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於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機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於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機制"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於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機制

吳蕙如 丁一賢 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博士生 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助理教授 d94311001@mail.ncue.edu.tw iting@nuk.edu.tw

摘 要

企業透過知識管理實施,促使員工藉由知識創造、擴散、移轉與累積知識以增加智慧資本,進而改 善組織的績效與提昇競爭優勢。為了確保知識管理實施品質與成效,建立一套知識管理評估機制,成為 學業界共同所重視的議題。在過去的研究中,企業利用採用量化指標評估,如平衡計分卡、附加價值法 等多元指標評估模式,然而在衡量過程往往會受限於抽象或不易量化的影響因素或主管的主觀判斷,因 而造成知識管理績效評估上的困難。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社會網路分析與工具,來瞭解知 識管理社群的網絡狀況,並探討出員工在知識管理社群中的適配關係,確認出組織契合(P-O fit)、工作 契合(P-J fit)、團隊契合(P-G fit)之間的影響,同時整合多元指標模式與員工關係指標衡量,並且建構 一套以社會網絡分析為基礎的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機制,瞭解員工在知識管理社群中的角色是位於核心或 邊陲,輔助傳統評估模式,並且幫助社群中成員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字:知識管理社群、社會網絡分析、知識管理評估機制

壹、緒論

處於知識經濟時代,面對資訊快速流通,企業 希望透過有效管理程序,從無形與有形知識庫中, 分析與萃取出關鍵知識,使關鍵知識能為組織帶來 真正的價值。組織知識來自於、員工職能、管理技 能、作業方式、科技應用、策略夥伴與供應鏈整合、 顧客關係及市場資訊,而員工的知識即為智慧資 本,相較於實體資本,將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動 力,為了促使員工藉由知識創造、擴散、移轉與累 積知識以增加智慧資本,進而改善組織的績效與提 昇競爭優勢,建立一套知識管理評估機制,將有助 於知識管理實施與成效提升。 企業經營績效的提升,知識管理的績效扮演了 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當知識缺乏有效的度量方法 時,知識只能被視為無形資產,而無法被充分利 用,如何透過知識管理,有效的進行度量與績效評 估,學者紛紛投入相關的研究,其中如平衡計分卡 (Kalplan & Norton,1992)、托賓 Q(Tobin,1978)、 智慧資本衡量(Borneman, 1999)、智慧附加價值 ( Strassmann,1999 )、 市 價 與 帳 面 價 值 的 差 額 (Stewart,1997)、歐洲品質管理模式(Dilip,1999), 無形資產監控(Sveiby,1997)等相關知識管理衡量 研究,主要研究說明知識管理活動的價值和關鍵績 效指標的連結。 有鑑於過去學者的研究,企業大部分採用量化 指標評估與多元指標評估模式,然而在衡量過程往 往會受限於抽象或不易量化的影響因素或主管的 主觀判斷,因而造成知識管理績效評估上的困難。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社會網路分析與 工具,來瞭解知識管理社群的網絡狀況,並探討出 員工在知識管理社群中的適配關係,確認出組織契 合(P-O fit)、工作契合(P-J fit)、團隊契合(P-G fit)之間的影響,同時整合多元指標模式與員工關 係指標衡量,並且建構一套以社會網絡分析為基礎 的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機制,瞭解員工在知識管理社 群中的角色是位於核心或邊陲,輔助傳統評估模 式,並且幫助社群中成員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貳、文獻探討

2.1 知識管理

2.1.1知識管理定義

學者Wiig(1993)最早提出知識管理名詞, 認為知識的相關概念必須具有概念、資訊、表現、 熟練、知識、細部等五個範疇,主要強調員工或組 織應該思考如何創造、表達與使用知識。其次,學 者Nonaka(1995)也提出知識管理是經由創造、辨 識、收集、分享、以及調整組織知識的一種複雜程 序和活動,而知識的創造是藉由內隱與外顯知識的 互動所產生(Nonaka & Takeuchi,1995)。另外, Sarvary( 1999 )認 為 知識 管理 是一 個商 業 程序 (business process),是公司創造以及使用知識的 程序,包含組織學習、產生知識與傳播知識。 近期研究中,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2002) 在其專書中表示,下一個社會將是知識的社會,管 理知識勢必會成為未來企業的核心策略,指出了知 識管理的重要性。而林東清(2003)也指出知識管

