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礎型教學策略在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簡單機械單元之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基礎型教學策略在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簡單機械單元之應用"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豐榮. 博士. 許天維. 博士. 基礎型教學策略在國小六年級自然與 生活科技領域簡單機械單元之應用. 研究生:許毓華.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撰. 年. 十. 一. 月.

(2) 摘要 根據九年一貫課程之機械應用相關概念中提到,簡單機械的原理重點教學在 國中階段,在國小階段涉略不深,只教最基礎的概念,因此,本研究是採用準實 驗研究法,藉由簡單機械單元,探討「基礎型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 這個單元的教學成效。本研究以彰化縣秀水鄉某國小之兩班六年級學生為研究樣 本進行教學,接受「建構取向教學策略」的學生為控制組,接受「基礎型教學策 略」的學生為實驗組,並編製學習成就測驗,藉由測驗結果來比較兩者的教學成 效。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在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的表現上,實驗組成績表現優於控制組。 二、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活動,對於學童成就測驗成績表現有顯著性差 異。 三、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活動,對於高、中、低分組學童成績沒有顯著 性差異。 四、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在實施基礎型教學策略教學活動下,女生的成就測驗成 績表現優於男生。而在實施建構取向教學策略教學活動中,也是女生的成就 測驗成績表現優於男生。. 關鍵字:基礎型教學策略、簡單機械、STS 法. i.

(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applications on the nine-year curriculums, the basic mechanical concepts were taught mainly at junior high schools rath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used experimental metho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mong the objects by using the Found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basic mechanical units.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were the six graders from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Xiu Shui Village, Chang Hua County. Students accepted the Structur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was the control group. Those who accepted the Found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ffectiveness wa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as follow: 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ut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simple mechanical unit tests. 2. The results of achievement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by using the Found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3. There weren’t many differences among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 students by using the Found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4. Girls outperformed boys from both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 Found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basic mechanical , STS France. ii.

(4)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基礎型教學策略的探討.................................................................5 第二節 簡單機械課程之探討 ...................................................................10 第三節 探討簡單機械之問題情境結構 ..................................................17 第四節 探討簡單機械之迷思概念...........................................................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程序 .......................................................................................2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不同教學策略對六年級學生學習此單元之成效差異 ................ 41 第二節不同教學策略對高、中、低分組學生學習此單元之成效差異 45 第三節不同教學策略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此單元之成效差異 ............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0. III.

(5) 參考文獻 .............................................................................................................61 一、中文部分 ............................................................................................. 61 二、外文部分 ............................................................................................. 63 附錄 .....................................................................................................................65 附錄一、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試卷 .................................................... 65 附錄二、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試卷 .................................................... 68 附錄三、基礎型教學策略應用於「簡單機械單元」之教案 ....................... 71. IV.

(6) 表. 次. 表 2-1-1 分數加法的教學課題..................................................................8 表 2-2-1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簡單機械教材分段能力指標表 ..............11 表 2-2-2 九年一貫課程之簡單機械相關概念.......................................13 表 2-2-3 各版本教科書有關槓桿相關概念單元一覽表 ......................15 表 2-2-4 自然與生活科技各版本與簡單機械單元相關之教材活動 ..15 表 2-3-1 Siegler 之槓桿解題規則及對應之問題情境表 ......................18 表 2-3-2 六種槓桿題型 ...........................................................................24 表 2-4-1 槓桿迷思研究一覽表 ...............................................................27 表 3-2-1 研究設計表 ...............................................................................31 表 3-2-2 研究變項表 ...............................................................................31 表 3-3-1 實驗組三分組學生之前測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3 表 3-3-2 控制組三分組學生之前測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3 表 3-4-1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課題表 ...................................................34 表 3-4-2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順序表 ...................................................35 表 3-4-3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卷之雙向細目表 ......................36 表 3-4-4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預試試卷之試題分析表 ..................37 表 3-4-5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一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38 表 3-4-6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七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39 表 3-4-7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十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39 表 3-4-8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十四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39 表 4-1-1 全組學生在單元成就測驗後測得分之分布情形統計表 ......42 表 4-1-2 全組學生在單元成就測驗之後測得分情形摘要表 ..............42 表 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全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43. V.

(7) 表 4-1-4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45 表 4-2-1 高、中、低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統計表 ......................46 表 4-2-2 高、中、低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摘要表 ......................46 表 4-2-3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48 表 4-2-4 實驗組與控制組中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50 表 4-2-5 實驗組與控制組低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52 表 4-3-1 男女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統計表...................................54 表 4-3-2 男女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摘要表...................................54 表 4-3-3 實驗組與控制組男生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55 表 4-3-4 實驗組與控制組女生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57. VI.

(8) 圖. 次. 圖 2-1-1 「分數加法」課程的教學結構圖 ....................................................8 圖 2-3-1 規則一之思考流程...........................................................................23 圖 2-3-2 規則二之思考流程...........................................................................23 圖 2-3-3 規則三之思考流程...........................................................................23 圖 2-3-4 規則四之思考流程...........................................................................24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30 圖 3-4-1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結構圖 ..........................................................34 圖 4-1-1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全組學生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 ..................44 圖 4-2-1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高分組學生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49 圖 4-2-2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中分組學生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51 圖 4-2-3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低分組學生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53 圖 4-3-1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男生組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 ......................56 圖 4-3-2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女生組在各題之答對率統計圖 ......................58. VII.

(9)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旨在探討基礎型教學策略在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領域簡單機械單元之應 用。全章共分為四小節,首先闡述研究動機與背景,其次說明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接著名詞釋義,最後描述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工具或設施,經常都需要使用到科學知識和技能,無論是騎 腳踏車,或是玩翹翹板,都是以科學原理為基礎,生活中處處皆有科學的現象。而 學生科學能力的培養,是透過實驗、觀察、記錄、討論與蒐集資料等方式進行,將 抽象不容易懂的概念具象化,讓學生在活動進行中,能自己具體說出觀察到的現象, 以及學會歸納、統整結果,藉由練習實驗器材的操作,能思考問題的解決方式,並 與同儕共同合作,培養查閱資料的能力,將所學到的科學知識落實應用在生活中。 科學知識也常被用來代表一個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是屬於一門基礎科學, 也就是說「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是 科學之母」 。在知識經濟的現代,世界上許多先進的國家,例如:英、美、日等國, 都深怕自己國家的科技發展會落後於其他國,而導致經濟衰退。為了有效提升自己 國家的競爭力與人民的生活品質,各國紛紛作大幅度的教育改革,將致力於科技與 人文並重的教育,尤其重視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育這方面的改革,培養學生分析 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張添雄,2009) 坊間各版本的教科書,在教材內容的編排方面,基本上無法顧及到各地區學校 的獨特條件和需求;因此,身為運用教科書為教材的實務工作者,即學校教師,在 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應該照本宣科,而是需要確實了解與課程實施有關的教材、學 生、教師和環境等課程要素(黃繼仁,2005;歐用生,2003;Bell,1993;Roby,1985; Schwab,1962,1964,1973,1974,1978/1970,1983)的特性,並且依據其特性安 排比較適合的教學教材順序,設計符合學生課程需求的評量與學習活動。 1.

(10) 科學概念是從基礎慢慢日積月累的,學生在學習上會遇到困惑,有一部分的原 因是因為先備知識的不足。國內學者劉湘川(2004)指出在學習的過程中,前一項知 識或能力的學習,會影響後一項知識或能力的學習。因此決定採用著重先備知識及 其連續性的基礎型教學策略來進行六年級的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 本研究將以六年級自然與生活領域「簡單機械」為教學單元,配合九年一貫能 力指標「7-3-4-2: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並結合策略性 課題系列化法(Strategic Task Sequencing Method,STS 法)中的基礎型教學策略,安 排適合的教學活動,並設計「簡單機械」的成就測驗,用來評估本教學模式的學習 成效,期望得到相關的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可以知道,研究者欲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和建構取向教學 策略這兩種教學方法來進行國小六年級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並將這兩個班級教學 後的成效進行比較,觀察兩者間教學成效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分析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簡單機 械」單元之成效差異。 二、 分析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不同性別的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學 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效差異。 三、 分析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高、中、低分組群的國小六年級學 生在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效差異。 四、 提供國小教師在教授簡單機械單元及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時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 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簡單機械」單 元之成效。 二、 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不同性別的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簡 2.

