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再現研究:以狂犬病新聞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媒體再現研究:以狂犬病新聞為例"

Copied!
1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科 國 學 立 教 臺 灣 育 師 研 範 究 大 所 學 碩 士 論 文. 媒 體 再 現 研 究 : 以 狂 犬 病 新 聞 為 例 研 究 生 : 林 子 深.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陳涌 博士. 媒體再現研究:以狂犬病新聞為例 Media Representation:A Case Of Rabies News. 研究生:林子深 撰.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2015.

(2) 摘. 要. 新聞自由已成台灣民主社會值得驕傲之處,然而該關切的是媒體與新聞界之 自由會對台灣社會帶來什麼利與弊?新聞媒體提供準確而平衡的資訊,讓公眾理 性抉擇,獨立而負責的新聞機構實為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存在。隨著資訊與媒介 數量的激增,民眾所接受的資料與途徑趨於多元,各國因應此現象,對如何篩選、 解構、理解、再製訊息的能力納入國民必須具備的多元文化素養之一。 本研究以質性文本分析佐量化趨勢分析探討爆發於台灣 2013 年七月之狂犬 病疫情期間, 「聯合報」 、 「自由時報」 、 「蘋果日報」三大媒體如何扮演傳播知識、 引導辨識風險、誘導譴責與建構狂犬病相關知識的重要媒介,並以何種價值觀為 出發點詮釋各面向。 研究發現報導高峰期的新聞數量為 867 則,三報平均一天超過 20 篇相關報 導,消息來源以「政府衛生單位」為主,隨著疫情發展,來源偏態比例逐漸提升; 風險呈現以「傳染風險」與「疫苗疏漏」為主;不確定因素則明顯集中於對於政 府政策、方針措施與民眾生活的不安與未知;在知識建構層面,傳達民眾關於如 何預防、咬傷處理步驟「預防治療」為主,對於建構狂犬病有關的「歷史發展」 與「病原介紹」深入的「病理機制」頻率皆在 20%以下,顯示對專業性知識傳 達的不足。 新聞媒體多以中性偏負面的框架,選擇議題。一方面自許監督施政的第四權, 檢視苛責政府施政,另一方面替政府宣傳政績,模糊的角色定位可謂新聞自由的 一大象徵。在風險傳達、辨識與狂犬病知識內容的廣度與深度皆受到局限與空乏, 不確定性多聚焦在政府施政與民眾生活。本研究建議可增加知識性內容的廣度使 受眾更能理性思考疫情資訊,使民眾不僅是資訊的接受者,更能對資訊內容作比 較判斷而對疫情局勢有更深層的掌握與理解。 關鍵詞:狂犬病、媒體框架、知識建構、不確定性、風險呈現。. I.

(3) Abstract Freedom of the speech has become what to be proud of in Taiwan's democratic society, but what were the pros and cons effects on freedom of speech in Taiwan society? News media provides us accurate and unbias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to choose their opinion rationally, Independent and responsible news organiz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is indeed indispensable existence. With the surge in number of press and media of present day, government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the ability to filter, deconstruc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of its citizens has been a critical attainment in today’s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qualitative text analysis and quantifies trend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on Taiwan’s three major media UDN, LTN and Apply Daily in what value, what point of departure to conve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uring the Rabies outbreak in July 2013. The study found out that the peak number of news report were 867 articles,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three media, during the Rabies outbreak, having an average number more than 20 articles a day. Information base on the government health depart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pidemic, the proportion of lopsidedness news sources gradually rose. Risk communication gives priority exposing Infection Risk and Vaccine omissions information. Uncertainties significantly concentrated on government policies, unknown policy measures, and public anxiety. Knowledge constructing mainly bases on prevention, treatment steps. However, lacking of Rabies developing history, pathogen introductions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dicating the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isplay from Taiwan’s major Medias. News media trends to be slightly negative to choose report subject. Furthermore, Self-identified as supervision and criticism on government policies, as well being propaganda agent for government achievements, such indistinct role signified the freedom of speech. However, risk commun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related Rabies knowledge were limited in the phase of depth and range; uncertainties were mostly focused o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public activities. This study suggest to increase the knowledge contents in news report to drive the audiences to rational thinking, not just a receiver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e able to process the contents to determin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ith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epistemology. Tags: Rabies, Media framework, Knowledge construction, Uncertainty, and Risk presented.. II.

(4)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6. 第四節. 名詞界定﹒﹒﹒﹒﹒﹒﹒﹒﹒﹒﹒﹒﹒﹒﹒﹒﹒﹒﹒﹒﹒﹒﹒﹒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狂犬病與臺灣﹒﹒﹒﹒﹒﹒﹒﹒﹒﹒﹒﹒﹒﹒﹒﹒﹒﹒﹒﹒﹒﹒9. 第二節. 媒體再現﹒﹒﹒﹒﹒﹒﹒﹒﹒﹒﹒﹒﹒﹒﹒﹒﹒﹒﹒﹒﹒﹒﹒﹒16. 第三節. 風險社會﹒﹒﹒﹒﹒﹒﹒﹒﹒﹒﹒﹒﹒﹒﹒﹒﹒﹒﹒﹒﹒﹒﹒﹒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內容分析﹒﹒﹒﹒﹒﹒﹒﹒﹒﹒﹒﹒﹒﹒﹒﹒﹒﹒﹒﹒﹒﹒﹒﹒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49. 第三節. 研究流程﹒﹒﹒﹒﹒﹒﹒﹒﹒﹒﹒﹒﹒﹒﹒﹒﹒﹒﹒﹒﹒﹒﹒﹒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53. 第五節. 資料分析﹒﹒﹒﹒﹒﹒﹒﹒﹒﹒﹒﹒﹒﹒﹒﹒﹒﹒﹒﹒﹒﹒﹒﹒61.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1. III.

(5) 第四章. 研究結果﹒﹒﹒﹒﹒﹒﹒﹒﹒﹒﹒﹒﹒﹒﹒﹒﹒﹒﹒﹒﹒﹒﹒﹒﹒﹒63. 第一節 資訊內容與訊息來源﹒﹒﹒﹒﹒﹒﹒﹒﹒﹒﹒﹒﹒﹒﹒﹒﹒﹒﹒63 第二節 風險呈現﹒﹒﹒﹒﹒﹒﹒﹒﹒﹒﹒﹒﹒﹒﹒﹒﹒﹒﹒﹒﹒﹒﹒﹒80 第三節 不確定性﹒﹒﹒﹒﹒﹒﹒﹒﹒﹒﹒﹒﹒﹒﹒﹒﹒﹒﹒﹒﹒﹒﹒﹒93 第四節 知識建構﹒﹒﹒﹒﹒﹒﹒﹒﹒﹒﹒﹒﹒﹒﹒﹒﹒﹒﹒﹒﹒﹒﹒﹒109 第五節 媒體框架﹒﹒﹒﹒﹒﹒﹒﹒﹒﹒﹒﹒﹒﹒﹒﹒﹒﹒﹒﹒﹒﹒﹒﹒12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結果討論﹒﹒﹒﹒﹒﹒﹒﹒﹒﹒﹒﹒﹒﹒﹒﹒﹒﹒﹒﹒﹒﹒﹒﹒147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7. 參考文獻﹒﹒﹒﹒﹒﹒﹒﹒﹒﹒﹒﹒﹒﹒﹒﹒﹒﹒﹒﹒﹒﹒﹒﹒﹒﹒﹒﹒﹒﹒158 中文部分﹒﹒﹒﹒﹒﹒﹒﹒﹒﹒﹒﹒﹒﹒﹒﹒﹒﹒﹒﹒﹒﹒﹒﹒﹒﹒﹒﹒﹒﹒158 西文部份﹒﹒﹒﹒﹒﹒﹒﹒﹒﹒﹒﹒﹒﹒﹒﹒﹒﹒﹒﹒﹒﹒﹒﹒﹒﹒﹒﹒﹒163. IV.

(6) 表 目 錄 表 2-1-2-1 臺灣狂犬病事件比較表﹒﹒﹒﹒﹒﹒﹒﹒﹒﹒﹒﹒﹒﹒﹒﹒﹒﹒﹒12 表 2-3-1-1 風險傳播理論比較表 ﹒﹒﹒﹒﹒﹒﹒﹒﹒﹒﹒﹒﹒﹒﹒﹒﹒﹒﹒﹒35 表 2-3-1-2 災害危機特性彙整表﹒﹒﹒﹒﹒﹒﹒﹒﹒﹒﹒﹒﹒﹒﹒﹒﹒﹒﹒﹒38 表 2-3-2-1 媒體傳播類型對照表﹒﹒﹒﹒﹒﹒﹒﹒﹒﹒﹒﹒﹒﹒﹒﹒﹒﹒﹒﹒43 表 2-3-2-2 敘事路徑與不確定性對照表﹒﹒﹒﹒﹒﹒﹒﹒﹒﹒﹒﹒﹒﹒﹒﹒﹒45 表 3-1-1 新聞數量分布表﹒﹒﹒﹒﹒﹒﹒﹒﹒﹒﹒﹒﹒﹒﹒﹒﹒﹒﹒﹒﹒﹒﹒51 表 3-4-1-1 媒體框架對照表﹒﹒﹒﹒﹒﹒﹒﹒﹒﹒﹒﹒﹒﹒﹒﹒﹒﹒﹒﹒﹒﹒59 表 3-4-2-1 類目信度對照表﹒﹒﹒﹒﹒﹒﹒﹒﹒﹒﹒﹒﹒﹒﹒﹒﹒﹒﹒﹒﹒﹒60 表 4-1-1-2 資訊內容、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68 表 4-1-1-3 指責檢討內容、疫期發展 對照表﹒﹒﹒﹒﹒﹒﹒﹒﹒﹒﹒﹒﹒﹒ . 69 表 4-1-2-1 訊息來源次數分配表 ﹒﹒﹒﹒﹒﹒﹒﹒﹒﹒﹒﹒﹒﹒﹒﹒﹒﹒﹒﹒71 表 4-1-2-2 訊息來源、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73 表 4-1-3-1 訊息來源、資訊內容交叉次數分配表﹒﹒﹒﹒﹒﹒﹒﹒﹒﹒﹒﹒﹒75 表 4-1-3-2 解釋疫情內容、政府衛生單位、專家學者、疫期發展 對照表﹒﹒. 77 表 4-2-1-1 風險呈現、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85 表 4-2-1-2 疫苗疏漏風險、疫期發展 對照表﹒﹒﹒﹒﹒﹒﹒﹒﹒﹒﹒﹒﹒﹒86 表 4-2-2-1 風險呈現、資訊內容交叉次數分配表﹒﹒﹒﹒﹒﹒﹒﹒﹒﹒﹒﹒﹒88 表 4-2-2-2 風險呈現、訊息來源交叉頻率列表﹒﹒﹒﹒﹒﹒﹒﹒﹒﹒﹒﹒﹒﹒90 表 4-3-1-1 不確定性次數分配表﹒﹒﹒﹒﹒﹒﹒﹒﹒﹒﹒﹒﹒﹒﹒﹒﹒﹒﹒﹒93 表 4-3-1-2 不確定性、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99 表 4-3-2-1 不確定性、資訊內容交叉次數分配表﹒﹒﹒﹒﹒﹒﹒﹒﹒﹒﹒﹒﹒101 表 4-3-2-2 不確定性、訊息來源交叉次數分配表﹒﹒﹒﹒﹒﹒﹒﹒﹒﹒﹒﹒﹒103 表 4-3-3-1 不確定性、風險呈現交叉次數分配表﹒﹒﹒﹒﹒﹒﹒﹒﹒﹒﹒﹒﹒105 表 4-3-3-2 不確定性、風險呈現、訊息來源 三向節錄表﹒﹒﹒﹒﹒﹒﹒﹒﹒107. V.

