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7-12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7-12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德權博士劉馨珺博士.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 間的演變. 研究生:劉其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3)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一、. 研究動機 ........................................................................................................ 1. 二、. 研究回顧 ........................................................................................................ 4. 三、. 研究方法 ........................................................................................................ 6. 四、. 章節架構 ........................................................................................................ 7. 第二章. 黔中地區的概況 .......................................................................................... 9. 第一節. 黔中的範圍與地形 ..................................................................................... 9. 第二節. 黔中地區的經濟活動與族群狀況 ............................................................ 16. 第三章 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成 ....................................................................... 23 第一節. 唐前期黔中郡縣的開拓 ........................................................................... 23. 第二節. 黔中道之設置與其職能 ........................................................................... 39. 第三節. 唐末五代黔中的更迭 ............................................................................... 50. 第四節. 黔中政治空間內的非漢民族 ................................................................... 56. 第四章 北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 63 第一節. 蠻州與漢地的地理分布與其變動 ............................................................ 63. 第二節. 羈縻與歸明 .............................................................................................. 77. 第三節. 界線─生界、熟戶與省民 ....................................................................... 87. 第五章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形成的差異 ................................................................... 93 第一節. 唐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戎 ....................................................................... 93. 第二節. 唐宋黔中政策的比較 ............................................................................. 107. 第六章 結論 .......................................................................................................... 115.

(4) 徵引書目 ................................................................................................................. 118.

(5) 圖表目錄 圖 一:大唐帝國概念圖 ................................................................................................ 2 圖 二:唐代黔中交通圖 .............................................................................................. 31 表 一:唐代黔府轄下州縣之異動表 ........................................................................... 32 表 二:唐代黔中戶口、土貢表 ................................................................................... 37 表 三:宋代澧州城寨表 .............................................................................................. 67 表 四:宋代辰州城寨表 .............................................................................................. 68 表 五:宋代施州城寨表 .............................................................................................. 69 表 六:宋代黔州城寨表 .............................................................................................. 70 表 七:唐代黔中安置宗室表 ....................................................................................... 97 表 八:唐代黔中流刑表 .............................................................................................. 98 表 九:唐代黔中貶官表 ............................................................................................ 100 表 十:唐代黔中貶官流刑人數表 ............................................................................. 102 表 十一:唐代黔中歷任首長表 ................................................................................. 104.

(6)

(7)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中原政權將統治的觸角伸入西南地區,歷代均有,並不罕見,最早甚至 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楚國的將軍莊蹻入滇。1但是,即便在漢代時進入西南地 區,滅西南夷而設立郡縣,也很難長期統治。「黔中」自戰國以來,即屢見 於史籍。此地區自戰國以來歷朝都有經營,但終究與漢人政治與經濟重心所 在距離遙遠,縣城之外即四面皆夷,往後一千多年仍被視為蠻夷之地。漢人 與當地蠻夷的互動往往是此類地區安定或動亂的關鍵。過去學界在關注非漢 民族研究時,大多將目光注視在北方草原民族,不過在南方的「五溪蠻」2卻 也是相當活躍。東漢光武帝時派遣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蠻,劉備征吳時派遣 馬良入五溪結武陵蠻,南北朝時蠻族在南北勢力之間更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唐代盛世幅員廣闊,與四周非漢民族交流頻繁,大唐聲威所及且願名義上服 從者,則設羈縻州,羈縻州之外則為遠夷。唐代在黔中地區設立若干正州,. 1 2.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〆麗文文化有限公司,2000),卷116,頁1203。 「五溪」是兩漢以來對沅水中上游地區的概括性稱呼,居住在五溪的非漢民族則被稱為五 溪蠻。《水經注》記載〆「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樠溪、無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夾溪 悉是蠻左所居,故謂此蠻五溪蠻也。」見(北魏)酈道元注,楊孚敬、熊會貞疏,《水經注 疏》(南京〆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卷37,頁3079。.

(8) 〃2〃.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然而在帝國的概念構成上,五溪之蠻卻仍然被歸類為遠夷,3統治區域內的遠 夷可說是十分具有特殊性,同時也說明唐代十分重視五溪蠻的問題。(見圖 一) 圖 一:大唐帝國概念圖. 轉引自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 : 中囯古代帝囯の朝政と儀礼 》 (東京:柏書房,1996),頁246。. 黔中地區位於雲貴高原向長江中游地區延伸的最前緣,海拔 1000 至 1500 公尺的雪峰山脈與武陵山脈成為進入雲貴高原的屏障,境內沅水匯集後在向 東穿過兩山脈交界處流入洞庭湖。因此就地形上來說,黔中地區也自成一個. 3.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〆中華書局,1992),卷3,頁70。.

(9) 緒論. 〃3〃. 地理區,有著「重岡複嶺」 、 「帶水縈紆」4的特性。尤其隨著領土的擴張,黔 中地區也成為進入西南地區的首要之衝。雖然此地「重岡複嶺」,不利於陸 行,但是沅水水量穩定,提供船運很大的便利。至明代,可由南京一路行船 至貴州鎮遠府,5然後經貴陽、安南等地入滇,此為貴州東路,行人最多,6是 入滇三條交通線中最好走的一條,而此道的門戶即是黔中。黔中地區的變亂 也是影響洞庭湖地區安定的關鍵,因此朝廷在經營黔中地區的考量,同時具 有對內與對外的意義。 將時間拉長來看,黔中地區自戰國至清代這段時間,由於在唐末大亂時, 此地區完全脫離漢人政權的控制,蠻酋各自奪取地方行政權力,自署為中國 刺史,並擴大勢力範圍。《宋史》記載: 唐季之亂,蠻酋分據其地,自署為刺史。晉天福中,馬希範承襲父業, 據有湖南,時蠻猺保聚,依山阻江,殆十餘萬,至周行逢時,數出寇 邊,逼辰、永二州,殺掠民畜無寧歲。7 黔中的溪洞蠻8甚至成為湖南楚國內鬨的傭兵,偕同朗州馬希萼攻破長沙,大 掠而歸。9入宋以後,朝廷以羈縻的方式處理,直到北宋神宗開拓之後,收復 若干唐代所設立的正州,宋代在五溪地區的統治區域才自此穩定。 唐代開拓西南,黔中地區為其正州兩百餘年,唐末五代之際蠻酋割據, 時至北宋開國,與黔中地區相接的州縣反而成為邊疆領土,必須要等到宋神 4 5. 6. 7 8. 9.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〆中華書局,2005),卷81,頁3817。 (明)黃汴,《一統路程圖記》,收入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頁264。 溫春來,《從“異域”到“舊疆” ──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却》(北京〆三 聯書店,2008),頁74-75。 (元)脫脫,《宋史》(北京〆中華書局,1997),卷493,頁14172。 溪洞在唐宋人觀念中,是指南方蠻族的居住地,却時也意指南方蠻族。此處「洞」所指涉 的絕非狹義的洞穴,而是指山間的谷地。見李榮村,〈溪洞溯源〉,《國立編譯館館刊》 1: 1(臺北,1971),頁7-24。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〆中華書局,1974),卷66,頁827-828。.

(10) 〃4〃.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宗進行開邊政策後,統治的觸角才能再度伸入黔中地區。然而唐末溪洞蠻勢 力擴大,是否溪洞蠻在組織動員的層面上有所進展?漢人王朝在與溪洞蠻勢 力的權力關係安排上又是如何?以及朝廷如何於開拓之後,在溪洞蠻無所不 在的環境下,穩固州縣的統治?綜合上述所提出的幾個問題,本文希望透過 三個層面的考察,一是從制度探討溪洞、行政建置與政策,二是分析溪洞勢 力的演變,三是考察唐宋兩朝對黔中地區的邊界控制與開拓,藉此希望能了 解漢人進入西南地區的侷限性。. 二、 研究回顧 在非漢民族研究中,南方的非漢民族研究雖然仍不及北方,但是已經有 逐漸成長的跡象,然而其中關注於黔中地區的研究成果,迄今仍嫌不足。黔 中地區在唐末開始,溪洞蠻勢力擴大,對周邊地區影響甚鉅。以下筆者僅就 掌握的資料回顧相關成果。 自唐末以來,洞庭湖流域的蠻族活動頻繁,是歷來學者對南方非漢民族 關注的重點。五溪地區的溪州彭氏蠻勢力龐大,是學者考察五溪洞蠻的主要 對象。譚其驤、潘光旦、王忠、謝華諸位先生研究彭氏譜系,對於彭氏是否 來自江西,意見不同,至今學界仍無定論。李榮村的〈溪州彭氏蠻部的興起 及其轄地範圍〉10則考證了彭氏蠻最強盛時期的統轄範圍。 時至宋初,雖然大部分溪洞蠻都接受朝廷的冊封而成為羈縻州,此地的 蠻亂還是很頻繁。林天蔚的〈宋代猺亂編年紀事〉,其研究將正史與地方志 中有關猺亂的記載以編年方式呈現,其中關於湘西地區,尤其是宋代辰、沅、 靖等州有相當數量的記載,提供後進很大的方便。 11李榮村〈宋代湖北路兩. 10. 李榮村,〈溪州彭氏蠻部的興貣及其轄地範圍〆土家早期歷史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 4(臺北,1985),頁759-800。 11 林天蔚,〈宋代猺亂編年紀事〉,收入《宋史研究集》(臺北〆國立編譯館,1986)第六輯,.