(11) 單機械」單元之成效。 三、 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高、中、低分組群的國小六年級學生在 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效。.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究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及「建構取向教學策略」 ,對國小 六年級學生進行「簡單機械」單元教學之成效差異,為了利於本研究的分析與討論, 茲將基礎型教學策略、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國小六年級學生、「簡單機械」單元、 學習成效釋義如下: 壹、 基礎型教學策略 本研究中的基礎型教學策略係指日本學者竹谷誠、中內辰哉與船橋芳雄三人, 在2007年藉由竹谷誠教授的「策略性教學課題系列化法」 (Strategic Task Sequencing Method,簡稱STS法) ,並用理論的觀點去建構系列化順序,提出的四種不同的教學 策略,分別為基礎型、應用型、脈絡型與非脈絡型四種型態,而基礎型教學策略是其中之 一。基礎型教學策略是著重先備知識及其連續性的教學策略。 貳、 建構取向教學策略 本研究指的建構取向教學策略,為教師在教授簡單機械單元時,完全依照翰林 版第八冊第二單元課本所編排之教學順序進行,透過黑板講解及教具操作將教學內 容以講授的方式直接傳達給學生,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參、 國小六年級學生 本研究指的六年級學生,為一百零二學年度就讀於臺灣的國小六年級,並已修 習完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學生。 肆、 「簡單機械」單元 凡能讓我們省力、省時或方便操作的工具,都可以稱為「機械」。常用的機械 大部分是由槓桿、輪軸、滑輪以及斜面等基本元件組合而成,稱之為「簡單機 械」。本研究指的「簡單機械」單元,其內容僅包含「認識槓桿」、「輪軸的 應用」兩大類。 3.

(12) 伍、 學習成效(learning achievement) 學習成效係指學習者在學習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時,對教學內容之精熟程度。 本研究中指的學習成效,為研究者自編的「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上的成績來代 表學生的學習成效。.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係以彰化縣秀水鄉某國民小學六年級的兩個班級共52位學生作為研究樣 本,進行「國小六年級學生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並依據學生的答題表現進行 分析。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過程中主要限制如下: 一、研究對象 因考慮研究者的時間與方便性,以彰化縣秀水鄉某國民小學102學年度之六年級 的兩個班級共52位學生作為取樣樣本,正式施測時,實驗組與控制組均由研究者親 自進行施測。 二、研究時間 以研究對象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內容為主,現行國小上課時間一節課為40分 鐘,本研究教學時間共6節課,合計240分鐘。 三、研究內容 以翰林版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簡單機械」單元為實驗教學單元。 四、研究方法 依據紙筆測驗的結果當數據,用SPSS軟體進行學生簡單機械概念的學習成效分 析。 因本研究有上述種種限制,為了顧慮研究之嚴謹性,故此份研究結果僅供參考, 不宜過度或衍伸之推論。.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究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及「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國 小六年級學生進行「簡單機械」單元教學之成效差異。在文獻探討方面一共分為五 小節:第一節探討基礎型教學策略,第二節探討簡單機械課程,第三節探討簡單機 械之問題情境結構,第四節則探討簡單機械之迷思概念。其中,第一節為尋求本研 究實驗組之教學順序,其餘四節均用來當作研究者之教學和發展施測工具時的參考。. 第一節. 基礎型教學策略的探討. 壹、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過程中所實施的整體方案,並結合了教學方法,以特定的教學 理論和教學觀念為基礎,先依照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決定內 容編排的順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將所要教授的內容教導給學生,為了實 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制定的,它包含合理的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材料和 方法,制定學生和教師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根據近年來對於科學教育的研究,證實科學思考能力可以藉由各種教學策略加 以提升(引自蘇育任,1995)。更有許多研究指出,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適當的教 材內容,可避免不必要的迷思概念產生,更可積極使迷思概念轉變成正確的科學概 念(Posner,et al,1982)。而國內也有許多研究者,對於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學生自然 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的影響進行探究,其結論如下: 一、蘇育任(1995)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探究教學模式」對 認知型態不同的學生學習自然科的成績的影響,發現接受結構探究式教學的學生, 其自然科成績均較接受自由探究式教學的學生高。 二、洪信德(1999)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採取「異質分組實驗式探 索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輪軸和滑輪」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對成績中等以上 學生有實質的學習幫助。 5.

(14) 三、陳琍娟(2008) 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POE 教學策略」對 學生學習「月相」、「浮力」、 「毛細現象」和「光的折射」這四個單元的成效,發現 該策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此單元的思考能力和學習成效,並增 加學生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 四、周美娟(2013) 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POE 教學策略」對 高、中、低學習成就之學生學習「奇妙的校園植物」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對高 學習成就之學生在經由教學後其理解力最強、反應最快;中學習成就之學生符合主 流科學家之科學概念;低學習成就之學生在經由教學後進步幅度最多。整體而言, 皆能提升學生學習此單元的學習成效。 五、林莉珊(2013)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質性問題解決教學 策略」對學生學習「大地的奧祕」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有助於教師診斷學生學 習狀況,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此單元的學習成效,並增加學生正向的自 然科學習態度。 六、林如敏(2013) 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POE 教學策略」對 學生學習「太陽與四季」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能提升學生學習此單元的學習成 效,並增加學生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發現該策略對學生在此單元的整體概念和過 程技能是有幫助的。 七、黃景熙(2014)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透過「SDE(自我解釋-小 組討論-再解釋)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月亮」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對學生的 迷思概念有減少的效果,且能加深學習的印象,提升學習此單元的成效。 八、陳燕嬋(2014) 以國小三、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POE 教學 策略」對學生學習「地心引力」概念的成效,發現該策略對學生建立此概念是有幫 助的。 九、鍾文憲(2014) 以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概念構圖教學策略」 對學生學習「磁學」單元的成效,發現該策略能提升學生學習此單元的學習成效, 並增加學生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 由上述文獻可知,適當的教學策略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生在學習科學 知識時能感興趣,並且增加學生正向的自然科學習態度。 6.

(15) 基於教學策略之敘述,以及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欲將探討教學順序這一部 份,故選擇著重先備知識及其連續性的基礎型教學策略來進行「簡單機械」單元之 教學。 貳、基礎型教學策略 基礎型教學策略是在 2007 年時,由日本學者竹谷誠、船橋芳雄和中內辰哉三 人,透過竹谷誠的 「策略性教學課題系列化法」(Strategic Task Sequencing method,簡稱 STS 法),以理論的觀點建構系列化順序,提出的四種不同的教學策 略之一,是著重先備知識及其連續性的一種教學策略(李柏儒、郭輝煌、李仲瑜、王 瑀、許天維、胡豐榮,2012)。 基礎型教學策略依據竹谷誠所提出的 STS 法之算則,已知前提課題及目標課題 之條件,計算出教學過程中任一個課題到達下一個課題,進而得到此策略之完整的 教學程序。參考李柏儒、郭輝煌等於 2012 年在測驗統計年刊上所發表之期刊後,將 其所演示之數學公式及針對基礎型教學策略的範例整理如下︰ STS 法的算則如下陳述,當課題 vi 可到達(reachability)課題 vj 時,課題 vj 為課題 vi 的目標課題,而課題 vi 為課題 vj 的前提課題;假使一個課題沒有前提課題 時,被稱為初期前提課題,全部的初期前提課題要設立一個共通假想的前提課題 v0 (山口忠、加地郁夫,1992)。公式如下:. .  . (1). .  . (2). 設 i 和 j 之共同前提性指數 f ij . 1 n S p  i   S p  j nV . 設 i 和 j 之共同目標性指數 g ij . 1 n S o  i   S o  j nV . 設 i 和 j 之系列化指數.  ij    i , j   f ij  g ij. (3).    1. (4). 其中, 一、V 集合 = {v0 , v1 , v2 ..., vn },其中 v0 表示假想前提課題,v1 , v2 ..., vn 為教學內容課題。 二、n (V )為 V 集合中的元素個數。 三、S p (vi )是 vi 的前題課題之集合,S p (vj )是 vj 的前題課題之集合,皆包含 v0。 四、n (S p (vi ) ∩ S p (v j ))表示是課題 vi 和課題 vj 擁有相同的前提課題之元素個數。 7.

