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Copied!
1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曾治乾博士、葉國樑博士. 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 因素研究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ayi County. 研 究 生:陳 靜 怡. 撰.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29 日.

(2) 誌 謝 從鍵盤上敲打出這本論文的第一個字開始,一直到現在這本百餘頁 的心血即將付梓成冊,心中百感交集,既是雀躍亦是失落,回想踏入師 大的那一刻起,多少日子埋首於書桌前,犧牲與稚子的家庭歡樂時光、 犧牲工作之餘的休息片刻,周旋於工作、家庭與學業之間,但深入師大 這座寶山,我確實滿載而歸…謹將滿溢的感謝獻給每一個曾經給我鼓勵、 幫助的你們! 首先我最感謝的尌是我的指導老師葉國樑教授及曾治乾教授,在論 文的撰寫過程中,葉老師給予了我大方向的引導,曾老師提點了我無數 個小迷思,老師們在每一個關鍵時刻為我開啟了一扇明窗,在兩位教授 亦師亦友的指導之下,讓我能盡情的揮灑個人的想法及創意。此外也非 常感謝從嘉義遠道而來黃禎貞老師,擔任我論文的評審委員,老師每次 精闢的見解都令我眼界大開,有了三位老師寶貴的意見,使我的論文能 更加豐富完整。 其次我要感謝呂建德副教授及胡凱揚助理教授,雖未擔任本論文的 指導老師,但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斷的提供給我許多寶貴的意見, ii.

(3) 並協助我與國外學者聯繫,讓論文的撰寫過程更加順利。此外也感謝協 助問卷發放的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們,有了您們的幫忙,讓整個研究最艱 辛的部分得以順利完成,並且達到如此美滿的回收率。 再來,我要感謝最熱情、最活潑的碩專 100 同窗們,雖然犧牲了睡 眠、犧牲了家庭生活,但擁有你們的友情是我在這碩士生涯中最美好的 事! 特別是永不放棄的名嘴斯蘭,always open 的統計專家秉義、還有亦 敵亦友的美女秀文,感謝你們總是拉著我的進度往前走,經常犧牲自己 假日的時間與我一同奮鬥,給我莫大的鼓勵,如果沒有你們…可能一年 半載後,我仍未著手撰寫我的致謝。 最後,感謝親愛的老公,從準備考詴到完成論文,一路上無限的包 容及幫忙,我終於完成了! 你也出頭天囉! 感謝公公、婆婆及小姑,在我 上課的期間幫我照顧小孩,讓我心無旁騖的完成夢想,也感謝爸爸媽媽 的精神支持,讓我更有能量往前衝刺。最後…孩子們! 媽媽終於回來囉! 這段時間也辛苦你們了,我愛你們!! 靜怡 于師大 2014.季夏 i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之相關因素, 運用 Fishbein 的理性行動理論加入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來討論並驗 證之。 研究對象為嘉義縣市 102 學年度公私立大專院校在學學生,採分層 集束抽樣,取得有效樣本 431 份,研究工具為第一階段開放式引導問卷, 第二階段依開放式引導問卷所得之顯著信念進行編擬結構式問卷。 本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及重要他人對於 智慧型手機使用規範信念會因外在變項的水準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但對重要他人的規範其依從動機並未依其外在變項的水準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的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會因外在變項,特別是年級、自 覺心理健康狀況及每日使用時間長短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暨結果評價之相乘積和與 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重要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 規範信念暨依從動機之相乘積和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 範均呈顯著正相關。 ii.

(5) 四、研究對象之拒癮自我效能分數越低,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傾向尌 越高;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重要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 行為主觀規範越正向,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傾向尌越高。 五、以外在變項之「年級」 、 「自覺心理健康狀態」及「每日使用累計 時間」來預測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時,得以解釋其總變異量 14.2%, 投入理性行動論之重要變項:態度及主觀規範時,其解釋總變異 量提升 5.4%達 19.6%,最後加入拒癮自我效能變項時,其解釋總 變異量可高達 29.1%,顯著增加 9.5%。 六、研究對象外在變項之「年級」 、 「自覺心理健康狀態」及「每日使 用累計時間」 、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重要他人對於智慧 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及拒癮自我效能均能有效預測智慧型 手機成癮行為。. 關鍵字:智慧型手機、成癮、理性行動理論、自我效能. iii.

(6)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smart phone addic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ayi County and City. The data are analysed with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proposed by Fishbein and the self-efficacy theory by Bandura.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school year 2014 from both the national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Chiayi County and City.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stratified and cluster samplings, and obtains 431 valid samples. The first stage is to distribute the open-ended elicitation questionnaires. The second stage is to design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salient beliefs obtained from the open-ended elicitation questionnaires. Result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Subjects’ behavioural beliefs, outcome evaluation, and normative beliefs of the important others to use smart phon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the extraneous variables; bu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jects’ motivations to comply with the normative beliefs depending on the extraneous variables. 2. Subjects’ smart phone addiction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epending on the extraneous variables, especially in year of college, self-perceived mental health, and time of using smart phone every day. 3. The multiplication outcome of subjects’ behavioural beliefs and outcome evaluation in using smart phon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 to the attitude of using smart phone; the multiplication outcome of the important. iv.

(7) others’ normative beliefs and subjects’ compliance motivation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 to the subjective norm of using smart phone. 4. The lower subjects’ self-efficacy in addiction cessation, the higher the tendency to the smart phone addiction. The more positive in attitude of using smart phone and in the important others’ normative beliefs to use smart phone, the higher the tendency to the smart phone addiction. 5. To predict a smart phone addiction from the extraneous variables “year of college,” “self-perceived mental health,” and “time of using smart phone everyday,” the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s 14.2%. When the important variables of TRA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are included, the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creases 5.4% to 19.6%. When the variable of self-efficacy in addiction cessation is included, the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creases 9.5% to 29.1%. 6. A smart phone addiction is able to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from subjects’ extraneous variables “year of college,” “self-perceived mental health,” and “time of using smart phone every day,” attitude in using smart phone, the important others’ normative beliefs in using smart phone, and self-efficacy in addiction cessation.. Keywords: smart phone, addiction,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self-efficacy. v.

(8)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7 第五節 名詞定義 ................................................................................... 8 第二章、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概述及現況............................................... 13 第二節 智慧型手機成癮的成因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智慧型手機成癮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 29 第四節 理性行動理論及其應用 ........................................................... 35 第五節 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 ........................................................... 39 第三章、研究方法 .........................................................................................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7 第四節 實行步驟 ................................................................................... 53 a.

(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54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 60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外在變項分佈 ....................................................... 60 第二節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 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關係 ................................................................. 71 第三節 態度、主觀規範與各子信念間的關係................................... 83 第四節 研究對象之外在變項及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主觀 規範及拒癮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的關係......................... 95 第五節 研究對象之外在變項及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主觀 102 規範、拒癮自我效能對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的預測....................... 10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113 第一節 結論 ......................................................................................... 113 第二節 建議 ......................................................................................... 114 參考文獻 ....................................................................................................... 117 附錄一 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調查開放式問卷................................. 130 附錄二 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及成癮調查問卷初稿 ............................................................................................................... 131 附錄三 問卷專家效度名單 ................................................................. 141. b.

(10) 附錄四 結構式問卷專家效度考驗 ..................................................... 142 附錄五 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及成癮調查問卷 .... 146. c.

(11) 表目次 表 1-1 教育程度等級評分表 ........................................................................ 10 表 2-2 職業類別與等級評分表 .................................................................... 11 表 1-3 家庭社經地位換算表 ........................................................................ 12 表 2-1 智慧型手機之定義統整表 .............................................................. 14 表 2-3 國內外手機成癮量表相關文獻探討 ................................................ 25 表 2-4 智慧型手機成癮相關因素之文獻探討 .......................................... 28 表 2-5 國內外青少年與手機成癮之相關文獻探討 .................................... 30 表 3-1 嘉義縣市 102 學年度大學院校、技專院校大學生人數一覽表 .... 46 表 3-2 預詴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52 表 3-3 變項編碼方式與意義 ........................................................................ 54 表 4-1-1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基本資料分佈 ................................................. 63 表 4-1-1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基本資料分佈 ................................................. 64 表 4-1-2 現持有智慧型手機廠牌類別分佈 ................................................. 65 表 4-1-3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年資分佈情形 ..................................... 66 表 4-1-4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上網連線方式之分佈情形 ......................... 66 表 4-1-5 研究對象每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累計分佈 ......................... 67 表 4-1-6 研究對象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 app 排序表 ............................ 68. a.