(11) 緒論. 〃5〃. 江地區的蠻亂──量化研究之例〉12一文則嘗試透過統計宋代兩江地區的蠻亂 次數,並以此來探討朝廷治蠻的成果。雖然研究成果顯示蠻亂次數與治蠻政 策息息相關,然而只統計蠻亂次數進而分析朝廷治蠻的成效,實在無法看出 溪洞蠻變亂主動性的一面。 關於宋廷政策方面,吳眉靜的〈宋代的漢「蠻」關係及其治理政策── 以荊湖北路兩江地區為討論中心〉 ,13該文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宋代治理荊湖北 路所屬的辰、沅、靖三州的區域,也是宋人所稱南北江的蠻地。該文主要分 成三大部分論述,也是對宋廷的政策作分期。第一部分是羈縻時期,第二部 分是開拓時期,第三部分為郡縣時期。該文的最大目的在於探討宋代政府治 蠻政策的沿革,點出宋代治理溪洞的情況,未有更深入的論述,殊為可惜。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 ,14該書研究重點在於宋朝如何對周邊民族 進行應對,荊湖與西南邊區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該書透過比較各地邊疆民 族政策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宋朝對各邊疆重視的差異,以及民族文化間的交 流。 在社會經濟的層面,日本學者著墨頗深。岡田宏二在其〈宋代溪洞蠻社 會和種族〉15一文初步探討湖南的溪洞蠻社會,包括溪洞蠻的社會狀況、土 地問題以及生計問題,並且試圖分析史籍中的記載與蠻酋姓氏以釐清當時溪 洞蠻的種族系統。上西泰之在其〈北宋期の荊湖路『溪洞蠻』地開拓につい. 頁457-486。 李榮村,〈宋代湖北路兩江地區的蠻亂──量化研究之例〉,《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 年報》9(臺北,1978),頁131-182。 13 吳眉靜,〈宋代的漢「蠻」關係及其治理政策──以荊湖北路兩江地區為討論中心〉(臺北〆 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4 孜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〆文津出版社,1997)。 15 岡田宏二,《中國華南民族社會史研究》 (北京〆民族出版社,2002),第三編第三章,頁 401-447。 12.

(12) 〃6〃.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て〉16一文主要探討梅山洞蠻與誠徽州蠻的開拓,提出了宋廷開拓後,對於 溪洞蠻有著醇良化作用的看法。 綜合上述前人的研究,不難發現多數討論黔中的溪洞蠻時,在時間的深 度上多數是以斷代為主,在區域的廣度上也難以突破今日省界的範圍,在空 間分布的研究更是寥寥無幾。因此本論文研究藉由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考察, 佐以歷史發展與邊區政策,以達到了解帝國控制黔中地區的變化,並且希望 能夠考察出中央政府對於西南邊區開拓的目的與進程。. 三、 研究方法 本論文首先在於考察黔中地區的政治空間演變。此處所指之政治空間, 乃是指唐宋兩代所能控制的行政區域。黔中地區在唐代最初屬於江南道,開 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開元二十六年(738)又分江南西道為黔 中道,但是至宋代黔中地區則被分別劃入荊湖北路與夔州路。唐「黔中」與 秦「黔中」是不同的地域空間,政區建置的考察有助於了解空間分布的情況。 除了考察帝國的區域控制外,溪洞蠻在地方上的勢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問題。 尤其是唐末五代時期,中央無暇顧及西南,大多數的溪洞蠻豪酋自署刺史, 蠻族侵擾記載屢見於史冊。這些自成勢力的蠻酋大姓,不論是地方上溪洞蠻 之間的衝突與交往,或是與中央連結的進貢活動,都是黔中地區重要的活動。 透過分析這些蠻酋大姓的活動,有助於理解溪洞蠻的「主動」的一面,而非 總是「被動」的羈縻與統治。 在史料運用方面,主要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處理區域問題所涉及的地 理志書,包括正史地理志、地理總志(《太帄寰孙記》、《元和郡縣圖志》、《元豐 九域志》等)、明清時期所修纂的地方志、地理書 (包括《讀史方輿紀要》)。第二是. 16. 上西泰之,〈北宋期の荊湖路『溪洞蠻』地開拓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54: 4(東京, 1996),頁610-652。.

(13) 緒論. 〃7〃. 探討治蠻政策、禮儀往來、開拓郡縣問題所涉及的,包括正史、文集、類書、 筆記小說等等。結合這兩項史料,並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透過研究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上的演變,了解西南地區的政治空間的運作方式。 在史料運用上,最大的困難在於難以取得當時地方蠻酋大姓的一手資料, 只能從史書中找尋相關的記載。在研究的過程中,同時有漢民族與非漢民族 的觀點可以讓同一個事件中有不同立場的參考,很可惜在史料方面難以取得 非漢民族的材料,僅能使用漢民族的記載,在觀點與立場上都會偏向於漢民 族的解釋,而非地方溪洞蠻的看法。其次是筆者由於時間與金錢上的限制, 無法在論文寫作前,親自前往黔中地區作實地的考察,以致於無法對黔中地 區的複雜性有實際的認知與體會,僅能藉由地理書、地圖瞭解,必須謹慎使 用。. 四、 章節架構 本論文除了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四章。第二章「黔中地區的概況」, 將考定黔中地區的範圍、唐代行政建置與交通線以及黔中地區的地理位置、 山川分布、地形構造。黔中與五溪時常為文人所混用,有其必要考訂其確切 的範圍。 第三章「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成」,主要討論唐代在經營黔中的概 況,以及唐末五溪地區溪洞蠻勢力擴張的問題。內容涉及黔中經略使在黔中 的統治、任官的關係,以及唐末五代黔中溪洞蠻活動的面向。 第四章「北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此章主要討論北宋如何應對黔中 地區溪洞蠻,在黔中的政策上的轉變,以及宋代在漢蠻身分界線的問題。政 策討論又分為羈縻與歸明兩個部分。此外,宋廷在溪洞地區,組織溪洞之民.

(14) 〃8〃.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為洞丁,是溪洞邊區的地方武力由於洞丁的身分是有「戶籍」的土人, 17因 此與歸明人政策一併合為歸明政策的探討。溪洞地區隨著帝國版圖的擴張而 設立郡縣,溪洞之民的身分變化也需要進一步釐清。 第五章「唐宋黔中政治空間形成的差異」 ,此章論及唐代為何會形成「黔 中」這個政治空間,以及為何又逐漸不受的朝廷的重視,並且就唐宋兩朝對 於黔中在邊防、政治體制等政策進行比較。. 17. 劉馨珺,〈宋代洞丁的組織與運用〉,收入朱瑞熙、王曾瑜、姜錫東、戴建國主編,《宋 史研究文集》(上海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621。.

(15) 第二章 黔中地區的概況. 第一節. 黔中的範圍與地形. 「黔中」一詞所代表的地理概念,可分為秦、漢黔中與唐黔中,其中秦 漢黔中所領又與唐黔中所領範圍不同。唐黔中所領包含秦黔中(即武陵郡)大部 分所領之地,更兼領漢代牂牁郡、巴郡與南郡之地。此外在地望上也有所不 同,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蠻帥田思鶴內附,置奉州,建德三年(574)改為黔 州,隋大業三年(607)又改為黔安郡。周、隋之郡名因此與秦、漢之黔中郡「犬 牙難辨」 。1 除此之外,又尚有「五溪」此一地理概念相錯於其中,如《通典》記載 「蜀先主章武初,吳將李異屯巫、秭歸,先主遣將軍吳班攻破之,於是武陵、 五溪蠻夷相率響應。」其註為「今黔中道謂之五谿(溪 )。」2可見「五溪」此 一地理概念不僅重要,且又與黔中混雜並用。然而「五溪」並不像黔中有著 固定的行政建置,因此本節除了考察黔中之地理與形勢外,也同時考察五溪 之範圍與由來。. 1 2. (唐)李卲甫,《元和郡縣圖志》,卷30〈江南道六〉,頁735。 (唐)杒佑,《通典》(北京〆中華書局,1988),卷187〈邊防三〉,頁5043。.

(16) 〃10〃.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一、 黔中地理 開元二十六年(738),唐政府將江南西道中,在長江以南、雪峰山脈與武 陵山脈以西之州縣抽離,成立黔中道。3黔中地區全境皆在山區內,境內重山 疊嶺,並且有無數的溪流遍布其中,地形崎嶇。就水文而言,境內是溪流遍 布,將雲貴高原前半部切割成碎裂的地形,其中沅江與烏江是黔中最大的兩 條河川,具備通航的條件,主要交通仰賴這兩條大河進行。 烏江又名巴江水、涪陵江,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發源於貴州威 寧縣東部烏蒙山東麓的石缸洞及花魚洞,橫穿今日貴州省之中部與東北部, 經沿河縣流入今日重慶市,在涪陵匯入長江。從河源起到黔西縣化屋基為上 游,這一段河道也稱為三岔河,全長三百二十五點六公里,因河床陡降、水 流湍急,故河床多險灘,兩岸峭壁陡立,通航條件不佳。化屋基至思南為中 游,總長三百六十八點八公里,河谷深邃,河床多險灘及暗礁,部分河段可 以通航。思南以下至涪陵為下游,河谷較寬,水流平緩,是歷史時期運用很 廣的一條河道。4 沅江又稱沅水,是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 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於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 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舞水匯合處稱沅江, 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 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就地勢而言,黔中全境皆在山區內,其中幾座山脈形成交通障礙。東緣 有雪峰山脈與武陵山脈,山勢高峻難行,與湖南低地區隔。中部有佛頂大山,. 3. 4. 唐代「道」級單位設立的目的是在於巡察考課州縣,為了使中央派遣之採訪使巡察各州有 適當的範圍,故而因「山川之亲」進行劃分,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是對貞觀年間劃分的十道 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整。 廖帅華,〈從川滇古道論漢唐時期黔北之發展〉,《白沙地理學報》2(彰化,2006),頁13-14。.