(16) 五、S o (vi )是 vi 的目標課題之集合,S o (v j )是 vj 的目標課題之集合前題課題 vi 之集合。 六、n (S o (vi ) ∩ S o (v j ))表示是課題 vi 和課題 vj 擁有相同的目標課題之元素個數。 七、當 0    1, 1    0(典型如   0.5,   0.5)時,此教學策略為重視前提課 題而輕視目標課題,即基礎型教學策略。 以下根據李柏儒、郭輝煌等人,在 2012 年發表之期刊所提出「分數加法」共 12 個教學課題,來說明基礎型教學策略所對應之演算法,其推論教學歷程之順序: 表 2-1-1 分數加法的教學課題 課題編號. 內. 容. 課題編號. 內. 容. 課題1. 同分母分數加法(不進位、不約分). 課題7. 公因數. 課題2. 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進位(不約分). 課題8. 公倍數. 課題3. 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約分(不進位). 課題9. 真分數. 課題4. 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進位與約分. 課題10. 假分數. 課題5. 異分母分數加法的通分. 課題11. 帶分數. 課題6. 異分母分數加法(含帶分數). 課題12. 假分數化為帶分數. 資料來源:引自李柏儒、郭輝煌、李仲瑜等,2012,頁 93。 根據表 2-1-1 以及詮釋結構分析法(Takeya, 1999),可以知道該課程的教學結 構圖,如圖 2-1-1 所示。. 6. 2 12. 4 6 1. 5 8. 3 7. 9 10 11 圖 2-1-1「分數加法」課程的教學結構圖 資料來源:引自李柏儒、郭輝煌、李仲瑜等,2012,頁 93。 若設定基礎型教學策略之( α , β )為(0.5 ,0.5) ,且 v1 , v7 , v9 , v8 已完成時, 8.

(17) 現在需要決定第五個課題。首先要決定候選課題集合得 V5 = {v3 , v5 , v10 , v11},接著依照 第一個和第二個公式,計算出共同前提性指數 f (8,3)  標性指數 g (8,3) . 1 n S p  8   S p  3  和共同目 nV . 1 n So  8   So  3  之數值,其中計算過程如下: nV . 一、V 集合= {v0 , v1 , v2 ..., v12}= {v0 , v7 },則 n(V ) =13。 二、S p (v8 ) = {v0 , v7 },S p (v3 ) = {v0 , v1 ,v7 },則(S p (v8) ∩ S p (v3 )) = {v0 , v7 },因此 n (S p (v8 ) ∩ S p (v3 )) =2. 三、S o (v8 ) = {v5 , v6 },S o (v3 ) = {v4 , v6 },則(S o (v8) ∩ S o (v3 )) = {v6 },因此 n (S o (v8 ) ∩ S o (v3 )) =1. 故 f 8,3 . 1 2 , g 8,3  13 13. 依此類推,可得知 f 8,5 . 2 1 1 , f 8,10  , f 8,11  13 13 13. g 8,5 . 1 1 1 , g 8,10  , g 8,11  13 13 13. 最後,依照第三個公式,計算出兩課題之系列化指數,即  8,3  0.5 . 2 1 1  0.5   13 13 26.  8,5  0.5 . 2 1 1  0.5   13 13 26.  8,10  0.5 . 1 1  0.5   0 13 13.  8,11  0.5 . 1 1  0.5   0 13 13. 在此四個系列化指數中,最大值為 θ (8,3)和 θ (8,5),又因為在圖 2-1-1「分數加法」 課程的教學結構圖中,課題 3 的階層比課題 5 低,故課題 8 下一個要教學的課題應 選擇課題 3。依此算則進行計算,便能知道剩下課題之教學順序。. 9.

(18) 第二節. 簡單機械課程之探討. 本節將針對簡單機械相關概念在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小階 段中的分布情況,及六年級簡單機械單元在國小教授之力與運動相關概念中的教材 地位進行探討,以做為研究者教此單元時之參考。 壹、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簡單機械相關課程綱要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訂定,用於提示如何經由學校的教育,安排適合的教學情 境與教材,進行有效率的教學活動,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增加知識和培養解決 問題的能力。 藉由科學探究活動,自然科學的學習讓學生得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 由於經常按照科學方法從事探究和論證,培養了科學的思考習慣,以及運用科學知 識和技能,用以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從事科學探討活動,對於藉由這種用探究方 式建立的知識之本質,將會有所認識,培養成重視證據與講道理之處事習慣。在遇 到問題、處理問題時,會抱持著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了解及設法解決事情的態度, 我們統稱以上的各種見解、知識、能力、態度和應用為「科學與科技素養」。自然 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主要目標,可說是在提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能力。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一百零二學年度下學期之國小六年級學生,其所使用之自 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內容,係依據民國九十二年所推行的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自然與生 活科技學習領域綱要所編製而成。由於本研究是針對次主題中「機械應用」的簡單 機械部份進行探討,故以下列出九十二年起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關於簡單機 械教材的科學與科技素養能力分類中的分段能力指標,如表 2-2-1 所示,以及簡單 機械相關概念之教材內容細目,如表 2-2-2 所示。. 10.

(19) 表 2-2-1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簡單機械教材分段能力指標表. 科 學 與 科 次 技 項 素 目 養 能 力.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內 容. 1-3-1-1 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一 、 過 程 技 能. 二 、 科 學 與 技 術 認 知. 觀 察 1-3-1-2 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 不同的特徵。 組 織 1-3-3-1 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與 關 1-3-3-3 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連 歸 納 、 研 1-3-4-4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判 與 推 斷 1-3-5-2 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線圖)。 傳 達 1-3-5-3 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 認 知 2-3-1-1 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學習資料整理、設 層 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 次 應的情形,提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交 互 作 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 用 2-3-5-4 (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的 認 識 (續下頁). 11.

(20) 表 2-2-1(續) 三 、 科 3-3-0-3 發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學 本 質 科 技 的 4-3-1-2 了解機具、材料、能源。 本 四 質 、 科 科 技 4-3-2-1 認識農業時代的科技。 技 的 的 演 4-3-2-2 認識工業時代的科技。 發 進 展 科 技 與 4-3-3-1 了解社區常見的交通設施、休閒設施等科技。 社 會 五 、 細 科 心 5-3-1-2 知道經由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學 切 態 實 度 六 、 創 思 造 考 思 6-3-2-3 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智 考 能 七 、 7-3-0-2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科 學 應 7-3-0-4 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用 八 、 設 8-3-0-4 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計 與 製 作 【編碼說明】在上列「a-b-c-d」的編號中,「a」代表主項目序號,「b」代表學 習階段序號:1 代表第 1 階段一、二年級、2 代表第 2 階段三、四 年級、3 代表第 3 階段五、六年級、4 代表第 4 階段國中一、二、 12.

(21) 三年級,「c」代表次項目序號、依觀察、比較與分類、組織與關 連、歸納與推斷和傳達等,以 1、2、3、4 逐一編序;若未分項, 則以 0 代表之,「d」代表流水號。 資料來源:引自教育部 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綱 要,頁 4-20。 由表 2-2-1 可知,在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中,簡單機械教材欲培養科學與科技素 養能力,依其屬性和層次來分項,在科學探究過程之心智運作能力的增進(以下簡稱 「過程技能」)方面,培養學生觀察、組織與關連、歸納、研判與推斷的技能,在科 學概念與技術的培養訓練(以下簡稱「科學與技術認知」)方面,培養學生提高認知 層次、交互作用的認識,在了解科技如何創生與發展的過程(以下簡稱「科技的發展」) 方面,著重科技的本質、演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處事求真求實、感受科學之 美與威力及喜愛探究等之科學精神與態度(以下簡稱「科學態度」)方面,注重學生 要細心切實,在資訊統整、對事物能夠做推論與批判、解決問題等整合性的科學思 維能力(以下簡稱「思考智能」)方面,重視創造思考,在對科學本質之認識(以下簡 稱「科學本質」)和應用科學探究方法、科學知識以處理問題的能力(以下簡稱「科 學應用」),以及如何運用個人與團體合作的創意來製作科技的產品(以下簡稱「設 計與製作」),這三項能力並無再做分項。 表 2-2-2 九年一貫課程之簡單機械相關概念. 課 題. 次 主 主 主要內 題 題 容. 改 的自 變 作然 與 用界 帄 衡. 年 級. 教材內容細目. 力的作 運 用現象 215-1b.察覺風、水及手的推力,可使物體運動起來。 動 與 力 力的 215-2a.知道物體受力的大小可由形變的程度得知(例如彈 作用 簧拉長、球被壓扁)。. 一 、 二 三 、 四. (續下頁) 13.

