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地區不同世代生命週期中重大生活變遷之比較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地區不同世代生命週期中重大生活變遷之比較性研究"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地區不同世代生命週期中重大生活變遷之比較性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Transitions in Different Life Cycles among Different

Cohorts in Taiwan

作者: 政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佳瑩* 政大社會學系博士班 蔡毓智** e-mail: * cylin@nccu.edu.tw ** g1254501@m3.cc.nccu.edu.tw

(2)

論文摘要: 台灣地區在過去數年間面臨重大社會變遷,特別是在政黨輪替之後,社會政治經濟狀況 面臨前所未有之改變。舉凡在環境、經濟、教育、治安,乃至於民眾之身心狀況與生活調適 方面均面臨大幅之變動,但至今仍鮮有實證研究加以探討民眾之生活調適情形。有鑑於此, 本研究利用內政部舉辨之「九十一年台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探討 民眾面臨生活重大改變之調適與生活滿意情形。研究結果有如下幾點發現:(1)不同世代人口 面臨之生活事件大致符合生命歷程理論主張之模式;(2)不同的世代對於生活的看法有所不 同,年輕世代對於生活滿意的情況較佳,而年長世代顯示對目前的生活情況較不滿意;(3)整 體經濟變動所產生的影響有跨世代的生命經驗現象;(4)不同的生命事件對生活滿意程度有不 同的影響;及(5)不同人口特質(性別與教育程度)對於生活變動有不同調適及不同的生活滿意 程度。

關鍵字:生活滿意程度;世代比較;生命事件;生命週期

(3)

一、前言

台灣近幾年來面臨快速的社會政治變遷,在政治方面,發生了台灣民主政治史上首次的政 黨輪替,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在公元兩千年的總統大選中落敗,四十年來第一次成為在野黨。 而過去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在野情況下的民進黨,在政黨輪替之後首度成為執政黨。新政府嘗 試著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因此不管在政策方面、或是行政方面都出現 暫時的失序情況,核四政策的逆轉再逆轉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在經濟方面,全世界近幾年 來的所發生不景氣情況,在全球化的連動之下,台灣也出現過去難得一見的經濟呈現負成長 的情況。在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過去台灣所自詡的低失業率的情況開始有所轉變,失業率 屢創新高,如何解決就業問題成為台灣人民所共同關心的問題。社會結構方面,貧富差距不 斷的加大,失業率不斷攀升更惡化了此種情形,因此衍生的許多社會問題更時有所聞。其他 在諸如教育、文化等其他方面,在跨入新世紀的同時,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與變遷, 凡此種種,皆造成了台灣近幾年來整體社會環境的重大改變。 在面臨快速社會變遷的情況下,個人也需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而作調適與改變。在調適與 改變的同時,人們對於個人自身生活的認知也需隨著不斷的調整。個人對於生活的認知與調 適在某種程度上勢必受到外在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快速的社會變動之下,個人的生活 認知與調適問題就成為學者們所關心的問題之一。 個人的生活調適問題除了受到外在環境變動的影響之外,在相當程度上也受到個人生命歷 程中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影響。某些重大的生命事件,例如婚姻情況的改變、家庭生命 週期的循環、傷病或死亡等,也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認知與調適的問題。正向的生命事件, 如結婚、生子,和負面的生命事件,如失業、生病或親人死亡,雖然都同樣的對個人帶來調 適的問題,但是調適的過程並不相同。 不同的世代及不同人口特質的族群,在面臨不同的生命事件時,其調適的反映並不相同。 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因此在面對相同的社會環境變動時,所表現的生活調適反應 並不相同。不僅如此,不同人口特質的族群,例如不同的性別和不同的教育程度的族群,由 於人口特質的差異性,因此在面對個人的生活改變及整體的社會環境的變遷時,所採取的調

(4)

適策略和調適反應也各有差異。 根據生命歷程理論主張,人類生命歷程過程中有許多必經的生命事件,而這些生命事件有 其出現順序。但隨著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在生命歷程中有許多是共同經歷的生命事件,雖 然各人出現的順序不同,但基本上會依循著一般常見的共通模式,從出生、就學、工作、婚 姻、老化與疾病到死亡,雖然有個別差異,但基本上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發生各種生命事件 的機率各不相同。較年輕者,發生正向生命事件的機率較高,而隨著年紀漸長,某些如疾病、 死亡等負面生命事件發生機率逐漸增大。不僅如此,生命中有某些意外的生命事件,例如失 業、突現的重大疾病或工作轉換等也在生命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個人的一生當中, 隨著不同的年齡發生各種生命事件的機率並不相同。 綜上所述,不同的生命階段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生命事件。而除了某些依生命階段而出 現的可預期的生命事件外,還有一些偶發的生命事件會受到各種內外在條件的影響而在各個 生命階段出現。個人的生命過程中,不同的生命事件對個人所帶來的影響有大有小。而所表 現出來的面向也各有不同,其中之一即是表現在個人對於生活的看法上。不同的生命事件對 個人所帶來的生活調適與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有所差異。然而,對於生命事件與生活滿意及調 適程度之間的關係至今仍鮮有研究進行探討。職是之故,本研究以下將針對幾個主題進行實 證的探討: 1 針對生命歷程理論的主張,亦即不同的生命階段發生不同的生命事件模式進行檢驗。 2 不同的生命事件如何影響生活的調適,換言之,不同的生命事件對生活的看法有何影響? 3 不同的世代在面對內在及外在的環境變動的調適情形,表現在生活滿意度及對未來的生 活的看法有何變化及期望? 4 不同人口特質的族群在面臨內外在環境的變動時,其生活調適的情形有何差異? 本研究利用內政部所舉辨的「九十一年台閩地區生活狀況調查」所得資料進行次級資料之 實證分析。透過本研究期能發現不同生命階段各種必經的及偶發的生命事件,對個人所帶來 的調適影響的情形如何?其在生活滿意的程度方面又帶來何種影響將是本研究所關心及期待 解答的問題。

(5)

貳、文獻回顧

自 1960 年代美國開始進行有關社會指標(social indicator)的研究以來,學術界即開始嘗試 研究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間之關係。1960 年代學術界研究生活品質時,其重點在強調如何 使生活過得更好的各種社會生活指標。但客觀的生活指標提高,並不代表人們主觀上覺得比 較快樂。人們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是主觀上的認知問題,也是學者所關心的重點(簡春安, 1991;柯瓊芳,1998;曾敏傑,2002)。故自 1970 年代之後,學者們關心的焦點開始轉向如 何讓生活過得更滿意,也就是個人朝向外在世界的主觀感受及社會心理的適應程度(曾敏傑, 2002)。 研究發現,影響生活滿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文化傳統、居住人口密度、宗教信仰(柯瓊 芳,1998)、家庭生活、工作環境、休閒生活(簡春安,1991)、或是客觀的外在社會環境等(曾 敏傑,2002),均會影響人們對於主觀生活滿意的看法。曾敏傑(2002)比較台灣社會在主客觀 生活品質變遷後發現,台灣居民生活的客觀品質在逐漸提升,但主觀的生活滿意程度卻隨著 客觀的生活品質的上升而呈現下降的趨勢。簡春安(1991)在稍早也指出,台灣婦女對生活滿 意的程度,除了在家庭生活方面稍高之外,不論是對環境、休閒生活或是對工作滿意的程度, 均有相當比例的婦女表示出對現狀的不滿,尤其以教育程度較高的婦女為然。後來的研究也 指出類似的情形,台灣居民對婚姻生活及親子關係平均滿意度較高,而對於住宅環境、財務 及教育情況滿意的程度則較低(曾敏傑,2002)。 除了上述所提及之休閒生活及住宅環境等外在社會情況,會影響人們對於生活的滿意程 度之外,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個人本身的情況也會影響對於生活的適應及滿意的程度。個人 一生中會面臨不同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在不同生命週期中無可避免的會面臨許多不同的重 大的生命事件(life events),這些重大的生命事件經常對個人往後的人生帶來重大的影響,這 些生命事件有時也被稱為關鍵事件(critical events)。Thomson 等人(2002)將青少年的重要生命 事件區分成幾大類:包括了家庭事件,例如離開家庭、父母離異等;死亡事件,如親人或配 偶死亡,朋友死亡等;疾病事件,例如心臟病或被診斷出有癌症(Spira and Kenemore, 2002); 教育事件,如進入大學(Raymore et al., 2001),或被學校退學等;成年事件,例如 18 歲的生日,