(17) 黔中地區的概況. 〃11〃. 為沅江與烏江之分水嶺。西部有大婁山脈,亦高峻難行。「溪山阻絕」、「四 塞重阻」 、「山高谷深」等描述詞語,正好反映外來漢人的感受。 此種環境,交通線的開拓受限於重山疊嶺的地理環境,大多沿著河谷及 山間低地行進,幾乎所有的州縣都聚集在河谷。欲進入黔中境內,主要交通 線有四5: 一、從朗州沿沅江入辰州。至辰州後可沿酉水上行至溪州,再沿酉水西 行可接黔州黔江縣。另外溯沅江入辰水可達錦州,再上溯辰水谷地可接思州。 溯沅江入無水可接敘、獎州,由獎州梓薑縣溯無水谷地,可入羈縻充州。辰 州經酉水至黔州一道,開闢最早,是黔中地區經營很久的一條道路。北宋神 宗新開誠州蠻地,又從誠州新開一條道路通往廣西融州。 6 二、從涪州沿烏江入黔州,黔州東有陸路接黔江縣,黔江縣可接溪州與 施州。沿烏江可達思、費州。費州有陸路通夷、播州,並有大道通羈縻充州。 此外夷州有一陸路可通黔州信寧縣。由黔州經思、費州通羈縻充州之大道, 此大道途經牂牁並直通雲南昆明,是一條極為重要的交通幹道,嚴耕望先生 將之稱為「黔中牂牁主道」 。 三、由夔州有陸路通施州,由峽州也可溯清江至施州。施州可通行至黔 州黔江縣,再陸行至黔州。 四、從渝州沿僰溪入南州。南州向南至溱州,溱州再向南穿過大婁山脈 至珍州,再向南至播州。此道最為險峻,大婁山區的路程尤為險惡,至稱兇 山惡水。 以上所述道路皆是唐宋志書明載之道路,是唐政府維繫黔中地區統治所 賴以維生的動脈,其中又以黔州與辰州最為重要。辰州控扼沅江水道,五溪. 5. 6. 以下交通線主要參考嚴耕望先生對黔中牂牁諸道的研究,見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臺 北〆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5),第四冊,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85-1305。 (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北京〆中華書局,1984),卷6〈荊湖路〉,頁276。.

(18) 〃12〃.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為之管束,故秦、漢時皆以辰州為黔中郡治;黔州控扼烏江水道,東通辰州, 西接牂牁,位於黔中道交通最重要之處,為唐代黔中採訪使、觀察使之理所。. 二、 黔中形勢 黔中地處雲貴高原最東北端,與長江中游接壤。境內烏江與沅江為主所 構成的交通線,一方面構成巴蜀與荊湘兩地區在長江以南的交通孔道,另一 方面則可由黔中通夜郎、牂牁等西南夷。大體而言,地方政權擴張,黔中此 等不毛之地並非主要的爭奪目標,反而時常成為巴蜀與荊州兩勢力借道的對 象。然而當大一統的政權出現,黔中往往則成為前往西南開拓的首要之地。 影響地區安定最大的要素則為蠻亂,早在東漢初年即因五溪蠻的問題多 次用兵,蠻亂在東晉永嘉之亂後特別嚴重。特別是原居於長江中游山區之蠻 向北遷移至南北政權之間的緩衝地帶,成為南北政權中的助力與阻力,所以 「當南北之時,淮、汝、江、漢閒諸蠻渠帥互有所屬,皆受封爵焉,然叛服 無常,雖屢經破敗,而寇攘不止。」7隨著大一統的政權逐漸形成,原本於南 北朝交界的諸蠻問題陸續平息。 至唐初時,名震天下的五溪蠻成為最靠近長江中游漢人腹地的蠻族,成 為唐朝關注的焦點。此外,就位置而言,黔中不僅連接勢力強大的牂牁部族, 且又是位於通往雲南的要道上,黔中作為巴蜀與荊襄地區的屏障是必須的。 上述兩個因素,即是構成了唐前期朝廷對黔中經營的方針。. 三、 「五溪」地區考 「五溪」 是唐黔中境內的次級地域空間,其地理位置大致在沅水中上游, 是古人對沅水中上游地區的稱呼。此地區在戰國時代,即是秦楚在南沿交鋒 7. (宋)樂史,《太帄寰孙記》,卷178〈四夷七〉,頁3400。.

(19) 黔中地區的概況. 〃13〃. 之處,秦突破楚勢力後於此地設置黔中郡。漢代所設武陵郡即包含此地區, 東漢初年,武陵五溪蠻叛亂,武威將軍劉尚討之不克,伏波將軍馬援以耳順 之年請纓上陣,率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以四萬餘人征討五溪 蠻。8五溪之名,最早見於此。 「五溪」地理概念隨著五溪蠻的活動,而屢出現於史籍,其範圍大小究 竟是如何形成與演變?《水經注》所記載五溪乃沅江支流的雄溪、樠溪、無 溪、酉溪、辰溪,另《元和郡縣圖志》所載:「酉谿在州西,次南武谿,次 南沅谿,次南辰谿,次東南熊谿,次東南朗谿。其熊、朗二谿與酈道元水經 注雖不同,推其次第相當,則五谿盡在今辰州界也。」9《元和郡縣圖志》所 言「五溪盡在今辰州界」 ,乃指漢代所稱五溪之範圍僅在唐代辰州界內。10進 一步了解五溪的地域空間概念後,可知其範圍並非只有如此狹小,而是隨著 漢人的接觸而逐漸擴大。 五溪的地域空間概念之產生當與漢人勢力的接觸有關。戰國時期楚國從 沅江下游上溯至沅陵,以沅陵為中心建立統治。秦昭襄王時派遣武安君白起 取楚國的巫、黔之地,並且建立了若干據點,秦代黔中郡治即在沅陵。西漢 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治所移往義陵。東漢初年五溪蠻據險為寇,連年不克, 以伏波將軍馬援才得以平定。三國時期,吳蜀兩國均對五溪有所經營。至南 北朝時期,其他地區的蠻族大為活躍,但五溪蠻仍然是南朝政權所關注的重 點之一,故《通典》有云: 「五溪中地,歸漢以後,歷代開拓。」11唐代進一 步往沅江流域的上游設置州縣,而有所謂「五溪諸州」。宋代更往沅江支流 的渠河上游設置誠州(後改名靖州),此地於唐時文獻不載,12於宋代卻也被認為. 8.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〆中華書局,1965),卷24,頁842-843。 (唐)李卲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〆中華書局,1983),卷30,頁746。 10 陳致遠,〈五溪地望說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1期(西孜,2000),頁55。 11 (唐)杒佑,《通典》,卷183,頁4863。 12 唐代地理志書皆無對靖州的記載,至五代時,史書上才首次出現記載飛山蠻向湖南劫掠之 9.

(20) 〃14〃.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是五溪之地,而有「靖州風物最五溪」13之詩句。 五溪不僅代表地理空間的概念,同時也引申成為五溪蠻的代名詞。此外, 五溪蠻跟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有所關聯。據《通典》記載: 盤瓠種,昔帝嚳時患犬戎入寇,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吳將軍頭 者,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名曰盤瓠,遂銜其將軍首而至,乃以女配 之。盤瓠得女,負走入南山,止石穴中,生六男六女,因自相夫妻。 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尾形,衣裳斑蘭,語言 侏離。其後滋蔓,號曰蠻夷。有邑君長,名渠帥曰「精夫」,相呼為 「姎徒」 。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跡罕至。長沙、黔中五溪蠻皆是也。 14 除了與遠古傳說有關,另一個相關故事的背景則是在戰國時代: 十道志曰〆 「故老云〆 『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漢有天下, 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爲一溪之長,故號五溪。』」 15 這樣的傳說故事說明,五溪蠻很早就被納入中國神話觀當中,16成為周邊四 夷的組成份子之一。唐初十道中,江南道幅員遼闊,「東臨海,西抵蜀,南 極嶺,北帶江。」境內蠻夷從臨海開始的福建地區起算,經江西、湖南,都 是充滿溪洞蠻的區域,惟獨五溪之蠻成為此道遠夷的代表。 17時至北宋初年 《太平寰宇記》時,五溪之蠻已經從遠夷轉變成徼內南蠻了,所謂「自秦、. 13. 14 15. 16. 17. 事。 (宋)劉宰,《漫塘集》,卷4〈送魏華甫侍郎謫靖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〆 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第1130冊,頁330。 (唐)杒佑,《通典》,卷187,頁5041-5042。 (宋)李昉,《太帄御覽》(臺北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卷171,頁964b。另外在《元和 郡縣圖志》也有類似的記載,見(唐)李卲甫,《元和郡縣圖志》,卷30,頁746。 在眾多的記載中也可看到五溪蠻祭祀盤瓠之事,王明珂先生認為,盤瓠神話與南蠻之所以 連結,除了華夏作者的連結外,也有一種可能是五溪的豪強由中國文獻記憶中認識「盤 瓠」,因此以「有功於中國」的盤瓠子孫自居。見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臺北〆 允晨文化,2006),頁219。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3,頁70。.

