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代臺北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與互動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代臺北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與互動關係"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四屆碩士論文. 清代臺北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與 互動關係.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 究 生:戴翊丞. 中華民國一零四年七月.

(2) 謝辭 終於到了要寫謝辭的這一刻了,回首這三年,同時扮演老師和學生兩個角色, 這過程比當初報名研究所時想像的要困難得多,尤其到了今年,每個期限前都是 焚膏繼晷、挑燈夜戰,這一路的跌跌撞撞,所幸有許多人的幫助和鼓勵,才能完 成這篇論文。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韋煙灶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無數次的研究室、 電話或 skype 的指導和討論,以及多次研究區和中國原鄉的田野調查,每次都讓 我有滿滿的收穫,沒有韋老師的辛勤指導,這本論文將無法完成。還有很感謝林 聖欽老師,不管是論文發表、口試或是遇到問題時的求助,總能看出我文章中的 盲點,指引我寫作的方向。也感謝羅烈師老師包容我口試論文的不成熟與缺漏, 在口試時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才能讓論文更加完整與嚴謹。另外也感謝研究所 三年期間教過我、或給予我建議的邱逸民老師、歐陽鍾玲老師、蘇淑娟老師、沈 淑敏老師、周學政老師、陳哲銘老師、汪明輝老師、翁叔平老師、許嘉恩老師、 林雪美老師,有你們的教導,才能讓我的論點能更加清晰和豐富。 還要感謝研究所這段期間一起努力過的彥明、彥宏、以忱、慧萍等研究所同 學,以及給予我研究上很多幫助的洪承鈞、白偉權,沒有你們的加油打氣和適時 伸出援手,我的研究之路會更加艱辛。還有感謝雅亭在我焦躁不安、忙到不可開 交時,仍一直陪在我身邊,給予我鼓勵。也謝謝育林國中的所有老師和行政人員, 特別是學務處的夥伴們,有你們的包容和協助,我才能把更多心力投注在論文上。 另外也要謝謝研究區田調時,所有的叔叔、阿姨熱情大方的提供我族譜,和各種 研究區的資訊,才能讓這篇論文更有說服力。 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在爸爸生病的這段時間裡,體諒我的分身乏術,分擔 照顧家人的工作,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我一直記在心裡,很感謝、很感謝。 要謝的太多,只能謝天了。. 翊丞 2014 年 7 月 28 日 ,.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清代臺北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與互動關係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aipei in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 究 生:戴翊丞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 8 萬 5 千餘字,分五章,以七百餘字扼要說明。. 摘要 本研究以「地域社會」為研究概念。透過安坑通谷世居家族開基祖祖籍資料 的蒐集,判斷其族群屬性,以還原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而後探討這些 漢籍移民從中國原鄉到安坑通谷這個地理環境相對較差的邊區社會,如何透過血 緣、地緣組織及地方公廟信仰的的整合、族群之間的互動,及後期國家力量的影 響,達到地域社會的統合。 安坑通谷在清初雖是平埔族與泰雅族大豹社的活動場域,但除了挖仔社外, 其餘各社社址均不在此,研究區罕有人定居,因此乾隆年間開始,漢籍移民即不 斷進入當地開墾。根據世居家族祖籍地統計資料顯示,安坑外五張庄為漳州人聚 居地,閩客族群均有,內五張庄以漳州詔安客比例最高。而橫溪庄全為泉州閩, 但成福庄因處通谷兩側移民的接觸帶,因此泉州閩、漳州閩、漳州客均有分布。 此細緻的族群調查顯示出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具有濃厚的血緣性和地緣性, 也證明漳、泉兩族群是以成福庄作為族群過渡區。 確認清末漢籍移民族群空間分布的態勢後,本研究從拓墾歷程、地方公廟信 仰和族群互動的角度來解釋清末安坑通谷族群分布的成因。安坑通谷西泉東漳的 族群結構,最初受到西側三角湧地區泉州人和北側擺接平原漳州人移入的影響, 而後淺山地區經濟作物的種植,吸引北臺剩餘勞力的移入,使成福庄成為族群最 多樣的地區。而地方公廟的祭祀活動和分類械鬥則加深了同籍意識,並強化同籍 聚居的現象。 但相對於晚清台北盆地的紛亂不安,安坑通谷內卻少有械鬥。探究其原因漳 州客在能操雙語,與漳州閩溝通無礙的情形下,透過漳州人的共同信仰─開漳聖 王來凝聚向心力,故閩、客關係較為融洽。而通谷兩側漳泉之間的互動,因水圳 的開鑿、淺山地帶的開墾、經濟作物的種植、河流上游支谷番地的侵墾、開港通 商後納入世界經濟體系、開山撫番後擴大淺山地區的墾殖規模,這些背景都使得 安坑通谷的人口負載力不斷提高,漳、泉兩族群在土地資源足夠、作物經濟效益 高的情形下,未發生大規模的械鬥。. 關鍵詞:安坑通谷、族群互動、空間分布、地域社會、詔安客 I.

(4) Abstract The research concept of this study is “territorial society”.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ancestral data about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he study determines their ethnic attributes, and reconstruc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region in Qing dynasty. The immigrants moved from China to Ankeng Through Valley, a frontier society where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poor.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territorial society in the region is formed through integration of blood ties, regional relationship, religious sphere, interac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and national power. The Ankeng Through Valley was the activity field of Plains aborigines and Da-Bao community of Atayal in early Qing dynasty, but except for Wara community, other communities were not located in the region. Therefore, immigrants moved in to reclaim the region during Qianlong Emperor 's reign in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Wai-wu-zhang village in Ankeng was inhabited by both Minna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from Zhangzhou, and Nei-wu-zhang village was mainly inhabited by Shaoan Hakka from Zhangzhou. Heng-xi village was inhabited by Minnan from Quanzhou, while Cheng-fu was inhabited by Minnan from Quanzhou, Minnan from Zhangzhou and Hakka from Zhangzhous because it is located at the contact zone of immigrants between two sides of through valley.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reflects strong blood and regional relations, and also proves that Cheng-fu village is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ethnic groups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After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of immigrant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study explains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lamation history, local religious sphere, and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The ethnicity structure of west Quanzhou and east Zhangzhou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was initially influenced by the Quanzhou immigrants from Sa-kak-eng in the west and Zhangzhou immigrants from Bai-jie plain in the north. The cultivation of cash crop in low-elevation mountain area subsequently attracted the shift- in of surplus labors from Northern Taiwan, making Cheng-fu village the most ethnically diverse region. In addition, the religious sphere and violent conflicts enhanced the awareness of ancestral home, and intensified the phenomenon of immigrants staying together with the same ancestral family. However, in opposition to the turmoil in Taipei Basin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re are few violent conflict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he reason is that Hakka from II.

(5) Zhangzhou are bilingual and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Minnan from Zhangzhou. The mutual religious belief Saint King of Kai-Jang also ma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and Minnan more harmonious. Bes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ditches, reclamation of low-elevation mountain area, cultivation of cash crops, illegal reclamation of aboriginal land had increased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ufficient land resources and crops with economic benefits, there is no mass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groups of Zhangzhou and Quanzhou.. Key words: Ankeng Through Valley,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Spatial distribution, Territorial society, Shaoan Hakka. III.

(6)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 4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13 第五節 地理環境對安坑通谷土地拓墾的限制 ............................................ 18 第二章 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 23 第一節 原住民族群的空間分布 .................................................................... 23 第二節 世居家族的原鄉血緣性色彩 ............................................................ 33 第三節 漢籍移民世居家族祖籍地分布態勢 ................................................ 37 第四節 安坑通谷的族群屬性與結構 ............................................................ 45 第三章 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 .............................................................. 53 第一節 安坑通谷西段泉籍移民的開墾 ........................................................ 53 第二節 安坑通谷東段漳籍移民的開墾 ........................................................ 58 第三節 晚清淺山地區經濟作物的興起及漳、泉二次移民 ........................ 62 第四節 地方公廟信仰的空間性 .................................................................... 69 第四章 安坑通谷的族群互動 ....................................................................................... 74 第一節 漢人與平埔族的族群互動 ................................................................ 74 第二節 漢人與泰雅族的族群互動 ................................................................ 80 第三節 漢人間的族群互動 ............................................................................ 86 第五章 結論 .................................................................................................................... 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世居家族的祖籍地資料 ............................................................................... 102. IV.

