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心 理 與 輔 導 學 系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2 0 1 0 , 4 2 卷 , 1 期 , 1 4 3 - 1 6 2 頁

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

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研究

*

程景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之預 測狀況。研究參與者為864 位來自二所國中共 28 個班級的八年級學生(男、女生各半,平均年 齡為14.01 歲)。本研究以同儕提名問卷的方式測量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 關係攻擊行為,以自陳的量表測量心理孤寂感。結果發現,「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和「同儕知覺 受歡迎度」確為二種不同的社交地位構念。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都能負向預測青少年的心理孤 寂感,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間有負相關,但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 則有正相關;反映出二種受歡迎度對於行為適應問題有不同的預測。對青少女而言,因不受同 儕喜愛所引發的關係攻擊傾向,較男生來得強。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交互 作用,對於關係攻擊與孤寂感的預測都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社交計量受歡迎度、青少年、孤寂感、關 係攻擊 在針對兒童期與青少年期之社會能力發展的研究中,「受歡迎度(popularity)」可說是一個中 心概念(LaFontana & Cillessen, 1999),同時這也是經常用來評估兒童與青少年之社會適應(social adjustment)狀況的指標。社會適應良好者也就是受到許多同儕之喜愛、而反映出具有高社交地位 之受歡迎者;傳統上被認為是受歡迎的學生,的確在人際互動中會表現出許多正向的互動特質, 如:善解人意、開朗樂觀、與人為善等「好相處」的特性(Rubin, Bukowski, & Parker, 2006),但 是不受歡迎的(unpopular)學生則是與攻擊性的行為有很大的關連(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然而,高社交地位者所表現出的行為特性似乎也存在著很大的異質性,即有些高地位學生 好像反而有較多的攻擊行為表現,特別是到了青少年階段;例如:國中老師有時會發現,在班級 中受到同學仰慕與崇拜的「酷」學生,看起來在同儕間是擁有高地位的,因為他們可能在班上具 有呼風喚雨的影響力、又常處在眾星拱月的包圍中,但是其高人氣卻不是建立在正向的社會行為

(2)

上,反而可能是因為他們所表現出之負向行為(如:敢做一些其他學生不敢做的壞事或甚至有攻

擊性的舉動),而成了讓老師感到頭痛的麻煩製造者。這些受歡迎學生所呈現之行為表現,與前述

之良好社會適應所預期的正向行為,明顯地有所矛盾。似乎表示青少年的「受歡迎度」有著更複 雜的特性,若僅以傳統的受歡迎度概念來看其人際關係,可能會有所侷限。

所以國外針對青少年同儕關係的研究,開始想藉由不同類型的受歡迎度去檢視青少年的人際 行為特性(Cillessen & Mayeux, 2004),近幾年來的研究也逐漸累積了對不同類型受歡迎度之相關 特性的了解(Mayeux, Sandstorm, & Cillessen, 2008);但是在國內,則尚未有研究以受歡迎度的類 型來探討青少年的人際關係。本研究之目的即欲檢視在台灣的青少年中,不同類型之受歡迎者是 否有不同情況之心理適應特性。如果我們對於校園中具有高受歡迎度學生的相關特性能有更多的 了解,例如:青少年是藉由哪些行為過程去增加他們在同儕團體中的地位,將有助於教育工作者 對青少年的人際關係與行為表現之協助與輔導。

文獻探討

目前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上,常以二種方式來界定個體的受歡迎度:一是「社交計量受歡迎 度」(sociometirc popularity),與個體受到同儕的喜愛程度(likability)有關;另一則是「同儕知覺 受歡迎度」(peer-perceived popularity),與個體在同儕間之聲望(reputation)地位有關。 針對同儕關係的研究,自從1970 年代開始,社交計量法就是很常被使用的評量方式,藉由在

團體中的同儕互相提名「最喜歡(most like)的人」與「最不喜歡(least like)的人」,而估計出「社

交計量受歡迎度」,即個體於此團體中之整體性的受喜愛度;也就是其他同儕喜歡這位成員的程 度,或是會找他當活動夥伴的程度。這個概念也常以「同儕接受度(peer acceptance)」或「社交偏 好性(social preference)」指稱(Coie, Dodge, & Copottelli, 1982)。以社交計量法所估計而得之受 歡迎度,即是藉由受到喜歡與否的程度,而間接得出受歡迎度的估計。

近來也逐漸有同儕關係的研究者,開始採用社會學取向的作法來探討受歡迎度。即要求受試

者提名他們認為在其團體中,「最受歡迎(most popular)的人」與「最不受歡迎(least popular)

的人」而估計出「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評估而得的是個體在其團體中的地位、影響力、及重要性,

指的是個體被賦予的地位或聲望的量(Cillessen & Rose, 2005),因此也有學者將這種類型的受歡 迎度視為「社交支配性(social dominance)」(Parkhurst & Hopmeyer, 1998)或是「社交顯著性(social prominence)」(Farmer, Estell, Bishop, O’Neal, & Cairns, 2003)的同義詞。亦即這種測量方式是根據 個體在同儕團體中所被賦予的聲望、而非以其他成員之個人偏好,來界定出受歡迎的程度。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可推論,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應該是二個具有不同內 涵的理論構念。二種概念都是在評估個體的同儕地位,所以的確可以發現二者之間有正相關(如: Cillessen & Mayeux, 2004; LaFontana & Cillessen, 1999,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Prinstein & Cillessen, 2003; Rose, Swenson, & Carlson, 2004;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而此相關值在不同 研究間,因所測量對象年齡的差異或是計算受歡迎度方式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例如:Rose 與 Swenson (2009)調查 439 位七年級與九年級學生,發現二種受歡迎度之間有.36 的相關,而 LaFontana 與 Cillessen (2002)針對 442 位四至八年級學生的研究,則得到.70 的結果。雖然相關 值的大小不盡相同,但是同樣都反映出,並非所有具有高社交地位的人氣王都是受到同學高度喜 愛的學生。

(3)

而且,這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間雖然有相關,但是此相關卻隨著個體的發展,而有愈來愈低的 趨勢;在Cillessen 與 Mayeux (2004)針對 10 歲至 14 歲孩童的縱貫研究中,發現社交計量受歡迎 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間的相關值,由五年級(641 位學生)時的 .73,逐年減低至九年級(587 位 學生)時僅有 .40 的相關。此結果顯示出,這二種受歡迎度似乎在個體進入青少年階段後,會更明 顯地區分開來;亦即,在青少年提名二種類型的受歡迎者時,所依據的準則可能是有所差異的。 研究上也的確發現,這二種受歡迎度能各自預測獨特的行為特性。在同儕關係的研究中,以 社交計量法經同儕提名所得之受歡迎者,通常都具有一些正向的特質,且會展現較高度的利社會 行為特性;例如:他們能夠與同儕合作、友善地相處、建設性地解決人際問題、善於溝通、能關 注別人需求、適度調整自己行為等,可見因為有高同儕接受度而受歡迎的兒童,具有很不錯的社 會能力,通常也是因為有這些正向的互動行為,而使得他們能受到同儕之喜愛(Rubin, Bukowski, &