(21) 黔中地區的概況. 〃15〃. 漢之後,漸為郡縣,而黔中、武陵、夜郎、沔中不能無之」。 18 現今提及湘西,大多會談及此處是古代五溪地區。事實上,現今湘西的 西邊省界,並不是五溪地區的西界,五溪這一地域空間也不限於沅江流域。 其中最重要者當屬黔州,黔州於唐天寶元年(742)改為黔中郡,當時即將秦代 黔中郡與唐代黔中郡誤為同一地,《元和郡縣圖志》特別對此說明,秦代黔 中郡實管沅江流域,治所在沅臨,即唐辰州;唐代黔中郡位於黔州,與秦黔 中郡完全不同。黔州雖然屬烏江流域,但由於是前往五溪的門戶之一(司馬錯 拔楚黔中即經此 ),與五溪地區關係密切, 《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方輿. 勝覽》皆於黔州的山川記「五溪」,皆謂「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其 中《方輿勝覽》並引賈耽《四夷述》云:「即武陵五溪蠻之西界。」19《太平 御覽》引梁載言《十道志》亦云:「漢武陵郡之酉陽縣地,武陵五溪蠻之西 界也。」20意即黔州為五溪地區之最西處。除了黔州之外,尚有多處並非位 於今日湖南省界內,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綜論貴州形勢云: 東連五谿。思州、鎮遠、銅仁、黎帄皆五谿地,與湖廣之辰、沅、靖 相錯雜,苗蠻環体,乘間抵隙,每煩撲滅焉。 21 《讀史方輿紀要》成書於清初,嚴耕望先生雖言「明清志書記黔中地區之唐 代州縣,地望多誤」,22但是並非不可信,細究其中沿革: 思州:漢武陵郡酉陽縣地。 23 鎮遠:唐獎州梓薑縣地。24. 18. (宋)樂史,《太帄寰孙記》(北京〆中華書局,2000),卷178〈四夷七〉,頁3394。 (宋)祝穏,《方輿勝覽》(北京〆中華書局,2003),卷60〈夔州路〉,頁1055。 20 (宋)李昉,《太帄御覽》,卷171,〈江南道下〉, 頁 9 6 4 a。 21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120,頁5240。 22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92。 23 《讀史方輿紀要》所言思州府雖為唐宋思州地,但唐思州在宋思州北一百八十里,宋之思 州在元末別立為思南府,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元末以來之思州府於今日岑鞏,《大清一 統志》記其在唐為思州地,不過以地理位置與交通線言之,屬唐獎州地較為合理。 19.

(22) 〃16〃.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銅仁:唐錦州常豐縣地。25 思州、鎮遠與銅仁皆為唐時五溪諸州之地。就上述史料言之,五溪這一地域 概念與漢代武陵郡息息相關,並非現今湘西一地可以概括,還應旁及今四川 東南與貴州東部。 總的來說,五溪的範圍大體說來可以唐代的五溪諸州,即辰、溪、錦、 獎、敘五州為基準,東邊以武陵山脈與雪峰山脈為界與湖南其他地區相隔開, 北邊與施州接壤,南邊則與廣西融州相接,西邊則以黔州、銅仁、鎮遠等地 為界。. 第二節. 黔中地區的經濟活動與族群狀況. 一、 族群狀況 黔中地區最主體的住民,就屬於散落於各處的非漢民族,也就是文獻中 記載的各式各樣的「蠻」。蠻是一種泛稱,泛指南方各種各樣的非漢民族, 因此多冠地名於前,已表示區別,如「長沙蠻」 、「武陵蠻」、「五溪蠻」、 「溪 州蠻」等等。除了蠻之外,尚可在唐宋的文獻中看到「溪洞」一詞。 溪洞二字在唐宋人的觀念中,大多認為是南方的非漢民族的居住地。溪 洞一詞指涉的意義多樣,李榮村對此二字字源進行考證。「溪」字除作溪流. 24. 25. 嚴耕望先生考證唐代獎州梓薑縣的位置約今鎮遠。見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 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94。 嚴耕望先生考證唐代錦州常豐縣的位置約今銅仁。見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 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93。.

(23) 黔中地區的概況. 〃17〃. 外,尚具有蠻夷谿人之意; 「洞」通「峒」,並非指狹義的洞穴,而是指開口 狹小的山間盆地,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描述, 「欲窮其林,林盡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便捨舟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忽 然開朗,土地曠空」 。26魏晉人對此類的故事描述甚多,27推測漢人在南朝時, 就開始有零星往所謂的「洞」進行接觸。迄唐代,將控制力進一步延伸至鄰 近的洞,如「垂拱二年(686),分辰州麻陽縣地并開山洞置錦州及四縣。」28 溪洞的地理條件多是山中的盆地或谷地,大體皆有溪流經過,是山中相 當良好的居住空間。前文提及,黔中地區位於雲貴高原東北方最前緣,多屬 「喀斯特地形」,這是雲貴高原上相當常見的地形特徵。又因雪峰及武陵等 山脈的高峻難行,使得黔中地區與湖南、湖北、四川其他地方區隔開來,而 形成一封閉獨特環境。境內溪流遍布,將黔中地區切割成零碎的地理單位, 這些山中小盆地,恰好提供非漢民族良好的居住空間。以漢人的角度而言, 這些溪洞皆在荒山野嶺之中的「偏僻」地區。但就活動於山林間的「蠻」而 言,溪洞不僅提供平坦的地形與充足的水源,同時開口狹小的地形特徵,使 得溪洞也具有易守難攻的特性,因此對於「蠻」來說,是良好的居住空間。 由於溪洞位於山中的盆地,大多數是「蠻」的居住地,因此唐宋時有稱「洞 蠻」、「溪蠻」、「溪洞蠻」,或以「溪洞」當作「蠻」的代名詞,如「溪洞入 寇」 。 溪洞蠻不過是泛稱,詳細的族群分布難以確考。而溪洞蠻本身之遷移又 更增添困難。如《後漢書》記載之盤瓠、廩君等蠻,至唐代時早已「移徙交. 26.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〆中華書局,2003),頁479。 《太帄寰孙記》引《武陵記》〆「鹿山有鹿穴。昔宋元嘉初,武陵溪蠻人射鹿,逐入一石 穴,穴才可容人,蠻人入穴,見有梯在傍,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靄然,行人翱翔,不 似戎境,此蠻乃批樹記之。其後尋之,莫知處所。」見(宋)樂史,《太帄寰孙記》,卷118 〈江南西道〄朗州〉,頁2380。 28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〆中華書局,1975),卷40,頁1662。 27.

(24) 〃18〃.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雜,亦不可得詳別焉。」29又如唐代在沅江上游設立夜郎縣, 「因其風聲氣息 相近於夜郎而名之」 ,30沅江上游實則與夜郎故地相去甚遠,推測應為遷移之 結果。這樣「移徙交雜」的結果,對於漢人而言,在接觸不多的情況下,僅 能記載州與州之間不同的蠻俗,難有更一進步的觀察與分類。 黔中地處偏遠,就文化風俗而言與中華文化相去甚遠,有學者即認為唐 代中華文化的分佈邊界,大致上是從峽江至洞庭湖西岸,再經雪峰山而至南 嶺。31黔中完全被排除在外,是不折不扣的化外之地。然而就官方統計之戶 口而言,黔中是過往朝代經營甚力之處,仍然有不少的人口數,如天寶時期, 黔州與辰州的人口數皆達兩萬多。相反地,開南蠻而置的珍、播、費、南等 州,官方所統計口數就非常地少。官吏派任上,黔中地區以「南選」方式補 「土人首領」為官,但也有官吏被貶至黔中,而黔中更是流放犯人的良好地 點,貶官者如王昌齡、劉禹錫(未到任),流放者如長孫無忌、高力士、李白(途 中遇赦 )。這些貶官與流放之人,名氣雖盛,但數量不多,難以在黔中造成影. 響。. 二、 經濟活動 溪洞蠻主要的經濟活動是畬田、狩獵與採集。畬田是一種以「刀耕火種」 的耕作方式,即所謂「游耕」。這樣的生產方式是以放火燃燒林木,藉以在 山林間取得耕種的空地,並以燃燒後的灰燼作為肥料,耕種之後地力耗盡, 必須要再另尋他處耕作。在梯田技術尚未傳入西南地區前,皆以此為最主要. 29 30. 31. (唐)杒佑,《通典》,卷187〈邊防三〉,頁5048。 (宋)祝穏,《方輿勝覽》,卷30〈湖北路〉,頁546。除此之外,此地還存有夜郎故地才有 的竹王三郎亯仰,可另以為證,見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〆復旦大學出 版社,1995),頁109。 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收錄於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 運作空間》(上海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327。.

(25) 黔中地區的概況. 〃19〃. 的經濟活動。然而,從現今所存的史料去探尋唐代畬田的痕跡,顯有困難。 大澤正昭認為唐代與畬田相關的史料稀少,原因為畬田方式已經脫離當時農業 的主流,只在漢人較少接觸的山地區域存在的緣故。不過在盛唐以後,畬田頻 繁出現在詩歌等文學作品之中。32劉禹錫任朗州司馬時,有〈畬田行〉一詩對 畬田有詳盡的描述: 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鑽龜得雨卦,上山燒臥木。 惊麇走且顧,群雉聲咿喔。紅焰遠戎霞,輕煤飛入郭。 風引上高岑,獵獵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貣。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見山,孤明星漢間。 如星复如月,俱逐曉風滅。本從敲石光,遂至烘天熱。 下种暖灰中,乘陽拆牙孽。蒼蒼一雨后,苕穎如云發。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餘金。 33 在此,不妨透過〈畬田行〉中的描述來了解畬田的過程:畬田最好的耕作地 點在半山腰的位置,在占卜問神得到降雨的結果之後,就前往山上燃燒臥倒 的木頭。火燒盡之後,就播種在灰燼裡頭,待其雨後自發。播種之後就不再 下田,收穫完全依賴地力。〈畬田行〉是文學作品,不免有誇大之處,但就 如同劉禹錫所觀察的,是「刀耕火種」的耕作。這種耕作方式非常地粗放, 幾乎不太需要照顧,地力耗盡就必須要轉移耕地。由於必須考量自然環境中 的各種情況,尤其是對降雨的掌握,如劉禹錫所觀察到「鑽龜得雨卦」,不 然很有可能發生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34所以游耕必須對環境相當敏銳, 否則有可能面臨生存上的危機。因此畬田是一種對時間與空間都累積相當多的 32. 33 34. 大澤正昭,〈論唐宋時代的燒田(畬田)農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二期(西孜, 2000),頁227。 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〆岳麓書社,2003),頁316。 宋初珍州刺史田景遷以珍州易貣火災,因而上奏乞改名西高州,火災貣火之原因很有可能 尌是因為進行畬田之初,火勢無降雨可撲滅之結果。見(元)脫脫,《宋史》,卷493〈蠻夷 一〉,頁14173。.