(7) 圖 次 圖 1-1、安坑通谷及周圍地區漳泉祖籍分布態勢圖 .................................................... 3 圖 1-2、清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研究模式......................................................................... 8 圖 1-3、研究區現今行政區圖 ....................................................................................... 14 圖 1-4、研究區地形圖 .................................................................................................... 19 圖 2-1、1654 年「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 24 圖 2-2、舊淡水縣平埔番十九社分布地圖 .................................................................. 26 圖 2-3、大豹社的遷移路線圖 ....................................................................................... 30 圖 2-4、清代臺灣漢籍移民主要來源地之行政區圖 .................................................. 37 圖 2-5、安坑庄世居家族來源比例圖(現行行政區─地級市) ............................. 41 圖 2-6、橫溪、成福庄世居家族來源比例圖(現行行政區─地級市) ................ 41 圖 2-7、安坑庄世居家族來源比例圖(現行行政區─縣級) ................................. 42 圖 2-8、橫溪、成福庄世居家族來源比例圖(現行行政區─縣級)..................... 42 圖 2-9、世居家族分布地點及相關河流圖 .................................................................. 44 圖 2-10、福建省現今閩、客方言分區圖..................................................................... 45 圖 2-11、福建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 ........................................................................ 46 圖 2-12、粵東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 ........................................................................ 46 圖 2-13、清末研究區世居家族中閩南人比例 ............................................................ 50 圖 2-14、清末研究區世居家族中客家人比例 ............................................................ 50 圖 2-15、清末研究區世居家族中詔安客比例 ............................................................ 51 圖 2-16、清末研究區世居家族中泉州閩比例 ............................................................ 51 圖 4-1、秀朗社潘家世代譜系表 ................................................................................... 78 圖 4-2、乾隆中葉臺北地域土牛界圖 ........................................................................... 80 圖 4-3、臺北漳州聚落分布圖 ....................................................................................... 86 V.

(8) 表 次 表 1-1、1926 年新店庄、三峽庄鄉貫別調查資料 ....................................................... 1 表 1-2、昭和 7 年新店各大字人口數 ............................................................................. 2 表 1-3、研究區行政沿革表 ........................................................................................... 16 表 1-4、中央氣象局臺北和屈尺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表 ......................................... 20 表 1-5、Google Earth 日光照射模式中安坑、臺北的日照時數差異 ....................... 21 表 2-1、荷據時代武朥灣社等六社家戶、人口數表 .................................................. 24 表 2-2、清代三峽地區租墾關係舉例 ........................................................................... 28 表 2-4、臺北縣、新店鎮、三峽鎮民十大姓氏統計 .................................................. 35 表 2-5、研究區世居家族祖籍地資料統計(清代─縣) ......................................... 38 表 2-6、研究區世居家族祖籍地資料統計(現代行政區─縣級) ......................... 39 表 2-7、成福庄(成福、竹崙、安坑三里)三大公墓祖籍地(抽樣)統計 ........ 40 表 2-8、研究區世居家族祖籍地資料所顯示的族群結構 ......................................... 48 表 3-1、研究區三峽六里三大姓統計 ........................................................................... 55 表 3-2、安坑通谷產業沿革 ........................................................................................... 62 表 3-3、清末臺灣烏龍茶之出口量(1866-1895)...................................................... 65 表 3-4、三峽、新店地區各庄茶叢數 ........................................................................... 66 表 3-5、安坑庄各聚落茶叢數 ....................................................................................... 67 表 3-6、橫溪庄、成福庄迎請尪公廟宇表 .................................................................. 70 表 4-1、淡防廳土地清釐狀況 ....................................................................................... 81 表 4-2、清代臺北盆地分類械鬥表 ............................................................................... 87 表 4-3、日治初期稻米、茶葉種植面積、生產額與單位面積產值表..................... 90. VI.

(9) 照 片 次 照片 1-1、新店德安里大茅埔濟安宮 ........................................................................... 10 照片 1-2、三峽竹崙里六寮福安宮樂捐芳名 .............................................................. 10 照片 1-3、新店下城里林潛希派下族譜....................................................................... 11 照片 1-4、三峽安坑里范氏功德榜 ............................................................................... 11 照片 1-5、光緒 12 年三峽溪南門牌 ............................................................................. 11 照片 1-6、三峽第六公墓................................................................................................ 11 照片 1-7、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 慈濟宮 .................................................................... 11 照片 1-8、漳州市詔安縣霞葛鎮 五通宮 .................................................................... 11 照片 2-2、雲霄西林張氏宗祠 ....................................................................................... 33 照片 2-1、詔安官陂張氏大宗 ....................................................................................... 33. VII.

(10)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綜觀臺北盆地內的地名,可以發現盆地南側有許多地方以「城」 、 「木柵」來 命名,尤其新北市新店、三峽區交界的安坑通谷內更是密集,例如頂城、五城、 木柵、城仔等,皆是以石牆、土圍或莿竹林等設施圍城、設隘的防衛型聚落,可 見清代漢籍移民入墾位於盆地邊陲地帶的安坑通谷時,此地應是處於治安不佳、 生命財產備受威脅的情況,非如此而不能自保。因此在清代設省前國家力量介入 程度不深、分類械鬥盛行1的時期,要了解安坑通谷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族群 關係,首先要先釐清當地及周圍地區的族群種類和時空分布。 表 1-1、1926 年新店庄、三峽庄鄉貫別調查資料 福建省 泉州府 安溪. 同安. 三邑. 漳 州 府. 130. 3. --. 48. --. --. --. --. 181. --. 26.5%. --. --. --. --. 100.0%. 15. 7. 1. 1. 27. 4. 173. 8.7%. 4.1%. 2.3%. 100.1%. 庄名. 文山郡. 新店庄 71.8% 1.7% 海山郡 三峽庄. 廣東省. 117. 1. 67.6% 0.6%. 汀 州 府. 福 州 府. 永 春 州. 潮 州 府. 合計. 0.6% 0.6% 15.6%.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官 房調查課,1928)。 註 1:人口數以百人為單位,不足百數者略之不計。 註 2:本處之「三邑」是指泉州府轄下的南安、晉江、惠安三縣。. 根據 1926 年的《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記載,當時新店庄居民中祖 籍為泉州府安溪縣者約 13,000 人,屬同安縣者約 300 人;屬漳州府約 4,800 人(如 1. 林江臺, 〈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3,頁 140-141。從最早乾隆 35 年(1770 年)發生在樹林地區的閩粵械鬥事件, 到咸豐 10 年(1860 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漳泉械鬥,臺北盆地有史料記載的分類械鬥事件總共發 生了 12 次,另有許多小規模分類械鬥未見諸於史料。. 1.

(11) 表 1-1)。此調查雖與清末相距近 30 年,但以當時臺灣社會內部的流動性來看, 仍足以反映清末在臺漢人祖籍分布的基本態勢。至於新店庄內個別區域的族群種 類,在《增修新店市志》2有概略的說明: 「安溪人大多居住在大坪林,漳州人大 多住在安坑。……間或有漳州人至大坪林開墾,但旋即移居至安坑定居3。由此 可見族群分布的區別在當時是相當明顯的。」從表 1-1 可以發現新店庄漳州人的 比例大約為四分之一,而表 1-2 中安坑地區的人數也大概佔新店庄人口的四分之 一,因此可以推論新店庄的漳州人應主要聚居在安坑地區,本研究擬透過世居家 族開基祖祖籍地的調查來加以確認。 表 1-2、昭和 7 年新店各大字人口數 年分. 大坪林. 安坑. 青潭. 直潭. 平廣. 龜山. 合計. 昭和 7 年. 7270. 4987. 2846. 5040. 351. 482. 20976. (1932 年). 34.7%. 23.8%. 13.6%. 24%. 1.7%. 2.3%. 10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臺灣現住人口表》 (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33) 。. 透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大概勾勒出安坑通谷及周遭地區的族群分布:新店溪 右岸大坪林庄為泉州安溪人的勢力範圍,新店溪左岸(安坑通谷東段4)的安坑 庄以漳州人為主,安坑通谷西段(今三峽區)境內的橫溪庄、成福庄則以泉州安 溪人佔多數5。然而過去學界及社會大眾在面對清代中國移民的族群分類時,常 有閩人等同於福老人,粵人等同於客家人的誤解,忽略中國原鄉漳州地區事實上 有閩南話和客家話兩種方言社群的存在。且安坑通谷地區在漢人入墾前,平埔族、 泰雅族等原住民便已活躍於此,因此對該地區的族群界定和地理空間分布,有必 要進行更詳實的調查才能確認。 人類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早期拓墾的居民為了便於取水耕作, 主要沿著河流居住,之後隨著埤塘、水圳的興建而向外拓展。新店區幅員廣大, 人口主要聚集在新店溪兩側,東側的大坪林平原主要為泉州人的勢力範圍,但新 店溪對岸的安坑通谷東段,卻以漳州人為主,再沿著安坑通谷地形區繼續往西南 進入,在越過海拔 120 公尺谷中分水的分水嶺,到達安坑通谷西段三峽區境內, 2. 鷄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 (臺北:新店市公所,2010) ,頁 452。 如柴埕里吳厝底的吳家、下城里赤塗崁的林家,渡臺時初至大坪林開墾,不久即轉移至安坑定 居。 4 安坑通谷地跨新北市新店區及三峽區,本研究所稱之安坑通谷東段及西段,以兩區之行政界線 為區隔,該界線同時也是兩側自然環境(通谷的谷中分水之分水嶺)和人文環境(漳泉優勢族群 邊界)的分界。 5 根據表 1-1 三峽庄鄉貫別調查資料顯示,三峽庄七成六以上人口均屬泉州府人士。粗略推估橫 溪庄及成福庄亦有此特色,本研究後續將透過更嚴謹的調查加以確認。 3. 2.

