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六大」後中共對台政策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六大」後中共對台政策展望"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六大之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展望

遠景基金會座談會 講稿

童振源

助理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0.24.2002 中共即將在十一月八日召開第十六屆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中央將進行第三 代與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繼承。中共的權力繼承對於中共對台政策將會有何影響 將是本文討論的主題。首先,本文先回顧過去數十年來中共對台政策的變化,及 分析其政策變動的原因。其次,本文將描述中共當前對台政策的特徵。最後,本 文將展望十六大之後的中共對台政策。 中共對台政策的變化 從1949 年以後,中共雖然一直堅持兩岸必須統一與「一個中國」原則的對台 政策,但是中共對台政策的內涵有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變化是中共目前主張和 平統一,不再強調武力解放台灣,武力只不過是北京促成兩岸談判、改變台灣選 民支持取向、脅迫台北讓步、及避免兩岸戰爭(嚇阻台獨)的策略。 第二,北京提出「一國兩制」的解決方式,希望以北京為中央政府的前提下 盡最大可能地維護台灣的現狀與利益,達成形式上的統一,讓台灣較能夠接受 統一。 第三,北京不再視台北為地方政權,至少願意在兩岸談判上平等協商;北 京並且認識到必須與台灣當局談判,不再是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談判;談判

(2)

議題不再侷限於「統一」談判,而是包括政治談判程序性議題、結束敵對狀態、及 其他台灣所關心的議題。 第四,自從1950 年代中期以後,受限於美國的干預,北京便認知到統一是 不可能在短期間達成,而且無法以武力解決兩岸統一問題。 第五,雖然北京在過去拒絕國際強權對於台灣問題干涉,但現在則是積極 利用中國的國際戰略優勢,爭取國際強權支持中國對台政策,並且施壓台灣在 「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坐上談判桌。 第六,雖然北京一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互動的前提,但是北京在 「一個中國」的定義上至少經歷過二次重大的轉變。  在1993 年「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中,「一個中國」的三部份定 義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中央政 府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 在1995 年的「江八點」中,北京修正傳統定義的第三部份,「一個中 國」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中國的 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 到了陳水扁上台之後,北京再次修正傳統定義的第二部份,「一個中 國」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的 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北京希望採取更寬鬆的「一個中國」定義以 換取台北的認同。 第七,原則上,北京不希望以政治干涉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例如,大陸副 總理錢其琛在今年7 月 5 日指出,大陸不再強調「一個中國」作為兩岸「三通」協 商的前提,並且把「三通」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由於陳水扁總統立刻拒 絕大陸的「國內事務」說法,錢其琛在10 月 16 日再提出,兩岸的通航可以定位 為「兩岸航線」。不僅如此,錢其琛還透露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三通」要與台灣 總統大選脫勾。因此,即使「三通」對陳水扁競選連任選情有利,大陸還是要推動 這些都體現大陸方面希望彈性、務實處理兩岸「三通」的問題,以要求台北接受

(3)

「三通」。 中共對台政策變動的原因 造成北京在上述對台政策的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 中國需要發展經濟、解決內部很多問題,所以需要穩定的兩岸關 係與和平的國際環境; 第二, 是美國對於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持續關切與壓力; 第三, 則是北京在被動地回應台灣內部政治局勢與對外政策的變化, 希望爭取台灣的合作,以維持一個穩定的兩岸關係與集中精力 發展經濟。 也就是說,中共權力繼承對於它的兩岸政策的影響不大。 中共當前對台政策的特徵 整體而言,中共現階段對台政策的目標為「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 兩制」、「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及「促進兩岸經濟交流」。為達到上述政策目標, 中共採取的策略主要有二大類:「內外兼施」與「軟硬兩手」。 所謂「內外兼施」指的是「分化內部」(分化台灣內部)與「聯外制台」(聯合 外在力量箝制台灣)。 所謂「軟硬兩手」,硬的一手指的是「以戰促談、以戰脅民、以戰逼讓、以戰止 戰」;軟的一手指的是透過兩岸經貿交流達成「以經濟促進統一」與「發展中國經 濟」兩項目標。 十六大之後的中共對台政策 「十六大」之後,中共對台政策是否改變將視台灣對大陸政策的變化而定,

(4)

中共不會主動採取新的對台戰略與政策。首先,從大陸內部局勢而言:由於北京 仍處於權力交班的過程,如果胡錦濤上台(至少擔任總書記與國家主席),他 主要目標仍是要鞏固權力基礎。  根據過去的經驗,中共在兩岸問題上往往處於非常被動、不利的地位, 要得分非常困難,因此胡錦濤應該會盡量避免兩岸局勢惡化,避免在 兩岸問題上失分。  不管江澤民是否真的退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仍然會在對台政策上發 揮很大的影響力,所以會持續他的政策路線。最明顯的例子為今年以來 中共對台政策的轉變。今年初,在紀念「江八點」座談會上,錢其琛表 示歡迎廣泛民進黨員以適當身份到大陸訪問,並希望建立「兩岸經濟合 作機制」。七月初,錢其琛表示「一個中國」原則不是「三通」談判的前提 可以將「三通」視作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十月中,錢其琛強調,兩 岸的通航可以定位為「兩岸航線」,而且「三通」的協商要與台灣的總統 大選脫鉤,願意與民進黨政府協商。無論中共改變對台政策的動機為何 其彰顯的意義相當清楚:第三代領導人在十六大召開前夕敢於做出重 大政策的轉變、為十六大之後的對台政策定調,可見第三代領導人在十 六大之後將繼續發揮相當的影響力。  胡錦濤沒有足夠的權力基礎與時間提出新的對台政策方案。例如,江澤 民在1989 年接掌總書記之後,直到 1995 年才提出具體的對台政策。況 且,目前兩岸局勢不若1990 年代初期的急劇變動,中共沒有改變對台 政策的急迫性。  中國仍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種種經濟與社會調適的嚴厲挑戰。所以 在兩岸關係上,北京的目標仍會以「穩定壓倒一切」。  在未來一、二年內(在2004 年台灣與美國總統大選之前),胡錦濤會 盡量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持續江澤民的對台政策路線,「江八點」仍會 是大陸的對台政策基調。

(5)

第二,從中美關係而言:美國總統小布希上台之後,美國對於台灣的支持 仍是相當肯定;在短期內,中美關係不太可能大幅度改善。所以,北京較沒有自 信採取主動的對台政策。不過,大陸未來會繼續施壓美國,壓制台灣過渡傾向台 獨的政策,並且沖淡台灣領導人可能引爆的兩岸關係衝突。 第三,從兩岸關係而言:在短期內,除非台灣在言論上或行動上強烈挑戰 北京的立場,否則中共對台政策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兩岸政治立場差距 相當大、又缺乏互信的情況下,兩岸政治僵局可能要維持一段時間。至少在2004 年台灣新任總統就任前,中共不太可能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對話。 不過,中共仍然會持續推動兩岸經濟的交流與合作,包括透過民間機構進 行「三通」談判、及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中共希望藉此發展經濟、穩定兩岸關 係、甚至促進統一。尤其是,推動「三通」對於中共領導人的風險小、成功的可能 性高、容易建立對台功績與黨內地位,因此中共領導人在短期仍會將重心放在推 動「三通」及其談判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