(2)

理是組織為了提升存活能力與競爭優勢,對於存在 組織內外部的個人、群組或團體內有價值的知識, 進行有系統地定義、獲取、儲存、分享移轉、利用 與評估等工作。另外,Peter and Vivid (2004)提 到知識管理允許技術、經驗、資訊在企業內部傳 播,透過知識的分享提供員工解決類似常常出現的 問題的捷徑,以較少費用使員工學會在變動環境提 高反應能力。 知識管理歷經不同研究世代,每階段都有其研 究之重點,例如:第一階段的知識管理著重於組織 知識資產的定義、專案的設計及知識管理活動對於 組織獲利能力的影響;第二階段強調透過管理實 務、測量系統、技術工具及知識內容的來進行系統 化的組織變革活動;第三階段則透過知識的運用以 連結組織的行動,並將知識活動視為員工的例行工 作 (Metaxiotis et. al., 2005)。綜合學者研究定義 得知,知識管理的目的為了能夠將組織中知識有效 的應用,避免智慧資產耗損,透過各種不同手段與 工具來達到有效管理知識,避免產能降低,同時消 除組織內外知識的隔閡,促進知識創造、擴散、移 轉與累積。

2.1.2知識管理研究

早期知識管理評估研究,著重於量化的財務指 標為主,如Sveiby(1997)提出將知識管理的構面 區分為員工能力、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每構面之 下依成長/更新、效率和穩定三大主要指標。其後, Davenport(1999)也指出要衡量知識管理與績效間 的關係,需要一個中介的衡量指標,衡量層面包括 知識管理活動、知識工作者的能力、專業的程序或 功能、創新或構想及財務等構面等。 然而,因為傳統財務指標衡量有其存在的價 值,因為它是對過去已發生事情做記錄與評估,由 於資料量不多,傳統報表與財務指標可以顯示企業 所需訊息,但現今環境競爭,必須再搭配能夠針對 顧客、供應商、員工、流程、科技、創新等相關構 面 衡 量 , 才 可 以 為 企 業 創 造 價 值 (Kaplan & Norton,1996)。其後,Yu et al.(2004)也表示組織 知識管理的績效可以用知識品質、使用者知識滿意 度來衡量,朝向多元化指標評量發展。

2.1.3知識管理評估

目前知識管理的評估方法,根據文獻回顧與整 理,可歸納為四大種方法,如第一:平衡計分卡 (Balance Scoreboard;BSC)加入了驅動未來績效 的量度,來補足財務指標只適合衡量過去績效的不 足,這些新的目標與量度方法是源自於組織的願景 與策略,透過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 成長等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組織的整體 績效 (Kaplan & Norton, 1992);第二:知識附加價值 (Knowledge Value Added; KVA)主要兩個衡量 指標是知識報酬率與流程報酬率,傳統的投資報酬

率主要在評估投入的實體資本,而知識附加價值評 估,則改用流程本身與之中所使用的知識資產作衡 量,可以更正確的評估出流程真正的價值(Walsh, 1991 );第三: 智慧資本附加價值( Intellectual Capital Value Added;ICVA)從智慧資本角度衡量 知識管理的績效,先計算組織的附加價值,其次將 此計算值與組織資源、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做一個 連結(Strassmann,1999);第四:智慧資本衡量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ement;ICM)較具多 面向、整合性、動態及可維持等特性。所以一個全 面性的知識管理衡量指標,需能夠滿足所有型態與 規模的企業標竿的要求(Bornemann et al.,1999)。 企業導入知識管理的過程中,除了策略運用與 工具應用外,更應配合一套有具體成效的衡量方 法,以協助評估知識管理的成效與改善的方向,有 鑑於過去學者的研究,企業大部分採用量化指標評 估與多元指標評估模式。但實際上,企業知識管理 的衡量必須考量整體營運環境,其中包括許多不易 量化的指標,或量化指標受限於主管的主觀判斷,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發展一套整合社會網路分析與 工具,來瞭解知識管理社群的網絡狀況,進而評估 知識管理的推動。

