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坑通谷西段泉籍移民的開墾

第三章 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

第一節 安坑通谷西段泉籍移民的開墾

清康熙 22 年(1683)施琅攻克臺灣,在施琅的力促之下,臺灣納入清帝國的 版圖,但直到康熙 36 年(1697)郁永河經陸路從臺南到臺北開採硫礦,沿途「經 過番社皆空室,求一杓水不可得;得見一人,輒喜」116,「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

不見一人一屋」。117是年五月初二,郁永河乘船由淡水沿河而上,穿越甘答門(今 關渡)進入臺北盆地,居住多日後認為當地「深山尚在洪荒,草木晦蔽,人跡無幾」

118。十月上旬他回到中國,郁永河認為過去五個多月的生活,自己「蹈非人之境」

119可見當時北臺灣罕有人居,自然沒有漢人開墾。但郁永河觀察到的「武朥灣、大 浪泵等處,地平土沃,可容萬夫之耕」的消息傳出,引起了漢籍移民的興趣,揭開 臺北盆地開墾的序幕。120

清康熙 48 年(1709),鳳山知縣兼署諸羅縣事的宋永清發給陳賴章墾號的〈大 佳臘墾荒告示〉:

據陳賴章稟稱;竊照,臺灣荒地現奉憲行勸墾,章查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 一所,東至雷厘、秀朗(約今中、永和),西至八里坌(今八里)、干脰外(今 關渡),南至興直山腳(今林口臺地東緣),北至大浪泵溝(基隆河舊河道附近),

四至並無妨碍民番地界,現在招佃開墾,合情稟叩金批給單示,以便報墾陞科 等情,業經批准行查票著該社社商通事土官查勘確覆去後,茲據社商楊永祚、

夥長許聰、林周、土官尾帙斗謹等覆稱:祚等遵依會同夥長土官,踏勘陳賴章 所請四至內高下不等,約開有田園五十餘甲,並無妨碍,合就據實具覆各等情 到縣,據此,合給單示付墾……。121

這是臺北盆地現存最早的拓墾文件,文中顯示在此之前盆地內已「約開有田園 五十餘甲,並無妨碍」,可見當時已有其他漢人入墾。而陳賴章墾號的請墾範圍相

116 郁永河,《裨海紀遊》,頁 21。

117 郁永河,《裨海紀遊》,頁 22。

118 郁永河,《裨海紀遊》,頁 26。

119 郁永河,《裨海紀遊》,頁 40。

120 引自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1989,頁 46-47。尹章義認為這是郁永河親履臺北平原觀察所得,其早已發現臺北平原的農業發展 潛力。

121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頁 63。

54

當大,包括郁永河所謂的武朥灣(新莊平原)、大浪泵(狹義的臺北平原)122,不 過因研究區在「雷厘、秀朗」以南,並不在開墾範圍內。安坑通谷因南北山脈阻擋,

地處邊陲、形勢孤立,交通較為不便,加上泰雅族原住民活動其間,因此拓墾時間 較臺北盆地內多數地區為晚。以下針對安坑通谷西段橫溪庄和成福庄,泉籍移民的 拓墾歷程分述如下:

一、三峽橫溪庄的開墾

三峽、鶯歌、樹林三地區古稱海山莊,屬諸羅縣管轄。相傳早在康熙 24 年(1685)

泉州人陳瑜獲得開墾海山莊的墾號,由南部招佃北上,入墾鶯歌南靖厝,開墾之初 時常受到原住民的侵擾,陳瑜曾募丁設隘防禦,後開墾範圍逐漸擴大到三角湧。123 但真正有古契可考證的,則以康熙 52 年(1713)雞籠通事賴科、鄭珍、王謨及朱 焜侯的「陳和議」請墾海山地區為最早的開闢古契。124而舊志中對於海山一帶最早 的記載,為康熙 56 年(1717)的周鍾瑄、陳夢林纂修的《諸羅縣志》:「海山舊為 人所不到,地平曠,近始有人耕作,而內港之路通矣」125,顯示康熙後期海山地區 已有漢人拓墾足跡。