(7) 表 4-4-1-1 知識類型、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114 表 4-4-2-1 知識建構、資訊內容交叉次數分配表﹒﹒﹒﹒﹒﹒﹒﹒﹒﹒﹒﹒﹒117 表 4-4-2-2 知識建構、疫情現況、解釋交叉次數分配表 ﹒﹒﹒﹒﹒﹒﹒﹒﹒﹒118 表 4-4-2-3 知識建構、訊息來源交叉頻率列表 ﹒﹒﹒﹒﹒﹒﹒﹒﹒﹒﹒﹒﹒﹒119 表 4-5-1-1 媒體框架次數分配表﹒﹒﹒﹒﹒﹒﹒﹒﹒﹒﹒﹒﹒﹒﹒﹒﹒﹒﹒﹒122 表 4-5-1-2 媒體框架、疫期交叉次數分配表﹒﹒﹒﹒﹒﹒﹒﹒﹒﹒﹒﹒﹒﹒﹒128 表 4-5-2-1 媒體框架、資訊內容交叉次數分配表﹒﹒﹒﹒﹒﹒﹒﹒﹒﹒﹒﹒﹒130 表 4-5-2-2 政府衛生單位、媒體框架、疫情現況、措施 對照表﹒﹒﹒﹒﹒﹒132 表 4-5-2-3 媒體框架、訊息來源交叉次數分配表﹒﹒﹒﹒﹒﹒﹒﹒﹒﹒﹒﹒﹒134 表 4-5-2-4 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正視疫情框架 交叉次數分配表﹒﹒﹒﹒﹒135 表 4-5-2-5 訊息來源、資訊內容與媒體框架交叉次數分配表 ﹒﹒﹒﹒﹒﹒﹒﹒137 表 4-5-2-6 政府衛生單位、專家學者、疫情解釋、媒體框架 對照表﹒﹒﹒﹒139 表 4-5-3-1 媒體框架、風險呈現交叉次數分配表﹒﹒﹒﹒﹒﹒﹒﹒﹒﹒﹒﹒﹒142 表 4-5-3-2 媒體框架、不確定性交叉次數分配表﹒﹒﹒﹒﹒﹒﹒﹒﹒﹒﹒﹒﹒144. 圖 目 錄 圖 1-1-1 研究架構圖﹒﹒﹒﹒﹒﹒﹒﹒﹒﹒﹒﹒﹒﹒﹒﹒﹒﹒﹒﹒﹒﹒﹒﹒﹒4 圖 3-2-1 新聞數量分布圖﹒﹒﹒﹒﹒﹒﹒﹒﹒﹒﹒﹒﹒﹒﹒﹒﹒﹒﹒﹒﹒﹒﹒49 圖 3-2-2 新聞媒體數量分布圖﹒﹒﹒﹒﹒﹒﹒﹒﹒﹒﹒﹒﹒﹒﹒﹒﹒﹒﹒﹒﹒51 圖 3-3-1 研究流程圖﹒﹒﹒﹒﹒﹒﹒﹒﹒﹒﹒﹒﹒﹒﹒﹒﹒﹒﹒﹒﹒﹒﹒﹒﹒53 圖 4-1-1-1 資訊內容次數分配圓餅圖﹒﹒﹒﹒﹒﹒﹒﹒﹒﹒﹒﹒﹒﹒﹒﹒﹒﹒63 圖 4-2-1-1 風險呈現頻率圖﹒﹒﹒﹒﹒﹒﹒﹒﹒﹒﹒﹒﹒﹒﹒﹒﹒﹒﹒﹒﹒﹒80 圖 4-4-1-1 知識建構類型頻率圖 ﹒﹒﹒﹒﹒﹒﹒﹒﹒﹒﹒﹒﹒﹒﹒﹒﹒﹒﹒﹒109.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媒體自古以來即是承載人類文明紀錄的樞紐,從以往的口耳相傳到實際記錄 在甲骨、金石、縑帛、簡牘、紙張上,都是資訊得以散播與傳承的重要媒介。隨 著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資訊的傳播與記載不再受限於實物的形式而無孔不入地 進入你我生活之中,使得媒體不單是資訊的載體,更是人們與外在世界的中介。 自 1988 年報禁解除後,言論與媒體自由已成臺灣民主社會值得驕傲之處。 盧世祥(2008)認為新聞媒體應該提供準確而平衡的資訊,讓公眾理性抉擇。新 聞傳播正是社會文化中的故事傳述活動(Parisi, 1995),獨立而負責的新聞機構實 為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存在。由於新聞自由的賦權,使媒體得以其價值判准與組 織常規產生新聞內容(臧國仁,1998a, b)。 記者依自身認定的新聞價值導向以及組織的工作規範,將新聞素材加以選擇 刪減、調配後擺在民眾閱讀的餐桌上,不僅滿足受眾對訊息的渴望與喜好,更使 資訊內容豐富多元。因新聞產製的專業性逐漸被視為社會制度中的「第四權」, 具有監督社會系統、資訊散播、支持民眾對「知」的權利與需求(林子儀,2002)。 媒體承擔完整、客觀報導事件並提供真相的重責,更以探求真相、不畏權貴、作 為人民與政府溝通管道而自許。 然而透過媒體轉介的資訊無疑是人為的產物,其所描繪的真實是否公正、客 觀。又有多少人能如晉國太使董狐般不畏權勢、堅持真實、書法不隱呢?媒體所 記錄、傳達的內容不見得是人們想看的,但一定是編著者想呈現的。常言道: 「歷 史是由勝利的一方所編寫的」 ,更暗示內容偏頗的可能與媒體的主觀意識與立場。 隨著現代新聞傳播媒體多屬私人集團,透過資訊的操作,試圖控制我們的世界與 價值觀。除此之外,現代的媒體亂象,包括為提高收視率而過度聳動煽情的「廣 告化」 ;誇大貢獻,轉移重要議題的「小報化」 ;真相未經查明而大肆報導的「內 容不實」、重於即時顯著而侷限的「窄化」等現象(徐美苓,2005)。 1.

(9) 然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UNESCO)早於 1982 年即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媒體無所不在的 世界,人類花費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的時數與比例越來越高,甚至超過學 習的時間,更呼籲各國行政教育體系應加強媒體教育,以填補現實經驗與教育經 驗的落差。媒體肩負資訊傳遞的重責已成不爭的事實,更是當代文化的重要元素, 為此更不能輕忽媒體在社會的影響力。各國更著手將使用、分析、評估與再製訊 息的「能力」納入國民必須具備的多元文化素養之一(Summers, 2005),為求新一 代公民能客觀分析所得資訊外,更具有產生資訊的能力與素養。 無可否認,新聞報導所呈現的事件樣貌,同樣是社會真實的一部分(臧國仁, 1998a) 。新聞工作者,以自身經驗、價值觀從事件抽離、連結其他社會意義而產 生新的情境意義而轉換為新聞報導(張錦華,1994)。此新聞媒體或工作者個人 處理意義資訊所仰賴的思考模式、價值判准等解釋外在事物的基本結構-「媒體 框架」(Entman, 1993)。不僅影響著媒體對資訊內容的產製邏輯,更可能影響受 眾對社會真實的認知。尤其是對人類社會衝擊與影響具深的災難事件,因事件突 發、資訊不足且攸關性命,社會大眾對資訊的需求格外強烈。本是人們經驗外在 事物關鍵的媒體,更昇華為社會認知災難、形塑決策、凝聚力量、整合資源的重 要機制。 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於 2013 年 6 月接獲死亡鼬獾案例,同年 7 月 16 日協 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以下簡稱:農委會畜衛所)、行政院衛生 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衛福部)、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縮寫:CDC)召開狂犬病專家小組會議。研判 鼬獾死亡案例,確診為狂犬病所致,隨即於隔日晚間將確診結果通報世界動物衛 生組織(OIE)(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 。正式終結臺灣非狂犬病疫區的美名, 同時宣告自 1961 年起不曾出現狂犬病案例的紀錄正式破滅。 2013 年 7 月期間民眾受傷、拾獲動物屍體等案例與新聞如雪片般在傳播媒 體上乍現,相關資訊與數量也隨之趨於多元且龐雜。尤其新聞媒體、社群平臺、. 2.

