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朱 吉甚 土宮、品圳、一=口 貳、文化的民族主義思想 參、倫理的民族主義思想 肆、政治的民族主義思想 伍、經濟的民族主義思想 陸、濟世的民族主義思想 朵、結語 註釋

申宜、斗則

E司 十九世中葉以後,列強放肆地向亞洲侵略,中國成為蠶食鯨吞瓜分的對象,「辱國喪師,堂堂華夏,不達 於鄰邦」'中華民族到了炭炭可危的境地。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命,說出 •• 「如果不想辦法恢復民族主義, 中國將來不但要亡國,或者要亡種。所以我們要救中國,便先要想一個完善的方法恢復民族主義」(註一) 以民族主義為中心的三民主義國民革命於焉開始。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一如其自述,「余所持之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 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一註二)。所以其精義簡要地說,可分為三點 •• 第一是救中國的民族主 義,恢復中國固有道德、發揚固有智能、喚醒民族精神;主張中國民族自求解放,解脫列強侵略的枷鎖,以達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揚王道精神,一方面要用中國文化來恢復中國民族精神,進而恢復中國民族地位。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就是 以此為其基礎。 。修齊治平之理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第六講中,詳細解說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 心、修身、齊家、平天下」'「把一個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為止。像這樣精微開 展的理論,無論外國甚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智識中獨有的寶貝,是 應該保存的。」但是,孫中山先生坦率地指出中國人在修身方面的缺失,使得外國看中國人為野蠻,被人輕 視。「假如大家把修身的功夫做得很有條理,誠中形外,雖至舉動之微,亦能注意,遇到外國人,不以鄙陋行 為而侵犯人家的自由,外國人一定很尊重的。所以今天講到修身,諸位新青年便應該學外國人的新文化。只要 先能夠修身,便可以來講齊家、治國。 •••• 我們現在要能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便要從修身起, 把中國固有智識,一質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復。」(註十九)修 身是中國固有智識的起點,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民族自由、平等、獨立之境界才 能達成。 臼禮運大同孫中山先生也常書寫「天下為公」四字贈與其同志,互勉革命之最高目標。「天下為公」四 字出自禮運大同篇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同篇中云 •• 「男有八刀,女有歸」'就是「夫婦人倫之始 也」,而且「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講信修睦」'則人類社會能 夠「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這些倫理思想,由內而外,由中國而世界。孫中山先生 的倫理民族主義意識,不僅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不僅僅是中國民族達到大 同之境,世界民族也達到大同之境。三民主義是救國主義,也是救世界的主義。不過,救世界要從救中國立 足。所以,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提倡中國的民族主義,而反對在中國提倡世界主義;世界主義是中國民族強盛以 後,才進一步提倡世界主義。但是讀者也不必懷疑,既然反對在中國提倡世界主義,為甚麼中國民族強盛以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14)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八 後,又要提倡世界主義呢?這個疑問,根據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 第一、孫中山先生在演講「民族主義」第三講時,曾經說過一個繪炙人口的故事,香港輪船碼頭一個苦 力,把彩票放在竹槓之中,一旦彩票中獎,高興過度,把手中的竹槓投入海中,竹槓沒有了,彩票也沒有了。 這個故事比喻彩票是世界主義,竹槓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沒有了,世界主義也成了泡影。 中國民族是一個受外國侵略,哀弱的民族,就如同香港輪船碼頭的苦力一樣,要先有竹槓謀生,保住竹 槓'才能中彩票,成為富強;如果拋棄竹槓'富強就無望了。所以,孫中山先生把「近來講新文化的學生也提 倡世界主義,以為民族主義不合世界潮流」'視同丟掉竹槓,而且「把竹槓丟得太早了,不知發財的彩票,還 藏在裡面」。因此主張「再找得一枝竹槓」'恢復民族主義,這就是孫中山先生對中國民族在受列強帝國侵略 時,反對率先提倡世界主義的道理。 第二、孫中山先生認為中國民族強盛以後,可以提倡世界主義,但是他的世界主義不是帝國主義,而是濟 世的民族主義。 孫中山先生因此提出說明 .. 「我們要提倡民族主義,自己先聯合起來,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聯 合起來,共同用公理打破強榷。強權打破以後,世界上沒有野心家,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講世界主義 。」這就是他提倡先實行民族主義,進一步,才推展到世界主義的道理。

肆、政治的民族主義思想

「民族主義」第二講之演講詞中,已經指出中國民族遭受自然力的壓迫、經濟力的壓迫、政治力的壓迫; 而且政治力的壓迫,對於中國民族的亡國滅種危險性最大。 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命,以民族革命為先著,但是以政治革命同時並進,不但用政治革命加速民族革命 的成效,亦用政治革命保固民族革命的成果。孫中山先生曾說:「將來民族革命實行以後,現在的惡劣政治,

