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在『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以提昇台灣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 目標下,鼓勵企業根留在台灣並吸引跨國企業以台灣作為拓展亞太市場之 據點,成為跨世紀的國家努力方針;如何營造一個吸引企業投入生產的高 品質生活環境,成為現階段政府急待突破的發展課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全國建築會議』中,有『提昇居住環境品質,創造廿一世紀. 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城鄉建築與生活空間』之建築發展宗旨,期為台灣 創造更美好的居住環境;會中更提出『土地使用應考量未來高齡化、 休閒化、永續化、資訊化及國際化的趨勢,作合理規劃,以創造多樣 化的新集居環境與建築型態』的策略性發展方針。內政部發佈的『營 建政策白皮書』中,更揭櫫以『邁向廿一世紀高品質生活環境』作為 未來都市發展之行動方針,是故,要創造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以 因應廿一世紀多元化集居環境發展之需要,應對未來新的集居環境規 劃及建築型態塑造一明確的作業方針。 為營造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以提昇台灣之國際競爭地位,實 現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理想。創造美好的都市意象,提昇都 市發展格局,使其朝國際化的方向邁進,是現階段刻不容緩的努力方 針。本研究『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之主要 目的,乃在於研擬一明確的規劃作業方針,期使臺灣地區未來集居環 境規劃與建築型態之塑造,能符合廿一世紀都市發展邁入未來高齡 化、休閒化、永續化、資訊化及國際化發展趨勢的需求。. 1.

(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研究之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項 : 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相關理論與文獻之回顧 本單元之主要探討內容包括以下三項,即有關集居環境規劃與建 築型態塑造之﹕ (一)相關理論之探討 (二)文獻回顧 (三)未來發展趨勢 二、台灣集居環境與建築型態發展現況與課題探討 檢討現行台灣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上的發展現況與課 題。其探討內容包括以下兩項﹕ (一)集居環境規劃 1.集居環境發展沿革 2.集居環境規劃理念與原則之探討 3.現行法令制度之檢討 4.廿一世紀台灣集居環境規劃作業方針 (二)建築型態塑造 1.都市風格與建築型態塑造 2.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築型態塑造之探討 3.國際化建築型態塑造之探討 4.廿一世紀台灣建築型態塑造指導方針 三、台灣現行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目標與策略研擬 探討台灣現行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所面臨之課題及其 改善對策,經本研究的歸納整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層面: (一)法令制度修訂層面 包括建築技術規則之檢討、都市設計相關法令規章、老人 安養制度及社會福利政策之修正配合。 (二)規劃設計落實層面 在規劃設計的落實方面,訂定可因應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 劃與建築型態塑造理想目標方針,並尋求可以具體落實的執行 策略,以達有效解決現行課題的目的,朝廿一世紀勾勒出之美 麗都市遠景邁進。 (三)計畫推動層面 將研究成果化為行動方案,並提供主管機關作為政策制定 的參考依據,其次擴大國際交流層面,提昇相關指導政策之國 際觀,為齊身國際社會作暖身;此外,配合教育之推廣,凝聚 2.

(3) 全民之共識,有助於行動方案之推動。 四、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行動方案 本單元主要係根據所研擬的目標與策略,依其執行急迫性考量, 訂定短期、中期及長期的行動方案,期使目標與策略的效益得以獲得 具體的落實,徹底改善現行不良的居住環境及失去風格之建築型態, 以嶄新的都市風貌迎接廿一世紀國際都市的挑戰。 五、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案例範型介紹 本單元主要係配合研究內容之需要,因應未來集居環境之規劃與 建築型態塑造之發展走向國際化、休閒化、資訊化、高齡化與永續化, 蒐集了國外發展較為成功的案例範型,並針對其設計理念或構想、空 間規劃配置準則、建築特色、設備內涵與建築材質功用及未來發展趨 勢等五項內容作分析說明,提供做為國內未來發展之參考。 本研究所採用之方法主要有二: (一)文獻回顧法: 回顧國內目前在集居環境用地規劃、集居環境品質評估、 建築型態塑造等環境規劃設計之相關作法及規劃理念,再與歐 美先進國家在居住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風格塑造方面較為成功 與具代表性的規劃案例做一比較,提供作為未來國內在行動策 略實行之參考,並且同時融入生態社區規劃與社區永續經營的 理念,使集居環境之規劃與建築型態之塑造能朝向國際化、資 訊化、休閒化、高齡化、永續化的目標邁進,確實達到提昇居 住環境品質的目標。 (二)專家座談法: 藉著專家座談之辦理,邀請國內在環境規劃、社區開發、 都市設計與建築設計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針對因應未來多 元化集居環境之規劃及建築型態塑造提出建言,歸納整理各相 關領域專家之意見,作為本計畫推動之參考。 研究流程如下所示﹕. 3.

(4) 研究動機與目的 Ø 資料收集與文獻回顧 Ø 資料蒐集與文獻回顧 ~上位及相關計畫指導 ~法令制度規範 ~相關推動政策 ~學術研究報告. Ø 確定研究內容 集居環境規劃. 建築型態塑造. ~規劃理念與原則之探討. ~都市風格與建築型態塑造. ~規劃方式之探討. ~富地方特色之建築型態塑造. ~現行法令制度之檢討. 之探討. ~國際化集居環境規劃之檢討. ~現行法令制度之檢討. ~21 世紀集居環境規劃作業方. ~國際化建築型態塑造探討 ~21 世紀台灣建築型態塑造指. 針. 導方針. 現況與課題 Ø 專家學者之意見整合 第一階段專家座談 Ø 研究內容修正 Ø 目標與策略 ~法令制度修訂層面 ~規劃設計落實層面 ~計畫推動層面. Ø 第二階段專家座談 Ø 行動方案 ~國際化 ~資訊化 ~休閒化 ~高齡化 ~永續化. Ø 結論與建議 Ø 案例分析. 圖 1-1. 研究流程圖 4.

(5)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 圖 1-1 研究流程圖.................................. 5. 1 1 2 4.

(6) 第二章. 回顧與前瞻. 回顧國內目前在集居環境用地規劃、集居環境品質評估、建築型態塑 造等環境規劃設計之相關作法及規劃理念,再與廿一世紀台灣集居環境規 劃與建築型態塑造指導方針配合,提供作為未來國內在行動策略實行之參 考,並且同時融入生態社區規劃、社區永續經營、高齡化社區及國際化都 市等未來發展趨勢,使集居環境之規劃與建築型態之塑造能朝向國際化、 資訊化、休閒化、永續化、高齡化的目標邁進,確實達到提昇居住環境品 質的目標。. 第一節. 文獻回顧. 集居環境與建築型態乃是都市環境品質的基本構成要素,為求台灣在 廿一世紀來臨時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品質,就須由規劃高品質集居環境及 塑造良好建築型態做起。本研究文獻回顧方面主要係針對有關集居環境規 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相關研究過去在國內之發展現況及其未來之規劃方 針,藉此提供作為未來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方向 訂定參考。. 一、集居環境規劃 針對提昇居住環境品質方面蒐集有關研究,以作為本研究為營造 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以提昇台灣之國際競爭地位。本研究乃就都 市住宅社區環境品質改善、居住社區環境品質評估及社區永續發展等 三方面相關規劃理論與研究進行探討。 (一)都市住宅社區環境品質改善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人們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也漸 漸的提高,除了希望內部居住面積擴大,對於外部空間整體環 境條件亦要求改善;而住宅社區的規劃建設,對於社會結構、 都市發展、及生活環境等,亦有所影響,因此為現階段都市發 展的重要課題。國內相關研究: 1.『都市住宅社區環境品質改善及社區設施規劃之研究』(經建 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1989)認為都市住宅社區環境問題的探 討,可以由建築本身的實質因素及其外部社區空間等二方面 予以探討;若於規劃階段時,未能對住宅社區作正確的掌握, 尤其是住宅社區外部空間及公共設施層面的考慮,則整個居 5.

