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之永續發展及財政政策概念的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之永續發展及財政政策概念的探究"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之永續發展及財政政策概念的

探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5-H-004-011-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系 計畫主持人: 林其昂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0 月 31 日

(2)

國科會九十一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計畫名稱:約翰.彌爾 (John Stuart Mill) 之永續發展及財政政策概念的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John Stuart Mill’s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iscal Policy) 2.計畫編號:NSC 91-2415-H-004-011 3.執行期限:2002 年 8 月 1 日至 2003 年 7 月 31 日 4.主持人姓名:林其昂 (Chi-ang Lin) 5.執行機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 6.電子信箱:calin@nccu.edu.tw 7.中文摘要: 本研究確認彌爾所提出 之「靜止狀態」與現今論述永續發展 的一些重要觀念不謀而合。觀諸現今 人類富有社會浪費資源、貧困社會破 壞資源的普遍現象,彌爾所倡導的「靜 止狀態」值得重視與作更進一步的深 究。彌爾強調重課遺贈稅的方式,來 作為其追尋社會改革的重心,並欲藉 之改善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若重課 遺贈稅能達成財富重分配的效果,則 將能逐步縮短貧富差距,使得資源配 置達到最佳的運用,則此部分的政策 探討與其永續發展的概念是相互呼應 的。

8. English Abstract: The rich communities waste resources, whereas the poor communities destroy resources. Due to deteriorating wealth inequal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limited resources on earth, the global society has become less and less sustainable. In this regard, John Stuart Mill’s concept of the

stationary state — no one is poor, no

one desires to be richer, nor has any reason to fear being thrust back by the efforts of others to push themselves

forward — is, in a sense, in line with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th reviewing.

9. 計畫 緣由 與目 的 (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 本 研 究 探 討 約 翰 . 彌 爾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之 永 續 發 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及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的概念暨此兩者間的關 聯 性 。 彌 爾 雖 是 十 九 世 紀 的 經 濟 學 者,然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彌爾不 單是一位極富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其 在政治及哲學等領域亦貢獻卓著。時 至今日,研究彌爾相關學說的海內外 學者仍為數眾多。單以經濟學來說, 例如屬性為社會經濟學的期刊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在 2001 年 12 月份 的五十九卷第四期中,便發表了三篇 研究彌爾學說的文章。 儘管研究彌爾的學者絡繹不絕, 但相關文獻卻嚴重忽略了彌爾所提出 靜止狀態或定態 (stationary state) 的 概念。彌爾所描述的靜止狀態可由以 下簡單的一段話來加以揣摩與體會: 「沒有人貧窮,沒有人期望更富有, 因而誰也不用害怕別人搶先在前,而

(3)