2.2 環境契合

人與工作環境的契合的概念起源於互動理論 (Interactionist Theory),其理論主張個人行為與態 度不是全然透過人格特質與情境限制決定,而是透 過 人 格 與 情境 的 交 互作 用 決 定( Muchinsky & Monahan, 1987)。其後,學者Lewin(1951)根據互動 理論為基礎,提出B= f(P,E) 概念, 表示個體行 為(Behavior) 是受個體(People) 與個體所處環境 (Environment)之影響交互作用而來,環境可以被解 釋為工作、主管、工作群體和組織等等,而這種人 與環境契合的感受將對個體與組織產生正面的影 響。在個體與環境互動上,可區分為人與工作契合 ( Person-Job fit ; P-Jfit )、 人 與 團 體 契 合 ( Person-Group fit ; P-G fit )、 人 和 組 織 (Person-Organization fit; P-O fit)三個層次。 早期學者研究指出人與環境適配良好會有較 高的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較少的壓力,因透 過人和環境之間互相得到供需平衡,或者雙方擁有 相似的特質,彼此強化或補足,進而會導致正向的 工作行為與態度(Pervin, 1968;Kristof;1996), Muchinsky and Monahan(1987)也提出相同概念, 認為個人與環境之間相互的適配,進而會產生顯著 正向的行為與態度。 有鑑於環境契合對於個體有著重要的影響,會 促進其正向行為,本研究將三大契合的區分,彙整 其研究重點如下:

2.2.1人與工作契合(P-J fit)

人與工作契合(P-J fit)概念源起於職業類型理

(3)

論(Holland, 1973),P-J fit可區分為需求與能力契合 (D-A fit)指員工的能力、知識如何達到工作上要 求。另一為價值與供給契合(V-S fit)指工作所提 供的財務報償、成就感等有無滿足員工的需求 (Edwards,1991)。其後第三類型由Scroggings(2003) 提出自我概念與工作契合(SC-J fit)指個體的自我 概念與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務所展現的行為之契 合程度。多數學者認為需求與能力契合程度高,員 工的D-A fit、V-S fit 、SC-J fit高,其工作滿意度高, 且有正向相關(Cable & DeRue, 2002;Scroggings 2003;莊璦嘉、林惠彥2005),另外,Scroggings & Benson(2007)的近期研究中指出,SC-J fit 高的個 體,反映知識、技術、能力和行為會與自己所認為 的相符合,進而不斷地強化自己的特質、價格觀和 角色,進而反應出實際工作績效。

2.2.2人與組織契合(P-O fit)

個人與組織適配(P-O fit)可廣義地定義為 個人與其所屬的組織相契合的程度。早期概念是建 構在Schneider(1987)的ASA(Attraction-Selection -Attrition)模式,指出個人與組織互動初期,會 因相同特質而互相吸引,進而組織會選出和其他組 織成員有相同特質的人進入組織,最後和組織成員 不合的人會離開組織,組織和個人互相尋求平衡, 以達最佳適配。人與組織契合(P-O fit)可以分為兩 個部分,一為組織價值觀與個體價值觀的一致性, 例如部屬與主管契合(subordinate-supervisor fit),此 類的契合包括部屬與主管之間的價值觀、偏好、個 人 特 質 的 契 合 (Cable & Judge, 1996, Posner, 1992)。Kristof-Brown et al.,(2005)的meta 分析研究 中,P-O fit 與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和離職傾向 皆有顯著的影響,且P-O fit高者,對於工作滿意度 較高。

2.2.3人與團隊契合(P-G fit)

