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康德《判斷力批判》的詮釋學研究(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康德《判斷力批判》的詮釋學研究(II)"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康德《判斷力批判》的詮釋學研究(2/3)

期中進度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11-H-004-006-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張鼎國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07 月 19 日

(2)

國科會三年期專題研究計畫第二次期中報告

94 至 96 年度

康德《判斷力批判》之詮釋學研究 (I / II / III)

第 I 年度 : 康德論審美判斷即趣味判斷之美學理論及其當代檢討 94-2411-H-004-014 第 II 年度 : 康德對說話術之貶抑以及對詩學及修辭的保留 95-2411-H-004-006 ﹝預核第 III 年度主題 : 康德啟蒙哲學中「共同感」思考的現代意義﹞ 張鼎國 2007/5/31

計畫內容與進度

本次三年期研究計畫,採用詮釋學研讀傳統哲學經典文本的正統方式,並特 別受高達美對話詮釋學理論與實踐準則的啟發,去對康德第三批判即《判斷力批 判》這部文典,進行現今的哲學解讀。因此,其中義理蘊涵之發掘和題目向度之 選擇上,都格外注重當代哲學詮釋學思潮普遍盛行後,對這部經典的現代詮釋方 面,能夠提供怎樣不同以往的理解角度和問題視域,以展現哲學舊典籍於當今思 考中的獨特風貌,成就為有用且深具份量的資源。 這次系列研究計畫的構想其來有自,至今近兩個年度也十分順利,開展出更 清楚的問題視野,也深入到更核心的主題。論文發表方面,已經有一澳門、一國 內、一香港三篇完整會議論文刊印宣讀;其中一篇已擴充受審後刊載,第三篇則 將於 8 月送審查後正式編入專書。另相關演講文稿一篇,預計 6 月底於高雄中山 大學哲研所發表。 若從問題的源起和背景而論,整體研究計畫主要起因,是執行者長期注意到 當前不同的詮釋學理論裡,有些會嚴厲批評康德美學﹝如海德格和高達美的詮釋 學藝術作品存有論﹞,但同時也有更用心發揮、或轉化康德第三批判為不同哲學 路徑者出現。例如 Rudolf A. Maakreel 以第三批判為先驗詮釋學著作的圓熟表 現;Manfred Riedel 贊許該書代表著理性對自然詮釋之最佳成就;Gernot Böhme 也認為它正是希臘以來自然美學的近代哲學奠基工作。他們都主張:康德名著《判 斷力批判》不僅是他自己哲學體系的完成之作,更為對人類理解力可能成就之最 佳期許表達,充分肯定所有哲學上有關人類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理性進步的實用

(3)

主義觀點。

如果再配合 2004 年康德逝世兩百周年以來,英美學界也大量出現對康德第 三批判的特殊興趣,紛紛爭論康德審美鑑賞的客觀性何在,或康德美學是否會淪 落為「認知空洞」(cognitive empty stock) 的說法,則相關討論更見熱絡。最近幾 年如 Paul Guyer、Allen Woood、Henry E. Allison、Karl Ameriks、Hannah Ginsborg、 Béatrice Longuenesse、和 Christian Wenzel 等知名學者,都有新書頻頻問世,不 勝枚舉。因而本計畫自始打算對康德《判斷力批判》內容,提出環節相扣的三項 重要哲學議論課題,進行一系列不預設立場的研討解讀。 簡單說來,本計畫第一年,先大致處理第三批判的美學思考性格及其特殊內 在系統地位問題,但特別以詮釋學思考中的正反評價為對照背景;第二年,揭示 出一般所接受的康德為修辭學否定者、並對修辭學發展在哲學領域內全面中斷有 決定性影響的說法,將另外依據較新的研究著作而有所保留;第三年,繼續針對 康德首先出現在第三批判裡,隨後到《邏輯學》講稿、《人類學》著作中又一再 詳加申述的「共同感」(Gemeinsinn) 學說,以這個部分對比於高達美詮釋學中人 文教化觀點的「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進行相互解讀,以發掘其重置於當 代實踐哲學論述處境中的可能義蘊。 ﹝關鍵字:康德、高達美、《判斷力批判》、詮釋學、美學、修辭學、「修辭 終止」說、共同感、共通感、先驗邏輯學、人類學。Keywords: Kant, Gadamer,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aesthetics, hermeneutics, rhetoric, “End of Rhetoric”, “Gemeinsinn”, “sensus communis”, logic, anthropology.﹞

