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家庭支持—復元觀點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家庭支持—復元觀點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宋麗玉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家庭支持—復元觀點之探討. ‧. A study of Recovery on family support for abused women under marital violence.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邱筠雅 撰 中華民國一0一年四月. v.

(2) 謝誌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總算是走到寫謝誌的地方了!寫論文時龐大壓力形 成的陰鬱灰沉,現在剎時間煥然一新,燦爛的如此繽紛啊!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有辛苦的淚水,有學習新知的快樂,有自我茁壯的成就感,一路走來有許多人的 支持、幫助與陪伴,才能成就此論文與現在的我。 研究所期間,我與濃郁人文氣息的政大邂逅,遇見了我的指導教授宋麗玉老 師,在老師身旁學習獲益良多,不論是研究計畫的執行、專業知識上的學習、論 文寫作的方法、對於研究的謹慎態度、處理事情的超高效率,以及對於學生的溫 暖與關心,讓我能夠在充滿關愛的優勢環境中成長與精進,這一切一切都要感謝 我的恩師,才能讓我克服一路上的困難,順利完成各階段任務。 感謝施教裕老師與修蕙蘭老師擔任學生的口試委員,施老師不但對於學生的. 政 治 大 鬆幽默的口吻,讓口試過程緊張不已的我,著實安定不少;亦感謝修老師細心閱 立 研究方向給予相當寶貴的提點,在審查與指導的過程中對於學生的肯定,以及輕. 讀學生的論文並給予學生相當重要的意見,才得以讓論文愈臻成熟與完整,過程. ‧ 國. 學. 中修老師耐心的建議,讓學生深感至謝。同時,要感謝從大學到研究所一路上扶 持我的陳正芬老師,您的出現如同我生命中的貴人,在我許多茫然徬徨的時刻,. ‧. 總是像天使般的出現,給予學生協助以及前進的方向。. 在此,特別要感謝台北市內湖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的主任與顧社工;財團法. Nat. sit. y. 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的惠敏執行長;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 io. er. 防治中心的鄭慧敏督導、欣愉社工與雅云社工;高雄市基督教家庭服務協會的蓓 薇社工;現代婦女基金會的秋嵐組長、淑芬督導與宜伶社工;以及這五個單位所. n. al. i n U. v. 有提供協助的工作同仁,感謝您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協助我篩選合適的受訪者. Ch. engchi. 以及初步的聯繫,因為您們的協助讓我在尋找受訪者的過程中順利不少,特此感 謝。亦謝謝七位與我一同分享經驗的受訪者,訪談過程中的歡笑與淚水,成為我 完成論文相當大的動力,因為有您們才有此篇論文的誕生,非常感謝您們的無私 與貢獻。 另外,要謝謝陪著我一起抒發壓力,一起撐過研究所艱辛生活的同窗好友 們,特別總是和我一起放縱的小孟、總是督促我們的湘緣,還有時常搞笑的承揚, 以及充滿歡笑的學弟妹們,因為有妳/你們才得以豐富我的研究所生涯。亦感謝 大學、高中與國中的摯友們,因為妳/你們的陪伴讓我渡過了許多的困境,因為 生命中充滿你們充滿了歡笑,也要謝謝你們的體諒,沒有因為研究所課業繁忙的 我時常缺席聚會而遺棄我。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兩位姊姊(兩位姊夫),還有我的男 朋友國威,謝謝你們總是支持我所有的決定,在我背後當我永遠的後盾,一起分 享著我所有的喜怒哀樂,這一刻,我想將這篇論文的榮耀與你們一同分享! I .

(3)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 i n U. v.

