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藥癮者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模式建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藥癮者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模式建構"

Copied!
3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家興. 博士. 藥癮者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 段之模式建構. 研究生:郭文正.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 i.

(2) 誌謝詞 「讓我與你握手,訴說這一路上的感激。你的陪伴、鼓勵、肯定與安慰,豐 潤我生命中的成長。然後,我將輕輕道別,擁著你的祝福,步向另一個旅程,持 續前行。」. 完成博士論文,結束了博士班學習旅程。在這本論文上,首先要感謝林家興 老師持續的關懷與勉勵,增加我對自己論文的信心;感謝顏正芳老師遠道前來傾 囊相授,分享對於藥癮處遇實務與研究上的心得;感謝陳漢瑛老師口試時敏銳的 眼光、清晰的條理,指引方向讓論文更精純;感謝陳秀蓉老師精闢的見解、嚴謹 的分析,讓我能更聚焦研究重點並將其呈現;感謝林世華老師對於統計及方法學 上的指導,讓文正受益良多。而口試時,諸位老師溫暖的態度、正向的肯定,讓 我見識到大師的風範,因你們的提攜,我才有機會共行於知識殿堂。更感謝那些 我素未謀面卻願意授權量表的國內外學者們以及幫我進行問卷檢核的專家們,由 於你們無私的分享及協助,我才得以進行此研究。 在博士學習旅程中,我的生活擺盪於學校、工作與家庭之中。在校園中,我 碰到許多諮商領域的大師、高手,讓自己大開眼界,更讓自己生命得以厚實、滋 養。因為有同班的大和、碧琴、虹雯、文英、寶玲、佳容在這趟旅程上的相知、 相助,讓我旅程不感孤單。家族的獻輝、素芬、淑君、辰赫、于華分享學習、課 程經驗,豐富學習旅程上的風光。在論文討論會上看到佩娟、宜珍、淨惠、寓婷、 文慶等伙伴努力於各自論文的完成,讓我持續有奮鬥的熱血。與系上曉楓、明晉、 宗白、皓宜、璐琍、麗琴、景容、雅琴、舒禾、民凱、玉珍、慧玟、瓈灩等人相 會往來的時光,讓我浸潤於心輔系大家族的美好。 而博士班的學習軌跡是由系上家興老師、秉華老師、金老師、麗娟老師、世 華老師、順良老師、秀蘭老師、學志老師、麗斐老師、佩怡老師、維素老師、秀 蓉老師、淑惠老師、鄔老師…等諸位老師的課程所串起,有機會在課堂上學習老 師們治學的認真態度、開放心胸、寬和處事、風趣幽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還有 這一路上相助的貴人:甯老師、萬老師、王行老師、余漢儀老師、淡江胡領導、 秀玲老師、將任…,因為你們的溫暖扶持,讓我在挫折時也有勇氣再次前行。 i.

(3) 在工作上,感謝這些陌生的藥癮朋友,因為你們願意協助,論文才得以完成; 也因為有機會認識你們,才會看到你們的辛苦與想改變的心,萌生這樣的研究主 題。感謝新店戒治所的妙平、惠貞、思樺、迦如、均君、燿鴻、蔚吟、秀卿、瑞 珊、雲傑、家慶、蕙娟、長叡、啟文、哲銘、鍾科長、陳科長及新店戒治所的其 他工作同仁,因為你們在公務上的協助,不時的關懷及呵護,讓我有力量撐過這 漫長博士班生活。感謝臺北監獄的慧民、英儒、家雯、雁虹、瑋寧、靜宜;桃園 女子戒治所的筱雯、碧娥;臺中戒治所的曉卿、彥雄、瑞宏;高雄戒治所的孟惠、 震邦、亦純;高雄女子戒治所的翠月,因為諸位伙伴的協助與打氣,讓我更順利 的進行論文寫作。更感謝矯正署的長官及各戒治所所長、輔導科長、戒護科長願 意同意此研究,並給予行政上相關的協助。 而一路走來陪伴我的家人與朋友,對於你們我更是心存感激。就讀博班的這 些年,我結婚、生子,經歷許多人生角色的重大轉變;得過暈眩症、不明熱、開 刀住院,體會過自己生命的脆弱;遭遇親友因憂鬱所苦、自殺身亡,感嘆人生的 無常與無力。這顛簸的路程中,感謝志怡、允易,帶給我許多的歡樂與幸福,讓 我即使在困頓中仍得以用穩健的步伐前行;感謝媽媽、岳父、岳母、沛承、雅雯、 眾親戚給我的鼓勵與支持,你們對我的肯定使我堅強、勇敢;感謝文開、高弘、 小胖、賴皮、達維、文河、士哲及在天上的文源,你們讓我知道世界的寬廣與友 誼的可貴;感謝康 46 的伙伴,因為有機會瞭解你們如何追求美好人生及箇中的甘 苦,讓我能更謙卑的、用心的去學習、感受與接納人生的一切。 若這本論文可對實務界、學術界有所貢獻,願將功勞歸屬於上述各位!若內 容有疏誤或不足之處,則為作者之責。 最後,我要感謝自己,願意堅持地走到這裡!.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究藥癮者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現況、 差異與關係。正式研究以613位受戒治人為樣本。研究者根據文獻建立探索性結構 方程模式,並以SPSS及AMOS進行統計分析。 重要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性別之藥癮者其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有 差異;2.不同主動戒癮尋求專業治療經驗之藥癮者其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 數有差異;3.藥癮程度構面、社會支持構面、壓力知覺構面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準備改變分數彼此間多數變項有兩兩顯著相關;4.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 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 整體效果最大者為戒治時期社會支持對戒治時期壓力知覺失控感的影響;對各戒 癮改變階段影響最大者為戒治時期社會支持;5.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 預期出所後壓力與各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 整體效果最大者皆是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對預期出所後壓力的影響;而藥癮程度 對各戒癮改變階段影響效果最大。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對沈思 期、行動期、維持期未具顯著影響力;6.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 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之原始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 預期出所後壓力僅對懵懂期有直接效果;7.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 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之修改後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藥 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等潛在變項對各戒癮改變階段皆 具有直接影響;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對各戒癮改變階段具間接 影響力。影響懵懂期效果最大者為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或戒治時期壓力 知覺則對沈思期、行動期、維持期影響效果最大。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1.建立評估戒癮改變動機之妥適制度, 瞭解藥癮戒治者改變動機;2. 協助藥癮戒治者建立社會支持網絡,並延續其至出 所;3.協助藥癮戒治者發展良好的壓力因應能力;4.提供個別性的處遇服務,提昇 其戒癮改變動機與能力。. 關鍵詞:藥癮者、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模式 iii.