(26) 〃20〃.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經驗,而發展出的耕作方式。 畬田粗放的耕作方式,作物的收穫量相當低下也是可想而知。但是像這 樣粗放而又生產力低下的畬田要如何維持耕作者的需求呢?大澤氏分析畬 田的優點:其一,從粗放式作反向的推論,即唐宋時的畬田主要是在春季集 中勞動,其後直到收穫前都無須下田作業,這是收穫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但 反過來看,卻能在這段時間內產生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畬田只在春秋二季使 用勞力,其外基本沒有與農耕有關的勞動。這樣一來剩餘勞動力就可能經營 其他生產活動(如狩獵、採集 ),否則經濟生活就有困難;其二,畬田是移動性 很強的農耕方式,土地的地力耗盡就必須要轉移耕地,對於狩獵、採集這種 移動性強的生活方式,具有此種特性的畬田是最適合的農耕方式。 35但畬田 的缺點同時也在於粗放的生產力低下,狩獵與採集同樣不是穩定的經濟來源, 為了尋找更好的耕作地點而移動。36 除了畬田、狩獵與採集之外,採礦與織布也是重要的活動,這些經濟活 動尚可從各州的土貢略知一二。就採礦而言,以硃砂(或叫丹砂 )最為人所知, 其中又以「辰砂」最為出色,據宋人的記載: 辰州硃砂嘉者,出蠻峒錦州界狤獠峒老鴉井。其井深廣十丈,高亦如 之。欲取,必聚薪于井,俟滿,火燎之,石壁迸裂,入火者,既化為 煙氣矣。其偶存在壁者,方得之,乃青石色。頑石有砂處,即有小龕, 中坐白石床,如玉床上乃生丹砂。小者如箭鏃,大者如芙蓉,光如玉 罄可鑒,研之如腥血砂洎。床大者,重七八兩至十兩,小者五六兩者,. 35. 36. 大澤正昭,〈論唐宋時代的燒田(畬田)農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二期,頁 247-248。 如《元和郡縣圖志》珍州條記載「右並貞觀十六年,開山洞與州却置,三縣並在州側近或 十里,或二十里,隨所畬種田處移轉,不常厥所。」見(唐)李卲甫,《元和郡縣圖志》, 卷30〈江南道六〉,頁744。.

(27) 黔中地區的概況. 〃21〃. 亦有赤色如箭簇者,帶石得自土中,非此之比也。 37 辰砂出產地在麻陽,武后垂拱年間才從辰州割屬錦州,辰砂聞名於世應早於 此。除了硃砂外,水銀、沙金也是重要的礦產。志書中記載的土貢,水銀與 麩金也占了相當多的數量。宋代謝麟知沅州時曾上言:「并溪江所產麩金, 欲募人淘采中賣,以業游手之民。」 38即當地沙金足夠吸引沒有正業的遊手 之民前來淘金。 就織布而言,早在漢代時即規定受統治的武陵五溪蠻,每歲必須繳納布 匹給朝廷,大人一匹,小口二丈,稱為「賨布」。39唐代志書中記載的土貢有 竹布、紵麻布、斑布、麤布、楮皮布等。至宋代時,「溪布」則是蠻酋進貢 的貢品,40紡織品為其特產應無疑義。這些特產除了進貢之外,也成為平日市 易的貨品,如元稹〈錢貨議狀〉: 黔巫溪峽,大抵用水銀、硃砂、繒、帛、巴帽以相市。 41 在唐代時,部分特產還被官員要求當作賦稅繳納,如《舊唐書》: 丙辰,黔中觀察使奏〆「溪州人戶訴,被前刺史魏從琚於兩稅外,每 年加進朱砂一千斛、水銀二百馱,戶民疾苦,請停。」從之。 42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蠻都從事畬田、採礦與採集等經濟活動,還有相當 多的部族過著純狩獵的生活。43但無論是畬田為主,或是狩獵、採集為主,皆. 37 38. 39 40 41 42 43. (宋)江少虞,《事實類苑》,卷62〈風俗襍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4冊,頁。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〆中華書局,2004),卷312,〈神宗元豐四年四月甲 子〉條,頁7560。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86〈南蠻西南夷列傳〉,頁2831。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77,〈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丁未〉條,頁1755。 (唐)元稹,《元稹集》(臺北〆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卷34〈錢貨議狀〉,頁396。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13〈德宗貞元十三年〉,頁386。 如嘉慶《龍山縣誌》中記載土人言溪州彭氏崛貣時,陷害土人首領吳著沖,吳著沖是土家語 名字,漢意即狩獵大王,可以推測此地區的蠻是以狩獵為主要經濟活動。見曹學群,〈彭士.

(28) 〃22〃.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具有相當強的移動性,可視為溪洞蠻的普遍性特徵。44. 44. 愁的族屬及來源新探〉,《貴州民族研究》94(貴陽,2003),頁164。 關於蠻族的移動範圍這個問題,從今日人類學家對華南瑤族的研究來看,他們認為以刀耕 火種為主體耕作的移動的現象,是呈現極緩慢並且呈波狀擴散進行的。綜觀今日苗、瑤兩 族的情況,走的最遠的部分,雖然已經到了泰緬的邊境,但是在雲南、貴州、兩廣、湖南 都還保有相當的勢刂。顯然部族是否呈現移動型或是定居型,與部族對於周邊環境的應對 較有關係。見竹村卓二,《瑤族的歷史和文化─華南、東南亞山地民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 (北京〆民族出版社,2003),頁222。.

(29) 第三章 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成. 第一節. 唐前期黔中郡縣的開拓. 隋末唐初,李氏起兵晉陽,立國關中。武德元年(618),尚未揮兵南下五 溪即得到黔州的歸附。武德四年(621),在秦王李世民大破河北竇建德、降河 南王世充之後,唐高祖遣趙郡王李孝恭、李靖率十二總管府兵進攻位於江陵 的蕭銑政權。蕭銑在隋末動盪時趁亂而起,憑藉著蕭氏的身分獲得擁戴,發 展成「東至九江,西抵三峽,南盡交阯,北拒漢川」的政權。李孝恭與李靖 自長江三峽中游的夔州進兵,此外尚有三路進軍,廬江王瑗從襄州道,黔州 刺史田世康趣辰州道,黃州總管周法明趣夏口道。1在平定蕭銑之後,辰州才 納入唐朝的統治之下。 在唐初武德四年(621)後,唐政府已經掌握了黔州與辰州的控制權,黔州 與辰州既是黔中地區的兩大重心,而又分別為唐朝向溪洞地區開拓的據點, 茲分述如下:. 1.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56〈蕭銑傳〉,頁2265。.

(30) 〃24〃.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一、 辰州 辰州是沅江中游重要的戰略位置,顧祖禹稱辰州的形勢是「控壓群蠻, 障蔽潭、朗,重岡疊嶺,帶水縈紆,險要固塞之地」。 2戰國楚的勢力最早進 入,秦代設黔中郡,兩漢、東吳、兩晉、宋、齊、梁、陳皆置郡,目的皆在 於控制沅江中游的形勢。辰州自武德四年(621)平蕭銑納入統治後,即不斷增 設郡縣,大抵而言,可分為五個階段3: 一、 高祖武德年間:武德四年(621)平蕭銑後,辰州仍屬荊州總管府管 轄,領沅陵、盧溪、麻陽、敘浦(一說武德五年置 )、辰溪、大鄉六縣, 武德七年(624)增置龍標縣。貞觀元年(627),辰州改隸黔州都督府管 轄。 二、 太宗貞觀年間:貞觀八年(635)以辰州龍標縣置巫州,同時新開朗 溪、夜郎、思徵三縣。貞觀九年(636),廢思徵縣,又以辰州大鄉縣 分置三亭縣。 三、 武后垂拱年間:垂拱二年(686)以辰州麻陽縣地遼闊,分麻陽縣地並 同時開山洞置錦州,於垂拱三年置,領盧陽、招喻、渭陽、常豐四 縣,州治盧陽。 四、 武后天授年間:天授二年(691),分辰州大鄉縣地置洛浦縣,並以大 鄉、三亭、洛浦三縣別置溪州,治大鄉縣。此外改巫州為沅州,並 從夜郎縣地別置渭溪縣。 五、 武后長安年間:長安四年(704),以沅州夜郎、渭溪二縣別置舞州, 治夜郎。此外溪州洛浦縣改隸錦州。 自武后長安四年(704)增置舞州後,州縣建置大抵固定,僅先天二年(713) 巫州龍標縣分置渭陽縣,以及天寶三年(744)充州降為羈縻州,其梓薑縣改隸 業州(即舞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鶴州。二十年,又改為業州。天寶元年,改龍標郡。乾元 2 3.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81,頁3817。 以下五階段整理自兩唐書地理志與《元和郡縣圖志》。.