人與團體契合(P-G fit),亦稱為人與團隊契合 (Person-Group fit),是指個體與所屬的工作群體之 契合,而工作群體可以包括同事、部門,這類契合 的議題包括兩類,首先,人口統計層面如性別、種 族和年齡的契合等(Riordan, 2000),P-G fit的研究 是 相 對 少 的 , 其 預 測 能 力 也 相 對 較 低 。 在 Kristof-Brown et al., (2005)研究中,P-G fit與團體向 心力關聯性最強,其次為工作滿意度,其餘結果如 離職傾向和組織承諾則關聯性不高。過去的研究指 出,個體的績效反映,會受限於組織環境的影響, 因此,本研究透過社會網路分析與工具,來瞭解知 識管理社群的中網絡契合的程度,進而評估知識管 理的推動,修正單一評量方式的缺失。

2.3 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是一種研究社會結構、組織系統、人際關係、團體 互動的概念與方法,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可以了解一 個社會網絡的特性(Scott, 2000),其最主要是為了 瞭解行為者(actor)彼此之間的關係(Borgatti et al.,2002),而行為者可以是個人、組織、事件或是 物件。每位行為者在社會網絡上代表一個節點 (node),而節點與節點彼此之間的關係可利用線將 其相連起來,由這些節點與線所組合而成的圖形就 成為社會網絡結構圖。 組織中不同群體、階層保持網絡連結,有助於 高績效的獲得(Mehra et al.,2001),並且獲得更快 的晉升(Burt,1992),均達顯著相關,而建立好的 人際網絡,擁有好的關係,會幫助個人獲得一份好 工作(Granovetter,1973),或者獲得較高的工資 (Seidel et al., 2000),社會網絡分析最主要是為了 從已經形成的網路中找出顯著的樣本與觀察其配 對之間的資訊流動的關係,並且探討網路的連結關 係中的資訊如何流動、人際之間如何獲得資訊與資 源,以及整合與分裂如何的運作。 組織中的社會網絡,依其不同特性,學者將社 會 網 路 分 為 工 具 ( instrumental) 網 路 , 如 影 響 (influence)網路(influence network)、諮詢(advice) 網路、(communication)溝通網路和情感(expressive) 網路中,如支持(support)網路、友誼(friendship) 網路(Ibarra,1993; Krackhardt & Hansen,1993)。 從過去文獻中指出存在組織中的網絡關係對於組 織管理均有影響,為了有效評估知識管理推動的成 效,透過知識社群網絡的建立與分析,修正傳統指 標評量模式的缺失,能更準確評量所遇到的問題。

参、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社會網路分析與工具,來瞭 解知識管理社群的網絡狀況,並探討出員工在知識 管理社群中的適配關係,確認出組織契合(P-O fit)、工作契合(P-J fit)、團隊契合(P-G fit)之間 的影響,同時整合多元指標模式與員工關係指標衡 量,並且建構一套以社會網絡分析為基礎的知識管 理社群評估機制,瞭解員工在知識管理社群中的角 色是位於核心或邊陲,輔助傳統評估模式,並且幫 助社群中成員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1 研究流程

企業推動知識管理活動過程中,會透過知識管 理平台或系統來輔助員工進行知識創造、擴散、移 轉與累積知識。透過知識社群平台的運用,促進資 訊與資源間的分享,所形成的重要紀錄,若能透過 相關技術,進行資料的分析,將有助於企業知識管 理的落實,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工 具與技術,將企業內部知識社群網站的資料庫與問 卷調查資料,進行分析,並且建立知識管理社群網 絡評估模式,根據此一目的,本研究流程規劃如下 圖一所示:

(4)

知識社群網站資料分析 知識社群網絡分析結果 步 驟 一 問卷設計與資料編碼 文獻探討與工具分析 確立研究問題與目的 步 驟 四 步 驟 三 步 驟 二 研擬知識社群評估機制 建立知識社群網絡評估模式 結論與建議 分析知識社群網絡評估結果 提出評估報告與修正策略 圖一:研究流程 1. 步驟一、文獻回顧與分析 本研究搜集相關文獻,予以整理歸納後,釐清 與本研究方法相關之資訊,作為研究方法的輔助及 研究結論的佐證。為了達成本研究目的,分析個案 公司知識社群網站資料、相關學術研究,並針對研 究工具進行比較分析,確認出最佳分析效果之工 具,作為本研究之基礎。 2. 步驟二:知識社群網絡模式建立 本研究將根據個案公司所建立知識管理社群 平台,做為收集資料媒介;透過原本資料庫中資料 分類與編碼,並且輔以問卷調查。本研究利用社會 網絡分析技術與工具,將社群網站的紀錄與資訊, 以不同興趣群組與相對應之產品屬性,分類出不同 興趣群組,確認個體與組織(P-O fit)、個體與工 作(P-J fit)、個體與團隊(P-G fit)之間關聯性強 度,並且建構出知識社群網絡模式。 3. 步驟三、知識社群網絡模式評估