(6)

或取得駕照;麻煩事件,例如使用毐品或雙親入獄;休閒與消費事件,如進入酒館,或獲得 車子;及人際關係的改變,如開始與異性交往,或與男女朋友分手等。當然除此之外,在個 人的生命週期中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生命事件,例如找到工作就業或離開職場(Peterson, 1979)、結婚及開始為人父母(Raymore et al., 2001)、或配偶死亡(Anderson, 1984)等。

這些生命事件對個人的影響時間有長有短,有些事件會在短期之內對個人帶來心理調適 的問題(董智慧、趙淑珠,1998; 洪榮昭、吳銘達,1999; 陳慈幸,2000; 沈勝昂,2001),影 響個人的社會認知,並造成個人心理衝突及矛盾(Higgins et al., 1995),有些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則是長期性的,可能影響個人往後的的人生觀(Johnson, 2002)、人際關係(Anderson, 1984),甚 至於整個休閒、工作及生活模式都受到影響(Anderson, 1984; Kets De Vries et al., 1984; Mitchell, 1990; Raymore et al., 2001)。 就社會心理適應及健康層面來看,生命事件會影響個人的整體生活及社會適應,並進而 影響心理健康及生活滿意情況。以遭受犯罪侵害的受害者為例,研究發現,受害者往往會產 生心理適應的問題,一般而言,遭受犯罪侵害的受害者,會有受重大創傷後心理產生壓力的 情形發生,並產生所謂的創傷壓力症候群(沈勝昂,2000),使得受害者在日常生活方面產生 精神障礙,難以適應社會生活。特別是因為受害者所產生的創傷壓力,進一步可能衍生出怨 天尤人及厭世的想法,造成生活滿意程度嚴重低落,進一步更可能產生精神症狀,此種犯罪 被害者需要接受心理輔導,使其回復現實社會生活(陳慈幸,2000; 沈勝昂,2001)。 學者亦針對就業情形影響個人的社會心理適應情況進行研究,洪榮昭與吳銘達(1999)針 對失業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失業者普遍有著經濟拮据、求職就業、及對未來不確定等煩惱, 並可能產生人際關係及心理上的困境。此種由於失業所帶來的影響,就短期而言,將影響個 人對於日常社會生活的適應及滿意的程度。而就長期而言,將嚴重影響社會生活的其他生命 機會。相對於失業者的煩惱,黃貴美(1999)針對俗稱鐵飯碗的公務人員對於工作生活的滿意 程度研究後發現,公務人員對生活普遍覺得滿意,並覺得生涯應該進行規劃,顯示出公務人 員的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的程度較高。 此外,就業時間長短對個人的生活滿意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顯示,就業滿意程 度並非隨著時間成直線下降的闗係。不同的就業期間,生活滿意程度會有不同程度的非線性

(7)

的改變。研究發現,在個人的就業生命週期中,會有二個滿意程度較高的時期,而有三個滿 意程度較低的時期,並且這種改變與個人的其他生命事件有著密切相關(Kets De Vries,1984)。 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婚姻模式產生了重大的變化,例如結婚的年齡延遲造成普遍晚婚 的現象,不婚、或同居但不結婚的人口大大增加,離婚、再婚及單親的情形愈來愈普遍(Glick, 1989; Huang, 1999),這些婚姻家庭模式的改變,造成了家庭生命週期模式的變化,也帶來了 個人對家庭生命週期中生命事件的適應問題,對社會心理適應及生活滿意程度有重大的影響。 首先就婚姻情況(marital status)的改變來看,婚姻狀況的改變常造成個人的心理調適問 題,並影響對生活的看法。單身不結婚的人,由於維持單身的動機及態度不同,常影響單身 者的社會心理知覺,並影響其心理健康及心理適應,對生活及幸福滿足程度有所影響(董智 慧、趙淑珠,1998)。而選擇結婚者在婚姻初期也需要對驟然改變的生活,進行不同時期不同 階段的調適,因此需要對原本的社會角色作調整,因此可能帶來對於生活看法的變化(蔡文 輝,1987)。而離婚的人由於生活面臨重大的改變,因此在生活上經常有適應上的困難。研究 指出,離婚的男性個人適應為一連續的過程,會歷經混亂的階段,再至封閉及慌亂之因應階 段,再到達適應的階段,而離婚的男性對於生活滿意的程度通常較低(劉彥君,1998)。 開始為人父母是家庭生命週期中的重大生命事件,經常帶來生活上重大改變。研究指出 此種重大生命事件,短期內會對個人的認知帶來改變,造成經常性壓力(regular pressure)及資 訊曝露(informational exposure)的改變,造成個人的認知失調及自我矛盾,產生對於生活滿意 程度的改變(Hoggins et al., 1995;葉在庭、劉珣英,2002)。尤其是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的生 活事件,如更換工作、計劃購屋、角色的轉變等容易對女性造成壓力,影響婦女產後的情緒 狀態,甚至引發所謂的產後憂鬱症(葉在庭、劉珣英,2002)。不僅如此,這些生命事件還有 可能影響長期的生活及行為模式(Raymore et al., 2001)。研究指出,為人父母對女性的行為模 式影響較大,對男性的影響較小。Raymore(2001)的研究指出,女性的休閒行為會在成為母親 之後有所改變,逐漸轉向較為靜態的以家庭為主的休閒活動。此外女性的情緒也較容易受到 婚姻及為人父母的影響,有研究認為,為人父母對女性的情緒影響比對男性的影響來得顯著 (葉在庭、劉珣英,2002;Higgins,1995)。 不同的家庭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也常帶來配偶彼此之間的情緒變化,從新婚、育兒到子

(8)