(31) 黔中地區的概況. 〃25〃. 元年,復為業州。 )此後便不再有州縣建置變動的情形。與武德年間相比,新增. 加了四個州,除了溪州是在原本過往朝代經營之地建立外,巫、錦、舞三州 都是新建立在新開闢的河谷上游,這些州控扼諸蠻的性質濃厚,如〈大唐故 錦州參軍上柱國太原王府君墓誌銘并序〉: 往以神龍之歲,蠻陸跋扈,勑江南西道討擊使錦州刺史甘元琰差君分 統戎伍,不逾旬月,殲厥渠魁,以功授上柱國。 4 又如〈大唐故錦州刺史趙府君墓誌文并序〉: 公去垂拱中武舉及第,制授左羽林衛長上。……時蠻陸作梗,制擇脩 良,授公使持節錦州諸軍事錦州刺史。5 包括錦州在內的三州皆是新開闢的地區,有可能是特別需要軍事上的鎮守, 唐政府於景雲二年(708)時在辰州置都督府,督巫、業(即舞州)、錦三州。6辰 州都督府於開元二十六年(738)黔中採訪使(即黔中道)設置時廢除,併入黔中 採訪使管轄。. 二、 黔州 黔州自武德元年(618)歸順,即成為唐帝國向西南開拓郡縣的據點,貞觀 四年(630)設置黔州都督府即是為了要進行軍事上的開拓。唐帝國向西南開拓, 除了循過往漢代開西南夷的路線外(即石門道、清溪道),還又從黔州開拓一條往 昆明部落的大道,也就是嚴耕望先生所考證之「黔中牂牁主道」。黔中州縣 的設立,大致上是沿著此條交通線進行。在州縣建置上,在唐前期並不穩定, 州縣的設置頻繁,改易頻繁,廢置也頻繁。(見附表)太宗朝的州縣設立、裁撤 4. 5. 6.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上)》(上海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開元○九四,〈大唐 故錦州參軍上柱國太原王府君墓誌銘并序〉,頁1217。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上)》,開元一八九,〈大唐故錦州刺史趙府君墓誌文并序〉, 頁1288。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40〈地理三〉,頁1621。.

(32) 〃26〃.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與整併最為頻繁,大致上在貞觀十七年(643)不再有州級單位的設立與廢置, 而縣級單位仍持續調整,至高宗時縣級單位的建置才趨穩定。在太宗貞觀年 間所進行的州縣異動,除貞觀十六(643)年開山洞新置珍、溱二州是屬於開拓 行為,其餘裁撤與整併的州縣並無改為羈縻州者,7也未有地方動亂的記載, 可推測貞觀年間的州縣改易,是在中央勢力已在地方深化與鞏固的情形下, 而進行大規模行政組織的精簡與調整。8 通往昆明部落的這條道路上,必須經過當時在西南尚屬相當強大的牂牁 蠻部,因此招慰這些蠻部首領,對於此一地區的安定有相當的幫助。大抵而 言,此道由昆明部落東行經南寧州至牂牁部,再東行入烏江流域,沿烏江即 可達黔州。在唐前期獲得這些牂牁大族的歸附,並以這些部族居地設置州 縣: 牂州,武德三年以牂牁首領謝龍羽地置。 琰州,貞觀四年置。 莊州,本南壽州,貞觀三年以南謝蠻首領謝彊地置。 充州,武德三年以牂牁蠻別部置。 應州,貞觀三年以東謝首領謝元深地置。 矩州,武德四年置。 明州,貞觀中以西趙首領趙磨酋地置。9 其中牂、琰、莊、充、應、矩六州設立之初即為正州,其重要性與一般羈縻 7. 《舊唐書》記載「……牢州,領縣七。已上國初置,並屬黔中道羈縻州。永徽已後併省。」 然而牢州在貞觀十六年(或十七年)廢置後,省綏養、樂孜、宜林三縣,綏陽、義泉、洋川改 隸夷州,芙蓉、瑘川改隸播州,並無降為羈縻州之記載。又查《舊唐書》、《新唐書》與 《太帄寰孙記》所記載黔州管下五十個羈縻州,並無牢州。牢州本正州,管轄地與貞觀以 後的夷、播二州重疊,若降為羈縻州,卻無任何降格之記載,實在可疑,故本文不採此說。 8 貞觀年間的州縣異動遍及全國,而不限於黔中地區,其中又以貞觀十七年的改易規模最大。 戎一農,〈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收錄於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 頁20-21。 9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〆中華書局,1975),卷43下,〈地理志七下〉,頁1143。.

(33) 黔中地區的概況. 〃27〃. 州不同,其中牂州又為牂牁部族的核心,這幾個州既是道路必經之處,10同 時也是牂牁地區幾個最龐大的地方勢力,皆是戶口殷勝、勝兵數萬的大型部 族: 牂牱渠帥姓謝氏,舊臣中國,代為本土牧孚。隋末大亂,遂絕。大唐 貞觀中,其酋遣使修職貢。勝兵戰士數萬,於是列其地為牂州。11 充州,牂牱別部,與牂牱鄰境。勝兵二萬。亦貞觀中朝貢,列其地為 充州。12 因此這些部族的首領對唐帝國而言,既是開拓西南的助力,也同時是控制地 區的阻力。大體而言,唐前期黔州都督與牂牁諸部之首領關係不差,時常興 兵協助黔中都督: (永徽元年)十二月,庚午,梓(牂)州都督謝萬歲、兗(充)州都督謝法興、 與黔州都督李孟嘗討琰州叛獠々萬歲、法興入洞招慰,為獠所殺。 13 龍朔三年,矩州刺史謝法戎招慰比樓等七千戶內附。 14 這些牂牁正州在唐初受招撫,首領擔任刺史職,受唐典章制度設置州縣,一 般來說,多數學者仍對唐政府的控制抱持懷疑態度,嚴耕望更指牂州「事實 上自始即羈縻耳,改牂牁為建安亦是虛文。」 15但唐前期對此一地區經營甚 多,尤其武后時期還進一步將都督府從黔州移至莊州,藉以就近管轄牂牁諸 部。16. 10 11 12 13 14 15 16. 應州在獎州南方三百里之處,不在黔中牂牁主道的沿線上。 (唐)杒佑,《通典》,卷187〈邊防三〉,頁5049-5050。 (唐)杒佑,《通典》,卷187〈邊防三〉,頁5050。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199,〈唐紀高宗永徽元年十二月庚午〉條,頁6273。 (宋)歐陽修,《新唐書》,卷222下〈南蠻下〉,頁6318。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92。 莊州置都督府的時間,《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是聖曆元年(698),兩唐書皆記貞觀十一年 (637),《太帄寰孙記》黔州條記聖曆元年,莊州條記天授三年(692),三者不知孰者為是。 然貞觀年間,播州以北之州縣建置還不穩固,似無理由將都督府由黔州遷至莊州。武后時.

(34) 〃28〃.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正州與羈縻州的差別,最為明顯的就在於官吏的任免,正州的官吏任免 必須受中央吏部的控制,即便是高宗時期在黔中、嶺南實行的「南選」17制 度,派遣選補使入黔中、嶺南選土人為官,中央吏部也是全程參與。因此官 員的任免,實為判斷是否為正州的關鍵。據《太平廣記》引《紀聞》所載, 武后時牛騰貶至牂牁任建安縣丞之事: 唐牛騰字思遠,唐朝散大夫郟城令。棄官從好,精心釋教,從其志者 終身。常慕陶潛五柳先生之號,故自稱布衣公子。……公子謫為牂牁 建孜丞。……時天后方任酷即,……公子至牂牁,素秉誠亯,篤敬佛 道,雖已婚宦,如戒僧焉。口不妄談,目不妄視,言無偽,行無頗。 以是夷獠漸漬其化,遂大布釋教於牂牁中。常攝郡長即,置道場數處。 居三年而莊州獠反,轉入牂牁。郡人背殺長即以應之,建孜大豪貣兵 相應,乃刧公子坐於樹下,將加戮焉。忽有夷人,持刀斬孚者頭,乃 詈曰〆「縣丞至惠,汝何忍害若人。」因置公子於籠中,令刂者負而 走,於是兼以孥免。事解後,郡以狀聞。……18 同樣貶官至牂牁地區的尚有武后時期的吉頊(未之任)、玄宗初年的鍾紹京: 卲頊,洛州河南人也。……聖曆二年臘月,……其年十月,以弟作偽 官,貶琰川尉,後改孜固尉。尋卒。19 鍾紹京,虔州贛人也。……玄宗即位,復召拜戶部尚書,遷太子詹事。 時姚崇素惡紹京之為人,因奏紹京發言怨望,左遷綿州刺史。及坐事, 累貶琰川尉,盡削其階爵及實封。20. 17 18 19 20. 期,播州以北之州縣建置已趨穩固,並且有關牂牁諸郡的記載也較多,則莊州都督府在武 后時期設置似較為合理,因此本文採武后時期之說法。至於在武后何年設置,則有待新史 料之證明。 這是在嶺南、黔中地區實施的銓選制度,稱之為「南選」,下一節會有較詳盡的討論。 (宋)李昉,《太帄廣記》(北京〆中華書局,2003),卷112〈報應十一〉,頁778-779。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186上〈卲頊傳〉,頁4848-4849。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97〈鍾紹京傳〉,頁3041-3042。.