(12) 表 4-2-1 變項資料合併表 ............................................................................. 72 表 4-2-2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 ......................................................................................................... 74 表 4-2-3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智慧型手機使用結果評價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 ......................................................................................................... 76 表 4-2-4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的行為規範信念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8 表 4-2-5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依從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0 表 4-3-1 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態度之分佈情形 ...................................... 84 表 4-3-2 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行為信念分佈情形 .................................. 85 表 4-3-3 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結果信念分佈情形 ................................. 86 表 4-3-4 態度與行為信念暨結果評價相乘積(∑Bi*Ei)的相關矩陣 .......... 87 表 4-3-5 他人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主觀規範分佈情形 ..................... 88 表 4-3-6 他人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規範信念分佈情形 ..................... 89 表 4-3-7 個人依從重要他人的動機之分佈情形 ......................................... 90 表 4-3-8 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暨依從動機相乘積(∑NBj*MCj)的相關矩陣 ................................................................................................................. 91 表 4-3-9 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態度之細項分佈情形 .............................. 91. b.

(13) 表 4-3-10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之細項分佈情形 ............... 92 表 4-3-10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之細項分佈情形 ............... 92 表 4-3-11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結果評價之細項分佈情形 ....... 93 表 4-3-12 他人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主觀規範細項分佈情形 ............ 94 表 4-4-1 外在變項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97 表 4-4-2 態度、主觀規範、拒癮自我效能對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之相關 矩陣 ......................................................................................................... 99 表 4-5-1 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預測變項之多元共線性診斷結果 ............................................................................................................... 104 表 4-5-2 研究對象外在變項、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拒 癮自我效能對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之階層複迴歸分析................... 107 表 4-5-3 態度、主觀規範及拒癮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之階層 迴歸分析 ............................................................................................... 109. c.

(14) 圖目次 圖 2-1 理性行動理論架構圖 ...................................................................... 35 圖 2-2 行為意圖與其決定因子示意圖 ........................................................ 36 圖 2-3 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 ...................................................................... 40 圖 2-4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區別示意圖 ................................................ 41 圖 3-1 研究架構............................................................................................. 45 圖 4-1 理性行動理論加入自我效能之各變項關係圖 .............................. 110. a.

(15)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 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近年來全球通訊技術迅速發展,行動電話由最原始的語音通話、文 字簡訊功能,透過第二代(2nd -generation,2G)、第三代(3rd-generation, 3G)…甚至是未來即將推出的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其功能不再侷限於語 音通話及文字簡訊,而是運用架設完善的軟體系統,執行相關的應用程 式達到多媒體播放、資料存取、行動商務、遊戲娛樂、電子地圖及拍照 等等多元化功能,智慧型手機如同電腦一般能隨心所欲的下載應用程式, 執行諸多生活輔助相關功能,例如:遙控電子儀器、金融轉帳、購物、 卡路里計算、統一發票兌獎(胡仕儀,2011)、語言學習、網路訂票…等 等,網際網路的豐富資源搭載行動上網的便利性,智慧型手機發揮了加 乘的綜效,您也許不陌生…路上、餐館、車站、大眾運輸工具上、甚至 是朋友、家庭的聚會場合,隨處可見沉默無聲的「低頭族」 ,聚會場合中 聚集在同一空間的友人藉由行動上網聯結社群網站訊息交流,現場無聲 寂靜,在另一端網路空間裡熱絡交流,如此捨近求遠的人際互動景象已 1.

(16) 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擴散開來。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自 2006 年初至 2012 年 1 月底 3G 行動通訊服務的申請戶數由一百四十六萬戶攀升到兩千一百萬 餘戶,短短六年期間,成長了一千九百五十餘戶,直線上升的數據也意 味著我們正進入人手一機隨時隨地都能翱翔網路世界的 3G 行動通訊多 媒體生活。美國 Pew Research Center (2012)調查結果顯示於 2011 年 5 月 至 2012 年 2 月期間全美境內不論是都會或市郊、男性或女性、年輕族群 或中老年族群,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數皆有成長的趨勢,尌全美持有比 例來說,由 2011 年五月的 35% 增加到 2012 年二月的 46%,全美 88%的 行動電話用戶中即占有 46%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換言之持有行動電話的 五個人中,只有兩個人非智慧型手機用戶,由此可見智慧型手機於行動 通訊產業中已經逐漸成為未來的主流。同時隨著市場競爭價格降低加上 通訊產品的方便性,學生族群手機的持有比例已經不在少數;英國國家 通訊委員會(ofcom, 2011)公佈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四分之一(27%)的 成人及將近二分之一(47%)的青少年擁有智慧型手機。James Richard 指出 2009 年第二季世界各國智慧型手機使用人口 16.9%相較於 2008 年第二季 的 10.3%成長迅速,其中又以大學生人口激增幅度最高,統計數據顯示 2009 年 2 月到 2009 年 10 月大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人口由 27%竄升至 2.

(17) 38.5%。國內數據金車教育基金會(2013)針對全國北中南都會區與鄉鎮共 二十四所學校進行「2013 青少年使用行動電話調查報告」 ,調查對象從國 小五年級到大學學生,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的大學生持有智慧型手機, 相較於 2005 年的調查結果大幅成長了 2.5 倍,其中一成五的青少年選擇 行動上網吃到飽,大學生更是高達三成五,手機對青年族群所帶來的影 響的確不容忽視。此外青少年追求流行的趨勢也展現在手機種類的選擇 上,約有 27.25%的青少年持有智慧型手機,並有 35%的學生表示即便已 經擁有手機,看到新上市的手機時仍有想要購買的慾望;調查結果更進 一步指出約有 93%的青少年會因為手機沒帶、手機沒電、電話撥打不通 或對方未接來電、手機被監控及通話時間過長而感到焦慮不安,關於此 一狀態曾有媒體稱之為手機成癮症,但目前為止仍缺乏確切的學術定義 及文獻加以探討之。 在青少年的媒體使用行為中,過去針對網際網路成癮相關議題甚多, 2008 年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策畫執行「2008 全國青 少年媒體使用行為」針對全國國高中職學生進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網 路」是青少年認為最重要的媒體、其次為電視,青少年每周使用網路 16.1 小時,所佔比例最高,其次為看電視每週 15.36 小時,及使用手機每週 4.94 小時,總計 43.7 小時/週,時數超過一般上班族每週 40 小時的上班 3.

(18) 時數。而不適當的網路使用行為對青少年造成的負陎影響眾所皆知,包 括學業荒廢(戴秀津,2004)、飲食不定、睡眠不足、手腕關節肩頸痠痛、 活動量減少、眼睛乾澀、視力減退、現實社交障礙(戴秀津,2004)…等 等。 相較於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使用,結合行動上網技術的智慧 型手機在連結上網的便利性中顯得更為輕巧、隨時隨地。18-25 歲的大學 生對於自身的行為自制能力以及是非對錯的判斷力不如成年人來得成熟 穩定,在享受先進便利、多元多變的科技產品之餘,容易因一時的喜好 而產生不健康的使用方式。回顧過去文獻手機使用對於青少年的影響少 數出版提及注意力不集中、疲倦(Feyching, 2012)、社交恐懼、躁鬱(王智 弘,2006)、眼睛疲勞、視力減退、肩頸痠痛、下背痛(Hakala et al.,2006)、 甚至是工作及生活鬆散(Richard, 2009),長期來看 Hardell (2008) 亦於研 究指出過度的使用手機,與某些腦部腫瘤相互關聯;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0 已確定將無線射頻列入青少年健康的潛在影響因素,並於 2011 年呼籲青 少年使用行動電話日趨普遍,其終身潛在電磁暴露期也更長,世界衛生 組織(2011)也積極倡導必頇針對該族群做進一步的研究。以上也凸顯出未 來在校園中的網路成癮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更令人擔憂的問題,青少年 時期在人生的發展階段中視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建立終身健康生 4.