(15)
(16)
(17)
(18)
(19)
(20)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四 四 中,失去自主權,因為不平等條約,海關由外國人管理,不但不能用提高關稅來保護本國產品,反而還要抽押 金,加重本國貨物的稅,來保護外國貨物。其二是中國人的心理,對於本國的東西沒有信心,「一般人民都情 願藏收外國紙幣,不情願收藏中國現銀」'「中國人有了錢,要存到銀行內, •••• 只要聽到說是外國人辦的, 有了洋招牌,便嘆了定心丸,覺得極安全,有錢便送進去,就是利息極少,也很滿意。」其三是本國的貨物品 質不如外國貨;服務業類的銀行及船運等,都不如外國,所以就被外國壟斷了。尤其經濟力的壓迫配合上政治 力的壓迫,用外交條約取得租界與割地。經濟力的壓迫如虎添翼,更加厲害。 一一、消極的政策 國民革命的宗旨,對內要「覆被政府,還我主權」'對外要解脫列強不平等條約扭恰'「亟拯斯民於水 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在政策上,對內以「驅逐鰱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為指導原則;對外則敦親睦 鄰,維持世界和平,進而達到獨立、平等。同盟會軍政府宣言中之對外宣言便揭告 •• 「付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 締結之條約,皆繼續有效;口償款外債照舊擔認,仍由各自洋關如數攤還;臼所有外人之既得權利,一體保 護;的保護外國居留軍政府佔領之域內人民財產;的所有清政府與各國所立條約,所許各國權利,及與各國所 借國債,其事件成立於此宣言之後者,軍政府概不承認;內外人有加助清政府以妨害國民軍政府者,概以敵 視;的外人如有接濟清政府以前為戰爭用之物品者,一概搜獲沒收。」 民國元年,臨時大總統布告友邦書,說明「吾中華民國全体'今布此和平善意之宣言書於世界,更深望吾 國得列入公法所認國家團體之內,不徒享有種種之利益與特權,亦且與各國交互提壁,勉進世界文明于無窮。 蓋當世最高最大之任務,實無過於此也。」所以宣告「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 為有效,至於條約期滿而止;其締結于革命起事以後者,則否。」(註三六) 對外政策則用敦親睦鄰邦誼,是一種策略,一方面遵守國際公法原則,新政府繼承舊政府所簽訂之國際外 交條約,廣結邦誼,如「告友邦書」之中說明 •• 「俾吾中華民國得世界各邦敦平等之睦誼,故不恤捐棄生命, 以與是惡政府戰,而別建一良好以代之。猶恐世界各邦或昧於吾民睦鄰之真旨,故將下列各條,披瀝陳於各邦

(21)

之前。」以昭大信,贏取友誼,而達到自動廢除不平等條約。 同理,孫中山先生提出錢幣革命之見,「非常之策」有二,第一行錢幣革命,以解決財政之困難。用紙票 以替代金銀為交換中介。第二謀不敗之戰略,以抗強鄰,而保領土。 孫中山先生提出主張 .. 「共和成立之後,當將中國內第全行開放,對於外人不加限制,任其到中國興辦實 業;但於海關稅則則須有自行管理之權柄,蓋此乃所以保其本國實業之發達,當於中國之利益為本位。」又 說:「但欲保其獨立及領土完全而己,倘此二者被侵,彼並無須籌備,但以最近拒用外貨辦法,僅暫時犧牲其 商務及經濟利益,列強無論何國早望風而靡矣!」(註三七) 三、積極的主張 孫中山先生曾說:「今中華由專制而創共和,國既成立,而貧弱至此,何以能富強。我中華之弱,由於民 貧。余觀列強致富之原,在於實業。今共和初成,與實業實為救貧之藥劑,為當今莫要之政策。」 (4 註三八) 所以,孫中山先生著力在發展實業,以達成富國強目標,而說 •• 「中國乃極貧之國,非振興實業不能救貧。」 孫中山先生最具高牆遠囑之見,提出「因際共同建設中國實業計劃」'主張「與世界各國互相提攜,共同開 發。」孫中山先生在「計劃」中說明 •. 「欲使此計畫奉行順利,余以為必分三步以進 •. 第一、投資之各政府, 務須共同行動,統一政策,組成一國際團;用其戰爭時任組織管理等人材,及各種熟練之技師,令其設計有統 系,用物有準度,以免浪費,以便作工﹒第二、必須設法得中國人之信仰,使其熱心匡助此舉。如使上述兩層 已經辦到,則第三步,即為與中國政府開正式會議,以議此計畫之最後契約。而此種契約, •••• 以其為於兩方 最得宜,而於向來中國與外國所結契約中,為人民所最歡迎者也。」(註三九) 並且提出「評議國家經營事業開發計畫之先,有四原則必當注意 .• 付必選最有利之途,以吸收外資;口必 應國民之所最需要;已必期抵抗之至少;四必擇地位之適宜 F 」(註四 0) 利用外資開發中國實業,以濟中國資金之短細,中國「天快缸財源極富,如能相當開發,則可成為世界中無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四五

