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析三峽之發展變遷、內部結構和都市空間等面向。29王志鴻探討光復前三峽街庄 的形成與發展,認為早期影響三峽街庄變遷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環境及漢籍移民 的族群文化,清中葉以後則以產業的經濟因素為主;日治時期政治決策則成為最 關鍵的影響。30林炯任則以地域社會發展的關係和藍染業的經營為主軸,探討在 地的染布商人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並論及三峽的發展歷程。31

以上文章提供本研究關於安坑通谷的歷史發展背景,做為後續資料蒐集與田 野訪談的基礎知識。但上述文章大多將論述著重在新店、三峽的核心區─大坪林、

三角湧地區,對於安坑通谷的描述較為零碎,而偏向史實的描述整理,也較少從 族群互動的角度切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擬以安坑通谷為核心研究區,利用更微觀 的角度確認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並從地域社會的研究觀點,探討安坑通谷 與周圍區域的社會鏈結及族群互動。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1. 研究概念

1981 年日本學者森正夫在日本中津川市舉行的中國史專題討論會上,首次 從研究方法論的立場,闡明「地域社會」的研究觀點和課題。施添福則將「地域 社會」引進臺灣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領域,作為替代性的整合工具概念。所謂的 的「地域社會」蘊含了兩個重要的思路:其一,地域社會是各種關係運作的「場 所」,透過「地域社會」這個概念,可以整合各種社會關係;其二,地域社會作 為人們生活的基本「場所」,並非固定在一個具體的地理領域,而是以人際關係 的網絡和共同的認知體系為界限。因此,地域社會的空間範圍是流動的,是一個 從內部發展、柔軟可變的框架。32

據此可將「地域社會」定義為:「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人們能夠擺脫血緣 羈絆,突破原鄉地緣束縛,透過長期的守望相助,增加互動,促進了解,認同彼 此,而建立一個以空間或鄉土為基礎維繫人群關係的社會,即所謂的『土親』的

29 姜人偉,〈臺北縣三峽鎮聚落形態研究-三峽市街的發生及其變遷〉,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 所工程組碩士論文,1976。

30 王志鴻,〈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與發展:一個淡水河內陸河港聚落的人為環境變遷研究〉,

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31 林炯任,《藍金傳奇:三角湧染的黃金歲月》(臺北:臺灣書房,2008)。

32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 2006 年 5 月 30 日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舉辦的「史學專題講座」。

8

社會」。33而後施添福亦使用「地域社會」的概念探討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苗栗 罩蘭埔34及雞隆溪流域35。其研究上的操作模式,先就該地區環境背景加以描述,

而後透過「維生」、「信仰」、「姻親」、「宗族」四個領域的互動,形成血緣及地緣 的在地化,產生地域認同,進而達到地域社會的整合。36

圖 1-2、清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研究模式

圖片來源: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 頁 10-11。

本研究將以「地域社會」為研究概念。首先蒐集世居家族開基祖的祖籍資料,

判斷其族群屬性,以還原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而後探討這些漢籍移民 從中國原鄉到安坑通谷這個自然環境相對較差的邊區社會,如何透過血緣、地緣 組織及地方公廟信仰的的整合、族群之間的互動,及後期國家力量的影響,達到 地域社會的統合。

2. 名詞解釋:

(1) 世居家族、世居居民

本文中的世居家族是「受訪者本人向上推三代即已定居本聚落的家族,或該

33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 術研討會」,2000),頁 1。

34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 55 卷第 4 期,

2004,頁 143-209。

35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第 56 卷第 3 期,2005,頁 182-242。

36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 2006 年 5 月 30 日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舉辦的「史學專題講座」。

9

家族定根本地已經超過 120 年」,120 年前大約是清治後期,部分研究區,如成 福庄的東南部(今三峽區竹崙里與安坑里的部分地區)及新店區華城里的一小部 分,在清末尚屬於界外番地,開發時間較晚,故對世居家族的認定,放寬到日治 初期(約 100 年前)。此時期較未受到現今都市化及人群遷徙頻繁的影響,大多 仍維持著傳統農業聚落的狀態,世居家族主要依據血緣和祖籍因素聚居,因此研 究區各家族的分布和清代移民入墾時的差距較小,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還原移民 入墾安坑通谷後的族群結構和空間分布。

另外因過去有些歷史文獻在處理「開基拓墾者」和「先驅拓墾者」37時未加 以釐清,或對於族群的歸類有誤,造成資料的使用混淆,因此在研究操作上,若 是世居家族的資料取自「歷史文獻」,將透過田調再次過濾、確認。總而言之,