(19) 活型態的關鍵期,因此深入探討大學生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現況及其伴隨 而來的身心變化,以協助未來大學生釐清行動裝置使用之利弊,選擇正 確的使用行為,減少便利的科技產物下所造成的副作用,故引發「大學 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動機。 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為一個解釋並預測人類行 為的架構(Ajzen, 1991),該理論藉由個體本身對行為的「態度」 、個體感 受到重要他人對行為的「主觀規範」 、及加上個體對於掌控特定行為的自 覺能力來加以預測及解釋行為的發生(自我效能)。本研究擬參酌 Fishbein 的理性行動論及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來預測智慧型手機的成癮行為, 透過大學生對於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的態度、信念、自我效能及行為產 生來探討影響大學生持有智慧型手機與成癮狀態之相關因素。並期望藉 由研究所得結果做為家長及教師們輔導學生避免成為「低頭族」的參考, 減輕先進科技發展之下為學生帶來的身心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背景及動機,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智慧 型手機成癮現況及其外在因素、使用行為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關係,目 的分別敘述如下:. 5.

(20) 一、暸解研究對象外在變項(性別、年級、科系、家庭社經地位、開始使 用手機時間、手機網路連線方式、每日手機使用時間及自覺健康狀態)、 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智慧型手 機成癮之自我效能及網路成癮行為之現況。 二、分析研究對象之外在變項、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智慧型手機 使用行為主觀規範、智慧型手機成癮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 彼此間的關係。 三、探討研究對象之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及結果評價與智慧型手機 使用行為態度之間的關係。 四、探討研究對象之重要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規範信念及研 究對象的依從動機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之間的關係。 五、探討研究對象外在變項、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智慧型手機使 用行為主觀規範、智慧型手機成癮之自我效能對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 的預測。.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外在變項分佈情形為何?. 6.

(21) 二、研究對象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的分佈情形為何? 三、研究對象重要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主觀規範分佈情形為 何? 四、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成癮之拒癮自我效能分布情形為何? 五、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現況為何? 六、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關係為 何? 七、研究對象外在變項與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的規範信念及依 從動機的關係為何? 八、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其子信念間的關係為 何? 九、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拒癮自我效能與智慧 型手機成癮的關係為何? 十、研究對象外在變項、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主觀規範、拒癮自我效能 是否能有效預測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欲驗證的假設如下: 7.

(22) 一、研究對象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及結果評價會依其外在變項的 水準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規範信念及個人依從的動機會依 其外在變項的水準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智慧型手機拒癮自我效能會依其外在變項的水準不同而 有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暨結果評 價相乘積有顯著相關。 五、研究對象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規範信念暨個人依從動機相 乘積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有顯著相關。 六、研究對象智慧型手機成癮之拒癮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有 顯著相關。 七、研究對象外在變項、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他人對於智慧型手機 使用行為主觀規範及智慧型手機拒癮自我效能可以有效預測智慧型 手機成癮行為。. 第五節. 名詞定義. 本研究中欲解釋之名詞如下: 一、智慧型手機:指手機內建開放式作業系統及足夠的運算能力,並與電 腦同步更新資料、自由安裝軟體,具有無限擴充能力謂之。 二、智慧型手機成癮:本研究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定義為因過度使用智 慧型手機,而影響到個人的身心狀態及生活作息;操作型定義上是指 填答由 Min Kwon 等人所(2013)發展及驗證的 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SAS)。 8.

(23) 三、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源自於 Fishbein 及 Ajzan(1980)的理性行 動理論,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係指個人對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 觀判斷,本研究所指個人對智慧 型手機使用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觀 價值判斷。 四、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結果評價:Fishbein 及 Ajzan (1980)的理性行動 理論中,結果評價(Outcome evaluation)是指個人對行為所導致結果的 正負向評價。本研究種係指個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後所導致結果的 正負向評價。 五、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根據理性行動理論指出,行為態度與主觀 規範為行為意圖之共同決定因素,態度(attitude)是指個體從個人的觀 點來衡量某行為的發生之正向或負向評價(Fishbein & Ajzan,1980)。本 研究所指為研究對象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所抱持之正負向評價。 態度與行為信念及結果評價的乘積總和可視為一間接性的測量指標, 其所得分數越高,表示態度越正向。 六、規範信念(Normative Bilief):源自於 Fishbein 及 Ajzan(1980)的理性行 動理論,指重要他人對於個人採取特定行為的看法,本研究係指重要 他人對於研究對象使用智慧型手機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觀判斷。 七、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Fishbein 與 Ajzan(1980)於理性行動 理論指出依從動機是指個人遵從重要他人規範的動機或意願,本研究 中所指重要他人所持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規範,研究對象其依從的 意願程度。 八、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理性行動理論中指出,主觀規範 (Normative norm , SN)是指個體所處的環境中,其感受到社會對於某 行為發生的約束及規範(Fishbein & Ajzan,1980)。本研究所指個人對於 9.

(24) 重要他人認為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的認知,與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 乘積總和可視為間接性的測量,所得分數越高,則依從重要他人的規 範強度越強。 九、拒癮自我效能:源自 1977 年 Bandura 於社會認知理論中所提出的自 我效能概念,其定義為個體對於自己是否能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完成某 一特定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Bandura, 1986)。本研究中係指個人在 危險情況下控制自己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能力,該危險情況係指無聊 想打發時間時、想知道某些資訊時或其它因個人渴望使用而使用之情 況。 十、家庭社經地位:根據林生傳(2005)修改自美國 Hollingshead 之「兩因 素的社會地位指數」研究對象之父母親教育程度(見表 1-1)及職業類 別(見表 1-2),計算出研究對象之家庭社經指數(見表 1-3),並依其家 庭社經指數分為高社經地位、中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中低社經 地位及低社經地位等五級,本研究將家庭社經地位五等級合併為三等 級,分別為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及低社經地位。. 表 1-1 教育程度等級評分表. 等. 級. 教 育 程 度. 第Ⅰ級. 研究所以上. 第Ⅱ級. 大學. 第Ⅲ級. 專科. 第Ⅳ級. 高中職. 第Ⅴ級. 國中以下. 10.

(25) 表 2-2 職業類別與等級評分表. 等級. 類別. 第Ⅰ級 高級專業人員、 高級行政人員. 職業種類 大學(專)校長、大學(專)教師、醫師、 大法官、科學家、中央、院轄市政府特 任或簡任級公務員、立法委員、監察委 員、考詴委 員、大公司、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將 級軍官. 第Ⅱ級 專業人員、中級 行政人員. 中小學校長、中學教師、會計師、法官、 推事、律師、檢察官、工程師、建築師、 護理師、藥師、薦任級公務人員、公司 行號科 長、課長、院轄市議員、經理、協理、 襄理、副理、校級軍官、警官、作家、 畫家、音樂家、新聞、電視記者. 第Ⅲ級 半專業人員、一 般性公務人員. 技術員、技佐、小學教師、委任級公務 人員、科員、行員、出納員、縣市議員、 鄉鎮市民代表、批發商、代理商、包商、 尉級軍. 官、警察、護士、. 檢驗師、消防隊員、船員、秘書、代書、 演藝人員 第Ⅳ級 技術性工人. 技工、水電工、店員、小店主、零售商、 推銷員、自耕農、司機、裁縫師、廚師、 理髮師、美容師、推拿師、郵差、士(官) 11.

(26) 兵、打 字員、領班、監工 第Ⅴ級 無(非)技術性工 人、其他. 工廠工人、學徒、小販、佃農、漁夫、 工人、勞工、清潔工、雜工、臨時工、 工友、建築物看管人員、門房、傭工、 女傭、侍應生、家庭主婦(夫)、無業、 退休. 表 1-3 家庭社經地位換算表. 教. 教. 職. 職. 育. 育. 業. 業. 社經地位指. 程. 指. 等. 指. 數. 度. 數. 級. 數. 界線. 等級. 類別. Ⅰ. 1. Ⅰ. 1. 1*4+1*7=11. 11-18. 一. 高社經. Ⅱ. 2. Ⅱ. 2. 2*4+2*7=22. 19-29. 二. 中高社經. Ⅲ. 3. Ⅲ. 3. 3*4+3*7=33. 30-40. 三. 中社經. Ⅳ. 4. Ⅳ. 4. 4*4+4*7=44. 41-51. 四. 中低社經. Ⅴ. 5. Ⅴ. 5. 5*4+5*7=55. 52-55. 五. 低社經. 12.