本研究透過知識社群網絡評估模式建立,針對 個體與組織內部間知識創造、擴散、移轉與累積四 大部分,輔以關係指標,進行評估結算,相較於原 本量化指標模式評估,總結研究結果。 4. 步驟四、評估結果與修正策略 本研究將根據上述評估結果,確認出網絡之間 彼此關聯,並針對個體與組織,提出修正策略與報 告,藉此達到本研究之目的。

3.2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如下圖二所示,在此圖中,本研究 將針對於知識管理社群網站資料庫以及問卷調查 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且建構出知識管理社群 網絡,確認出知識網絡中成員間的關係,透過社會 網絡分析工具輔以傳統評估模式,建構出創新知識 管理社群評估模式,進行知識管理績效評估與提出 修正策略。 知識社群紀錄與問卷分析 Sets Auction Leng

資料處理與計算 知識社群網絡模式建立 知識社群網絡評估模式 組織A 團隊GA1 A1 A3 A2 1 2 5 3 4 個體-組織(組織績效/組織關係) 個體-團隊(團隊互評團隊關係) 個體-工作(主管評分/工作關係) 知識社群網站資料收集 Writes Detailed 評估結果與修正策略 圖二:研究架構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資料庫的社群記錄與內容,透過社 會網絡分析,描繪出知識管理社群網絡的雛形,並 且確認其網絡關係。

3.3.1研究問卷

本研究採用社會網路分析法透過問卷詢問出 知識管理社群中的社會網路,本研究希望彙整學者 所分類出來的三大網絡(諮詢、友誼、信任)的問 卷題項,去確認出組織環境契合關係,修正評估模 式。其問卷內容精簡如下表一、二、三 一、知識管理社群網絡模式建立 表一:知識管理社群網絡問卷 網絡 題目 諮詢 你會請教誰? 諮詢 誰會指導你? 諮詢 你聽誰指揮? 友誼 向誰吐苦水? 友誼 向誰聊八卦?

(5)

友誼 向誰聊私事 信任 誰可以信任? 信任 你較認同誰? 信任 誰能給予您新想法? 信任 誰是最佳工作者? 信任 誰最能與你溝通? 信任 誰與你討論最頻繁 信任 誰會真正幫你 二、知識管理社群網絡關係 描繪出您所處的知識管理專案中,社群成員兩 兩之間的關係,填入下表關係矩陣當中。(1-非常 疏遠;2-疏遠;3-有點疏遠;4-代表普通;5 -有點緊密;6 -緊密;7-代表非常緊密。 表二:社群網絡關係問卷 成員代 A1 A2 A3 A4 A5 A1 A1 A2 - A2 A3 - - A3 A4 - - - A4 A5 -- - - - A5 三、知識管理社群網絡關係程度 描繪出您所處的知識管理專案中,社群成員兩 兩之間的關係程度,填入下表關係矩陣當中。(1- 不連絡/非常不深入/非常疏遠;2-兩月一次/ 不深入/疏遠;3-每月一次/有點不深入/有點 疏遠;4-每月兩次/普通/普通;5-每周/有點 深入/每周/有點緊密;6-每周兩次/深入/緊 密;7-每天/非常深入/非常緊密。 表三:社群網絡關係問卷 成員代號 溝通頻率 互動深度 工作親近程度