(4) 摘要 當受虐婦女欲尋求協助時,初始多以非正式支持網絡為主要求助管道,其 中,家庭支持為最具情感性與義務性之協助。援此,本研究先瞭解臺灣受虐婦女 家庭支持的經驗,從而分析影響受虐婦女家庭支持的原因,並以質性研究深入訪 談七位受虐婦女,運用復元觀點於此問題向度,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依受虐婦女獲得的家庭支持功能類型,整理發現情緒性支持為三種功能 類型中最重要的一種;資訊性支持中家人最常以「提供想法與建議」做為支持的 方式,顯見婦女需要與信任的支持者討論行動策略;工具性支持則為三種功能型 態中,最實質可視的協助。. 立. 政 治 大. 二、影響家庭支持型態因素,前人研究多以負向特質描述受虐婦女,本研究. ‧ 國. 學. 從微視層面觀點發現除了兩樣被動面特質外,受虐婦女有相當多正向主動面特 質;此外,受虐婦女其主要支持者的個人特質,主要為「船錨」的角色,提供婦. ‧. 女一種歸屬感,帶給婦女穩定與安定的力量。中介層面觀點探究家庭系統、家庭. y. Nat. sit. 互動關係與家庭權力關係,研究發現「長輩」或「手足」為受虐婦女的主要支持. n. al. er. io. 者,且手足排行序會影響誰成為婦女的主要家庭支持者。此外,家中掌權者多為. i n U. v. 主要支持者,其同時會影響其他家庭成員提供支持多寡,及影響受虐婦女因應暴. Ch. engchi. 力的態度;在家庭權力關係中:1)「婦女為家庭位階最低者,而支持者為家庭位 階最高者」 ,其之間的權力關係差距最大;2)「同一位階或位階接近者」 ,因彼此 間緊密的親情情感,成為時常頻繁聯繫的家庭成員,因此亦能成為婦女的主要支 持者;同時受虐婦女均自覺於原生家庭中的權力位階為最低或者相對較低。鉅視 層面探討扭曲與偏頗的價值觀念會負面影響受虐婦女其家人提供支持的意願,且 結果發現這些負面影響主要為婆婆的回應方式與想法;正面影響除了有正面加強 作用外,亦可能扭轉婦女自身負面的傳統觀念,協助受虐婦女走出暴力情境。 三、本研究依據受虐婦女於復元統合模式之復元指標達成的數量,將受訪者 劃分為完全復元型、半復元型與初學型,並發現家庭支持對受虐婦女正面影響的 III .

(5) 主要效應,為促使受虐婦女前往復元道路邁進的動力因子;同時具有舒緩受虐婦 女生活壓力之負面排除的緩衝效應。 本研究深入探討臺灣受虐婦女家庭支持之功能、影響家庭支持的因素,及家 庭支持促進復元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家庭支持的作用對於受虐婦女而言,是能 夠促使其復元的重要力量之一,研究成果能夠對目前協助受虐婦女復元的工作提 供參考依據,以作為臺灣受虐婦女復元之本土經驗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 i n U. v.

(6) Abstract When abused women seek help, the main way is informal support network at first, in the meanwhile, the family support is the most emotional and responsible support. Therefor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experience of abused women obtained the family support in Taiwan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family support for abused women. This study adopted Nature research to in-depth interview seven abused women and then used Recove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 政 治 大. 1.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in this study, the emotional support is the most. 立. important among three type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family support. In the information. ‧ 國. 學. support, the family often adopt “providing ideas and suggestions" as supports for abused women. This indicates that abused women need to discuss the action strategies. ‧. with reliance supporters. The instrumental support is the most substantial and visible. y. Nat. io. sit. support among all types of the function.. n. al. er. 2. When discussing the causes of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support states, many. i n U. v. researchers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of abused women based on negative traits. In this. Ch. engchi. study, the results on the micro-level showed that abused women had not only two passive traits but also many positive traits. Besides, the main supporter of abused women played a role as “anchor", and he/she provide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abused women for the stable and peace power. On the meso-level,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family system, family interaction and familial power rel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lder" or “sibling" would be the main supporter, and “birth order" would affect the person becoming abused women's main supporter. In addition, the power holders in a family were mostly the main supporters; moreover, they would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support from other family members and the V .

(7) attitude of abused women to cope with the violence. For familial power relations: 1) “Abused women were the lowest family hierarchy; the supporters were the highest family hierarchy”.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wer 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hierarchies was largest. 2) “Abused women and the supporters were the same or close family hierarchy”. Because of the close ki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frequently contacting to each other, the supporters would also be the main supporters. Furthermore, abused women became conscious that their family hierarchies were the lowest or the lower hierarchy in the original family. On the macro-level, this study discussed that the. 政 治 大 willing to provide suppor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were 立. distorted and biased values would b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at if the family were. mostly obtained from the mother-in-law’s responses and thoughts. The positive. ‧ 國. 學. influence would b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 and could reverse the negative and. ‧.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the abused women, and it would help abused women to leave. sit. y. Nat. violence situations.. io. er. 3. According to the recovery target of the Unity Model of Recovery which abused women achieved, the respondents were divided into full-recovery,. al. n. v i n C h The results indicated semi-recovery and novitiate recovery. that the main effect of the engchi U. positive influence from the family support to abused women was the power factor to promote abused women toward the recovery. The positive influence could also mitigate abused women's life stress and be the buffer effect to obviate the negatives. This study deeply discussed the function of the family support for abused women, the causes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family support 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 family support promoting abused women to the recove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mily support was the important power for abused women to recovery.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are to provide the conference for the recovery work of abused women and the local experiences of the recovery of abused women in Taiwan. VI .