(7) 住環境可能淪為另一種水泥化堆砌的貧民窟。因此其針對規 劃階段時住宅社區的外部空間(包括建築配置、鄰棟間隔、 道路計畫、空地綠地及其他生活必須設施等),透過國內規 劃案例及國外經驗,並藉規劃階段的相關法令加以檢討,以 作為未來住宅社區環境品質改善的依據。 2.『全國土地問題會議-合理規劃住宅用地,解決國民居住問 題會議實錄』(內政部營建署,1991)其住宅建設目標包含量 的供給及品質的提昇,而其基本建設因素在於住宅用地,是 故住宅用地量之供給及如何妥善規劃,則是解決居住問題之 重要課題。在人口日增、都市住宅用地日益匱乏及地價高漲 的情形下,住宅用地的取得除由原都市計畫區內住宅用地供 給外尚需向外擴大於都會區及開發新市鎮用地,副都市中心 取得建築用地,同時應檢討原有都市內不合理使用及低度利 用之土地,加速推動都市更新以取得住宅用地,長期而言更 應建立住宅用地儲備制度,以供未來人口成長居住所需之住 宅建設。另住宅建設品質方面,則有賴規劃體系的健全,及 規劃技術的提昇,合理選定住宅用地區位,並控制住宅內部 與外部空間之設計水準,以達「合理規劃住宅用地,解決國 民居住問題」。 (二)居住社區環境品質評估方面 社區為都市的縮影,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昇,社 區居住環境的良善與否也成為政府部門及相關研究關心的課 題。社區居住環境評估的相關研究包括有: 1.內政部營建署在『住宅社區環境改善策略研究』中亦提出社 區居民主體、維生系統、居民互動、人和自然的關係、社區 經營成長、社區意識及認同等六大項評估指標。 2.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提出社區實質環境品質涵構之內容項目 以及環境品質指標,前者包括社區的管理與維護、建設配置、 交通系統及服務設施等項目及各種指標,並以安全、衛生、 便利、舒適、美觀、發展、永續作為環境品質指標。 3.台灣省住都局針對國宅居住狀況所作的居住滿意度調查評估 中,區分為住宅基本需求、內部環境、社區外部環境及鄰里 關係四類調查項目,其中社區外部環境的評估指標有:交通 情形、買菜購物、子女就學、幼教設施、公園綠地、居住密 度、環境衛生、社區安全、安寧程度、道路設施、停車狀況、 6.

(8) 管理維護及外部總評價等十二項。 4.黃定國(1994)亦對住宅區的環境規劃設計,參照 WHO 之 CHEC 指標提出人命安全、活動建全、移動便利、景觀優美、場所 舒適及生態保育等指標及各項定量評估元素。 5.林佳弘(1995)及王建雄(1994)將環境評估用於軍眷村更新及 國宅社區更新之研究上;前者提出都市環境條件並將之分為 基地環境、建築物現況、鄰近公共設施及公用設備等評估項, 後者則是對社區環境就土地使用、交通、公用設備、公共設 施及公害等方面進行窳陋程度的評估,以作為更新之依據。 6.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社區實質環境品質評估作業手冊』(施鴻 志,1996)認為社區的發展不僅為城鄉空間帶來新成長契機, 同時亦為新環境的改造引來新的原動力;雖然社區實質環境 不若都市環境複雜但基於其為一個小型社會的概念,不同社 區有其不同的發展目標,進而形成該社區特有的發展條件與 屬性。因此採用分析階層程序法(AHP),藉由專家問卷填答方 式,協助社區評估模式的建立,以決定評估指標權重之依據。 其所提出的評估指標包括:區位關係、建築物配置、公共設 施系統、交通系統、公用設備、景觀美化、公害、安全防災、 及管理維護。 7.國外學者 Wong(1991)則把住宅鄰里環境品質簡化成周圍地區 衰敗程度及公園、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兩項指標進行研究。 (三)集居環境高齡化之理念 1.秋山哲男(1993)在『高齡者の住まいと交通』中,提到高 齡社會的基本目標,在於重整各種都市條件,使高齡者能安 心地居住於住慣的地區。具体的課題有:1.永續居住的可能 性。2.在宅生活的支援及安養設施的重整。3.步行空間的安 全化及交通系統的重整。4.社會參與的機會。5.確立福利與 保健醫療服務的体系。 2.PeoplePlaces ( 1990 ) Clare Cooper Marcus & Carolyn Francis,對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強調都市廣場、鄰里公園 及學校開放空間對社區的重要性,並提出高齡者住宅與戶外 遊憩空間的敷地計畫及設計準則,以造就安心、安全的生活 環境。 3. 東京都企劃審議室計畫部於 1994 年提出『東京都 2015 年長 期展望』,對應未來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及國際化、資訊 化、高齡化、休閒化、永續化的新潮流,提出東京未來應有 7.

(9) 的三個目標:1.生氣勃勃與充滿活力的創意都市。2.無憂無 慮與相互接觸的生活都市。3.國際來往與人人參與的交流都 市。 4. 野村歡(1993)所著『高齡者の住環境』中,認為在高密度 化、巨大化的都市設施中,將造成高齡者生活的迷惑;在高 速化、複雜化的交通設施中,使高齡者失去行動的權利。考 慮 21 世紀高齡者的生活環境:1.應確立政府與民間的責任與 義務。2.使高齡者有安心、安全及快適、方便的生活環境。 3.減輕社會的負擔。 5. 高齡社會とまちづくり研究會(1994)在『都市と高齡者』 的研究中﹐對於高齡社會的活力與生趣,都市環境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從高齡者的身心及行動特性加以瞭解並:1.檢討 都市的社會條件、物理環境、發展動向、公共設施、交通條 件等地區特性。2.將之類型化,以確定重整的方針、選定重 整的地區。 6.『東京の明日「ゆとり型社會」』(東京都企劃審議室計畫 部,1989)的探討中,21 世紀的東京,為了對應急速高齡化 的進展及人生 80 時代的生活方式,展開新的社會系統,重視 人性的社區生活環境,長期推行「寬裕型社會」的理念。 7. 森岡清志(1994)在『變容する高齡者像』中,提到高齡核 家庭、單身高齡者急速增多,平均壽命日漸增加,使都市高 齡者的生活形態發生變化。必需儘早探討新的高齡者容貌與 文化,才能提供一個有生氣的都市環境,保障高齡者的都市 生活。 (四)永續發展之理念 「永續發展」最早在 1972 年聯合國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 會議」(The Human Environment)中被提出,1980 年國際自 然 和 自 然 資 源 保 護 聯 盟 (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 Fund, WWF)三 個國際保育組織在 1980 年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案」(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報告中也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 在同年 3 月的聯合國大會也向全球發出呼籲:「必須研究自然 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體系中的基本 關係,確保全球的永續發展」,當時人們對於聯合國這項呼籲 8.

(10) 似乎不甚了解,因此並未引起全球的回響(李永展,1997b)(詳 表 2-1)。 直至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發表了 「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後,才在世界 各國引起永續發展的熱潮。1990 年「多倫多宣言—世界城市及 其環境」(The Toronto Declaration on World Cities and Their Environment)將永續發展觀念由過去政府中央的施政方案,落 實到地方性組織、人民。1992 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之地球高峰 會,提出「21 世紀議程」(Agenda 21),促請各國研擬永續發 展的具體政策與計畫。1996 年於土耳其依斯坦堡召開之城市高 峰會,針對全球都市危機謀求可行之行動與對策,以促使全球 達到健康、安全、平等、永續四大目標。. 表 2-1 年代 1980. 1987. 1990. 1992 1996. 永續發展的沿革. 永續發展的沿革 IUCN、UNEP 及 WWF 之「世界自然保育方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首先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強調 發展與保育的整合。 WCED 之「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宣導 永續發展的思想及實施程序,認為永續發展應具「需要」與 「限制」二個基本理念。 「 多 倫 多 宣 言 — 世 界 城 市 及 其 環 境 」 (The Toronto Declaration on World Cities and Their Environment), 將永續發展觀念由過去政府中央的施政方案,落實到地方性 組織、人民。 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之地球高峰會,提出「21 世紀議程」 (Agenda 21),促請各國研擬永續發展的具體政策與計畫。 於土耳其依斯坦堡之城市高峰會,針對全球都市危機謀 求可行之行動與對策,以促使全球達到健康、安全、平等、 永續四大目標。. 資料來源:李永展,1997b.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對永續發展作了相當詳細之 描述,該書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 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它結合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 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環境經營理念,強調只有維持健全的 環境才能支持長久的經濟發展,也僅有能夠維持一定生活水平 9.

(11) 的國家或地區,才能確保環境生態上的平衡。永續發展的近期 目標,是要提昇貧窮落後地區的發展,均衡區域、城鄉之間的 生活公平,促使各地區人類的發展機會公平(世代公平);其 終極目標則是「世間公平」與「物種公平」(李永展,1997a)。 自此之後,永續發展的研究與履行已成為全球各國在發展上優 先研究的對象,也是在制定發展計畫時優先考慮的基本原則之 一。表 2-2 為各界對永續發展的相關定義。 而永續發展至今,各方面的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其下定 義,綜合各方意見永續發展之目標可以三個 E 來代表(Young, 1992:14): •環境整合(Environmental Integrity); •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以及 •公平(Equity)。 茲分述如下(李永展、蕭文君,1997): 1.環境整合 環境的整合即對生態環境的維持,包括不破壞生態功能 (例如環境稀釋廢物的能力)、維持環境寧適與美感,以及 可再生資源的維護。惟有運用注重環境極限及容受力的開發 管理手段,才能使發展與保育並行不悖。 2.經濟效率 經濟效率包括生產效率與分配效率。生產效率是指避免 產生廢棄物以及達到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效益時之最適生產 量,而分配效率則是指資源的分派至少使某人處境更佳,但 無人因此而變得更差,亦即達到柏拉圖最適境界。更具體而 言,將環境的成本降至最低,而使用效能最高,則愈能符合 經濟效率的要求,達到平衡的狀態。 3.公平 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WCED)所揭櫫的永續發展理念 -「滿足現世代需要的發展,又不損及後世代滿足其需要的 能力」,即意味著重視世代間的公平,同時也須延伸重視每 一世代內的公平。. 10.