自己落在後面。」所謂的靜止狀態, 其實是一個值得人們努力追尋的理想 社會型態。若以現在的術語解析,無 疑地可將「靜止狀態」闡釋為一種「永 續發展」的概念。 自史斯密 (Adam Smith) 發表國 富論後迄今的兩百年間,與彌爾同樣 對於一個不斷強調追求成長的社會, 抱持著懷疑及不予積極肯定的經濟學 者極為少見。彌爾所提出人們應過著 簡樸生活與提昇精神文化的觀點,結 合現今談論永續發展的內容,是相當 值得作更深切的研究。而永續發展觀 念 除 了 在 生 態 經 濟 學 (ecological economics) 這門新興的經濟領域受到 重視外,在主流經濟學是極少被論究 的議題。故本研究的重點,即是將重 新詮釋彌爾的靜止狀態並與永續發展 的觀念加以結合。 此外,要落實永續發展的願景需 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推行與配合,居關 鍵地位的便是政府財政政策的規劃與 執行。從財政思想史的角度觀之,彌 爾的租稅理論奠定了英語系國家之財 政理論日後發展的重要基石,其重要 性不可言喻。從閱讀彌爾的著作中, 不難理解彌爾極欲促進資本主義的制 度改革,而政府的課稅活動便是重要 的手段之一。彌爾所追求的重要改革 之一便是課徵遺產稅,故彌爾租稅等 相關概念與靜止狀態之關聯性,亦是 本研究另一剖析重心。 本研究的切入點不僅將有助於補 強經濟思想史上各學者對於彌爾學說 的持續探究,對於時下永續發展、財 政政策等課題之學術探討亦將提供一 些新的見解。 10. 研 究 方 法 、 結 果 與 引 申 (Methodology, Results, and Implication) (1) 彌爾的靜止狀態與永續發展觀念 之結合: 18 世紀之一些政治經濟學者均意 識到:「財富的增長並不是無止境的, 在 所 謂 進 步 狀 態 的 盡 頭 便 是 靜 止 狀 態。而財富的增長只不過是延緩了靜 止狀態的到來。每當經濟向前邁進一 步,便是向靜止狀態跨近一步。」由 於在既定的經濟觀念中,人們總是習 慣將美好的東西與進步狀態聯想在一 塊。故在過去諸多研究中,彌爾所提 出的「靜止狀態」論點,長久以來總 是被片面地解釋為經濟停止成長,產 出呈現停滯的狀態。事實上,彌爾的 論點是:「就社會整體看來,靜止狀 態要比當前的狀態要好得多。」由人 類的本性出發,最良好的狀態即是: 「沒有人貧窮,沒有人期望更富有, 因而誰也不用害怕別人搶先在前,而 自己落在後面。」而此種比現在好的 社會狀況,不僅與靜止狀態是完全相 容的,而且可以和靜止狀態自然地結 合在一起。 彌爾強調社會不應僅是著眼於追 求豐裕物質的單線發展,而需透過制 度或結構性的變革來達成提昇精神或 淨化心靈的目標,這才是「靜止狀態」 的真諦。換句話說,不斷地追求經濟 成長的政策標的,絕對是需要重新考 量與及時調整的。 再者,從現今被廣泛討論的永續 發展概念中,其分析的層面至少可再 細分為以下四個面向:由人類與生態 間的依存關係進行研究;由社會生物 的角度加以揣測;由歷史制度的演進 來 闡 述 ; 或 以 倫 理 的 理 想 境 界 詮 釋

(4)

之。而其中特別是倫理的理想境界強 調: 新的個人價值系統與新的社會標 的需要重新塑造。所謂新的個人價值 觀應建立在考慮到大自然與未來世代 的基礎上,而新的社會標的指的是「穩 定狀態」: 效率、分配與規模的平衡, 都將以小規模方式呈現並控制其邊端 效果 (side-effects),所謂「小而美」的 境界也因而誕生; 長期的政策應以改 變價值系統並鼓勵民眾多作利他行為 以取代個人的利己行為作為標的 (參 見 Bergh, 1996)。此種分析永續發展的 觀 念 與 彌 爾 的 靜 止 狀 態 論 點 不 謀 而 合。 是故,彌爾的靜止狀態論點與永 續發展的觀念可以巧妙地加以結合, 不僅能收承先啟後的效益,並提供研 究 永 續 發 展 議 題 更 多 新 的 啟 發 與 思 考。 (2) 彌爾的財政政策與永續發展概念 的關聯性: 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是不利於永 續發展的絆腳石。世界上富裕的人總 是容易流於恣意橫行,濫用資源的惡 習往往循環上演;而貧困的人為了求 得生存,在地球的另一端不斷地破壞 資源以苟延殘喘,延續生命。如此一 來一往的不當行為,使得資源無法有 效率地分配予社會大眾,資源的運用 喪失其正當規律。故若想要落實永續 發展的願景,就必須仰賴政府政策的 推行與配合,而改善所得分配的不 均,居關鍵地位的便是財政政策的規 劃與執行。 彌爾同其他學者一般,殷切期盼 政府能以課稅的手段來減少財富分配 的不均,但卻不希望此政策是用節儉 者的錢來救濟浪費者。因為對較高收 入者課徵高稅率的稅,無疑是對勤勞 與節儉課稅。受限制的,不應是透過 勞動獲取的財富,而應是不勞而獲的 財富。公平明智的法律應鼓勵人們節 省勞動所得而不是揮霍勞動所得。 故彌爾所提倡的改革方式是重課 遺產稅。限制富有人民財產濫用的權 利。彌爾提到:遺贈權是否應受限制,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遺贈權是所 有權的屬性之一。若財產所有者在生 前 或 去 世 時 不 能 隨 意 將 財 產 贈 送 他 人,則不能視此所有權完整。擁護私 有制的一切理由均認為所有權的範圍 應擴展到此。不過遺贈權可能也會像 其他一切財產權一樣,與人類的永久 利 益 產 生 矛 盾 , 甚 至 發 生 更 大 的 衝 突。故遺贈權要視其行使的方法來評 斷其對社會的影響性。例如遺囑者指 定財產為永久繼承 (即世代相傳),人 們有時會為建立永世的家業而更加勤 奮工作。但此不能讓渡的永久財產, 其對社會造成的禍害遠大於其對工作 積極的激勵作用。又如指定使用方法 將財產捐獻於公益,最後也將造成遺 贈權的濫用。因此,法律對於此種財 產處分,不應給予效力,除非不斷地 加以修正。 彌爾認為:與其限制遺贈權,不 如限制由遺贈或繼承的接受權。任何 人都有任意處分其財產的權利,但不 能濫用這種權限,若對某人給予超過 可以安樂度過其自立生活的財富,此 人不以自己的能力而僅靠別人恩惠所 取得之財產,就應當加以限制,若此 人欲增加財產,就應仰賴勞動,如此 就不會有爭議。 又彌爾認為:超過一定數量的遺 產是非常適當的課稅對象,但此種稅