A

1

A

2

A

3

A

4

A

5

3.3.2 分析指標

社會網絡分析具有多維度的指標來衡量不同 網 絡 層 級 的 特 性 , 例 如 : 整 體 網 絡 的 凝 聚 性 (cohesion)可以透過網絡密度及平均距離來評量; 而個別成員則多透過中心性(centrality)來分析網絡 成 員 的 重 要 性 , 一 般 會 以 程 度 中 心 (degree centrality)、中介中心(between centrality)及緊密中 心(closeness centrality)為量測之準則,各項指標定 義說明如下(Wasserman, et.al,1994): 1. 網絡規模(size):代表在網絡架構中節點的數 量或是聯繫總數。 2. 網絡直徑(diameter):代表在網絡架構中兩節 點之間通過最多連結數量即為直徑。 3. 網絡密度(density):代表網絡中個體間彼此緊 密程度。 4. 中心性(centrality):用來衡量個體的影響力大 小,可以檢測個體取得資源、控制資源可能 性的結構屬性。

肆、實證研究

4.1 研究樣本

本研究樣本以某家上市高科技公司的知識管 理社群平台做為研究個案與研究樣本,其個案公司 推動知識管理社群平台,共三年的時間,本研究針 對一千多筆的記錄與內容,以及透過社群網站所收 集的社群網絡問卷,進行知識管理社群網絡模式建 立,並且進行評估。

4.2 研究分析

本研究採社會網絡分析技術,分析知識管理社 群網站資料庫與問卷分析,其分析步驟如下: 1. 資料編碼與分類 本研究將該個案之知識社群平台資料庫,按照 其屬性欄位包含成員基本資料、所屬部門、所屬團 隊、參與討論次數、參與線上課程次數、參與其他 論壇次數、與其他團隊合作次數、分享文章次數、 回應文章的次數、個人績效表現等,透過資料建立 模型。 2. 確認出知識管理社群網絡模式 本研究透過社會網絡工具分析資料庫中,並將 其資料庫中相同屬性與關係較為接近的成員,歸屬 於同一群組,進行資料分群,而每群之間的相似度 低,主要是將龐大資料庫,進行資料篩檢與預處 理。 3. 建立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模式 本研究利用知識管理社群網絡模式間,透過社 會網路分析中指標,結合視覺化呈現工具與傳統評 估模式,建立出關係評估準則,提供知識管理社群 評估策略,建立知識管理社群評估模式。

4.3 研究結果

本研究利用社會網絡分析,建立知識管理社 群評估模式,其詳細研究結果,描述於下列幾點。

1.個體-工作(主管評分/工作關係)

本研究首先針對社群成員,探討其個體關係 網絡,確認個體與工作之間契合程度,並透過主管 評分問卷,來確認出社群成員關係網絡的程度。

(6)

圖二:(個體-工作)關係社會網絡圖 表四:個體-工作網絡關係表 成員 程度中心性 中介中心性 等級 標準化 標準化 A1 24 75.000 2.289 19.074 1 A2 18 56.250 5.408 45.069 2 A3 16 50.000 1.883 15.694 5 A4 15 46.875 2.719 22.662 4 A5 15 46.875 3.967 33.056 3

從上表四中,可以得知成員 A1在整體工作關 係中,其中心性最高,代表其在組織中互動次數較 為頻繁,大部分成員都必須以他為橋梁,並且與他 人溝通網絡關係也較為良好,其對於工作與主管的 契合度高,也有良好的績效表現。

2.個體-團隊(團隊互評/團隊關係)

本研究首先針對社群成員,探討其團隊關係 網絡,確認個體與工作之間契合程度,並透過團隊 互評問卷,來確認出社群成員在團隊中關係網絡的 程度。 圖三:(個體-團隊)關係社會網絡圖 表五:個體-團隊網絡關係表 成員 程度中心性 中介中心性 等級 標準化 標準化 A1 22 78.571 3.096 25.800 1 A2 21 75.000 3.341 27.839 2 A3 19 67.857 2.907 24.227 3 A4 19 67.857 2.472 20.603 3 A5 17 60.714 3.201 26.677 5 從上表五中,可以得知成員 A1在整體團隊關係 中,其中心性最高,代表其團隊織中互動次數較為 頻繁,大部分成員都必須以他為橋梁,並且與他人 溝通網絡關係也較為良好,其對於團隊夥伴契合度 高,也有良好的績效表現。