(12) 表 2-2 永續發展的相關定義 作. 者. Braat, 1991 Brink, 1991 CCREM CUSO Dawson Environment Council of Alberta Floke & Kaberger ,1991 IUCN, UNEP and WWF, 1991. Tisdel, 1991. WCED, 1987. 許伶惠、 黃書禮, 1992 李永展, 1995. 永續發展之定義 認為生態永續、經濟發展可被視為在資源基礎的支持下, 經濟生態系統朝向最大福利所做的活動,以及組織和結構。 永續發展是一種政治概念而不是一種科學理念。 永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與政治穩定下。永續性的經濟發 展不應建立在特殊的人類組合與人為的經濟成長限制中。 永續發展的目的是增加地球生物長期財富、提高一地區容 受力,來維持與發展生計、不破壞當地經濟、社會與資源,並 能維持傳統生活、文化與社會。 傳統永續發展僅注重:是不是有足夠的樹來供人類砍伐利 用、雖與空氣是否影響生活。 支持永續性的經濟發展目的,是要確保未來子孫能利用今 日的資源與環境,且不破壞原有資源、環境。永續性發展先決 條件是資源的有效管理。 指出所謂「永續發展」是一種持續發展,無法一下子就達 成,只有不斷去努力且他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過程,其目標 僅可以被強調,但無法達到的。 在自然為生體系的容受力範圍,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之發 展。 引用五種基本概念來界定「永續性」、「永續發展」: 1.維護各世代間的經濟福利; 2.維護人類物種儘可能的永遠生存; 3.應從回復和資產的觀點,促使生產和經濟具有永續性; 4.社區永續性; 5.維護物種多樣性。 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後代人滿足其 需要的能力。即提倡在生態可能範圍內的消費標準,和所有人 皆可合理的嚮往標準。因此,狹義的永續發展意味著世代間社 會公平,但也須合理地延伸到每一世代內部的公平。 從生態經濟學的觀點,永續發展是結合人、生物、環境三 者互動關係,強調自然界之維生系統所提供諸如能源、食物供 給與同化污染物之功能,永續發展是整合「生態永續」與「經 濟發展」之考量。 永續發展是一種結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環境經營理 念,強調只有維持健全的環境才能支持長久的經濟發展,也僅 有能夠維持一定生活水平的國家或地區,才能確保環境生態上 的平衡。. 資料來源:增修自鄭春發,1996. 11.

(13) (五)永續都市之意函 1.永續都市的內涵 OECD 出 版 1990 年 環 境 政 策 報 告 書 -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Cities in the 1990 一書後,許多國際、國家、 區域及地區性組織也隨著這股新浪潮,開始注重生活環境品 質,並嘗試藉由專家會議、都市環境改善方案及都市環境品 質計畫等方式來建造我們未來的都市。於是包括綠色都市 (Green City)、生態都市(Eco - City)、資源豐富的都 市(Resourceful City)及環境都市(Enviornmental City) 等方案(Nijkamp et al ,1994)陸續被提出,這股趨勢使 我們更注重居住城市的未來。 永續發展觀念浪潮的推衍,永續都市已成為一個可行且 必須的目標。經由刺激誘發、立法管理、教育方式,透過公 共健康、安全、土地使用管制、交通運輸等政策推行,一個 永續未來有賴每位市民的參與塑造。何謂永續都市?Nijkamp (1990)提出:「永續都市是一個都市長期增進其都市系統 功能,具有改變社經、人口及技術產品水準的潛力,雖然在 演進中展現多變的安定或不安定及無常的跳動,但可確保都 市系統的長期運作。」西雅圖綜合計畫(1994)則提供了最 佳解答:「永續都市市有效率的資源利用,不斷的再使用、 再循環,盡可能的利用當地資源,在最小的環境破壞下進行 開發利用,並提供一個物質和經濟安全公平的分配資源及利 益,平衡成長和復原力的需求,謹慎的使用現有資源。」而 王如松則將生態都市定義為「按生態原理建立起來的一類、 經濟、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 的人類聚居地,即高效、和諧的人類棲境」(王如松,1991, 第 14 頁)。綜上所述,廿一世紀的集居環境規劃是應該使「城 市之公共機能集中,減少交通上的無效率,以『鄰近』替代 『運輸』而達到可及性之目的,同時避免市的擴張與漫延, 使城市在地圖上成為沉浸在大自然背景中的『點』,而非城 市地區漫佈各地,而使公園、綠地成為侷促一隅的『點』」 (李永展,1995,第 292 頁)。 2.永續都市的原則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指出都市地區對全球環境變遷的 重要性後,OECD(Orgain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0)則進一步提出達成都市永續性的兩 個原則: (1)機能及自我調節長原則(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12.

(14) and self regulatory growth); (2)最小廢棄物原則(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waste)。 前者將都市視為一個整體,重新評量各部門經濟成長的 淨貢獻價值,藉由回饋系統的建立,評估經濟成長的軌跡; 後者則將有效率的物質回收機制歸納到自然生態系統 ,並改 變生產者完全忽略廢棄物產生應負責任的錯誤想法。 但永續都市並非僅限於「環境保護」層次,而是調和社 經利益與環境、能源利害關係。Roseland(1991)認為永續 都市需藉由經濟及社會調整以減少對環境保護的需求,因 此,對已開發國家進行永續都市發展時,其部門策略則應包 含以下六項: (1) 運輸規劃與交通管理 (2) 土地使用與住宅規劃 (3) 能源保護效率 (4) 減廢與回收 (5) 改善社區的可居性 (6) 永續性的行政組織 (六)永續都市發展指標 永續性指標的建立,即整合科學技術與資料,並配合社會 制度環境的變遷,研擬一套作為評估永續發展達成程度的準 則,以作為未來政府擬定相關政策、計畫與建設方案時的重要 依據。根據工研院能資所(民國 82 年)所整理各國之永續性指 標研擬的主要趨勢顯示,永續性指標準則的研擬應是全面性 的,涵蓋範圍較傳統的經濟指標為廣泛。 因此永續性指標具有下列數項之考量準則(Liverman et al., 1988)﹕ 1.具有時間變動的敏感性﹔ 2.具有跨越時空變動的敏感性﹔ 3.具有超越社會分布的敏感性﹔ 4.具有可逆性﹔ 5.具有可控制性﹔ 6.具有預測性﹔ 7.具有整合性﹔ 8.資料應易於蒐集﹔ 13.

(15) 9.指標應易於應用﹔ 其重點幾乎重於效率與公平的討論上,但也不忽視整合性 及容易辦理的原則,與前述所闡明的土地資源永續發展的實施 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在永續性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體系的建立 上,本研究採研擬永續性指標作法,進一步落實區域土地資源 的永續發展於制度及執行層面。 而在永續性指標的區分形式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 法,例如 Braat (1991) 認為可分成(1)預測性指標(predictive indicator) 及(2)回顧性指標(retrospective indicator);而 Maclaren (1996) 則認為實際上可由單一的環境、經濟及社會 指標所區分,其特徵包括綜合性指標、前瞻性指標、分配性指 標,以及來自社區各類型民眾及團體的投入開發,而且所有的 指標將由最後一個特徵所支配掌握。 雖然分類上有所不同、內容或有重覆之處,但其共同的目 的皆在提供檢驗規範的量化標準,以整合經濟、自然及文社會 等資訊,不僅可測度環境現況是否接近永續發展的目標,也是 未來朝向永續性環境規劃所依循的指標。以往相關文獻中,對 於永續性指標的實際應用發展以美國西雅圖市(1993)所研擬 的指標最為著名,也最為完備(如表 2-3 所示)。聯合國人類 定居中心(UNCHS)與世界銀行在 1995 年提出一套都市發展相 關的關鍵指標(如表 2-4 所示),為一套詳細且可供其他都市 制訂永續性指標的參考。其他例如:IUCN、UNEP 及 WWF( 1991) 之永續性指標、The British Columbia Round Table(1994) 所研擬都市永續性指標等。黃書禮(1996)針對台北市擬定了 十大指標群,分別為(1)自然系統指標群;(2)農業系統指標群; (3)水資源指標群;(4)都市系統指標群;(5)維生服務指標群; (6)輸入資源指標群;(7)都市生產指標群;(8)都市廢棄物處理 及產出指標群;(9)資源循環回收指標群;(10)環境管理指標群 等十項,並加以分項評估,成為台北市邁向永續性都市的重要 指導工具。而李永展(1997b)則針對中部區域擬定了四大指標 群:(1)自然環境容量指標群;(2)土地資源使用指標群;(3) 經濟活動;(4)社會文化指標群。. 14.

