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注音符號發展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注音符號發展史"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285期

2018/04/15

注⾳符號發展史

謝宛蓁 文 在ㄅㄆㄇ爭議的正反⽅論辯攻防戰中,⽀持注⾳符號的網友張貼了趙元任先⽣赫 赫有名的《施⽒食獅史》來嘲諷羅⾺拼⾳施⾏的後果。殊不知,此舉正顯⽰對注 ⾳符號的發展缺乏認識,忽視了羅⾺拼⾳和注⾳符號的使⽤規則與設計緣由,也 對此詩來歷有甚⼤的誤會。在進⾏辯論時,應當熟悉其歷史,才不致在溝通中產 ⽣謬誤。 《施⽒食獅史》原版與網友貼出使⽤羅⾺拼⾳的版本。(圖片來源/謝宛 蓁製)

在ㄅㄆㄇ之前 

話說從頭,在使⽤⼤家熟悉的注⾳符號ㄅㄆㄇ之前,古代的中文其實並沒有⼀套 統⼀的標⾳系統,那時候的注⾳並非如現今⼀樣讓⼈直接聯想到ㄅㄆㄇ,也不存 在所謂的「符號」,有的只是如何念出⼀個字的注⾳「⽅式」。古代的注⾳法有 四種,分別是:譬況、讀若、直⾳、反切,古代⼈⽤這些⽅式來表達⼀個中文字 的讀⾳,也就是替⼀個字「注⾳」。 譬況是古代最早使⽤的注⾳法之⼀,顧名思義,是⽤舉例的⽅式說明該字發⾳的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譬況是古代最早使⽤的注⾳法之⼀,顧名思義,是⽤舉例的⽅式說明該字發⾳的 情況,直⾳、讀若則是分別⽤⾳同或⾳似的字來標注,但這三種⽅法都有其弊 病。⽽⼀直到清朝時最廣為使⽤反切法,是與注⾳符號ㄅㄆㄇ使⽤邏輯相似的注 ⾳法則,使⽤兩個字結合來替另⼀個字注⾳。《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通 諷諭抒。」《廣雅》:「渫也。抒,食與切。諷,⽅鳳切。」可以發現取前⼀個 字的聲⺟、後⼀個字的韻⺟,能夠組成要標⾳的字,《康熙字典》便採⽤此法。 反切法的缺點是同⼀個字可能會有不同的標⾳組合,較無統⼀。 這些古時的漢語發⾳,牽扯到語⾔學的分⽀⾳韻學(聲韻學),這是⼀⾨研究古 代漢語發⾳的學問,隨著時代變遷,字的讀⾳理所當然不再與從前相同,準確注 ⾳產⽣困難,況且光憑反切法仍不夠⽅便,清末朝野便開始希望能有⼀套新的切 ⾳字系統,「切⾳字運動」因此誕⽣。

切⾳字運動 拉丁派與假名派

所謂「拉丁系」,即主張⽤羅⾺字⺟(萬國語)來拼⾳,以盧戇章為⾸,他曾協 助英國傳教⼠麥嘉湖(John Macgowan)編撰《英廈辭典》。當時閩南的傳教 ⼠早已⽤羅⾺字⺟在拼寫當地語⾔,但他認為羅⾺字拼寫的字數太占篇幅,便花 費10年時間以羅⾺字為基礎創造了55個⾳標,⽤法類似傳統的反切法,命名為 「天下第⼀快切⾳新字」,切⾳字運動的名稱也由此⽽來。 傳教⼠是推動拼⾳⼯作的幕後推⼿之⼀,明末時的利瑪竇等⼈已經使⽤羅 ⾺字⺟拼寫中文。(圖片來源/短史記) 1895年7⽉⾄1896年2⽉,盧戇章在《萬國公報》上發表他的切⾳字⽅案,遭到 假名系的章太炎抨擊是背離傳統。章太炎是⼀個學術有成但政治立場搖擺不定的 漢⺠族主義學者,⾝為經學⼤師,他有感於中文注⾳系統的不⾜,但也不喜歡以 萬國語來拼寫漢語的主張,於是參考⽇本的平、片假名,也創了⼀套⾃⼰的拼⾳ 系統,有36個「紐文」,22個「韻文」,為今⽇注⾳符號的前⾝。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系統,有36個「紐文」,22個「韻文」,為今⽇注⾳符號的前⾝。 進入中華⺠國時期後,為了解決識字率不⾜等教育問題,統⼀語⾔⽽非各講各的 ⽅⾔成為⾸要⽬標,教育部因⽽制定了「國語」,以「北京官話」出發作調整, ⼜稱「老國⾳」。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統⼀會》,通過了「採⽤注⾳字⺟ 案」,章太炎的許多學⽣都參與其中,他們從老師的⽅案中選取15個字⺟,在同 樣⽤改造偏旁的⽅式得出其他字⺟,共計39個。 1919年公布之注⾳字⺟,更動了字⺟順序並分組(同⾏為⼀組)。(圖片 來源/謝宛蓁製) 由上表可以看出,當初的注⾳多了⼀些現在沒有的符號。原本的⽤意是為了能兼 容其他⽅⾔的發⾳,⽽作了比較和調整才選出以上39個字⺟,但這個做法使得老 國⾳非但不是標準的北京話,也無法彰顯⽅⾔的特⾊。在⼀番爭論後,決定全⾯ 將國語改為北京話,只是為了⽅便學習仍去除⼀些太過特殊的北京腔⽅⾳,並補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4)