(5) iv.

(6) The Structural Models of the Addicts'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Stages of Change Wen-Cheng Kuo.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tatus quo,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ddicts' severity of drug abuse,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stages of change.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613 subjects in the Drug Abuse Treatment Centers. The researcher established exploratory a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by literatures an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the stages of change and in the readiness of change. (2) In the stages of change and in the readiness of chang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dicts who have and have not sought professional treatment.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imension of severity of drug abuse, dimension of social support, dimension of stress, and dimension of stages of change. (4) The measures and structural models of addiction severity, social support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stress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and stages of change had appropriate goodness-of-fit. In such models, social support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the sense of losing control, social support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stages of change. (5) The measures and structural models of addiction severity, expected social support after release, expected stress after release, and stages of change had appropriate goodness-of-fit. In such models, expected social support after releas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expected stress after release, addiction severity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stages of change. Expected social support after release and expected stress after release had no direct effect on stage of contemplation, stage of action, and stage of maintenance. (6) The original measures and structural models of addiction severity,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stages of change had appropriate goodness-of-fit. Expected social support after release and expected stress after release had a direct effect on stage of precontemplation. (7) The modified measures and structural models of addiction severity,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stages of change had appropriate goodness-of-fit. In such models, addiction severity, social v.

(7) support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and stress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had direct effects on stages of change. Expected social support after release and expected stress after release had indirect effects on stages of change. Addiction severity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stage of precontemplation. Social support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or stress of drug abuse treatment tim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stage of contemplation, stage of action, stage of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assessm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drug addicts' motivation. of. change; (2) assisting the drug addicts in establishing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nd continuing it after release; (3) assisting the drug addicts in learning to cope ; (4) giving individual treatment for enhanc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ability to change.. Keywords: the addicts, severity of drug abuse, social support, stress, stage of change, SEM. vi.

(8) 目次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 次 …… …… …… …… … …… …… …… …… … …… …… …… …… … …… x i i i 圖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x v i 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13 第三節 名詞釋義.....………………………………………………………………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藥癮行為相關研究.....……………………………………………………17 第二節 藥癮歷程與改變階段相關研究.....………………………………………32 第三節 社會支持相關研究.....……………………………………………………47 第四節 壓力知覺之相關研究.....…………………………………………………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67 第四節 研究工具.....………………………………………………………………74 第五節 研究程序.....………………………………………………………………96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98 第四章. 研究結果.......…………………………………………………………………101. 第一節 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與戒癮改變階段狀態....…………………101 第二節 藥癮者社會屬性與戒癮改變階段差異情形之探討…………………116 vii.

(9) 第三節 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關係……………128 第四節 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的結構方程模式…140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社會屬性與戒癮改變階段差異分析結果之討論...……………………187 第二節 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的變項關係結果之 討論......…………………………………………………………………192 第三節 藥癮者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 模式分析結果之討論…………………………………………………198 第四節 結論...……………………………………………………………………204 第五節 建議...……………………………………………………………………206 參考文獻…...……………………………………………………………………………211 中文部分......………………………………………………………………………211 西文部分......………………………………………………………………………218 附錄..……………………………………………………………………………………230 附錄 1. Skinner 授權書(DAST).………………………………………………230. 附錄 2. DiClemente 同意授權量表使用回覆…………………………………233. 附錄 3. URICA 中文題目修訂過程……………………………………………234. 附錄 4. Cohen 授權書(ISEL 與 PSS)....……………………………………245. 附錄 5. 陳彰惠授權書(中文版 ISEL)...……………………………………248. 附錄 6. 戒治時期支持量表中文題目修訂過程………………………………249. 附錄 7. 初麗娟授權書(中文版 PSS)…………………………………………252. 附錄 8.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中文題目修訂過程.……………………………253. 附錄 9. 專家效度檢核(專家名單一覽表).…………………………………256. 附錄 10. 預試問卷.………………………………………………………………257. 附錄 11. 正式問卷.………………………………………………………………267. 附錄 12. 臺灣藥物濫用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77. 附錄 13-1 臺灣藥物濫用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78 附錄 13-2 修正前後台灣藥物濫用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整體適配度指數....…278 viii.

(10) 附錄 14-1 懵懂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79 附錄 14-2 懵懂期分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79 附錄 14-3 修正前後懵懂期分量表整體適配度指數.……………………………279 附錄 15-1 沈思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0 附錄 15-2 沈思期分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0 附錄 15-3 修正前後沈思期分量表整體適配度指數.……………………………280 附錄 16-1 行動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1 附錄 16-2 行動期分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1 附錄 16-3 修正前後行動期分量表整體適配度指數…….………………………281 附錄 17-1 維持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2 附錄 17-2 維持期分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2 附錄 17-3 修正前後維持期分量表整體適配度指數...…..………………………282 附錄 18.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3. 附錄 19-1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4 附錄 19-2 修正前後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整體適配度指數….............………284 附錄 20. 社會支持量表(ISEL)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5. 附錄 21-1 社會支持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6 附錄 21-2 修改前後社會支持量表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286 附錄 22. 壓力知覺量表(PSS)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7. 附錄 23-1 壓力知覺量表(PSS)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88 附錄 23-2 修改前後壓力知覺量表(PSS)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288 附錄 24.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正前後)參數估計值..……289. 附錄 25-1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題項誤差相關係數及修正指標索引表……….290 附錄 25-2 修改前後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290 附錄 26.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懵懂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291. 附錄 27.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沈思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292 ix.