進一步詳細說明,則如原訂畫書:這次三年期計畫裡,會率先扼要陳明所預 定的研究內容,暫以高達美《真理與方法》第一部分,也配合他其他美學、藝術 理論和詩學著作、及海德格對藝術作品起源說的討論,對康德美學思考主觀化傾 向之批評為出發點。目前這部分已完成有兩篇論文。目前持續進行中,並包括第 三年度在內,會再深入探究如下列《第三批判》的哲學問題: 一:被評議為無認識作用的審美「鑑賞 / 趣味」(Geschmack) 判斷﹝康 德﹞,與兼顧到社會政治倫理思考、而主要表現於「良好品味」(guter Geschmack) 上的「教化」(Bildung) 概念﹝高達美﹞,兩套理論之間的分合異同,以及其中 是否可能得出的銜接;﹝大致已完成﹞

二:康德對修辭說話技巧 (Rednerkunst / ars oratoria) 的貶抑、以及對於詩 學 (Dichtkunst) 列身於「美的藝術」(schöne Künste) 的容納,前者目前已有不少 學者替康德加以辯護的翻案著作,後者卻更可見康德與一心恢復「譬喻」

(4)

(Allegorie) 優於「象徵」(Symbol) 傳統的高達美詮釋學思想,兩者間並非完全 沒有會通的可能;﹝部分已完成、部分撰寫發表中﹞

三:康德對「共同感」(Gemeinsinn / sensus communis) 可據以成立的哲學理 論基礎之嚴謹探討原貌,以及康德當時在其間取捨抉擇的旨意,並且用以對照來 檢討高達美對「共通感」的過度倚賴,以及對主體性思考、對意識哲學的一貫批 判與排斥態度。﹝進行中﹞ 總之,這次的三年期研究計畫,是要嘗試回到經典研究解讀的詮釋學訓練, 而選取兩百年前康德《判斷力批判》這部典籍為主要研究對象。除了選定其中的 個別哲學問題重新進行探討外,同時兼顧到目前學界各方面對這部典籍的最新詮 釋成果及爭論,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時代思考演進方向。換言之,這是一面研讀經 典,一面追究經典如何在當代發揮作用;最後一年及整體結論部分依舊如此。

計畫第一年度成果

第 I 年度主題 : 康德論審美判斷即趣味判斷之美學理論及其當代檢討 ﹝NSC 94-2411-H-004-014 / 2005 年 8 月 1 日起至 2006 年 7 月 31 日執行結束﹞: 此一部分進行順利,並已於 2006 年 5 月 20 日,利用台哲會主辦、國科會人 文研究中心協辦「文本與實踐:解釋學與社會行動」學術研討會召開的機會,完 成非常切題的會議論文一篇。論文題目為〈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 《判斷力批判》的一個案例研討〉,當日除刊印於中台科技大學大會籌備處論文 集,並在會議中現場宣讀,和學界切磋討論。但事後因大會經費所限,已放棄正 式出版論文集的計畫。所以本篇論文雖經修改增加,仍待再轉投有正式審查制度 的學術刊物刊登,刊出應該沒什麼問題。此篇論文刊登時將循慣例註明國科會補 助編號,其會議原稿,去年度已完整繳交國科會為報告附件。 此外,2005 年 9 月底暑期即本計畫執行期間,亦曾至澳門參加一場兩岸四 地的詮釋學會議,由澳門中國哲學會主辦的「訓詁、詮釋與文化之重塑」研討會, 於 9 月 29 日首日議程中發表前次計畫第三年度撰寫的論文〈全球化與文化際理 解溝通:詮釋學對話模式的適用性探討〉一篇。該篇論文出國發表使用的為本計 畫第一年經費,內容上關於跨文化理解溝通的詮釋學對話模式,也特別指涉康德 第三批評的實例。所發表論文已註明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刊載在有審查 制度的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三輯》﹝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3 月出版﹞第 43 至 55 頁。

(5)