Parker, 2006);特別是針對兒童期的同儕關係研究中,幾乎都能發現受歡迎者具有這樣的正向行為

傾向(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

然而,知覺受歡迎度高的孩子所反映出的特性卻相對複雜,常見的特性如知名度高、有吸引 力、很有運動細胞、有令人欣羨的物品、有異性魅力、被其他高地位的同儕所接受的(Butcher, 1986; Eder, 1985; Lease, Kennedy, & Axelrod, 2002; Merten, 1997; Weisfeld, Bloch, & Ivers, 1983, 1984),他 們通常除了有利社會行為之外,也會表現出支配性與攻擊性的傾向(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Rodkin, Farmer, Pearl, & Van Acker, 2000)。所以在孩童眼中的「人氣王」 同儕,實則同時會表現出利社會與反社會行為,而未必是行為表現良好的模範學生,例如:在教 育現場中的教師常可發現,到了兒童晚期與青少年階段,班上有少數的人緣特好者,是常在班上 惹麻煩或常挑戰老師權威的學生,或是會去唆使別人排擠、在班上搞小團體的學生,而雖然他們 表現出攻擊的行為,卻常被同學投以崇拜的眼光、或認為是很酷的舉止,而在班上享有很高的同 儕地位。

一般而言,攻擊行為可能會增加個體的地位,但也會降低其受到喜愛的程度(Cillessen & Borch,

2006;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所以,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高的孩童在社交計量地位的評估上,

更可能屬於「爭議型」(controversial)而非「受歡迎型」。可見,不同於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幾乎完 全反映了利社會行為的特徵,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則涵蓋了一些矛盾的特性。例如:被同學認為有 高人氣的受歡迎者,可能同時受喜愛與不受喜愛,表示同學可能覺得他們的人緣很好,但自己卻 未必喜歡他們;他們表現出的利社會與反社會行為,可能會被同學覺得很有社交能力,但又像在 玩弄操控性強的社交手腕。 而這二種有著不同行為特性的受歡迎度,雖然都反映了同儕地位,但對於個體的社會心理適 應是否也有不同的影響呢?特別是,知覺受歡迎者所擁有之高地位、但又兼具正負性的互動行為 模式,會如何反映至其內、外化向度之適應狀況呢? 根據過去的研究結果可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個體的社交行為與社 會適應,應該有不同的預測作用(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正向適應指標(如: 行為表現、學業成就、心理幸福感等)有很明顯的正向關連(Rubin, Bukowski, & Parker, 2006), 同儕接受度高之孩童通常有很不錯的心理適應狀況,但同儕接受度低的個體則能預測其後續的心 理健康或行為偏差問題 (Bukowski, Brendgen, & Vitaro, 2007; Dodge, Coie, & Lynam, 2006)。

然而,因為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是近來才被關注的主題,再加上其同時包含的正負向特性,所 以我們目前還不是很清楚,知覺受歡迎度對於個體心理適應情況可能產生的影響如何(Becker & Luthar, 2007; Cillessen & Rose, 2005)。例如:通常攻擊行為與適應不良有關,但是人緣好的攻擊者

(4)

似乎並不會因為其攻擊行為而有情緒困擾,至少就短期而言,並沒有適應不良的情況(Rose & Swenson, 2009)。但針對 389 位美國高中生的研究發現,在控制了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影響後,發

現 10 年級的知覺受歡迎度能夠預測學生在二年後之偏差行為(Mayeux, Sandstorm, & Cillessen,

2008)。所以,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或許能預測個體遠程之外化性(externalizing)行為問題。 在評估社會心理適應狀況時,攻擊行為是常用以測量外化性問題之指標,而攻擊行為包含了 外顯(overt)攻擊與關係(relational)攻擊。外顯攻擊是指直接的肢體或口語攻擊(如:打人、罵

人、或威脅要打人等),而關係攻擊則是指對於關係或歸屬感的傷害(如:忽視、排擠、散佈謠言、

威脅結束友誼等)(Crick & Grotpeter, 1995)。青少年可能會策略性地使用關係攻擊行動,以對自己

有利的方式去操縱人際互動(如: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 Xie, Swift, Cairns, & Cairns,

2002),而這或許是青少年能夠達成或維持知覺受歡迎度,一種特別有效的手段(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

目前已有的研究發現,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外顯攻擊及關係攻擊都有相關(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Rodkin et al., 2000; Rose et al., 2004),而值得注意的 是,這種關係可能還反映出發展差異的現象。在青少年階段的調查,通常發現知覺受歡迎度與攻 擊行為間有正相關,但是,在兒童時期,通常發現兒童的攻擊行為會減低其受歡迎度;而且,攻 擊行為與知覺受歡迎度的關係是逐漸隨著年齡增加而形成的,在Rose、Swenson 與 Waller (2004) 的研究中發現,知覺受歡迎度與攻擊行為間之相關,在年紀較大的青少年上是相對更明顯的:三 年級學生(144 位)的同儕地位與攻擊行為是負相關,在五年級(140 位)時沒有顯著相關,但到 了七年級(166 位)與九年級(157 位)時,同儕地位與攻擊行為間有了正相關,而且知覺受歡迎 度與關係攻擊之相關又比與肢體攻擊之相關更強;可見,在青少年階段,知覺受歡迎度與攻擊行 為間之關連是有特別意義的。 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對於同儕地位與人緣的看法,開始逐漸與兒童有所不同,而且可能開 始以較正向的角度來看待反社會行為。過去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個體界定「人緣好」(即

知覺受歡迎度高)的意義也有所改變(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Lease et al., 2002; Rodkin et al.,

2000),當兒童進入青少年早期階段時,其受到攻擊性同儕的吸引力會逐漸增加(Bukowski, Sippola,

& Newcomb, 2000),會逐漸看重負向性、甚至反社會性的社交目標(Allen, Weissberg, & Hawkins, 1989),而且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逐漸以「支配性」或是權力的使用,來定位在同儕間的 高人氣(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而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青少年階段的同儕系統愈來愈複 雜,除了以朋友關係為基礎的朋黨(cliques)之外,也開始形成各式各樣因名聲而組成的聚群 (crowds);所以相對地,會開始特別關注於同儕團體中的「地位」,而能在同儕間獲得高聲望地 位之重要性,或許更甚於是否能被同學喜愛,所以有些青少年可能會刻意地使用攻擊行動去加強 其同儕知覺受歡迎度(Cillessen & Rose, 2005; Xie et al., 2002),即使要付出被同學不喜歡的代價, 可能對於這些青少年而言,還是認為是值得的。