(11) 附錄 28.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行動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293. 附錄 29.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維持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294. 附錄 30.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懵懂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295. 附錄 31.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沈思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296. 附錄 32.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行動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297. 附錄 33.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維持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298. 附錄 34.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懵懂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299. 附錄 35.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沈思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300. 附錄 36.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行動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301. 附錄 37.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維持期戒癮改 變階段之模式徑路圖.....………………………………………………302. 附錄 38.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懵懂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303. 附錄 39.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沈思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304. 附錄 40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行動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305 附錄 41.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維持期戒癮改 變階段模式之相關矩陣.....……………………………………………306. 附錄 42.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懵懂期戒癮改變階段之 x.

(12) 模式徑路圖.....…………………………………………………………307 附錄 43.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沈思期戒癮改變階段之 模式徑路圖.....…………………………………………………………308. 附錄 44.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行動期戒癮改變階段之 模式徑路圖.....…………………………………………………………309. 附錄 45.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維持期戒癮改變階段之 模式徑路圖.....…………………………………………………………310. 附錄 46.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懵懂期戒癮改變階段模 式之相關矩陣.....………………………………………………………311. 附錄 47.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沈思期戒癮改變階段模 式之相關矩陣.....………………………………………………………312. 附錄 48.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行動期戒癮改變階段模 式之相關矩陣.....………………………………………………………313. 附錄 49.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維持期戒癮改變階段模 式之相關矩陣….………………………………………………………314. xi.

(13) xii.

(14) 表次 表2-1-1. West藥物成癮的理論觀點...………………………………………………20. 表2-1-2. Miller藥物成癮理論模式 …………………………………………………21. 表2-2-1. 七種具實證的藥癮處遇方法與被建議的處遇方法………………………43. 表3-3-1. 100年4月底法務部矯正署各戒治所受戒治人數一覽表…………………67. 表3-3-2. 受試者受試者年齡與初次用藥年齡分析摘要表…………………………68. 表3-3-3. 受試者人口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69. 表3-3-4. 受試者戒治狀態與藥癮變項分析摘要表…………………………………70. 表3-3-5. 初次使用藥物種類…………………………………………………………71. 表3-3-6. 習慣使用藥物種類…………………………………………………………72. 表3-3-7. 受戒治時親友互動狀態變項分析摘要表…………………………………73. 表3-4-1. 羅德島大學改變量表之項目分析…………………………………………80. 表3-4-2.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之項目分析………………………………………83. 表3-4-3.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之KMO and Bartlett's球形檢定…………………85. 表3-4-4.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總變異量分析……………………………………86. 表3-4-5.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因素負荷量與命名………………………………86. 表3-4-6. 「我出所(監)後的壓力是」句子完成分類……………………………91. 表3-4-7.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之項目分析…………………………………………92. 表3-4-8.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之KMO and Bartlett's球形檢定……………………93. 表3-4-9.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總變異量分析………………………………………93. 表3-4-10.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因素負荷量與命名…………………………………94. 表4-1-1. 入所前12個月內用藥頻率調查結果摘要表..……………………………102. 表4-1-2. 臺灣藥物濫用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03. 表4-1-3. 羅德島大學改變評估量表各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05. 表4-1-4. 羅德島大學改變評估量表之準備改變分數分組摘要表..………………107. 表4-1-5. 戒治時期支持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08. 表4-1-6. 社會支持量表簡式版本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10 xiii.

(15) 表4-1-7. 壓力知覺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12. 表4-1-8.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114. 表4-2-1. 不同年齡藥癮者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16. 表4-2-2. 不同性別藥癮者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17. 表4-2-3. 不同戒治期別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18. 表4-2-4. 不同教育程度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18. 表4-2-5. 不同婚姻狀態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19. 表4-2-6. 不同居住情況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0. 表4-2-7. 不同服刑總年數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0. 表4-2-8. 不同戒癮經驗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1. 表4-2-9. 不同初次用藥年齡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2. 表4-2-10. 不同用藥同伴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2. 表4-2-11. 不同家人接見頻率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3. 表4-2-12. 不同家人寄送頻率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4. 表4-2-13. 不同家人書信頻率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4. 表4-2-14. 不同朋友寄送頻率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5. 表4-2-15. 接受不同輔導種類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6. 表4-2-16. 戒治後不同去處於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差異摘要表...……126. 表4-2-17. 研究假設與差異考驗結果一覽表...………………………………………127. 表4-3-1. 藥癮程度、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相關情形.....………………129. 表4-3-2. 藥癮程度與社會支持之相關情形..………………………………………131. 表4-3-3. 藥癮程度與壓力知覺之相關情形..………………………………………133. 表4-3-4. 社會支持、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相關情形....………………134. 表4-3-5. 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之相關情形....………………136. 表4-3-6. 藥癮社會支持與壓力知覺之相關情形..…………………………………137. 表4-3-7. 研究假設與變項兩兩相關檢定結果一覽表..……………………………138. 表4-4-1. 藥癮程度測量模式參數估計值..…………………………………………146. 表4-4-2. 藥癮程度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146. 表4-4-3.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測量模式參數估計值..………………………………158 xiv.