(22) 表 2-2-2(續) 物體的 215-2c.知道要表達物體的「位置」,應包括座標、距離、 三 、 位置 方向等資料。 四 215-3a.察覺物體受好幾個力的作用,仍可能保持帄衡靜止 五 、 不動。 六 帄衡與 不帄衡 215-3b.實驗發現槓桿原理(例如利用翹翹板懸掛不等重的 五 、 東西)。 六. 帄衡 215-4c.了解槓桿原理是力矩作用的結果。. 國 中 一 、 二 、 三. 國 中 一 力的作 215-4d.知道若以作用形式分,力可分為接觸力和超距力。 、 用形式 二 、 三 412-3a.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簡單機械(例如槓桿、滑輪、五 、 鏈條、皮帶、齒輪、輪軸等)來做事。 六 簡單 412-3b.知道鏈條、皮帶、齒輪等裝置可以傳送動力。 機械. 生 活 與 環 境. 生 活 科 技. 機 械 應 用. 412-3c.知道可利用流體傳送動力。. 五 、 六 五 、 六. 國 中 簡單機 412-4b.知道簡單機械(槓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的 一 械的原 、 工作原理,並能設計實用的裝置或玩具。 二 理 、 三. 【編碼說明】各次主題下之細目編碼:1 代表國小一、二年級、2 代表三、四年 14.

(23) 級、3 代表五、六年級、4 代表國中一、二、三年級。a、b…為流 水號。例如:110-1a 為次主題 110 下之第 1 階段(一、二年級)a 項 教材「察覺環境中有…」。 資料來源:整理自教育部 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 綱要,頁 36-54。 由表 2-2-2 可知,在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中,學生從國小一、二年級開始,透過 察覺風、水及手的推力,接觸力的作用現象。到了三、四年級也僅對於力的作用和 物體的位置有所認識,直到五、六年級才知道簡單機械的應用,延伸至國中一、二、 三年級更有理解簡單機械的原理,進而用原理來設計裝置或玩具。故六年級階段可 說是學生簡單機械基本概念應用能力養成的重要關鍵,因此,本研究選擇將研究對 象設定為國小六年級學生。 貳、六年級簡單機械單元概念之教材地位 為了瞭解簡單機械單元在各版本教科書編排的情形,本研究將現行「自然與生 活科技」課程中,各版本教科書有關槓桿相關概念之單元,以及與本單元相關之教 材活動整理如表 2-2-3、2-2-4 所示: 表 2-2-3 各版本教科書有關槓桿相關概念單元一覽表 版本 六上. 翰林版 ---. 康軒版 ---. 南一版 --巧妙的施力 六下 簡單機械 簡單機械 工具 註:「---」表示無「簡單機械」概念相關單元。. 牛頓 ---. 國編 ---. 簡單機械. 巧妙的用力. 表 2-2-4 自然與生活科技各版本與簡單機械單元相關之教材活動 版本. 南一. 年級. 單元. 三上. 第二單元 有趣的力. 五下. 第四單元. 15. 內容 1.物體受力的變化 2.磁力的探討 3.好玩的磁鐵玩具 1.測量力的大小 (續下頁).

(24) 表 2-2-4(續) 力與運動 第一單元. 康軒. 翰林. 六下. 巧妙的施力工具. 四上. 第四單元 交通工具與能源. 五上. 第四單元 力與運動. 六下.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四下. 第一單元 有趣的力. 六下. 第一單元 生活中的力. 六下. 三下. 第二單元 簡單機械 (本研究單元) 第二單元 生活中的力. 第三單元 力的世界. 牛頓 五下. 16. 2.摩擦力 3.物體運動的快慢 1.槓桿 2.槓桿的應用---滑輪、輪 軸 3.腳踏車 1.常見的交通工具 2.交通工具的構造 3.認識能源 1.力的作用 2.物體運動的快慢 3. 摩擦力 1.幫我們做事的工具 2.齒輪、鏈條和皮帶 3.流體傳送動力 1.力的作用 2.力的大小和方向 3.浮力 1.力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測量 3.摩擦力 1.認識槓桿 2.輪軸的應用 3.滑輪的應用 4.簡單機械的組合 1.力的作用 2.力的大小方向 3.磁力和浮力 4.力的應用 (一)力與運動 1.重力 2.測量力的大小 3.摩擦力 (二)電和磁 1.磁力 (續下頁).

(25) 表 2-2-4(續). 六下. 國編. 六上.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第三單元 巧妙的用力. 2.電能生磁 3.電磁鐵 1.槓桿的應用 2.輪軸的應用 3.斜面的應用 4.其他的簡單機械 1.輪子的故事 2.槓桿與轉動 3.力的傳動. 由表 2-2-3、表 2-2-4 可知,各版本的相異處: 一、南一版最早接觸力的相關概念,國編版最晚接觸。 二、編寫架構和教材編排順序不同。 三、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差異。 相同處:皆在國小六年級時有槓桿相關概念之單元課程。 由於本研究實驗學校之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採用翰林版,故以翰林版為參考 可知,學生在學習本研究單元之前應已具備力對物體的作用、力的測量、摩擦力之 概念的能力,並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為基礎,進行簡單機械概念之學習。. 第三節. 探討簡單機械之問題情境結構. 教師在教授簡單機械中的槓桿概念時,常以實驗器材輔助教學,學生可藉由動 手操作槓桿實驗器了解槓桿原理,有助於在面臨問題情境時探索出實驗結果,建立 槓桿概念。 參考 Siegler(1976)所提出的學生面對槓桿問題時,會使用到四種解題規則之 一,對應研究者在真實情境的槓桿實驗器操作,將槓桿帄衡之問題情境結構整理如 下表 2-3-1 所示:. 17.

(26) 表 2-3-1 Siegler 之槓桿解題規則及對應之問題情境表 規則. 對應之問題情境 如果兩邊的重量相同,將預測槓桿會帄衡; 正確例子. 一 錯誤例子. 18.

(27) 如果重量不同,將預測重量較大的一邊會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錯誤例子. 19.

(28) 如果一邊的重量較多,將預測重量較重的一邊會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錯誤例子. 二. 如果兩邊的重量相同,會預測距離較大的一邊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20.

(29) 如果兩邊的重量和距離都相同,將預測槓桿會帄衡; 正確例子. 如果兩邊的重量相同,會預測距離較大的一邊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三. 如果兩邊的距離相同,會預測重量較大的一邊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21.

(30) 如果重量較大且距離較遠的是同一邊,就預測重量較大的一邊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如果一邊的砝碼較多,另一邊距離較遠,就思考混亂或猜測答案。 當一邊的砝碼較多,另一邊距離較遠,就計算重量和距離的乘積,並預測 力矩較大的一邊會往下傾斜。 正確例子. 四. 由表 2-3-1 可知:正確的解題規則會對應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正確的解題規則 有時也會對應到正確和錯誤的答案,由此可知,錯誤的解決規則有時可以解決某些 問題情境,但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情境。 規則一〜四的思考流程如下圖 2-3-1、圖 2-3-2、圖 2-3-3、圖 2-3-4 所示:. 22.

(31) 圖 2-3-1 規則一之思考流程. 圖 2-3-2 規則二之思考流程. 圖 2-3-3 規則三之思考流程. 23.