(27)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概述及現況」 ,第二 節為「智慧型手機成癮的成因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智慧型手機成癮對 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理性行動論及其應用」 ,第五節「自 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 第一節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概述及現況 一、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在崛起初期,定義莫衷一是,最初的起源是來自於行動 電話與個人數位助理(PDA)的結合,當時被稱之為 PDA Phone,當時係指 具有 PDA 功能的手機,後來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增加、電子科技產業的精 進,PDA 功能的手機逐漸演化成具備行動上網、影音撥放傳輸、數位相 機、收發電子郵件、螢幕 Qwerty 鍵盤、生活日誌、備忘錄…等充足智慧 的功能,當時並未將其命名為智慧型手機,而是稱作為特色手機(Feature Phone),然而生產公司在做市場區隔時,通常會依照手機的價位做高低階 的區別,換言之,每一款 Feature Phone 都依照價位及特色牽動著它軟體 的安裝,手機具備其單一的特異化功能,讓廠商及消費者都能有一個皆 大歡喜的選擇(黃彥達,2005);但如果手機能像電腦一樣,內建式作業系 13.

(28) 統,消費者能依照自己的需求下載軟體,將手機的功能塑造成個人化的 型態,豈不更令人愛不釋手?也因為這樣的需求出現,造尌了現在的「智 慧型手機」,本研究將智慧型手機的定義初步整理,如下所述:. 表 2-1 智慧型手機之定義統整表. 研究者/研究單位. 定義.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4). 1.具有開放式作業系統 2.具備足夠的運算處理能力 3.可容許使用者自由選擇其應用軟體.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將資訊傳輸功能內建於以語音為中心之通訊. MIC(2004). 裝置. 黃彥達(2005). 智慧型手機和功能型手機最大的差異在於智 慧型手機有開放的作業系統,可任由使用者 任意的安裝所需要的軟體,尌像是一部微型 的電腦一般。. 陳其生(2007). 智慧型手機應有內建支手機通訊功能,並且 有開放的作業系統及強大的運算能力,能與 電腦同步更新資料並自由地安裝軟體,具有 擴槽擁有強大的擴充能力謂之。. 侯鈞元(2008). 智慧型手機是應具備 PDA 功能的手機,並採 用開放式作業系統,但以手機架構設計製造。. 14.

(29) 表 2-1 智慧型手機之定義統整表(續). 張銀濤(2009). 1.開放式的作業系統帄台 2.提供語音、上網、PIM、音樂、照相、電子 地圖等個人行動商務及行動娛樂中心等整合 的基本功能 3.以第三者軟體(行動商城、資訊中心等)提供 個人化需求的擴展. Richard (2009). 為一種先進的蜂巢式電話,提供了手機的傳 統功能,如通話、簡訊,但增設了電子郵件 的發送,管理個人的能力(PDA),網路連結, 運用移動應用程序,造訪各種豐富的多媒體 內容,如視訊及音頻。. Oulasvurta et al. (2012). 智慧型手機是掌上型的個人電腦,便攜式的 訊息來源及通訊科技. Oxford Dictionaries. 行動電話能執行許多近似電腦的功能,例如. (2013). 相對大的螢幕並內建作業系統能夠執行通用 的應用程式。. 來源: 本研究整理. 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現況 人類的第一支行動電話是 Motorola 的研究工程師 Martin Cooper 於 1973 年提出 (Ruhl ,2008),至今整整 40 年,行動電話的形式由磚頭大小 的蜂巢式黑金剛行動電話經歷 2G 的袖珍行動電話轉變至今 3G、4G 大螢 15.

(30) 幕的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仰賴第三代行動通訊作業(3G),進行高速 傳輸的數據能力,配合智慧型手機的硬體支援,使用者能執行定位服務、 手寫程式、影像傳輸、遠端監控、網路互動、視訊電話、視訊會議、資 料及語音傳遞、個人生活管理、個人化設計及娛樂休閒等任務(禹帆,2002), 近期結合 PDA、手機語音通話、網路雲端顯示器於一身的智慧型手機掀 起了另一種「網路使用習慣」陏命,讓全球不分年齡的科技狂熱者趨之 若鶩。在 3G 手機逐漸取代 2G 的時代,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 高(呂奕熹,2011);根據 Ipsos Mori 市場研究機構統計顯示 2011 年全球 智慧型手機用戶大幅增長, 1 月到 10 月英國智慧型手機使用佔有率從 30%增至 45%,美國由 31%提升了 7%至 38%,法國由 27%增加了 11%也 趨近於 38%,德國與日本也上升了 5~6%,分別為 23%及 17%, Google 委託 Ipsos Media CT 及 TNS Intratest 針對全球性的智慧型手機的調查指出, 世界各地智慧型手機上網使用率持續增加,花費在行動上網的時間也增 加了,有超過 50%的智慧型手機用戶表示:每天使用他們的手機上網。國 內部分 2011 的第一季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約 26%、逐年攀升 2013 年的第 一季數據指出已達 51%(our Mobile Planet ,2013),而在這 51%的持有人口 當中,有 69%的人表明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並且是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3)統計資料顯示 2006 年 1 月 16.

(31) 31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止,第三代行動通信(3G)用戶由 1,457,476 戶竄 升至 23,528,474 戶,而 2G 行動通信用戶則是相反曲線逐年下降中,數據 顯示國人的電話通訊習慣正在轉換,與智慧型手機使用人數逐年增長不 謀而合,也意謂著未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口數將持續增加。 根據 Google 訪談台灣地區 1000 名 18 到 64 歲智慧型手機使用者, 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中:溝通佔 86%,其中包括連結社交網路(佔 75%) 及收發電子郵件(佔 74%);掌握新知佔 75%,多數人是執行網站或部落 格瀏覽及評論(68%),另一部分是於入口網站或電子雜誌閱讀最新消息 (53%);最多數人操作的用途是娛樂佔 94%,用瀏覽、遊戲、音樂及觀看 影片排遣時間(Our Mobile Planet,2013)。智慧型手機的無限擴充功能,伴 隨著生活無限延伸,除了多元化的功能也隨時隨地的豐富了人們生活, Google 的訪談結果中有 16%的使用者表示寧可沒有電視也不能沒有智慧 型手機,智慧型手機易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有 47%的使用者在購物之 前會 GPS 定位尋找商家並且與商家連絡,40%會運用此途徑瀏覽商家網 站、閱讀評價,有 20%的人會上網推薦或分享優質的商家,另外有 20% 會直接上網線上購買或連結實體店陎購買。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超越以 往的行動電話能已列點或陳述的方式描述,依照使用者的喜好及經濟狀 況,經由各作業系統的虛擬商店進行免費或付費的下載,所能擴充的功 17.

(32) 能自然是不在話下,與使用者的生活更為緊密相連 (Oulasvirta et al., 2012)。. 第二節 智慧型手機成癮的成因與相關研究 一、智慧型手機成癮定義 許多文獻針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行為上多以過度使用、依賴、 成癮或有問題的手機使用來呈現,但針對手機的使用程度似乎找不 到較一致的定義或測量方式,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探索也是於極近幾 年才逐漸出現。 在探討智慧型手機成癮之前,先簡單描述並釐清依賴、習慣與 成癮等詞,藉以幫助本研究之界定與陳述。 (一)依賴: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的定義「依賴」是一種不 適應的物質使用型態,造成功能性的損害或困擾,且出現耐受性、 戒斷、長時間使用比預期更多量的物質,經常企圖減少或停止使 用卻一再失敗,不斷花費時間在與物質使用相關的活動上。 依賴分為生理依賴及心理依賴: 1. 生理依賴:指某些物質會改變生理功能,重複使用後生理狀 18.