(16) 表 2-3. 西雅圖市的永續性指標(1993). 一、環境指標 1.地方溪流中野生鮭魚的孵育 2.區域範圍內生物多樣性 3.每年在污染標準的報告中,空氣 品質良好的天數 4.都市中優良土壤流失的面積 5.都市中濕地保留的面積 6.都市道路中具親善性人行道的百 分比. 二、人口與資源指標 1.都市的人口數(每年人口成長率) 2.每人所需水的消費量 3.每年每人固態廢棄物產生噸數及再循 環噸數 4.每人交通工具里程數及每人石油的消 耗量 5.每人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 6.每人土地使用範圍內的面積(包括住 宅、商業、開放空間、交通、保育) 7.都市食物成長量、食物的進出口量 8.面臨緊急危險的土地作為非危險目的 的利用 三、經濟性指標 四、文化與社會指標 1.最熱門前十工作員工勞動率 1.出生嬰兒中體重不足的比例 2.平均薪資下能維持生計的基本需 2.國中、國小中族群文化教育課程 3.國中、國小每週教授藝術課程的時數 求所需工作的時數 3.因種族、性別的不同,失業的現 4.雙親或監護人注重學校活動的百分比 5.青少年犯罪率 況(包括不願工作) 4.因種族、性別的不同,個人收入 6.年輕人參與社區服務的百分比 7.高年級學生從高級學校畢業的百分比 的分配 5.每個家計單位平均儲蓄量 (包括種族、性別、收入的水準) 6.經濟對可更新資源或地方性資源 8.參與地方性選舉投票人口的百分比 9.成人識字率 的依賴度 7.貧窮家庭兒童百分比 10.在鄰近地區平均熟識的居民(可叫出 的名字的數字) 8.供給於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率 9.每人花費於健康醫療照顧的開銷 11.在司法審判系統中,公平判決的比例 12.花費於防止麻藥及酒精濫用及花費 於因麻藥、酒精被逮入獄金錢的比率 13.從事於園藝、種植人口的百分比 14.圖書館、社區中心的使用率 15.公共參與藝術比 16.成人願貢獻時間於社區服務的百分 比 17.滿足、良好感官的個體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Seattle, 1993;引自黃書禮,1996. 15.

(17) 表 2-4. UNCHS(Habitat)(1995)之都市環境指標. 度量基準 0: 背景資料 指標 1:土地使用 指標 2:人口 指標 3:人口成長 指標 4:女人當家 指標 5:家庭平均人口 指標 6:家庭人口成長 指標 7:所得分配 指標 8:都市生產量 指標 9:住屋持有型態. 度量基準 1: 度量基準 2: 度量基準 3: 社經發展 公共設施 交通運輸 指標 1:貧窮線下的居民 指標 7:家庭普及率 指標 11:交通運輸工 指標 2:非正式或未申報 指標 8:飲用水普及率 具型態之區 隔 之職業(工作) 指標 9:水的消費 指標 3:醫療服務 指標 10:缺水期之水價 指標 12:工作旅程時 數 指標 4:幼童意外 指標 13:道路公共設 指標 5:學校教室數 施之支出 指標 6:犯罪率 指標 14:汽車擁有率. 度量基準 4: 環境管理 指標 15:廢水處理 指標 16:固態廢棄物 指標 17:固態廢棄物 之處理 指標 18:定期固態廢 棄物之收集 與清運 指標 19:住屋損壞狀 況. 度量基準 5: 度量基準 6: 度量基準 7: 地方政府 購屋能力 住宅之供給 指標 20:地方政府收入 指標 H1:房屋價格相對 指標 H6:土地開發乘 之主要來源 於收入 數(增值) 指標 21:每資產之資本 指標 H2:房屋租金相對 指標 H7:公共設施支 支出 於收入 出 指標 22:公債服務費用 指標 H3:每人佔有之樓 指標 H8:抵押債券(有 比例 地板面積 價債券) 指標 23:地方政府雇用 指標 H4:耐久性資產 指標 H9:住宅供給量 員工狀況 指標 H5:住屋承諾 指標 H10:住屋投資 指標 24:人事支出 指標 25:契約經常性支 出 指標 26:各級政府之公 共服務 指標 27:地方政府之自 主性. 註:度量基準 1-5 屬都市整體環境指標,6-7 則為住宅供給環境指標。 資料來源﹕UNCHS(Habitat), 1995;引自黃書禮,1996. 二、建築型態塑造 在 1996 年 6 月發佈的營建政策白皮書中﹐政府明確的宣示因應廿 一世紀台灣將邁向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在建築發展方面﹐應塑造出自 己的建築文化﹐以及每個地方社區獨特生活風格與城鎮風貌﹐以孕育 循環永續之生態都市環境﹐因此本研究首先綜合以往各有關建築方面 之資料加以整理﹐提供作為未來建築型態塑造趨向之參考依據﹐將分 為都市建築發展的特質、建築環境品質、建築設計、建築技術及相關 法令之檢討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都市建築發展的特質 1.多年來台灣的建築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雖然表現了現代化 16.

(18) 的具體成就﹐但並未能反應本土的環境條件及居民的集體性 生活經驗﹐因此﹐近年來已漸有學者致力於研究台灣本土環 境氣候對建築的影響﹐例如「熱濕氣候下的綠色建築計畫」 (林憲德﹐民 85 年)﹐以及強調居民參與的”社區總體營造” 建造出具當地特色特性的生活環境。 2.社會的進步與都市的成長使人口持續集中﹐狹小空間的多功 能使用已成趨勢﹐在混合使用開發建築規劃準則之研究(營 建署﹐民國 85 年)報告中﹐提出未來建築發展型態將朝向大 型化與複合化之使用型式﹐而其對各名詞之界定如下﹕ (1)複合使用(Multiple use):單一土地或建築空間﹐含 有一個以上的使用﹐而形成多樣彈性使用之空間﹐泛指 多用途空間。 (2)混合使用(Mixed use):土地使用的一種方式﹐為滿足 人類使用之居住、工作、購物等需求﹐法規允許多種使 用集中的型態﹐又稱土地混合使用。 (3)混合使用開發(Mixed-use Development):「混合使用 開發」則是為改善嚴格的分區系統所造成的空間隔離現 象及單調的都市風格景觀﹐因而產生的計劃性開發案。 混合使用開發重視都市功能的融合與整體環境之塑造。 就台灣而言﹐目前土地大多為混合使用﹐但由於法規與 個人道德規範不足造成環境急速惡化﹐如何改善現有混合使 用環境與配合未來建築複合使用之型態﹐實有必要加以研究。 另外﹐台灣未來都市建築發展趨勢之研究(王紀鯤﹐民 國八十二年)報告中亦提出多項都市建築發展的特質導向及 都市建築發展的衝擊與趨勢﹐並且為建立地域性城鎮風貌而 對台灣地區的基隆市、淡水鎮、馬公市等做田野實例調查﹐ 是值得本研究參考的。 (二)建築環境品質 所謂建築環境乃是由各個建築單元所組合而成的整體環 境﹐亦即形成都市之環境﹐因應未來都市在新的商業型態下﹐ 捷運站聯合開發所帶來的新商業體系、智慧型商業建築開發以 及因為消費行為轉變而使都市環境產生出大量的個性化精品店 和超大型商店街(內政部營建署﹐民國八十五年)。而在建築 物外部環境方面﹐都市綠地水岸資源的復甦再利用﹐例如河海、 山坡地等﹐以及都市防災系統與防災措施的建立﹐都是未來都 市及建築環境發展的趨勢﹐也是提昇環境品質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我國由於國民的平均壽命普遍的延長﹐社會人 17.