(16) 表4-4-4.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158. 表4-4-5. 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測量模式參數估計值..……………………………161. 表4-4-6. 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測量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161. 表4-4-7. 預期出所後壓力測量模式參數估計值..…………………………………166. 表4-4-8.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169. 表4-4-9.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模式之潛在變項間效果分析(標準化)摘要…….. ………………………170. 表4-4-10.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模式整體適配度指..………………………………………………………173. 表4-4-11.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模式之潛在變項間效果分析(標準化)摘要..……………………………174. 表4-4-12. 藥癮程度、整體後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模式整 體適配度指數..……………………………………………………………177. 表4-4-13.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模式之各 潛在變項間效果分析摘要..………………………………………………179. 表4-4-14.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修改模式整體適配度指數..………………………………………………180. 表4-4-15. 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修改模式之各潛在 變項間效果分析摘要..……………………………………………………184. xv.

(17) xvi.

(18) 圖次 圖2-1-1. 生理-心理-社會整合模式的藥癮觀.………………………………………25. 圖2-2-1. 戒癮改變階段...……………………………………………………………36. 圖2-2-2. 戒癮改變階段模式...………………………………………………………37. 圖3-1-1. 研究架構圖...………………………………………………………………59. 圖3-1-2.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SEM結構模式圖...…………………………………………………………62. 圖3-1-3.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SEM結構模式圖.....…………………………………………………………63. 圖3-1-4.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SEM結構 模式圖...……………………………………………………………………63. 圖3-4-1.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陡坡檢定圖...………………………………………94. 圖4-4-1. 台灣藥物濫用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44. 圖4-4-2. 台灣藥物濫用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45. 圖4-4-3. 藥癮程度測量模式標準化..……...………………………………………145. 圖4-4-4. 懵懂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49. 圖4-4-5. 懵懂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49. 圖4-4-6. 沈思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50. 圖4-4-7. 沈思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51. 圖4-4-8. 行動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52. 圖4-4-9. 行動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52. 圖4-4-10. 維持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53. 圖4-4-11. 維持期分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54. 圖4-4-12.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56. 圖4-4-13.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56. 圖4-4-14. 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測量模式標準化解.…………………………………157. 圖4-4-15. 社會支持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59 xvii.

(19) 圖4-4-16. 社會支持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60. 圖4-4-17. 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測量模式標準化解.………………………………160. 圖4-4-18. 壓力知覺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63. 圖4-4-19. 壓力知覺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64. 圖4-4-20.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原始)標準化解………………165. 圖4-4-21. 預期出所後壓力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後)標準化解……………165. 圖4-4-22. 預期出所後壓力測量模式標準化解……………………………………166. 圖4-4-23. 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之假設模式徑路圖..………………………………………………………168. 圖4-4-24. 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各戒癮改變階段 之假設模式徑路圖..………………………………………………………172. 圖4-4-25.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之假設模 式徑路圖..…………………………………………………………………176. 圖4-4-26.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懵懂期之修改模式徑路圖...181. 圖4-4-27.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沈思期之修改模式徑路圖...181. 圖4-4-28.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行動期之修改模式徑路圖...182. 圖4-4-29. 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維持期之修改模式徑路圖..182. xviii.

(2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 以下依序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本小節先敘明研究背景,簡介臺灣毒品問題現況與政策、臺灣現行司法藥物 成癮處遇政策、戒治處分、戒治生活樣態。之後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一)臺灣毒品問題現況與政策 根據聯合國藥物與犯罪部門2010年出版的世界毒品報告(UNODC,2010), 在2009年裡,全球15 至64 歲人口至少使用過一次毒品者約有一億五千五百萬人 至二億五千萬人左右;其中使用大麻等軟性的毒品者約有一億二千八百九十萬人 至一億九千萬人左右:使用海洛因等鴉片類毒品者約有一千二百八十萬至二千一 百八十萬人左右:使用安非他命等興奮劑類毒品者約有五千二百九十萬至一千三 百七十萬人左右。其報告中指出在發展中的新興國家毒品使用人口的增加幅度大, 並呼籲世界各國應努力的進行毒品的防制工作。 毒品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三大治安問題之一(黃徵男,2001) 。根據估計,我 國吸毒人口約在二十多萬到四十萬左右,約占臺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一。98 年各地 方法院檢察署新收毒品偵字案件為 71,483 件(其中 51.3%為第一級毒品,46.4%為 第二級毒品) ;而新收毒品案件當中,施用行為(含兼施用)者為 61,139 件占 85.5%。 定罪者中,純施用為 32,046 人,占 87.2%(法務部、行政院衛生署、教育部、外 交部, 2010)。99 年新收毒品偵字案件為 76,363 件(其中 39.6%為第一級毒品, 57.6%為第二級毒品) ,較上年增加 6.8%。而新收毒品案件當中,施用行為(含兼 施用)者為 63,521 件占 85.5%。定罪者中,純施用為 29,428 人,占 83.0%(行政 院衛生署、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2011)。而衛生署的統計指出 99 年藥物濫 用通報種類共 18,472 人次,而排名前二位分別為海洛因(16,862 人次,占 91.3%) 及甲基安非他命(4,874 人次,占 26.4%)(法務部等人, 2011)。兩者合計超過 1.

