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輔導理論與實務 課程大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教學輔導理論與實務 課程大綱"

Copied!
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方案 教學輔導教師人才培育

教學輔導理論與實務

(2)

課程大綱

• 一、暖身活動

•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 三、教師成人學習理論

壹、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與理論(0.5hr)

• 一、初任教師的困境

•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貳、初任教師輔導的實施技術(1hr)

• 同儕輔導的概念與實踐

參、同儕輔導的概念與實踐(0.5hr)

•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肆、教學困難教師輔導的實施技術(1hr)

(3)

壹、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與理論(0.5hr) 一、暖身活動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三、教師成人學習理論

(4)

• 小組討論

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意義何在?您當初是 在什麼動機之下,會想要參與教學導師制 度 ?

 請每位學員提供想法,寫在便利貼,並由組長彙 整比例最高的五點寫在海報上報告。

 每4至8人為1組。(10分鐘)

 彙整討論結果,推派1人代表小組發言。(2分鐘)

一、暖身活動

(5)

• 教學輔導教師的目的

• 提升初任教師專業表現。

• 協助有成長需求教師改進教學。

• 肯定資深優良教師的貢獻並提供其協助他人的 機會。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6)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教學輔導教師的定義

能提供同儕在教學方面(包括班級經營)有

系統、有計畫及有效能的協助、支持與輔導

之教師。

(7)

• 教學輔導教師的遴選

• 基本資格:

1.五年以上正式教師及實際教學經驗。

2.具有評鑑人員進階證書,並有自評及校內評鑑 的實際經驗。

3.具學科或學習領域教學相關知能。

4.有擔任教學輔導教師之意願。

5.能進行教學示範、輔導其他教師教學,提供相 關教育諮詢服務,協助解決問題。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8)

• 教學輔導教師甄選的參考規準

• 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

• 具有課程設計能力

• 具有良好學習規劃能力

• 具有良好教學評量能力

• 具備有效教學示範能力

• 具有良好人際溝通技巧

• 具有協助同儕教師專業成長意願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9)

• 學校推薦教學輔導教師程序

• 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公開審議通過。

• 函文送教育局處複審後轉縣(市)校長及教師 專業發展中心培訓。

• 教學輔導教師儲訓人選的選擇務必慎重。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0)

• 教學輔導教師的審查

• 以文件審查為原則,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 各校教學輔導教師人數以該校教師編制的50%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1)

• 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訓

• 實體課程四天,課程包含教學輔導理論與實務、

教師領導理論與實務、人際關係與溝通實務、有 效教學與班級經營(2)、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2) 、 教學行動研究。

• 儲訓後須返校完成專業實踐,並參加縣(市)校 長及教師專業發展中心所辦理之6小時實務探討 課程,並於2年內完成4項專業實踐,方可參與認 證。

• 取得證書後,定期由縣(市)校長及教師專業發 展中心實施增能教育。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2)

• 校內教學輔導教師的遴聘

• 校長就校內具教學輔導教師資格者,聘請兼任 之。

• 教學輔導教師,應優先考慮由未兼任行政工作 之教師擔任。

• 遴聘原則:

1.聘期一任為一年,連聘則連任。

2.符應夥伴教師的任教年級、領域、人格特質等需求,

適切遴聘教學輔導教師。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3)

• 教學輔導教師的服務對象

• 初任教學三年內之教師(含代理代課教師、實 習教師)。

• 新進至學校服務之教師。

• 自願成長,有意願接受輔導之教師。

• 經認定未達規準之教師。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4)

• 教學輔導教師與服務對象的配對

• 配對原則:

• 一、儘量要考慮到同年級、同年段或同學科。

• 二、雙方人格特質宜配合或近似。

• 三、宜事先徵詢教學輔導教師及夥伴教師的意願。

• 四、其他

• (一)可在教學輔導過程中調整配對。

• (二)教學輔導教師和夥伴教師可以組成教師專業學

• 習社群。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5)

• 教學輔導教師的工作職責

• 協助了解與適應班級(群)、學校、社區及教 職之環境。

• 觀察服務對象的教學,提供回饋與建議。

• 與服務對象共同反省教學,協助服務對象建立 教學檔案。

• 在其他教學性之事務上提供建議與協助。

• 不應包含參與服務對象成績考核。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6)

• 教學輔導教師的工作條件

• 每輔導1名得酌減原授課時數1節課,跨校輔導 減2節,最多以減授4節課為上限。

• 減授鐘點由縣市教專中心經費補助,得改領鐘點 費。

• 減授鐘點費申請,須由學校提出教學輔導計畫,

經教育局/處核准通過。

• 認證中之教師因尚未取得資格,無法執行教學輔 導計畫,切勿申請減授鐘點費。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7)

• 教學輔導教師的工作次數

• 每月對夥伴教師,進行示範教學或教學觀察與 回饋一次為原則。

• 每月以協助服務對象其他非教學觀察與回饋的 事項一次為原則。(附件一、平時輔導紀錄表)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8)