女逐漸成長終至離家,在不同的週期中,夫妻各自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調適,也因此生活的 滿意程度會隨著不同的階段而有所改變。一般而言,婚姻初期夫妻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最高, 而在第一個小孩來臨時的過渡期,由原本的夫妻進入父母的角色轉換,是影響婚姻滿意度的 重要影響因素。往後隨著子女的出世逐漸降低,到子女離家進入所謂的空巢期(empty nest)時, 此時婚姻的滿意程度到達最低點,而其後再逐漸升高。(林顯宗,1985;蔡詩薏、胡淑貞,2001)。 喪偶也是家庭生命週期的重大生命事件之一,Anderson(1984)的研究發現,和已婚且未喪 偶的婦女比較起來,喪偶的中老年婦女,更需要子女及手足的關懷,並且還會尋求其他親友 的協助,以維持其生理及心理健康。可以想見,單身的中老年婦女,若無子女同居,且手足 凋零或很少來往的話,將對其社會生活適應及生活滿足的程度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健康狀況對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罹患某些重大傷病可能對個人 的行動及生活帶來不便,並進而影響其社會生活。癌症、心臟病等重大且可能隨時致死的疾 病對個人的生活適應產生重大的衝擊。當被診斷出有心臟病或癌症時,病人一般的反應可能 會帶來自我認知的改變,或有身體上及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出現人際互動上的適應困難(Spira & Kenemore, 2002),進而影響病人對生命的看法。另一方面,某些經常性但不至於致死的疾 病也可能因個人對疾病的接受程度不相同,而產生生活適應上的困擾。例如賴香如等人(2001) 針對氣喘學生所做的研究顯示,患有氣喘的學生有生理及心理適應的問題,且患有氣喘的學 生在人際適應上經常產生困擾。Mitchell(1990)的研究也顯示,因慢性關節炎(arthritis)而提早 退出勞動市場,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可能對病患的收入產生影響,並影響其對生活滿 意的程度。 綜上所述,就短期而言,重大的生命事件會對個人的生活、心理及社會適應產生程度不 一的影響,在此種情形之下,由於每個人對這些生命事件的解讀及看法不同,可能對其社會 生活的適應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並影響其生活的看法,造成對生活滿意程度不同的看法。 就不同的世代而言,不同的世代各自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因此,在面對社會、政治、經 濟變動時其反應會有所不同。換言之,不同世代的群體,有不同的生命體驗,同時也會形成 不同世代間不同的想法,故針對不同世代作比較,則可以了解某些生命事件在不同的世代間 所造成影響的差異,進而了解長期的社會變遷趨勢(Hardy, 1997)。

(9)

Peterson(1979)指出,家庭社會化及社會結構(如政府補助及整體的社會情況),會影響不 同世代的就業情況。每個不同的世代均有其特徵,也因此會影響其就業及失業情況。 Owen(1989)的研究也支持此種看法,同時利用橫斷性比較和世代比較二種方法研究勞動參與 率的生命週期後發現,長期而言,不管是年輕人或老年人的就業及勞動參與率有下降的趨勢, 而不同世代間的就業意願也有所差異,較為年長的世代,就業參與的意願較高;反之較為年 輕的世代,就業參與的程度較低。Owen 認為這是受到外在政府補助的影響,當政府對失業進 行補助時,勞動參與率會降低,反之則會升高。換言之,隨著不同的世代及不同的年齡,就 業參與的情形並不相同,這可以反應就業參與此一生命事件的長期變動趨勢。 綜上所述,先前的研究顯示重大生命事件對人們短期的心理調適及生活滿意程度有一定 的影響。而某些生命事件更可能長期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不管是就業情況的改變、 婚姻家庭生命週期中的重大事件、罹患重大疾病、人際關係的改變或消滅,甚至遭遇犯罪事 件的傷害都有可能使人們在短期心理上產生不適應,甚至產生更長期的影響。並且,不同世 代在面臨社會政治經濟背景的變動時,所產生的反應並不相同,因此也可能影響對於生活滿 意度的看法。 本研究利用內政部所舉辨的九十一年台閩地區生活狀況調查所得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 析。首先針對資料中生活事件和生活滿意度進行探討;其次,以不同的年齡層所發生的生命 事件,及對生活的看法,進行世代比較;最後,針對不同性別和教育程度的人口與生活的滿 意度之間關係進行探討;期能發現不同世代及不同的生命事件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參、分析結果與討論

不同的年齡層,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面臨不同的社會變遷下,可能面臨不同的重大生活 事件,進而產生對生活的不同看法,及對未來的人生有不同的期望。職是之故,本文以下先 就不同的年齡人口,面臨的生活事件、對生活的看法及對未來的期望作分析;次就不同教育 程度及性別的人口,對於生活的看法作初步的探討;最後就整體的人口對目前的生活看法做 一整體性的探討及討論。

(10)

一、不同世代對生活的看法比較

不同世代人口,由於自身所處之內在心理狀況及外在社會情況影響,各個世代均有獨特 的生命歷程,因此所面臨的生活事件及對生活的看法也不相同。因此,透過對不同世代對生 活事件的比較及對生活的看法,有助於我們了解各個世代的生命歷程。

1 不同世代人口面臨的生活事件分析

從表 1 各世代人口發生的生活事件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各個世代的人口位於不同的生命 歷程中,有其不同於其他世代人口獨特生活事件。但除了各世代的獨特生命歷程所造成的生 活事件不相同外,我們也發現,有一些事件是跨世代的事件。 表 1 顯示,20-29 歲的年輕人口生命事件集中在建立家庭生命循環,我們可以發現,此一 年齡層的人口所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中,有近 30%的人口是與婚姻或生育有關,顯示進入家 庭生活循環是這個世代重要的生活事件。其次我們發現 30-39 歲人口報告的生命事件中,與 婚姻有關的比例下降,而生小孩的比例和年輕人口相當,這或許意味著生育年齡的往後延遲。 接著我們可以發現,親人死亡或重大事故、疾病等事件在 40 歲以後的世代較為常見。特 別是 65 歲以上的人口發生傷病事件的比例高達 38%,而我們同時也觀察到,有 26%的老年 人口發生歷經親人死亡及疾病等重大的傷病事件,顯示中老年人口的生活事件較常發生在自 己及親人與健康有關的事項上。 除了因世代不同所引發的各世代差異外,我們也發現和社會整體變遷有關的事件也佔了 相當大的比例。如民國 90 年因政治經濟的大幅變化,使得青壯人口(20-40 歲)歷經的重大的 生活事件中有很大的部份是在與創業、找工作或換工作等與工作有關的事件。而中高齡(40-64 歲)人口,則由於整體外在大環境的影響,經歷了高比例失業或經商失敗等事件。 就上所述,我們發現,較為年輕的世代,生命事件發生在建立家庭及工作事項;而中高 齡世代,則較容易經歷失業或傷病等生命事件。不過,就不同世代人口來說,我們發現了受 到大環境影響的工作因素,有跨世代的經驗現象。 再就正向生命事件和負向生命事件相較,我們發現,年輕人口發生正向生命事件(例如結

(11)

婚、生小孩或找到新工作)的比例高於中高年人口。而中高年齡人口發生負向生命事件(例如 失業、財務損失或親人死亡)等的比例則高於年輕人口。這當然不說中高年齡人口較容易發生 負面的生命事件。只是結果顯示,不同的正負向生命事件,在各個世代發生的機率不同。換 言之,不同的世代所承受的生命事件風險程度有所差異。 表 1、不同年齡層之重大生命事件發生交叉表 N=585 事件項目 年齡 訂婚結 婚或分 居 生小孩 離婚、 分居 買房 子 工作有 升遷 創業、 找到工 作或換 工作 失業或 事業失 敗 重大財 物損失 自己有 重大傷 病 親人死 亡或重 大事 故、疾 病 其他 合計 20-29 歲 24 (15.3%) 21 (13.4%) 0 (0%) 4 (2.6%) 5 (3.2%) 48 (30.6%) 24 (15.3%) 9 (5.7%) 0 (0.%) 11 (7.0%) 11 (7.0%) 157 (100%) 30-39 歲 12 (8.6%) 18 (12.9%) 1 (0.7%) 10 (7.1%) 4 (2.9%) 30 (21.4%) 40 (28.8%) 11 (7..9%) 4 (2.9%) 9 (6.4%) 1 (0.7%) 140 (100%) 40-49 歲 2 (1.4%) 5 (3.4%) 0 (0%) 4 (2.7%) 5 (3.4%) 16 (11%) 63 (43.2%) 16 (11.0%) 7 (4.8%) 18 (12.3%) 10 (6..9%) 146 (100%) 50-64 歲 3 (3.3%) 1 (1.1%) 1 (1.1%) 3 (3.3%) 1 (1.1% 7 (7.6%) 37 (40.2%) 19 (20.7%) 6 (6.5%) 10 (10.9%) 4 (4.4%) 92 (100%) 65 歲 及 以上 0 (0%) 0 (0%) 0 (0%) 0 (0%) 1 (2.0%) 2 (4.0%) 10 (20.0%) 5 (10.0%) 19 (38.0%) 13 (26.%) 0 (0%) 50 (100%)