(21) 100%,顯示部分藥癮者為多重用藥者。 為了處理毒品問題,我國政府除了於1993年5月正式向毒品宣戰(行政院衛生 署、法務部、教育部,1995),其後亦展開修法與相關的實際作為,且將2005年 到2008年訂為「全國反毒作戰年」。行政院更於2006年將現有之「拒毒」、「戒 毒」、「緝毒」三大反毒工作區塊重新劃分並擴大為「防毒」、「拒毒」、「戒 毒」、「緝毒」四大工作區塊,分別由教育部、法務部、衛生署、內政部、外交 部等部會執掌其業務,希望可以透過政府與民間參與的力量減少毒品問題(法務 部等人,2010)。 在戒毒的反毒工作區塊上,政府及民間團體均有不少的投入。目前我國協助 施用毒品者戒毒的主要處遇機構有四大類型:1.宗教處遇機構。國內的晨曦會、主 愛之家、沐恩之家皆採用宗教處遇取向協助施用毒品者戒除毒癮。強調不靠藥物 而透過信仰,達到身、心、靈、社會之重建。戒毒者在透過面談確認意願後,均 需入住戒毒村,以群體生活、相互支持與宗教信仰進行戒毒工作。 2.醫療機構。衛生署99年至101年指定之藥癮戒治機構共108家,其中藥癮戒治 核心醫院18家、藥癮戒治醫院79家及藥癮戒治診所11家,提供社區中自願戒癮個 案門診、急診、住院與出院後之追蹤及轉介等服務,並採用藥物及心理輔導,以 重建其生活方式,改善自我調適能力,發展自我控制,預防再次復發。主要提供 的醫療服務則以美沙冬替代療法為主。 3.司法處遇機構。國內矯正署所屬之勒戒所、戒治所與監獄均屬此類機構。吸 毒者於被逮捕後經司法審判,依相關法令進入矯正機構。目前除戒治所外,勒戒 所與監獄均缺乏專業藥癮處遇工作者。 4.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主要提供電話追蹤輔導服務、轉介服 務並扮演社區宣導之角色。99年修正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更進一步將其組織法制 化,規範直轄市、縣(市)政府應由專責組織辦理「毒品防制教育宣導」、「提 供施用毒品者家庭重整及心理輔導等關懷訪視輔導」、「提供或轉介施用毒品者 各項社會救助、法律服務、就學服務、保護安置、危機處理服務、職業訓練及就 業服務」、「提供或轉介施用毒品者接受戒癮治療及追蹤輔導」、「依法採驗尿 液及訪查施用毒品者」、「追蹤及管理轉介服務案件」等毒品防制工作。 (二)臺灣現行司法藥物成癮處遇政策 2.

(22) 我國過去將吸毒者視為犯人,並依肅清煙毒條例進行相關刑罰。現行的司法 藥癮處遇政策主要依據民國87年公佈施行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規範,法令亦 經92年、97年、98年、99年多次修訂。根據現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條「本條 例所稱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 精神物質與其製品。毒品依其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第一 級如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等;第二級如罌粟、古柯、大麻、 安非他命、配西汀、潘他唑新及其相類製品等;第三級如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 妥、納洛芬及其相類製品;第四級如二丙烯基巴比妥、阿普唑他及其相類製品。 另為了即時反映社會現況,根據第二條第二項規範「毒品之分級及品項,由法務 部會同行政院衛生署組成審議委員會,每三個月定期檢討,報由行政院公告調整、 增減之,並送請立法院查照。」因此,國家每隔三個月便可能變動毒品分級的品 項,以求即時的處理相關的毒品問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施用毒品者之處遇主要分為「生理勒戒」、「心理戒治」、 「追蹤輔導」三個區塊。依據現行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 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及第二十條, 「犯第十條之罪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裁定,或少年法院(地方法 院少年法庭)應先裁定,令被告或少年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期間不得逾二 月。觀察、勒戒後,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據勒戒處所之陳 報,認受觀察、勒戒人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應即釋放,並為不起訴之處分或 不付審理之裁定;認受觀察、勒戒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 裁定或由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裁定令入戒治處所強制戒治,其期間為 六個月以上,至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為止。但最長不得逾一年。依前項規定為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再犯第十條之罪者,適用本條前 二項之規定。」 以 98 年為例,98 年新入所受觀察勒戒人共 8,305 人,男性占 82.4%,女性占 17.6%,教育程度,以國、高中職者占 86.3%最多;其中經判定有繼續施用毒品傾 向而受戒治處分者為 1,971,男性占 87.2%,女性占 12.8%,教育程度,以國、高 中職者占 83.7%最多(法務部等人,2010)。99 年新入所受觀察勒戒人共 9,501 人,較去年增加 14.4%;其中經判定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而受戒治處分者為 1,470, 3.

(23) 較去年減少 25.5%。 簡言之,國家將觀察勒戒、戒治視為司法處遇施用毒品者的主要機制。初次 施用一、二級毒品者或五年後再次初次施用一、二級毒品者需先接受觀察勒戒, 並評估是否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若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則需進入戒治所進行 為期六個月至一年之強制戒治。倘若戒治出所後再犯,則以司法徒刑處理。 (三)戒治處分 由上可知,施用毒品者即是施用「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 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者。進入戒治所之受戒治人均為施用 毒品(具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 其製品) ,並有繼續施用之傾向者,而「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則顯示他們已出現持 續性、強迫性、依賴性及失去控制的用藥行為。換言之,受戒治處分者即可謂為 藥物成癮者。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改變以往國家單純將藥物成癮者單純視為犯罪之觀點,把 醫療觀點納入立法精神中,將施用毒品者的身分由單純的「罪犯」轉為病人與犯 人兼具的「病犯」 ,強調需給予藥癮個案相關的處遇服務,以協助其戒癮,並依此 精神設立戒治所對司法藥癮個案從事相關的戒癮服務。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通過後,受限於政府財力與資源不足,故將戒治所附設於 監獄中。由於相關資源不足,造成戒治成效有限(李宗憲,2010;張伯宏,2007), 直至民國95年方設立了四所獨立戒治所:北區新店戒治所、中區臺中戒治所、南 區高雄戒治所、東區臺東戒治所。另將女子戒治所附設於女子監獄中。依照相關 的法令提供不同的處遇作為,以下分述之(法務部等人,2010): 1.戒治處分流程與大班課程處遇:依據「戒治處分執行條例」及法務部訂定「戒 治所實施階段處遇課程應行注意事項」之相關規定,戒治處分之執行分調適期、 心理輔導期及社會適應期三階段依序進行。調適期至少4週,其處遇重點在培養受 戒治人之體力及毅力,增進其戒毒信心,課程設計以培養受戒治人之體能訓練及 生活規律性為主;心理輔導期至少12週,其處遇重點在激發受戒治人之戒毒動機 及更生意志,協助其戒除對毒品之心理依賴,課程設計則以諮商輔導、宗教教育、 衛生教育、戒癮技巧等可激發受戒治人戒毒動機,及協助戒除對毒品之依賴之課 程為主;社會適應期至少8週,其處遇重點著重於重建受戒治人之人際關係及解決 4.