計畫第二年度成果

第 II 年度 : 康德對說話術之貶抑以及對詩學及修辭的保留 ﹝NSC 94-2411-H-004-006 / 2006 年 8 月 1 日起至 2007 年 7 月 31 日執行中﹞: 其次,過去兩年多時間,配合著計畫執行,本人另與清華大學哲研所鄭志忠 教授合作,推動三年期的康德《判斷力批判》哲學典籍研讀會,由教育部顧問室 人文社會教學中長程改進計畫項目予以補助,而能展開哲學系所的跨校師生定期 讀書會活動。至今年五月固定每月底聚會一次,逐章逐段導讀並討論《判斷力批 判》第 1 至目前的 89 節,預計下個月完成全書正文 91 節,接著會轉回到兩個版 本的導論部分。其間有六次以上相關題材章節,是由本人主讀並引導討論,為本 人在這個計畫裡特別需要熟讀深究的關鍵章節。典籍研讀會並曾不定期邀請國內 外專家學者,對特定主題進行討論,獲益菲淺。如剛出版 Introduction to Kant’s Aesthetics 一書的暨南大學教授 Christian Wenzel 已參加過兩次。今年 10 月份, 將再有客座山東同濟大學的德國教授 Professor Dr. Peter Trawny 應邀參加,主講 海德格對康德構想力應用的特殊見解。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關子尹教授亦在近期 邀請中。 論文發表方面,今年五月底赴香港參加現象學會議,發表〈佇立時間邊緣的 希臘神殿:從《藝術作品起源》回探《存有與時間》的詮釋學出口〉。此次會議 名稱『詮釋現象學及其蛻變:海德格《存在與時間》出版八十週年學術會議』,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於新亞書 院錢穆圖書館舉行。本人的論文不僅切合會議主軸,對個人進行中的第三批判之 詮釋學研究而言,至少有下列幾點直接意義: 1. 以海德格與高達美詮釋現象學的藝術作品存有論,明顯對照出不 同於康德式哲學美學的詮釋學藝術理論。 2. 從高達美 1960 年為海德格《藝術作品起源》論文單行版撰寫的導 讀文章,研討此一文本中的詮釋學出口,以及高達美自己同年問 世的詮釋學巨著。因為後書的內容,正是以一連串反對康德美學 的主張開場的。 3. 探討海德格演講中論「詩」(Dichtung) 為藝術作品之「始創」 (Stiftung) 之說,一個海德格後期思想的重要向度,亦即本文中所 詮釋討論的「始創三部曲」,其實和康德第三批判論藝術美分類以 「詩」居首,完全是相符而非互斥的。這甚至可見諸高達美晚年 對康德美學評價的若干改變。

(6)

4. 以海德格兩部著作為例,指出一位哲學家稍後的著作,未必須為 前所撰寫的文本中哲學體系之完成,更可以是轉向更開闊發展的 出口。這正是本計畫進行至今,本人對康德《判斷力批判》的一 個相當確定的想法。 上述論文或多或少,也把這些研究與導讀的心得撰寫在內,而且目前 正修改擴充,預計八月份交稿供審查後由香港方面收入專書出版。依據會 議間得到的反應、討論和評語來說,刊出應不成問題。因此這篇會議論文, 將當作本報告書的附件交出。此外,今年 6 月 22 日將於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哲學研究所發表演講,講題〈從現象學到詮釋學 ─ 論系統建立與文本詮 釋間的張力〉,為上述論文同一個題目以及同一套觀點的延伸。

再過去三年研究計畫論文發表情況

再過去三年年內研究發表狀況: ﹝NSC 91-2411-H-004-004 / 2002 年 8 月 1 日至 2003 年 7 月 31 日﹞: 該計畫第一個年度主題「生活世界與社群凝聚」,原本是要以詮釋學對於當 前西方社群主義思想 (Kommunitarismus) 興起的實際貢獻為探討目標,分析出 哲學詮釋學對近代以來主體性概念的質疑,對意識哲學奠基的先驗思考架構方式 之不信任,因而導致對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若干檢討、反對或修正。然則在真 正進行廣泛研讀和整理撰述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畢竟主體自主性、主體際理性 溝通與行為協調一致的這種進路,始終為近代啟蒙思考後西方哲學的發展主軸, 無法完全依照哲學詮釋學的論評而如此割捨以走向另一極端。因此研讀反思的結 果,反而是偏重於現象學、詮釋學和批判溝通理論三者都同樣看重,而且包容性 更為寬廣、相關哲學論述也更為充實的「生活世界」這個概念為焦點,而只能從 此處出發以間接探討社群凝聚的問題。 於是在 2003 年暑期,首先利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與台大東亞文明 研究中心合辦「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主題計畫的邀稿機會,撰寫論文〈生活 世界與理解溝通〉一篇,發表於同年 11 月 14 日在台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舉辦的 該系列第一次小型研討會中。這篇論文不僅開啟前次連續三年專題研究計畫的第 一篇正式發表文章,替後來的研究論述定出一範圍方向,且文章事後經多次討 論、修正與擴充後,已交由中研院文哲所編輯委員會並經審查通過,將刊登在該 研究所出版系列專刊,由劉述先、楊貞德主編的《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一冊 專書論文集。文稿於一年前修改並歷至三校皆已完成,並註明為國科會專題研究 計畫 NSC 91-2411- H-004-004 成果發表,只是因為該所主編換手及編排印刷作