(8) 目錄 謝誌................................................................................................................................ I 摘要.............................................................................................................................. III Abstract ......................................................................................................................... V 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婚姻暴力的定義與影響........................................................................ 7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內涵.................................................................................. 12 第三節 家庭支持的內涵、型態與影響.......................................................... 15 第四節 影響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的理論觀點.............................................. 22 第五節 復元觀點..............................................................................................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選擇.................................................................. 37 第二節 選樣策略與研究工具.......................................................................... 38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41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嚴謹度......................................................................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7 第一節 受訪對象與基本資料分析.................................................................. 47 第二節 家庭支持的內涵.................................................................................. 54 第三節 影響家庭支持型態的原因.................................................................. 66 第四節 家庭支持促進復元..............................................................................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貢獻........................................................................ 124 參考文獻.................................................................................................................... 127 附錄一........................................................................................................................ 13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 i n U. v.

(9) 表目錄 婚姻暴力定義的概念分類 ............................................................................... 9 社會支持功能類型的區分方式 ..................................................................... 14 家庭支持之功能類型分類 ............................................................................. 18 家庭支持的型態 ............................................................................................. 19 封閉與開放系統的差異 ................................................................................. 25 優勢觀點之相關概念與內涵 ......................................................................... 28 復元的定義 ..................................................................................................... 31 受暴婦女的復元層次與因應策略 ................................................................. 32 訪談摘要 ......................................................................................................... 40 受訪者基本資料 ............................................................................................. 52 受訪者婚姻與受暴背景 ................................................................................. 54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家庭支持的功能類屬表 ................................................. 66 微視層面影響家庭支持原因的類屬表 ......................................................... 75 受訪者的家庭支持脈絡 ................................................................................. 88 鉅視層面影響家庭支持原因的類屬表 ......................................................... 93 家庭支持作用的類屬表 ................................................................................. 98 復元結果指標 ............................................................................................... 107 受虐婦女整體家庭支持與復元樣貌 ........................................................... 1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5 表 2-6 表 2-7 表 2-8 表 2-9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Ch. engchi. VIII . i n U. v.

(10) 圖目錄 圖 2-1 缺乏社會支持與婦女受虐的惡性循環 ......................................................... 15 圖 2-2 優勢觀點的三大本質 ..................................................................................... 28 圖 2-3 復元統合之模式—追求生活範疇之自主性 ................................................. 35 圖 2-4 研究架構 ......................................................................................................... 37 圖 4-1 紫羅蘭家庭權力關係圖 ................................................................................. 77 圖 4-2 瑪格莉特家庭權力關係圖 ............................................................................. 78 圖 4-3 扶桑花家庭權力關係圖 ................................................................................. 79 圖 4-4 桔梗家庭權力關係圖 ..................................................................................... 81 圖 4-5 水仙家庭權力關係圖 ..................................................................................... 82 圖 4-6 牽牛花家庭權力關係圖 ................................................................................. 84 圖 4-7 野百合家庭權力關係圖 ................................................................................. 85 圖 4-8 中介研究成果流程分析圖 ............................................................................. 87 圖 4-9 七位受訪者復元的相對位置圖 ................................................................... 108 圖 4-10 完全復元型婦女之復元圖型 ..................................................................... 110 圖 4-11 半復元型婦女之復元圖型 ......................................................................... 112 圖 4-12 初學型婦女之復元圖型 ............................................................................. 113.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 政 治 大. Ch. engchi. IX . i n U. v.