(10) 談話性節目等媒體中,更出現本次狂犬病事件整理成簡要、廣泛說明,以利於一 般人快速了解事件的訊息封包而流傳於資訊媒體中。然而作者發現這些彙整「新 聞報導」與「官方訊息」的訊息封包,內容常見矛盾與個人價值、理念的闡述, 對事件的陳述略欠客觀且難窺全貌。若報導有意斷章取義、散布謠言、製造話題, 在未經查證下,接收訊息的閱聽人反而成了無辜的受害者,實易造成民眾對疫情 的混淆與憂心。有鑒於此,我們應該反思當代打著動態、即時、快速、正確的新 聞媒體,在採訪、蒐集、撰寫、播送的過程中是否善盡客觀傳達災情現況、轉達 政府防疫措施等職責,或受黑幕操弄隱瞞甚至成為卸責的宣傳工具。 陳婷玉、徐美苓(2001)認為「疾病從來就不只是一個生物現象或個人災禍, 是經由社會建構而來的,它是一個社會、政治、道德事件」,可了解疾病的意義 是由社會互動與交織構成,並形塑人對於疾病的瞭解與態度。臺灣先前面臨了登 革熱、腸病毒、SARS、塑化劑、毒澱粉等事件,因媒體的誇飾與放大,引發臺 灣社會動盪不安,而民眾又須透過媒體與政策措施互動。考量官方政策與措施仰 賴科學理論、技術而進行災情的預測,在面對這些「不確定」狀況的同時又極渴 望「確定」的準則做為行動依歸。媒體在事件陳述中傳達不確定性的觀點,更撥 弄著民眾對疫情的認知(黃俊儒,2014)。而事件逐漸平息、明朗後媒體煽動性 報導方式與正確性等面臨全民的審視與檢討,也易引起社會大眾、學者專家的輿 論撻伐(蘇蘅、陳憶寧,2010)。 災難的發生是無法預期的,就如同本次狂犬病事件的突發,造成臺灣社會的 恐慌。作者始終相信災難「無法避免,卻能克服」。觀察、理解、分析,進而規 劃、準備、預防並且傳承於後人,是人類從古至今生存於險惡自然的方法。人類 社會的理性選擇造就科技的蓬勃發展,享受著文明所帶來的便利卻同時喪失掌控 環境的能力。然而當理性選擇可能暴露於未知的危害當中時,攸關人類生活與生 存的重要概念-「風險」則呼之欲出。自工業革命至今,尤以結合傳媒而生乃備 受關注的研究議題(張春炎、蕭崑杉,2013)。從媒體如何呈現特定風險至大眾 傳媒在風險傳播中的角色,舉凡與民眾生活、健康相關之事件與議題往往成為新. 3.

(11) 聞頻道、輿論節目、科學論壇的焦點。當社會面臨突如其來、高度不確定、資訊 不足、相對陌生的突發事件或災難時,官方與新聞媒體更是民眾了解現況的重要 管道,這些訊息的中介如何再現、形塑災情與實況更左右了民眾對事件的建構與 認識。 綜觀上述,隨著社會與知識高度精緻與複雜化後,人們所掌握的「部分」更 顯渺小,使得潛在的危險更加複雜、難以評估。臺灣社會面臨潛伏半世紀之久的 狂犬病重現,無疑是對臺灣學術界一擊重創。除了原先確診的鼬獾病例,公部門 的防疫勸導、媒體的密切追蹤、疫症爆發原因的爭論等疫情資訊不斷在學術界、 新聞界、政府單位與民間醞釀發酵,更一再撥弄民眾的敏感神經;狂犬病的樣貌 更隨著新聞逐步形塑且影響著民眾的認知。 研究架構如圖 1-1-1 所示,從科學角度,伴隨著反思科學理性的社會思潮中, 科學理論與科技發展充斥著未知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從真實建構的角度, 媒體透過其「框架」的產製邏輯,更「建構」出狂犬病的樣態與知識。兩者皆為 影響社會大眾認知狂犬病疫情樣貌的因素,解析仲介事件與受眾的新聞媒體更是 本研究的目標。 無庸置疑,媒體已是現代人經驗外在世界的重要管道,本研究欲探討新聞媒 體再現狂犬病疫情的社會真實、傳達可能存在的災難風險與疫情不確定性,並隨 著疫情發展有何現象與趨勢。抱持「理解就是溝通」的角度,期望為臺灣媒體素 養教育一盡棉薄之力。. 圖 1-1-1 研究架構圖. 4.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媒體如何再現事件,用何種隱含的思維、想法、價值觀解析事實並表徵於文 字的「媒體框架」是現今傳播學的熱門問題。自 Ulrich Beck 於 1980 年代提出 風險社會(Risk Society)是現代社會重要的特徵後,人們對於風險認知及因應策略 更成為研究焦點。透過「風險」的角度看媒體在風險溝通中的角色,從實證論觀 點認為媒體如「鏡子」般真實反映事實的傾向轉變為認識觀的論點,將媒體比喻 成篩選且部分呈現、形塑事件的「濾鏡」,對於民眾對事件內容的接收與事件建 構有著重要的影響。傳播內容中所存在之「不確定性」同樣影響訊息傳遞的虛實。 由此可看出,新聞媒體所呈現的資訊內容似乎能影響民眾對事件的認知與觀 感。本研究欲探求 2013 年 7 月爆發於臺灣之狂犬病疫情中,新聞媒體將如何扮 演資訊的「濾鏡」 ,又以何種角度、姿態與方式呈現疫情的面貌?內含什麼樣的 意識形態而產生對應的媒體框架來敘述事件、著重於何種風險的傳達、對疫情知 識層面的建構情形與隱含於新聞資訊裡不確定性。以各種面向解析媒體如何再現 狂犬病疫情,根據上述各歸納出五大研究問題如下。 隨著狂犬病疫情的發展與變化: 1.. 新聞媒體所呈現之狂犬病疫情內容與訊息來源有何現象與分布?. 2.. 新聞媒體所呈現之狂犬病疫情風險有何趨勢與現象?. 3.. 新聞媒體所呈現之疫情不確定性有何趨勢與現象?. 4.. 新聞媒體所呈現之狂犬病知識類型有何趨勢與現象?. 5.. 新聞媒體所呈現之狂犬病之媒體框架有何趨勢與現象?. 5.

(13)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媒體素養」隨著知識產業的發達備受關注,資訊媒體扮演著篩選與再製事 實的角色,更決定了民眾對事件的認識(臧國仁,1998b)。「分析」與「產製」 知識訊息更是媒體素養的核心能力。 媒體自許被社會賦予「第四權」的稱號,有責任透過守門人的把關,反映社 會不同的意見,促進公平、美好的社會為己任。但普遍認為臺灣媒體除了炒作煽 情、斷章取義、利益導向為人詬病,政治操作與學術壟斷更是令人愁眉。然而媒 體自許監督政府運作的社會力量,但誰來把關媒體呢? 本研究以質性內容分析配合量化的方式解析 2013 年 7 月爆發於臺灣之狂犬 病疫情中媒體再現的情形。從媒體框架、知識建構、風險呈現與不確定性四面向 釐清新聞媒體再現的過程中存在什麼現象與趨勢,以解析新聞媒體呈現疫情的何 種面貌與內涵,期待為臺灣素養教育、科學教育與傳播盡一份力。本研究之貢獻 分為研究、教育、個人、新聞媒體四個層面如下: 1.. 以分析 2013 年 7 月狂犬病新聞事件為例,提供日後新聞或科學傳播探討媒 體框架、風險溝通、不確定性等研究之比較實例。. 2.. 本研究之分析模式與取徑,可提供媒體素養教育現場分析與探討的樣本。. 3.. 採用四種面向分析新聞樣本,並淺談相互關係,提供閱聽人在日後閱讀資訊 與分析理解上思考的面向。. 4.. 研究結果能作為新聞工作者在未來撰寫新聞時的參照或警惕,以善盡資訊傳 播與風險溝通之功能。. 6.

(14) 第四節 名詞界定 根據本研究所用之專有名詞進行初步條列式定義如下:. 1.. 媒體再現(Media Representation) 再現是透過語言、符號反映意義的過程(Hall, 1997),即透過符號表徵本 體認知的行為。媒體再現指媒體進行資訊傳播過程中主動挑選、編排,透過 各種符號描繪現實的過程(張錦華,1994)。. 2.. 媒體框架(Media Frame) 「框架」源自 Goffman (1974)對社會議題建構的觀察與討論所得,指人 們用來詮釋、闡述外在經驗世界的心理模式或核心意識,並認為人所有生活 經驗的整理、歸納、理解、建構都仰賴特定的框架,使我們能確定、理解、 分析外在資訊與事件。媒體框架即指媒體在報導、闡述事件時,基於其對事 件的看法而「凸顯」、「選擇」某些資訊,以達到傳播目的(Entman, 1993)。 本研究所使用之框架分析參酌 Hibino and Nagata(2006)與謝君蔚、徐美苓 (2011)分類架構如:展望(Prospects)、關切(Concern)、危害三大框架。. 3.. 風險呈現/溝通(Risk 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 根據 Kasperson and Pijawka (1985)的定義:指某特定行為隨著時間推移 產而產生特定影響的機率。Beck 認為風險是由溝通而產生與界定的,具有 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害與協助發展對策的內涵(汪浩譯,2004)。本研究 將風險呈現界定為狂犬病疫情所引起之可能風險如:病原、疫苗、傳染、防 疫、資訊五種風險類型。. 7.