(19) 口結構顯著的變化﹐類似歐美先進國家的「高齡化」社會現象 已逐漸來臨﹐老人安養機構建築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建研所﹐ 民國 82 年)係針對安養機構之建築設施進行規劃設計準則研 究﹐包括建築型態的居住單元類型以及基地區位條件上﹐提供 國內未來興建老人安養機構之參考運用。而在殘障福利法實施 後﹐建築物配合設計無障礙空間亦為未來必備建築之型態(建 研所﹐民國 84 年)。 (三)建築設計 都市發展與人口持續集中的現象﹐預計未來生活型態將出 現 24 小時都市化、高樓化生活以及都市內單身赴任的無奈居住 型態﹐另外都市建築亦會考量高齡化與注重殘障設施之建設(建 研所﹐民 82 年)。而大都市趨向於國際化發展﹐其都市風貌相 類似﹐資訊交流處理能力高、運輸設備(飛機場、港口、捷運) 服務量龐大。次級都市趨向於地方化﹐其都市的服務範圍與設 施以滿足區域性的需求為目的。所以出現為了疏緩都市人口過 於集中產生的問題而創造出自給自足﹐機能獨立的新市鎮。就 淡海新市鎮綜合示範社區都市設計準則(內政部營建署﹐民國 八十五年)中﹐提出新市鎮的開發乃是未來發展之趨勢﹐在此 報告中之建築型態乃是為了反映出台灣本土文化特色、歷史意 象和當地的地理環境背景﹐其設計準則為建築整體連續性、以 及建築量體與外型的多變化。 (四)建築技術 為因應廿一世紀建築型態之轉變﹐必須在建築技術上有所 發展與突破﹐在世界潮流衝擊下﹐包括了智慧都市構想、電子 通訊港構想、科技城建造等與都市走向立體化、地下化、海上 建築都將實現。 而智慧型建築乃為已可實現之構想﹐因為一般而言﹐經濟 的繁榮促使建築業蓬勃﹐科技的發展促使新的高性能產品不斷 的湧現﹐在有限而需有效利用的土地資源上﹐興建與科技結合 之智慧型建築﹐以提高建築附加價值﹐更可配合資訊電子與工 商業發展﹐發揮科技更高的效益﹐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 興建智慧型建築應是未來建築發展必然的新方向(建研所﹐民 81 年)。其研究主要在於明確界定智慧型建築之涵意及其未來 發展方向﹐並具體確立智慧型建築評估指標及技術準則。另外 配合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高速公路即將普遍實現﹐未來都市 18.

(20) 所朝向之高科技建築並且「電腦化社區」及「電子家庭」將在 台灣出現﹐網路發達促成在家工作的實現同時也減少了交通通 勤旅次﹐但是在另一方面由於科技的進展亦將造成諸如資源、 環保、生態等問題(建研所﹐民 82 年)。 其次﹐都市的成長與人口大量集中使都市內建築物密集分 佈﹐一但自然或人為災害發生時﹐將造成廣大的災害﹐因此在 都市防災方面除應有妥善的都市防災政策外﹐未來也應該善用 科技研發成果於都市防災上﹐(行政院科技顧問 16 次會議)包 括建築物耐震、建築物防火等。 不論生產、消費、商業或居家上的能源使用﹐都是消耗地 球資源﹐而建築上所消耗的能源不只是令電力吃緊的問題而已﹐ 還包括都市熱污染、空調冷媒導致之臭氧層破壞、地球溫室化、 沙漠化之關鍵所在(林憲德﹐民 80 年)﹐所謂的建築節能除了 能源與環保目的外﹐還能瞭解影響熱環境品質的建築因素確保 都市環境品質。 綜合以上所言﹐建築發展之型態在過去受限於法令硬性規 定而缺少特色與活力﹔現今的建築發展又因為取締違法使用不 力與不夠周延法令之制訂(例如開放空間獎勵辦法)等﹐使得 都市環境急遽惡化﹔展望未來台灣在邁入廿一世紀時﹐建築型 態發展應著重於國際化、資訊化、休閒化、永續化與高齡化等 趨勢之配合﹐並且對於科技與文明進展所產生新的發展問題﹐ 包括資源迅速的消耗、地球環境的破壞、與生態的失調等等提 出有效的解決對策﹔落實環境規劃以達成塑造廿一世紀建築風 貌的終極目標。 (五)都市設計、建築管理等相關法令之檢討 探討二十一世紀的集居環境規劃,必須面對未來實質環境 新變遷模式之挑戰,並找尋環境經營管理新的理念及新的機 制。國內雖然實施都市計畫法,基本上以分區管制的理念為基 礎,都市計畫法第三章有分區管制之說明,第二十二條規定細 部計畫需表明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但是許多對建築物之量體、 高度、容積及外在環境之管制規範等,卻仍是在建築技術規則 裡訂定。過去幾年來國內在推動都市設計工作時,也常常遇到 分區管制、都市設計審議與建築管理之間權責劃分不易釐清的 課題。 尤其近來許多學者對未來管制開發方面,似乎已有逐漸採 取許可制的共識,更使這些課題越趨複雜。實際上,嚴格的許 19.

(21) 可制本身從英國的系統來看與分區管制的理念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在面對未來的環境經營要求而推動都市設計工作的同時, 還必需去尋得一個適合於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體制, 以發揮協調、管制的作用。以下針對國外在都市設計及建築管 理發展之經驗,釐清國內現行分區管制、都市設計與建築管理 間之基本精神及權責劃分。 1.分區管制、都市設計與建築管理間權責劃分之釐清 許多先進的西方國家,在推動都市設計工作的同時,實 際上是以傳統分區管制的理念與法律定位為基礎,再配合上 建築管理的必要手段,作為掌握或經理未來都市環境的重要 籌碼。但是過去國內在實施分區管制制度時,雖有分區管制 的初步理念與雛型,但並沒有完整的體制。此乃肇因於過去 沿用日據時代所擬定的建築管理規則的傳統。對於建築物的 管制,原來應屬於分區管制的領域者卻由建築技術規則來訂 定。目前且有擴大建管機能,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加入規劃設 計篇之提議;另一方面各都市日漸實施的都市設計審議制度 也相繼訂定環境管制的新規定,彼此之間的協議、整合乃為 重要的課題。 2.分區管制與許可制度基本精神之差異 過去國內對英國許可制度有許多相關介紹,但英式許可 制度與分區管制之間存在著基本的差異。英國的許可制度奠 基於土地發展權的國有化與社會化,所以基本上一宗土地除 非維持現況,否則要做任何的改變或建設,實際上都必須得 到 政 府 的 許 可 , 沒 有 分 區 管 制 系 統 裡 的 法 定 權 益 (AS OF RIGHT),而且英國是以中央政府的集中管制權為主。而一般 實施分區管制體制的國家,有所謂的「法定權益」,此與英 國的許可制度在精神上有相當大的差異。所謂的「法定權 益」,是指在分區管制法令規定之中,明定一宗土地可以被 允許開發的權益,如可以做什麼樣的使用、可以開發多大的 量體與強度等,是故其相關開發權益是依附在土地的所有權 上的。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合法開發,只要依分區管制法內 的明確規範就符合「法定權益」,也就可以申請建築執照。 而在類似建築技術規則的建築管理辦法(BUILDING CODE)中, 建築管理機構審核的是逃生、安全、防火、結構等等的技術 性細節,而不是一般都市計畫裡對分區管制所訂定的使用與 開發量體、退縮、停車需求等規範。 國內各大都市容積率將全面實施,各種都市設計機制將漸 20.

(22) 被採用,未來推動都市設計時將不只訂定容積率與建蔽率,還 有許多分區管制的新工具與規範,將有其必要性。對於面對未 來集居環境的規劃、環境變遷及經營與管理,除了首先對目前 的都市計畫體制、分區管制制度做一整理檢討,並在都市計畫 法與建築技術規則之間做一個整合,釐清各自權限外,也要往 前看,未來推動都市設計工作時,在傳統的分區管制外必須做 什麼樣的突破,才能能夠順利的進行。. 三﹑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各項重大建設次第展開﹐在邁入廿一世 紀時﹐社區開發與建築發展將趨向多元化﹐複雜化、大型化、高層化﹐ 所伴隨而來的能源、環境、文化、科技、資訊等問題對建築發展之衝 擊亦將甚為劇大﹐如何掌握趨向與協調解決衝突﹐以下就有關集居環 境與建築型態的未來發展﹐建議可能之方向以供規劃研究參考。 (一)創造一個以人為主的都市 一個好的都市應該提供居民最好的選擇﹐如何滿足每個人 的需求﹐是都市規劃目的之一。另一方面都市應供給市民安全、 健康的基本空間需求﹐從老年人、主婦、兒童到年輕人都能有 其所屬的空間。也就是以人為主一個「可居性」環境(白瑾﹐ 1994)﹐而一個可居性都市的創造將著重在: 1.安全性﹕ 使市民安全無慮﹐免於恐懼感。 2.衛生和健康﹕ 濕熱氣候的台灣﹐衛生環境自是非常重要﹔而健康的問 題主要來自污染﹐例如汽機車、工業廢棄物排放的空氣污染 與水污染都是經營上很棘手的問題。 3.便利和可及性﹕ 包括生活上的便利與交通的可及性。 4.舒適和美觀 開放空間和環境品質的提昇。 (二)實現生態都市之理念 1.都市生態學的觀點 人類生態演替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由起初靠 自然生態系統謀生的游牧生活階段﹐經過靠農田生態系統謀 生的田園生活階段﹐到現今以靠都市生態系統謀生的工業化、 21.