(32) 圖 2-3-4 規則四之思考流程 Siegler(1976)還分類了六種槓桿題型,用來研究學生在面對槓桿問題情境時會用 到的規則,以下是研究者整理題型所對應的槓桿實驗器操作如下表 2-3-2 所示: 表 2-3-2 六種槓桿題型 題目類型 第一類帄衡題 第二類重量題 第三類距離題 第四類衝突重量題 第五類衝突距離題 第六類衝突帄衡題. 內容說明 支點左右兩端的砝碼數量與距離都相同。如圖 2-3-5。 支點左右兩端的距離相同,但砝碼數量不同。如圖 2-3-6。 支點左右兩端的砝碼數量相同,但距離不同。如圖 2-3-7。 一端砝碼數量較多、距離較短,另一端砝碼數量較少、 距離較遠,砝碼數量較多的一端會往下傾斜,如圖 2-3-8。 一端砝碼數量較多、距離較短,另一端砝碼數量較少、 距離較遠,距離較遠的一端會往下傾斜,如圖 2-3-9。 一端砝碼數量較多、距離較短,另一端砝碼數量較少、 距離較遠,槓桿兩端會帄衡,如圖 2-3-10。. 24.

(33) 圖 2-3-5. 圖 2-3-6. 圖 2-3-7 25.

(34) 圖 2-3-8. 圖 2-3-9. 圖 2-3-10 26.

(35) 上述六種槓桿題型不僅可供研究者在教學時向學生特別提醒,以釐清其槓桿帄 衡概念,更可以應用在發展施測工具上,將它當作參考來設計試題,並在施測後進 行分析,有助於了解學生學習簡單機械中的槓桿之情形。. 第四節. 探討簡單機械之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由程智慧教授所主持的研究群,探討相關文獻結果認為是:「學生藉由在 學校的學習、日常生活經驗或其他途徑,產生對自然現象或科學概念的認知,與科 學界所認定的概念意義有出入、不完整或錯誤,但以教育學家的觀點來看,具有可 再教育的概念。」(賴明照,2003)。因此,若能在教學時,在容易出現迷思概念的 部份進行加強教學導正,必能讓學生學習的更順利。基於上述原因,研究者將國內 學者針對學生在槓桿概念較易出現的迷思進行研究後之結論,歸納整理出如下表 2-4-1。 表 2-4-1 槓桿迷思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陳義勳(1991). 研究主題. 槓桿迷思.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然科學中 力學單元迷思概念之探討. 將力矩與重量混淆在一起,誤 認等重就會帄衡。. 槓桿認知能力發展的評量與 江文慈(1993) 學習遷移歷程的分析動態評 量之應用. 以重量作為解題的參考。. 學生科學迷思概念的法則分 樊雪春(1999) 析與建構取向教學法之實驗 效果研究. 1.重量相同誤認就會帄衡。 2.重量不同時,誤認砝碼較多的 會傾斜。. 用臨床晤談探究國民小學高 游光純(2002) 年級學童對槓桿概念的另有 想法. 27. 1.誤認砝碼多的一邊會傾斜。 2.將力臂與重量混淆在一起。 3.以為力臂與重量互補。 4.誤認位置高低會影響槓桿的帄 衡 。 5.誤認懸掛的方式會影響槓桿的 帄衡 。 6.誤認線的長短會影響槓桿的帄 衡。 (續下頁).

(36) 表 2-4-1(續). 賴明照(2003). 張志銘(2003). 國小高年級學童槓桿迷思概 念之研究. 在「力矩與帄衡」、「力臂與重 量」、「帄衡與改變」和「帄衡改變-帄衡」等槓桿概念上存有許 多的迷思概念。. 國小六年級學童槓桿迷思概 念之二階層診斷研究. 1.物體愈近地面,重心較低,重 量較重。 2.認為物體愈靠近地面,受地心 引力影響較大,所以較重。 3.認為物體懸掛的線愈長,會增 加向下拉力,因此物體重量會增 加。 4.以體積大小來判斷槓桿是否帄 衡。 5.以物體表面數量判斷槓桿是否 帄衡。. 1.將物體移動的距離誤認為抗力 學習槓桿原理對國小學童判 臂,將手移動的距離誤認為施力 張意欣(2005) 斷簡單機械省力費力之影響 臂。 2.誤認為支點一定會在中間。 上述各種迷思概念不僅可以提供研究者在教學上適時地向學生提醒,以釐清其 相關概念,更可以運用在發展施測工具上,將其當作參考來編製題目,施測後進行 研究分析,必能更有效率的了解學生學習簡單機械中的槓桿概念之情形。. 28.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和「建構取向教學策略」這兩 種教學方法,對國小六年級「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成效差異。在研究方法方面一 共分為五小節:第一節介紹整體之研究流程,第二節說明研究設計,第三節實施之 研究對象,第四節使用之研究工具,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這五個部份來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程序. 本節就整體之研究流程及程序步驟加以說明。根據本研究之目的,將研究步驟 說明如下: 壹、前置作業 一、研究者蒐集國內外有關簡單機械研究的相關文獻,並了解其各種教學方法, 最後選擇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來進行六年級簡單機械單元的教學。 二、研究者依照基礎型教學策略所對應的演算法,推論出實驗組之教學順序,並 依照該順序撰寫教案(如附錄一),並且為了減少研究所產生的誤差,教案內容之 活動安排,均與翰林版第八冊第二單元課本內容一致。 三、根據研究目的與蒐集到的文獻,並且請教過有豐富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經驗 之教師後,編製施測工具。 貳、預試 用施測工具來進行預試,實驗對象為六年級上學期三次自然科月考帄均分數最 高的班級來進行預試,共 25 位學生。並在預試過後依照信度、難度及鑑別度,以及 和指導教授討論後,進行題目的修改或刪減,最後發展出正式的試卷。 叄、正式施測-前測 本研究正式施測之前測對象為實驗學校六年級的 52 位學生。使用修改或刪減過 後的正式試卷來進行測驗,並且在施測過後進行資料的登錄和分析。 肆、實驗教學 簡單機械單元的六節課中,實驗組按照研究者所編寫的教案使用基礎型教學 策略教學,而控制組則使用建構取向教學策略依照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進度進行教 29.

(38) 學。 伍、正式施測-後測 本研究正式施測後測對象與正式施測前測對象相同。使用施測前測之複本測驗 (如附錄二)進行,並於施測後登錄相關資料與分析。 陸、撰寫論文 將前、後測的測驗結果量化並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和結果詮釋,並撰寫成研 究論文。本研究者將研究流程繪製成圖,如圖 3-1-1 所示。. 研究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 訂定研究主題 文獻探討. 推算實驗組教學順序. 編製簡單機械成就測驗 預試施測. 編寫簡單機械教學活動設計 預試結果分析 試題修正. 選取研究對象. 簡單機械單元正式施測-前測 實驗組以基礎型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控制組則以建構取向教學策略進行。 簡單機械單元正式施測-後測 對正式施測結果進行資料分析 將研究成果整理並撰寫論文.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30.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受限於實驗學校的編班制度,無法以隨機編排的方式將受試者安置於每 個研究班級中,故決定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其研究設計模式如表 3-2-1 所示。 表 3-2-1 研究設計表 組別. 前測. 實驗處理方式. 後測. 實驗組. O1. X1. O2. 控制組. O1. X2. O2. 註:O 1: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 X 1:基礎型教學策略。. O 2: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 X 2:建構取向教學策略。. 研究流程說明如下: 壹、研究者在任教的國小裡共教授四個班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採非隨機方式, 選定任教班級中的兩個班級為實驗組和控制組。 貳、進行教學活動前,實驗組和控制組分別在第一次月考後就先接受「簡單機械單 元成就測驗前測」(O 1)。 叄、在前測結束之後,實驗組採「基礎型教學策略」(X 1)進行教學,而控制組則 以「建構取向教學策略」(X 2)進行。 肆、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後,兩組都進行「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O 2)。 本研究設計中所使用的各變項如表 3-2-2 所示。 表 3-2-2 研究變項表 控制變項 1.教材內容 2.授課時數 3.任課教師. 自變項(教學方法) 實驗組 (基礎型教學策略) 控制組 (建構取向教學策略). 31. 依變項(學習結果) 簡單機械單元學習成就.