(12) 族群又轉變為泉州人為主(表 1-1) 。居住在安坑通谷東段的漳州人,東西兩面被 泉州人包圍、南北兩山夾峙,除了面對盤踞在南方山中的泰雅族和生息與此、擁 有地權的平埔族以外,在清治時期漳泉械鬥盛行的年代,如何夾縫中求生存,在 安坑通谷形成漳泉族群犬牙交錯的空間分布形式?. 圖 1-1、安坑通谷及周圍地區漳泉祖籍分布態勢圖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全文中的圖片,來源若無特別交代者,均為作者自繪。. 本研究希望透過文獻的耙梳,探究臺北安坑通谷這個土地資源不足、族群接 觸頻繁的邊際土地,各族群在平原農業拓墾、山林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面對清政 府的消極管理,漳泉、閩客、漢原(平埔社、泰雅族)之間如何互動、衝突,形 成既競爭又合作之互動關係。. 3.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 調查清代安坑通谷地區世居家族的祖籍與族群空間分布態勢 (二)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 (三)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中各族群間之互動關係.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一、族群分類 過去部分社會大眾對於清治時期漢籍移民原鄉的族群屬性、及其使用之方言 有所誤解,邱彥貴、吳中杰認為是清代當時的省籍觀念與簡化後的分類方式所造 成。因清代臺灣大部分時間隸屬於福建省,而許多客家族群來自於廣東省,因此 客家人被模糊為來自廣東。6又日治時期的人口調查,種族欄的分類中,本島漢 人只區分為來自「福建」和「廣東」兩種,更加強了閩南人來自福建、客家人來 自廣東的刻板印象,此後這類官方分類逐漸成為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 近年來社會大眾和學術界對於福建、粵東地區的族群空間分布,以及方言結 構的看法已有所轉變。范佐勤對於清代漢籍移民移出地的籍貫謬思作出概念的澄 清。7林正慧亦提出祖籍無法確定一個人的族群屬性,應將省籍視為橫向,語群 界線視為縱向共同思考,以釐清當時漢人分辨彼此的方式。8司徒尚紀則從文化 的觀點來看,將廣東省分為三個文化區:使用粵語方言為主的「廣府文化區」, 講客家話為主的「客家文化區」,以及操閩南話方言為主的「閩南文化區」。9莊 初昇、嚴修鴻深入研究福建的閩客方言接觸地帶,認為福建省龍岩市西部,以及 漳州市轄之南靖、平和、雲霄和詔安四縣的西部,是閩南話與閩西客家話、粵東 客家話的交界地帶。10 林衡道研究彰化員林一帶的居民,發現許多人祖籍為潮州府饒平縣,從信仰、 6.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 (臺北:果實出版社,2001) ,頁 28、45。 范佐勤, 〈中壢客家的福老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經濟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8。 8 林正慧, 〈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 , 《國史館學術集刊》 , 第 6 期,2005,頁 1-60。 9 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頁 381。 10 莊初昇、嚴修鴻,〈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 年第 3 期(福州:福建師範大學,1994) ,頁 81-94。 7. 4.

(14) 習俗等方面來看,應屬於客家人,但客家話已流失,改說閩南話,因此稱這種「福 老化了的客家人」為「福老客」。11關於福老客的議題,吳中杰發現臺灣大多數 地區的客家人有被福老化的趨勢,但也有少數閩南族群因居住在客家優勢區,有 被客家人同化或深度影響的現象,稱之為「客福老」 。12「福老客」和「客福老」 為學界認定的通稱用詞。 根據上述文獻可知欲探究某一地區的族群組成,應回溯該地各世居家族的遷 移史,回到中國原鄉分析其語言屬性,方能確認世居家族真正的族群類別,以脫 離「來自福建即為福老,來自廣東即為客」的迷思。. 二、族群互動 針對原住民(平埔族、泰雅族)的研究,及漢、原族群互動的相關研究頗多。 平埔族方面 1895 年底抵臺的伊能嘉矩,對當時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平埔族進行田 野調查,詳細記錄各社的語言、風俗習慣及生活狀況,對清末日治初期的平埔族 提供第一手觀察紀錄。13詹素娟、張素玢亦對北臺的平埔族做了詳細的調查,考 究各社的分類與社址,及其歷史變遷。14而針對漢原互動的研究,施添福對於清 代平埔族為何不斷將土地典賣給漢移民提出解釋,當時平埔族已與擁有高度農耕 技術的漢人相處兩百多年,並非不諳耕作,而是因為清政府沒有提供熟番一個能 夠「力農」的安定環境,導致熟番番社的逐漸解體。15柯志明則透過釐清番租類 型,提供更精確與符合歷史事實的熟番地權分類,並據此說明其演變的歷史過程, 同時歸結出族群政治是造成熟番地權制度變化的主因。16另外洪麗完利用竹塹大 屯、日北小屯的邊區拓墾活動,檢視番屯制度實行以來對平埔社群關係的影響, 分析屯番在邊區的墾殖成果,與社人擴散、遷徙的關係,以及番屯制度施行後, 熟番社會關係改變與否的面貌。17. 11. 林衡道, 〈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 , 《臺灣文獻》 ,第 14 卷第 1 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1963) ,頁 153-158。 12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13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 出版社,1996) 。 14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 15 施添福,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1990,頁 67-92。 16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01) 。 17 洪麗完, 〈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 , 《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 ,頁 3-69。. 5.

(15) 關於泰雅族的研究,衛惠林、林衡立18、廖守臣19、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 對於族群的起源、分類、遷移以及北臺各社群均有詳細的考據。而溫振華依時間 先後闡述清治臺兩百多年來,政府對於原住民政策的變遷,包括原住民的分類、 番界、隘制、撫剿政策等,對於漢、原互動的時代背景有更深入的認識。21施雅 軒透過民間漢人設隘的過程,探討清代北臺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22黃卓權從區 域取向的角度,探討臺灣北部內山開墾過程中,客家人在該地區的族群關係。23 林聖蓉則從清代番界政策的演變,釐清臺中東勢的土地開墾和族群互動歷程。24 部分著作雖未論及安坑通谷,但其研究方法和族群互動的觀察角度,均可作為本 研究的參考。 三、安坑通谷的拓墾歷程 接著回顧有關安坑通谷漢籍移民拓墾歷程的相關文獻,溫振華利用地契的蒐 集與判讀,探討安坑地區拓墾與建庄的過程,並利用庄廟與祭祀圈的建立解釋其 地緣組織和分類械鬥。25林江臺透過安坑地區林秀俊家族及板橋林家的拓墾,指 出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和分類械鬥對當地的影響。26張瓊文整理清代至日治時期新 店地區土地利用的變遷,提出在外部世界經濟體系和內部國家重商主義的運作之 下,適合種茶的新店丘陵逐漸成為市場需求的供應地,日治時期總督府的理番和 殖產政策更迫使泰雅族讓出廣大林野地給來自日本的資本家。27李文良剖析臺北 盆地東南緣的深坑、石碇、坪林及新店,在 1862 年淡水開港前後、開山撫番和 日治時期的拓墾模式,以及逐步納入國家統治的過程。28 至於有關三峽方面的研究,姜人偉透過探討臺灣早期的聚落形態及發展,分 18. 衛惠林、林衡立,《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 。 廖守臣,《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移與拓展》 (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 20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21 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 22 施雅軒, 〈清代北臺灣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以「隘」為例〉 ,收錄於菅沼雲龍、唐曉峰主編, 《中國歷史文化研究》 (香港:新華彩印出版社,2001) ,頁 121-146。 23 黃卓權, 〈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 , 《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 ,頁 24-42。 24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08。 25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 (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0) 。 26 林江臺,〈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 27 張瓊文,〈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張瓊文, 〈新店丘陵的土地經營(1810-1890) 〉 , 《地理研究報告》 ,第 37 期(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 ,頁 85-102。 28 李文良, 《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 (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 1999) 。 19. 6.