(35) 黔中地區的概況. 〃29〃. 又據《全唐文》卷 229〈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所記平貞昚奉使黔中監選之 事: 公諱貞昚,字密,一字閒從,燕國薊人也。……奉使黔中監選,有牂 牁謝鳳節仁奏罷漢官,專任首領。公上其挾奸樹黨,俶擾蕃落。天子 悟焉,再使置即。遠夷騷而旋定,舊貫改而復完。 21 據上文所述牛騰、吉頊、鍾紹京之貶官牂牁事,以及平貞昚奉使黔中監選事, 可知玄宗初年之前,唐朝對於牂牁諸郡之官員任命仍有實際之權力,對於州 縣之置廢與否也應有實際上之作用,而非虛文。但不可否認的是,牂牁地區 的地方勢力對於唐政府而言,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一則牂牁諸州皆是擁民萬 戶,勝兵數萬之勢力,州刺史通常為部族首領擔任,唐朝似乎無權力改易牂 牁諸州之刺史職。二則牂牁地區多數自古不與中國通,對唐朝派遣的官員多 有排斥,如前述牛騰貶官及平貞昚奉使黔中監選之事。並且距離黔州都督府 遙遠,易起亂事,如唐高宗顯慶元年(659)四月, 「矩州人謝無靈舉兵反,黔州 都督李子和討平之。」22以及前述黔州都督與牂、充二州刺史共討琰州叛獠 事。武后時期,為加強控制黔中牂牁主道,將都督府移鎮莊州,就近控管道 路線上的牂牁正州。 黔中牂牁主道早自戰國莊蹻入滇時開闢,但在唐代同時尚有四條道路可 以入滇:其一為清溪道,其行程相當於今日成昆鐵路,惟北段稍異。其二為 石門道,由今昆明東北經昭通至宜賓。其三為葉榆、古湧步道,由今昆明東 南取盤龍江至越南之河內。其四為取南盤江通邕州。 23其中清溪道與石門道 則是開闢自秦漢,尤其距離成都最近,開闢也最早。南中雖然在南北朝時盡 被當地蠻族大姓爨氏控制,但於隋文帝末期征討後,爨氏一蹶不振。唐前期. 21. 《全唐文》,卷229,(唐)張說〈常州刺史帄君神道碑〉,頁2322-2。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200,頁6296。 23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篇三四〈黔中牂牁諸道〉,頁1285。 22.

(36) 〃30〃.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承襲隋代經營西南的既定政策,此二道之經營自然在通滇各路中最為重視。 相較之下,黔中牂牁主道路途遙遠,道路沿線牂牁大姓難以統治,是以維持 此道的控制並非必要,故而逐步將統治權撤出牂牁地區。景龍二年(709)時將 都督府遷至播州,先天二年(713)再將都督府遷回黔州,而牂牁六個正州也在 玄宗朝逐步降為羈縻州,放棄直接統治,改以名義上的羈縻關係,以維持地 區上的安定。24開元二十六年(738),於黔州設置黔中採訪處置使,加置經略 使25,並合併先前於辰州別立之都督府,而為黔中道。天寶三年(744),降充、 應、矩三州為羈縻州,唐代的行政建置大體於此時固定,不再改易。. 24. 25. (宋)歐陽修,《新唐書》,卷43下〈地理七下〉,頁1143,記載「初,牂、琰、莊、充、 應、矩六州皆為下州,開元中降牂、琰、莊為羈縻,天寶三載又降充、應、矩為羈縻。」 另外《太帄寰孙記》牂州條引梁載言《十道志》云〆「在開元初,猶有此郡。後之郡國記 錄,乃無此州知名。」可為另一佐證之證據。 經略使與節度使性賥相却,為控扼四夷而設。見(後晉)劉昫,《舊唐書》,卷38〈地理一〉, 頁1385。.

(37) 黔中地區的概況. 〃31〃. 圖 二:唐代黔中交通圖. 此 圖 參 考 嚴 耕 望 , 《 唐 代 交 通 圖 考 (第 四 冊 )》 , 篇 三 四 之 附 圖 繪 成 。.

(38) 〃32〃.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表 一: 唐 代 黔 府 轄 下 州 縣 之 異 動 表. 時間. 州. 縣. 武德二年. 黔州. 彭水. 州縣改易. 都上 石城 盈隆 洪杜 相永 萬資 南州. 隆陽. 開南蠻置。三 年 , 改為僰州。四年,復為南州. 扶化 隆巫 丹溪 靈水 義州. 信寧. 五年改曰智州. 義泉 綏陽 都牢 洋川 武德四年. 夷州. 寧夷. 以思州寧夷縣置. 神泉 豐樂 綏養 雞翁 伏遠 明陽. 六年省. 備註.

(39) 黔中地區的概況. 〃33〃. 高富 夜郎 思義 丹川 宣慈 慈岳 武德四年. 務州. 務川. 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要路,請置務州. 涪川 扶陽 武德?年. 思州. 丹陽. 設置時間待考. 城樂 感化 思王 多田 貞觀元年. 廢夷州. 廢夷州. 廢思州. 廢思州. 務州. 務川 涪川 扶陽 丹陽. 思州廢,來屬,二年省. 城樂. 思州廢,來屬. 感化. 思州廢,來屬. 思王. 思州廢,來屬. 多田. 思州廢,來屬. 寧夷. 夷州廢,來屬. 伏遠. 夷州廢,來屬. 廢置時間待考.

(40) 〃34〃. 智州.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明陽. 夷州廢,來屬,尋省. 高富. 夷州廢,來屬. 思義. 夷州廢,來屬,尋省. 丹川. 夷州廢,來屬,尋省. 信寧 義泉 綏陽 都牢. 貞觀四年省. 洋川 綏養 貞觀四年. 黔州. 夷州廢,來屬. 彭水 石城 盈隆 洪杜. 貞觀四年. 夷州. 都上. 以黔州之都上縣開南蠻置. 貞觀四年. 費州. 涪川. 析思州之涪川、扶陽,開南蠻置. 扶陽. 貞觀四年. 思州. 相永. 十一年省. 萬資. 十一年省. 務川. 務州改名思州. 思王 感化. 八年省. 城樂. 八年改屬費州. 多田. 八年改屬費州. 寧夷 伏遠. 十一年省.

(41) 黔中地區的概況. 貞觀五年. 智州. 〃35〃. 高富. 十年改屬黔州,十一年改屬夷州. 信寧. 十一年改屬黔州. 義泉. 十一年徙治義泉,改曰牢州. 綏陽 洋川 綏養. 貞觀七年. 南州. 樂安. 𨙱州改隸智州. 宜林. 𨙱州改隸智州. 芙蓉. 𨙱州改隸智州. 瑘川. 𨙱州改隸智州. 隆陽. 先天元年更名南川. 扶化. 十一年省. 隆巫. 十一年省. 丹溪. 貞觀九年. 郎州. 靈水. 十一年省. 三溪. 五年置. 當山. 八年省. 嵐山. 八年省. 歸德. 八年省. 汶溪. 八年省. 恭水. 十一年廢州,十三年復置州,更名播州,亦復 置縣。十四年,更恭水曰羅蒙。十六年更名遵 義. 高山. 十四年,更高山曰舍月. 貢山. 十四年,更貢山曰湖江. 柯盈. 十四年,更柯盈曰帶水.

(42) 〃36〃. 貞觀十六年. 珍州. 溱州.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邪施. 十四年,更邪施曰羅為. 釋鷰. 十四年,更釋鷰曰胡刀. 夜郎. 開山洞置. 麗皋. 開山洞置. 樂源. 開山洞置. 榮懿. 開山洞置. 扶歡. 開山洞置. 樂來. 開山洞置,咸亨元年省. 廢牢州. 廢牢州. 舊書:十七年 廢牢州. 夷州. 都上 綏陽. 自十一年改屬夷州. 義泉. 牢州廢,改屬夷州. 舊書:十七年 廢牢州. 洋川. 牢州廢,改屬夷州. 舊書:十七年 廢牢州. 播州. 雞翁. 六年復置,永徽後省. 高富. 十一年改屬夷州,永徽後省. 遵義 舍月. 顯慶五年廢. 舊書:併入遵 義. 湖江. 顯慶五年廢. 帶水 羅為. 顯慶五年廢. 胡刀. 開元二十五年省入芙蓉. 芙蓉. 牢州廢,改屬播州. 舊書:二十年.

(43) 黔中地區的概況. 〃37〃. 從夷州來屬 瑘川. 牢州廢,改屬播州,開元二十五年省入芙蓉. 舊書:二十年 從夷州來屬. 此表參考兩唐書地理志,大抵以州的變動為主,縣的變動為輔。 表 二: 唐 代 黔 中 戶 口 、 土 貢 表. 貞觀戶數 貞觀口數 天寶戶數 天寶口數 元載開元土貢 元載元和土貢 新書所載土貢 寰宇記所載土貢. 黔州. 辰州. 5013. 27433. 4270. 24204. 黃蠟、紵、布. 犀角、水銀、 9283. 39225. 4241. 28554. 光明砂. 蠟、竹布、紵麻 犀角、光明丹 布. 光明砂、藥砂 角、黃連、黃. 14495. 5368. 12738. 闕. 闕. 溪州. 未置. 未置. 2184. 15282. 朱砂、黃連. 朱砂、黃蠟. 獎州. 未置. 未置. 1672. 7284. 熟蠟. 熟蠟. 錦州. 未置. 未置. 2872. 14374. 光明砂、水銀. 闕. 2312. 10825. 3702. 16444. 連、蠟. 布、竹布、紵布. 闕. 牙. 4032. 施州. 砂、黃臘、粗麻. 光明丹沙、犀. 敘州. 清油、蜜、黃. 沙、蠟. 麩金、水銀、朱. 麩金、犀角. 朱砂. 丹沙、犀角、 茶牙 麩金、犀角、 蠟. 闕. 朱砂. 光明丹砂、犀 角. 闕. 麩金、犀角、 黃連、藥子. 黃連、蠟、藥. 闕. 實. 夷州. 2241. 8657. 1284. 7013. 斑布、麤布. 葛粉. 犀角、蠟燭. 思州. 2603. 7599. 1599. 12021. 葛、朱砂. 蠟. 蠟. 茶、硃砂、水銀、 蠟燭、犀角 朱砂、水銀、茶、.