(40) 研究變項說明如下: 壹、控制變項 一、授課時數 兩組皆為六節課(兩周),共 240 分鐘。 二、教材內容 翰林版國小數學第八冊第二單元簡單機械。 三、任課教師 兩組之任課教師均為本研究之研究者擔任,對於嘗試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順 序,以求提高學生之學習成效,有著相當高的意願。 貳、自變項 一、實驗組 實驗組在簡單機械單元的六節課中,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所對應的演算法 推導 出的教學順序進行教學,並於教學後立即實施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 二、控制組 控制組在簡單機械單元的六節課中,均以建構取向教學策略依照課本的進度進 行教學,並於教學後立即實施幾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 叄、依變項 簡單機械單元學習成就是指實驗組與控制組分別在「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 後測」的分數。. 第三節. 研究對象. 以彰化縣某國小六年級乙、丙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準實驗研究,對於研究 對象分述如下: 壹、「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預試樣本 為了降低地區性的差異,故本研究選取同學校同學年上學期三次自然科月考帄 均分數最高的一個班級來做為預試樣本,並在預試過後依照信度、難度及鑑別度來 修審題目,再用修審過後之試題作為正式的施測工具。 32.

(41) 貳、正式研究樣本 本研究樣本選擇採便利抽樣 (convenience sampling),即以研究者所任教的 國 小六年乙班為實驗組,接受「基礎型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共有 26 位學生(男生 13 人,女生 13 人)。再挑選任教的另一班級六年丙班為控制組,接受「建構取向 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共有 26 位學生(男生 12 人,女生 14 人)。 為了更進一步觀察「基礎型教學策略」與「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於不同分群 學生之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者採用這兩班學生國小六年級上學期之自然與生活科 技總帄均分數,分別將這兩班學生各自界定為高分組(7 人)、中分組(12 人)及 低分組(7 人)三個組群(高、低分組學生各占總學生人數的 27%,其餘則是中分 組學生)。並以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成績為數據,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分別檢視這兩班之分組方式是否合適,分析結果如表 3-3-1 及表 3-3-2 所示。 表 3-3-1 實驗組三分組學生之前測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組間 組內 總和 由表 3-3-1. 帄方和. df. 帄均帄方和. F. P. 6090.7 2 3045.326 9.486 0.001 7383.8 23 321.0352 13474 25 可知,實驗組高、中、低分組學生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之前測成. 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為 F=9.486,p=.001<.01,達顯著差異水準,也就是說 這三分組學生的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有所差異,因此,實驗組的分組方式是適當的。 表 3-3-2 控制組三分組學生之前測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帄方和 df 帄均帄方和 F P 組間 11430 2 5715.2161 13.691 0.001 組內 9601 23 417.43271 總和 21031 25 由表 3-3-2 可知,控制組高、中、低分組學生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之前測成 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為 F=13.691,p=0.001<.01,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這 三分組學生的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有所差異,因此,控制組的分組方式是適合的。. 33.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分別為教學策略和施測工具,以下就這兩部份分別進行 說明: 壹、教學策略 本研究之教學策略為基礎型教學策略,研究者先由翰林版自然與生活科技第八 冊課本中整理歸納出「簡單機械」單元的教學課題,如表 3-4-1 所示。 表 3-4-1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課題表 課題編號 內容 課題 1 比較不同施力位置的差異性。 課題 2 認識槓桿原理。 課題 3 知道施力臂長短與施力的關係。 課題 4 認識生活中應用槓桿原理的工具。 課題 5 輪軸的應用。 課題 6 認識輪軸是一種槓桿的應用。 課題 7 比較施力在輪與軸上的差別。 課題 8 認識生活中應用輪軸的工具。 研究者依據表 3-4-1 中的課題 1-8 為基礎,和指導教授及幾位資深的自然與生活 科技任課教師討論後,畫出教學結構圖,如圖 3-4-1 所示。. 圖 3-4-1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結構圖 34.

(43) 最後,研究者以圖 3-4-1 為基礎,並由基礎型教學策略所對應之演算法推導 出實驗組教學之順序,而控制組教學之順序則是翰林版自然與生活科技第八冊課本 中所安排之教學順序,如表 3-4-2 所示。 表 3-4-2 簡單機械單元之教學順序表 來源 教學順序(課題) 1→3→7→2→4→6→5→8 基礎型教學策略 1→2→3→4→5→6→7→8 建構取向教學策略 由表 3-4-2 可知,兩組在教學順序上,除了都是先教比較不同施力位置的差異 性和最後才教認識生活中應用輪軸的工具之外,其餘過程中的課題之順序都不相 同,實驗組的教學順序以槓桿原理為分水嶺,先教施力臂長短與施力的關係,再教 施力在輪軸上的差別,最後才處理槓桿原理以及其應用;而控制組的教學順序則是 以槓桿和輪軸之應用做區別,先教槓桿原理以其應用,再教認識輪軸是一種槓桿的 應用,最後處理輪軸原理以其應用的部份。 貳、施測工具 本研究用來蒐集資料的施測工具包括: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卷和後測 卷(重組卷)。試卷內容均以四選一單選題來呈現。 一、試卷之效度 (一)專家效度 研究者參考翰林版第八冊第二單元的課本、習作和教師手冊,以及教育部 在民國九十二年公佈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且蒐集相關文獻及請 教幾位校內曾教授自然與生活科技的資深教師之意見,進行試題的修改與編 製,在完成初步之試題後,請指導教授協助審核修正,以完成簡單機械單元 成就測驗之預試試題。 (二)內容效度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之預試試題完成後,研究者依照認知歷程向度,將研 究單元的教學目標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記憶-再認」、「記憶-回憶」、「了解分類」和「了解-詮釋」這四類,並設計試題的雙向細目表,作為審核教學目標、教 35.

(44) 材、試題之間關係的依據,其雙向細目表如表 3-4-3 所示。 表 3-4-3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前測卷之雙向細目表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記憶-. 記憶-. 了解-. 了解-. 再認. 回憶. 分類. 詮釋. 6. 1. 比較不同施力位置的差異性. 合計 題數 2. 認識槓桿原理。. 5、8、9. 3. 知道施力臂長短與施力的關. 3、4、11. 3. 係。 認識生活中應用槓桿原理的. 2、7、10. 12. 4. 14、15. 23. 4. 認識輪軸是一種槓桿的應用。. 20. 22、24. 比較施力在輪與軸上的差別。. 16、17. 19. 工具。 輪軸的應用。. 認識生活中應用輪軸的工具。 合計題數. 15. 21. 4 3. 25. 13、18. 7. 2. 3 1. 25. 二、試題分析 研究者以預試樣本在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預試中的表現為根據,分析該試卷 中各試題題目之信、效度和鑑別度,進而修改部分試題題目以產生正式試卷,各試 題題目分析結果如表 3-4-4 所示。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預試試題只有選擇題單一種題型,學生必頇先瞭解題意 後 再選出答案,整份試卷合計共有 25 小題。. 36.

(45) 表 3-4-4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預試試卷之試題分析表 題號 刪除後信度 難度 ☉.21 1 .889 2 .891 .79 3 .889 .71 4 ●.893 .64 5 .881 .64 6 .892 .79 ☉.86 7 ●.896 8 .891 .71 9 .884 .61 ☉.86 10 ●.894 11 .887 .64 12 .884 .79 13 .885 .79 ☉.93 14 .886 ☉.29 15 .883 ☉.86 16 .89 17 .887 .71 18 .886 .79 19 .891 .71 20 .89 .80 21 .889 .79 ☉.43 22 .885 23 .89 .64 24 .884 .79 25 .887 .71 註:●:刪除後信度較高(> .892)。. 鑑別度 ◎.14 .43 .57 .43 .71 .43 ◎.29 .57 .57 ◎.29 .86 .43 .33 ◎.14 .57 .32 .57 .43 .57 .31 .43 .57 .71 .43 .57. 整份試卷之信度. .892. ☉:難度值太高或太低(> .80 或< .60) 。 ◎:鑑別度太低(< .30) 由表 3-4-4 可知: (一)整份試卷採用 Cronbach’s  係數求其試題之內部一致性。以 25 位國小六年級學 童為預試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所得 Cronbach’s  值為.892,顯示本試卷具有 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大部分試題題目的刪除後信度均小於原試卷的信度.892,唯 37.