(11)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 i n U. v.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報章雜誌或新聞媒體報導,時常看到現今社會當中存在著令人怵目驚心的婚 姻暴力事件,由於婚姻暴力通常發生在私領域當中,且具有高度隱私的特性,所 以婚姻暴力的現象一直被視為是家務事。其實婚姻暴力長久以來不論於臺灣或國 外,係一直不斷發生的問題。英國過往曾採用「拇指法則(rule of thumb)」,即允 許男性使用不超過拇指圓周粗的棍棒毆打其妻子;在早期美國亦然,認為丈夫對. 治 政 大 夫對妻懲戒權之判決(彭淑華、張英陣、韋淑娟、游美貴、蘇慧雯譯,1999);反 立 妻子合理的懲罰是被允許的,直到 1871 年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才首度促成廢除. 觀臺灣過去傳統社會中,若發生婚姻暴力事件,眾人多半會認為「家家有本難念. ‧ 國. 學. 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不願干涉他人隱私;臺灣直至 1998 年 5 月 28 日. y. Nat. 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係需要公權力的介入。. ‧. 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才象徵家庭暴力不再是個人隱私,轉變成. er. io. sit. 在美國,家庭暴力所造成的傷害為 15-44 歲女性受傷的主要原因(Dwyer, Smokowski, Bricout & Wodarski, 1996),根據一項針對全國性婦女的受暴調查(the. al. n. v i n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50 萬名婦女曾遭受現任或 C hSurvey)顯示,約有 engchi U 前任配偶、同居伴侶、約會對象攻擊;再者,由於許多受虐婦女係重複受虐,因 此更精確的受虐次數為 480 萬人次(Tjaden & Thoennes, 2000),這顯示出親密伴侶 暴力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議題。根據美國與加拿大全國調查研究顯示,高達 11%的 已婚婦女曾遭受婚姻暴力(潘淑滿,2007);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更推估,有 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曾遭受家庭暴力之經驗(潘淑滿,2007),由此可見親密暴力的 普遍性與嚴重性。 反觀臺灣,2002 年王麗容進行的「台灣地區婚姻暴力問題之調查研究」 ,研 究結果顯示台灣女性遭受婚暴比率為 18.68%,而以終身盛行率而言,6.6%女性 一生中有可能遭遇配偶或伴侶的肢體暴力(內政部,2011)。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 1 .

(13) 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資料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中,以 「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類型」的通報案件最多,共計有五萬九千餘起通報 案件,佔所有家庭暴力類型中的五成七以上;其他家庭暴力類型中,第二多者為 「兒少保護類型」 ,共計有兩萬兩千餘起通報案件,僅佔二成一,因此可發現「婚 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類型」高出其他類型相當多(內政部,2010)。2009 年「婚 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類型」的被害人性別統計顯示,90%的被害人為女性, 僅 9%的被害人為男性1(內政部,2009)。上述文獻與數據可發現,即使物換星移, 經歷不同的時空背景,仍可看見婚姻暴力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多數婚姻暴力中的. 治 政 大 其次,從社會支持中得到的情緒支持、實質的幫助、訊息上的協助,對個人 立. 被害人是女性,再再突顯出受虐婦女議題之普遍性。. 是否有能力處理壓力具有緩衝效應,也可緩和壓力對健康的影響(王昭萍,2010;. ‧ 國. 學. 井敏珠,1991),世界衛生組織在 2005 年針對 10 個國家約 2 萬 4 千名婦女的一. ‧. 項研究數據顯示,有 50%至 95%的婦女曾在親密關係中遭受身體虐待,然而卻. y. Nat. 從未向警察、非政府組織或庇護所尋求幫助(內政部,2011)。國內外研究成果均. er. io. sit. 顯示,當女性遭受婚姻暴力,往往會先運用身邊的非正式支持網絡(Bowker, 1984;Dobash & Dobash, 1979),且娘家及婆家等家庭支持為首要的求助對象。. al. n. v i n 總結上述,受虐婦女在受虐的第一時間會運用較親近的個人資源,但是對於受虐 Ch engchi U. 婦女是否會繼續求助相同的支援管道,則端視其是否受到正向的回應與協助。當 受虐婦女所運用的非正式支持系統無法繼續提供適當的支持時,此時受虐婦女才 會決定運用正式支持系統,根據周月清(1994)的研究指出,受虐婦女在一開始求 助正式支持系統的態度,主要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或是因為非正式支持 系統無法發揮功能時,才開始運用正式支持系統。這也顯示出多數受虐婦女仍然 對於「法入家門」的正式支持管道是抱持著卻步的心態。援此,受虐婦女求助家 庭支持之經驗與感受便是一重要之研究課題。                                                           1   另 1%的被害人性別不詳。  2 .