雖然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二種不同型式的攻擊行為都有關連,但是,這二種攻擊行為在影響 受歡迎度之功能上,可能有所不同。知覺受歡迎度與外顯肢體攻擊有關,可能是青少年試圖透過 外顯攻擊舉動,來展示其於團體中的支配性;而關係攻擊的行使,很可能對青少年進行社會權力 (social power)的操縱之中特別有效(Cillessen & Rose, 2005)。例如:青少年藉由選擇性地排擠 某些人,而能避免那些會威脅其優勢地位的同儕,也進入高人氣的圈圈中;而透過私下散佈謠言 這樣的舉動,也能使青少年不動聲色地傷害他人或排除異己,而鞏固其社會地位。所以,到了青 少年階段,不僅在高聲望地位與攻擊行為間有了特殊的關係,而且不同類型的攻擊行為又扮演了 不同的角色。

(5)

Rose 與 Swenson (2009)特別強調,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之間,可能有非常緊 密的關連。LaFontana 與 Cillessen (2002)針對美國學童進行的研究發現,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 攻擊行為在四~五年級時並沒有相關,但是到了六、七、八年級時,卻發現二者之間有顯著的正 相關。Sandstrom 與 Cillessen (2006)針對 466 位學生所進行的追蹤研究也發現,五年級的知覺 受歡迎度能顯著預測八年級有較高關係攻擊行為問題。另有研究強調,即使在控制了外顯攻擊的

影響之後,仍能發現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之顯著相關(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Brown

與Larson (2009)認為,也許因為在青少年時期,關係攻擊相對於外顯攻擊而言,是愈來愈普遍、 也愈來愈被接受的行為,所以關係攻擊行為在青少年之同儕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特別鮮明,甚 至可能超過了外顯攻擊行為的影響。所以,本研究在探討二種受歡迎度之外化性適應狀況時,也 著重以關係攻擊為指標。 而透過研究所觀察到之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攻擊行為的關係,在二個因素之間的影響方向是 如何呢?到底是因為青少年的高地位而引發其愈來愈多的攻擊行為、或是因為攻擊行為而導致其 在同儕間之地位愈來愈高呢?根據縱貫研究的結果(如:Cillessen & Mayeux, 2004; Prinstein & Cillessen, 2003),發現很可能是因知覺歡迎度而導致攻擊性行為(包含外顯與關係攻擊);亦即, 有了高社交地位的個體,會以攻擊行為作為保護自己的社交聲望、創造高人一等的感覺、或反擊 別人對其不滿的手段。而且,這樣的關係之間還可能有性別差異。Rose、Swenson 與 Waller (2004) 針對 992 位學生進行六個月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女,中學生的知覺歡迎度都能預測隨時間增 加之關係攻擊行為,但是特別在女生身上,卻發現關係攻擊行為與知覺受歡迎度有雙向的關連性 存在,也就是說,女生可能是因為使用了關係攻擊行為(例如:排擠、說壞話等操弄同儕脈絡之 手段),而導致其在同儕之間獲得高地位與受歡迎,而其所擁有之高人氣的地位,又會導致這些女 生繼續以關係攻擊行為來加強她們的地位。 二種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可能有不同的關連,而對情緒適應上的可能影響又是如何呢? 一方面,過去針對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研究發現,兒童與青少年的同儕喜愛度與其孤寂感之間有 顯著的負相關(如:Parker & Asher, 1993; Hymel, Rubin, Rowden, & LeMare, 1990),即受歡迎程度 愈高的青少年愈不會有孤單寂寞的感受;這可能是因為受到同儕喜愛的個體,因為有較好的社交 技巧與互動方式,而會有比較多人願意和他當朋友,因此擁有較多朋友或較好的友誼品質,而比 較不會有孤單的感覺(Nangle, Erdley, Newman, Mason, & Carpenter, 2003)。另一方面,目前仍極少 有研究探討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孤寂感的關係;但根據此種受歡迎度的特性,研究者猜測對於此 類受歡迎者而言,其高地位即是築基於團體中的核心角色與影響力,他們通常是在眾人簇擁下的 明星,享受大量的注目與權力,通常身旁會受到許多同學的圍繞,可能不太有機會覺得孤單。所 以,研究者預期,社交計量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應該分別都能預測青少年有較低的孤寂感。 除了探討二種受歡迎度對於青少年之社會心理適應的主要效果之外,研究者也想要澄清,受 歡迎度與適應之關連是否會因性別而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對於知覺受歡迎度與攻擊行為間之性 別效果,尚未有較一致的看法(如: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Lease et al.,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所以研究者較難以根 據過去研究,而形成較明確的假設方向。但研究者猜測,由於性別角色期望的影響(如:性別強 化假說(gender-intensification hypothesis);Basow, 2006),或許青少年的受歡迎度會與較符合其性 別預期的攻擊型式有所關連。根據之前針對台灣國中青少年攻擊行為的研究,發現男生可能會表 現出較多的肢體攻擊行為、而女生傾向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Cheng, 2009)。所以,本研究針對 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的關係,所預期之性別效果是:相對於男生,不受同儕喜愛的女生可能有 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而在同儕間具有高地位的女生也傾向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而針對性別

(6)

因素在內化性行為問題上的預測,慮及受到同儕的喜愛及能擁有高社交地位,應該是男女青少年 都相當重視的議題,所以本研究預期:無論是社交計量或是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若是受歡迎度愈 低的話,無論男女,都可能有愈高的心理孤寂感。 另外,本研究也想要檢視二種受歡迎度之交互作用,對於青少年心理適應狀況之可能影響。 因為根據上述文獻結果,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低攻擊行為有關,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卻與高攻擊 行為有關,那麼對於二種受歡迎度都高的青少年而言,對其關係攻擊行為表現的影響是如何?對 於聲望地位較低的青少年而言,若也缺乏同儕的喜愛,是否會表現出較高的關係攻擊行為?而高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青少年,會否因為其同時具有的高知覺受歡迎度,而有較多的關係攻擊?本 研究預期:高同儕接受度或許能夠在知覺受歡迎度與心理適應之間,扮演緩衝(buffering)的角色, 例如:高地位的青少年若同時也受到同儕的高度喜愛,可能會減少其關係攻擊行為,而在同儕地 位不高的情況下,也可能因為有同儕的喜愛,而有較少的孤寂感。 由目前針對受歡迎度之研究結果可知,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同儕互動行為的影響,會在兒 童進入青少年階段之際,逐漸突顯出其作用;故本研究著重於青少年早期階段的國中生進行探討。 而對於初入國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因為還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新環境、並逐漸建立新的人際關 係,故本研究只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乃著眼於在其已進入國中一年後,人際關係與互動模 式相對已較穩定,也能避免受到入學初期可能有適應困難狀況之干擾。另外,本研究擬以同儕提 名的方式估計個別學生之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考慮學生彼此之間的熟稔度、及班級內朋黨 或聚群的成形,可能都較適合在經過至少一年的相處後,再由學生提供同儕報告(peer report)的 資料。 綜上所述,個體在青少年階段相對重視自己在同儕團體中的被接納度與地位,而二種受歡迎 度的內涵與相關之行為適應狀況似乎不盡相同;本研究乃第一個以「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來檢視 台灣青少年同儕關係之嘗試,主要有二個研究目的:其一在於確定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社交計量 受歡迎度對於八年級的台灣國中生樣本而言,是二個可區分的構念;另一則在於探討這二種類型 的受歡迎度分別預測青少年之關係攻擊行為與心理孤寂感的狀況。研究者擬檢視之研究假設為: (1)針對台灣國中生,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為二種可區分的構念;(2)社交計 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外化性適應問題有不同的預測效果: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低 度的關係攻擊行為有關,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高度的關係攻擊行為有關;(3)社交計量受歡迎 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都能負向預測內化性適應問題:受歡迎度低的個體有較高的心理孤寂感; (4)性別因素對於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之關係有調節效果;(5)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 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對社會心理適應問題之預測。