(24) 問題能力,協助復歸社會,其課程設計以諮商輔導、生涯輔導、宗教教育、法律 常識等可協助司法藥癮個案培養復歸社會所需之技能與價值態度之課程為主。受 戒治人需於三個階段皆依序考核合核通過,方能提報停止戒治。 2.提供心理社會處遇服務:獨立戒治所設有臨床心理師與社會工作員之編制, 並提供司法藥癮個案相關心理社會議題之專業處遇。入戒治所之藥癮者入所後均 會接受臨床心理師的心理評估與社會工作員之社會需求評估,以了解其藥癮心理 特性與社會福利服務需求之概況。藥癮者可根據其需求自行申請晤談,或透過其 他戒治所同仁轉介晤談。臨床心理師與社會工作員則可依每位藥癮者之個別需求, 進行個別處遇或團體處遇,以協助其增加戒癮動機與能力。 3.結合社會資源以提供多元戒治輔導方案:法務部為提高戒治成效,函令各戒 治所需積極結合宗教團體、社會團體、學術單位及政府部門等資源,充足所內戒 治輔導人力,提供更多元化的戒毒輔導方案。目前各戒治所依其地方特色與資源 狀況開辦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戒毒班;電腦、烘焙、禮儀誦經等職能 或技能訓練班;自我成長、藝術輔導等團體課程等等。 4.戒治醫療資源之引入與結合:衛生署自95年4月起,補助特定醫療院所,進 駐法務部4所獨立戒治所辦理「戒治醫療整合計畫」 。為使戒治醫療服務更為普及, 自98年度起由法務部編列經費,並將戒治醫療之服務推展至9所戒治所,復考量醫 療資源整合之便利性,依戒治所之地域與受戒治人收容情形分為6區,俾透過提供 受戒治人完善的藥癮醫療服務,提昇戒治成效。其中新店戒治所之合作機構為衛 生署八里療養院;桃園地區戒治所(臺北戒治所、桃園女子戒治所)與衛生署桃 園療養院合作;臺中地區戒治所(臺中戒治所、臺中女子戒治所)與中國醫藥大 學附設醫院合作;嘉義戒治所則與衛生署朴子醫院合作;另高雄地區戒治所(高 雄戒治所、高雄女子戒治所)與臺東戒治所亦分別於衛生署嘉南療養院及衛生署 花蓮玉里醫療合作,推動戒治醫療相關處遇。 5.銜接所外追蹤輔導:為延續戒治所內之戒治成效,法務部函令各戒治所須於 受戒治人出所後進行所外追蹤輔導,並提供相關的諮詢與轉介服務;此外,亦須 積極協調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入所宣導相關資源,並於受戒治人出所時將相關資料 函寄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俾利後續追蹤輔導事宜。 (四)戒治生活樣態 5.

(25) 戒治所隸屬於法務部矯正署,為國家司法處遇機構。收容受戒治處分者,依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進行司法處遇,準用監獄行刑法相關措施。 如同監獄,戒治所以監禁、集體生活為原則。為使受戒治人快速適應所內生 活,受戒治人於入所時一律配置於新收房,並進行新收調查與入所講習。新收調 查主要瞭解受戒治人基本資料、拍照、按捺指紋、有無子女照顧需求;入所講習 主要向受戒治人說明所內規定以協助其對所內生活有初步認識,並瞭解所內各項 生活規範。新收調查期間約為兩週,之後則開始進入戒治處遇期間。 由於採集體生活方式,故戒治所皆訂有生活作息時間表。起床、盥洗、點名、 用餐、上課、下課、洗澡、睡覺皆有固定時間。原則上週一至週五會接受大班戒 治課程,並視其處遇情況安排技能訓練、個別處遇或團體處遇。 而受戒治人於所中所需遵守的規定適用監獄行刑法,但戒治處遇執行條例亦 有針對受戒治人的特別規定:如「接見與通信對象的限制」、「寄菜的限制」、「戒 治費用的繳交」、「不定期驗尿」、「定時定點抽煙」等。 二、研究動機 由上述研究背景可知,現行制度下臺灣藥物使用者經勒戒被認定有繼續使用 毒品傾向後將會進入戒治所,並被認定為藥物成癮者。由於臺灣現行的法令規範 使得矯治機構成為處理藥癮個案的主要處所(法務部等人,2011) ,且明訂戒治所 需提供相關的處遇服務給藥癮個案以協助其戒除用藥的心理成癮。除了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外,現行的精神衛生法亦明訂藥癮者於矯正機關時應由該機關提供醫療 服務。根據第三十條規定: 「矯正機關、保安處分處所及其他以拘禁、感化為目的 之機構或場所,如有病人或有第三條第一款所定狀態之人,應由該機關、機構或 場所提供醫療,或護送協助其就醫。」換言之,戒治所負有提供醫療服務、協助 藥癮個案戒癮的角色,且為國家主要的司法藥癮處遇機構。 對戒癮處遇的實務工作者來說,關注戒癮治療的效果與協助個案改變是一件 重要的事情。受到法令而強制接受服務的藥癮個案是否有改變動機?其所處改變 階段為何?若有,其改變的因素為何?若無,其不肯改變的因素為何?這些問題 的答案深深的吸引著研究者。研究者於戒治所工作十餘年,深以為瞭解藥癮者戒 癮改變歷程對實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事,也認為唯有瞭解改變的相關因素,方可 借力使力促發藥癮個案邁向康復之路。 6.