3. 個體-組織(組織績效/組織關係)

本研究首先針對社群成員,探討其組織關係 網絡,確認個體與工作之間契合程度,並透過內部 組織關係與績效考核,確認出社群成員在組織中關 係網絡的程度。 圖二:(個體-組織)關係社會網絡圖 從下表六中,可以得知成員 A2在整體組織關 係中,其中心性最高,代表其在整體組織中互動次 數較為頻繁,大部分成員都必須以他為橋梁,並且 與他人溝通網絡關係也較為良好,其對於組織元件 的契合度高,也有良好的績效表現。 表六:個體-組織網絡關係表 成員 程度中心性 中介中心性 等級 標準化 標準化 A1 18 75.000 3.017 25.139 2 A2 18 75.000 3.550 29.583 1 A3 16 66.667 2.933 24.444 3 A4 15 62.500 3.044 25.370 4 A5 15 62.500 3.700 30.833 4

4.4 評估結果與修正

本研究礙於文章篇幅,僅報導社會網絡分心 的中心性指標來說明如何運用該工具輔助知識管 理評估機制,在該知識管理社群中可得知哪位成員 互動與溝通較為頻繁,可作為指標性樣本,哪些成 員互動與溝通和投入的較少,可透過視覺化的圖

(7)

形,清楚了解員工對於網絡之間投入,以及知識累 積多寡,提供持續修正空間,並且修正傳統單一性 指標的缺失,真正了解社群成員中的投入程度,來 評估出實際成果。

伍、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快 速,企業面對劇烈的競爭,為了確保組織內外的關 鍵資訊,能夠透過有效整理,將所屬於組織內部的 知識,進行管理,而致力於推動知識管理,為了確 保知識管理活動的品質與落實,建立一套知識管理 評估機制,有其重要性,相關學業界均致力與發展 適切的評估衡量模式,從傳統財務指標、附加價值 分析到目前平衡計分卡,透過評估準則的確立,來 分析評估知識管理專案的推動,但往往受限人的主 觀判斷影響,無法準確的進行評估,並且瞭解知識 管理推動所面臨的問題。在傳統中國文化社會中, 關係建立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由其在組織中, 良好網絡關係,有助於個體與組織間的契合,而達 到較高的績效。本研究利用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去 衡量出知識管理社群中的成員彼此間的關係,並且 確立出成員與組織、團隊間的契合程度,並依此一 模式發展出創新知識管理評估機制,輔助傳統指標 評估模式,更準確提供成員了解個體、團隊、組之 間的概況,而持續修正,達到知識管理推動目的與 落實。

5.2 建議

本研究利用知識管理社群平台,希望未來的研 究可以將社會網絡分析機制內建於知識管理社群 平台,社群成員即可以透線上平台,提供社群成員 輸入資料,如主管進行專案控管與績效考核時,透 過圖形化工具,可以呈現目前團隊的溝通結構與互 動關係,讓團隊瞭解本身狀況、需改善之處、並且 和其他團隊間互相的評比。或者,更進一步的運用 社會網路的概念,透過社會網路分析法實證後的指 標結合視覺化呈現工具,建立評估準則,提供知識 管理社群評估策略,來瞭解知識管理專案推動的狀 況。由於社會網路分析法的研究工具較適合個案研 究,當對於大量資料庫處理的時候,較費時費工, 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整合其他資訊科技技術如 資料探勘,先將資料進行分類與編碼,將有助於知 識管理社群網絡評估與分析。

參考文獻

1.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 智勝出版社。 2. Bornemann M., Karin I. S., etc(1999), “Holistic measur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ing

report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Experiences, issues, and prospects, Austria.

3. Borgatti, S.P., M.G. Everett and L.C. Freeman (2002), “Ucinet for Windows: 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Harvard, MA: Analytic Technologies.

4.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Cable, D. M., & DeRue, D. S. (2002). “Th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subjective fit percept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 875-884.

6. Cable, D. M., & Judge, T. A. (1996). “Person-organization fit, job choice decisions, and organizational entry,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7, 294-311.

7. Dilip Bhatt(1999), “EFQM Excellence Mode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http://www.eknowledgecenter.com/articles/1010/101 0.htm.