2 不同世代對目前生活的看法比較

由表 2 我們可以發現,年輕的世代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比較高,如 20-29 歲這個年齡層, 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例達到 8 成,而不滿者僅佔二成不到,其滿意對不滿意比例的比值(odds ratio)(82.5% 17.5%)為 4.71,但隨著世代年齡的增長,我們可以發現滿意的程度會隨著年齡 的上升而有下降的情形,顯示年紀愈大的人可能愈不滿意目前的生活。 而就不同世代對其財務狀況的看法而言,從表 3 我們可以發現到,不同世代對目前財務 狀況的滿意程度和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情形不同。以財務狀況來看,我們發現年紀較輕(20-29 歲)和年紀較長(65 歲以上)的世代,其滿意的程度較高,而位於中間的青壯年人口可能由於必 需擔負家計和子女教育等因素,對財務狀況的滿意程度有較低的情形,而以 40-49 歲人口滿 意和不滿意的比值接近 1 為最低,顯示青壯年人口承受的財務壓力最大。

(12)

表 2、各年齡層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的比較表 N=2012 滿意與否 年齡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例比值 20-29 歲 411(82.5%) 87(17.5%) 498(100%) 4.71 30-39 歲 329(70.8%) 136(29.2%) 465(100%) 2.42 40-49 歲 352(67.7%) 168(32.3%) 520(100%) 2.09 50-64 歲 235(67.7%) 112(32.3%) 347(100%) 2.09 65 歲及以上 120(65.9%) 62(34.1%) 182(100%) 1.93 表 3、各年齡層對財務狀況滿意程度的比較表 N=2012 滿意與否 年齡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 例比值 20-29 歲 286(58.0%) 207(42.0%) 493(100%) 1.38 30-39 歲 251(53.9%) 215(46.1%) 466(100%) 1.17 40-49 歲 269(51.8%) 250(48.2%) 519(100%) 1.07 50-64 歲 187(53.3.0%) 164(46.7%) 351(100%) 1.14 65 歲及以上 107(58.5%) 76(41.5%) 183(100%) 1.41

3.不同世代對未來生活的看法比較

表 4 和表 5 顯示了各世代人口對未來生活不同的期望面向,表 4 顯示了各世代對未來生 活當中最憂心的問題的看法;而表 5 則顯示了不同世代對未來生活的期望。由表 4 我們可以 發現,較為年輕的世代,面臨生活及就業的競爭情況,因此顯示出對未來生活中的事業及財 務問題有較大的焦慮情況。如在 20-29 歲人口有相當比例的人表示對未來事業(32%)及財務問 題(18.1%)的憂慮;而再往上一世代(30-39 歲),也有四成的人顯示出對事業及財務兩方面的憂 慮。而 50 歲以上的人口,或許由於逐漸準備退出職場因素,憂心事業和財務問題的比例有降 低的傾向。不過,我們也觀察到,對於財務問題的憂心情況並未隨著年齡下降,而以 30-39 歲的人表示憂慮的比例最高。這顯示在目前的情況之下,財務問題已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一

(13)

件大事。 表 4、各年齡層對未來生活最憂心的事件表 N=2030 事件項目 年齡 事業問題 財務問題 健康問題 婚姻問題 求學問題 小孩教養 及求學 交友問題 20-29 歲 185 (37.2%) 90 (18.1%) 21 (4.2%) 17 (3.4%) 24 (4.8%) 47 (9.4%) 3 (0.6%) 30-39 歲 87 (18.6%) 106 (22.7%) 25 (5.4%) 10 (2.1%) 1 (0.2%) 124 (26.6%) 1 (0.2%) 40-49 歲 94 (17.9%) 102 (19.5%) 48 (9.2%) 4 (0.8%) 1 (0.2%) 140 (26.7%) 0 (0%) 50-64 歲 38 (10.7%) 70 (19.7%) 50 (14.0%) 2 (0.6%) 0 (0%) 53 (14.9%) 0 (0%) 65 歲及以上 11 (5.9%) 31 (16.7%) 39 (21.0%) 0 (0%) 0 (0%) 14 (7.5%) 0 (0%) 除此之外,各個世代也各自有不同的關心問題,例如我們觀察到 30-39 及 40-49 歲的人 口,可能由於子女尚未成年,因此有相當多比例,如 30-39 歲(26.6%)及 40-49 歲(26.7%)的人, 關心小孩的教養及求學的問題。另外我們也發現,隨著年紀的增長,50 歲以上的人口面臨的 壓力事件是不相同的,一方面要擔心健康逐漸走下坡,而另一方面可能由於子女尚未成年, 因此子女的求學問題也是關心的焦點之一。而老年人口(65 歲以上)因逐漸老化,有二成的人 對健康問題表示關心。 和最憂心的事成對比,以對未來生活期待來看,從表 5 我們可以觀察到,年輕人口對於 工作順利有較大的渴望,20-29 歲及 30-39 歲的人有近 3 成的人希望未來能夠擁有事業或工作 順利的生活,顯示出經濟生活的安定性仍是青壯人口追求的目標,而 40-49 歲的人口也有近 2 成的人表達出這種期望。 就身體健康而言,不管各個世代,均表達出對身體健康的希望。並且我們也可以發現,隨著 年紀的增高,對於健康的需求愈殷切,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更有高達 4 成的人表示未來能 夠過著身體健康的生活,顯示出對健康的期望是跨世代的現象。

(14)

續表 4、各年齡層和對未來生活最憂心的事件交叉表 N=2030 事件項目 年齡 人身安 全問題 居住問題 父母健康 或奉養問 題 自己養 老問題 其他 沒有憂 心問題 總計 20-29 歲 26 (5.2%) 4 (0.8%) 25 (5.0%) 1 (0.2%) 4 (0.8%) 51 (10.2%) 498 (100%) 30-39 歲 31 (6.6%) 7 (1.5%) 18 (3.9%) 3 (0.6%) 7 (1.5%) 47 (10.1%) 467 (100%) 40-49 歲 25 (4.8%) 3 (0.6%) 16 (3.1%) 8 (1.5%) 15 (2.9%) 68 (13.0%) 524 (100%) 50-64 歲 19 (5.3%) 1 (0.3%) 10 (2.8%) 23 (6.5%) 12 (3.4%) 78 (21.9%) 356 (100%) 65 歲及以上 11 (5.9%) 3 (1.6%) 1 (0.5%) 15 (8.1%) 6 (3.2%) 54 (29.0%) 186 (100%) 表 5、各年齡層未來最想過的生活比較表 N=1956 事件項目 年齡 有 良 好 工 作 或 事 業 順 利 的 生 活 治 安 良 好 的生活 有 自 己 房 子的生活 有 一 些 儲 蓄的生活 能 與 自 己 興 趣 相 符 的生活 身 體 健 康 的生活 20-29 歲 143 (29.6%) 35 (7.2%) 24 5.0%) 39 (8.1%) 36 (7.4%) 84 (17.4%) 30-39 歲 131 (29.0%) 40 (8.5%) 13 (2.9%) 38 (8.4%) 22 (4.9%) 90 (19.9%) 40-49 歲 110 (21.9%) 49 (9.7%) 8 (1.6%) 38 (7.6%) 35 (7.0%) 103 (20.5%) 50-64 歲 40 (11.7%) 34 ((10.0%) 4 (1.2%) 27 (7.9%) 19 5.6%) 111 (32.6%) 65 歲及以上 6 (3.4%) 14 (8.0%) 1 (0.6%) 7 (4.0%) 7 (4.0%) 77 (43.8%)