(5)

不宜太重。如果太重,人們生前就會 通過饋贈或隱匿財產來逃避租稅,而 人們一旦逃稅,是很難加以制止的。 又所謂的累進所得稅制,就是對較高 的收入徵收較高比例的稅,彌爾認為 將該原則應用於一般的賦稅是不恰當 的,但將該原則應用於遺產稅,卻是 正當而有益的。 在課稅方面,政府應以身作則, 以真正的價值來評估所有事物,所以 對於財富,應以它們所能換得的舒適 或快樂,以及它們所能購買到的東西 來估價。許多人以炫耀所擁有的財富 為榮,以讓人懷疑沒有財富為恥,中 產階級的許多收入都是為此開銷,政 府不應助長此種庸俗陋習。由於賦稅 使人們犧牲了舒適和奢侈,故政府有 責任將所徵收的稅款盡可能公平地分 配給所有人。 故彌爾以重課遺產稅的方式,來 作為政府課稅政策的重心,並欲藉之 改善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若重課遺 贈稅能達成財富重分配的效果,則將 能逐步縮短貧富差距,使得資源配置 再度達成效率,而此部分的政策施行 就能與落實永續發展概念相互呼應。 (3) 彌爾學術思想與理論的一致性: 彌爾提倡經由政府政策的推行, 來達成縮短貧富差距的目標。不過政 府同樣是由人們所組成,若這群替政 府工作的官員,或為民喉舌的政治人 物,其利己行為均能被排除,均秉持 利他主義作為行動依據,則政府一切 手段皆將十分有效,能收廣大效益。 以重課財產稅來說,社會整體的資源 配置將再度達到最適,沒有人濫用資 源或破壞資源,也因而能拉近貧富差 距。故彌爾的財政政策能與永續發展 的觀念緊密結合。 但彌爾亦是一位功利主義思想的 信仰者,功利主義者基本上認為每一 位政治人物 (或政客) 都會以自身的 利益作為出發點,也就是說以關心自 己的利益變化為主。若現在這些政治 人物願意以富人福利之犧牲來提升窮 人的福利,以利他行為為己任,則如 此大費周章的原因一定來自於該政治 人物能從中獲取利益。無論是聲勢或 權力,亦或是金錢。 故彌爾的理論與其倡導之政策內 容有相當程度的不一致性存在,故如 何修正矛盾可作為往後更深入研究的 範疇。 11.計畫成果自評 (Self-Evaluation) 本研究成果 (以英文撰寫的部分) 經由報告於學術會議、送請相關研究 學者評論等管道而不斷地獲得改進, 也引起不少西方學者的關注。本研究 課 題 的 核 心 側 重 於 經 濟 思 想 面 的 探 討,雖然發表於國際英文期刊的難度 頗高,但本人認為這將祇是時間上早 晚的問題。 12.主要參考文獻 (References)

a. Mill, John Stuart.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W.J. Ashley). New York: Augustus M. Kelley, 1965. b. Bergh, Jeroen C.J.M. van de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heltenham, Glos, UK: Edward Elgar, 19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在這一節中, 我們介紹 change of basis 的概念, 了解到一個 linear operator 換了 ordered basis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還非講得精彩不可。上課其實很費氣力,很多人無法理解 那種消耗元氣的狀態……

™ 常見之 IG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IGRP)、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Routing Information..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情境壓力 生理狀態 心理狀態 其他因素

甲、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 乙、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 丙、 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