(15) 不確定性(Uncertainty) 指無法完全掌握的本質,或稱之為變數。Beck 於 1986 年認為,科學高 度專業化使得傳播與溝通過程中產生無法預期的可能性(汪浩譯,2004)。 根據黃俊儒(2014)的分析脈絡,本研究指稱之不確定性為狂犬病疫情報導 內容中,無法完全掌握或不確定發生的環節或位置,如生命科學理論;鑑定、 檢驗與預測;應對措施與方針;民眾生活。. 4.. 知識建構(Knwledge Construction) 根據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學習理念,強調知識乃個人與外界互動 的結果(von Glasersfeld, 1989)。建構本為認知過程的概念,將外在事物依其 結構與意義的相似情況加以分類與組合(Schudson, 1991)。本研究指媒體對狂 犬病相關資訊的呈現如:歷史發展、病原介紹、預防治療等,皆為媒體對狂 犬病疫情的知識建構的結果。. 8.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針對 2013 年爆發於臺灣狂犬病事件為分析對象,探討作為事件與大 眾間訊息與資訊之中介者-「新聞媒體」如何引導公眾了解疫情,其所呈現核心 意涵與發展趨勢。本章主要分為三節,分別為狂犬病介紹與回顧;媒體再現事件 與建構大眾之理解;風險社會的角度探討風險傳播、潛藏不確定性與媒體框架做 為本研究之理論背景與參考依據。. 第一節 狂犬病與臺灣 狂犬病為全球十大傳染病死亡原因,由於 2013 年 6 月,於臺灣南投縣開始 於山區傳出鼬獾攻擊人、突然暴斃等案例,經相關單位檢驗、開會確診後正式上 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縮寫 WHO)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縮寫 OIE)並正式宣告臺灣歷經五十年 後,重回狂犬病疫區。期間內狂犬病疫情相關報導大量出現在新聞媒體,隨著疫 情資訊頻傳,議題也在令民眾生活中發酵,引起社會動盪與人心不安。本節將針 對狂犬病毒之特性、臺灣狂犬病史、狂犬病與經濟、政治、文化的關連進行描述, 最終以本次狂犬病疫情的發展過程與歷年比較作結。. 一、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俗稱瘋狗症,一種由麗莎病毒屬(Lysssavirus),又稱狂犬病 毒屬之 RNA 病毒所引起,共分七型,其中第一型(典型)又稱狂犬病毒,是引起 狂犬病之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病原。狂犬病是一種全球性的古老傳染病,在西元 前 2300 年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埃什努納法典(Laws of Eshnunna)首次被記錄(劉振 軒,2013)。一但有狂犬病發生,主人須盡看管責任,若家犬攻擊他人導致感染 死亡,將會處以高額的罰款。直至 1885 年由 Louis Pasteur 發明狂犬病疫苗後,. 9.

(17) 狂犬病死亡率得到大幅度的控制,更被譽為「人類史上最傑出的發明之一」。話 雖如此,但狂犬病目前為全球前十大傳染病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約有 55000 人死於狂犬病,亞洲國家以印度、中國大陸、菲律賓、印尼病例最多,共佔 31000 例,尤以印度每年死於狂犬病人數約 20000 人,位居全球之首。以犬貓為主要帶 原物種,人類因接觸狐狸、浣熊、臭鼬、豺、貓鼬以及其他肉食性野生宿主導致 感染死亡案例則極為罕見。暴露後必須立刻進行傷口清創與接種狂犬病疫苗等免 疫措施,沒有接種疫苗致死率接近 100%。死亡原因皆是中樞神經系統遭病毒破 壞,導致昏迷、呼吸衰竭而亡。臨床症狀視傷口嚴重程度、部位、病毒數量等因 素而定,產生發燒、疲憊、噁心、幻覺、幻聽、顏面麻痺、吞嚥困難、激動、肌 肉痙攣、漸進性虛弱、恐水、呼吸困難等(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國家每年僅使用於暴露後醫療的金額就高達五億六千萬 美元,全球狂犬病防治費用粗估每年超過十億美元(費昌勇,2012)。由此可見 狂犬病並非一個新興的疾病,對於開發中國家,百分之百的死亡率更是不可忽視 的威脅,對政府財政預算更是一大傷害。然而,托生物醫學進步的福,狂犬病疫 苗與免疫球蛋白的普及與有效性得到提升,但在資源不足的國家,仍舊無法負擔 龐大的防疫開銷而壟罩在狂犬病的陰霾中。. 二、狂犬病在臺灣 臺灣早在 1903 年時,刊載於府城公會報(今教會公報)一篇「痟狗」之專 文指出狂犬病的蹤跡。由於當時民眾不理解其嚴重性,直至日據時代回顧 1900 年起至少 11 起受傷、致死病例。1909 年 8 月 13 日標題為「狂犬病發生了」報 導指出狂犬病在狗、貓、人間傳染(蔡厚瑄,2014)。隨著日本總督府催生「公 醫」制度,建立臺灣公共衛生系統與自力生產狂犬病疫苗並嚴格執行宣導與犬籍 登記、預防注射與撲殺,根據文獻直至 1948 年,不曾再度出現狂犬病例(劉振 軒,2013)。 直到終戰初期,與中國大陸沿海港口頻繁來往,提高狂犬病引入風險。據文. 10.

(18) 獻記載,1948 年 6 月臺大醫院林宗毅醫師確診光復後第一例人類狂犬病病例開 始,由於當時沒有感染科,以致犬貓咬傷病例皆由外科醫師處理,除了肇禍犬貓 誘捕觀察,病人及捕捉人員皆無暴露前預防疫苗與暴露後抗體處置。年間造成全 臺灣近 800 死亡病例,在當時造成了嚴重的人民傷亡與社會恐慌,對充斥著其他 傳染病(天花、霍亂、鼠疫、瘧疾、肺結核等)的臺灣來說,狂犬病更是民眾生 活與政府施政的沉重壓力。 沈永紹(2007)指出光復後公衛系統瓦解與人口移動,使狂犬病有復甦的機 會。涂醒哲(2013)同樣歸咎於臺灣「光復」後,只知搜刮人民的外來政權在衛 生與防疫上的失能,導致死於傳染病的人數恐怕超過二二八事件的大屠殺。透露 出狂犬病隨著當時的國民政府一起「光復」臺灣,暗示著狂犬病的復發是公共衛 生的不進則退的警訊。 時至 1956 年,農復會與臺灣省衛生處自美國進口動物狂犬病疫苗,針對犬 畜全面實施預防注射等措施(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 。在政界、醫界與人民, 配合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援助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控制狂犬病疫情,至 1959 年不 再有人類病例,1961 年未曾出現動物病例後,臺灣正式成為狂犬病根除的地區, 甚至獲得美國疾病控制及防治中心「除名」的榮耀。 好景維持近五十年,臺灣大學於 102 年 6 月接獲死亡鼬獾案例,經解剖檢驗 發現腦炎等嚴重病變,但無法確診,嘗試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縮寫 RT-PCR)配合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Immunohistochemistry,縮寫 IHC)檢測狂犬病呈陽性後上報防檢局,經反覆 驗證與開會後確診並於 7 月 17 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 ,並以 101 年 5 月 23 日之鼬獾死亡案例為本次狂犬病疫期發生日期(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 自 1952 年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家畜醫院(今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 物醫院)開辦以來,至今仍積極為家犬免費施打馴化狂犬病疫苗,為臺灣撲滅狂 犬病貢獻良多(劉振軒,2013)。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檢局(以下簡稱: 防檢局)自民國 100 年起委託臺灣大學等單位進行野生動物監測,自 102 年更增. 11.

(19) 加狂犬病監測項目,時時為臺灣公衛把關。 然而重現於 2013 年 7 月的狂犬病疫情,為何在公共衛生、醫藥水準大幅超 前五十年前的現在,竟有狂犬病死灰復燃的機會。在各界揣測與詫異的時刻,劉 振軒(2013)分析並回顧臺灣近年來狂犬病疫情的比較,包含傳入方式、確診動 物、案例、政府措施等,資料整理如表 2-1-2-1 所示。 表 2-1-2-1 臺灣狂犬病事件比較表 民國 30-50 年. 民國 91-102 年. 傳入方式. 民國 37 年由上海傳入。. 鼬獾感染不明。三案例皆為境外移入。. 確診感染 動物. 除臺東縣1隻錢鼠及1隻遭鼬獾咬傷的犬隻 人、犬及猿(牛、山羊、豬發病時 以外,其餘陽性動物均為鼬獾。鼬獾及錢 有所聞,但無報告),屬城市循環。 鼠,屬野生動物型循環. 發生案例. 1.民國36年: 由上海帶來的狂犬散播。 2.民國47年:最後一個人死亡病例。 3.民國48年:最後一個犬死亡病例。 4.民國 50 年:宣告撲滅狂犬病。. 1.民國91年、101年及102年:共三例境外 移入人狂犬病病例。 2.民國102 年:鼬獾、錢鼠及犬驗出狂犬 病病毒。另7例遭陽性動物咬傷病患皆已就 醫並接受疫苗與免疫球蛋白接種,至今尚 無發病。 1.加強宣導及提升犬貓疫苗注射完成率。. 防治措施. 病毒株. 咬傷後 處理. 死亡率. 2.儲備防疫物資。(102年7月以前因我國為 1.民國45 年農復會及臺灣省衛生處 狂犬病非疫區因此人用疫苗每年約整備 由美國進口犬疫苗。 200餘劑作為國際旅遊自費市場使用,疫情 2.撲殺流浪犬。 發生後立即緊急採購因應) 3.其他配合政策。 3.遭高風險動物咬傷之暴露後處置與第一 線動物防疫工作人員優先接種疫苗。 不明 (推測應為基因型第一型). 1.鼬貛、錢鼠及犬分離病毒及三例境外移 入均為基因型第一型。. 1.當時未有感染科,多由外科醫師處 1.依疾管署防治指引。 理。 2.肥皂水、優碘消毒,正確清理傷口。 2.咬人犬貓觀察。 3.只用鎮靜劑及支持療法。. 3.PEP: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 苗注射。. 100%. 鼬獾、錢鼠及犬死亡,未有本土人的病例。 境外病例皆死亡。. 資料來源:改自「臺灣及大陸地區狂犬病歷史及防治回顧」 ,劉振軒,2013; 「疫情報導」第. 12.