到了乾隆初期,泉州安溪人董日旭、泉州人陳金聲越過大嵙崁溪,相繼至三峽、

八張、中埔、礁溪、劉厝埔、公館一帶開墾,橫溪的開墾也大約在此時期。乾隆 15 年(1763),泉州安溪人林理完入墾橫溪庄的溪南,初闢之時當地原始蠻荒,且 地近山區,常遭原住民侵擾,嗣後有陳淑夜、陳有餘兄弟、劉仕祿及蘇季星相繼開 墾、合力抵禦原住民。126

林理完祖籍泉州府安溪縣歸善鄉(今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弱冠之年渡海來 臺,即至橫溪庄的溪南開墾,開埤築圳引水灌溉,逐漸開墾成水田,提高土地生產 力,隨著耕地日廣,開始招佃開墾,成為橫溪之正式墾戶。而來自安溪的林理完,

承繼原鄉安溪人種茶技術,於林厝後的溪南山麓開墾茶園,手工製茶後運至大稻埕 出售。127

122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頁 64。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頁 74。

尹章義認為範圍包括新莊平原和狹義的臺北平原,但翁佳音教授認為以臺灣地名的命名習慣來判斷,

應不包含三重和新莊。

123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頁 50。

124 王世慶,〈清代海山庄之墾戶與公館〉,《臺灣風物》,第 36 卷第 3 期,1986,頁 48;高賢治,《大 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頁 475-476。

125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十二 雜記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2/25)。

126 王明義,《三峽鎮志》頁 110。

127 張興國,《一個傳統地方家族聚落空間的歷史─以三峽四塊田寮蘇、劉、陳、林四姓為例》(臺北: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1998),頁 12-13、18-20。

55

與林理完差不多時期或稍晚入墾橫溪的家族為陳家,依據《陳氏族譜》128記載,

陳家祖籍亦為泉州府安溪縣歸善鄉,但與林理完不同村里。陳家 23 世陳向、24 世 陳算視、25 世陳淑夜、陳有餘兄弟倆陸續渡臺入墾橫溪東側的溪南大尖山下,家 族渡臺開墾人數眾多,今日仍是溪南里最大姓(表 3-1)。陳家除開發數十甲的水田、

亦往內山開闢茶園、伐木燒炭。後因家族人口不斷增加,陳淑夜長子陳南軒支派往 內山方向遷徙,發展出有別本厝「下塊陳」的「頂塊陳」自然村,甚至越過橫溪入 墾溪北地區。而陳、林兩家皆較靠近山區,為維護家族安全,兩家經常合作防「番」, 因此建立了較密切的關係。129

繼林、陳之後來溪南開墾的是祖籍泉州府安溪縣修仁鄉(今泉州市安溪縣蓬萊 鎮)的劉仕祿,因入墾時間較晚土地大多屬林、陳兩家族,因此劉家選在橫溪南岸 新生河埔地落腳。劉仕玖娶林理完之女後連生七子,家族人丁興旺,長子劉天來等 四房遷往橫溪上游的坪林(今溪東里)開墾130,今日劉姓仍是溪東里最大姓(表 3-1)。劉仕玖在溪南立穩根基後,邀請當年搭乘同船渡臺,後在鶯歌落腳的蘇季星 前來開墾。蘇季星祖籍泉州府安溪縣橫山鄉(今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受劉之邀 舉家遷至溪南與劉家比鄰而居,共同開墾溪南土地,但之後雙方因土地糾紛而交惡。

蘇家除了開墾水田,另有經營茶園及煉製樟腦。乙未割臺後蘇家四房子孫蘇力率族 人參與抗日,失敗後潛逃中國,但也導致之後蘇家屢受日本政府壓迫,為橫溪四姓 中家族發展較差者。131

表 3-1、研究區三峽六里三大姓統計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溪南里 姓氏 陳 林 劉