(16) 析三峽之發展變遷、內部結構和都市空間等面向。29王志鴻探討光復前三峽街庄 的形成與發展,認為早期影響三峽街庄變遷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環境及漢籍移民 的族群文化,清中葉以後則以產業的經濟因素為主;日治時期政治決策則成為最 關鍵的影響。30林炯任則以地域社會發展的關係和藍染業的經營為主軸,探討在 地的染布商人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並論及三峽的發展歷程。31 以上文章提供本研究關於安坑通谷的歷史發展背景,做為後續資料蒐集與田 野訪談的基礎知識。但上述文章大多將論述著重在新店、三峽的核心區─大坪林、 三角湧地區,對於安坑通谷的描述較為零碎,而偏向史實的描述整理,也較少從 族群互動的角度切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擬以安坑通谷為核心研究區,利用更微觀 的角度確認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並從地域社會的研究觀點,探討安坑通谷 與周圍區域的社會鏈結及族群互動。.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1.. 研究概念 1981 年日本學者森正夫在日本中津川市舉行的中國史專題討論會上,首次. 從研究方法論的立場,闡明「地域社會」的研究觀點和課題。施添福則將「地域 社會」引進臺灣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領域,作為替代性的整合工具概念。所謂的 的「地域社會」蘊含了兩個重要的思路:其一,地域社會是各種關係運作的「場 所」,透過「地域社會」這個概念,可以整合各種社會關係;其二,地域社會作 為人們生活的基本「場所」,並非固定在一個具體的地理領域,而是以人際關係 的網絡和共同的認知體系為界限。因此,地域社會的空間範圍是流動的,是一個 從內部發展、柔軟可變的框架。32 據此可將「地域社會」定義為:「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人們能夠擺脫血緣 羈絆,突破原鄉地緣束縛,透過長期的守望相助,增加互動,促進了解,認同彼 此,而建立一個以空間或鄉土為基礎維繫人群關係的社會,即所謂的『土親』的 29. 姜人偉,〈臺北縣三峽鎮聚落形態研究-三峽市街的發生及其變遷〉,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 所工程組碩士論文,1976。 30 王志鴻,〈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與發展:一個淡水河內陸河港聚落的人為環境變遷研究〉, 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31 林炯任,《藍金傳奇:三角湧染的黃金歲月》(臺北:臺灣書房,2008) 。 32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 2006 年 5 月 30 日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舉辦的「史學專題講座」 。. 7.

(17) 社會」。33而後施添福亦使用「地域社會」的概念探討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苗栗 罩蘭埔34及雞隆溪流域35。其研究上的操作模式,先就該地區環境背景加以描述, 而後透過「維生」 、 「信仰」 、 「姻親」 、 「宗族」四個領域的互動,形成血緣及地緣 的在地化,產生地域認同,進而達到地域社會的整合。36. 圖 1-2、清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研究模式 圖片來源:施添福, 〈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 , 頁 10-11。. 本研究將以「地域社會」為研究概念。首先蒐集世居家族開基祖的祖籍資料, 判斷其族群屬性,以還原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而後探討這些漢籍移民 從中國原鄉到安坑通谷這個自然環境相對較差的邊區社會,如何透過血緣、地緣 組織及地方公廟信仰的的整合、族群之間的互動,及後期國家力量的影響,達到 地域社會的統合。 2.. 名詞解釋:. (1) 世居家族、世居居民 本文中的世居家族是「受訪者本人向上推三代即已定居本聚落的家族,或該 33.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 術研討會」 ,2000) ,頁 1。 34 施添福,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 , 《臺灣文獻》 ,第 55 卷第 4 期, 2004,頁 143-209。 35 施添福,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 , 《臺灣 文獻》,第 56 卷第 3 期,2005,頁 182-242。 36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 2006 年 5 月 30 日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舉辦的「史學專題講座」 。. 8.

(18) 家族定根本地已經超過 120 年」,120 年前大約是清治後期,部分研究區,如成 福庄的東南部(今三峽區竹崙里與安坑里的部分地區)及新店區華城里的一小部 分,在清末尚屬於界外番地,開發時間較晚,故對世居家族的認定,放寬到日治 初期(約 100 年前)。此時期較未受到現今都市化及人群遷徙頻繁的影響,大多 仍維持著傳統農業聚落的狀態,世居家族主要依據血緣和祖籍因素聚居,因此研 究區各家族的分布和清代移民入墾時的差距較小,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還原移民 入墾安坑通谷後的族群結構和空間分布。 另外因過去有些歷史文獻在處理「開基拓墾者」和「先驅拓墾者」37時未加 以釐清,或對於族群的歸類有誤,造成資料的使用混淆,因此在研究操作上,若 是世居家族的資料取自「歷史文獻」,將透過田調再次過濾、確認。總而言之, 本研究所要蒐集的世居家族樣本,是定居某地的家族(開基拓墾者),而非文獻 上記載的土地請墾者或入墾者(先驅拓墾者)。 (2) 族群、社群 明清之際福建及粵東因人口壓力大,許多漢籍移民遷至臺灣拓墾,一般將這 些人區分為閩南及客家兩大族群,本研究所指的客家族群乃以世居家族祖籍所在 的「歷史方言區」來界定,家族的開基祖祖籍位在客家話區即為客家人,閩南人 亦同。但是祖籍位於福建、粵東閩南話區或客家話區的語言島除外,必須以語言 島內所操的母語來界定其族群屬性。 福建及粵東的閩南話、客家話之下細分許多音系,對於使用不同音系的群體, 以「社群」來稱呼之,如閩南話漳州音系社群(簡稱漳州閩社群) 。此外針對閩、 客族群下小群體的劃分亦稱呼為「社群」,如詔安客社群。 (3) 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小的繪圖空間單位 本研究世居家族的確認,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小 的繪圖空間單位。但臺灣北部地區因漢人入墾較晚,或散村的聚落型態,自然村 的界線並不十分明確,且自然村會隨著人口數增加,聚落區範圍擴大,而常有分 化現象。韋煙灶38提出桃、竹地區界定自然村的依據,本研究以此操作型定義作. 37. 韋煙灶、張智欽, 〈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家族發展之探討〉 , 《地理研究報告》 , 第 40 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 ,頁 93。臺灣土地的開墾有「先驅拓墾者」 和「開基拓墾者」之分,所謂「先驅拓墾者」是指最早進入當地拓墾的移民,「開基拓墾者」是 指最早定居當地,並留下來開枝散葉的居民,往往成為當地的世居家族。先驅拓墾者可能是開基 拓墾者,也可能再次遷徙到臺灣島內他處或返回祖籍地。 38 韋煙灶,〈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內政部,2005) ,頁 91-120。. 9.

(19) 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 A. 現今仍沿用日治時期土名或小字名的聚落,如新店區德安里大茅埔(照片 1-1)。 B. 土地廟祭祀圈及其廟名所冠地名與該聚落相吻合者。現今地圖的地名非常 混亂,因此土地廟的祭祀圈可視為傳統自然村聚落的表徵。如三峽竹崙里 六寮(照片 1-2)。 C. 僅有村廟但無土地廟者,絕大多數的村廟內均有土地公神位,可視為具有 取代土地廟功能,村廟所在聚落視為自然村。 D. 訪問在地耆老,綜合研判加以確認,如聚落名以主要姓氏命名者。傳統的 聚落型態,同姓家族大多有聚居的現象,因此聚落名便以聚落的大姓冠以 閩南人、客家人慣用的房舍用詞「厝」、「屋」來稱呼。. 3.. 照片 1-1、新店德安里大茅埔濟安宮. 照片 1-2、三峽竹崙里六寮福安宮樂捐芳名. 照片來源:2013/08/27 攝於新店德安里. 照片來源:2013/09/15 攝於三峽竹崙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研究區微觀(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田野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 小統計單位)和中國原鄉宏觀(閩西南廣泛的地圖比對和田野訪查)並用的研究 途徑。透過田野調查和文獻整理,蒐集研究區各自然村世居家族的祖籍資訊,再 使用林雅婷、韋煙灶39所繪的福建及廣東「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圖 2-11、 圖 2-12)來進行分類、界定,確認該族群遷移前在中國原鄉是福老人或客家人, 以期能夠再結構過去安坑通谷的族群種類與空間分布特性,進一步探討族群的互 動關係。. 39. 林雅婷、韋煙灶〈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 性〉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 ,第 3 卷第 1 期(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2010) ,頁 97-140。. 10.