(20) 29期,頁S38。. 從表 2-1-2-1 臺灣狂犬病事件比較表可知五十年前(以下簡稱前次)狂犬病 事件由上海帶病犬畜傳入,102 年(以下簡稱本次)狂犬病事件的傳入方式則有 待商確。雖然三名境內人類死亡病例皆為外地人士入境後病發,但根據中央流行 疫情指揮中心 104 年動物狂犬病抗原監測統計,本次狂犬病疫情共檢測 3089 件, 其中包含遭鼬獾攻擊後病發死亡幼犬 1 件、未知感染途徑之錢鼠 1 件與 276 件鼬 獾陽性案例(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可知死亡與確診的案例集中在臺灣山 區的鼬獾,與五十年前的死亡病例集中於犬隻與人情形實有差異。 然而,名列狂犬病猖獗地區且與臺灣政治、經濟、文化各種層面有莫大關係 的中國大陸,已有不少研究指出鼬獾為狂犬病保毒物種(劉振軒,2013)。隨著 兩岸經貿互動頻繁,在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對於疫情發生原因有著不同的爭論。 如同:「…大陸爆發鼬獾狂犬病近十年,恐怕已演變成全球第七種狂犬病保毒宿. 主,傳染力更強大,加上兩岸鼬獾基因序列高達九成相似,源頭應為近三、四年 棄養的中國大陸走私動物…」(取自:U92 聯合報 20130718)。清楚呈現當時官 方對疫情來源的看法,將矛頭指向大陸走私動物。而新聞中卻同樣存在不同的看 法,如: 「…過去狂犬病毒可能一直長期存在臺灣,恐被鼬獾『保毒』傳下來,. 只是發病率、死亡率很低,沒被發現…」(取自:F54 自由時報 20130725)。由 此明顯看出官方提出狂犬病毒可能因某些原因而潛伏至今從未根除的看法。兩則 相隔一週的報導,明顯看出官方對疫情產生原因看法的差異。 相較於前次狂犬病事件,確認為境外移入所致,因應疫情的防疫措施,諸如 進口犬隻疫苗、大量撲殺流浪動物而控制住疫情延燒。然而本次對狂犬病事件原 因的猜疑,導致官方政策搖擺不定與疏漏,如:「…國內人用狂犬病疫苗嚴重不. 足,庫存只有四百劑,非危險族群不必施打…預防性施打需三劑,每劑兩千元, 自費六千元才有保護力,公費標準與防疫人員納入健保衛署研擬中…」(取自: U14 聯合報 20130719) 。官方防疫上疏漏除了造成社會的動盪甚至在人民心中留. 13.

(21) 下陰霾而產生不理智的行為,如:「大溪清潔隊這兩天獲報三起流浪狗被路邊食. 物毒死事件,研判可能怕被流浪狗咬,有民眾索性痛下「毒手」…」(取自:F 自由時報 20130804)。 然而,自 1998 年 11 月推行旨在「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的動物保護法 (中華民國動物福利環保協進會,1998)。隨著動物保護團體與各界的努力,動 物保護意識在人民心中萌芽,攸關動物福祉的措施與行為都將受到嚴格的審視。 相較於控制五十年前疫情的「大量撲殺」,本次政府因應疫情所提的政策更受到 民眾檢視而阻滯,如: 「農委會將對 14 隻米格魯做狂犬病病毒實驗,引發學界及. 動保界批評,專家更指出此項實驗根本不具意義…疫情中心交由家畜衛生試驗所 徵詢、評估後再決定…」(取自:F430 自由時報 20130820)。上述可明顯看出現 代攸關動物福利的政策,引起社會積極的關切與投入,此現象在五十年前更是前 所未聞的現象。 綜觀上述,今昔狂犬病事件,除了在疫情發生原因、發病物種、防疫措施的 差異外,莫過於暴露後的處置更影響了兩次疫情延燒長度。由於前次事件發生時, 資源不足的臺灣,醫學技術與公衛意識不發達,社會普遍沒有預防與處理傷口的 觀念與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施打(劉振軒,2013)。導致感染者多以鎮定與支持 療法等待奇蹟出現而死亡的案例。相較於本次防疫宣導與醫學昌明所賜,於 102 年 7 月發生的狂犬病疫情到同年 12 月,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而正 式宣告疫情結束(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 許多人與動物不論新發現或再浮現的傳染病,包括人畜共通傳染病,諸如鼠 疫、禽流感、腦炎等都曾對人類歷史有重大影響。根據文獻,狂犬病並未對臺灣 人口造成顯著影響,但由於臺灣森林資源(包含動、植物)多樣性與豐富性全球 名列前茅(許曉華,2014)。狂犬病帶原物種族群多樣,加上臺灣不論早期或現 代用於防盜、陪伴而飼養狗、貓的家庭眾多。根據農委會犬貓統計,2007 年已 達到 132 萬隻,至 2013 年更達到 232 萬隻(周任芸,2008) 。為最大帶原物種的 野狗數量更是難以估計,且更貼近你我生活。而狂犬病異常的臨床症狀與未接種. 14.

(22) 發病必死的恐慌形象根深於民眾心中,加上新聞對疫情的渲染更增加人民不安 (蔡厚瑄,2014)。 從上述關於病情來源的爭論、防治不彰與社會現象等皆須透過媒體來傳達疫 情的現況與發展,然而媒體呈現雖然不見得是人民想看的,但一定是媒體想呈現 的。邱偉欣(2013)指出本次疫情期間,媒體炮口一致指向農委會隱匿狂犬病疫 情且核心論述都以: 「臺灣從『非疫區』再度成為『疫區』」為主。更指出這種說 法更是罔顧歷史與事實,將重點放在絕跡五十年的論述上。由此可見,雖然媒體 在本次事件的鋪陳與呈現受到質疑,但我們無法否定媒體在疫情傳達、公衛宣導 與防疫上的貢獻,然而這些內容確實在無形中引導受眾建構「真實的」疫情。. 小結:從狂犬病特性與全球現狀,回顧狂犬病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雖然並 無造成臺灣人口明顯下滑,但根生於民眾對於狂犬病的恐懼仍舊揮之不去。在史 料文獻紀載以案例、症狀與防治情況做了近百年的回顧,也讓我們重新認識狂犬 病對臺灣公共衛生與醫藥發展的關連。比較五十年前與 2013 年狂犬病事件,從 傳入方式能看出政治文化的糾結;從確診案例能看出病發物種的差異;從防制措 施與暴露後處置能了解今昔公衛、醫療與社會文化的演進。然而於 2013 年爆發 的狂犬病,暴露於百分百的致死率的風險當中、爭襖難辨的疫情來源與朝令夕改 的政府防疫措施,眾多的不確定再次挑動民眾恐懼的根源。與臺灣社會文化、經 濟、醫藥甚至政治有萬縷千絲的狂犬病疫情,在突如其來且資訊未明、難以辨識 的當時,媒體又將以什麼面相切入,描繪出狂犬病的樣貌,建構疫情真實與傳達 疫情風險與不確定,更是值得深入探討、分析的方向。. 15.

(23) 第二節 媒體再現 「再現」是以主觀的方式將外在事件用抽象化的概念呈現,而這些概念被視 為外在事件的主觀呈現,即為建構真實的過程。正所謂:「寧可被真相傷害,也 不願被謊言安慰」,無可否認,新聞報導中所呈現之社會事件確實是社會真實的 一部分,而新聞從業人員秉持其專業與價值觀呈現事件的過程,意味著資訊的呈 現必然牽涉選擇與排除的過程。有鑑於此,在資訊豐富多元的現代,培養公民判 斷、理解、分析、使用資訊,降低資訊媒體傳遞過程中的鋪張掩飾手法,以期盼 獲得真正純淨、客觀的事實實為現代公民重要的課題。本節首先探討媒體再現的 理論演進、真實建構與知識建構的關聯性,再帶入真實選汰的「框架」機制,最 後以現代公民核心素養之一的「媒體素養」源起與素養教育做結。. 一、媒體與真實建構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指出社會科學研究在討論真實建 構時,並不會討論何謂「真實(reality)」?世界上是否存在獨立於人類經驗感之 範圍外的真實?這類哲學的問題。反而是聚焦於真實是如何建構與誰有建構真實 的權力。臧國仁(1998a)指出「新聞媒體如何建構真實」 ,此命題一項是新聞學 領域廣受重視的主題,且歷經多次典範轉移。 早期將新聞視為一套符合價值判准與組織常規的理性產物,但由於新聞素材 易受到資訊提供者價值觀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充斥特有的社會與文化意涵(或稱 意識形態) ,而發展出被稱為「專業意理(professional ideology)」的倫理規範(臧 國仁,1998a) 。以維持新聞內容客觀、中立與平衡,甚至進一步促成新聞專業化 的理想。Tuchman(1978)將新聞工作者將新聞素材選擇、刪減、調製,而過程 中經過組織科層的層層把關以確保新聞品質的過程稱為「守門人(Gatekeepter) 理論」或「反映(reflection)論」。強調新聞具有即時性、親近性、顯著性、影 響性與趣味性的特質,新聞工作者憑藉專業意理客觀反映事件的特色,這種挑選. 16.