研究方法

一、研究參與者 以便利取樣的方式,研究對象來自兩所公立國中,包含28 個班級的八年級學生 864 位,男、 女生分別有432 名,平均年齡為 14.01 歲。 二、研究工具

(7)

(一)社交計量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之測量 本研究以同儕提名的方式測量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進行的方式為:在施測同儕提名問卷時, 每位學生同時會拿到自己班級的名條,上面有全班所有學生的座號與名字,可協助學生於提名時, 能對照出正確的座號;填答者在閱讀完問卷上的每一項敘述後,從班級名條中選出最符合該項敘 述之同學,將其座號填入問卷中,針對每項敘述最多可提名人數為三位,且不限於同性別同學之 提名,但會告知學生不能填寫自己的座號。 在此同儕提名問卷中,有二題敘述是測量參與者之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在班上你最喜歡的人」

與「在班上你最不喜歡的人」(如: Coie, Dodge, & Copottelli, 1982),另有二題敘述是測量同儕知覺

受歡迎度:「在班上人緣最好的人」與「在班上人緣最差的人」(如: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再根據過去研究慣用社交計量法之計算方式,先將班級中每位學生在每項問題上被提名的次數加 總,接著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標準化分數轉換,再將「最喜歡」之標準化分數減去「最不喜歡」之 標準化分數,即為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之得分。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計算方式,也是將「人緣最好」 的標準化分數減掉「人緣最差」的標準化分數,所得之差異值。 (二)關係攻擊行為之測量 本研究以「關係攻擊同儕提名問卷」(Cheng, 2008)測量參與者之關係攻擊分數,進行方式如 同上述之說明。問卷上共有六題針對關係攻擊行為的敘述(即:班上有哪三個同學,當他對某個 人生氣時,會對他有「排擠」、「擺臉色」、「威脅」、「當面忽視」、「小團體」、「散佈謠言」的行為), 參與者在每項問題上,最多提名三位、不限於同性別之班上同學。計分方式為,先累計每位學生 在六題中被提名的次數,再轉換為班級內的標準化分數,即為其關係攻擊的分數。「關係攻擊同儕 提名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所得整體模式適配度的結果(絕對適配度GFI = .94 > .90, SRMR = .03< .08)具有可接受的建構效度,本問卷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 α 值為 .90(Cheng, 2008)。 (三)心理孤寂感之測量 本研究所使用之「心理孤寂感量表」,乃參考Asher 與 Wheeler(1985)之孤寂感量表之內容 翻譯修改而成,主要在測量青少年於學校中感到孤單的程度。全量表共有八題,題目如:「在班上 我找不到能跟我說話的人」。填答者以「非常不像我」、「很少像我」、「一半像我」、「大部份像我」、 「非常像我」五個選項進行作答,選項分別代表 1~5 分。本量表於預試後進行信效度之評估,所 得之 Cronbach α 為 .90,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效度的部份,以主成分分析進行因素 分析,所有題目皆落在同一個因素之上,因素負荷量介於 .80~ .89 之間,解釋總變異量為 70.87%。 (四)其他相關變項之測量 本研究另外再以自陳方式測量研究參與者於「憂慮性」與「攻擊性」上的特性。此特質量表 乃參考戴淑梅(2004)之生活適應量表,從中選題並進行措辭上的修改,分別測量憂慮性特質與 攻擊性特質,每個向度各有四題,題項如「我有時候會感到心理不安」、「我常為小小事情而跟別 人吵架」等。受試者在閱讀完題目之後,針對「否」、「不確定」、「是」三個選項進行作答,選項 分別代表0、1、2 分。本量表於預試後進行信效度之評估,所得之 Cronbach α 為 .61,顯示其內 部一致性尚可接受;在效度部分,以主成分分析之最大變異法,強迫萃取兩個因子,得到符合預 期的因素架構,因素負荷量介在 .58~ .76 之間,總解釋變異量為 44.72%;其中,「攻擊性特質」 與「憂慮性特質」之相關為 .20(p < .001),顯示兩個分量表有所關聯,但亦為可區辨的兩個構念。 三、研究程序

(8)

本研究首先進行心理孤寂感量表與特質量表之修訂,在確立量表信、效度之後,進行所有問 卷的正式施測。由兩所國中之輔導教師協助進行問卷之發放與施測;由於部份問卷填答需使用同 儕提名的方式,先請施測老師製作班級名條,並請施測老師特別強調作答資料的的保密性,並避 免學生填答問卷時之私下討論或觀看別人答案,以維護個人隱私與作答的客觀性。所有問卷的施 測約需30 分鐘。 四、資料分析方式 本研究以SPSS17.0 之統計軟體,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淨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 析與調節效果分析,並依據Preacher、Curran 與 Bauer (2006)之作法繪製交互作用圖。

結果與討論

一、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為二種不同的構念 為 了 確 認 社 交 計 量 受 歡 迎 度 與 同 儕 知 覺 受 歡 迎 度 為 二 個 不 同 的 構 念 , 具 有 區 分 性 (discriminant),研究者先對此二種歡迎度與其他變項進行相關分析,由表1 中之積差相關值可知: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都與關係攻擊及孤寂感有負相關,二者皆與憂慮性特質沒 有相關,而攻擊性特質與社交計量受歡迎度有負相關、但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沒有顯著相關。 由於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r = .81, p < .01),故研究者 再以統計控制的方式,了解每一類受歡迎度對於相關變項之獨特關連性。由表 1 之淨相關數值可 知,在控制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情況下,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仍然與關係攻擊、孤寂感、攻擊性特 質有顯著的負相關,但與孤寂感的關係強度明顯減少。而在控制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情況下,同 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攻擊性特質、憂慮性特質有顯著的正相關,且與孤寂感有負相關。 亦即,就心理適應向度而言,二種類型之受歡迎度皆與孤寂感受有負相關,但是與關係攻擊之相 關的方向性卻是相反的: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是負相關,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 攻擊間是正相關。 表1 二種受歡迎度類型與相關變項之積差相關與淨相關 積差相關 淨相關 受歡迎度類型 社交計量 同儕知覺 社交計量 (控制同儕知覺) 同儕知覺 (控制社交計量) 憂慮性特質 .00 .04 -.06 .08* 攻擊性特質 -.12** -.04 -.16** .11** 關係攻擊行為 -.33** -.13** -.39** .25** 心理孤寂感 -.31** -.33** -.08* -.14** *p < .05,**p < .01