• 教學輔導教師的認證

• 完成培訓課程後具有兩年的認證期限。

• 認證程序與內容由教育部訂定之。

• 通過教育部委託單位認證後,由縣市政府發證。

• 證書有效期限10年。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9)

• 教學輔導教師與夥伴教師的活動安排

• 相見歡活動宜儘早安排在八月底或九月初舉行。

• 安排共同空堂,給予教學輔導教師和夥伴教師有 互動討論的機會。

• 有個別成長也有團體分享學習的課程。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20)

• 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成效

• 對建立學校同儕互動文化有幫助。

• 對受協助教師解決教學和班級經營問題、進行 教學省思、持續專業成長等有幫助。

• 對教學輔導教師也有幫助,包含能覺察自己的 教學方法、積極參與專業成長活動、與同事間 的人際關係更為融洽。

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21)

三、教師成人學習理論

• 成人學習的基本假設

– Knowles等人(2005)提出 – 具有自我導向的心理需求。

– 學習經驗可應用於其他情境。

– 學習準備度會受其解決生活問題的需求影響。

– 強調知識的立即應用性。

– 學習動機是內發的。

(22)

三、教師成人學習理論

• 有效成人學習原則

– Brookfield(1986)提出。

– 自願參與。

– 尊重個人自我價值。

– 合作性。

– 實踐性。

– 批判反思。

– 自我指導、增權賦能。

(23)

三、教師成人學習理論

• 成人學習的特性與應用

– 心理特性:自尊心強,但學習信心低;喜歡發 表經驗。

– 學習特性:是插曲式,非連續性的;以問題為 中心,講求立即應用,有明確答案;自動自發 的。

– 應用

• 營造鼓勵學習者反思的學習情境。

• 幫助學習者創造新的經驗。

• 激發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的學習。

(24)

貳、初任教師輔導的實施技術(1hr) 一、初任教師的困境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25)

一、初任教師的困境

• 分享時刻

– 請與鄰座夥伴分享,您個人在初任教師階段最感 困擾的問題及解決這問題的方法?每人5分鐘。

– 請分享與回饋。

(26)

• 初任教師教學效能感的轉變

T1

任教第一天

T2

第一學期末

T3

第一年結束

T4

第二年結束 (3)a

(3)b (3)c II

I

III (1)

教學效能感

時間

圖初任教師教學歷程模式圖(陳培佳,2002,p.3)

(2)a (2)b

5%(USA)

一、初任教師的困境

(27)

• 初任教師常見的困境 (Veenman,1984)

• 教室常規管理

• 激發學生興趣

• 適應學生個別差異

• 學生表現的評量

• 與學生家長關係

• 班級活動組織與推動

• 教材與設備不足

• 處理個別學生困擾

• 教學負擔過重

• 與同事關係

一、初任教師的困境

(28)

• 初任教師專業成長 策略

• 正式成長活動

– 參與研討會或工作坊 – 加入教育專業組織 – 繼續攻讀學位或進修

學分

• 非正式成長活動

– 善用同儕互動協助 – 建立教學檔案

– 培養省思能力 – 進行行動研究 – 參加讀書會

– 小組討論重要事件 – 觀摩示範課程

– 教學觀察與回饋

– 電腦網路資訊的運用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29)

• 初任教師的輔導策略

• 協助初任教師了解與適應班級(群)、

學校、社區及教職之環境

• 在其他教學性事務上提供建議與協助

– 示範教學 – 協同教學

– 分享教學資源與材料 – 協助訂定班級經營計畫 – 協助進行親師溝通

– 協助安排整學年的工作進度等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30)

• 初任教師的輔導策略

• 另外四種較有系統的輔導策略

– 觀察初任教師之教學,提供回饋與建議 – 協助初任教師建立教學檔案

– 透過讀書會或合作式行動研究,協助初任教師解 決教學問題

– 協助初任教師進行個案研究或對重要事件的省思

• 宜讓初任教師感受到心理支持與實質協助並 重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31)

二、初任教師的輔導

• 初任教師的輔導歷程

• 指導階段:告知夥伴教師必須知道的答案

• 解釋階段:解釋學校政策以及示範理想的 教學實務。

• 分享階段:和夥伴教師共同分析問題,共 同尋求改進之道

• 授權階段:

– 1.鼓勵夥伴教師自行作專業判斷

– 2.以提問方式提升夥伴教師省思能力

(32)

分組討論題綱-

新進(初任)教師協助計畫

項目 學校及教學輔導教師具體作法 備註

歡迎新進老師

─降低焦慮 認識新進老師

─建立信任 協助新進老師

─適應環境 掌握學生家長

─班級經營 攜手專業前進

─教學研究

一、請先看影片,並思考協助新進(初任)教師的具體作法填入 新進(初任)教師協助計畫(附件二)。

二、請小組分享,並各自補充夥伴的作法。

三、再以專家小組方式分享後,回原組報告他組的作法。

四、分享與回饋

(33)

參、同儕輔導概念與實踐 (0.5hr)