二、生命事件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由表 6 我們可以發現,以無發生重大生命事件者而言,其生活滿意與不滿意比例之比值 為 3.52(77.9/22.1),再觀察重大生命事件發生者滿意與不滿意比例之比值後我們發現,發生正 面生命事件者(例如結婚、生子、購屋),其生活滿意度比例之比值較高,且較 3.52 為高,顯

(15)

示正面的生命事件對生活滿意度有正面的影響。反之,受訪者中有失業的、發生重大財物損 失的、生病的親友病故的,其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比例比值較低,其比值甚至低於 1。例如以 失業或事業失敗者而言,其表示滿意與不滿意者比例之比值就低於 1(0.59),表示不滿意者比 滿意者還多。 續表 5、各年齡層未來最想過的生活比較表 N=1956 事件項目 年齡 能 與 家 人 團 圓 和 樂 的生活 有 良 好 居 住 環 境 的 生活 有 良 好 婚 姻的生活 年 老 後 能 安 心 的 生 活 其他 總計 20-29 歲 54 (11.2%) 16 (3.3%) 23 (4.8%) 22 (4.6%) 8 (1.7%) 484 (100%) 30-39 歲 43 (9.5%) 23 5.1%) 17 (3.8%) 29 (6.4%) 6 (1.3%) 452 (100%) 40-49 歲 73 (14.5%) 28 (5.6%) 13 (2.6%) 37 (7.4%) 9 (1.8%) 503 (100%) 50-64 歲 40 (11.7%) 6 (1.8%) 9 (2.6%) 47 (13.8%) 4 (1.2%) 341 (100%) 65 歲及以上 15 (8.5%) 3 (1.8%) 1 (0.6%) 42 (23.9%) 3 (1.7%) 176 (100%) 而從表 7 我們也可以發現,以無發生重大的生命事件者而言,對財務滿意與不滿意比例 比值為 1.60(61.6/38.4)。發生與財務有關的正面事件者,(例如買房子或工作獲得升遷者)比值 高較 1.60 為高,顯示對財務情況表示出相當高的滿意程度。而發生負面生命事件,特別是與 經濟有關者,如失業、發生財務損失,則表示出對於財務程度相當高的不滿意的程度。例如, 以失業者而言,其比值為 0.26,遠低於正常的 1.6,顯示出與財務有關的負面生命事件與對財 務狀況的負面看法有關。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發生工作轉換者(如創業或換工作者),其對 財務的滿意程度也偏低,可能與收入暫時不穩定有關。

(16)

表 6、生命事件與生活滿意度交叉表 N=2012 事件 項目 滿意 與否 訂婚結 婚或分 居 生小孩 離婚、 分居 買房子 工作有 升遷 創業、 找到工 作或換 工作 失業或 事業失 敗 重大財 物損失 自己有 重大傷 病 親人死 亡或重 大事 故、疾 病 其他 無重大 事件 滿意 35 (87.5%) 38 (84.4%) 0 (0%) 17 (81.0%) 14 (875%) 61 (59.2%) 65 (37.4%) 32 (54.2%) 16 (45.7%) 39 (65.0%) 15 (57.7%) 1115 (77..9%) 不 滿 意 5 (12.5%) 7 (15.6%) 2 (100%) 4 (19.0%) 3 (12.5%) 42 (40.8%) 109 (62.6%) 27 (45.8%) 19 (54.3%) 21 (35.0%) 11 (42.3%) 316 (22.1%) 合計 40 (100%) 45 (100%) 2 (100%) 21 (100%) 16 (100%) 103 (100%) 174 (100%) 59 (100%) 35 (100%) 60 (100%) 26 (100%) 1431 (100%) 滿 意 不 滿 意 比 例 比值 7.0 5.41 0 4.26 7 1.45 0.59 1.18 0.84 1.86 1.36 3.52 表 7、重大事件與財務滿意程度交叉表 N=2012 事件 項目 滿意 與否 訂婚結 婚或分 居 生小孩 離婚、 分居 買房子 工作有 升遷 創業、 找到工 作或換 工作 失業或 事業失 敗 重大財 物損失 自己有 重大傷 病 親人死 亡或重 大事 故、疾 病 其他 無重大 事件 滿意 21 (51.2%) 27 (60.0%) 0 (0%) 13 (61.9%) 12 (75.0%) 38 (37.3%) 36 (20.7%) 22 (36.7%) 14 (40.0%) 28 (45.9%) 8 (32.0%) 881 (61.6%) 不 滿 意 20 (48.8%) 18 (10.0%) 2 (100%) 8 (38.1%) 4 (25.0%) 64 (62.7%) 138 (79.3%) 38 (63.3%) 21 (60.0%) 33 (54.1%) 17 (68.0%) 549 (38.4%) 合計 41 (100%) 45 (100%) 2 (100%) 21 (100%) 16 (100%) 102 (100%) 174 (100%) 60 (100%) 35 (100%) 61 (100%) 25 (100%) 1430 (100%) 滿意 不 滿意 比例 比值 1.05 1.5 0 1.62 3 0.59 0.26 0.58 4 0.67 0.47 1.60

(17)

三、不同性別及教育程度對於生活看法比較

1 對於生活的看法

文獻指出,不同性別及教育程度的人對於不同生活事件及生活滿意度呈現出不同的看 法,由表 8 及表 9 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不管在對生活的看法上,或是在對 財務狀況的看法上有一些差異狀況存在。我們發現,教育程度愈高的人,對生活的看法持比 較正面的看法,其滿意比值較高。和低較育程度的人口比較起來,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口,其 對生活的調適度比較高,並且對於財務狀況也較滿意。而就不同性別而言,由表 9 和表 10 可 以發現,男性和女性比較起來,男性對生活及財務的滿意程度是較差的,女性對於財務況和 生活的滿意度來得高,顯示出在特定社經環境情況下,女性的調適程度可能較男性來得強。 表 8、教育程度和生活滿意度的交叉比較表 N=1766 滿意與否 教育程度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例比值 小學及國中 420 (64.2%) 234 (35.8%) 654 (100%) 1.79 高中及專科 730 (72.8%) 272 (27.2%) 1002 (100%) 2.68 大學以上 93 (84.6%) 17 (15.4%) 110 (100%) 5.49 表 9、教育程度和財務狀況滿意度的交叉比較表 N=1768 滿意與否 教育程度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例比值 小學及國中 309 (47.0%) 348 (53.0%) 657 (100%) 0.89 高中及專科 560 (55.9%) 442 (44.1%) 1002 (100%) 1.27 大學以上 73 (67.0%) 36 (33.0%) 109 (100%) 2.03

(18)

表 10、性別和生活滿意度的交叉比較表 N=2012 滿意與否 教育程度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例比值 男性 687 (68.8%) 311 (31.2%) 998 (100%) 2.21 女性 760 (75.0%) 254 (25.0%) 1014 (100%) 3.0 表 11、性別和財務狀況滿意度的交叉比較表 N=2012 滿意與否 教育程度 滿意(%) 不滿意(%) 總計(%) 滿 意 不 滿 意 比例比值 男性 515 (51.7%) 481 (48.3%) 996 (100%) 1.07 女性 585 (57.6%) 431 (42.4%) 1016 (100%) 1.35