(9)

由上述結果可知,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雖然與孤寂感及攻擊行為都僅是低度的相關,但是由 二者分別呈現之相關性趨勢來看,仍可發現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的 關連性是迥異的;亦即,雖然不受歡迎的情況都會讓青少年在團體中覺得孤單,但是受同儕喜愛 程度高的青少年,較少表現出關係攻擊行為,而被同儕覺得人緣好的青少年卻有排擠、忽視等社 交操弄之攻擊傾向。所以,同樣是在同儕之間有高社交地位者,有些青少年是受到大多數同學的 喜愛、而有高同儕接納度,但有些青少年的社交地位卻可能是建立在其攻擊性與擅長人際操控的 行為上。所以,本研究應用這二種受歡迎度於台灣八年級學生的樣本上,也得到如同過去的研究 結果,即確定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是二種非同義的構念(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Parkhurst & Hopmeyer, 1998; Rose & Swenson, 2009;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 二、性別差異考驗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性別差異之結果如表2。從表 2 可知,男、女生在關係攻擊行為與心 理孤寂感的得分均有顯著差異。對照其平均數可發現,女生在「心理孤寂感」與「關係攻擊行為」 的得分,皆顯著高於男生;顯示女生傾向有較多的內、外化適應問題。依此性別差異的結果,本 研究在後續分析中,也會考量性別因素之作用。 三、受歡迎度對於內外化適應行為之預測 從表1 可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單獨地與「關係攻擊」與「孤寂感」有顯著的負相關,而 「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單獨地與「關係攻擊」有顯著正相關、與「孤寂感」有顯著負相關。為檢 視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內外化適應問題的預測效果,以及性別因素對預測 效果的影響,研究者分別以「關係攻擊」與「孤寂感」為結果變項進行階層迴歸分析。分析的步 驟為:(1)先放入「性別」(男生 = 0,女生 = 1),以控制性別差異的影響;(2)放入「社交計量 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以檢驗其獨特效果;(3)放入性別與二種類型之受歡迎度的 交互作用,以探討其主要效果是否受到性別因素之影響;(4)檢視是否有二種類型受歡迎度之交 互作用效果;(5)檢視其交互作用是否受到性別因素之調節,故放入性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 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之交互作用項。階層迴歸分析結果整理如表3 所示。

(10)

表2 男、女生在內外化適應表現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量表 組別 N M SD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事後 比較 關係攻擊行為 男 430 -0.17 0.83 組間 22.23 1 22.23 23.99*** 女>男 女 429 0.16 1.08 組內 794.06 857 0.93 總和 816.29 858 心理孤寂感 男 427 13.04 5.71 組間 204.07 1 204.07 5.20* 女>男 女 429 14.01 6.77 組內 33491.41 854 39.22 總和 33695.48 855 *p < .05,***p < .001 表3 性別、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結果變項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關係攻擊 孤寂感 △R2 β △R2 β Step1 .03** .01* 性別 .16** .08* Step2 .16** .12*** 社交計量歡迎度 -.64*** -.13* 同儕知覺歡迎度 .39*** -.23*** Step3 .00 .00 性別*社交計量歡迎度 -.15* -.03 性別*同儕知覺歡迎度 -.10 -.04 Step4 .01* .01* 社交計量歡迎度*同儕知覺歡迎度 .07** .09* Step5 .00 .00 性別*社交計量歡迎度*同儕知覺歡迎度 -.06 -.01 Total R2 .20** .13** *p < .05,**p < .01,***p < .001,β 為每一層迴歸分析中新加入變項之標準化係數 (一)性別的主要效果 從表 3 可知,性別對「關係攻擊行為」與「心理孤寂感」皆有正向的預測力,且女生相較於 男生而言,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也有較高的心理孤寂感。

(11)

(二)社交計量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主要效果 由表 3 可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對關係攻擊行為、心理孤寂感有負向的預測力,顯示出愈受 到同儕喜愛的學生,表現出較少的關係攻擊行為,且愈不會有心理孤寂感受。另一方面,「同儕知 覺受歡迎度」能正向預測學生的關係攻擊行為,對心理孤寂感則有負向的預測力,表示被同儕認 為人緣愈好的學生,會表現出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也較不會有心理孤寂感受。 針對受歡迎度與外化性適應問題的關連,過去的研究同樣也發現,關係攻擊與社交計量受歡 迎度間為負相關、而與知覺歡迎度間則為正相關(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Rose & Swenson, 2009; Rose, Swenson, & Carlson, 2004 ;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在社交計量地位上為受歡迎 者,通常較不會表現出攻擊行為,此結果與過去以社交計量法評估同儕關係的研究發現非常一致, 顯示出受同儕喜愛的青少年,較不會在人際互動中,使用操弄或傷害關係的攻擊手段。

同樣地,如同研究者之預期,在同儕間擁有高聲望地位之知覺受歡迎者,卻反而會有較高的 關係攻擊行為傾向。這樣的關連,反映出幾種可能性:首先,這很可能顯示出,關係攻擊行為對 於高人氣的受歡迎者而言,具有適應性的功能,亦即,他們是策略性地使用關係攻擊行為來達成 其社交需求(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在同儕團體中具有能見度與影響力的青少年,為了要 維持其高地位,可能開始會濫用其社會權力去排擠同學,以防堵別人來侵犯其領域,或藉由疏遠 漠視其他在同儕階層居弱勢的同學,來彰顯自己的菁英地位;而由於他們能呼風喚雨的高地位, 也可能使得其同儕團體默許其使用攻擊行為,所以,高地位的個體可能會習得,以攻擊性或社交 操控性的方式與同儕互動是有效的、而且是能被接受的作法。因而,這種成功的社交經驗,可能 也會導致知覺受歡迎之青少年,隨著時間增加而逐漸擴大其使用攻擊與強制性的互動策略; Sandstrom 與 Cillessen (2006)對其縱貫資料進行結構方程式之因果分析,的確發現高知覺受歡 迎度會導致之後有較高的外化性行為問題。 但也有可能,高知覺受歡迎者並非特意地使用關係攻擊行為與同儕進行互動。這些高人氣的 青少年,受到許多同學的仰慕,可能造成很多同學都希望能與他們接觸或有所連結,但是畢竟個 人時間有限,受歡迎者可能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或應付每個人的需要,而自然會忽略或拒絕某些