(20) 照片 1-3、新店下城里林潛希派下族譜. 照片 1-6、三峽第六公墓. 照片來源:2015/03/28 攝於新店下城里. 照片來源:2013/08/27 攝於三峽成福里. 照片 1-7、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 慈濟宮(各地祀 照片 1-4、三峽安坑里范氏功德榜. 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總開基祖廟). 照片來源:2015/03/14 攝於三峽安坑里. 照片來源:2014/01/24 攝於雲霄縣火田鎮火田村. 照片 1-5、光緒 12 年三峽溪南門牌. 照片 1-8、漳州市詔安縣霞葛鎮 五通宮.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 照片來源:2014/01/25 攝於詔安縣霞葛鎮五通村. 11.

(21) (1)文獻資料的蒐集 利用相關書籍文章、期刊文獻論文、中國原鄉方志、研究區鄉鎮志、臺北縣 志、日治時期戶政資料,配合田野調查掌握各自然村的世居家族資料。接著運用 大量族譜(照片 1-3)和功德榜(照片 1-4)、清代門牌(照片 1-5),輔以耆老訪 談及廟史碑文、抄錄祖堂(公廳)沿革誌、祖塔墓誌、統計塚地墓碑籍貫(照片 1-6)等方式取得世居家族開基祖原鄉資料,進一步了解家族來臺以及來到研究區 的遷移過程。 (2)至中國考察以建立更清晰的原鄉認知 於 2014 年 1 月底,與指導教授等一行五人,至中國廈門市、漳州市區、雲霄 縣(照片 1-7) 、漳浦縣、詔安縣(照片 1-8) 、平和縣、東山縣等地進行為期五天 的考察,透過實地訪談確認原鄉族群與語言分布,以補文獻資料的不足,並對臺 灣漢籍移民的原鄉地理環境建立更清晰的概念。 (3)地圖比對與分析 清代臺灣漢籍移民大多數來自粵東及閩南地區,兩地閩客族群犬牙交錯分布, 因此為確認研究區世居家族的族群屬性與方言能力,透過閩西南及粵東「閩、客 歷史方言分區圖」來進行分類,再以點資料形式轉繪至研究區圖上,呈現族群空 間分布的態勢,進一步將族群屬性加以分區。 研究中取得的世居家族樣本,必須要繪製到研究區地圖當中,以分析其空間 區位特性,但要達到如此細緻的空間尺度,除了地圖比對外,網路檢索、GPS 定 位及 GIS 軟體的運用,均是很重要的研究工具,如族譜及墓誌中記錄的祖籍地名, 往往因為時間久遠而消失於地圖上,或是有所筆誤,此時網路檢索就成為重要的 調查工具。. 12.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區域 本研究以新北市安坑通谷為研究區,探討該地區的族群空間分布,以及各族 群之間的互動關係。安坑通谷的行政區包括今日新北市新店區西半部和三峽區東 半部,為盡量還原清代漢籍移民當時之拓墾空間,選定日治時期明治 37 年(1904) 臺灣堡圖40中的安坑庄、成福庄、橫溪庄作為核心研究區。此三庄皆為漢人拓墾 區,而成福庄以南當時泰雅族勢力仍大,劃歸為番地,但地形上仍為安坑通谷一 部分,且當時漢人亦溯溪而上沿著河谷南下越界開墾,加上活躍於此地區的泰雅 族大豹社亦為本文討論之對象,因此本研究討論之區域包含今日三峽區安坑、成 福、竹崙、溪東、溪北、溪南等六里;和新店區新店溪以西、塗潭山系以北、安 坑山塊以南共 21 里41,但在探討新店、三峽之原住民活動,以及臺北盆地廟宇祭 祀圈時,與本地區有互動關係的區域則不在此限。 二、行政區沿革42 清康熙 23 年(1684),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設置一府三縣。 雍正元年(1723)增設彰化縣,雍正 9 年(1731)因「番亂」43又劃出大甲溪以 北新設淡水廳,並設八里坌巡檢司直接管理臺北地區,後八里坌巡檢司遷至新莊, 直到林爽文事件後升格為新莊縣丞。乾隆 5 年(1740)淡水廳分竹塹、淡水二保, 本研究區隸屬於淡水廳淡水保。道光 21 年(1841)淡水廳下轄 11 保,安坑通谷 東段屬拳山保、西段屬海山保管轄。光緒 11 年(1875)臺灣府中獨立出臺北府, 下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研究區改隸於臺北府淡水縣拳山保和海山保。 日本領臺後(1895 年),新店三峽地區多山,初期抗日運動較為頻繁,特別 受到日本官方的重視,行政區多次調整。領臺之初設臺北縣,下轄 6 堡,研究區 屬臺北縣文山堡和海山堡所轄。明治 30 年(1897)日本人基於治安考量縮小行政 區,臺北縣下轄 13 個「辨務署」 ,安坑通谷東段隸屬「景尾辨務署」 ,通谷西段則. 40.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 ,1904。 新店區討論範圍為日治時期安坑庄的範圍,即今天新和里、永平里、永安里、安和里、太平里、 美城里、頂城里、下城里、柴埕里、公崙里、安昌里、德安里、玫瑰里、達觀里、明城里、小城 里、吉祥里、雙城里、香坡里、日興里和華城里北部。 42 本小節行政區沿革,新店區參考尹章義,《新店市誌》(臺北: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 頁 5-32;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 《新店市志》 (臺北:臺北縣新店市公所,2006) , 頁 118-134;三峽區參考王明義,《三峽鎮志》 (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 ,頁 329-343。 43 本研究文中所出現之「番亂」 、 「番人」 、 「生番」 、 「熟番」 、 「撫番」等舊稱,係為維持史料原樣 及反映時代背景,絕非對原住民族群的污衊或歧視,在此特為聲明。 41. 13.

(23) 為「三角湧辨務署」 。明治 34 年(1901)為避免總督府、縣(廳) 、辨務屬三級制 度過於繁複,廢縣及辨務署,於總督府下置廳,本區改為深坑廳景尾支廳的安坑 庄和桃仔園廳三角湧支廳橫溪庄及成福庄。明治 42 年(1909)因全臺治安明顯改 善,小範圍的區制無存在必要,將全臺 20 廳改為 12 廳,廢深坑廳,並歸臺北廳 管轄,安坑通谷東段改為新店支廳,西段仍為三角湧支廳。大正 9 年(1920)日 本政府派田健治郎為臺灣首任的文官總督,他為確立地方自治,大修地方行政制 度,廢除廳、支廳、區及堡,改設州、市、郡和街庄,原來的「庄」改為「大字」, 「小庄」或「土名」則改稱「小字」 ,研究區改隸臺北州文山郡新店庄和海山郡三 峽庄。其後研究區行政區劃只有微調,大正 11 年(1922)將原為番地的竹崙、白 雞、大寮等三大字納入三峽庄管轄,昭和 18 年(1943)由於新店庄人口日增改制 為新店街,轄區未變。. 圖 1-3、研究區現今行政區圖. 14.

(24) 臺灣在二戰結束後,初期暫時沿用日本原有地方制度,民國 35 年(1946)地 方行政區制修改,將 5 州 3 廳改為 8 縣、郡改為區、街庄改為鄉鎮、鄉鎮下設村 里。研究區為臺北縣新店鎮頂城里、公崙里、柴埕里、雙城里;三峽鎮溪北里、 溪南里、成福里、竹崙里安坑里。民國 41 年溪北里再分出溪東里,其後安坑通谷 西段(三峽區域)里界未再有變化。相對之下,之後新店鎮人口不斷增加,在 20 年內人口成長四倍,因此民國 59 年(1970)頂城里分出太平里,公崙里分出德安 里;民國 69 年(1980)新店鎮升格為新店市;民國 71 年(1982)柴埕里分出永 安里;民國 74 年(1985)雙城里分出日興、玫瑰兩里。民國 60 年代以來,台灣 都市化程度不斷提高,新店市因鄰近臺北市區且交通便利,已成為臺北市的衛星 市鎮,人口急遽增加,安坑河谷地帶可開發的土地已不多,遂開始大規模開發山 坡地,大型住宅社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如臺北小城、玫瑰中國城、達觀鎮、大 學詩鄉等社區,吸引許多外來人口移入,民國 82 年(1993)到 91 年(2002)陸 續又分出美城、永平、新和、安昌、小城、香坡、達觀、華城等里。民國 99 年(2010) 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鄉鎮市改為區,研究區分屬新店區和三峽區。. 15.