(26) 本研究探究藥癮者戒癮改變階段與其因素,並選定戒治所中的藥癮個案為研 究對象,以下即簡述研究者研究動機: (一)瞭解藥癮者的戒癮改變動機與階段 民國 88 年法務部向人事行政局爭取社會工作員與公職臨床心理師之員額,同 年,研究者高考及格進入臺北戒治所工作。當時的臺北戒治所附設於臺北監獄, 機構相關的運作制度也都以監獄為主題。猶記當時研究者想與藥癮者進行晤談時, 機構長官卻問研究者: 「你真的認為這些吸毒的人會改變嗎?他們會戒毒嗎?」機 構長官說他在監所工作十數年,看過許多的受刑人,他覺得最不會改的就是吸毒 的人,他說, 「十個吸毒者出獄後,有九個還會繼續吸,還會入獄,剩下一個沒吸 的,是吸太多死在外面了」 。長官的話給我很大的震撼,也讓我開始深思藥癮者改 變的議題。 過去的文獻指出改變動機是戒癮成功的關鍵(DiClemente, 2003; DiClemente, Nidecker & Bellack, 2008; Miller, 2010; Nidecker, DiClemente, Bennett & Bellack, 2008 ; Wallace, 2005)。 DiClemente(2003)認為藥癮的改變是一個從成癮到戒癮 的歷程,此改變歷程中有不同的改變階段與改變動機。因此,若從戒癮處遇的角 度來看,瞭解藥癮者的動機狀態與目前所處的戒癮階段,對提供適當的處遇有極 大的幫助(Giovazolias & Davis, 2005)。特別是監所中的藥癮者,更應注意其改變 動機、所處改變階段對戒癮及參加治療的影響(De Leon, Melnick, Thomas, Kressel & Wexler,2000)。Wallace(2005)指出有效的評估藥癮個案並給予適切之治療是 戒癮成功的第一個關鍵。研究者同意上述的觀點。研究者認為暸解戒治藥癮個案 處於何種的戒癮改變階段將可瞭解其動機狀態,亦將有助於藥癮處遇工作的進行, 對實務工作者進行處遇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二)哪些因素影響到戒治所藥癮個案的戒癮改變動機與改變階段 戒治所藥癮個案的戒癮改變行動受到戒治所特殊的環境的限制與影響,其主 要的影響因素如下: 1.矯正機關的處遇 雖然國外經過十數年的研究後,文獻指出在矯正機構中進行藥癮處遇目前已 被證實是具有療效的(Kothari, Marsden & Strang, 2002 ; NIDA,2009 ; McCollister & French , 2002 ; Wallace, 2005) 。甚至有部份的學者認為監獄也可發展成治療性社區 7.

(27) (therapeutic communities)的處遇模式,提供相關的治療服務(Kothari、Marsden & Strang, 2002) 。但亦有學者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真正落實方案服務才會帶來效 果,若無法提供足夠及良好的處遇時,藥癮者並無法真正的在心理上康復,監獄 的治療將無法有預期的成效(Robertson, 1998)。賴擁連(2000)認為戒治成效與 矯正機關提供的處遇有關。郭文正、陳妙平、陳家雯、黃健(2003)研究指出經 過個別或團體處遇者復發率較低。李思賢、吳藹薇(2003)進行認知治療於戒治 所藥癮個案的研究,其結果指出有接受心理治療的藥癮個案比沒有接受治療的較 有意願面對自己的毒品問題及對生活有正向感受,且治療對降低渴望、增加生活 適應、增加接受治療意願、降低毒品帶來的困擾、及緩和心理困擾的向度上有顯 著幫助。因此,相關單位應該在設計海洛因戒治方案時將心理治療納入戒治過程。 江振亨(2005)研究指出當接受治療者對戒癮有信心、更有責任感、以及更加自 己了解時,將可從治療中學習戒癮的經驗,有助增強戒癮動機或幫助別人。顏正 芳(2002)研究指出給予短期觀察勒戒藥癮者進行動機引發與認知行為治療有助 於其戒癮改變行動。McCollister與French(2002)認為當藥癮者進入司法機構受到 監禁時,此時給予適當的處遇將是協助他們改變藥癮行為的第一步。張麗玉(2010) 認為提供好的處遇給矯正機關中的藥癮者可提供其社會支持、減少壓力、增強正 向人際行為互動與戒癮改變動機。 研究者認為在戒治所中給予司法藥癮個案適當的處遇將可協助其邁向康復之 路。可惜的是臺灣的矯正機構在過去缺乏足夠人力、物力,故未可提供較好的矯 正功能。Vaughn、Deng 與 Lee(2003)曾在臺灣監獄中進行吸毒者處遇計畫是否 有效的研究,研究發現,大班課程處遇並未帶來預期中的效果。他們認為監所必 須真正的提供適合個案且多樣性的處遇計畫,方可真正的改變個案的用藥行為, 也才可降低再犯率。張伯宏(2007)表示吸毒犯出所再犯率偏高的原因在於大多 數的吸毒犯為受刑人且未在監獄中接受任何戒毒相關的輔導或治療,且因有甚高 的機構工作人員普遍有戒治無效論之想法,故進而影響戒治工作及成效。李宗憲 (2010)指出戒治所因專業人員過少,個別性的處遇難以普及。加上機構文化與 環境的限制,使得受戒治人進行處遇時無法擺脫刑罰的色彩,容易影響受戒治人 的戒癮動機。的確,若矯正機構並無法真正的落實處遇服務或提供不適切、不足 夠的處遇服務時,我們如何期待吸毒者進行戒癮改變呢? 8.