(7)

業廢時,預計要到 2006 年才能正式刊行。 ﹝NSC 92-2411-H-004-002 / 2003 年 8 月 1 日至 2004 年 7 月 31 日﹞: 前次第二個年度研究主題「風險與責任 / 道德與倫理」,進行期間的探究內 容依然是環繞著「生活世界」的概念為中心,深入到有關人類知識與道德上所謂 「共同感」或「共通感」(sensus communis)、社會群體的「團結」或「凝聚」 (Solidarität)、以及詮釋學促成「相互理解」(Verständigung) 與溝通行動理論達致 普遍「共識」(consensus) 的問題,因而結合許多方面的研究心得而能有較豐富 的成果。例如較早之前,就有在台大哲學系的學術演講稿一篇〈論述倫理學中的 「應用」與「責任」概念新探〉,探討 Karl-Otto Apel 先驗語用學中對「應用」與 「共同責任」問題的實踐考量,以及另外論述當代哲學詮釋學在以語言為中心的 存有學轉向下,其實根本就是實踐哲學新型態的幾篇相關舊稿,待稍後一一整理 完成將會陸續視適當時機發表出來。 正式發表方面則利用參加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004 年 6 月「詮釋學與中 國經典注釋」學術研討會的機會,於 6 月 3 日在宜蘭礁溪宣讀〈共通感、團結與 共識:對當代詮釋學思考下的相關實踐議題之審思〉,為三個年度中的一篇重要 而很切題成果,特別是針對著前兩個年度的研究所得。這篇論文不僅刊印於佛光 人文社會學院哲學系的大會論文集,當年年底再經過修訂擴充後,業已收入洪漢 鼎主編的《中國詮釋學第二輯》﹝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出版﹞第 94 至 109 頁刊出,註明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2-2411-H-004-002 成果。 ﹝NSC 93-2411-H-004-001 / 2004 年 8 月 1 日至 2005 年 7 月 31 日﹞: 前次第三個年度研究主題已如前兩節所述為「全球化思潮與跨文化研究」, 其研究目的、背景與初步心得亦如前所述,並且已正式發表論文一篇。第三個年 度仍延續前兩年成果,繼而就詮釋學對當代實踐議題的基本探問態度和評論取 向,開始提出綜合而整全的看法。其間先是去年 2004 年康德逝世兩百周年,配 合國際間康德哲學研究議題再起,紀念性質學術會議頻繁,且研究課題翻新的情 況下,政大哲學系於 9 月底舉辦一場國際性盛會,本人除推動邀請約稿等會議籌 備工作外,自己更配合詮釋學問題意識,撰寫有關康德《何謂啟蒙?》中自我思 考與思想定位的論文一篇,目的也是在於對照出康德與當代詮釋學對於 “sensus communis” 觀點的差異,因而與第二年度主題研討相連貫。論文初稿〈指南山 麓論『指南』:康德哲學中『啟蒙』與『思想中定向』問題的探討〉宣讀於 9 月 30 日首日議程,審查修訂後正式刊登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 13 期 63 至 98 頁﹝2005 年 1 月台北﹞。這篇論文事實上決定了現在新的三年期專題研 究計畫的一個出發點。 2005 年暑期再度至澳門發表第三年度撰寫的論文〈全球化與文化際理解溝

(8)

通:詮釋學對話模式的適用性探討〉一篇。此文並註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3-2411-H-004-001 成果發表,刊載在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三輯》, 已如前述。同年 12 月 10 日,再利用前次第三年度研究所得,於台北景美世新大 學主辦的「詮釋學的新動向座談會」上,提出名為〈論詮釋學對話的發展〉的關 於文化際詮釋學對話的一份最新報告。

附錄:第二年度撰寫並宣讀論文稿一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哲學家 戴斯卡提斯 (Rene Descartes, 1596- 1605)認為光是由成串的粒子所組成,所以光的性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中學中國文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的學習材料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舉例: 中一以隨筆一作前測診斷,發現 學生的描寫多欠具體清晰.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

「思有合一」外,還可以用“arche”(始基)的觀念來理解萬物存在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