將國語改為北京話,只是為了⽅便學習仍去除⼀些太過特殊的北京腔⽅⾳,並補 上ㄦ化韻的⾳,並且增加ㄜ,新的版本稱為「新國⾳」。

拉丁化再起 漢語拼⾳

中共掌管中國政權後,認為掃除文盲仍是施政重點之⼀,便設立了「中國文字改 ⾰委員會」,1955年⼜在其下設置「拼⾳⽅案委員會」。最初,拼⾳⽅案分為兩 組,分別是擬訂漢字筆畫式(⺠族形式)及國際通⽤式(拉丁字⺟)。眾多草案 中,⺠族形式有四種,拉丁字⺟⼀種,斯拉夫字⺟⼀種(因當時蘇聯也在進⾏文 字改⾰)。礙於⺠族形式太難以獲得共識,便決定只研究拉丁字⺟,⾃此確立了 羅⾺拼⾳在中文拼⾳的位置。 在初稿草案中,其中⼀個⽬標是完全使⽤現成的拉丁字⺟,原本使⽤的雙字⺟也 為了堅持「⼀⾳⼀⺟」原則,後來改為新字⺟;聲調則採⽤注⾳字⺟的調號,為 了簡潔的原則,調號之外沒有添加其他符號。 之後拼⾳⽅案陸續經過更改,1958年正式公布《漢語拼⾳⽅案》,也推廣到中國 地名、⼈名等譯名上,全⾯使⽤漢語拼⾳。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ISO 7098號文件(中文羅⾺字⺟拼寫法)採⽤《漢語拼⾳⽅案》進⾏中文羅⾺字⺟拼 寫,漢語拼⾳遂成為標準的中文拼⾳⽅法。 回到最⼀開始提到的《施⽒食獅史》,趙元任先⽣作為語⾔⼤師,被稱為漢語⾔ 學之⽗,更是國語羅⾺字(將聲調融於拼⾳中的⼀種羅⾺拼⾳⽅式)的發明⼈。 他之所以撰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說明羅⾺拼⾳在書寫以現代發⾳的文⾔文時會受 到限制,羅⾺拼⾳只適⽤現今的純⽩話文,⽽非⼤眾所認為羅⾺拼⾳書寫中文時 會帶來的荒謬。若⽤同樣的⽅式書寫注⾳符號ㄅㄆㄇ,也只會得到通篇「ㄕ」的 文章⽽已,無論哪⼀邊,都只是隱匿了漢字原意並簡化聲調的結果。 曾參與改⾰委員會的漢語拼⾳之⽗周有光曾說過:「漢語拼⾳⽅案不是沒有缺點 的,但是改掉⼀個缺點往往會產⽣另⼀個缺點。缺點和優點是共⽣的。只能兩利 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不管是注⾳符號還是漢語拼⾳,都是許多學者 討論無數次後所設計出來的,現今的問題或許也曾經被考慮過,必須要了解每⼀ 種實⾏的⼯具都有其設計的考量,不可忽略了背後的軌跡。     記者 謝宛蓁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5)

記者 謝宛蓁

編輯 林明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及社會醫

7S 強化並且複習英國國定數學能力指標 level 4 的內容、主要學習 level 5 的內 容、先備一些 level 6 的延伸內容。. 8S 完成並且深化 level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