(22)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四六 盡藏之市場」'「此政策果能實現,則大而世界,小而中國,無不受其利益。」「如是則關於中國問題之世界 禍根可以永遠消滅,而世界人類生活之需要,亦可得一絕大之供給源流。」(註四一) 「實業計畫」十大綱領,六大計書了主要重心是交通之建設,商港之閒闢'鐵路之建築'礦冶、農業之開 發,及移民邊陸等。其中尤其以商港之閒闢及交通之建設最關重要,是中國建設之根源基礎。 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建設交通 •• 「中國人民之眾,幅員之大,而文明與生計均不及歐美者,鐵路不興,其 一大原因也。」(註四二)「特今日中國既貧且弱,屬克臻此,故欲能自立於地球上,莫如富強之道,莫如擴 張實行交通政策。世人皆知農工商礦為富國之要圖,不知無交通機關以運輸之,則著之皆失敗。」(註四三) 開發農礦林牧,然後配合鐵路、公路、港口運輸,便能行生利,而厚生。民富國強之目標達成,救國保種 的民族主義目的也水到渠成地達成了。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不是狹隘、偏激、保守、拘泥的民族主義,他具有利己利他,博愛濟世的情 操,所以他提出來的主張,消極方面是解除中國處於亡國滅種的境地,積極方面則是國家圖發達,種族圖生存 的主張,而且中國之建設與世界和平相連,要以開發中國,建設中國之成果貢獻於世界,供國際共享。最後還 要以「濟弱扶傾」政策,幫助世界弱小民族,不但使他們不受到欺侮,而且解脫厄運。孫中山先生著述之「國 際共同開發中國實業計書一」一書,是其經濟的民族主義思想之代表作。 「國際共同開發中國實業計畫」一書,原由英文著寫,後譯為中文,簡稱「實業計畫」'著於第一次世界 大戰結束以後,其立意是大戰結束後,戰爭期間的人員及軍器廠房設備投閒置散,既浪費,又發生失業問題, 所以主張用大戰時期兵工廠設備改裝為民用機器生產,兵工場技術人員移為民用,尤其幫助中國開發實業,最 為有利。蓋中國資金短細,技術人員缺乏,機器設備不足,但是中國天然財富充足,倘能予以有效開發,不特 中國獲益,世界獲利。這真是一件利己利他的偉大計畫。 孫中山先生在英文本「實業計書一」序文中說:「世界大戰宣告停止之日,余即從事於研究國際共同發展中 國實業,而次第成此六計畫。余之所以如是其亟亟者,蓋欲傾竭綿薄,利用此絕無僅有之機會以謀世界永久和

(23)
(24)
(25)
(26)
(27)
(28)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五 之,「亞細亞為吾人之一家,日本與中國則一家之兄弟也。假如此雙生之兄弟,有相關之事,則亞細亞之一 家,絕不能保持其平和。」 孫中山先生胸懷濟世大志,希望以中國的王道文化,感化亞洲近鄰民族為起點,和日本聯合成亞洲民族主 義的潮流,抵抗西方霸道文化的侵略。亞洲和平,進而世界和平,人類免於侵略戰爭之不幸。所以,大亞洲主 義不是大中國主義,也不是大亞洲主義,而是主張世界上被壓迫弱小的民族聯合起來的世界主義。 戴傳賢氏在「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一文中說:「我們看先生的全部著作已經可以明白,先生是以『世 界大同,人群進化」為最終結目的的愛國者。」又說:「先生的思想是愛中國人,先生的信仰也是愛中國人, 先生的力量也是由愛中國而生。把這一個愛中國的心,推廣起來。就是愛全亞洲的被壓迫民族,愛全世界的被 壓迫民族,推到極處,就是愛一切人類。由愛中國人的心,生出救中國行為,就是要把中國人從被壓迫的痛苦 中救出來。」(註五 0) 所以,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具有濃厚濟世的思想,胡漢民氏曾謂 •• 「民族主義做了 三民主義的先鋒,同時又和民權民生兩主義,互相紐結連鎖,而形成一個整個的主義,永遠足夠應付世界上各 民眾的需要。」並且進一步說出 •• 「世界主義便是民族主義的理想,民族主義才是世界主義的實行。」(註五 一) 邵元沖氏所著「孫文主義總論」中,結論性地指出 .• 「我們要知道孫文主義並不是狹義的民族主義,也不 是單純的國家主義。他是一方謀中國民族的獨立自由,一方謀完成世界大同工作的偉大主義。他對中國及世界 之前途,負有莫大之使命。」郁氏進一步分析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可以分出三個階段 .• 一、致力國民革命, 一一、完成三民主義之實際工作,三、趨向世界大同。

一一、政治方面的濟世思想

孫中山先生提倡民權主義,「第一決定者為民主,而第二之決定則以為民主專制必不可行,必立憲而後可

以圖治。」民權主義正是以保障民族主義之成果能夠維持永久,用民主政治人人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的理念,

引申到民族主義中,建立世界各民權一律平等的理念。「民權主義」第三講演講詞中,闡述真平等的精義,而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 最早敘事理論: 1920 年代卜羅普 (Vladimir Propp, 蘇聯 民俗學者 ) 、蘇俄的形式主義批評學者。..

一方面運用如來藏思想,一方面顯示根本空義,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更為直截的成佛學說和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