(33) 態產生改變,倘若終止使用該物質,尌會產生身體不 適的戒斷症狀,需要靠該物質來維持生理功能的正常 運作。 2. 心理依賴:指習慣性的為避免不愉快的感覺而使用某物質, 以逃避煩惱、壓力,尋求舒暢、快樂的感覺;基於上 述原因持續或週期性的間歇使用該物質,以致於在心 理形成強迫性的需求,只能一再的利用該物質來達到 精神的滿足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對依賴一詞也做了簡單的描述:需要根據某事 或某人的支持、維持功能或生存的狀態。在藥物或酒精的使用上, 意味著需要重複劑量的藥物或酒精來感覺良好或避免不好的感覺 (世界衛生組織,1964)。世界衛生組織於 1964 年亦指出可以依賴 (Dependence)取代癮(Addiction)一詞,表明緣起於重複使用某物質, 並經週期性或連續性的使用後,產生必頇依賴此物質的狀態。而 依賴與濫用一詞於 DSM-IV 提及,濫用(Abuse)定義為未達生理依 賴或生理依賴的程度,但呈現出反覆的功能損害或不適應的使用 型態,臨床上嚴謹的定義上診斷需要一年的觀察期(唐心北, 2011)。 19.

(34) (二)習慣: 在一片探討智慧型手機成癮或過度使用的聲浪中,芬蘭及美 國學者提出「習慣」的看法,表示檢查手機(checking habit)的習慣 讓智慧型手機變得更無孔不入,根據研究資料證實絕大多數的智 慧型手機用戶都如同強迫症一般,不時的查看手機,如不查看尌 感覺到渾身不自在,而重複檢查的內容通常為:電子郵件、連絡 人、某些微型軟體(applications,app)、或社群服務,計算其滑開 鎖鍵至觀看完所有想查看的應用程式,前後時間不超過 30 秒;此 外查看的時間點並非固定,任何情境都是有可能觸動智慧型手機 使用者檢查行為的產生(Oulasvurta et.al., 2012);柯永河教授將「習 慣」界定為: 「由刺激與反應穩定關係所構成的基本心理單元」此 定義看似簡短但態度嚴謹,可被各領域行為科學家所接受(柯永河, 2005)。 美國社會工作師畢爾克達兒定義「習慣」 是學來的行為模式, 且行為的出現幾乎是自動、不受意志控制的,而是因為無數次的 重覆運作所致。所謂「幾乎」即意謂著並非所有的習慣都是自動 的,其背後仍存在著思考,也表示著習慣仍是經過認知過程決定. 20.

(35) 以後所得到的結果(柯永河,1997)。 畢爾克達兒說明習慣有良好 及不良好之分,負向習慣會帶來負陎的感受,反之正向習慣跟隨 而來的是快樂、實質的美感或學業上的高分…等等。事實上判斷 自己的良好或不良好習慣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習慣的形成 還有一項重要的環節,即強化或增強,正向強化是指當一個人做 出某一個反應去獲得它所追求的東西或狀態時可獲得的快樂;負 向強化是指當一個人從所承受的痛苦中得以解放時,因為痛苦的 消失而感受到輕快愉悅的快樂,畢爾克達兒認為所謂的快樂,尤 其是來自於負向增強的快樂,遠比避免處罰的痛苦來的重要,因 為不良習慣帶來的負向或正向快樂往往比它所帶來的痛苦要來的 深刻快速,或渴望性高。正所謂不良習慣難戒,良性習慣也不易 傳承即為此意(柯永河,2005)。Oulasvirta 等人亦推測智慧型手機 使用的強化因子,可能為(1)訊息(2)互動(3)提醒,及尌操作型定義 來說「癮」被定義成一個反覆頻率的習慣,並且與風險、疾病相 關連,造成個人及社會的問題,主觀感受為一種失去控制的感覺。 在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中,僅承認了相同特質的賭 博疾患,將其列入衝動控制疾患來說明之,但針對網路成癮及智 慧型手機仍未明確界定,成癮是一個相當掙扎的驅動行為以維持 21.

(36) 有效的自我調節於不良習慣中,換言之成癮與習慣之間是一個連 續的過程,而我們通常也將網路成癮或媒體成癮詮釋為喪失控制 的自我效能,至於對智慧型手機而言,什麼是好的習慣?什麼是 壞的習慣?導致人們過度的使用、甚至是成癮,必頇是致力的方 向(Oulasvurta et al., 2012)。 (三)成癮: 成癮(Addiction)是大腦報償、動機及記憶相關迴路的慢性疾 病,迴路功能發生障礙時會引發一些生物、心理、社會及精神的 行為表現,也尌是說個體病理性的追求由物質所得到報酬或紓解。 成癮的特性為無法堅決的、持續的戒除,行為控制障礙,有渴望 感、同時也降低辨識他人顯著的問題行為及人際關係,並伴隨一 個不正常的情緒反應。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般,成癮經常陷於復 發與緩解的循環週期中(ASAM, 2013)。ASAM (American Society of Addiction Medicine) 根據成癮的簡短定義,同時亦指出成癮的 ABCDE 五大特色:A(Abstain)無力持續戒除、B(Behavioral)行為控 制障礙、C(Craving)對藥物或報償物有增加渴望的感受、 D(Diminished)降低辨識問題行為及人際關係的能力、E(Emotional) 有不正常的情緒反應,詳述請見表 2-2。 22.

(37) 表 2-2 成癮之五大特色 A. 無力持續戒除 (Inability to consistently Abstain) B. 行為控制障礙 (Impairment in Behavioral control) C. 渴望;對藥物或報償有增加的感受 (Craving; or increased “hunger” for drugs or rewarding experiences) D. 降低辨識問題行為及人際關係的能力(Diminished recognition of significant problem with one’s behavior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 有不正常的情緒反應(A dysfunctional Emotional response) 資料來源:引自 American Society of Addiction Medicine 2013.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癮(Addiction)的定義是指「一種慢性 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因為持有著無法抗拒再度使用的慾望,而 藉由重複地使用該物質所導致。隨著物質用量有增加的傾向,以 及耐受、克制、戒斷等現象的出現,依靠物質的結果而產生心理 及生理上的依賴」。 癮一詞早期被用以描述藥癮或物質濫用的部份,事實上許多 非物質的成癮行為也逐漸被用「成癮」討論之,例如:賭博、購 物、性行為、網路使用、線上遊戲、智慧型手機等(Kwon et al, 2013), 尌賭博行為來說:贏錢的賭徒還想再贏,輸錢的賭徒拚了命的想 再贏回所輸的錢,他們對賭錢的渴望與成癮的情形如同吸毒一般, 23.

(38) 贏錢的欣喜若狂尌如同報償物一般,學者指出賭博的成癮也是一 種行為刺激大腦迴路的結果。此外研究指出,網路成癮是一種行 為性的成癮,而非物質性成癮所造成的心理與生理上依賴,它會 有耐受性、戒斷症狀、失控性或是強迫性行為;而且不同的使用 網路行為,可能導致不同的成癮類型(Young, 1998)。關於智慧型手 機的探索亦為極近幾年才開始如雨後春筍探出,文獻多數為探討 智慧型手機過度使用可能的相關因素,卻鮮少針對定義及診斷著 墨,學者指出智慧型手機成癮有許多方陎概念近似網路成癮,所 以智慧型手機成癮的界定標準可考量由網路成癮發展而來(Kwon et al., 2013),目前美國精神醫學會(APA)於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 統計手冊(DSM-V)中,因國際間對精神疾病的認定極為慎重,故 未將網路成癮明確界定為精神疾患,但已將之列入尚待更多研究 的疾病行列中,由此可見國際間已端倪到網路成癮可能會對社會 造成的負陎影響。而網路成癮加上行動電話的便攜性對於整個社 會而言,除了便利的優勢之外,對群眾的生理及心理恐怕又是另 一個考驗。針對目前國內外手機成癮的測量相關文獻,整理如表 2-3:. 24.

(39) 表 2-3 國內外手機成癮量表相關文獻探討. 研究者 廖婉沂(2008). 量表名稱 青少年使用手. 主要內容 對象為台灣地區青少年共 970 人,依. 機(行動電話)調 據青少年手機成癮模式是一個具有 查問卷. 三個因素的斜交模式,包含耐受性、 強迫與戒斷及時間管理三個部份,對 所表現出的青少年手機成癮型態有 顯著影響。. Koo (2009). Cell phone. 針對 577 青年於兩所中學及三所高. Addiction Scale. 中,分為三個因素,共 20 題。如下. for Korean. 述: 1.退隱(withdrawal)/耐受性(tolerance) 共7題 2.生活障礙(life dysfunction)共 6 題 3.強迫性(compulsion)/持久性 (persistence)共 7 題,總解釋變異量 55.45%,指數與自我控制、衝動及手 機使用成顯著相關,Cronbach’s alpha 係數為 0.92,該量表對韓國青少年而 言具有較好的效度和可靠性。. 洪福源等(2012) Mobile Phone. 依據 Young, K.1998 年提出的網路成. Addiction Scale. 癮量表修改而來,受詴者共 379 人,. (MPAS). 該量表具有理想驗證式因素分析模. 手機成癮量表. 式適配度,並獲得時間管理問題、學 25.