(24) 模式稱為「功能模式」(翁秀琪,1998)。臧國仁(1998a)更指出這貌似步線行 針的論點對新聞專業形象建立有重大貢獻。新聞媒體更以獨立於政府行政、立法、 司法三權,用以監督社會正常運作的「第四權」自居(臧國仁、鍾蔚文,2000)。 然而,許多實證研究中發現,基於客觀標準與專業規範所產生的新聞,尤以 政治或社會問題、牽扯衝突與危機事件的內容有著明顯的偏態,以致原先視媒體 至於事件外獨立而客觀陳述的守門人理論逐漸受到社會學者的挑戰而有不同的 看法(翁秀琪,1998)。認為新聞記者在報導事件時會受到社會變項與意識形態 的影響。臧國仁(1998a)指出守門人理論研究多年來無法建立任何解釋、澄清 新聞工作客觀、中立的證據,更說明新聞媒體為減少外在影響所建構的「專業意 理」,進一步加深媒體自詡「客觀」的心態,並遺忘客觀與中立的分界為再現或 轉換真實的過程而論。 由此可知傳統傳播學對於媒體的態度與看法傾向客觀、公正、平等、專業的 反映社會真實。無可否認,新聞報導中所呈現的社會事件確實是社會真實的一部 分(臧國仁,1998a) 。新聞學者吸收過去實務經驗將新聞視作真實的反映,提出 了近似中立、客觀的信念,卻無法解釋新聞偏頗的事實,而新聞的真實建構牽涉 社會因素的看法漸被接受而轉向「再現」的觀點來解釋新聞真實。 Hall (1997)將再現(represent)定義為透過語言、符號反映意義的過程。即 透過符號表徵本體認知的行為。語言是人類思考及傳遞社會真實的工具,尤以歷 史學家與新聞記者等工作者,更以語言呈現社會真實為主要職責(翁秀琪、許傅 陽、蘇湘琦、楊韶彧、葉瓊瑜,1997)。認為真實事件無法透過實際是再建構 (reconstruct)的符號內容(此指新聞)來理解,只有意義才能在新聞中傳達。然 而語言、符號如何再現意義呢?這些意義又是從何而來?又如何證明文字與符號 「真實的」意義呢?對此,Hall (1997)提出三種取向來說明語言、符號如何將意 義再現: 1.. 反映取向(reflective approach):意義是存在於真實世界的物件、人、想 法、事件中。語言的功能是如鏡子般反射(reflect)已存在的真實意義(true. 17.

(25) meaning)。 2. 意圖取向(intentional approach):意義是語言使用者透過語言加諸(impose) 於外在事物上的,語言是傳達使用者所認為的意義。 3.. 建構論者取向(constructionist approach):意義並不存在事物本身或使用 者的語言中。意義是透過其他再現系統如概念(concepts)與符號(signs) 所建構的,尤其是科學概念與知識。. 從上述語言與真實意義分析取向可理解,反映取向將語言與意義單向且客觀 的連結;意圖取向則撇開意義存在語言中的看法,而連結語言使用者的主觀意識; 建構論者取向則將語言視為意義的再現系統,而意義是由概念與符號所堆砌的。 由此可知,再現論對新聞媒體的描述,多認為新聞是新聞工作者進行資訊傳播過 程中主動挑選、編排並透過各種符號描繪現實的產物(張錦華,1994)。新聞工 作者在撰寫新聞時已預設了某些目標,而透過新聞報導來達成目的,主張新聞報 導與價值都是記者所建構。能看出較偏重「意圖取向」的解釋。翁秀琪等人(1999) 更指出此主張將新聞價值視為證明報導的新聞性,並合理化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選 擇工具與真實建構的模式。然而新聞工作者本身就是社會人,報導與受眾必須有 某種程度上的「社會共識」,包含閱讀排版、詞彙、數據、邏輯、基本概念(臧 國仁,1998a)。如此才能達到意義的傳達與社會真實建構的核心目標。 Parisi (1995)認為新聞與傳播正是社會文化中的一種「故事」轉述,維繫了 人類社會生活相關的價值、界線與定義。再建構的新聞真實僅能傳達情境中的意 義。臧國仁(1998a、1998b)認為新聞再現過程礙於社會因素與組織常規影響如: 篇幅、時間、資料來源、翻譯品質等,導致新聞報導建構社會真實的內容受到限 制而不適合用於解釋、分析事件。新聞媒體所建構的「故事」無法完全等同「真 實」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又是人們認識世界與彼此關係的認知基礎。然而, 若這些「故事」的轉述包含較學術或專業性的內容時,意義又該如何獲得傳達? 根據 Hall (1997)對「語言、符號再現意義」的說明取向中,意義存在概念與符號 系統而組織成整體新聞的意義。由此可理解,新聞在呈現較學術與專業性的議題、. 18.

(26) 事件或內容時,概念與符號乘載著各自的意義,而透過新聞結構將意義組織堆砌 而建構社會真實,更說明了概念與符號在學術、專業性報導內容中,扮演新聞社 會真實建構的意義單元。 資訊媒體普及的現代,科學新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科學知識與社會訊 息的主要來源,也是科學界與大眾的溝通管道(鄭宇君,2003)。在 Schutz 在 1962 年提出的「多重現實(multiple realities)」概念中認為人經驗外在世界各種 現實狀況,乃基於經驗意義而分割,不同的現實世界各有特殊的認知型態(盧嵐 蘭譯,1992)。如同專業是由稱作專有名詞的高牆而區隔的,民眾則透過打著知 識傳播旗號的媒體,引領攻入學術的殿堂。 從本章第一節簡介本研究選取之事件為發生於臺灣 2013 年 7 月的狂犬病疫 情,狂犬病疫情主要涉及生命科學相關知識,包含分類、演化、免疫、疫史、傳 染途徑、臨床症狀等科學內容,並牽涉臺灣整體公共衛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等層面。然而此疫情新聞使否屬於科學新聞的範疇呢?科學新聞鮮少有人特別去 定義。就字義來說,科學新聞是指「與科學知識相關」的新聞報導。從科學新聞 的面向來看,黃俊儒與簡妙如(2006)認為科學新聞含括社會/科學議題的相關 報導,包含事件中科學與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而非單純與科學知識相關的論述。 由此可知本次涉及諸多科學與社會層面的討論與決策的狂犬病事件報導,不僅是 災難事件,更屬於科學新聞的範疇。然而,透過符號與概念的整合堆砌為新聞的 意義(Hall, 1997),又將如何影響受眾建構疫情的社會真實呢? 臧國仁與鍾蔚文(2000)認為媒體不但已是社會大眾在災難事件中極度依賴 的管道,也是滿足其資訊需求與渴望的重要工具,更是扮演民眾對於疫情認知與 建構的關鍵角色,也是災難後期有關復建、拯救、恢復社會正常運作的訊息論壇。 張春炎(2014)探討新聞如何建構民眾對莫拉克風災之認識,能看出媒體在災難 性事件中,對於民眾災情真實建構的重要影響,除此之外更影響了後續防災的想 法與行為策略。這樣的研究結果同樣出現在眾多國內外災難事件與新聞報的討論 中(臧國仁、鍾蔚文,2000;鄭美華,2004;鄭宇君、陳百齡,2012;張春炎、. 19.

(27) 蕭崑杉,2013;黃俊儒,2014;Meer & Verhoeven ,2013;Nijkrake, Gosselt & Gutteling, 2015)。 災難事件中建立正確的防疫知識更決定防疫的成功與否(劉振軒,2013)。 意旨防疫、醫療、公共衛生等知識與意義傳遞、建構疫情的社會真實同樣是媒體 在災難事件中的職責所在。在徐美苓(2005)分析新聞媒體如何再現醫療相關報 導,透過醫藥相關新聞之內容分析與醫藥記者的質性訪談,反思醫療資訊在傳播 內容與品質上所呈現的現象與特性。發現資訊媒體對於民眾建構正確的健康知識 有直接影響。由於內容用字遣詞的落差、內容廣度不足或轉移真正重要的資訊甚 至廣告化而對民眾建立正確醫藥知識的過程形成阻礙與錯誤(徐美苓,2005)。 徐美苓、丁志音(2004)探討中、西醫對感冒的新聞論述。兼顧量化與質性 分析感冒相關的新聞再現,以釐清不同醫學觀在建構「感冒」時在傳達醫病知識 與對應醫療處置的差異,探討中西醫獨特的理論與語言影響大眾文化中醫療文本 的呈現。結果顯示,中、西醫從醫學理論、斷症模式到治療邏輯都有明顯的差異。 中醫則傾向整體概念論述,內外失衡以致疾病纏身;西醫則論述面向廣,病毒入 侵以致身虛體弱,有助於民眾較廣泛的了解疾病。在疾病定義、治療預防、政策 上西醫也位居主導地位。討論中也指出順著西醫的脈絡與知識建構,消滅病原與 減緩症狀為主要目的,而以軍事隱喻鋪陳論述、描繪藥物、療法與病原對抗的過 程,促使緩解症狀之特效藥也順勢成為報導焦點。 由此可看出疾病論述傾向或知識系統的差異,即反映在報導的邏輯中更描繪 出疾病的輪廓,更凸顯了媒體在知識與真實建構的重要性。可理解為知識、概念 與符號內容構築的意義同樣決定了真實建構的方向與角度,更說明防疫知識的內 容與疫情真實建構的關聯。從上述可明顯了解媒體解析社會事件轉化成新聞的脈 絡演進,一則新聞的內容代表著媒體觀察事物、選擇、組合的結果,不免牽涉新 聞常規與價值等主觀影響。傳播學者正視媒體主動再現事件的現實,進而產生分 析媒體主動處理意義資訊時所仰賴的思考基模又稱「框架」。. 20.

(28) 二、媒體框架 重視個人的詮釋與情境互動而生的建構學派認為「社會真實均由建構而來」 , 並透過語言或符號來互動。而新聞媒體更扮演轉換社會真實為符號意義的重要角 色(翁秀琪等人,1997)。Gamson and Modigliani (1989)認為新聞媒體應以協助 受眾了解社會事件的意義為己任,提供長期、穩定的認知觀點並組織資訊內容, 用以詮釋與賦予意義。臧國仁(1998a)指出學者習慣將「新聞」定義為新聞工 作人員根據外在標準(新聞價值)與內在工作程序(組織常規)所生產的資訊成 品。而新聞產業維持資訊內容品質所的職業道德規範-專業意理,隨著對新聞工 作過度簡化與內容所產生之社會真實建構的影響而備受質疑(翁秀琪等人,1997; 翁秀琪,1998;臧國仁,1998a, b;吳美美,2004)。 從媒體真實建構的脈絡可瞭解媒體主動篩選與重組事實的觀點逐漸被接受, 其符號系統可在不同情境中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Gitlin(1980)認為媒體篩選與操 弄符號的核心面相或角度更是建構社會真實的決定因子,如同在社會事件中「移 動的探照燈」,此種具有原始真實的某些面向,卻無法涵蓋全貌的社會真實同樣 著影響閱聽人的理解與感知。而 Carrage 從社會建構論的角度探討新聞媒體具有 下列五種本質:(1)新聞媒體並非事件的傳聲筒(vehicle) ;(2)新聞媒體不會完整 呈現事件全體;(3)新聞媒體所使用的字詞、符號所隱含社會關聯加強或改變閱 聽人對事件的認知;(4)新聞媒體所使用的字詞、符號可能重新定義事件或加強 事件原有的性質;(5)新聞媒體會重新定義、詮釋社會個體、公眾人物、事件並 改變原有的組合。根據 Carrage 的看法,媒體非客觀的呈現事件全貌,且能透過 字詞與符號的操弄而加強、改變、重新詮釋、建構真實的可能。而媒體篩選與操 弄建構社會真實的決定因子,如前節提到的新聞價值、組織常規或稱認知觀點均 可視作「框架」社會事件的機制,決定了社會真實的選汰(臧國仁,1998a) 。相 較於反映論或守門人理論對媒體真實建構的缺失,以再現論解析媒體建構社會真 實的想法逐漸受到重視,「框架」概念更被視為新聞組織或個人如何選擇、重組 與再現真實的機制,而框架概念的起源與意義為何?. 21.