(46) 有第四題、第七題和第十題這三題的刪除後信度高於原試卷信度,其中第四題的 難度.64、鑑別度.43,難度適中且鑑別度不錯,故與專家討論後決定此題保留且 不予修改,僅修改第七題、第十題這二題。 (二)本成就測驗之主要目的在測驗學生是否已學會此課程所教授的基本能力,因此 試卷難度偏易,故整份試卷大部份試題的難度值均介於.60 至.80 之間。其中第一 題、第十五題和第二十二題這三題難度值為偏低,而第七題、第十題、第十四題 和第十六題這四題難度值為偏高。但第十五題、第十六題和第二十二題的刪除後 信度較低,且鑑別度大於.30,故與專家討論後決定此三題保留且不予修改,僅 修改第一題、第七題、第十題、第十四題試題。 (三)本試卷的鑑別度介於.14~.86 之間,有 21 題試題鑑別度大於.30,顯示鑑別度不 錯,唯有第一題、第七題、第十題、第十四題這四題的鑑別度小於.30,故修改。綜 合上述各項因素,需修改之題目為第一題、第七題、第十題、第十四題,共計四題, 均與專家討論後修改至正式試卷中,其修正方式如表 3-4-5、表 3-4-6、表 3-4-7、表 3-4-8 所示。 表 3-4-5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一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預試試卷試題 1. (. )使用開瓶器時,手握在愈靠近開瓶器把手的末端,則會 ①愈費力②愈省力 ③不一定④不需出力。. 修改原因 難度值太低(< .60)且鑑別度太低(< .30)。 處理方式 將試題中的把手的末端修改為瓶蓋的位置,以降低其試題難度。 正式試卷試題 1. (. )使用開瓶器時,手握在愈靠近開瓶器瓶蓋的位置,則會 ①愈費力②愈省力 ③不一定④不需出力。. 38.

(47) 表 3-4-6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七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預試試卷試題 7. (. )哪一種遊樂器材有應用到槓桿原理? ①爬竿②翹翹板③單槓④滑梯。 修改原因. 刪除後信度高於原試卷信度,且難度值太高(> .80)和鑑別度稍低(< .30)。 處理方式 將試題的選項皆修改為三個字,以提高其試題難度。 正式試卷試題 7. ( )哪一種遊樂器材有應用到槓桿原理? ①爬欄竿②翹翹板③玩單槓④溜滑 梯。 表 3-4-7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十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預試試卷試題 10. ( )使用剪刀剪紙,手拿剪刀的部位屬於槓桿原理的 ①施力點②支點③抗力 點④沸點。 修改原因 刪除後信度高於原試卷信度,且難度值太高(> .80)和鑑別度稍低(< .30)。 處理方式 將試題的第四選項的沸點修改為帄衡點,增加其選項誘答力,以提高其試題難度。 正式試卷試題 10. (. )使用剪刀剪紙,手拿剪刀的部位屬於槓桿原理的 ①施力點②支點③抗力 點④帄衡點。. 表 3-4-8 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第十四題預試試題修改過程表 預試試卷試題 14. (. )螺絲起子的握把和使用時用力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①無握把的較省力② 握把愈小愈省力③握把愈大愈省力④握把的有無和大小與是否省力無關。. 修改原因 難度值太高(> .80)且鑑別度太低(< .30)。 (續下頁). 39.

(48) 表 3-4-8(續) 處理方式 將試題的第四選項修改為類似其他選項,並調整選項順序,增加其選項誘答力,以 提高其試題難度。 正式試卷試題 14. (. )螺絲起子的握把和使用時用力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①無握把的較省力② 有握把的較費力③握把愈大愈省力④握把愈小愈省力。. 修改後的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正式試卷為四選一的單選題題型,每題 4 分, 共計 25 題(如附錄一)。整份試卷滿分為 100 分,測驗時間為一節課 40 分鐘。.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是透過量化研究的分析,來探討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和建構取向教學策 略的方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簡單機械單元教學之成效差異。研究者在以下三 個時間點分別使用統計軟體來分析結果。 壹、在預試之後使用 SPSS 20.0 套裝軟體,再輔以 Microsoft Excel 2007 來作為資料 的統計,並分析試題的效度、信度和鑑別度,作為修改試題之參考依據。 貳、在正式施測–前測結束後使用 SPSS 20.0 套裝軟體,分別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 之高、中、低分組的學生,進行作答結果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檢視高、中、 低分組的分組方式是否適當。 叄、在正式施測–後測結束後使用 SPSS 20.0 套裝軟體,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 作答後之結果使用變異數的單變量來分析。 。. 40.

(4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探討使用「基礎型教學策略」及「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 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簡單機械」單元教學之成效差異。本章將針對研究之結果加以 分析討論。第一節分析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 效差異。第二節分析不同教學策略對高、中,低分組學生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 效差異。第三節分析不同教學策略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成效差異。. 第一節. 不同教學策略對六年級學生學習此單元之成效 差異. 本節主要在分析和比較接受「基礎型教學策略」及「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全體 研究對象在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成效。研究者以兩方面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全 體學生進行比較: 壹、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的後測得分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成就情形,研究者將兩組 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後的得分分佈情形做成統計表,以 及得分情形摘要表整理如表 4-1-1 與 4-1-2 所示。其中,因為全部研究對象最低得分為 12 分,故表 4-1-1 之總分得分區間由 10~19 分為起始點。. 41.

(50) 表 4-1-1 全組學生在單元成就測驗後測得分之分布情形統計表 總得分(分) 實驗組(人) 控制組(人) 0 1 10-19 0 4 20-29 1 1 30-39 4 2 40-49 1 1 50-59 1 2 60-69 2 3 70-79 9 5 80-89 6 6 90-99 2 1 100 合計(人) 26 26 由表 4-1-1 可知,實驗組學生的總得分有 6 人低於及格分數(60 分)之下,佔該 組學生之 23%。控制組學生的總得分有 9 人低於及格分數(60 分)之下,佔該組學生 之 34.6%。在實驗組中 90 分以上的學生有 8 人,佔實驗組學生之 30.8%,其中有 2 人 得滿分,佔該組學生之 7.7%;而控制組中 90 分以上的學生有 7 人,佔控制組學生之 26.9%,其中有 1 人得滿分,佔該組學生之 3.8%。 表 4-1-2 全組學生在單元成就測驗之後測得分情形摘要表 研究對象 人數(人) 最小值(分) 最大值(分) 帄均數(分) 標準差 36 100 78.0 19.2 實驗組 26 12 100 65.5 27.1 控制組 26 由表 4-1-2 可知,實驗組全體學生之帄均成績為 78 分,高於控制組的 65.5 分,且 兩者間相差了 12.5 分。而時驗組的標準差 19.2 也低於控制組的 27.1,可見得前者成績 較後者集中。 貳、實驗組與控制組全組學生在「簡單機械」成就測驗各題之答對率。 為了知道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各試題的作答表現,研究者將兩組學生在接受不 42.

(51) 同的教學策略下,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後的各試題答對率整理如表 4-1-3,並繪製如 圖 4-1-1 所示。 表 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全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後測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帄均答對率. 實驗組答對率(%) 77% 77% 92% 92% 100% 81% 65% 85% 62% 77% 77% 85% 92% 31% 81% 58% 62% 96% 85% 65% 65% 92% 88% 92% 73% 78.0%. 43. 控制組答對率(%) 58% 65% 62% 77% 81% 69% 50% 88% 62% 62% 62% 77% 62% 27% 69% 38% 54% 81% 81% 62% 69% 77% 77% 77% 54% 65.5%.