同學;所以,知覺受歡迎者的關係攻擊現象可能並非是有意的攻擊行動(見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 之相關討論)。另外,受歡迎者的高地位可能使他們更容易獲得班上的種種資源或特權,長久 下來,可能會造成有些同學對這些既得利益者心生不滿,而因為嫉妒或生氣的情緒,使得這些同 學傾向以負向的角度看待這些受歡迎者的行為,認為他們刻意擺高姿態而排擠別人(見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 之相關討論)。未來的研究可能需藉由訪談或觀察的資料,進一步澄清受歡迎度 與關係攻擊間之關連的可能原因。 從行使關係攻擊之可能性而言,此行為與知覺受歡迎度之關連似乎是可以理解的。過去研究 發現兒童在界定人緣好壞的標準時,似乎是著重於人際互動的量(quantity)、而非互動的質 (quality),也就是會認為所謂人緣好的同學,就是那些有很大量的同儕互動、以及較屬於社交網 絡之中心地位者(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所以,看起來兒童對於知覺受歡迎度之評估,並 非僅考慮對方之個人特性,而是會連同對方所具備的人脈條件一併評估。而行使關係攻擊之條件, 通常需要有不太差的同儕地位(Salmivalli, Kaukiainen, & Lagerspetz, 2000),才容易得到其他人的

支援(例如協助散佈謠言、或壯大排擠的勢力等),依此看來,被同儕評估為知覺受歡迎者,的確

較有人力籌碼去進行關係攻擊。

針對受歡迎度與內化性適應問題的關連,本研究結果發現,若是能受到同學喜愛、或者是在 同學間有高地位的青少年,所感受到的心理孤寂感都較低,而如果受歡迎度低的話(不管是缺乏

(12)

能見度或接納度),都會覺得較多的孤單寂寞。這可能反映出,這二種受歡迎度藉由提供不同的社 會支持功能,使得青少年能有較少的內化性問題困擾。例如:受到同學的喜愛,可能使青少年感 受到被接納、滿足了親密感及社會連結的需求;而在同儕間具有高地位,可能使青少年從同儕處 得到許多的崇拜、順從、與支配感的滿足;所以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都能讓青少年獲得心理支持、 而不覺得自己孤單。後續研究可再了解,是否這二種受歡迎度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功能是來自不同 對象,例如:一是親密的好友、另一則是朋黨或聚群的成員。 (三)性別的調節角色 由表3 結果可知,二種受歡迎度與孤寂感間之關係,並未受到性別因素之影響。然而,由表 3 與圖1 可見,性別因素調節了「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的關係(β = -.15, p < .05)。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能預測男女生之關係攻擊,但是對於女生之預測效果略強。在高社交計量歡迎 度的情況下,男生的關係攻擊表現低於關係攻擊的整體平均值,而女生的關係攻擊約近於整體平 均值;顯示出社交計量歡迎度高的青少年有低到中度的關係攻擊傾向。隨著社交計量歡迎度降低 的情況下,男、女生關係攻擊表現的差異則逐漸增加,且社交計量歡迎度低的女生(β= .34)在 關係攻擊上增加的速度略高於男生(β= .33)。此結果顯示出在社交計量歡迎度低的情況下,女生 相對於男生而言,傾向有較高程度的關係攻擊行為。 圖1 性別與社交計量歡迎度之交互作用對關係攻擊之預測 所以本研究發現,在不受到同學喜愛的情況下,女生傾向比男生表現出更多以關係攻擊行為 呈現之適應問題;在過去針對台灣國中生攻擊行為的研究,發現女生較男生傾向使用關係攻擊 (Cheng, 2009),故本結果可能反映出,青少年乃以符合其性別規範(gender-normative)之攻擊方 式表現於其負向互動中。在LaFontana 與 Cillessen (2002)調查四至八年級學生的研究中,也發 現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的負相關,僅出現於女生樣本中。 另外,雖然目前學界對於攻擊行為與知覺受歡迎度之關係的性別差異,仍未有一致的結論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但本研究所累積的實徵結果在於:性別因素並未影響同儕知覺 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之關連;過去也有研究(如: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Sandstrom &

(13)

Cillessen, 2006)有同樣的發現。故研究者推論,關係攻擊可能對於男女青少年在維持聲望地位上, 都提供了相同的功能,即高知覺歡迎度的青少年,無論男女,都會藉由選擇性地排擠或忽視某些 同學等行為,來排除異己以鞏固自己的高地位。 (四)社交計量歡迎度與同儕知覺歡迎度的交互作用 由表 3 可看出,社交計量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對於關係攻擊與孤寂感的 預測。 1.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對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間之調節效果: 從表3 及圖 2 可見,不論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高低,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可以正向預測關係攻 擊,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能預測青少年的關係攻擊表現。同儕知 覺受歡迎度高但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不同的青少年,在關係攻擊上的表現有所差異:「同儕知覺受歡 迎度高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高」之青少年的關係攻擊表現約同於關係攻擊之整體平均數,「同儕知 覺受歡迎度高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中等」或「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高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低」之青 少年的關係攻擊表現均高於平均值。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低的青少年,不論其社交計量受歡迎度 程度之高低,其關係攻擊表現皆低於平均數,但低社交計量受歡迎度青少年之關係攻擊傾向仍大 於高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者。 圖2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之交互作用對關係攻擊之預測

(14)

2.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對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孤寂感間之調節效果: 從表3 及圖 3 可見,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能負向預測青少年的孤寂感,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會 調節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孤寂感間的關係。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高的青少年,不論其社交計量受歡 迎度之高低,皆表現出低度的孤寂感;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低的青少年則傾向有較高的孤寂感。 整體而言,「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低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低」的青少年有最高的孤寂感受,而「同儕 知覺受歡迎度低但社交計量受歡迎度高」的青少年則相對有較少的孤寂感。 圖3 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之交互作用對心理孤寂感之預測 對於人氣很低的青少年而言,受到同學喜愛者是最不具關係攻擊傾向的,而不受同學喜歡的, 則是具有中等程度之關係攻擊傾向;而在人氣很高的青少年中,受喜愛或不受喜愛者都有關係攻 擊的傾向。另一方面,人氣高的青少年,不論其受到同學喜愛的程度高低,都不會覺得有孤寂感; 但是人氣低的青少年,則傾向會覺得孤單寂寞,特別是那些不受同學喜歡的人更是會覺得孤單。 所以,人氣高且不受喜歡的青少年會有最多的關係攻擊行為問題,而人氣低又不被喜歡的青少年, 則有最多的孤寂感受。 由上述結果發現,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對於青少年在適應行為上的影響,可能是需要特別關注 的。在同儕地位相對最低的情況下,即使不受到同學喜愛的青少年,並不會有太嚴重的關係攻擊 行為,但高地位的青少年,即使其有還不錯的同儕接受度,仍然有高於平均值的關係攻擊行為表 現;看起來,社交計量受歡迎度雖然對於高地位青少年的關係攻擊行為有所影響,但似乎無法產 生很大的緩衝作用。另外,對於聲望地位還不錯的青少年而言,即使不受到同學的喜愛,似乎也 不太覺得孤單寂寞,但在知覺受歡迎度低的情況下,即便是有高社交計量歡迎度的青少年,還是 覺得有孤寂感。由此看來,以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評估而得之同儕地位高低,對於此階段青少年的 心理適應影響,可能更勝於同儕喜愛度的影響。這也呼應了LaFontana 與 Cillessen (2002)的看 法:在邁入青少年階段之際,個體的社會目標會著重於在同儕間「具有支配性」勝於「被喜愛」。