(23) 都市化階段。當前威脅每一個地球公民的溫室效應、酸雨、 臭氧層耗損以及人口、資源、環境、能源和糧食危機等﹐都 無一不和都市化、工業化過程密切相關﹔因此作為研究包括 人在內的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生態科學﹐正逐 漸從以自然生態研究為中心﹐轉向以人類活動為中心。尤其 特別是研究占世界人口 40%、國民生產總值占 90%和輔助能源 消耗占 80%以上的都市﹐更是造成都市生態學的成長與受重 視﹔而不同專業背景對都市生態學的認知角度﹐約可大別為 三個不同的評估重點: (1)自然生態觀: c都市人類生活與都市氣候關係的研究。 d都市化過程對植物的影響以及其功效和規劃之研究。 e都市及工業區自然環境容量、自淨能力及生態規劃研 究。 (2)經濟生態觀: 這種觀點把都市模擬成一個以高強度的物流能流 為特徵﹐不斷進行新陳代謝﹐經歷著發生、發展、興 盛、衰亡演替過程的人工生態系統。通過對城市各種 生產、生活活動中物質代謝、能量轉換、水循環和貨 幣流通等過程的研究﹐探討都市複合體的動力學機制、 功能原理、生態經濟效益和調控辦法。 (3)社會生態觀 這種觀點認為都市是人類集聚的結果、是人性的 產物。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集中探討了人的生物特 徵、行為特徵和社會特徵在都市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如對人口密度、分佈、生育率、死亡率、人口流 動、職業、文化、生活水準等都有大量的研究﹐其中 尤以對城市人口密度的研究為數最多。 2.人類的歸宿: 生態城(ecopolis 或 ecoville)是蘇聯都市生態學家 O. Yanitsky(1987)提出的一種理想集居模式﹐旨在建設一種理 想居住環境。其中﹐技術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 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環境品質 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換句話說﹐就是指依生態學原理建立 起來的一種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 度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聚居地。生態城的「生態」包 括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關係以及人與社會環境的協調關係兩 22.

(24) 種含意﹔生態城的「城」指的是一個自我組織、自我協調的 共生系統。MAB 報告(1984)中提出生態城規劃的五項原則是: (1)生態保護策略:包括自然保護、動、植物區系以及資源 保護和污染防治。 (2)生態基礎設施:包括自然景觀和其腹地對都市的持久能 力。 (3)居民的生活標準。 (4)文化歷史的保護。 (5)將自然融入都市。 生態城的衡量指標:一是生態滯竭係數﹐測度都市物質 能量的流暢程度﹐二是生態協調係數﹐測度都市的組織合理 程度﹐三是自我調節能力﹐測度都市的生態成熟度。世界衛 生組織所推動的建設健康城運動﹐也是生態城的一種﹐其基 本目的就是要根據各國都市不同的特性﹐調節生態系統的結 構與功能﹐使其朝向健康(包括都市居民的健康和都市系統 的健康兩層含意)方向發展。 (三)落實都市設計 都市中建築的發展﹐由早期著重在考量單棟建築最佳化的 設計﹐到現今開始注意周遭環境並考量大尺度的發展趨勢﹐而 促成了台灣「都市設計」的萌芽發展﹐為了創造更適於國人居 住的環境﹐所定義之都市設計「係指在一定地區內有關都市活 動、交通動線、建築實體、開放空間等內容﹐考慮時間及三度 空間之都市景觀與意象予以規劃設計﹐藉以塑造都市風格與提 昇生活品質而言」﹐所以未來建築開發的趨勢當以此為準。 目前可依都市設計解決的課題與所要達成的目標相當多﹐ 不同都市有不同的作法﹐以下摘錄橫濱都市設計所訂定的七大 目標以為參考﹕1.提供安全舒適的步行者空間﹔2.尊重都市的 自然特徵、地形及植栽﹔3.在過於密集發展的市區﹐必須確保 開放空間並增加綠化﹔4.必須增設有利於人與人接觸並進行共 同活動的場所與廣場﹔5.對於河川、水池、海洋等﹐儘可能處 理為親水性空間﹐並同時注重保育與活用﹔6.重視歷史、環境 及文化資產的保護﹔7.追求都市的型態與視覺上的美感﹔以上 七點目標必須分別在開發及建設的過程中﹐落實到全市各區。 而在台灣方面﹐為配合未來都市設計落實﹐所必須著重的 課題與努力方向(毛羽正﹐1994)分別包含以下各點: 1.如何引導民眾參與都市之設計、規劃及防制工作。. 23.

(25) 2.如何引導民間之實力與活力﹐並增強政府服務之績效。 3.如何以公共建築物為主導﹐提昇實質設計之品質。 4.整合社區學校、公園、建立連續性之開放空間系統。 5.相關法規地方化與彈性化﹐並由縣市政府積極負責執行。 6.從生活與人之觀點出發﹐整體考慮都市均衡發展。 (四)因應高齡化時代老年建築之規劃興建 由於醫療衛生的改善及生活水準的普遍提昇﹐加以人口政 策的積極推行﹐我國老年人口正逐年增加﹐高齡化社會已悄然 來臨﹐雖然人口老化是社會文明的特徵﹐但高齡化社會對個人、 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免不了造成衝擊﹐例如老年人健康受威脅、 經濟困境、生活不適應等問題在在都是整個社會必須立即面對 的課題。在老人安養方面﹐由於家庭結構與社會觀念的改變﹐ 老人與子孫同堂的傳統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包括老人社區、 老人安養院、老人之家、老人公寓以及長期照顧患病老人的看 護之家等﹐未來更將有「老人福利主題園區」的構想實現﹐而 目前﹐除了老人安養機構和老人社區住宅有明確的建築規劃設 計規範之外﹐大多數老年人所居住的場所都不是非常適合老年 生活居住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對各種老人居住的設施做出最 好的規劃規範﹐供給高齡者舒適之居住環境以安享晚年。 以下就「老人社區住宅規劃與設計規範研究」(內政部﹐ 1983)所列之有關老人生活環境安排與規劃設計應考慮事項包 括: 1.當需要輔助器材時空間設計的考慮。 2.肢體伸展的考慮。 3.家具操作設計上的考慮。 4.行動上動線的考慮。 5.感官退化的考慮。 6.日常生活器具的特別考慮。 另外在「老人安養機構建築手冊」(內政部建研所﹐1996) 對於老年福利機構的規劃設計注意事項中﹐有關建築規劃必須 考慮的部份還包含了: 1.宗教信仰在建築規劃設計上的考量。 2.防災避難在建築規劃設計上的考量。 3.居住環境中景觀意象的設計。. 24.

(26) 期望進入老年化社會的台灣在居住環境良好的規劃設計 下﹐創造高齡者適居的生活環境﹐才能真正落實老年福利法之 目標。 (五)資訊化的建築與都市服務 智慧型大樓、辦公室自動化、智慧型住宅管理系統等新 穎的觀念,都是建築師們看到資訊技術的進步和未來生活方 式的變化而倡導出來的。在智慧型大樓裡,配合著辦公室自動 化的推動,整棟大樓的安全系統、防災系統、能源系統、維生 系統、通信系統、勤務系統、人事系統、會計系統等,都是透 過電腦系統的處理,而達到更快、更正確、各部門間更協調的 效果。 智慧型的住宅管理系統可以擔任防火、防盜、自動開閉 燈光、冷暖氣、烹煮食物、澆花等各項工作。在可預見的科 技能力下,將來定時器、電鍋、微波爐、電視機、電話等各種 日常生活用品之間可以自動的相互交換資訊,以配合主人預 定行程的夢想也極可能成真。 資訊都市的構想及其對生活的影響也受到了相當大的關 注。資訊港、國際會議及展示中心、智慧型都市基盤服務設 施管理系統、智慧型車輛導航及道路管理系統、科學工業園 區、遠距教學、遠距圖書館、遠距醫療、...等等,各種先進 的名稱將逐一展現在世人的日常生活中。 (六)永續化集居環境規劃之前瞻 為達到永續發展目標,並解決都市及非都市土地問題,廿 一世紀台灣的集居環境規劃必須由國土總體資源永續經營利用 的觀點著手。由於社經環境的變遷,都市及區域的關係已由過 去毫不相干演變到現在相輔相成、互利共生。就國土資源而言, 應包括「自然環境系統」(非都市土地)及「人文社會系統」 (都市土地),其中自然環境系統為生態環境系統,直接或間 接提供能量給都市使用,而人文社會系統為人類生活及生產環 境系統,吸收生態環境系統的能量,或系統外界直接供給的能 量,加以轉換以供各種活動使用,易言之,國土資源應兼顧「生 活、生產、生態」的三生系統,此亦即民國八十四年版的《國 土綜合開發計畫法(草案)》對土地資源綜合利用之指導原則。 另一方面,在 1987 年,長久隱藏於美國社會底層的「環境 正 義 」 問 題 被 美 國 聯 合 基 督 教 會 種 族 正 義 委 員 會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Commission for Racial Justice)所發表 的「有毒廢棄物與種族」研究報告中提出,該報告指出,美國 境內的少數民族社區長久以來不成比例的被選為有毒廢物的最 25.