(52) 圖 4-1-1 研究者根據表 4-1-3 與圖 4-1-1 所得到之結果,可得知以下推論: 一、實驗組的帄均答對率 78%,控制組的帄均答對率 65.5%,顯示實驗組在整份測 驗的帄均答對率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在第 3、4、5、6、8、12、13、15、18、19、22、23、24 題的答對率均在 80%之上,表示這 13 題對實驗組學生而言是較簡單的,其中第 5 題的答對率為 100%,表示全部的實驗組學生均完全答對第 5 題。在對照試題內容後發現,第 5 題是有關槓桿原理應用在翹翹板上的題目,和學生的日常經驗有關連,因此對實 驗組學生而言是較容易理解的。 三、實驗組在各試題答對率大致均在 60%以上,唯有第 14、16 題答對率分別為 31% 和 58%,在對照試題內容後發現,此兩題為使用輪軸實驗器的實驗題,由此推得, 在簡單機械單元實驗中,輪軸概念對實驗組的學生而言是較為困難的。 四、控制組在第 5、8、18、19 題的答對率均在 80%之上,表示這 4 題對控制組學生 而言是較容易的。 五、控制組在各試題答對率大致均在 60%以上,唯有第 1、7、14、16、17、25 題答 對率低於 60%,在對照試題內容後發現,除了第 17 題是應用輪軸原理的工具之 外,其餘五題皆和實驗操作有關,由此推論,相較於原理概念的應用,實驗操作 對控制組的學生而言是較難理解的。 44.

(53) 叄、實驗組與控制組全組學生在「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成效有無顯著性差異。 研究者以教學策略為自變項,兩組的「簡單機械」單元之前測總分作為共變項, 後測總分作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以了解兩組學生在「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 成效有無顯著差異。 表 4-1-4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組別 * 前測總分 誤差 總和. 型 III 帄方和 225.23 1084.993 1932.981. 自由度 1 48 51. 帄均帄方和 225.23 22.604. F 檢定 9.964. 顯著性 0.003. 由表 4-1-4 中可以發現,檢定結果為 F=9.964,p=.003<.05,表示實驗組與控制 組全組學生在「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成效有顯著性差異。. 第二節. 不同教學策略對高、中、低分組學生學習此單 元之成效差異. 本節主要分析和比較接受「基礎型教學策略」及「建構取向教學策略」對高、中、 低分組之研究對象在學習「簡單機械」單元之學習成效。研究者分別以兩方面對實驗 組與控制組三分組學生進行比較: 壹、實驗組與控制組三分組學生在「簡單機械」單元成就測驗後測得分之差異情形。 研究者想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高、中、低分組學生之學習成就情形,於是將兩 組的高、中、低分組學生在接受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後的得分 情形整理成統計表及摘要表,如表 4-2-1 及表 4-2-2 所示。. 45.

(54) 表 4-2-1 高、中、低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統計表 總得分(分)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 合計(人) 表 4-2-2. 高分組 0 0 0 0 0 0 0 0 5 2 7. 實驗組(人) 中分組 0 0 0 0 0 0 2 9 1 0 12. 低分組 0 0 1 4 1 1 0 0 0 0 7. 高分組 0 0 0 0 0 0 0 0 6 1 7. 控制組(人) 中分組 0 0 0 1 1 2 3 5 0 0 12. 低分組 1 4 1 1 0 0 0 0 0 0 7. 高、中、低分組學生之後測得分情形摘要表 研究對象 人數(人) 最小值(分) 最大值(分) 帄均數(分) 高分組 7 92 100 96.57 實驗組 中分組 12 72 92 84.00 低分組 7 36 64 49.14 高分組 7 92 100 94.29 控制組 中分組 12 48 88 71.33 低分組 7 12 44 26.86 研究者根據表 4-2-1 與表 4-2-2 所表示之結果,可得知以下推論︰. 標準差 2.56 6.11 7.62 2.91 11.98 9.73. 一、在實驗組中,高分組之帄均得分 96.57 分較中分組的 84 分來得高,且高分組 得分皆 90 分以上,也比中分組得分 90 分以上的 1 人還多了 6 人,而高分組最 低分數 92 分更是比中分組最低分數 72 分要高了 20 分。另外,高分組之標準差 2.56 為實驗組最低的,表示高分組成績分布之情形最為集中,低分組之標準差 7.62 為實驗組最高的,表示低分組成績分布之情形最為分散。由前述各種因素 可以得知實驗組中,高分組之整體表現優於中、低分組。 46.

(55) 二、在控制組中,高分組之帄均得分 94.29 分較中分組的 71.33 分來得高,且高分組 得分 90 分以上有 7 人,而中、低分組無人得分 90 分以上。高分組最低分數 92 分更是比中分組最低分數 48 分要高了 44 分。另外,高分組之標準差 2.91 為該 組最低的,表示高分組成績分布之情形最為集中,中分組之標準差 11.98 為該 組最高的,表示中分組成績分布之情形最為分散。由前述各種因素可以得知控 制組中,高分組之整體表現優於中、低分組。 三、在兩組高分組學生中,實驗組總得分有 2 人得滿分,佔實驗組高分組人數之 28.6%。而控制組則有 1 人得滿分,佔控制組高分組人數之 14%。而實驗組之 帄均得分為 96.57 分,高於控制組的 94.29 分。實驗組標準差 2.56 低於控制組 標準差 2.91,表示實驗組高分組學生的得分情形比控制組集中。 四、在兩組中分組學生中,實驗組無人滿分,得分最高分為 92 分,最低分為 72 分。 控制組得分最高分為 88 分,最低分為 48 分。而實驗組之帄均得分為 84 分,較 控制組的 71.33 分高出了 12.67 分,標準差 6.11 也低於控制組的 11.98,表示實 驗組中分組學生的得分情形較控制組集中。 五、在兩組低分組學生中,皆無人 80 分以上,實驗組學生中得分最高分為 64 分, 最低分為 36 分。控制組得分最高分為 44 分,最低分為 12 分。而實驗組之帄均 得分為 49.14 分,較控制組的 26.86 分高出了 22.28 分,標準差 7.62 也低於控制 組的 9.73,表示實驗組低分組學生的得分情形較控制組集中。 貳、實驗組與控制組三分組學生在「簡單機械」成就測驗各題之答對率。 以下分別就實驗組與控制組三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作答表現進行分析比較︰ 一、高分組 為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高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作答表現,研究者將這兩組高分 組學生在接受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後的各試題答對率整理如 表 4-2-3,並繪製如圖 4-2-1 所示。 47.

(56) 表 4-2-3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後測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帄均答對率. 實驗組答對率 100% 86% 86% 100% 100% 100% 71% 100% 57% 100% 100% 100% 100% 57% 100% 86% 8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3%. 48. 控制組答對率 57% 71% 86% 86% 100% 57% 43% 100% 57% 71% 71% 86% 86% 29% 100% 43% 71% 100% 86% 71% 86% 100% 100% 100% 43% 76%.

(57) 圖 4-2-1 研究者根據表 4-2-3 與圖 4-2-1 所呈現的結果,可得到以下推斷︰ (一)實驗組的帄均答對率為 93%,高於控制組的帄均答對率 76%。 (二)實驗組各試題的答對率大部分均高於 90%,其中更有 18 題的答對率為 100%,佔 全部題數之 72%;而控制組各試題的答對率大部分均高於 80%,其中 7 題的答對 率為 100%,佔全部題數之 28%。 (三)實驗組各試題的答對率大致上高於控制組各試題的答對率,唯有第 3、5、8、9、 15、18、22、23、24 題這 9 題的答對率是兩組相同的。 二、中分組 為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中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作答表現,研究者將這兩組中分 組學生在接受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學習「簡單機械」單元後的各試題答對率整理如 表 4-2-4,並繪製如圖 4-2-2 所示。. 49.

(58) 表 4-2-4 實驗組與控制組中分組學生在各試題之答對率統計表 中分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帄均答對率. 實驗組答對率 83% 75% 100% 100% 100% 92% 75% 92% 75% 83% 92% 83% 92% 33% 83% 58% 58% 100% 92% 67% 75% 92% 83% 83% 75% 82%. 50. 控制組答對率 75% 67% 67% 92% 92% 100% 75% 100% 67% 67% 75% 83% 67% 42% 75% 42% 67% 92% 92% 67% 75% 83% 83% 83% 67% 7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六 單利息、複利息和金錢的時間值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專案執 行團隊

assessment items targeting the following reading foci: specific information, inferencing, main ideas. What syntactic and/or semantic clues would you identify in the text to guid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eacher then briefly explains the answers on Teachers’ Reference: Appendix 1 [Suggested Answers for Worksheet 1 (Understanding of Happy Life among Different Jewish Sects in

Digital PCR works by partitioning a sample into many individual real-time PCR reactions, some portion of these reactions contain the target molecules(positive) while others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