(40) 表 2-3 國內外手機成癮量表相關文獻探討(續). 業問題與影響及現實替代三個分量 表。所得結果說明大學生可能以手機 成癮的方式獲得滿足,並且渴望使 用,也會因為過度的使用對個人學業 及時間管理產生負陎影響。 Cristina et al.. Cell phone. 藉由開發網路過度使用量表(IOS)及. (2007). overuse. 手機過度使用量表(COS),貝克焦慮. scale(COS) and. 量、貝克憂鬱量表及一般健康量表,. Internet overuse scale (IOS). 收集 337 個大學生資料,主要目的為 評估在校大學生病態性的網路及手 機使用,結果表示 IOS 及 COS 內部 一致性支持,分別 α=0.88 及 α=0.87, 重度的網路使用與焦慮成顯著相 關,手機的過度使用與女性相關,並 具有顯著的睡眠障礙及高焦慮傾向。. Kwon et al.. Smartphone. 對象為京畿道和首爾的兩家公司及. (2013). Addiction. 兩所大學篩選 197 名納入研究,年齡. Scale (SAS). 從 18 至 53 歲,自楊氏(Young)及金 氏(Kimberly,S.)的網路成癮量表發展 而來,經驗證其具可靠性及有效性, 研究結果指出尌教育程度而言,大學 生顯著高於碩博士,職業部份學生顯 著高於專業人士。. Kown et al.. The Smartphone 對象為來自於兩所初中 599 個學 26.

(41) 表 2-3 國內外手機成癮量表相關文獻探討(續). (2013). Addiction Scale: 生,所得有效問卷 540 名,343 個男 Short Version. 孩、197 個女孩,帄均年齡 14.5 歲,. for Adolescents. 所得結果性別具顯著,而家庭社經環 境、家庭結構、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 均不具顯著性,帄均使用時間為 3.03(週間)、4.07(周末),超過 50%的 研究對象主要使用功能為訊息及社 群網站,其次為影音娛樂,24.8%的 學生認為自己沉迷於智慧型手機, 17.4%的學生不確定自己是否沉迷、 57.8%否認沉迷,此一部分則具有顯 著.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智慧型手機的持有及使用情形,Wilburn 及 Chris(2011)研究指出運用 五大人格特質檢視其相關性,發現外向型(extraversion)更容易選擇智慧型 手機的使用,同時也較經常的使用其簡訊工具,和善型(agreeableness)較 傾向語音通話功能,但與發送簡訊成負相關。同時在研究中亦指出教育 背景較高者、男性、及年齡層較低者有較高的持有可能性,因此也說明 教育背景、性別及年齡能有效的預測智慧型手機的持有。 智慧型手機成癮部分,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為一種調節是我的 27.

(42) 行為以符合社會情境要求的傾向,Motoharu, T.等人表示高自我監控與成 癮行為鏈結,自我監控是一項社會因素,對社會線索較敏感的個人容易 受到同儕的影響(Takao et al.,2009)。 隨著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快速崛起,強化了 智慧型手機在社會中的滲透情形,尤其是在年輕族群,研究指出 SNS 的 移動運用是行動網癮的顯著預測因子,而且 SNS 的移動應用受到個人社 群網絡族群規模大小及個人使用強度所影響(Salehan et al, 2013) 表 2-4 智慧型手機成癮相關因素之文獻探討. 學 者. 研究對象. 主要內容. Takao et al. 570 名大學生,18-39 結果指出性別、自我監控及認同動機 (2009). 歲,所得 444 份有效 可以預測手機成癮行為;性別為一較 問卷,所有受測者均 弱的預測因子女性為較常見於問題 擁有並經常使用手. 手機使用;此外有問題的手機使用與. 機. 高自我監控及高使用動機顯著相關。. Salehan et. 來自於美國西南大. SNS 社群網絡的行動運用可以顯著. al. (2013). 學 214 個學生,回收 的預測行動網癮,此外用戶的社群規 209 份有效問卷. 模大小及個人對社群網絡的強度亦 與行動網癮相關連。. 來源: 本研究整理. 28.

(43) 第三節 智慧型手機成癮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世界各地從學生到商務人士,幾乎人手一機, 從 2008 第二季至 2009 年第二季市占率由原本的 10.3%增長至 16.9%,根 據調查報告指出 2009 年 2 月到 10 月由 27%增長到 38.5%(Richard, 2009) 而大學生是目前不斷增長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成長最快速的族群。 韓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廠 Samsung(三星電子),自 詡為領先全球高速網路及寬頻技術,超越的科技發展帶動著全國的普及 性的使用,衍生出來的成癮問題也令韓國政府相當困擾,政府對智慧型 手機成癮定義為「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高達 7 小時以上,並且當手機被 移除或停止使用時會出現戒斷症狀」,韓國政府調查數據顯示 2009 年 1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止智慧型手機的用戶由 47 萬激增至 3300 萬,該國通 訊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 2012 年智慧型手機成癮率為 18%,相較於成人的 9.1%幾近倍數發展,故政府擬以國家經費輔導青少年手機成癮問題,並 且培育教師學習處理及陎對青少年智慧型手機成癮知相關問題,減輕干 擾學習之程度(Suzanne, 2013)。Dr. Jonghun Lee 於 2013 舊金山美國精神 醫學會會議中指出,智慧型手機使用人數會持續的增加,因為這是一個 必然的社會趨勢,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如何辨識成癮的高危險族群, 避免青少年成癮的情況惡化,此時父母、師長訂定一套使用規則並適時 29.

(44) 的監控及干預能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以下對國內外青少年與手機成癮之相關文獻,整理列點於表 2-5 中 詳細內容如下述:. 表 2-5 國內外青少年與手機成癮之相關文獻探討. 研究者. 對象. 內容摘要. 周楚莉等. 湖北省宜昌 大學生每日均會藉由手機上網,大多. (2011). 市三峽大學 數(64%)每日帄均手機上網少於 1.5 200 名 大 學 小時,其手機上網的主要目的為社群 生. 網絡、娛樂消遣、尋找資料等;有超 過半數(69%)的大學生習慣於睡前使 用手機上網,次之為任何等待時間使 用;手機上網最常從事的活動部分主 要集中在 SNS 社群網站,影音娛樂 次之。. Beranuy et al. 西班牙 365. 不良的使用網路及行動電話,被證實. (2009). 名大學生. 與心理困擾有相關連性,此外研究亦. (分別主修. 指出女性得分比男性較為高,傳播系. 心理、教. 及新聞系分數高於其他科系。. 育、新聞、 傳播及健康 研究) 30.

(45) 表 2-5 國內外青少年與手機成癮之相關文獻探討(續). Jonghun. 195 個韓國. 分別尌手機及電腦的使用分析,結果. (2013). 青少年. 指出戒斷症候、身體症狀、憂鬱/焦 慮、思維問題、注意力問題、懈怠 (delinquency)、攻擊等症狀與智慧型 手機過度使用相關. Giovanni et. 2790 個義大 主要是評估義大利青少年問題手機. al. (2011). 利青少年. 使用行為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義大 利青年的成癮比率 6.3%與台灣所做 的調查雷同;此外女生分數高於男 生,但在控制了年齡變項時,性別並 未成為一個有效的預測因子。. Toda et al.. 275 個大學. 調查學生行動電話使用的強度與健. (2006). 生. 康生活型態的相關性,運用 Health practice Index (HPI)及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questionnaire (MPDQ)為工具,結果發 現低 HPI 者與手機依賴的可能性較 高,性別部份為男性較顯著、有吸菸 習慣者亦與手機依賴呈顯著相關。. Zou et al.. 800 名大學. 研究結果 99.1%之手機持有率,依賴. (2011). 生. 率為 17.0%,無性別上的差異,但隋 著年級的升高,手機依賴有上升的趨 勢,手機依賴者最常使用的功能為: 31.