(15)

結論與建議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為二種不同的社交地位構 念。二種類型的受歡迎度都能負向預測青少年的心理孤寂感,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 為間有負相關,但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關係攻擊行為則有正相關;反映出二種受歡迎度對於行為 適應問題有不同的預測。而對青少女而言,因不受同學喜愛所引發的關係攻擊傾向,較男生來得 強。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對於關係攻擊與孤寂感的預測也都有影 響。然而,雖然受歡迎度之相關性與預測力皆具有統計上之顯著意義,但對於青少年之關係攻擊 行為與心理孤寂感之解釋力仍非常有限,也突顯出影響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狀況之相關因素的複 雜性,後續研究仍須努力由不同層面進行探究,冀對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之機制能有更豐富的了 解。 本研究為首先同時以「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探討台灣青少年之社交 地位與其對心理適應影響的嘗試。青少年階段的個體對於同儕愈來愈重視,人際間的互動過程亦 愈來愈複雜,研究上若能更仔細地評量青少年社交系統的特性,將有助於我們了解青少年同儕互 動中的社會動力。雖然二種受歡迎度之間有相似性,但知覺受歡迎度之特殊性相對在青少年階段 突顯出來,本研究結果也反映出,在探討青少年的同儕關係時,若能同時考慮二種人際地位類型, 的確能協助我們澄清青少年於適應情況上的不同面向。 攻擊行為─特別是關係攻擊─是個能夠用來區分這二種歡迎度的變項:社交計量受歡迎程度 高的青少年,有較低的關係攻擊行為傾向;而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高的青少年,卻會表現出較多社 交操弄的攻擊性策略,也就是說,位居團體核心地位、具有影響力的青少年,傾向使用關係攻擊 的手段(例如:排擠、忽視、散佈謠言等),來保持自己在團體中的領導地位。受到同學高度喜愛 的青少年,除了較不會有關係攻擊行為之外,也較不會覺得孤單寂寞,整體而言在心理適應上的 情況較好;對照過去以社交計量法探討同儕接受度所累積的研究發現,此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然 而,在同儕間享有高地位的受歡迎者,雖然因人氣高而不覺得孤寂,但是卻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 為,反映出其心理適應狀況的矛盾性,也隱含了知覺受歡迎度像是雙面刃之危險性;在聚光燈下 的青少年,享受眾人的環繞而不覺孤單,但其為了保有焦點而進行社交操弄的攻擊策略,是否也 帶來令人擔憂的後果?對青少年而言,高知覺受歡迎度帶來立即的酬賞(Hawlely, 2003),也不會 面臨同時存在的(concurrent)負向結果(Rodkin et al., 2000),因而很難抑制青少年對於高支配地 位的追求。然而,Cillessen 與 Mayeux (2004)的縱貫研究發現,隨著時間增加,具攻擊性青少 年的受喜愛度會逐漸降低;表示高知覺受歡迎度者以攻擊手段維護其高地位,但終究其他同學還 是會因為這些控制性的傷人舉動,而不喜歡他們。 本研究結果發現,從適應角度來看,同儕知覺受歡迎度高且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低的青少年, 有最多關係攻擊的行為表現,而同儕知覺與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皆低的青少年,有最多的心理孤寂 感。所以,這可能是教育現場輔導人員在處理青少年之同儕問題時,特別需要關注的二類對象。 這也突顯出,我們了解青少年之知覺受歡迎度的重要性。Rose 與 Swenson (2009)發現,高人氣 的關係攻擊者在攻擊別人後,自己並不會經驗到內化性症狀之情緒適應困難,表示他們以攻擊別 人達到其支配性或維持地位的目的後,並沒有感到情緒不適,所以可能缺乏自己需改變的動機; 但是,長期下來,這些居於人際階層頂端之知覺受歡迎者,如何維持其高地位但又不致於付出被 討厭之代價,可能會是個很大的挑戰。同時,高人氣青少年所表現之攻擊行為,對於班上其他學

(16)

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其他學生因為對高地位同學的欣羨而默許其攻擊行為,可能會提供不良的 示範作用,或提高了整個班級對攻擊行為之容忍閾限。另外,對於被攻擊的受害者而言,若遭到 班上高地位同學的傷害,可能所造成的痛苦感更大、更覺得孤立無援或求助無門、甚至可能認為 自己是活該的。這些對象與這些可能的影響,應該都是教師與輔導人員需要多加關注的。 本研究的最大限制在於:受限於同時性的預測,雖然研究結果發現二種受歡迎度都能分別預 測關係攻擊行為與心理孤寂感,但是並無法進行因果的推論。未來應對於此議題進行縱貫性的追 蹤研究,以確定這些變項間的因果方向性,例如:在Rose、Swenson 與 Waller (2004)的追蹤資 料中,就發現對青少女而言,關係攻擊與知覺受歡迎度有雙向的關係。同時,縱貫性資料也能協 助我們進一步釐清,造就青少年能獲得高人氣地位的相關因素與可能的機制,以及在知覺受歡迎 度與正負向社交行為都有關的情況下,維持此種高地位對於青少年長期的影響後果是如何。 另外,雖然本研究結果證實了「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也能適用於對台灣青少年之同儕關係的 探討;但未來研究應對於此概念所包含的本土化內涵,再進行深入的探討。知覺受歡迎度是一個 社會建構的變項(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其特性可能會受到社會脈絡之影響而有不同 (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而若能更清楚地知道我們的青少年是如何界定出,他們公認「很 酷」或有高地位的同儕,將能協助我們去思考如何幫助不受同儕歡迎的青少年,能發展出較佳的 社會適應特性,同時,也能設法避免青少年不計任何手段去讓自己達到高社交地位。

參考文獻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Allen, J. P., Weissberg, R. P., & Hawkins, J. A. (1989). The relations between values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3), 458-464.

Asher, S. R., & Wheeler, V. A. (1985). Children’s Loneliness: A comparison of rejected and neglected peer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3, 500-505.

Basow, S. A. (2006). Gender role and 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J. Worell & C. D. Goodheart (Eds.), Handbook of girls’and wom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p. 245-25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B. E., & Luthar, S. S. (2007). Peer-perceived admiration and social preference: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positive peer regard among suburban and urb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7(1), 117-144.

Brown, B. B., & Larson, J. (2009). Peer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In R. M. Lerner & L. Ster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Vol. 2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17)

Bukowski, W. M., Brendgen, M., & Vitaro, F. (2007). Peers and socialization: Effects on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J. E. Grusec & P. D. Hastings (Eds.),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pp. 355-381). New York: Guilford.