(25) 表 1-3、研究區行政沿革表 民國時期. 日治時期. 清代. 新北市. 臺北縣. 臺北州. 深坑廳. 新店區. 新店鎮. 文山郡新店庄. 景尾支廳. 民國 104 年 民國 39 年 (2015). (1950). 里名. 里名. 大正 9 年(1920) 明治 34 年(1901) 大字. 小字. 庄. 土名. 十四分. 十四分. 新和里. 下十四分. 下十四分. 永安里. 外挖子. 外挖子. 內挖子. 內挖子. 安和里. 石頭厝. 石頭厝. 柴埕里. 大湳坑. 大湳坑. 柴埕. 柴埕. 頂城. 頂城. 大坪頂. 大坪頂. 芊蓁湖. 芊蓁湖. 永平里. 頂城里 太平里 美城里 下城里. 柴埕里. 頂城里. 安. 下城 大湖底. 公崙里 德安里. 坑 公館崙. 公崙里. 道. 乾. 緒. 光. 隆. 20. 21. 5. 年. 年. 年. 臺. 臺. 臺. 北. 灣. 灣. 府. 府. 府. 淡. 淡. 淡. 水. 水. 水. 縣. 廳. 廳. 大湖底. 安坑. 安昌里. 下城. 光. 公館崙 庄. 車子路. 車子路. 達觀里. 薏仁坑. 薏仁坑. 明城里. 大茅埔. 大茅埔. 文. 拳. 淡. 頭城. 頭城. 山. 山. 水. 二城. 二城. 二叭子. 二叭子. 堡. 保. 保. 大粗坑. 大粗坑. 吉祥里. 三城. 三城. 香坡里. 四城. 四城. 五城. 五城. 小城里. 雙城里 日興里 玫瑰里. 雙城里. 16.

(26) 民國時期. 日治時期. 清代. 新北市. 臺北縣. 臺北州海山郡. 桃仔園廳. 三峽區. 三峽鎮. 三峽庄. 三角湧支廳. 民國 104 年 民國 41 年 (2015). (1952). 里名. 里名. 溪南里. 溪南里. 溪東里. 溪東里. 大正 9 年(1920) 明治 34 年(1901) 大字. 小字. 庄. 土名. 溪南 橫溪. 溪北里. 橫溪. 坪林. 庄. 頂寮. 坪林 頂寮. (挖 子) 竹崙. 竹崙里. 成福里. 竹崙里. 成福里. 白雞. 成福. (挖子). 溪北 (挖仔 庄). 安坑里. ─. 竹坑山 崙尾寮. (生番地). 紫薇坑 成福. 成福 庄. 小暗坑 安坑里. 道. 乾. 緒. 光. 隆. 20. 21. 5. 年. 年. 年. 臺. 臺. 臺. 北. 灣. 灣. 府. 府. 府. 淡. 淡. 淡. 水. 水. 水. 縣. 廳. 廳. 海. 海. 淡. 山. 山. 水. 堡. 保. 保. 溪南. 溪北 溪北里. 光. ─ 小暗坑. 大寮地 大寮. (生番地). 鹿母潭 湳子喬. 註 1:白雞、竹崙、大寮三個大字原屬於生番地,直到大正十一年(1922),方編入三峽庄 註 2:挖仔庄屬今日之溪北里,但不在安坑通谷研究區的範圍內,故列入但不討論。 資料來源: 1.尹章義,《新店市誌》 (臺北: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 ,頁 5-32。 2.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 《新店市志》 (臺北:北縣新店市公所,2006) ,頁 118-134。 3.王明義,《三峽鎮志》 (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 ,頁 329-343。 4.施添福總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六:臺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3),頁 841-843, 1047-1050。. 17.

(27) 第五節 地理環境對安坑通谷土地拓墾的限制 過去科技不發達,人類活動廣泛地受到環境的影響,生活模式和發展基礎, 常與自然環境產生關連和互動。因此聚落的選址、發展與興衰,受地理環境影響 很大,早期定居型的聚落常有「環境選擇」的取向,44耕地大小、水源有無、安 全與否(災害或是敵人)是最基本的要求。本節擬探討漢籍移民拓墾安坑通谷時 地理環境的限制。 本研究以新北市安坑通谷為研究區,此區夾在安坑山塊與塗潭山系之間,流 貫其間的新店溪支流安坑溪,在新店與三峽區交界的二十六分(120 公尺)小丘 處與大漢溪支流橫溪相背而流,形成一個東北東─西南西方向之縱谷,呈現谷中 分水的情況,構成安坑通谷。安坑溪因沿著較軟的南莊層發育,河流上源與分水 嶺之高度差大約 30~40 公尺,而橫溪舊河床與分水嶺之高度差只有 4~10 公尺, 可見安坑溪之河蝕作用較橫溪顯著。45 安坑通谷的形成過程為東側侵蝕作用力較強的安坑溪逐漸侵入西側的橫溪河 谷中,進行由相背河谷谷頭部之河流襲奪,此種形式之河流襲奪結果,發生分水 嶺移動(shifting of divide) ,致使分水嶺之高度逐漸降低,並向西側移動。因安坑 溪之下切作用較烈,河床深且狹;而橫溪河谷較寬,其舊河床形成河床平原,呈 現通谷兩側地形樣貌迥異的景況。46通谷兩側氣候環境相似,但因地形景況不同, 以及泰雅族的威脅,導致漢人入墾過程中所面臨的開墾難度有所差異。西段橫溪 河谷較寬,形成平原地形,入墾難度較低。而東段安坑溪河谷較深且狹,河谷平 原狹小,面對泰雅族出草缺乏寬裕的緩衝時間,使得漢人入墾困難度較高,必須 透過武裝團體的力量方能進墾,因此安坑通谷東段以「城」、「木柵」為地名的聚 落多於西段。這也造成橫溪開墾的時間早於安坑,橫溪最早入墾紀錄為乾隆初年 林姓泉州人移居溪南所闢47,安坑則遲至乾隆中期才有漢民族進入安坑與中和交 界處開墾48。. 44. 張政亮、鄧國雄、吳健蘭, 〈臺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 , 《地理研究報告》 ,第 40 期,2004,頁 67-90。 45 林朝棨, 《臺灣地形》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頁 39;鷄籠文史協進會, 《增修新店 市志》,頁 48。 46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頁 51。 47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 《臺北文獻》 ,直字第 37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1976) ,頁 55。 48 林江臺, 〈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3,頁 108-109。. 18.

(28) 圖 1-4、研究區地形圖 註:為方便還原清末─日治初期的人文概況,圖上研究區範圍刻意以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劃名標示。. 安坑山塊西起橫溪長壽山溪北尖(112 公尺) ,東至安坑溪畔的南勢山及新店 溪畔的尖山之間,平均高度 167.1 公尺。安坑山塊因有堅硬的南港砂岩露出,因 此地形較為陡峭,形成單面山、豬背嶺的地形景觀,其中最高點為天上山(即皇 帝山,高 430 公尺) 。安坑溪以南的塗潭山系屬於插天山斜坡丘陵區,地勢較高, 其中以 858 公尺的獅頭山為首,該山因視野遼闊,為日治時期隘勇線的前哨,並 設有「獅仔頭山防番碑」 ,可見其重要性。因塗潭山系的分水嶺偏南,故南半部至 磺窟溪的坡地較為陡峭,而北側至安坑溪的坡面較為低緩,加上地勢高免於水患, 因此早期先民入墾安坑通谷時,便沿著坡地發展出大坪頂等聚落。49. 49. 鷄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 ,頁 48。. 19.