(44) 〃38〃.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蠟 播州. 闕. 闕. 490. 2168. 闕. 蠟. 斑竹. 蠟、生黃茶. 珍州. 未置. 未置. 263. 1034. 蠟. 闕. 闕. 貢金、象齒. 茄子、楮皮 溱州. 未置. 未置. 879. 5045. 布、紵布、黃. 蠟. 蠟. 文龜、斑布、 文龜、班竹、象 丹沙. 費州. 2709. 6950. 429. 2609. 闕. 蠟. 蠟. 南州. 3580. 10366. 443. 2043. 斑布. 闕. 班布. 戶 數 與 口 數 部 分 參 考 翁 俊 雄 , 《 唐 朝 鼎 盛 時 期 政 區 與 人 口 》 (北 京 : 首 都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 1995)。 土 貢 部 分 參 考 《 元 和 郡 縣 圖 志 》 、 《 新 唐 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 牙 朱砂、水銀、犀 角 象牙、犀角、班 布.

(45) 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戎. 第二節. 〃39〃. 黔中道之設置與其職能. 唐代在西邊與吐蕃爭雄,南詔夾此二大勢力之中。開元末,南詔透過唐 朝的力量統一洱海地區各部,成為一新興勢力。天寶中,因與唐失和,遂向 吐蕃稱臣,成為西南大患。南詔之勢力,向北直逼成都,向東直抵黔巫,向 南則通安南。南詔不僅兩次大敗唐朝之軍隊,甚至侵擾黔中。此時宰相楊國 忠遙領劍南節度使,面對南詔戰事不利,乃以趙國珍為黔中都督。 1 趙國珍是牂牁別部充州蠻酋趙君道之裔,在天寶年間有戰功,中書舍人 張漸以趙國珍「有武略,習知南方地形」向楊國忠推薦,因此提拔為黔中都 督。趙國珍果然屢敗南詔,維持黔中之安定。在趙國珍就任黔中都督不久後, 隨即發生安史之亂,兩京陷落。黔中經略使本身即是邊境軍團之職,趙國珍 不僅興兵勤王,也維持黔中地區的統治,「在五溪凡十餘年,中原興師,唯 黔中封境無虞。」2代宗時,入朝任工部尚書,黔中經略使之職由薛舒接任。 薛舒在就任黔中經略使之前,歷任過夷州、渝州、溪州及巫州刺史,其 中夷、溪、巫三州位於黔中境內,渝州雖然不在黔中境內,但也是屬於非漢 民族居多之地。薛舒在這四州政績頗佳,尤其黔中三州屬於「溪洞雜類,蠻 夷徼外」之地,薛舒治理得當,使該「言語之所不通」之地,有「撫柔之化 風靡」之效。趙國珍入朝廷任工部尚書後,黔中經略使對內必須安撫溪洞蠻, 尤其代宗朝時黔中之局勢尚且不穩定,需要有在黔中經歷豐富者,故而拜為 黔中經略招討觀察使。薛舒任黔中觀察使確實也治理得當,「十郡土風,百 域異俗。輕剽啙窳,姦宄矯虔。示之以威信,興之以禮讓。華風變於夷裔, 1 2. 查爾斯〄巴克斯,《南詔國與唐代的西南邊疆》(昆明〆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頁88-89。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115〈趙國珍傳〉,頁3375。.

(46) 〃40〃. 七至十二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膏雨浹於殊壤」,朝廷尋加金紫光祿大夫、御史大夫、河東郡開國伯等銜, 以賞其功。薛舒於大歷十年(775)四月卒於溪州之公館,其任期長達十四年。3 安史之亂自天寶十四年(755)開始,歷經數朝才告平息。至代宗朝時,已 是各地藩鎮林立的局面,黔中地區有賴趙國珍與薛舒二人坐鎮,故而不致茲 生邊事。然而,開元二十六年(738)設立之黔中道,其設立之初以都督渾瑊為 採訪處置使,兼領五溪諸州經略使,4是開元年間與節度使同為控遏四夷所設 之舊軍鎮,與其他因安史之亂而產生的新藩鎮不同。. 一、 黔中道之性質 開元年間所設立之採訪使,其權力逐漸擴大,從原本的監察權擴及行政 權,至開元末時已具備有「許其專停刺史務,廢置由己」的權力。5黔中經略 使原本即具有控扼領內蠻夷之職責,黔中採訪使所轄之行政監察區域又與黔 州都督府所管區域相同,採訪使又時常由黔州都督兼領,那麼在安史之亂前, 黔中道的行政權與軍事權幾乎是合而為一,與藩鎮無異。 節度(經略)使兼領採訪使,造成行政權與軍事權合一,此最為唐中央所 憂。天寶十二年(753)二月,採訪使李憕等人曾上奏建議: 「請依舊通前置兩員 交使,望以周載。」朝廷採取了這項將採訪使改由兩員交替出使的建議,6但 是惟有「黔中道各一人,宜依舊定。」7唐中央這樣的決定,等於默認黔州都 督同時控制黔中道的行政與軍事,對於唐中央而言,這樣的決定並非不能理 解。武后晚期,唐政府的力量在牂牱地區的維持已顯得相當吃力,不得不將. 3. 《文苑英華》(北京〆中華書局,1966),卷924,(唐)限建〈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 ,頁4862b-4864a。 (唐)李卲甫,《元和郡縣圖志》,卷30〈江南道六〉,頁736。 5 《唐會要》(北京〆中華書局,1990),卷78〈諸使中〉,頁1421。 6 兩員所指的是採訪使與節度使,如天寶十二年(753),李憕為河東採訪使,河東節度使由孜 祿山兼領。 7 《唐會要》,卷78〈諸使中〉,頁1420-1421。 4.

(47) 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戎. 〃41〃. 都督府自莊州遷回播州,最後又遷回黔州。黔中於開元十二年(724)時,即有 一次大規模的叛亂,溪州蠻覃行璋作亂,唐廷以監門衞大將軍楊思勗為黔中 道招討使,將兵擊之。斬首三萬,生擒覃行璋而亂平。然而黔中各州所載之 口數,多者尚且不過四萬,8而此次征討斬首三萬,顯示黔中一地尚有相當多 的非漢民族,是黔中地區不安定的潛在因素。 其次,在地域空間的概念上,黔中這一概念也逐漸形成。武后長壽年間, 有人上言嶺南流人欲謀反,武后於是派遣萬國俊前往廣州按察實情。萬國俊 至廣州不但濫殺流人,還誣奏云:「諸道流人,多有怨望。若不推究,為變 不遙。」武則天深以為然,於是派遣劉光業、王德壽、鮑思恭、王處貞、屈 貞筠等六人,「分往劍南、黔中、安南、嶺南等六道,按鞫流人。光業所在 殺戮,光業誅九百人,德壽誅七百人,其餘少者不減數百人。亦有雜犯及遠 年流人,亦枉及禍焉。」9武后時期,朝廷還是承襲貞觀十道做為劃分天下行 政單位的依據,黔中與安南並不是道而是都督府,由此可以看出此時朝廷已 認為黔中是獨立的地域空間。 除此之外,與「南選」相關的敕命中,也能找到黔中地域空間獨立的軌 跡。高宗上元三年(677)八月的敕命還是「桂、廣、交、黔等州都督府,比來 所奏擬土人首領……。」 10到了玄宗開元八年(720)八月的敕命已是「嶺南及 黔中參選吏曹,各文解每限五月三十日到省。……」11就山川形便而言,黔 中也自成一地理區。因此,開元二十六年(738)從江南西道分出黔中道,並授 與黔中都督行政與軍事權,就是因為黔中在地域空間概念上、地形上、民族 構成上都有其特殊性,軍政合一的目的即是在於使黔府都督能更進一步控制 黔中,維持其安定。 8. 可參考第一節之附表。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50〈刑法志〉,頁2143。 10 《唐會要》,卷75〈選部下〉,頁1369。 11 《唐會要》,卷75〈選部下〉,頁1369。 9.

數據

圖  二:唐代黔中交通圖
表  十:唐代黔中貶官流刑人數表  單位:人數      太宗  高宗  武后  中宗  睿宗  玄宗  肅宗  代宗  德宗  憲宗  文宗  懿宗  昭宗  貶官  0  0  7  2  1  15  3  2  7  1  1  2  6  流刑  0  2  2  0  0  1  7  7  0  0  2  0  0  宗室安置  1  2  1  0  0  1  1  0  0  0  0  0  0  三、 黔中首長性質的轉變  貞觀四年( 630 )設置黔州都督府,向牂牁地區開拓。黔州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廣州和安通禪師 杭州大慈寰中禪師 天台平田普岸禪師 筠州五峯常觀禪師 潭州石霜性空禪師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 福州古靈神讚禪師 洪州東山慧禪師

百丈海禪師法嗣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 杭州大慈山寰中禪師 天台平田普岸禪師 瑞州五峯常觀禪師 潭州石霜山性空禪師

潭州三角山總印禪師 池州魯祖山寶雲禪師 洪州泐潭常興禪師 虔州西堂智藏禪師 京兆章敬寺懷惲禪師 定州柏巖明哲禪師 信州鵝湖大義禪師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

圖 3-21 Franciscan 混雜岩的擠壓造成了加州 Pacheco 隧道壁支撐的變形 (Photograph courtesy of David Sparks US Bureau of Reclamation)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秦國地處黃河上游,佔據關中和巴蜀(今重慶、四川一帶),當地土

卷三十九,《地理志》)。” 2 物產豐饒,地位險要。從隋唐至明清古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