(27) 終處理地點(United Church of Christ,1987),這份報告震 驚了少數民族社區及許多環境學者及環保運動者,同時也引發 了許多地方的抗議事件。而現行台灣地區集居環境規劃及開發 模式大多以兼顧「經濟」與「效率」了兩大標準為原則,而忽 略了規劃開發本身具有環境衝突的本質,並且會造成環境不正 義的現象;因此,為避免造成土地不當利用,廿一世紀台灣的 集居環境之規劃及開發應以兼顧土地資源永續發展及維持環境 正義為原則。. 26.

(28) 第二節. 規劃理念與指導方針. 回顧過去五十年,台灣地區在經濟掛帥之強勢發展下,創造了舉世矚 目的『經濟奇蹟』,平均國民所得已經持續超過一萬一千美元、外匯存底 也累積達到千億美元大關,且硬體建設突飛猛進,但是居住環境品質並沒 有隨著提高。環顧今日的都市環境存在種種亂象,例如:山坡地及農業用 地遭受侵蝕、變更使用,鄉村傳統的美麗田園風貌被破壞,綠色空間漸失, 生活空間日趨成為單調的水泥世界,再加上都市公共人行空間規劃普遍未 受重視,形成人車爭道的亂象,無法達到適合人居住的生態都市環境之基 本要求。此外,高層建築物四處聳立,雖代表經濟高度成長結果,但房屋 過度密集、開放空間狹小、社區設施不足,以及無障礎空間及『銀髮族』 建築環境的建立進度相對落後等現狀,也將是台灣發展成為現代化國家的 嚴重阻礙,因此未來必須朝向高品質的生態都市環境與綠色建築方向來思 考及規劃,並符合未來高齡化、休閒化、永續化、資訊化及國際化等發展 趨勢的需求。. 一、集居環境規劃 本單元集居環境規劃之規劃理念與指導方針,乃就:(一)集居 環境發展沿革、(二)集居環境規劃理念與原則之探討、(三)現行 法令制度之探討、及(四)21 世紀台灣集居環境規劃作業方針等四個 方面探討。 (一)集居環境發展沿革 主要乃針對都市住宅社區發展特質及住宅社區興建方式兩 方面來探討集居環境發展沿革。 1.就都市住宅社區發展特質區分 (1)第一階段 著重單棟、住戶之建築機能提升期,藉政府公部 門國宅政策,引入新住宅型式(包括型態、格局、建 材、衛浴設備)、誘導新居住式樣,建立合宜的居住 環境。光復初期,台灣原有的傳統合院、街屋及日式 住宅,未為標榜新生活居住式樣與鼓勵潮流而漸趨沒 落。 (2)第二階段 在量產要求下的時代背景,單棟、單型合組併成 之住宅群體、社區的產生,相對產生了土地使用(平 面計畫)及建築型態多樣化(高層、多型、混用)之 27.

(29) 趨勢。在土地使用計畫中最顯著例子即引入依原都市 計畫道路格局之都市更新方式及考慮基本設施計畫之 「鄰里單元」規劃概念之引用。因此,此期可謂由單 體步入群體建築規劃設計之時代。 (3)第三階段 經第二階段群體建設所形塑的居住環境,由於土 地使用計畫分區管制之鬆懈,混合使用極為普遍情況 下,造成居住環境已不是硬體空間上的問題,而是制 度上的問題。因此,高強度、多樣化的使用方式下, 人工地盤集合住宅社區的產生,社區住戶自治管理組 織的設立,以充實休閒、健康、文化設施為號召的注 重環境品質走向,為此期發展的重大特點。 2.依住宅社區興建方式區分 住宅社區興建方式,依其發展階段可分為二階段予以探 討。第一階段,自民國 44 年至 64 年,計畫重點為貸款人民 自建;第二階段,自民國 64 年至 74 年,計畫重點為政府直 接興建,其中自 71 年以後,擴大為政府直接興建、貸款人民 自建及獎勵投資興建三種。 (1)第一階段 我國自民國 44 年成立行政院國民住宅興建委員 會,開始辦理國宅建設業務以來,至民國 64 年底止, 約完成十二萬戶國宅,提供無自有住宅之較低收入國 民居住。已開發十二萬戶國民住宅中,根據其配售的 不同對象,大致可分成四類:集中興建一般國宅、委 託承辦單位興建國宅、公教住宅及平價住宅。 (2)第二階段 民國 64 年內政部公布「國民住宅條例」,同時廢 止實施 20 年之「興建國民住宅貸款條例」,明示國民 住宅由政府集中興建,出售、出租予較低收入家庭。 為配合六年經濟建設計畫,預定六年期間興建 106,931 戶,並自 68 年起「開發新市鎮廣建國民住宅」列為十 二項建設之一。政府為改進國民住宅業務,於民國 71 年 7 月修正「國民住宅條例」,將國民住宅興建方式, 除「政府直接興建」外,增列「貸款人民自建」及「獎 勵投資興建」二方式。因此國民住宅社區之規劃設計 28.

(30) 及興建,逐漸走入以下方向:政府直接興建、委託廠 商興建、貸款人民自建、獎勵投資興建、與國防部合 作改建軍眷村及新社區開發及舊市區更新。 (二)集居環境規劃理念與原則之探討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醫葯技術的提昇,人口高齡化現 象便成為 21 世紀國際社會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且為了使忙碌 於都市生活的人們有效的舒解其工作壓力及現有居住環境普遍 有公共設施不足的情形,將人口高齡化與休閒的理念溶入於集 居環境之規劃中,更顯出有其必要性。於是高齡化社區、生態 都市及生態社區的理念便因應而出,以符合未來高齡化、休閒 化、永續化、資訊化及國際化的需求。以下為文獻中有關集居 環境的規劃理念,分述如下: 1.『都市住宅社區環境品質改善及社區設施規劃之研究』(行政 院都市及住宅發展處,1989)所提出的國際間近年來都市住宅 社區規劃思潮的新動向,主要下列有三方面的趨勢; (1)小尺度的開發 世界各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快速解決住宅 量不足的問題,努力開發新方法,促進建築生產的合 理化、低價化,以達成國家住宅計畫產量目標,常採 高層高密度的集合住宅社區方式,為求短期間內,完 成大規模社區的原則。但自從 70 年代以後,住宅規劃 思潮,轉變為追求高度低層化、規模小型化的集合住 宅開發方式,且從全面都市更新型開發方式到改善、 保存型的再開發方式。 (2)生活領域的規劃理論 社區空間規劃理念,從早期注重衛生、自然環境 的條件,漸至考慮心理及活動領域感,以致著重人文 方面及自明性的融入。近年來社區空間規劃對於「領 域觀念」的導入及引用包括:尊重生活行為與居住意 識之觀點,確保所謂『好住』的空間,應用領域空間 基本概念,適當地運作於實質環境規劃與設計,培育 居民社區共識感。注重居民生活通道與建築物的關 係,及強調多樣化、自明性的居住環境。 (3)自治權的伸張 社區居民自主自治的觀念及權限,是今日社區發 29.

(31) 展的重點,根據 Autonomy 的觀念即是重視:活用人 力、分權化、居民參與、居民的自主控制及小尺度、 小規模的特點。在地方自治及居民參與規劃的理念 下,對於投入的資源(土地、資金、勞力),除創造 高度的利用價值外,創造景觀上的美感及形塑地方色 彩的文化,亦是今後發展的重點。 2.『國民生活品質-區域及都市發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 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1986)所提出的改善環境生活品質之 規劃策略為: (1)住宅充分的供應 未來住宅建設的方向,除量的充分供應外,應以提升 住宅服務品質為重點,包括居住容間、改善住宅內部設備 及改善住宅外部環境三方面的提高。 (2)公害的防治 展望未來台灣地區,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國民生活 品質之要求提昇,必須採取積極措施,改進公害防治技術 與觀念,增加公害防治的投資,並切實執行有關法令,以 期達成改善環境品質、增進國民健康之目標。基本上包括 空氣污染、水體品質、固體廢棄物、噪音及其他公害之防 治與改善。 (3)國民旅遊設施的增進 為因應未來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與休閒時間增加, 國民旅遊活動將日益迫切,亟待積極規劃國民旅遊事業, 其規劃目標包括:兼顧國際觀光客及國民觀光客的需要、 注要自然生態的保育、配合都市體系建設特殊性觀光遊憩 設施及加強建設觀光設施地區之公共設施。 (4)社會實質設施服務體系之建立 本體系的建立在於達成下列三項的目標:使居民能於 當地獲得生活上基本需要之公共設施及其服務、使居民能 於 0.5 小時內獲得一般性的公共設施及其服務、使居民能 於 1 小時內到達都會中心都市,或區域中心都市,以獲得 更高級的公共設施及其服務。至於其他如教育、遊憩、運 動、交通、通訊、商業、社會福利、公害防治等有關設施 之服務體系亦應建立,尚待有關事業之各主管單位,針對 30.