(34)

「同儕輔導」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 關係,透過共同閱讀與討論、示範教學,特別是有系 統的教室觀察與回饋等方式,來彼此學習新的學模式 或者改進既有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 成教學目標的歷程。

(引自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張德銳、王淑珍)

一、同儕輔導的定義

(35)

• 朋友的關係

• 開放門戶

• 彼此幫助

• 人與人之間的凝聚

二、同儕輔導的特徵

(36)

• 鏡子式:真相重現→反思

• 合作式:會談→提問→反思

• 專家教練式:示範→反思

三、同儕輔導的類別

(37)

• 減少教師孤立

• 分享觀念和實務

• 轉移訓練

• 發展全校性的目標

四、同儕輔導的功效

(38)

分組討論題綱-

同儕輔導實踐的案例探討

請先看一段影片,您是否曾聽過、看過、經

歷過這樣的經驗,請與小組分享。

(39)

肆、教學困難教師輔導的實施技術(1hr)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40)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 定義

• 教學專業能力不足。

• 教學表現未能達到效能教學的基本要求。

• 非指不適任教師。

(41)

界定規準

教學專業能力

– 學科專門知識不足、教學不夠清晰。

– 不能活潑多樣、無法清晰表達教學內容。

– 沒有充分教學準備,不能掌握教學目標。

– 沒有妥善運用與實施評量。

– 沒有提供學生回饋與指導。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42)

界定規準

班級經營能力

– 不能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規和程序。

– 不能有效運用管教方法,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人際互動能力

– 不能與學生保持良善關係。

– 不能與家長保持和諧關係。

– 無法與同儕進行教學對話與分享。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43)

覺察 診斷 輔導 評估

• 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歷程

一、教學困難教師的界定

(44)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教學困難教師的覺察策略

主動覺察策略

– 巡堂。

– 教學觀察。

– 學科作業調閱。

– 學生學習結果的瞭解。

– 聯絡簿調閱。

– 訪談學生或家長瞭解 教師教學狀況。

– 檢閱教師教學相關資 料。

– 各項會議座談(紀錄)。

(45)

教學困難教師的覺察策略

被動察覺策略

– 家長的投訴。

– 學生的反應。

– 教師自我覺察。

– 同事的抱怨。

– 學校網路留言。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46)

分組討論題綱

-教學困難教師的覺察

• 從曾經見過的案例中,討論如何覺察出教 學困難教師?其成因為何?

• 請寫在以下的方框中並分享與回饋。

(47)

教學困難教師的診斷

診斷問題

– 與教師本人進行教 學討論與對話。

– 教師自我分析教學 行為表現。

– 觀察教師教學表現。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 探詢其他同儕瞭解 教學問題。

– 訪談家長瞭解教師 教學狀況。

– 訪談學生瞭解教師 教學狀況。

– 檢閱教師教學相關 資料

(48)

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策略

Bridges和Groves(1984)的輔導策略

– 目標設定(Goal setting) – 增進教學知能

(Instructional input) – 示範(Modeling) – 練習(Practice) – 回饋(Feedback)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 教練(Coaching)

– 增強(Reinforcement) – 治療(Therapy)

– 諮詢(Counseling) – 環境改變

(Environmental change)

(49)

教學困難教師輔導成效評估

• 家長與學生的滿意度調查。

• 教師自評。

• 同儕評價。

• 聯絡簿與學科作業的調閱。

• 檢閱教師教學相關資料。

• 觀察教師參與各項會議及座談的表現。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50)

教學困難教師輔導之困境

• 教師本身未能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困難。

• 教學有困難教師對協助與輔導的抗拒。

• 教學有困難教師的界定不易。

• 學校人員沒有受過教學有困難教師處理的訓練

• 同在一個工作環境下的人情壓力。

• 工作忙碌沒有時間處理教學有困難教師的問題

• 鄉愿、平庸的文化,較沒有人願意擔任教學困 難教師的輔導工作。

二、教學困難教師的輔導

(51)

分組討論題綱-

教學困難教師的案例探討

請先看一段影片,您是否曾聽過、看過、經

歷過這樣的經驗,請與小組分享。

(52)

結語

薪火相傳是成己達人志業的展現。

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惟有彼此擁抱,

才能飛翔。

教學輔導是造血的希望工程,而不是

輸血的工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輔導 人力運 用情形 暨輔導 工作整 合發展.. 藉由三級個案統計分析,建 立「特殊需求學生情緒及行

 幫助教師掌握跨課程閱讀的理念,規劃實 踐的方法;透過校本經驗分享,促進教師

小學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校長分享會:..

所有精教 的圖書 二年級 課程統籌主任. 三年級 課程統籌主任、圖書館主任

在領導同儕實踐課程新措施的進程中,小組身先士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難被說服 偏見 欠自信

學務處 實習處 導師 任課老師 四、進路輔導 擬定生涯輔導實施計畫。 輔導室 各處室 五、就業輔導 擬定就業輔導工作計畫及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