(29) 黃惠萍(2003)指出框架研究可追溯至 Minsky 與 Kahneman and Tversky 等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記憶中的認知結構。如 Piaget 所提出的認知基模(schema)般, 為人們經驗外在事物的基礎,影響對外界的詮釋與判斷。Goffman (1974)以社會 真實建構的互動層面認為框架是人們用以定位(locate)、感知(perceive)、辨識 (identify)、標示(label)外在世界的心理模式,具有協助人們分類、組織及解釋資 訊的功能;臧國仁(1998a)認為框架可理解為人們或組織對事件的主觀解釋與 思考結構。上述各學者對「框架」的定義可理解為個人或組織建構社會真實過程 中的重要依據,概念皆傾向為一種具有主觀選擇、局部強調的判斷標準或真實建 構的核心理念。直到 1990 年初期,傳播學者才積極使用框架的概念來解釋新聞 常規與價值的判準(臧國仁,1999) 。然而本研究探討媒體如何再現狂犬病事件, 故將「框架」概念聚焦在新聞媒體上,而「媒體框架」在框架概念上的意義與對 受眾與社會事件、公共議題的形塑又有何影響呢? Tuchman (1978)以受眾透過媒體所架設的窗戶建構社會真實,而這扇窗就是 一種「框架」的概念;Gitlin (1980)將框架定義為選擇、強調與排除意義的工具, 並能將此概念延伸至新聞資訊產製過程中,框架能使新聞工作者能快速包裹 (package)大量訊息與意義並傳達給接收者;Gamson and Modigliani (1989)認為媒 體框架是解釋事件的核心角度也是新聞論述的策略。新聞工作者將事件置入情境、 引入價值與想法並與社會意義連結後轉為新聞報導而產生新的情境意義;Meyer (1992)認為框架是提供特定理解模式的架構,雖局部框住(frames)主題或事件 卻仍為連貫整體(coherent whole)的觀點(viewpoint) 。Entman (1993)框架具有 引起閱聽人的主觀判斷、意義解釋、原因歸咎、道德評估等功能。從定義來說, 將「框架」概念延伸至媒體建構社會真實的過程中,即為「媒體框架」,但更強 調媒體框架對事件真實建構的詮釋角度,將事件侷限在媒體期望呈現的範圍並排 除不必要的意義干涉。然而要探討媒體框架在社會事件、公共議題形塑的關聯, 必須提及傳播理論中「議題設定理論」(Agenda Setting Theory),方能解釋框架與 議題形塑的影響。. 22.

(30) McCombs and Shaw (1972)指出「議題設定理論」(Agenda Setting Theory)源 自於 Bernard Cohen 於 1963 年的著作「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中的想法。 認為媒體可能無法告訴受眾應該怎麼想(what to think),但能成功告知受眾應想些 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McCombs and Shaw (1972)探討 1968 年美國總統選舉 議題報導與民眾態度的關聯,結果證實媒體強調與民眾認為重要的議題達到高度 一致。而首度證實媒體具有議題設定的功能,這樣的結果很快受到眾多實證研究 的支持(蔡美瑛,1995)。然而 Pan and Kosicki (1993)認為先前議題設定的實證 研究中,視媒體客觀反映事實而排除媒體在議題設定中的影響力,而產生諸如議 題是客觀形成或主動設定?誰來設定議題?媒體在議題設定的角色?等問題。 隨著議題設定研究的延展,以再現論與框架概念解釋媒體與議題設定的關聯 最受矚目(蔡美瑛,1995)。較明顯的例子如 Wanta and Hu (1993)分析美國四大 新聞媒體(New York Times、ABC、CBS、NBC)在議題設定層面上如何影響國 際新聞的內容框架。在十五種新聞類型中發現,牽涉到美國的國際衝突事件、恐 怖攻擊、犯罪/毒品、核武等議題,媒體在議題設定的操作較為顯著,且產生明 顯暗示性的框架。意旨當事件越嚴重、牽連越廣時,媒體介入設定議題的操作更 為顯著,隨之而生不同框架的形成也受限於媒體的選擇而影響內容的呈現與民眾 的理解。 Driedger and Eyles (2003)分析加拿大自來水使用氯消毒爭議的新聞中對應 的內容框架,主要針對氯消毒的科學證據與隨之產生之氯化消毒副產物與致癌風 險的論述進行框架分析。結果顯示此類攸關民眾生活的議題中,科學性新聞文本 框架多呈現自願性風險(voluntary risk)框架,運用科學證據鋪陳經氯消毒的自 來水中利弊的證據,引導群眾接受可能存在的危害,相對應的大眾媒體與非官方 組織之內容框架以非自願性風險(involuntary risk)框架,著重在氯消毒造成的 危害與潛藏風險,引導受眾對危害性質(慢性、不意察覺、累積性等)的理解。 黃惠萍(2003)探討媒體在議題設定與框架對閱聽人在核四議題政策評估的 影響與相關性研究中,結果顯示媒體會刻意追蹤或忽視特定報導。由於核四案牽. 23.

(31) 涉廣及政治、經濟、環保、民生等層面,詮釋觀點與訊息來源不同而產生多元框 架,而媒體框架欲發揮其長期效果以根深民眾成為評估的標準,須持續以特定框 架呈現議題面貌方能內化為民眾判斷議題的預設判准,更決定了對於政策評估的 參考依據。 蔡美瑛(1995)也指出框架概念引入議題設定研究後,媒體在議題設定的過 程中不再是反映真實之鏡,而是依照專業義理與價值判准「主動」對原始資料進 行「選擇」與「凸顯」的濾鏡。Pan and Kosicki (1993)認為框架如同社會議題的 腳本(scripts)、原型(prototype)、類目(category)引導受眾用特定的方式理解事件。 從上述理論回顧與實證研究結果可看出「框架」概念的融入,使得媒體具有影響、 決定議題設定的理論脈絡與邏輯依據。而媒體框架與議題設定的關聯,且當具有 爭議性且牽涉相對複雜、廣泛、多元的社會議題時,媒體框架對議題設定的高度 相關性,同時扮演引導受眾聚焦、關心、重視社會議題或公共事件的面向或內容 的關鍵角色。而目前除了媒體真實建構與議題設定外,運用再現論與媒體框架概 念的研究問題為何?與本研究所探討的內容又有何關聯呢? 黃惠萍(2003,p72)彙整近期框架研究的四大類型:(1)框架內涵及理論的 探討;(2)媒體框架來源的研究;(3)媒體報導內容框架分析;(4)媒體框架對受眾 認知的影響。有鑑於本研究對象為狂犬病事件,內容實為牽涉臺灣整體公共衛生、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之災難事件,本研究為探討事件中媒體報導內容的框 架分析為主,然而框架研究中,媒體多以何種框架詮釋災難事件與形塑受眾該關 注、掛心的議題呢? An and Gower (2009)發現災難事件中常被廣泛使用的框架類型,並藉此引導 受眾了解事件動向與現況,如下所示: 1.. 人類利益框架(Human interest frame):從情感的角度呈現事件,影響 受眾的情緒反應與引導責任歸屬,易產生對事件的消極態度。. 2.. 衝突框架(Conflict frame):從論證層面呈現事件中組織、團體或個人 在論述衝突與分歧。. 24.

(32) 3.. 道德框架(Morality frame):從社會制度、宗教、價值觀層面,較為主 觀的方式呈現事件。. 4.. 經濟框架(Economic frame):從經濟層面陳述事件對個人、團體、國 家經濟造成的影響,常為新聞價值的參照。. 5.. 責任歸因框架(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rame):從責任歸屬的角度 論述事件的成因與歸咎於個人、團體或政府。. An and Gower (2009)從研究發現媒體框架會隨事件變化而改變。當事件突發 於社會中,媒體慣用責任歸因框架;隨事件演變資訊逐漸明朗,受到各界壓力歸 因的團體或個人出面承擔後,媒體轉為經濟框架;當事件由於管理疏失或個人失 職所引起的事件,則會從人類利益與道德框架為主進行批判與苛責。Cho and Gower (2006)即指出人類利益框架誘導民眾情緒會影響對事件批判與理性抉擇, 而此類型的新聞框架不強調事件原因與歸咎於誰,而使該負責的個人、團體、政 府有機會倖免於輿論的聲浪。由此可明顯看出框架形塑的事件真實能將災難議題 聚焦,在「別有所圖」的局勢下,媒體更能藉此轉移與誘導事件建構的走向。雖 然媒體框架具有引導事件建構的潛力,但隨著不同媒體框架所「選擇」與「凸顯」 事件的差異而產生多元的「框架」,框架與社會真實間又有何影響呢? Meer and Verhoeven (2013)比較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在危機事件中框架的差 異。結果發現民眾視社群媒體為資訊分享的平臺,當中集結並交換著各式各樣的 想法與框架,提供了閱聽人影響大眾媒體框架的機會,避免大眾媒體框架的肆意 放大。如同前文所述,因所得資訊不一、立場背景不同、欲傳達的內容與判准差 異等,對事件產生的框架有分歧,彼此相衝時就可能發生框架競爭的局面。如具 有高爭議性的核能、基因改造、電磁波等議題,在文本中都具有顯著的框架競爭。 Nijkrake, Gosselt and Gutteling (2015)分析 2011 年爆發於荷蘭首都-阿姆斯 特丹的大規模肺炎鏈球菌感染事件中危機管理者(crisis manager)與大眾媒體框 架的比較。發現媒體受限於其危機處理策略(crisis response strategy)而為達安 撫民心、掩蓋事件、強化或忽略等目的,而將訊息再框架(reframed)並新增訊. 25.