2.不同性別和教育人口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由表 12 的資料我們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面對未來生活時,其看法略有不同。低教 育程度的人口較擔心財務的狀況,而教育程度較高者,擔心事業問題的比例較高。但不管如 何,面對事業及財務問題這二個經濟面向的問題,仍是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其次,子女的教養及求學問題也是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所共同關心的問題,其中,高中及專 科程度的受訪者,更有超過二成比例的人表示出對子女教養及就學問題的關切。 而由表 13 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台灣還呈現相當程度的傳統「男主外、女主內」性別分工 模式。男性比較憂心的是將來的事業的問題,而女性則有超過二成的人表示對小孩教養問題 及就學問題的擔憂。而經濟問題對男性和女性呈現的看法是相同的,不管男性或女性均有近 2 成的人表示出對將來財務問題的擔憂。

(19)

表 12、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未來憂心的事交叉表 N=1784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事業問題 財務問題 健康問題 婚姻問題 求學問題 小孩教養 及求學 交友問題 小學及國中 91 (13.7%) 153 (23.0%) 88 (13.2%) 5 (0.8%) 1 (0.2%) 117 (17.6%) 0 (0%) 高中及專科 226 (22.4%) 198 (19.6%) 69 (6.9%) 16 (1.6%) 10 (1.0%) 222 (22.0%) 2 (0.2%) 大學以上 32 (29.1%) 12 (10.9%) 9 (8.2%) 3 (2.7%) 3 (2.7%) 13 (11.8%) 1 (0.9%) 續表 12、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未來憂心的事交叉表 N=1784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人身安 全問題 居住問題 父 母 健 康 或 奉 養 問 題 自 己 養 老問題 其他 沒有憂 心問題 總計 小學及國中 22 (3.3%) 5 (0.8%) 18 (2.7%) 32 (4.8%) 13 (2.0%) 121 (18.2%) 666 (100%) 高中及專科 63 (6.3%) 8 (0.8%) 37 (3.7%) 16 (1.6%) 22 (2.2%) 119 (11.8%) 1008 (100%) 大學以上 7 (6.4%) 2 (1.8%) 7 (6.4%) 1 (0.9%) 2 (1.8%) 18 (16.4%) 110 (100%) 表 13、不同性別對未來憂心的事交叉表 N=2030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事業問題 財務問題 健康問題 婚姻問題 求學問題 小孩教養 及求學 交友問題 男性 234 (23.2%) 196 (19.5%) 73 (7.3%) 19 (1.9%) 15 (1.5%) 134 (13.3%) 3 (0.3%) 女性 181 (17.7%) 203 (19.8%) 110 (10.8%) 14 (1.4%) 11 (1.1%) 244 (23.9%) 1 (0.1%) 而就對未來生活的看法而言,從表 14 表 15 我們發現到,不管教育程度和性別為何,均 表達出對事業及工作順利的期望,其中我們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於事業和工作的期望 有極大的不同,低教育程度的人只有 15%表達出對事業及工作順利的期望;相反的,高教育 程度的人口卻有超過 5 成的人表達出對工作及事業的強烈渴望。但相對比較起來,教育程度 較低的人,對健康問題關心的程度,遠較中高教育程度人口來得高,形成了極為明顯的對比

(20)

情形。同時,低教育程度的人口也表達出對老年生活的期望。就不同的性別人們而言,不管 是男性或女性均表示出對工作或事業的期望,均有超過 2 成的人表示希望過事業順利的生 活;此外我們也發現,對健康生活的期望也是不分男女所共同追求的。 續表 13、不同性別對未來憂心的事交叉表 N=2030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人身安 全問題 居住問題 父母健康 或奉養問 題 自己養老 問題 其他 沒有憂 心問題 總計 男性 51 (5.1%) 8 (0.8%) 44 (4.4%) 28 (2.8%) 23 (2.3%) 179 (17.8%) 1007 (100%) 女性 61 (6.0%) 10 (1.0%) 26 (2.5%) 22 (2.2%) 21 (2.1%) 119 (11.6%) 1023 (100%) 表 1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N=1716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有良好工 作或事業 順利的生 活 治 安 良 好 的生活 有 自 己 房 子的生活 有 一 些 儲 蓄的生活 能 與 自 己 興 趣 相 符 的生活 身 體 健 康 的生活 小學及國中 98 (15.6%) 53 (8.4%) 7 (1.1%) 51 (8.1%) 26 (4.1%) 210 (33.4%) 高中及專科 251 (25.7%) 89 (9.1%) 35 (3.6%) 76 (7.8%) 63 (6.4%) 183 (18.7%) 大學以上 25 (55.9%) 7 (6.4%) 3 (2.8%) 6 (5.5%) 10 (9.2%) 27 (24.8%) 續表 14、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N=1716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能與家人 團圓和樂 的生活 有 良 好 居 住 環 境 的 生活 有 良 好 婚 姻的生活 年 老 後 能 安 心 的 生 活 其他 總計 小學及國中 73 (11.6%) 16 (2.5%) 15 (2.4%) 74 (11.8%) 6 (1.0%) 629 (100%) 高中及專科 113 (11.6%) 41 (4.2%) 35 (3.6%) 74 (7.6%) 18 (1.8%) 978 (100%) 大學以上 14 (12.8%) 14 (4.6%) 5 (4.6%) 8 (7.3%) 3 (2.8%) 109 (100%)

(21)

表 15、不同性別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N=1956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有良好工 作或事業 順利的生 活 治安良好 的生活 有 自 己 房 子的生活 有 一 些 儲 蓄的生活 能 與 自 己 興 趣 相 符 的生活 身 體 健 康 的生活 男性 221 (22.9%) 75 (7.8%) 17 (1.8%) 72 (7.5%) 64 (6.6%) 221 (22.9%) 女性 209 (21.1%) 97 (9.8%) 33 (3.3%) 77 (7.8%) 55 (5.5%) 244 (24.6%) 續表 15、不同性別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N=1956 事件項目 教育程度 能與家人 團圓和樂 的生活 有良好居 住環境的 生活 有 良 好 婚 姻的生活 年 老 後 能 安 心 的 生 活 其他 總計 男性 108 (11.2%) 41 (4.3%) 31 (3.2%) 100 (10.4%) 14 (1.5%) 964 (100%) 女性 117 (11.8%) 35 (3.5%) 32 ( 3.2%) 77 (7.8%) 16 (1.6%) 992 (100%)

三、結果討論

由前述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不同世代的人口在面臨不同生命歷程時,所經歷的重大 生命事件有不同的世代差異。除了不同的生命歷程中所經常發生的生命事件外(如出生、死 亡、疾病等),我們也發現,大環境整體變動也影響了某些生命事件的發生。不僅如此,由於 環境的變動更使得不同的世代對生活有不同的期望及看法。以下茲就分析結果所得發現作進 一步討論。 整體而言,青壯年人口位於生命歷程中的成家立業階段,因此在資料中顯示出有相當比 例的青壯年人口在婚姻情況及子女的生育情形上面臨變動。老人面臨的則是另一方面的問 題,資料顯示老年人口對身體健康情形有普遍擔憂的情形。由此結果我們發現在不同生命歷 程中,各世代人口所發生的生命事件大致符合生命歷程理論對生命事件的主張,亦即較年輕

(22)