成福里 姓氏 陳 周 張

% 25.5 20.1 14.1 % 17.0 11.9 10.2 溪北里 姓氏 林 劉 陳

竹崙里 姓氏 陳 張 林

% 17.8 15.0 13.7 % 11.3 9.6 9.1 溪東里 姓氏 劉 陳 李

安坑里 姓氏 翁 陳 李

% 13.3 11.7 6.4 % 10.1 8.8 8.1

資料來源:王明義,《三峽鎮志》(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頁 318-320。

128 陳格物,《陳氏族譜》,未出版,1977,頁 42。檢索自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網站)。(檢 索日期:2014/03/08)

129 張興國,《一個傳統地方家族聚落空間的歷史─以三峽四塊田寮蘇、劉、陳、林四姓為例》,頁 15-16、20-22。

130 蕭雅玲,《三峽橫溪的子弟團與當地的尪公信仰》(臺北:高立圖書,2008),頁 38-40。

131 張興國,《一個傳統地方家族聚落空間的歷史─以三峽四塊田寮蘇、劉、陳、林四姓為例》,頁 14-15、24。

56

橫溪庄的開墾主要得力於林、陳、劉、蘇四大家族,今日四姓仍佔橫溪三里一 半以上的人口,各里前三姓氏多為陳、劉、林姓(表 3-1)。而觀察其四姓祖籍均來 自泉州安溪,且不乏同姓宗族、好友共同入墾、或是兩姓聯姻,顯示早期漢籍移民 為求互助團結,彼此聚居的情形普遍,且大多招同籍開墾,呈現濃厚的血緣姓和地 緣性色彩。

二、三峽成福庄的開墾

成福庄因位處安坑通谷內部,開墾時間晚於橫溪庄。嘉慶 13 年(1808)陳茂 善、陳淑綿建造橫溪庄至成福庄的道路,這條道路的修築促使移民開始進入成福庄 開墾,到了道光 20 年(1840)方青帶領佃戶繼續修築成福至小暗坑的道路,完成 後三角湧可經成福、小暗坑直至新店街。132

道光 2 年(1822),安溪人翁添攜眷來臺,在艋舺經商致富,乃組織金聚成墾 號,派方清至三角湧、成福一帶種植木藍和茶樹,並從中國招募翁姓等親族133共同 入墾。但方清的拓殖事業在經營二十年後,最終仍以失敗坐收,之後由翁添繼續經 營,翁添以木藍生產藍靛染料輸出中國,再輸入布疋、雜貨供給當地居民,當時三 峽已逐步開發,生活用品需求大,因此墾務大興。早期翁添曾在此築土城、設木柵 以抵禦原住民襲擊,因此過去被稱之為「城仔」,後為紀念開墾成功,將此地命名 為成福。134

成福庄另一個開墾重心是小暗坑(今三峽區安坑里),相傳在未開墾前當地高 聳叢林蔽空且多雲霧,故名小暗坑。翁儕寬祖籍泉州府南安縣五都鄉(今泉州市南 安市洪梅鎮),道光元年(1821)翁儕寬渡臺入墾此地,隨後招募佃農來此開墾,

並在家族聚居的大厝坑周邊山區廣設 17 座隘寮,以保障其植藍和採樟熬腦事業。

由於擁有土地面積廣大,收租金額多,遂為北臺灣巨富。翁儕寬捐輸朝事不遺餘力,

清廷授予朝議大夫之官職,官拜四品,更使翁家勢力達到鼎盛,翁家還於 1880 年 代間,蓋了間美輪美奐、三十六大房的大宅,可惜後來翁家參與抗日,翁家大宅被 日軍放火焚燒,付之一炬。135今日安坑里仍有「大厝間」的地名,翁家後代大多仍

132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頁 70。

133 劉還月,〈翁氏入閩分六姓──三峽小暗坑的「六桂堂」故事〉,

http://blog.udn.com/liu580220/5070766(2015 年 03 月 25 日檢索);洪桂己,《六桂堂族譜彙編》(高 雄:高雄市六桂堂宗祠,1989),頁首 40-41。據族譜記載,五代時期福建閩國人翁乾度,六子俱中

http://blog.udn.com/liu580220/5070766(2015 年 03 月 25 日檢索);洪桂己,《六桂堂族譜彙編》(高 雄:高雄市六桂堂宗祠,1989),頁首 40-41。據族譜記載,五代時期福建閩國人翁乾度,六子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