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所碩士論文,2003,頁 140-141。從最早乾隆 35 年(1770 年)發生在樹林地區的閩粵械鬥事件,

到咸豐 10 年(1860 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漳泉械鬥,臺北盆地有史料記載的分類械鬥事件總共發 生了 12 次,另有許多小規模分類械鬥未見諸於史料。

2

表 1-1)。此調查雖與清末相距近 30 年,但以當時臺灣社會內部的流動性來看,

仍足以反映清末在臺漢人祖籍分布的基本態勢。至於新店庄內個別區域的族群種 類,在《增修新店市志》2有概略的說明:「安溪人大多居住在大坪林,漳州人大 多住在安坑。……間或有漳州人至大坪林開墾,但旋即移居至安坑定居3。由此 可見族群分布的區別在當時是相當明顯的。」從表 1-1 可以發現新店庄漳州人的 比例大約為四分之一,而表 1-2 中安坑地區的人數也大概佔新店庄人口的四分之 一,因此可以推論新店庄的漳州人應主要聚居在安坑地區,本研究擬透過世居家 族開基祖祖籍地的調查來加以確認。

表 1-2、昭和 7 年新店各大字人口數

年分 大坪林 安坑 青潭 直潭 平廣 龜山 合計 昭和 7 年

(1932 年)

7270 4987 2846 5040 351 482 20976 34.7% 23.8% 13.6% 24% 1.7% 2.3% 10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現住人口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33)。

透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大概勾勒出安坑通谷及周遭地區的族群分布:新店溪 右岸大坪林庄為泉州安溪人的勢力範圍,新店溪左岸(安坑通谷東段4)的安坑 庄以漳州人為主,安坑通谷西段(今三峽區)境內的橫溪庄、成福庄則以泉州安 溪人佔多數5。然而過去學界及社會大眾在面對清代中國移民的族群分類時,常 有閩人等同於福老人,粵人等同於客家人的誤解,忽略中國原鄉漳州地區事實上 有閩南話和客家話兩種方言社群的存在。且安坑通谷地區在漢人入墾前,平埔族、

泰雅族等原住民便已活躍於此,因此對該地區的族群界定和地理空間分布,有必 要進行更詳實的調查才能確認。

人類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早期拓墾的居民為了便於取水耕作,

主要沿著河流居住,之後隨著埤塘、水圳的興建而向外拓展。新店區幅員廣大,

人口主要聚集在新店溪兩側,東側的大坪林平原主要為泉州人的勢力範圍,但新 店溪對岸的安坑通谷東段,卻以漳州人為主,再沿著安坑通谷地形區繼續往西南 進入,在越過海拔 120 公尺谷中分水的分水嶺,到達安坑通谷西段三峽區境內,

2 鷄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臺北:新店市公所,2010),頁 452。

3 如柴埕里吳厝底的吳家、下城里赤塗崁的林家,渡臺時初至大坪林開墾,不久即轉移至安坑定 居。

4 安坑通谷地跨新北市新店區及三峽區,本研究所稱之安坑通谷東段及西段,以兩區之行政界線 為區隔,該界線同時也是兩側自然環境(通谷的谷中分水之分水嶺)和人文環境(漳泉優勢族群 邊界)的分界。

5 根據表1-1 三峽庄鄉貫別調查資料顯示,三峽庄七成六以上人口均屬泉州府人士。粗略推估橫 溪庄及成福庄亦有此特色,本研究後續將透過更嚴謹的調查加以確認。

3

族群又轉變為泉州人為主(表 1-1)。居住在安坑通谷東段的漳州人,東西兩面被 泉州人包圍、南北兩山夾峙,除了面對盤踞在南方山中的泰雅族和生息與此、擁 有地權的平埔族以外,在清治時期漳泉械鬥盛行的年代,如何夾縫中求生存,在 安坑通谷形成漳泉族群犬牙交錯的空間分布形式?

圖 1-1、安坑通谷及周圍地區漳泉祖籍分布態勢圖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全文中的圖片,來源若無特別交代者,均為作者自繪。

本研究希望透過文獻的耙梳,探究臺北安坑通谷這個土地資源不足、族群接 觸頻繁的邊際土地,各族群在平原農業拓墾、山林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面對清政 府的消極管理,漳泉、閩客、漢原(平埔社、泰雅族)之間如何互動、衝突,形 成既競爭又合作之互動關係。

4 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 調查清代安坑通谷地區世居家族的祖籍與族群空間分布態勢 (二)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

(三) 探究清代安坑通谷中各族群間之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