(29) 安坑溪全長 9.75 公里,上游源自獅子頭山粽串尖(720 公尺) 、五峰尖北麓(559 公尺)和五城山(418 公尺)南麓安坑通谷。其上游亦稱為五城溪或五重溪,沿 途接納大粗坑、二叭子、小粗坑、薏仁坑和西溪等小溪流,順著安坑通谷的地勢 由西南往東北流,至柴埕里處永豐圳之水匯入後流向北轉,直至外挖子匯入新店 溪。50 橫溪上游為竹坑溪,發源自與烏來區為界之南腳山,經大寮地後與發源自安 坑里獅頭山腰之竹崙溪,於成福里九鬮相會,沿途流經成福、溪東、溪南和溪北 後流向北轉,於溪北里挖仔處匯入三峽溪,河長約十公里,屬三峽溪支流。橫溪 因河道由東橫向西流而得名。51 表 1-4、中央氣象局臺北和屈尺52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表 項目 地點 1 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 統計時間 合計. 屈尺 15.3. 16.1. 17.9. 21.1. 24.1. 26.8. 28.7. 28.4. 26.3. 23.3. 20.7. 17.6. 22.2 1987-2010. 臺北 16.1. 16.5. 18.5. 21.9. 25.2. 27.7. 29.6. 29.2. 27.4. 24.5. 21.5. 17.9. 屈尺 84.8. 86.5. 80.0. 80.8. 84.5. 85.4. 77.0. 78.1. 76.4. 82.2. 81.9. 82.7. 81.7 2010-2014. 臺北 78.5. 80.6. 79.5. 77.8. 76.6. 77.3. 73. 74.1. 75.8. 75.3. 75.4. 75.4. 76.6 1981-2010. 屈尺. 129. 178. 167. 194. 234. 370. 270. 360. 481. 281. 161. 149. 2973 1987-2010. 臺北. 83. 170. 180. 178. 235. 356. 245. 322. 361. 149. 83. 73. 2405 1981-2010. 氣溫 23. 1981-2010. 濕度. 雨量.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 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大氣研究資料庫 https://dbar.ttfri.narl.org.tw/ 註 1:氣溫單位:攝氏度,降水量單位:毫米, 註 2:臺北測站海拔 10 公尺,氣候統計時間為 1981 年到 2010 年。屈尺為簡易觀測站,海拔 30 公尺,只有測量氣溫、雨量、風向、風速,1976 年設站,因此統計時間為 1987-2010。而 濕度資料直到 2010 開始觀測,因此濕度統計延後為 2010-2014 年。. 氣候上安坑通谷位處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溫 22.2 度,月均溫 18 度以上 者達八個月(表 1-4),年降雨量 2,937 毫米,2 到 10 月降雨均在 100 毫米以上, 11 到 1 月雨量雖較少,但仍有 70 毫米以上,因此降雨特色為全年有雨。若與臺 北局屬測站的資料相比,可以發現相對於地形開闊的臺北平原,安坑通谷年均溫 50. 尹章義,《新店市誌》 ,頁 62。 王明義, 《三峽鎮志》 ,頁 27。 52 由於安坑通谷內並無中央氣象局的觀測站,因此以地理位置最接近、自然環境較類似的屈尺觀 測站資料代替。 51. 20.

(30) 較低、年雨量較多、濕度也較高,日照時數雖無統計,但透過 Google Earth 的日 光照射模式可以發現(表 1-5),夏至時安坑比臺北少 36 分鐘的日照,冬至少 25 分鐘,一年差將近 190 小時的日照,若再考量雨量、降水日數、溼度等因素,其 差異應更大,如此多雨潮濕的氣候,使得早期安坑通谷森林密布,鬱鬱蒼蒼,加 上河谷狹窄兩側山地逼近,日照較不足,安坑地名的由來即為「暗坑」53二字的 雅化。 表 1-5、Google Earth 日光照射模式中安坑、臺北的日照時數差異 日期. 地點. 日出. 日沒. 夏至 (06/21). 臺北. 05:05. 18:46. 安坑. 05:10. 18:15. 冬至 (12/22). 臺北. 06:35. 17:10. 安坑. 06:50. 17:00. 日照差異 36 分 25 分.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astronomy/sunrise.htm 註:臺北的日出、日沒時間為中央氣象局天文觀測資訊,安坑則為利用 Google Earth 日光照射模 式判斷所得。. 早期漢籍移民土地開墾以稻作農業為主,日照長短決定了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作物的受光量對作物的生長有顯著的影響,若生長期間受到雲霧遮蔽或日照不足, 將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率,間接影響稻作的生長及收穫量,因此氣候上此地的稻 作農業條件較臺北盆地內為差,且因為河流下切侵蝕力強,河谷平原狹小,丘陵、 山地廣布,除安坑溪、橫溪下游沖積平原稍大外,其餘地區種植面積較為不足, 大多受限於河谷兩側。但河谷平原的邊坡屬於第三紀石底層、南港層、南莊層的 砂岩及頁岩層風化物所崩積或沖積的幼黃壤母質,淋洗強烈、土壤肥力低54;而 山坡地又受到坡度限制和水源缺乏的問題,若無水圳的開墾與灌溉,其土地生產 力較臺北盆地為差。 相對於臺北盆地,安坑通谷的稻作農業不管地形或氣候條件均較差,加上受 到泰雅族出草的威脅,此地在稻作傳統下屬於經濟效益較差的邊際土地,因此漢 人入墾的時間較晚,康熙 48 年(1709)年「陳賴章墾號」獲准開墾北臺55,安坑 通谷要到乾隆年間才有人入墾。且入墾此邊際土地者,一部分也屬於人數較少、 較弱勢的族群,像是開墾安坑的大家族,如漳州府詔安縣官陂鎮廖家、詔安縣秀 53. 尹章義,《新店市誌》 ,頁 118。安坑地區開墾之初原稱暗坑,嘉慶 6 年(1801)通事林成祖的 孫子林登選因覺得暗坑不雅,因此改名為「安坑」 。 54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新店市志》,頁 32-44。 55 尹章義, 〈從原住民的獵場到臺北、新北兩大直轄市--臺北開發三百年史綱〉 , 《臺北文獻》 ,第 170 期,2009,頁 28-32。. 21.

(31) 篆鎮游家、南靖縣梅林鎮簡家,均屬漳州人中相對少數的漳州客。56 從交通上來看,此區南北兩山夾峙,東西兩側連結新店和三峽區,而通谷分 水嶺不高,不至於構成往來的阻礙,因此通谷自然成為天然的交通廊道。道光 20 年(1840)最晚開發的成福庄,在墾首方青帶領佃戶修築成福至小暗坑的道路後, 三角湧經成福、小暗坑至新店街的道路乃貫通57,此後通谷東段漳籍移民為主的 安坑,和西段泉籍移民為主的三峽往來更為便利,族群遷移和互動更為頻繁。到 了咸豐 12 年(1862)「三角湧、柑園一帶除成福為泉漳雜居地區外,其他地方幾 乎全部為泉人所居住。」58可見連結漳、泉兩族群的安坑通谷,自然而然的成為 族群的過渡區,中間的成福庄成為泉、漳混居之地。. 56 57 58. 安坑通谷世居家族祖籍地資料詳見附錄一,族群屬性分析於第二章進一步探討。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頁 70。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頁 74。. 22.

(32) 第二章 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 第一節 原住民族群的空間分布 清代漢籍移民大規模入墾北臺前,原住民早已在此定居。初期漢人的農業活 動,土地資源取自平埔族,而後隨著開墾腳步深入山區,與泰雅族的活動領域逐 漸接觸。因此要了解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不能忽略過去活躍於此的原 住民。 一、 平埔族的空間分布 17 世紀初葉,歐洲新興的海權國家為拓展貿易、傳教和海上探險等因素,紛 紛來到東亞發展,為尋求對華貿易,並突破明朝的海禁政策,1624 年(明天啟 4 年)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西班牙人則於 1626 年(明天啟 6 年)自三貂角登陸, 入雞籠進佔北臺,與荷蘭人分據臺灣。到了 1642 年(明崇禎 15 年)荷蘭人北上 驅逐西班牙人,北臺亦成為荷蘭人統治區域。59臺灣原住民也大約在 17 世紀開始 與外界展開接觸。 西班牙人占領雞籠後,勢力陸續擴及淡水、臺北盆地及噶瑪蘭。1632 年西人 曾溯淡水河入臺北盆地內,接觸到內北投、大浪泵、武朥灣等社。但西班牙人統 治北臺主要以對外貿易為主,和平埔族的互動僅止於交易與佈教,族人仍有高度 自主權,西班牙人並未能真正有效的掌控此地。60 1642 年荷蘭人統治北臺後,開始進行原住民的調查,於 1654 年繪製「淡水 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圖 2-1),該圖連臺北盆地的地形及平埔族聚落皆 大致描繪出,因此可作為荷據時期平埔族研究的參考。圖 2-1 中新店溪和大漢溪 流域有標記 20 到 24 號、27 到 29 號等八個聚落,其中和安坑通谷地理位置較接 近的為 20 號武朥灣社、22 號雷裏社、24 號秀朗社、29 號擺接社。61另外荷蘭人 在 1647 到 1655 年期間進行五次各部落的戶口調查(表 2-1) ,顯示武朥灣社、秀 朗社、南崁社均為家戶數超過 50 戶的大聚落,而在這八年調查期間各社家戶數大 多減少,其中南崁社減少最多。. 59 60 61. 潘英, 《臺灣平埔族史》 (臺北:南天書局,1996) ,頁 77。 潘英, 《臺灣平埔族史》 ,頁 87-89。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頁 69-89 頁。. 23.