(33) 息而重新建構事件。Nijkrake, Gosselt and Gutteling (2015)更指出框架競爭不只有 呈現完全互斥的框架內容,包含對事件嚴重性的陳述差異仍算是框架競爭的範疇, 不同來源間框架的角力也左右受眾對議題嚴重性的認知與建構。 謝君蔚、徐美苓(2011)認為框架分析有助於揭露表面訊息下的意識形態, 研究發現隨著議題發展,從正向塑造基因改造食品乃劃時代科技的產物,能解決 糧食與營養問題,以達更有效的資源利用等欣欣向榮的框架為主,受到新研究與 證據、疑惑出現時,框架則轉順民情,使以危害與關切為主。結果更指出新聞框 架不免推崇官方與科學性數據,使得訊息來源窄化,更凸顯新聞媒體對權威、專 家的過度依賴,且新聞寫作會開宗明義地陳述框架立場,以表達因果關係與處理 問題的建議,並用細部的修飾引導受眾認識議題。Pan and Kosicki (1993)也指出 媒體仰賴的「常客」具有特殊的地位,更是專業知識與價值判斷的來源。蘇蘅、 陳憶寧(2010)也指出這些來源更具有主導議題的能耐,形成政府危機處裡的督 導與拉鋸。 綜觀上述有關公共議題、災難事件的框架研究中,皆能看出媒體框架對形塑 議題、誘導批判的重要影響,訊息來源、核心訴求等差異產生的媒體框架間更存 在彼此競爭的可能。將框架彼此互動的過程視作社會真實建構的角力,使媒體框 架更被視為影響讀者對事件建構的關鍵(臧國仁,1998;Tuchman, 1978;Gitlin, 1980;Gamson & Modigliani, 1989)。. 26.

(34) 三、媒體素養 前節回顧了媒體與社會真實建構的關聯與理論演變,媒體不僅乘載了社會真 實建構關鍵更背負著傳播資訊的責任。在媒體如何建構真實建構的典範轉移中, 對專業義理的推崇到真實再現的傾向,不論「反映論」或「再現論」,皆無漠視 媒體主動選擇、刪減、編排等操作的事實,對媒體「客觀」的認可轉向「主觀」 建構更是轉變的重點。媒體框架的概念更精緻化媒體主觀「選擇」 、 「凸顯」與形 塑議題的功能。作者相信新聞記者維持客觀、公正的初衷與信條,但仍須正視真 實建構與新聞價值的曖昧糾葛。有鑑於資訊技術的進步,事件、知識、議題等資 訊透過多元化的媒體得以傳播。新聞媒體是民眾了解社會訊息、科學知識的主要 來源(鄭宇君,2003)。更是一般民眾踏入社會後,與科學現況接軌的重要臍帶 (黃俊儒、簡妙如,2004)。媒體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媒體具有 哪些本質使各學界對「媒體」又愛又恨呢? Aufderheide (1992)指出媒體所提供的之資訊,隨著生產過程(production process)、文本(text)、受眾(receiver)的交互作用而具有下列五種本質。 1.. 媒體是被建構的,且建構真實。. 2.. 媒體隱含商業意義。. 3.. 媒體存有意識形態(ideological)且受政治影響。。. 4.. 資訊形式與內容相互依存且具有獨自規範、編排與審美觀(aesthetic)。. 5.. 受眾與媒體共同協商意義(negotiate meaning)。. 根據上述內容可理解媒體所建構的真實,從學者眼中至少具有不全然真實反 映世界、媒體訊息都經過複雜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訊息的呈現,可能受 到媒體記者與編輯者、媒體部門與組織負責人,甚或政府、政黨或財團的影響; 媒體的傳播科技特質,塑造了媒體獨特的表現形式或內涵;閱聽人(接收資訊的 觀眾或是讀者)是媒體工業運作下所產生的市場商品,作為廣告商欲觸及的目標 對象。新聞傳播學者更批評臺灣媒體為人詬病的陋習如:1.角色踰越、2.不做查 證、3.欠缺判斷力、4.好做臆測、5.不明示消息來源、6.聳動誇大膚淺、7.不體貼. 27.

(35) 讀者、8.對新聞對象不能一視同仁、9.侵害人權、10.偏見立場,超越理性專業、 11.不知自律為何物、12.不能成熟處理同業關係、13.與行政部門做對、14.欠缺以 臺灣為主體的整體觀、15.臺灣社會的亂源之一(臺灣廣告主協會演講稿;引自盧 世祥,2008)。 訊息透過媒體的轉介與再現,而身為訊息接受者的民眾不能一昧的採信,不 然會掉入媒體的主觀導向與廣告商的圈套,淪為特定媒體意識形態的接受者(吳 美美,2004)。更凸顯出資訊來源的差異會左右訊息的內容與質量。上述猶如一 一盤點媒體的社會原罪,然而身為現代公民的妳我又該如何應對? 隨著時代趨於多元,現代人面對質與量躍升的訊息,應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也 越來越廣泛,或通稱為「素養」Literacy(黃俊儒、簡妙如,2006) 。國內學者吳 美美(1996)將素養定義為: 「理解以及何在在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 其中了解大眾媒體如何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訊息的能力可稱為「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 正所謂: 「時代技術在變遷、科技進步在眼前」 ,仰賴人類智慧的啟蒙與科技 進展,知識量與媒體與日俱增且豐富多元,更使得獲取資訊的不再是難事,如何 篩選、分析與使用才是現代社會的關鍵。然而,此想法早在 Leavis and Thompson 於 1933 年的著作「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 」, 由於憂心媒體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而提出系統性傳播媒體知識的教育計畫中提 到(Buckingham, 1998)。並以「誰產生媒體文本(Text)?」 、 「媒體文本形式為何?」 、 「媒體文本如何被產製?」 、 「閱聽人如何理解文本?」 、 「目標閱聽人為何?」 、 「文 本如何再現真實?」等六大面向作為媒體教育的內涵(吳美美,2004)。然而媒 體素養教育起源於英國,以現代傳播學、教育學、新聞學、美學、電視學等學科 理論,追求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與跨學科邏輯思考能力為目標(Potter, 1998)。經 過眾多國家與學者的努力逐步完整與概念化,在媒體素養的定義猶如百家爭鳴, 如以下學者透過不同的詮釋角度來定義在新的時代、社會脈絡下呈現的媒體素養 如:解碼(decode)、評估(evalute)、分析(analyze)、產製(produce)的能力. 28.

(36) (Aufderheide, 1992);一種破解(decipher) 並使受眾發展獨立判斷大眾傳播媒體資 訊的批判思考能力(Silverblatt & Eliceiri, 1997);應用資訊科技的技能(Brunner & Tally, 1999);在不同形式的資訊中具有使用(access)、分析(analyze)、評估 (evaluate) 、溝通(communicate)訊息的能力(Hobbs, 1998);不僅是簡單解碼訊 息,而是從各種媒體所獲得的資訊中創造個人意義並批判的能力(Adams & Hamm, 2001)。皆能看出「媒體素養」的核心環繞在理解媒體再現真實的本質並 加以理解、分析、使用甚至批判。 學者們除了正視媒體資訊的本質外,更將因應的素養能力概念化。延伸媒體 是一般民眾踏入社會後,與科學現況接軌的重要臍帶(黃俊儒、簡妙如,2004) 這樣的概念,教育部於 2002 年出版「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同樣認為學校 教育外,媒體成為民眾最重要的知識管道,更是「第二個教育課程」。如何教育 學生與社會大眾理性解讀媒體,更成為現在資訊時代趨勢下的重要課題。然而如 此被近代學界與教育界看重的公民素養又該如何實施,以達成媒體素養教育的目 標呢? Potter (1998)認為媒體素養是「詮釋媒體資訊」的能力,而提出媒體素養教 育的基本理念如:(1)媒體素養是透過學習來認識、了解媒體的連續而統整個觀 念;(2)多元思考與批判能力是媒體素養重要的能力;(3)媒體素養教育應至少包 括認知、情感、美學與道德等四面向;(4)媒體素養教育應以存疑的心探究媒體 訊息的本質,並主動篩選以掌握內容且免受其害。而延續 Potter 的理念,Hobbs (1998)將媒體素養教育分成四種層次,層次與對應能力指標如下: 1.. 個人媒體使用能力:產生對媒體的使用、評估、管理與應用的需求。. 2.. 批判性閱讀/觀察技巧與產製:培養分析與製作資訊的技巧,已進行批 判性閱讀與創作。. 3.. 分析媒體產製環境意涵:能獲取媒體機構的知識、以及其在歷史、政治、 經濟與社會的力量。. 4.. 推廣媒體活動與社會關係:對現行媒體政策提出改良方案,或引發甚至.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rom these results, we study fixed point problems for nonlinear mappings, contractive type mappings, Caritsti type mappings, graph contractive type mappings with the Bregman distance

From the existence theorems of solution for variational relation prob- lems, we study equivalent forms of generalized Fan-Browder fixed point theorem, exis- tence theorems of

The purpose of this talk is to analyze new hybrid proximal point algorithms and solve the 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problem involving a convex functional in a uni- formly convex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eological evidence, this thesis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raises some worth-noting qu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Qin Buddhism

Based on the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resources and lodging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iwa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rough systematic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attributes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oeconomic and governmental enactment, this study targ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