者,發生與家庭有關的生命事件機率較高,而年紀漸長,則較容易出現與健康或疾病有關的 生命事件。 但除了家庭生命事件之外,由分析結果也可發現中高齡人口(40-49 歲及 50-59 歲)有相當 高的比例的人有失業或事業失敗的情形,並且隨著年齡增高,失業或事業失敗的比例有增高 的趨勢;而就另一方面來看,找到工作的人口比例恰好呈現相反的趨勢,亦即隨著年齡的增 加,能夠創業、找到工作或換工作的比例有降低的趨勢。結果顯示在社會環境劇烈變動,特 別是政治經濟環境的重大的改變,導致民眾就業情形發生重大改變,因而帶來了中高齡人口 可能的失業問題,且在年紀漸長的情形下,不易重新就業或是創業。 而不同世代對於生活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資料顯示了年輕人口對於目前生活滿意的程度 較高,而年紀較長的人口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有減低的傾向,這是否表示了年輕人口對於社 會環境的變動情形有較高的容忍程度?對於年輕人口的各種人口特質與其對於生活的滿意及 調適程度值得進一步加以探討。 雖說年輕人口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較高,但從資料中我們也發現,其實年輕人口對未來 的環境仍抱持著相當高的不確定感,因為有超過五成的人表示對於未來事業及財務問題的憂 心情形。和較為年長的世代比較起來,我們發現愈年輕的人口對於未來的經濟情況抱有更大 的不確定感,因此也顯示出較高憂心的比例。職是之故,在對將來的經濟情形不確定感的情 形下,所反應出來的是對追求穩定經濟生活的期待,分析結果顯示了跨世代追求經濟穩定的 渴望。除了老年人口之外,各年齡層的人口均表示了希望在將來能夠有良好工作或事業順利 的生活。 文獻指出,不同的生命事件會影響對於生活的看法,某些負面的生命事件,與生活滿意 程度的下降有關,如洪榮昭與吳銘達(1999)的分析指出,失業造成生活壓力,可能對失業者 造成心理壓力,影響生活適應。在分析中我們發現了與經濟有關的負面事件,例如失業或發 生財物損失,會影響對生活及對財務狀況的看法,此發現與前人研究符合。而與健康有關的 生命事件,例如自身生病或親人生病或死亡,對於生活及財務的滿意程度有著負面的影響。 換言之,負面的生命事件可能造成對於生活較為負面看法。

(23)

先前研究指出,結婚、生子等家庭生命事件,可能對角色扮演帶來壓力,進而影響生活 滿意程度(Hoggins et al., 1995;葉在庭、劉珣英,2002)。但本研究發現,這些正面的家庭生 命事件,對於生活滿意程度有正面的影響,發現和之前研究結果不符,有待學者進一步探討。 由於分析結果顯示受訪民眾普遍表示出對經濟生活的憂慮,使得我們必需從大環境的經 濟變動情形來進行了解。表 16 我們試圖列出國內一些有關民眾生活的重要經濟指標,或許有 助我們理解民眾為何普遍對經濟生活表示憂心的原因。由表 16 我們可以發現,由 89 年到民 國 91 年之間,許多攸關民生的總體經濟指標表現並不樂觀。例如以經濟成長率而言,很明顯 的發現民國 90 年經濟首次出現有史以來的負成長,雖說是短期現象,但卻對人們帶來很大的 衝擊,可能使得人們對未來的經濟期望趨向保守。另外,由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呈現負成長的 情形,我們發現人們的消費行為有趨於保守的情形。此外和 89 年比較起來,民間消費成長率 也有減緩的趨勢。綜上所述,特別是在目前失業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人們對未來 經濟的看法可能轉趨保守,可能比較不再像從前會有「台灣錢淹腳目」的看法。由表 16 我們 可以發現,89 到 90 年間,台灣的整體經濟環境歷經了巨大的波動,而這種巨大的波動反映 在本研究的分析當中。由研究結果我們也發現了在這種巨大的經濟波動的情況之下,人們對 未來的生活所表示出的不確定感和對未來的期望。 本研究目的不在說明經濟指標和人民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但透過表 16 的總體經濟指標 表現,或多或少有助於我們理解本研究的結果發現。 表 16、與民生有關的重要經濟指標 年度 國民經濟指標 89 年 90 年 91 年 經濟成長率(%) 5.86 -2.18 3.59 消費者物價年增率(%) 1.3 -0.01 -0.2 民間消費成長率(%) 4.9 1.0 2.0 失業率(%) 2.99 4.57 5.1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4)

除了經濟問題外,我們也發現了中壯年的人口,在面臨社會環境的變動情形之下,不僅 對自身有所擔憂,更擔心子女的教養問題,這或許和近年來生育率降低,家庭子女數變少有 關。因為在社會快速變動的情形下,作家長的人勢必需對子女的將來承擔更高的風險。關於 家庭結構和社會環境變動與子女的教養問題,仍有待學者進一步的探討。 而就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性別人口對於生活的看法作比較後,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在面對生 活事件和環境變動時,其調適程度似乎較男性來得稍佳。女性不管是在生活的滿意程度和對 財務狀況的看法上,表示滿意的比例均較男性為高。此結果和先前研究發現不盡相同,簡春 安(1991)指出,台灣婦女除了在家庭生活外,其他不管是在對環境的滿意程度或對工作的滿 意程度方面,其生活滿意的程度均較男性為差。本研究之發現有幾個可能發生原因。第一, 就前面所述,由於社會仍存在性別分工的模式,男性仍為主要家計負擔者,使得女性真接面 對生活及財務壓力的情形較少,即便或有,壓力也較男性來得小,因此對於生活的看法顯得 較為樂觀。第二,不同的性別在面臨生活事件及生活壓力時,其調適情形可能有所不同,男 性選擇的調適方式和女性可能不同,可能導致男性的調適能力相較於女性有所差異。第三、 隨著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經濟逐漸獲得自主,造成女性地位提升,均是造成十年前和十 年後有所差異的原因。關於性別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仍有待學者更進一步的探討,以 了解不同性別在面對生活事件時的不同因應策略和生活調適之間的關係。 資料顯示高教育程度的人口和低教育程度的人口相較,高教育程度對生活滿意的比例較 高,此結果可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討論。第一、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在面臨生活事件及環境變 動時,是否採取不同的因應策略?高教育程度的人口是可能擁有較多的資訊管道或較佳的能 力採行較佳的因應策略以促進生活調適;反之,低教育程度人口,在面臨生活變動時,可能 由於資訊管道不足,或受限於教育程度較低,無法尋求有效協助,因而表現出對生活的不滿? 受限於資料因素,本研究並未就此議題進行探討,關於教育程度和生活事件及生活調適的問 題仍有待後續研究加以探討。第二、不同教育程度人口所反應出對財務生活的滿意程度有極 大的差距。國小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口,表示出對財務狀況不滿意的比例超過一半;相反的, 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對財務情形感到滿意程度的人口則超過六成。其結果隱含著不同 教育程度的人口,在面臨社會經濟環境變動時,其對經濟生活的適應能力並不相同。高教育

(25)

程度的人口,由於教育程度較高,或者受過專業訓練,受到經濟變動影響的程度較小;而反 之低教育程度的人口,在面臨經濟變動時,往往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其結果就反映在對財 務生活的滿意程度上。因此研究結果預示了近幾年來的經濟變動的情形,高教育及低教育程 度的人口,對於生活的看法及適應性有漸趨兩極的趨勢,對於此種現象,有加以進一步研究 及注意的必要。

(26)