Bukowski, W. M., Sippola, L. K., & Newcomb, A. F. (2000). Variations in patterns of attraction of same-and other-sex peer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2), 147-154. Butcher, J. (1986).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 girls’ aspirations at school and perceptions of

popularity. Adolescence, 21, 133-143.

Cheng, C. L. (2008). Relational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peer nomination. Unpublished instru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eng, C. L. (2009). No blood means less harm?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in adolescence.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0(3), 511-528.

Cillessen, A. H. N., & Borch, C. (2006).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adolescent popularity: A growth curve modeling analysi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 935-959.

Cillessen, A. H. N., & Mayeux, L. (2004). From censure to reinforcement: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ggression and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75(1), 147-163.

Cillessen, A. H. N., & Rose, A. J. (2005). Understanding popularity in the peer system.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2), 102-105.

Coie, J. D., Dodge, K. A., & Copottelli, H. (1982).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 A cross-age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4), 557-570.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 (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710-722.

Dodge, K. A., Coie, J. D., & Lynam, D. R. (2006).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In W. Damon & R. Lerner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6th ed., pp. 719-788). New York: Wiley.

Eder, D. (1985). The cycle of popular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8, 154-165.

Farmer, T. W., Estell, D. B., Bishop, J. L., O’Neal, K. K., & Cairns, B. D. (2003). Rejected bullies or popular leaders?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aggressive subtypes of rural African American early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6), 992-1004.

Hawley, P. H. (2003). Prosocial and coercive configurations of resource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 A case for the well-adapted Machiavellia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9(3), 279-309.

(18)

Hymel, S., Rubin, K. H., Rowden, L., & LeMare, L. (1990).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from middle to late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61(6), 2004-2021.

LaFontana, K. M., & Cillessen, A. H. N. (1999).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s as a function of sociometric and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0(2), 225-242. LaFontana, K. M., & Cillessen, A. H. N. (2002). Children’s stereotypes of popular and unpopular peers:

A multimethod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5), 635-647.

Lease, A. M., Kennedy, C. A., & Axelrod, J. L. (2002). Children’s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popularity.

Social Development, 11(1), 87-109.

Mayeux, L., Sandstorm, M. J., & Cillessen, A. H. N. (2008). Is being popular a risky propos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8(1), 49-74.

Merten, D. E. (1997). The meaning of meanness: Popularity,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girl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0, 175-191.

Nangle, D. W., Erdley, C. A., Newman, J. E., Mason, C. A., & Carpenter, E. M. (2003). Popularity, friendship quantity,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2(4), 546-555.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99-128.

Parker, J. G., & Asher, S. R. (1993).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4), 611-621

Parkhurst, J. T., & Hopmeyer, A. (1998). Sociometric popularity and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Two distinct dimensions of peer statu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8, 125-144.

Preacher, K. J., Curran, P. J., & Bauer, D. J. (2006). Computational tools for probing interaction effects i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ultilevel modeling, and latent curve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31, 437-448.

Prinstein, M. J., & Cillessen, A. H. N. (2003). Forms and function of adolescent peer aggression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s of peer statu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9(3), 310-342.

Rodkin, P. C., Farmer, T. W., Pearl, R., & Van Acker, R. (2000). Heterogeneity of popular boys: Antisocial and prosocial configur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1), 14-24.

(19)

Rose, A. J., & Swenson, L. P. (2009). Do perceived popular adolescents who aggress against others experience emotional adjustment problems themselv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3), 868-872.

Rose, A. J., Swenson, L. P., & Carlson, W. (2004). Friendships of aggressive youth: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being disliked and of being perceived as popula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8, 25-45.

Rose, A. J., Swenson, L. P., & Waller, E. M. (2004). Overt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3), 378-387.

Rubin, K. H., Bukowski, W. M., & Parker, J. G. (2006).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In W. Damon & R. M. Lerner (Series Eds.) & N. Eisenberg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6th ed., pp. 571-645).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

Salmivalli, C., Kaukiainen, A., & Lagerspetz, K. (2000). Aggression and sociometric status among peers: Do gender and type of aggression matter?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1(1), 17-24. Sandstrom, M. J., & Cillessen, A. H. N. (2006). Likeable versus popular: Distinct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0(4), 305-314. Underwood, M. K., Galen, B. R., & Paquette, J. A. (2001). Top ten challenges for understanding gender

and aggression in children: Why can’t we all just get along? Social Development, 10(2), 248-266. Weisfeld, G. E., Bloch, S. A., & Ivers, J. W. (1983).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peer-perceived dominance

in adolescent boys. Adolescence, 18, 229-243.

Weisfeld, G. E., Bloch, S. A., & Ivers, J. W. (1984). Possibl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dominance among adolescent girl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4, 115-129.

Xie, H., Swift, D. J., Cairns, R. B., & Cairns, B. D. (2002).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al adaptation: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Social Development, 11(2), 205-224.

收 稿 日 期:2010 年 02 月 01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10 年 03 月 22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10 年 03 月 23 日

(20)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42(1), 143-16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Sociometric 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in Adolescence:

Links to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Loneliness

Ching-Ling Ch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two types of popularity (i.e. sociometric and peer-perceived) respectively predict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utcomes (i.e.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loneliness) of Taiwanese adolescents. Participants were 864 eighth-graders (50% boys and 50% girls; the mean age is 14.01) from 28 classes of two public schools. The study used peer nomination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sociometric popularity”,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a self-report scale to measure “loneli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ometric and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are two distinct constructs. Both popularity types negatively correlate with loneliness. Sociometric popularity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while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Lower level of sociometric popularity predicts stronger relational aggression for girls than for boys.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ometric and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 were found to be predictive of bo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loneliness.

KEY WORDS: adolescents, loneliness, perceived popularity, relational aggression, sociometric popularity

數據

表 2 男、女生在內外化適應表現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量表 組別 N M SD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關係攻擊行為 男 430 -0.17 0.83 組間 22.23 1 22.23 23.99*** 女>男 女 429 0.16 1.08 組內 794.06 857 0.93 總和 816.29 858 心理孤寂感 男 427 13.04 5.71 組間 204.07 1 204.07 5.20* 女>男 女 429 14.01 6.77 組內 33491.41 854 39.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朗誦 表演 或 比賽 ──這 是很 受學 生 歡迎 的 活

內容概要: 透過有聲故事書分享及討論,培養學生 考慮別人的感受及需要,並以真誠及關 懷的態度與同學和諧共處。..

 培養具有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現代資訊技術的基 本技能,能在檔案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機構、資

難被說服 偏見 欠自信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stering Children’s Whole-person

星島日報業務總監 伍偉其先生 星島日報 副總編輯.. 教育組, 教育出版組

3.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 ,刺激想像 , 刺激想像 刺激想像 刺激想像 4.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 ,創意無限 , 創意無限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