本研究所要蒐集的世居家族樣本,是定居某地的家族(開基拓墾者),而非文獻 上記載的土地請墾者或入墾者(先驅拓墾者)。

(2) 族群、社群

明清之際福建及粵東因人口壓力大,許多漢籍移民遷至臺灣拓墾,一般將這 些人區分為閩南及客家兩大族群,本研究所指的客家族群乃以世居家族祖籍所在 的「歷史方言區」來界定,家族的開基祖祖籍位在客家話區即為客家人,閩南人 亦同。但是祖籍位於福建、粵東閩南話區或客家話區的語言島除外,必須以語言 島內所操的母語來界定其族群屬性。

福建及粵東的閩南話、客家話之下細分許多音系,對於使用不同音系的群體,

以「社群」來稱呼之,如閩南話漳州音系社群(簡稱漳州閩社群)。此外針對閩、

客族群下小群體的劃分亦稱呼為「社群」,如詔安客社群。

(3) 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小的繪圖空間單位

本研究世居家族的確認,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小 的繪圖空間單位。但臺灣北部地區因漢人入墾較晚,或散村的聚落型態,自然村 的界線並不十分明確,且自然村會隨著人口數增加,聚落區範圍擴大,而常有分 化現象。韋煙灶38提出桃、竹地區界定自然村的依據,本研究以此操作型定義作

37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家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 第 40 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頁 93。臺灣土地的開墾有「先驅拓墾者」

和「開基拓墾者」之分,所謂「先驅拓墾者」是指最早進入當地拓墾的移民,「開基拓墾者」是 指最早定居當地,並留下來開枝散葉的居民,往往成為當地的世居家族。先驅拓墾者可能是開基 拓墾者,也可能再次遷徙到臺灣島內他處或返回祖籍地。

38 韋煙灶,〈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2005),頁 91-120。

10 為調查的最小空間單位:

A. 現今仍沿用日治時期土名或小字名的聚落,如新店區德安里大茅埔(照片 1-1)。

B. 土地廟祭祀圈及其廟名所冠地名與該聚落相吻合者。現今地圖的地名非常 混亂,因此土地廟的祭祀圈可視為傳統自然村聚落的表徵。如三峽竹崙里 六寮(照片 1-2)。

C. 僅有村廟但無土地廟者,絕大多數的村廟內均有土地公神位,可視為具有 取代土地廟功能,村廟所在聚落視為自然村。

D. 訪問在地耆老,綜合研判加以確認,如聚落名以主要姓氏命名者。傳統的 聚落型態,同姓家族大多有聚居的現象,因此聚落名便以聚落的大姓冠以 閩南人、客家人慣用的房舍用詞「厝」、「屋」來稱呼。

照片 1-1、新店德安里大茅埔濟安宮 照片來源:2013/08/27 攝於新店德安里

照片 1-2、三峽竹崙里六寮福安宮樂捐芳名 照片來源:2013/09/15 攝於三峽竹崙里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研究區微觀(以自然村為調查的最小田野空間單位,以行政村為最 小統計單位)和中國原鄉宏觀(閩西南廣泛的地圖比對和田野訪查)並用的研究 途徑。透過田野調查和文獻整理,蒐集研究區各自然村世居家族的祖籍資訊,再 使用林雅婷、韋煙灶39所繪的福建及廣東「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圖 2-11、

圖 2-12)來進行分類、界定,確認該族群遷移前在中國原鄉是福老人或客家人,

以期能夠再結構過去安坑通谷的族群種類與空間分布特性,進一步探討族群的互 動關係。

39 林雅婷、韋煙灶〈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 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 3 卷第 1 期(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2010),頁 97-140。

11

照片 1-3、新店下城里林潛希派下族譜 照片來源:2015/03/28 攝於新店下城里

照片 1-4、三峽安坑里范氏功德榜 照片來源:2015/03/14 攝於三峽安坑里

照片 1-5、光緒 12 年三峽溪南門牌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

照片 1-6、三峽第六公墓 照片來源:2013/08/27 攝於三峽成福里

照片 1-7、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 慈濟宮(各地祀 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總開基祖廟)

照片來源:2014/01/24 攝於雲霄縣火田鎮火田村

照片 1-8、漳州市詔安縣霞葛鎮 五通宮 照片來源:2014/01/25 攝於詔安縣霞葛鎮五通村

12 (1)文獻資料的蒐集

利用相關書籍文章、期刊文獻論文、中國原鄉方志、研究區鄉鎮志、臺北縣

利用相關書籍文章、期刊文獻論文、中國原鄉方志、研究區鄉鎮志、臺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