肆、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九十一年台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所得之樣本資料,針對不同的世代、性別 及教育程度人口在面臨重大的社會經濟環境變動時,所歷經不同生命事件的變異、對生活的 調適情形及對未來生活的展望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不同世代人口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 有自各獨特所需面對的生命事件,且除了不同的生命歷程影響生命事件的發生外,不同世代、 不同的生命事件、性別及教育程度的人口,在面臨整體環境的變化時,對生活的調適情況也 有所差異。以下茲就本研究所得結果作出幾點結論。 1 不同世代人口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各自有其所需面對的生命事件。年輕人口所發生 的生命事件大都與建立家庭生活循環事件有關,例如結婚、生子。而年紀較長的世代發生與 健康或死亡相關的生命事件的比例較高,例如疾病、或親人傷病死亡等。研究結果支持家庭 生命循環理論對生命歷程與生活事件的看法。 2 受到整體經濟環境變動的影響,不同世代有共同關心的生活事件,例如工作、就業等。 且與工作相關的生活事件在本研究中顯示出跨世代的經驗現象。 3 不同世代對生活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較為年輕的世代對生活顯示出比較高的 滿意程度,而較為年長的世代,則對目前的生活狀況顯示較為不滿意的情形。或許是由於隨 著年紀漸長,對生活的變動適應能力改變有關,此一方面仍需學者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而 關於經濟生活方面,經濟能力較差的年輕世代和年長世代顯示出對於財務狀況的不滿意情形 較高,有可能是經濟能力較差的世代,較容易受到經濟變動的直接衝擊所造成。 4 對於健康的期待和追求也有跨世代的經驗現象,顯示社會的變動,除了影響經濟生活 外,有能影響人們對於身體健康的期待。換言之,健康的身體是因應社會變動的所必需要的 個人重要必備條件之一。關於社會變動和個人健康的意識,目前仍缺乏相關的研究,有興趣 的學者或許可以進一步加以探討。 5 不同的生命事件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產生不同的影響。正面的生命事件,會增加對於生 活的滿意程度;而負面的生命事件,可能降低對於生活的調適能力,進而影響生活滿意程度。

(27)

本研究發現經濟生命事件與健康生命事件,嚴重影響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研究結果與先前 研究結果相符,結果支持生命事件影響生活滿意程度的主張。 6 不同的人口特質(如性別、教育程度)對於生活變動所帶來的調適問題可能有不同的因應 策略和能力。本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和高教育程度的人口,在面臨整體環境變動時,其適應能 力似乎較男性和低教育程度人口為佳,因此表現出較高的生活滿意程度。本研究並未對不同 人口特質的族群對生活的期待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有興趣的研究者可在此一基礎上進行更 進一步的研究,探討不同人口特質的族群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是否有所差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除了個人的生命歷程因素可能影響生命事件的發生之外,更重要 的是透過本研究發現了外在的整體社經環境有可能影響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和期待。針對研究 發現,研究者擬進一步提出對於政策之建議,以提供有關人士進行政策研究及擬定政策之參 考。 1 針對經濟能力較差的年輕人口及老年人口,政策應提供安全措施,避免此經濟不利人 口,在面臨環境變動時,受到過大的衝擊,因而影響其生活調適能力,進而對社會穩定及發 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2 建議針對不同世代的不同生命事件的需求,提供政策上的積極性介入措施,避免因生 命事件的發生而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進而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 3 鑑於低教育程度及中高齡人口等弱勢族群,在面臨社經環境產生劇烈變動時,不管在 經濟上或是生活上,均是直接受到衝擊的一群。如有可能,政策上應提供易於接近及主動之 協助調適的服務,以促進社會正義的實施,減少社經環境變動所帶來的直接衝擊,進而達到 預防勝於補救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董智慧、趙淑珠,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6: 267-304。

(28)

柯瓊芳,1998。”為什麼他們生活比較滿意?歐體十二國的比較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 報,28: 1-23。 洪榮昭、吳銘達,1999。’失業者對工作本質的看法及其失業心理之研究。’ 就業與訓練, 17(2):44-47。 陳慈幸,2000。’近年日本國內性侵害犯罪之被害檢舉狀況調查。’ 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 報,8:207-236。 曾敏傑, 2002。 ‘台灣主客觀生活品質變遷的探索。’ 輔仁學誌(法 管理學院之部),35: 23-50。 沈勝昂,2001。’犯罪被害創傷壓力模式與身心復健。’ 警學叢刊,31(6): 83-106。 黃建忠,1999。’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的成長。’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 139-167。 蔡詩薏、胡淑貞,2001。’社會人口特質、家庭生命週期與夫妻婚姻滿意度及其差異之研究。’ 成功大學學報, 36: 23-49(科技.醫學篇)。 賴香如等人,2001。’氣喘學生疾病接受度與生活適應問題相關研究。’ 學校衛生,39: 1-27。 簡春安,1991。’國內婦女生活滿意度調查報告。’ 當代社會工作,創刊號:87-99。 黃貴美,1999。’基層公務人員工作生活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區衛生 所員工為例。’ 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報, 2: 37-56。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 台北:五南。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 台北;五南。 邱亨嘉,1998。’喪偶對社區老人身體、精神及社會功能之影響。’ 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17(5):423-431。 葉在庭、劉珣英,2002。’ 生活事件、婚姻滿意度與產後憂鬱症的相關探討。’ 台灣醫界,45(9): 33-35。 劉彥君,1998。’離婚男性生活適應之研究。’ 台灣性學學刊, 4(1): 1-15。

(29)

英文部份

Anderson, T. B. 1984. ‘Widowhood as a Life Transition: Its Impact on Kinship 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Feb: 105-114.

Thomson, Rachel et al. 2002. ‘Critical moments: Choice , Chance and Opportunity in Young

People’s Narratives of Transition’ Sociology 36(2):335-354.

Peterson, James. L. 1979. ‘Work and Socioeconomic Life Cycle: and Agenda for Longitudinal

Research’ Monthly Labor Review, Feb: 23-27.

Raymore,L. A., Babor, B. L. and Eccles, J. S. 2001. ‘Leaving Home, Attending College, Partnership

and Parenthood: the Role of Life Transition Events in Leisure Pattern Stability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0:197-222.

Spira M. and kenemore E. 2002. ‘Cancer as A Life Transition: A Relational Apporach To Cancer

Wellness in Women’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0(2):173-186.

Higgins, E. T. et al. 1995. ‘The four A’s of Life Transitions: Attention, Accessibility, 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Social cognition, 13(3):215-242.

Mitchell, J. M. 1990. ‘The Effect of Chronic Disease on Work Behavior over the Life Cycl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6(4):928-942.

Johnson, M. K. 2002. ‘Social Origins, Adolescent Experience, and Work Valu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s to Adulthood’ Social Forces, 80(4):1307-1341.

Owen, J. D. 1989. ‘Labor Supply over the Life Cycle: The Long Term Forecasting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5:249-257.

Kets De Vries, M. F. R. et al., 1984. ‘Using the Life cycle to Anticipate Satisfaction at Work’

Journal of Forecasting, 3:161-172.

(30)

Ryder, N. B. 1997.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Hardy(ed.) “Study

Aging and Social Change” Calf: Sage.

Giordano, P. C. et al. 1998. ‘The Quality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Long Term Effects?’ Journal o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eveloping coheren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that aligns the school aims, the need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 Consumer choice behavior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supermarkets: the effects of brand name, price, and other search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6)“Urban knowledge park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22(2):33-45. (1997)“Strategic behavior and

(2000),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Quality, Valu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ervic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2001),

Shinar, "Effects of an in-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system on short- and long-term driving performance," Human Factors, vol. Abdel-Aty Mohamed, “Investig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