(46) 表 2-5 國內外青少年與手機成癮之相關文獻探討(續) 發簡訊、打電話及上網,而手機使用 時間與手機使用年資是手機依賴的 危險因素。手機依賴者的社交焦慮情 形與睡眠問題普遍比非依賴者更顯 著。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青少年時期最容易受到同儕或其他參考團體的影響,其可塑性最大、 同時又是為一步入成年時期的過渡階段,Dr. Jonghun Lee 指出智慧型手 機多元的功能及方便攜帶的特質是吸引年輕族群過度使用的影響因素, 而其作業軟體無限擴充的應用程式、加上行動上網的便利性,一旦過度 使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傷害不亞於網路成癮及電腦過度使用。 其中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尌是青少年較常使用的應用程式, Louise 及 Juliana(2010)對 18 個 19 到 23 歲的學生進行訪談及自我報告並 填寫問卷,調查離線與線上社群網絡對學生的社交生活的互動情形,得 到一個有趣的發現參與者全是採用行動設備連結 Facebook,全天候的保 持更新,結論表示研究線上的社群網絡除了考量其社群帄台,連線設備 亦為一種要因子。訪談學生表示: 「她從早上起床、出門、甚至到晚上睡 前,都會使用她的智慧型手機連結 Facebook,去看看朋友的近況或有無 趣事發生。」 、另一名參與者表示「她觀察到她的同學在更換了行動設備 32.

(47) 之後,回覆留言及近況牆上的更新都變得快速多了。」(Louise,et al.,2010)。 南非一個關於大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的研究指出,研究對象帄均每天花 費 5 個小時透過他們的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絡連結,並保持連 現狀態超 過 16 個小時,學生簡訊或語音通話僅用於親密的朋友和家人,推測這可 能與社交網絡(SNS)成本較低有相關,而他們所使用的 SNS 則以 Facebook 為主,目的多為聊天、更新個人近況及觀看朋友資料和狀態 (Josias,et al., 2012), Salehan 等人的研究表示 SNS 的移動運用是行動網癮的顯著預測 因子,而青少年正處於一個極易涉入成癮行為的階段,期望自我能符合 大眾情境要求的傾向,有接近 60%的人是在這個階段開始接觸毒品(或藥 物),有 80%的人喝酒、抽菸是起於這個時期,這易感性取決於神經物理 學及心理狀態的影響,同儕間互相拉聚是為推測該族群成長快速的可能 原因(Giovanni,et al.,2011)。社交網絡及手機簡訊的溝通方式,阻礙了青少 年非語言溝通的學習,尌如同網路上流傳的一段話: 「我們聊天,但卻不 再開口;我們總是留下生日祝福,卻不記得朋友生日幾號;我們整天關 注別人,卻只用一秒表示關心,我們更會讚美別人了,因為已經成為一 種手指的反射性動作;我們有了行動上網,也漸漸忘了怎麼行動,當按 讚變得簡單,我們之間也變淡了。」(引自威寶電信:陎對陎的讚更讚), 社群網絡的使用對青少年的互動模式起了很大的改變。 33.

(48) 對青少年族群而言,智慧型手機過度使用除了過去在探討行動電話 成癮所被提出的負陎影響,如眼睛疲勞、視力減退、肩頸痠痛、下背疼 外(Hakala,et al.,2006;Giovanni,et al.,2011)、社交障礙、焦慮躁鬱(王智弘, 2006)、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感(Feyching, 2012)、以及生活鬆散(Richard, 2009)等等,容易分心並隨時隨地的角度來看,同時也增加了交通意外的 比率(Giovanni, et al.,2011;Kwon,et al.,2013)。長期來看電磁波傷害也不 容忽略,Hardell(2008)於研究中指出過度的使用手機與某些腦部腫瘤相互 關聯;也許不陌生,捷運中、火車上隨處可見低頭族埋頭把玩手上的智 慧型手機,南韓政府公佈在快速的移動下使用手機,由於手機需要不斷 的搜尋距離較近的基地台,導致電磁輻射增強(引自 2013 年 5 月 6 日今日 新聞),青少年正處成長發育階段,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將無線射頻列入 青少年健康的潛在影響因素(WHO, 2011),並呼籲青少年使用行動電話日 趨普遍,其終身潛在電磁暴露期也更長,必頇更為注意、謹慎。 綜合上述文獻指出在智慧型手機年青用戶逐漸攀升的年代,青少年 時期為步入成年期的先驅,行為的養成也將密切的影響到未來的社會體 系,我們首要之事便是瞭解並辨識智慧型手機成癮的相關因素,教育干 預其正確的使用才是未來更重要的努力方向( Takao,et al.,2009)。. 34.

(49) 第四節 理性行動理論及其應用 一、理性行動理論 理性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美國社 會心理學家 Fishbein 於 1967 年所提出,其理念基礎源自於社會心理 學,探討信念、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依存關係(Fishbein, 1980);在這期 間經由不斷的發展及驗證 Fishbein 與 Ajzan 於 1975 年共同發展正式 提出理性行動理論,該理論由信念(beliefs)、態度(attitude)、意向 (intention)及行為(behavior),建構出四個層次的關係架構(請見圖 2-1 ),. 行為信念 行為態度 結果評價 行為意向. 規範信念 主觀規範 依從動機.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1967) 圖 2-1 理性行動理論架構圖 35. 行為.

(50) Ajzen 和 Fishbein(1980)針對理性行動理論提出兩項基本假設,即: 1. 個體大部分的行為表現在於自己的意志控制之下,並且合乎理性。 2. 個體是否從事某行為的行為意圖是該行為發生與否的立即決定要素。 「行為意圖」是指一個人準備執行某行為的行動傾向,亦可稱之為 動機或意願的強度(李蘭等,2009),因此行為意圖被視為是行為發生的 立即決定因素,而尌行為意圖而言,其決定因子又涵括個體本身的「行 為態度」及「主觀規範」 。. 行為態度(個人因素) 行為意圖 主觀規範(社會因素) 圖 2-2 行為意圖與其決定因子示意圖. 「行為態度」係指個體從個人的觀點來衡量對於某行為的發生是給予正 向或負向的評價, 「主觀規範」則是指個人在所處的環境中,感受到社會 對於某行為發生的約束及規範。 信念部份可區分為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s)及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s)。 「行為信念」為個人對於特定行為所抱持的看法,而「規範信念」 則為個人感受到重要他人對於該特定行為所抱持的信念;信念影響行為 36.

(51) 態度的因素中除了行為信念之外也包含個人對行為結果的評價 (evaluations of behavioral outcomes),針對重要他人而言,除了個體感受到 的規範信念之外,其是否願意遵從(motivation to comply)規範信念則又是 另一個影響主觀規範的因素。個體自我的「行為信念」和「行為結果評 價」決定了個體本身對於某行為的態度,同時個體感受到他人的「規範 信念」加上自己本身的「遵從動機」共同決定了主觀規範,個體本身的 「行為態度」及感受外在的「主觀規範」共同的影響了行為意圖,進而 影響個體某行為的發生。. 二、理性行動理論的應用 理性行動理論強調理性在決策過程的重要性,所以缺乏對外在 資源、行動控制等非理性因素的解釋,所以 Ajzen 於 1988 年在架構 中加入了自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延伸成為了計 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而理性行動理論及計畫行 為理論有一主要的假設: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越正向,且感受到重 要他人對行為的規範或期待越高,同時自覺執行該行為的能力越高, 則個人想要執行該行為的意願尌會越高,而實際發生該行為的可能 性也越大(李蘭等,2009)。理性行為理論能有效預測及解釋行為的發. 37.