(33) 圖 2-1、1654 年「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資料來源:詹素娟、劉益昌, 《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 》 (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 , 頁 82。. 表 2-1、荷據時代武朥灣社等六社家戶、人口數表 社名. 1647 年. 1648 年. 1650 年. 1654 年. 1655 年. 武朥灣社. 59/231. 60/230. 69/263. 57/245. 55/235. 雷裏社. 39/152. 39/146. 41/145. 35/135. 30/107. 秀朗社. 55/210. 56/210. 62/240. 60/228. 51/185. 擺接社. 35/140. 35/133. 56/211. 25/92. 31/104. 南崁社. 111/387. 111/376. 160/530. 78/259. 46/157. 霄裡社. 30/77. 30/80. 32/95. 30/81. 20/78. 資料來源:詹素娟、張素玢,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 ,頁 131、174。 註:各數據斜線前者為家戶數,後者為人口數。. 24.

(34) 1661 年 5 月鄭成功攻陷普羅民遮城,荷蘭正式投降,但鄭氏對於北臺不甚重 視62, 「偽鄭在臺,民人往來至半線而止。自歸版圖後,澹水等處亦從無人蹤」 ,63 可見當時臺北盆地幾無漢人勢力。康熙 36 年(1697)郁永河北上採硫,其著作《裨 海紀遊》對當時臺北盆地的平埔族有第一手的觀察紀錄: 又數日,各社土官悉至;曰八里分、麻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雞洲山、大 洞山、小雞籠、大雞籠、金包里、南港、瓦烈、擺折、里末、武溜灣、雷里、 荖厘、繡朗、巴琅泵(音畔)、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嶼、麻里折口等 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正副頭目之分。64 郁永河紀錄的各社中,研究區周遭的有擺折(擺接社) 、武溜灣(武朥灣社)、 雷里(雷裏社)、繡朗(秀朗社)等四社,在「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中亦已存在。到了康熙 61 年(1722),巡臺御史黃叔璥到臺灣考察吏治得失及民 情,並撰寫成《臺海使槎錄》,其中的〈番俗六考〉有更進一步的介紹: 北路諸羅番十 南嵌、坑仔、霄里、龜崙(以上三社附南嵌納餉)。澹水、內北投、麻少翁、 武嘮(俗作朥,非)灣、大浪泵、擺接、雞柔(以上六社附澹水納餉)。大雞籠、 山朝、金包裏(以上二社附雞籠納餉)、蛤仔難、哆囉滿(俗作臈,非;附蛤仔 難納餉)。八里分、外北投、大屯、里末、峰仔嶼、雷裏、八芝連、大加臘、 木喜巴䗚、奇武卒、秀朗、里族、答答悠、麻(一作毛)里即吼、奇里岸、眩 眩、小雞籠。65 清代平埔族常有較大社統攝鄰近幾個較小社的現象,而這集團便以較大社之 社名為集團名,並依附大社共同納餉,例如南崁四社、鳳山八社、崩山八社等。66 且從上文中平埔族已輸賦應徭,可見當時清政府的統治已進入臺北盆地了。黃叔 璥到臺灣考察時,正是漢人大量渡臺開墾之初,當時「番社」仍有二、三十社, 此後平埔族面對人數優勢的漢人,土地不斷流失、人口銳減。到清同治年間, 《淡 水廳志》的記載只剩淡北十九社。日治初期伊能嘉矩亦根據《淡水廳志》和實地 考察結果,繪製成「舊淡水縣平埔番十九社分布地圖」(圖 2-2),成為後人研究 各社社址的重要參考。 62. 潘英, 《臺灣平埔族史》 ,頁 92-9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 赤崁筆談/武備,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6/08) 。 64 郁永河,《裨海紀遊》 ,臺灣文獻叢刊第 4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頁 24。 6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六 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十,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中研院漢籍電 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6/08) 。 66 潘英, 《臺灣平埔族史》 ,頁 46-47。 63. 25.

(35) 圖 2-2、舊淡水縣平埔番十九社分布地圖 資料來源: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 ,頁 69。. 以下針對和新店安坑地區、三峽橫溪、成福地區有互動關係的平埔族各社分 述如下: (一)新店地區: 1. 秀朗社: 秀朗社又作「繡朗」 ,社址在今天永和與中和舊地名「秀朗」的地方。67乾隆 53 年(1788)林爽文之亂平定後,在臺灣九十三熟番中挑選壯丁設屯防守,臺北 附近屬北路屯防「武朥灣小屯」管轄,秀朗社因與新店溪對岸的雷裏社位置接近, 兩社合併為「雷朗社」。68 至於秀朗社的地權,根據古地契研究,範圍包括今新 店、石碇、深坑、木柵、雙溪等地69,而研究區安坑庄多屬其社地,許多地契中 均可見到秀朗社土目名字。. 67 68 69.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頁 79-82。 尹章義,《新店市誌》 ,頁 97。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 ,頁 16-34;尹章義,《新店市誌》 ,頁 97-98。. 26.

(36) 2. 挖仔社: 挖仔社社址在今天新店內、外挖仔一帶,70根據伊能嘉矩的調查,挖仔社是 秀朗社的本社,秀朗社是漢人所命名,「平埔番」自稱 wara 社。71然而事實上荷 蘭人在對各番社進行戶口調查時,已稱其為秀朗社,各社社名大多都是根據平埔 族語而來;而挖仔社因位於新店溪轉折處,漢人以閩南話發音稱之為「挖仔/uat21/」 , 故挖仔社之名為漢人所取。72溫振華亦認為挖仔社非秀朗社之本社,而是部分秀 朗社人受到水患的影響遷至挖仔,該地區因位置較為孤立,社人得以聚居不受干 擾,因此 19 世紀末伊能嘉矩訪查時,仍可獲得該社的資訊。73 3. 雷裏社: 雷裏社社址在今臺北萬華區,74該社於清中葉後與秀朗社合稱雷朗社。至於 其地權範圍,根據古地契研究,包括龜崙蘭溪洲、內埔仔和萬順寮溪南等地,其 中內埔仔和萬順寮溪南之地,後來以「雷朗社」的名義來繼承。75 (二)三峽地區: 從表 2-2 列舉的清代古契字可看出,清代三峽地區地權屬霄裡社、龜崙社、 武朥灣社、擺接社四社共有。針對四社分別介紹如下: 1. 武朥灣社 武朥灣社社址依據伊能嘉矩訪問該社頭目陳波,社址最初在大嵙崁溪下游, 新莊附近的塭仔興直堡,一百年前(調查時)因洪水為患遷至板橋港仔嘴(今板 橋江子翠)。76在清代新莊、三重、五股一代確實原為武朥灣社之地,但 1654 年 「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中,及清乾隆中期地圖都表明該社社址在港 仔嘴,因此若伊能嘉矩訪問的武朥灣社人說法正確,那就是年代有誤,武朥灣社 至遲在 1654 年前就已由新莊遷至港仔嘴。乾隆 53 年(1788)實施屯丁制,武朥 灣社因位置居中,其土目成為淡北武朥灣社屯的十九社總頭目。77. 70. 尹章義,《新店市誌》 ,頁 97。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頁 145-147。 72 詹瑋,〈臺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發展與變遷(1761-1945)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2,頁 25。 73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 ,頁 16-34。 74 詹素娟、劉益昌,《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 》 ,頁 79。 75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 ,頁 16-34。 76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頁 109-110。 77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頁 45-47。 71.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