(14)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鑑於筆者對於受虐婦女議題的興趣,於研究所實習選擇家庭暴力被害人之領 域,實習過程中曾參與一個受虐婦女的團體,當團體探討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其家 庭支持經驗議題時,感受到多數的團體成員對於家庭支持有許多內心糾葛與複雜 情感,例如:團體成員於原生家庭中權力位階較低,或此段婚姻係不被親友所祝 福時,家庭便對家暴事件知情但漠視甚至選擇不支持之態度,此時,團體成員對 於尋求家庭支持之渴望與家庭給予的回應便顯示出極大反差。有鑑於此,引發筆 者對於受虐婦女家庭支持之關懷;再者,回顧文獻發現非正式支持網絡係多數受. 政 治 大 團的支持等;而非正式支持網絡中家庭支持最具情感性與義務性協助之性質,因 立 虐婦女最先使用的求助管道,網絡來源包含家人、朋友、親戚、鄰居、宗教或社. ‧ 國. 學. 此,本研究將著重於受虐婦女尋求家庭支持之探討。. 社會支持可以提高受虐婦女個人生活適應力,對身心適應有正向效果(陳源. ‧. 湖,1998),能改寫其負向生活經驗,從創傷中復原(王昭萍,2010)。再者,社會. sit. y. Nat. 支持是受虐婦女決定是否離開受暴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Hoff, 1990);張妙如. al. er. io. (2006)的研究發現,娘家家人的支持將影響受虐婦女因應施虐者暴力的方式;陳. v. n. 源湖(1998)的研究亦發現,受虐婦女最先求助之對象以非正式社會支持的網絡成. Ch. engchi. i n U. 員為先,且以娘家親友所提供的社會支持為較高;另有研究顯示,親人的回應往 往是受虐婦女的支持力量(黃一秀,2000),總結上述之研究成果,家庭支持與否 及其態度,將明顯影響受虐婦女因應暴力的方式。 回顧國內文獻,與家庭暴力相關議題之研究相當豐富,但近年大多探討家庭 暴力防治法規、家庭暴力防治網絡之運作、專業社會工作人力於暴力防治體系之 角色、加害人處遇以及受虐婦女持續留在加害人身邊或是獨立自主的後續生活適 應等面向,反觀與受虐婦女其社會支持直接相關之研究數量則相對較少,並且著 眼於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之研究更少。周月清(1994)研究之「臺灣受虐婦女社會 支持探討之研究」,係從正式與非正式支持各種面向探究臺灣受虐婦女的支持情. 3 .

(15) 況,研究發現非正式支持系統為大多數臺灣受虐婦女第一時間會尋求的協助對 象。其他對於受虐婦女社會支持之碩士論文包含:「受虐婦女與其非正式社會支 持系統互動經驗之探討」(宋賢儀,1998),其發現受虐婦女與娘家家人互動經驗 大致可區分為積極提供協助、同情婦女處境但無協助、指責受虐婦女三種情況;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求助歷程之探討」(黃一秀,2000),黃一秀發現受虐婦女於 求助初期,除了婆家親人外,受虐婦女最常求助的就是娘家親人,婆家親人多以 負向回應為主,而娘家親人則以情緒支持為主;「高雄縣市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生 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陳源湖,1998)以質量混合的研究方法,. 治 政 大 成員為先,且最滿意娘家親友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婚暴婦女的社會支持及其自 立. 其發現受虐婦女最先求助之對象以本身兄弟姊妹及朋友等「非正式性社會支持」. 我評價的關係探討」(王招萍,2010),此研究以量化研究發現婚暴婦女對自我有. ‧ 國. 學. 負向概念,但婚暴婦女的社會支持度越高,自我評價越高。以上研究多對於受虐. ‧. 婦女其非正式支持的經驗進行討論與深究;然而,並未對家庭支持如何促進其復. y. Nat. 元進行深入研究,據此,本研究將聚焦於非正式支持中最具有義務協助的家庭支. er. io. sit. 持做為探討範圍,以探索不同支持型態的家庭支持對於受虐婦女在復元的過程與 結果中之影響及關係為何。. al. n. v i n 復元與優勢觀點特別著重於非正式支持網絡的運用(宋麗玉、施教裕, Ch engchi U. 2009),又,復元的三大基石為:症狀減緩、心理能量與家庭支持;而本篇研究 主要著眼於受虐婦女之家庭支持,因此將選擇復元觀點作為探討的依據,探索家 庭支持如何促成受虐婦女復元之歷程。復元觀點(Recovery & Resilience)於 1980 年代所提出,並廣泛運用於精神障礙領域(宋麗玉,2005)。在臺灣,復元與優勢 觀點之推動係以婚姻暴力實務工作領域為起始(宋麗玉、施教裕、顏玉如、張錦 麗,2006),其後復元與優勢觀點也在高風險家庭服務領域(施教裕、宋麗玉,2006) 與精神復健等領域逐漸開展;其他對象及領域的運用,亦包含青少年領域(陳欣 愉,2009;蔡杰伶,2009;沈天勇,2008;林文婷,2007;林冠馨,2006)、早 期療育(余香靜,2009;楊廣文,2009)、單親議題(胡韶玲,2004;陳若喬,2000) 4 .