(28) 因此,瞭解藥癮個案是否於戒治所中有接受處遇,接受處遇是否與其戒癮改 變有關連成為研究者想探究的議題之一。 2.機構限制下的家庭與人際影響力 張雁虹(2003)指出戒治所的藥癮個案雖然受到監禁失去自由,但並未能徹 底阻斷所外家庭與人際因素的持續影響。換言之,在戒治所隔離的環境下,藥癮 個案舊有的社會連結關係仍會影響著其戒癮改變行動。 過去文獻指出用藥同儕與家庭功能、家庭支持是藥物成癮或復發的重要影響 因子(王振宇,2010;陳碧珍,2005;黃家慶,2010;黃淑美 2004;Meyer & Christine, 1999)。Marlatt(1985)認為藥癮者的交友狀態、家庭支持與否、家人有無用藥等 情況都是復發的風險因素。其進一步指出戒癮成功與否,和其個人因素(如自我 效能、結果期待、戒癮動機、高風險情境因應能力、情緒壓力狀態、藥癮渴求等) 和社會支持因素(如家人的鼓勵與肯定、家人的示範、家人朋友擔任毒品守門員 等)息息相關。而負向的社會壓力(如朋友引誘、和家人的衝突等)會導致戒癮 中斷,造成藥癮復發(Marlatt & Witkiewitz, 2008) 。周子敬、廖福村、洪千惠(2007) 指出對有心戒除藥癮者來說家庭支持是影響其持續進行戒癮行動的重要因素。 而不良同儕、情感伴侶狀況亦被認為是戒癮中斷、持續用藥的重要影響因素 之一(王超羣,2008;林倩如,2006;陳妙平,2005;陳玟如,2004;楊瑞美, 2002;黃家慶,2010; Farrell & White, 1998; Prinstein, Boerger & Spirito, 2001)。 江振亨(2005)認為男性藥癮者復發主要因素為朋友影響與誘惑、工作不順利、 家庭與感情因素。董淑玲(2000)認為女性藥癮者其用藥行為與男友或配偶有關, 而配偶或交往對象亦影響其藥癮復發。 此外,家人是否用藥、家庭功能等皆都是藥物成癮重要的影響因子。Prinstein 等人(2001)認為家庭關係不佳影響了青少年用藥行為,造成青少年與不良同儕 的接觸。Mckay、Merikle、Mulvaney、Weiss 與 Koppenhaver(2001)指出個人精 神健康狀況與家庭/社會問題對戒癮成效有顯著的預測力。柯慧貞、黃徵男、林幸 勳、廖德富(2003)研究顯示多次戒治者對壓力因應較採逃避型反應,通常有家 庭衝突多、家庭凝聚力較少、家庭情感溝通與家庭責任較少、周遭朋友使用毒品 機會多的情況。李思賢(2005)研究則指出在監期間有無親屬接見、入所前職業、 毒品來源和再次吸毒犯罪有關。張伯宏、郭文正、鄭安凱(2008)研究發現入監 9.

(29) 時的家人接見情況因素可預測藥癮個案的復發風險。陳妙平(2005)表示因為家 庭的共謀現象,使得家庭缺乏外在監控力量,影響到藥癮者戒毒。林倩如(2006) 則認為家庭功能影響到藥癮者的改變動機。張伯宏(2007)表示藥癮者戒治之成 效與其家庭附著力有關。黃家慶(2010)認為不佳的家庭關係影響戒癮成功的機 會。 由上可知,家庭連結性、用藥同儕、家人的接見頻率等情況是影響戒癮的因 素之一。為瞭解在戒治時期家人支持是否與藥癮者戒癮改變有關,因此,研究者 亦設計相關問題(如以入所前的居住情況來瞭解家庭連結性、以自己用藥或與其 他人用藥的問題來瞭解用藥同儕等)來瞭解上述因素與戒癮改變之關係。 3.用藥史與藥癮程度 相關研究指出使用藥物的期間、種類、方法與藥物成癮情況有所關連。McKay 等人(2001)表示藥物與酒精等物質之使用情況與戒癮成效有關。黃淑美(2004) 表示藥癮者第一次施用的年齡集中在青春期至成年前期。陳珍亮(2006)研究指 出「短期再犯」、「戒斷症狀」、「多重藥物使用」、「注射使用」對再犯毒品 相關罪名有預測力及正相關。郭文正(2006)研究指出初次用藥年齡越低者,其 藥物藥癮程度越高;成癮年數越大,心理藥癮程度越高;海洛因的心理藥癮程度 較其他藥物高。劉明倫(2008)表示短期內再次用藥與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相 關。張伯宏等人(2007)研究發現施用藥物時間、家人接見情況等因素可預測藥 癮個案的復發風險。 由上可知,用藥史與藥癮程度是戒癮改變的因子之一。故研究者設計相關題 項來瞭解藥癮者的初次用藥年齡、初次用藥種類、習慣用藥種類、入所前使用的 藥物頻率及臺灣藥物濫用量表與戒癮改變的關係。 4.社會支持 藥癮者在我國是弱勢族群,且遭受到極大的社會污名化。社會常以毒蟲、泯 滅人性、不知悔改等方式來稱呼他們(郭文正、吳志怡,2002)。人是活在環境中 且與環境互動著(Bronfenbrenner, 1995)。當環境中出現許多的不利因子時,人遂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出現問題行為(Dalton, Elias & Wandersman, 2004; Gifford & Humphreys, 2008; Moos, 2003a; Moos & Halahan, 2003 ) 。當藥癮者生活在一個排斥 他們的環境時,他們想要有所改變自然更為困難。陳珍亮(2006)研究指出「社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particular, if s = f(t) is the position function of a particle that moves along a straight line, then f ′(a) is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displacement s with respect to the

Friends and family: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Sexual Abuse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Factors that Increase Risk and Interfere with Recognition of Abuse.... ASD –

www.edb.gov.hk>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 Notes to School Finance> References on Acceptance of Advantages and Donations by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