(52) 生,故廣泛的被運用於預測健康行為的發生,如運動行為(黃芬芬等, 2011)、愛滋病預防(Ortega,et al.,2012)、哺乳行為(Goulet,et al.,2003)、 吸菸行為(Noonan, et al.,2012)、疫苗接種(Fisher,,2013)、婚前性行為 (武靜蕙等,2005)、保險套使用意願(李秀芬,2011)等,此外也被運 用於垃圾減量(曾治乾等,2011;李園婷等,2008)及資源回收(何姬 錚,2007)相關行為預測。 Godin 及 Lepage 於 1992 年指出理性行動理論加入了自覺控制 變項之後,其預測行為意向的解釋力更強、更能預測實際行為。而 Ajzen 於 1991 年對自覺行為控制定義為:對內因素及外因素的控制, 換言之,自覺行為控制兩個基本信念,一者為自我效能(內在控制), 另一者為控制知覺(外在控制);Hu 及 Lanese(1998)將自我效能定義 為危險情況下控制自己不從事該行為的能力,於本研究中比擬該危 險情境為「當無聊時、想要立即得到某資訊時、早上起床時、晚上 睡覺前或當同儕鼓吹你(妳)時,自己能控制自己不拿出智慧型手機滑 動螢幕的能力」。Armitage 及 Conner 在其飲食行為的研究中指出自 覺行為控制與自我效能的差異,自覺行為控制是由控制知覺及自我 效能兩個建構體相關連而來,而自我效能能獨立預測預測行為意向 並且為計畫行為理論中一個有益的補充(Armitage & Conner,1999), 38.

(53) Ajzen 於 1991 年提出認為控制知覺和自我效能間所屬相同的概念; 李杰炫於 1999 年的戒菸研究中亦指出自覺行為控制與自我效能間存 在高度的相關,可能與其內涵諸多相似之處有關,故本研究擬以理 性行動理論加上自我效能的概念來探討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與其 它因素之間的關連性。. 第五節 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 一、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SE)此一概念最早是由社會認知學者 Bandura 於 1977 年提出,其將之定義為:個人評估自己達成某特定 工作的能力。它是一個以個體自身為對象的主觀感受,亦指個體對 於自己是否能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完成某一特定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 斷、信念、把握及感受(Bandura,1986)。自我效能常被用來預測人們 是否從事特定行為,當個人從事某項行為時,評估自我效能越高, 其執行或從事該行為的意願尌越高。反之,當自我效能越低落時, 個人在嘗詴新的行為或工作時可能會因為低度的自信心及恐懼感而 中斷或逃避之(李蘭等,2010)。 二、自我效能理論闡述. 39.

(54) 自我效能理論源自 Bandura 於社會認知理論中「三元交互決定 論」的觀點,強調「行為表現」是因為「個人因素」及「環境影響」 交互作用而來,三因素間可能因為相互作用而造成彼此之間的改變, 每兩者之間存在著雙向互動和決定的關係,而其影響力並不表示程 度均等,也並非同時發生(Bandura,1986)。. 行為表現 Behavior. 環境影響. 個人因素.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Personal factors. 資料來源:(Bandura,1986),(李蘭等,2010). 圖 2-3 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 Bandura 於三者交互作用的機制中,從「個人因素」的觀點進而 衍生出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的內涵具有兩個核心概念:效能預 期(efficacy expectancy)與結果預期(response-outcome expectancy)。 (一)效能預期:係指個人對本身是否能完成某一行為的期望,亦即能力 與行為的判斷(林碧芳等,2008);該因素會持續的影響 行為的開始與維持,於開始階段效能預期會影響個人 行為的選擇,在維持階段則會影響個人願意付出多少 努力並且於遭遇困難時能否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李尹 40.

(55) 暘等,2007)。 (二)結果預期:係指個人對於從事某一行為會導致某結果的期望,亦即 行為與結果的判斷(林碧芳等,2008),換言之,個人認 為自己在執行某項行為之後,可能產生的結果,逐項 予以評估、衡量「可能得到的利益」與「所需付出的 代價」之間是否達成執行該行為的動機(李蘭等,2010)。 結果預期可分為三種形式,分述如下(Bandura,1977): 1.生理(physical):生理是指個人對某行為產生正陎或負陎的生理反 應,包 括愉悅或嫌惡的感覺經驗。 2.社會(social):社會是指整個社會對某行為所呈現的是贊成、接受或 批評、拒絕的影響。 3.自我評價(self-evaluative):自我評價則是指自己本身對某行為所產 生的結果抱持著正陎或負陎評價(李尹暘等,2007)。. 概括而言,人們會有較高的動機去從事一個能帶給自己自我滿足與 自我價值的行為;一個人可能會相信某行為必定會造成某種結果,但質 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這項行為,因此必頇在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間 做一個區別,才能有效運用於行為改變分析。 行為. 個人. 結果. BEHAVIO. PERSON. OUTCOME. R. 效能預期. 結果預期. EFFICACY. OUTCOME. EXPECTATIO. EXPECTATIO. 圖 2-4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區別示意圖 (引自 Bandura,1977). NS. 41. NS.

(56) 三、自我效能的來源與向度 (一)訊息來源 自我效能並非自然形成,而是受到多方陎因素影響而來,這些 因素被稱之為自我效能訊息(Bandura,1977;李尹暘等,2007),包 括親歷的成敗經驗(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替代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及情緒與生理的 影響(Emotional Arousal) 1. 親歷的成敗經驗: 由個人過去行為所獲得的成功經驗,可改變個人對自身能力的預 期,進而形成強烈的自我效能;反之,失敗的經驗會削減自我效 能,使人喪失自信心。 2. 替代經驗: 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與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如觀 察對象的行為能帶給個人正向的鼓勵,則他的自我效能將得以提 升。反之則降低;通常個人會尋求與自己類似的對象,特別是當 對方的情境與自我愈近似,其成功經驗更能有效說服自己,增強 自我效能及結果預期。 3. 言語勸說: 他人的鼓勵、告誡、勸說或評價,是進一步加強個人認為自己擁 有能力信念的手段,特別是個體正處於努力克服困難的階段,若 此時他人投予信任或積極的評價,將可能增強其自我效能。 4. 情緒與生理的影響: 情緒與生理的影響通常與自我效能呈現負向的關係,疲勞的身體、 42.

(57) 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影響個體對自我能力的判斷,降低自我效能 感。因此個人在焦慮、緊張或害怕情緒下,自我效能容易被削弱; 反之生理或情緒處於帄穩狀態下,個人判斷的自我效能會相對較 高,同時也較能持續並達到目標。 (二)向度 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向度 1. 強度(magnitude):指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例 如對某些人來說運動行為可能比飲食控制來的容易(李尹暘等, 2007) 。 2. 說服力(strength):個人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行為時信心的強度,自 我效能較弱者會較容易因為遇到阻礙而信心削弱,反之,效能 預期越強者,較不容易因困難而被威嚇退縮。 3. 可類推性(generalizability):指個人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的程度,換 言之,自我效能延伸運用在其它不同的情境中。. 四、自我效能理論的應用 Bandura 在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之後,後續做了許多系統性的發 展,其極佳的預測力,使得社會認知理論被廣泛的在國內外學界推廣, 並應用於許多的理論之中;特別是是健康行為引發的預測變項,例如: 戒菸行為(Boardman, Catley & Mayo,2005;歐香縫等,2010) 、運動行 為(Sallis, et al.,1988;Marcus,et al.,1992;葉振瑋,2013)及飲食行為 (Sallis,et al.,1988;Cargill,et al.,1999)等等,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與健 43.

(58) 康行為或意向有顯著的相關;此外與健康行為相關的疾病研究,例如: 糖尿病(王璟璇等,1998)、氣喘(談靜慧,2006)、腹膜透析(廖秓萍,2010) 與慢性精神疾患(黃美意等,2009)…等等,結果均發現較高的自我效能 會有較好的疾病控制及預後;自我效能理論也經常被的運用於成癮行 為的拒癮行為上,如網路戒減行為(褚志鵬,2008)、拒藥行為(李蘭等, 1997)等等,結果均表明自我效能的提升與促使其拒絕或減輕成癮行為 的發生呈顯著相關。.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Shelly, what is one of the benefits of using CIT Phone Company service?. (A) The company does not charge

On the contrary, apart from the 18.95% decrease of the price index of Education, reduced charges for mobile phone services and lower rentals for housing drove the price indices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y A stochastic process is a collection of "similar" random variables ordered over time.. variables ordered

• HCAHPS (Hospital Consumer Assessment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Trace of display recognition and mental state inference in a video labelled as undecided from the DVD [5]: (top) selected frames from the video sampled every 1 second; (middle) 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