(16) 與老人長期照顧(吳竹芸,2009)等研究與應用。相較於國內,國外對於優勢觀點 的運用則相當廣泛,除了針對優勢觀點的基本理念、應用做說明以及實際操作的 探討外(Saleebey, 2009),亦應用於各領域的社會服務方案當中,如情緒適應障礙 青少年及其家庭處遇、就業媒合計畫、藥物濫用與受刑人的復健等服務領域(引 自 Saleebey, 2009),以及心理衛生(Patterson, 2004)、同志(Tully,2001)、遊民 (Thrasher & Mowbray, 1995)、受暴婦女(Black, 2003)、遭受性虐待兒童(Anderson, 1997)、多元文化(Hamilton, 2003)與老人(Perkins & Tice, 1995)等多面向的研究領 域。. 治 政 大 果顯示優點個管模式對於受暴婦女能夠產生正向的助益(宋麗玉等人,2006),但 立 至於本研究所關注的受虐婦女領域部份,在臺灣已有明確的評估研究,且結. 尚未針對家庭支持如何促進受虐婦女復元加以探討,相關主題的碩博士論文(曾. ‧ 國. 學. 月娥,2007;郭貴蘭,2006;張妙如,2006)亦未聚焦於家庭支持與促進復元之. ‧. 關係加以探討,因此,本研究將運用復元觀點,探討婚姻暴力中家庭支持如何促. y. Nat. 進受虐婦女復元的過程與結果。. er. io. sit.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將關注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之經驗與特性, 並希冀運用復元觀點於此問題向度,基於對受虐婦女求助歷程之興趣,且針對與. al. n. v i n 家庭支持網絡成員間的互動,本研究期待透過與受虐婦女的深入訪談,瞭解婦女 Ch engchi U 於復元經驗過程的主觀認知與感受。茲將研究目的暨研究重要性列舉於下: 一、了解台灣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之樣貌。 二、從微視、中介與鉅視層面,探討影響家庭支持型態之原因。 三、分析不同的家庭支持功能對受虐婦女之復元結果影響為何。 四、透過研究結果瞭解不同家庭支持方式與回應態度,以作為實務社會工作 者提供服務之參考。. 5 .

(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 i n U. v.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婚姻暴力的定義與影響. 壹、婚姻暴力的定義 婚姻暴力此名詞時常與一些用語交互使用,如「配偶虐待」(spousal abuse)、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family violence)、 「親屬暴力」(conjugal violence)、 「妻子虐待」(wife abuse)、 「妻子毆打」(wife battering;wife beating;wife assault)、 「伴侶暴力」(partner abuse)、 「婦女虐待」(woman abuse),以及其他一些用語(彭 淑華等人譯,1999;周月清,1995)。本研究係以受虐婦女之原生家庭與姻親家. 政 治 大. 庭之家庭支持為探討焦點,因此,婚姻關係於本研究中為重要因素,而為使語意. 立. 更符合本研究之意義,將選以「婚姻暴力」(marital violence)為論述之範疇。. ‧ 國. 學. 婚姻暴力是家庭暴力類型中的一類,依據時代的推演,臺灣對於婚姻暴力的. ‧. 界定也有所改變,最新根據 2009 年修訂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定義「家庭暴力」 係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為」,而家庭成員範圍則包含. y. Nat. io. sit. 配偶或前配偶、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現為或曾為直. n. al. er. 系血親或直系姻親、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及其未成年子. Ch. i n U. v. 女(內政部,2009)。由上述定義可知,臺灣目前對於親密關係暴力之界定,對象. engchi. 包含婚姻中或已離婚的夫妻、現有或曾有的同居關係之雙方。 在國內,柯麗萍、王佩玲與張錦麗(2005)對於婚姻暴力的定義為「暴力雙方 現有或曾有婚姻關係」 ,但文中亦同意由於晚近家庭結構變遷,對於「家庭」的 定義逐漸改變,因此親密關係的類別可擴及「同居男女朋友、雙方具有共同孩子 者、以及其他親密關係,包含同志之間的虐待」。 國外學者 Brewster(2002)認為廣義的婚姻暴力係指「目前或過去的親密伴侶 所為的身體攻擊、威脅、情感虐待、言語虐待、騷擾及侮辱等行為」;Kemp 將 婚姻暴力定義為「一種強制的行為型態,必須包括身體上的攻擊或威脅,同時通 常亦伴隨著其他各種型態的控制行為,成人或青少年使用這些行為來對待他們的 7 .