(32) 各事業長期發展展望,與各地方生活圈之人口規模、未來 產業發展重點,研提各設施之服務體系,以作為未來政府 公共投資的依據。 3.高齡化社區之規劃理念 我國由於物質生活品質的改善與醫療水準的提昇,國民 的平均壽命普遍地延長,因此社會人口結構有了顯著的變 化,類似於歐美先進國家的『高齡化』社會現象已逐漸地來 臨,有關老人的生活需求與起居方式的照應,已成為社會大 眾關注的焦點。時代趨勢的演變明顯地使老人問題成為我國 未來社會福利工作與集居環境規劃的重點。 無障礙建築生活環境的提供,不僅是近代開明社會應具 有的內涵,也是走向高品質集居環境的途徑所應具備的要 素。環顧歐美各國普遍自 1950 年代即針對老人問題進行建築 相關規範的研究訂定,協助老人追求晚年生理與心理的環境 適應,並整建環境設施使老人能正常地生活其中。歐美國家 對於在家安養的老人、退休後於社區獨立生活的老人、在安 養中心群體生活的老人、或在療養機構診治的老人,普遍提 供有完善的環境與制度,若與歐美或日本相比較,國內屬於 剛起步的階段。 因此對於老人的關懷與扶助,法規的保護不可弱,醫療 的診治不可差,器材的提供不可缺,溝通的媒介不可少,且 照顧的機構亦不可無。於老人安養機構的規劃設計理念上, 需從基地區位條件、居住膳食、醫療復健、公共服務、文康 休閒、宗教信仰、行政管理、交通動線、建築細部及景觀意 象等方面著手規劃。 隨著高齡化的不同程度,需要不同的服務;不同的服務, 產生不同的生活環境。 (1)高齡化率 10%以下時: 將分散的需要者集中於特設的機構設施,提高服 務效率降低社會成本。 (2)高齡化率達到 10%至 15%時: 以普及性的服務系統,滿足多量的高齡者的各種 需求。改善高齡者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解決團体化生 活的私密性問題。 (3)高齡化率超過 15%以上時: 31.

(33) 高齡者在無障礙的家中生活,社會提供各種必要 的支援到家裡 封閉系統←────→開放系統 低 多 ┌────┐ 小 │機構設施│ 10 %以下 └────┘ 高 照 ┌─────┐ 私 齡 10 %至 15 % 顧 │高齡者住宅│ 密 化 └─────┘ 性 ┌────┐ 超過 15 % │在宅福利│ 高 少 └────┘ 大 大←──────────→小 居住的集合規模. 圖 2-1. 高齡化社會之三階段居住服務需求圖. 4.生態社區之規劃理念 面對人為規劃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許多規劃者開始致 力於將環境生態保育納入社區規劃理念中,因而產生了「生 態社區」的規劃理念。社區乃屬於都市計畫中之基層規劃層 級,是都市環境的縮影,因此談到都市永續發展的同時,必 須由社區永續發展之規劃做起,以穩固都市永續發展之基 礎。此規劃理念是根植於人類建構的設施與建築始終無法脫 離自然與生態的基礎上。根據此理念,「生態社區」的目標 為設計出滿足人類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綠色社區」。 (李永展,1995)其表現於社區的設計上是一種尊重自然平 衡,並使社區成為健康與永續性,同時致力於關懷社區與地 球關係的人性化生活空間。其規劃原則至少應包括以下七點: 原則一:維護與保育自然環境; 原則二:形塑多樣化、健康的社區集居環境; 原則三:建立以步行者為主的安全社區; 原則四:尊重社區環境,自我約束的環境責任; 原則五:交通、通訊預做謹慎妥善而有創意的規劃,並 設立社區商業與文教設施; 原則六:資源保育,開發可再生資源及替代性資源; 原則七:制定資源再生方案,提供經濟誘因協助資源回 收;課徵垃圾處理費以減少垃圾的產出。 因此為因應 21 世紀多元化集居環境發展之需求,乃必須 32.

(34) 融入「生態社區」的理念,解決台灣現行之社區環境問題, 如水污染、山坡地濫墾、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問題, 以達到營造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以提昇台灣之國際競爭 地位,實現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理想。 5.休閒化集居環境規劃及建築型態塑造理念 1933 年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所宣布的「雅典憲章」 中提到,都市應滿足居住、休閒、工作與交通四大機能。六 十年後的臺灣,隨著國民所得提高、生活水準提昇、休閒時 間的增加、以及汽車大量私有化的結果,休閒化都市的課題 再度成為臺灣發展的主要趨勢。 因應休閒化的發展,都市中休閒遊憩的供給主要可分成 點、線、面三個向度來探討: (1)點:滿足居民「No Place like Home」的居家需求,塑造 綠色的建築型態。 (2)線:活化都市線型空間,強調街道與公共通道的遊憩價值, 永續發展生活性街道。 (3)面:建立實質的發展要件,滿足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遊憩 需求,並經由結構性的供給型態,提供遊憩活動設施, 建設一個綠色的二十一世紀集居環境。 根據國外發展之經驗,未來我國在休閒化集居環境規劃 及建築型態塑造之理念與作法可朝下列幾個方向進行: (1)透過新的住宅建設計畫提供公園、綠地、兒童遊戲場、開 放空間等休閒公共設施。 (2)透過都市更新計畫將廢鐵道、廢河道、都市邊緣地區及畸 零地等改善為多目標使用的休閒綠地。 (3)經由都市改造運動提供行人徒步區、自行車道與人行車道 等。 (4)透過法令的彈性調整,使休閒化住宅如渡假木屋、民宿等 合法化。 6.資訊化的集居環境與建築型態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資訊的獲取和處理。都市的產生便是 一個極佳的例子。自古以來,「市」便是交換財貨和消息的地 方。生產者將貨物運用到市場,讓消費者知道有什麼貨物可以 33.

(35) 買得到;進一步的,買賣雙方如果對貨品的價格達成一致的協 議,便將進行財貨的交易行為。在這個過程當中,資品的展 示、價格的標示與協商都是一種資訊提供、交換、處理的行 為。 「市」為什麼會聚集人潮?這是由於人的集中帶來了資訊 的大量增加,資訊的內容也隨之而多樣化;而這種資訊量的豐 富性,又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推銷產品及購買貨物。 由於「市」是人潮聚集之處,許多的社會及宗教活動,以 及政府的公告、命令、獎懲也都會選擇在市集之處。所以,「市」 的作用,便從財貨交換的功能進而增衍成資訊的交流之處。 到了今日,都市的資訊提供、交流、處理功能更顯得重 要。尤其是自從一九五○年代,人類發明了電子計算機以來, 電腦的應用已經深入生產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在生產力方面, 「資訊」已經被經濟學家普遍的體認到是除了資金、人力、 土地以外的第四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生活方面,微處理機可 以在汽車、冰箱、電視機、冷氣機、電話等日常生活用品之 中找到。所以,人們已經不再懷疑資訊時代的來臨,許多國家 也開始注意到未來的人類生活環境應如何因應此一新生活方 式的問題。 什麼是一個「資訊化的集居環境與建築」呢?簡單的來說, 便是利用現代的電腦和通訊技術來建造一個能增進人類生活 福祉的集居環境和建築物。 我們知道,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過程當中,資訊乃是一個不 可或缺的要素。以日常生活的飲食為例,吾人必須知道何處可 以購買食物、價格的多寡、食物如何烹調、如何食用(那些是 可食的,那些是不可食的)...等等資訊,才能完成飲食的活 動。只是,數百萬年以來,生活及生產活動所需的資訊大多靠 著口語相傳,或者藉諸對生活環境四週的觀察,便可以獲得。 換言之,早期人們並不需要特別的設施來取得日常生活和生 產所需的資訊。 但是,隨著人類文明技術的進步,獲取和累積資訊的設施 便逐漸出現了。學校和圖書館的出現,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學 校和圖書館是出現在人類集居環境中的一種傳播知識的、特 殊功能的建築。時至今日,大量的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 出現了,我們可以在電腦、電視、電冰箱、冷氣機、收銀機... 等等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到處發現到它的存在。以微處理機 為核心的設備與設施正是形塑了我們今日資訊社會最主要的 物質基礎。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建立有效之篩選機制進行篩選(不得低於 總校數之 2%) ,除能針對篩出學校之個別 情形提出改進辦法外,並需進行訪視工作 加強輔導,使各校確實依改進規劃落實執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z 可規劃邏輯區塊 (programmable logic blocks) z 可規劃內部連接

z 可規劃邏輯區塊 (programmable logic blocks) z 可規劃內部連接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以土地清冊與地籍圖核對,劃出區土地是否在劃出範

1.建設安全優質雅緻、環保的學習環境:規劃學校整體建設及改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