8. Drucker, P., (2002)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 St. Martin's Press, USA.

9. Davenport T. H., De Long D. W., Beers M. C., (1999)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i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Yearbook, edited by James W. Cortada and John A. Woods, Boston Oxford Press, pp. 89-107.

10. Edwards, J. R. (1991). “Person-job fit: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 In C. L. Cooper and I. T. Robertson (Ed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p. 283-357).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1.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12. Ibarra,H.(1993).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6,3:471-501.

13.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 pp. 75-93. 14.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 –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 pp. 71-79.

15. Kristof, A. L. (1996).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49, 1-49.

16. Kristof-Brown, A.L., Zimmerman, R.D., & Johnson, E.C.(2005).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s’ fit at work: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job, person–organization, person–group, and person–supervisor fit.”

17. Krackhardt,D. & J.Hansen.(1993)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04-111

18. Riordan, C. M. (2000). “Relational demography within groups: Past developments, contradic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In K. M. Rowland & G. R. Ferris(Ed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 19, pp.

131-173). Stamford, Connecticut: JAI Press.

19. Metaxiotis, K. , Ergazakis, K. , Psarras, J., (2005) “Exploring the world of knowledge

(8)

management: agreements and disagreements in the academic/ practitioner community, ”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9(2), pp.6-18,2005.

20.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1. Peter J. Sher and Vivid C. Lee (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facilitator for enhanc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 41, No. 8, pp. 933-945.

22. Posner, B. Z., Kouzes, J M., & Schmidt, W. H. (1985). “Shared values make a difference: An empirical test of corporate culture,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4(3), 293-309.

23. Sarvary M.,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pp. 95-107.

24. Strassmann, P.A. ( 1999 ) , “The Value of Knowledge Capital,”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strassmann.com.

25. Stewart T. A.,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Fortune Magazine. 26. Sveiby K. E., (1997)“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Managing & measuring knowledge-based assets, ” San Francisco, Calif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27. Schneider, B. (1987). “The people make the place,” Personnel Psychology, 40, 437-453.

28. Scott, J. (2002),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29. Tobin J., (1978) , “Kermit Gordon 1916-1976 Year Book, ”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78.

30. Scroggins,W.A.(2003).“Selection, meaningful work, and employee retention: A self-concept based approach to person-job fi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31. Scroggins, W.A.,& Benson, P.G.(2007). “Self-concept-job fit: Expanding the person-job fit construct and implications for retention management.” In D. J. Svyantek & E. McChrystal (Eds.), Refining familiar constructs: Alternative

views in OB, HR, and I/O (pp. 209-229).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32. Seidel, M. D. L., Polzer, J. T., & Stewart, K. J. (2000). “Friends in high plac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s on discrimination in salary negoti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45: 1-24

33. Mehra, A., Kilduff, M., & Brass, D. J. 2001. “The social networks of high and low self-monitors: Implications for workplace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46(1): 121-146.

34. Wiig K. M., “Knowledge Management Foundations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How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Create, Represent, and Use Knowledge, ” Arlington Texas: Schema Press, 1993. 35. Walsh, J. P., and G. R. Ungson. (1991).

“Organizational Mem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1): 57-91.

36. Muchinsky, P. M., & Monahan, C. J. (1987). “What is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Supplementary versus complementary models of fi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 268-277.

37. Wasserman, Stanley Faust, Katherine. (199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8. Pervin, L. A. (1968).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as a function of individual environment fi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9, 56-68.

39. Yu, S. H., Kim, Y. G., and Kim, M. Y. (2004), “Link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driver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Proceeding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pp.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eople need high level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to receive and deconstruct media messages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enior Secondary Enriching Knowledge for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5) Dynamic Earth Series – Geology of Hong Kong and Slope Safety System..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Creative thinking /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 Self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98. H., Som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otent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時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台灣已加入了 WTO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企業面臨劇變之環境及廣闊的物料採購市 場,若能善用「知識管理」( Knowledge

Lessons-learned file (LLF) is commonly adopted to retain previou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for future use in many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 Current practice in capturing L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