門「第二代熱傳增強技術 」的三學分課程,參加的老師、同學及研究人員近 一百人,對研究工作的幫助裨益甚大 ,交大機械系從此在國內的學術地位及名聲 有大幅提升 。 經過二十八年,機械系已茁壯成熟 ,有三十多位教師 ,大學部雙班 ,研究生 ( 碩士、博士班) 人數與大學部人數相當 ,學術地位在國內舉足輕重 ,而系中也已 有二位畢業系友回機械系任教 ,經驗傳承,已是青出於藍了。 在交大這二十多年來 ,我一直十分敬業與努力 ,眼見機械系的茁壯成長 ,就 是這種成就感,心中有說不出的快慰 。也許還有一些遺憾的地方 ,例如交大太注 重電子資訊,對工學院的機械 、土木等系較忽視 ,發展不均衡,很難與他校(如 台大)競爭;另外擔心的是現在大學生 、研究生太耽於逸樂活動 ,對學業投入不 足,程度愈下,再加上教育界外行的教改 ,急功近利的作法 ,教育的基礎慢慢被 破壞了。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這句話一點都不錯 ,一流的大學主要有一流的老師 , 一流的學生,教室中有熱烈的討論 ,校園有許多沉思慢行的老師和學生 ,晚上有 燈火通明的實驗室 ,至於宏偉的建築 、昂貴的設備反而是其次。 最後,引用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前任校長韋斯特( Charles Vest ) 的話,他說,塑 造世界級大學所需的能量 、想法及創意是來自於學校的老師及學生 ,領導者必須 「尊重」他們,並且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能夠「認知並慶祝」(recognize and celebrate)他們傑出的成就及表現。 交大機械系 ,加油! 盧定昶教授小檔案 : 學歷:美國西墨西哥大學博士 現職: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辦單位: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台師大數學系 洪萬生教授 三月三日下午 2-5 時,我們趁道本周 (Joseph Dauben)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1.本招生以參與「工業工程與設備管理產學攜手專班」之國立霧峰農工 104 學年度日間部機 械科、國立秀水高工 104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學年,共有 82,165 名來自 924 所學校的學生參加了戶 外教育營計劃,當中包括 31,365 名來自 387 所中學的學生及 50,800 名來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