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智慧型手機:指手機內建開放式作業系統及足夠的運算能力,並與電 腦同步更新資料、自由安裝軟體,具有無限擴充能力謂之。

二、智慧型手機成癮:本研究將智慧型手機成癮行為定義為因過度使用智 慧型手機,而影響到個人的身心狀態及生活作息;操作型定義上是指 填答由 Min Kwon 等人所(2013)發展及驗證的 Smartphone Addiction

三、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信念:源自於 Fishbein 及 Ajzan(1980)的理性行 動理論,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係指個人對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 觀判斷,本研究所指個人對智慧 型手機使用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觀 價值判斷。

四、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結果評價:Fishbein 及 Ajzan (1980)的理性行動 理論中,結果評價(Outcome evaluation)是指個人對行為所導致結果的 正負向評價。本研究種係指個人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後所導致結果的 正負向評價。

五、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態度:根據理性行動理論指出,行為態度與主觀 規範為行為意圖之共同決定因素,態度(attitude)是指個體從個人的觀 點來衡量某行為的發生之正向或負向評價(Fishbein & Ajzan,1980)。本 研究所指為研究對象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所抱持之正負向評價。

態度與行為信念及結果評價的乘積總和可視為一間接性的測量指標,

其所得分數越高,表示態度越正向。

六、規範信念(Normative Bilief):源自於 Fishbein 及 Ajzan(1980)的理性行 動理論,指重要他人對於個人採取特定行為的看法,本研究係指重要 他人對於研究對象使用智慧型手機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主觀判斷。

七、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Fishbein 與 Ajzan(1980)於理性行動 理論指出依從動機是指個人遵從重要他人規範的動機或意願,本研究 中所指重要他人所持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規範,研究對象其依從的 意願程度。

八、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主觀規範:理性行動理論中指出,主觀規範 (Normative norm , SN)是指個體所處的環境中,其感受到社會對於某 行為發生的約束及規範(Fishbein & Ajzan,1980)。本研究所指個人對於

重要他人認為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的認知,與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 乘積總和可視為間接性的測量,所得分數越高,則依從重要他人的規 範強度越強。

九、拒癮自我效能:源自 1977 年 Bandura 於社會認知理論中所提出的自 我效能概念,其定義為個體對於自己是否能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完成某 一特定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Bandura, 1986)。本研究中係指個人在 危險情況下控制自己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能力,該危險情況係指無聊 想打發時間時、想知道某些資訊時或其它因個人渴望使用而使用之情 況。

十、家庭社經地位:根據林生傳(2005)修改自美國 Hollingshead 之「兩因 素的社會地位指數」研究對象之父母親教育程度(見表 1-1)及職業類 別(見表 1-2),計算出研究對象之家庭社經指數(見表 1-3),並依其家 庭社經指數分為高社經地位、中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中低社經 地位及低社經地位等五級,本研究將家庭社經地位五等級合併為三等 級,分別為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及低社經地位。

表 1-1 教育程度等級評分表

等 級 教 育 程 度

第Ⅰ級 研究所以上

第Ⅱ級 大學

第Ⅲ級 專科

第Ⅳ級 高中職

第Ⅴ級 國中以下

表 2-2 職業類別與等級評分表

兵、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