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 調查清代安坑通谷地區世居家族的祖籍與族群空間分布態勢 (二)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

(三)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中各族群間之互動關係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一、族群分類

過去部分社會大眾對於清治時期漢籍移民原鄉的族群屬性、及其使用之方言 有所誤解,邱彥貴、吳中杰認為是清代當時的省籍觀念與簡化後的分類方式所造 成。因清代臺灣大部分時間隸屬於福建省,而許多客家族群來自於廣東省,因此 客家人被模糊為來自廣東。6又日治時期的人口調查,種族欄的分類中,本島漢 人只區分為來自「福建」和「廣東」兩種,更加強了閩南人來自福建、客家人來 自廣東的刻板印象,此後這類官方分類逐漸成為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

近年來社會大眾和學術界對於福建、粵東地區的族群空間分布,以及方言結 構的看法已有所轉變。范佐勤對於清代漢籍移民移出地的籍貫謬思作出概念的澄 清。7林正慧亦提出祖籍無法確定一個人的族群屬性,應將省籍視為橫向,語群 界線視為縱向共同思考,以釐清當時漢人分辨彼此的方式。8司徒尚紀則從文化 的觀點來看,將廣東省分為三個文化區:使用粵語方言為主的「廣府文化區」, 講客家話為主的「客家文化區」,以及操閩南話方言為主的「閩南文化區」。9莊 初昇、嚴修鴻深入研究福建的閩客方言接觸地帶,認為福建省龍岩市西部,以及 漳州市轄之南靖、平和、雲霄和詔安四縣的西部,是閩南話與閩西客家話、粵東 客家話的交界地帶。10

林衡道研究彰化員林一帶的居民,發現許多人祖籍為潮州府饒平縣,從信仰、

6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出版社,2001),頁 28、45。

7 范佐勤,〈中壢客家的福老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經濟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8。

8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 6 期,2005,頁 1-60。

9 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頁 381。

10 莊初昇、嚴修鴻,〈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 年第 3 期(福州:福建師範大學,1994),頁 81-94。

5

習俗等方面來看,應屬於客家人,但客家話已流失,改說閩南話,因此稱這種「福 老化了的客家人」為「福老客」。11關於福老客的議題,吳中杰發現臺灣大多數 地區的客家人有被福老化的趨勢,但也有少數閩南族群因居住在客家優勢區,有 被客家人同化或深度影響的現象,稱之為「客福老」。12「福老客」和「客福老」

為學界認定的通稱用詞。

根據上述文獻可知欲探究某一地區的族群組成,應回溯該地各世居家族的遷 移史,回到中國原鄉分析其語言屬性,方能確認世居家族真正的族群類別,以脫 離「來自福建即為福老,來自廣東即為客」的迷思。

二、族群互動

針對原住民(平埔族、泰雅族)的研究,及漢、原族群互動的相關研究頗多。

平埔族方面 1895 年底抵臺的伊能嘉矩,對當時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平埔族進行田 野調查,詳細記錄各社的語言、風俗習慣及生活狀況,對清末日治初期的平埔族 提供第一手觀察紀錄。13詹素娟、張素玢亦對北臺的平埔族做了詳細的調查,考 究各社的分類與社址,及其歷史變遷。14而針對漢原互動的研究,施添福對於清 代平埔族為何不斷將土地典賣給漢移民提出解釋,當時平埔族已與擁有高度農耕 技術的漢人相處兩百多年,並非不諳耕作,而是因為清政府沒有提供熟番一個能 夠「力農」的安定環境,導致熟番番社的逐漸解體。15柯志明則透過釐清番租類 型,提供更精確與符合歷史事實的熟番地權分類,並據此說明其演變的歷史過程,

同時歸結出族群政治是造成熟番地權制度變化的主因。16另外洪麗完利用竹塹大 屯、日北小屯的邊區拓墾活動,檢視番屯制度實行以來對平埔社群關係的影響,

分析屯番在邊區的墾殖成果,與社人擴散、遷徙的關係,以及番屯制度施行後,

熟番社會關係改變與否的面貌。17

11 林衡道,〈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第 14 卷第 1 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1963),頁 153-158。

12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13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 出版社,1996)。

14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15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1990,頁 67-92。

16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01)。

17 洪麗完,〈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 3-69。

6

關於泰雅族的研究,衛惠林、林衡立18、廖守臣19、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 對於族群的起源、分類、遷移以及北臺各社群均有詳細的考據。而溫振華依時間 先後闡述清治臺兩百多年來,政府對於原住民政策的變遷,包括原住民的分類、

番界、隘制、撫剿政策等,對於漢、原互動的時代背景有更深入的認識。21施雅 軒透過民間漢人設隘的過程,探討清代北臺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22黃卓權從區 域取向的角度,探討臺灣北部內山開墾過程中,客家人在該地區的族群關係。23 林聖蓉則從清代番界政策的演變,釐清臺中東勢的土地開墾和族群互動歷程。24 部分著作雖未論及安坑通谷,但其研究方法和族群互動的觀察角度,均可作為本 研究的參考。

三、安坑通谷的拓墾歷程

接著回顧有關安坑通谷漢籍移民拓墾歷程的相關文獻,溫振華利用地契的蒐 集與判讀,探討安坑地區拓墾與建庄的過程,並利用庄廟與祭祀圈的建立解釋其 地緣組織和分類械鬥。25林江臺透過安坑地區林秀俊家族及板橋林家的拓墾,指 出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和分類械鬥對當地的影響。26張瓊文整理清代至日治時期新 店地區土地利用的變遷,提出在外部世界經濟體系和內部國家重商主義的運作之 下,適合種茶的新店丘陵逐漸成為市場需求的供應地,日治時期總督府的理番和 殖產政策更迫使泰雅族讓出廣大林野地給來自日本的資本家。27李文良剖析臺北 盆地東南緣的深坑、石碇、坪林及新店,在 1862 年淡水開港前後、開山撫番和 日治時期的拓墾模式,以及逐步納入國家統治的過程。28

至於有關三峽方面的研究,姜人偉透過探討臺灣早期的聚落形態及發展,分

18 衛惠林、林衡立,《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

19 廖守臣,《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移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

20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21 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22 施雅軒,〈清代北臺灣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以「隘」為例〉,收錄於菅沼雲龍、唐曉峰主編,

《中國歷史文化研究》(香港:新華彩印出版社,2001),頁 121-146。

23 黃卓權,〈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頁 24-42。

24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08。

25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0)。

26 林江臺,〈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

27 張瓊文,〈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張瓊文,〈新店丘陵的土地經營(1810-1890)〉,《地理研究報告》,第 37 期(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頁 85-102。

28 李文良,《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

1999)。

7

析三峽之發展變遷、內部結構和都市空間等面向。29王志鴻探討光復前三峽街庄 的形成與發展,認為早期影響三峽街庄變遷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環境及漢籍移民 的族群文化,清中葉以後則以產業的經濟因素為主;日治時期政治決策則成為最 關鍵的影響。30林炯任則以地域社會發展的關係和藍染業的經營為主軸,探討在 地的染布商人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並論及三峽的發展歷程。31

以上文章提供本研究關於安坑通谷的歷史發展背景,做為後續資料蒐集與田 野訪談的基礎知識。但上述文章大多將論述著重在新店、三峽的核心區─大坪林、

三角湧地區,對於安坑通谷的描述較為零碎,而偏向史實的描述整理,也較少從 族群互動的角度切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擬以安坑通谷為核心研究區,利用更微觀 的角度確認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並從地域社會的研究觀點,探討安坑通谷 與周圍區域的社會鏈結及族群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