(19) 親密伴侶」(引自彭淑華等人譯,1999);Schecter 和 Ganley(1995)對於婚姻暴力 的定義為「一種攻擊與強制行為的型態,包括身體的、性方面的、心理上的攻擊, 以及經濟上的強制,由成年人或青少年對其親密伴侶所採取的行為」;周月清 (1995)指出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家庭服務中心定義家庭暴力為「發生在一個女人被 其住在一起、曾住在一起,或有特殊關係的男人不適當的對待,而此種關係起於 彼此間的緊張、不同看法或衝突。此種虐待可能是口語上、情緒上、精神上、性 行為上或身體上的虐待」。前述婚姻暴力之定義可發現,國內外學者對於定義各 有異同,Garner 和 Fagan(1997)認為婚姻暴力定義之差異主要在於「婚姻暴力的. 治 政 義之文獻回顧將以此分類方式為依據(如表 2-1)。 大 立. 關係類型」與「構成暴力行為的性質」這兩個方面的不同,本節對於婚姻暴力定. 婚姻暴力涵蓋的關係類型與暴力類型層面廣泛,本研究將以「婚姻暴力的關. ‧ 國. 學. 係類型」配合研究家庭支持(包含原生家庭與姻親家庭)之主題,進而選擇現有或. ‧. 曾有婚姻關係之受虐婦女為選樣;於「構成暴力類型的性質」層面,本研究將前. n. al. er. io. sit. y. Nat. 述研究者所提出之定義皆納入參考依據,不特定限制暴力之類型。. Ch. engchi. 8 . i n U. v.

(20) 表 2-1 婚姻暴力定義的概念分類 定義與概念 定義的. 概念. 學者 (年代). 分類方式 親密伴侶. 柯麗萍、王佩玲與張錦麗(2005). 目前或過去的親密伴侶. Brewster(2002). 親密伴侶. Kemp(1997)( 引 自 彭 淑 華 等 人. 婚姻暴力的關係 類型. 譯,1999) 現或曾有婚姻關係與約會伴侶. Garner 和 Fagan(1997). 親密伴侶. Schecter 和 Ganley(1995). 政 治 大 心(引自周月清,1995). 現在或曾住在一起,或有特殊關 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家庭服務中 係. 立. 身體、情緒、心理與性虐待. 柯麗萍等人(2005). ‧ 國. 學. 身體暴力、性暴力、言語暴力、 澳 洲 家 庭 暴 力 與 亂 倫 資 源 中 社會暴力、財務暴力、情緒暴 心,以及南澳洲施虐者服務(引. ‧. 身體、精神與性虐待. 黃一秀(2000);張妙如(2006). y. 身體傷害、心理或精神傷害、經 林芬菲(1998). io. sit. 性質. 自周海娟,2001). Nat. 構成暴力類型的. 力、精神暴力、男性優勢. n. al. er. 濟控制與剝削的虐待. i n U. v. 身體、性、心理上的攻擊,以及 Schecter 和 Ganley(1995). Ch. 經濟上的強制. engchi. 身體毆打、性暴力、破壞東西或 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家庭服務中 寵物虐待、精神虐待、情緒虐待 心(引自周月清,1995)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貳、婚姻暴力對受虐婦女的影響 不論國內外研究均可發現婚姻暴力對受虐婦女在許多面向有極大的影響,國 外學者 Wiehe(1998)指出,婚姻暴力對受虐婦女的影響分別為:經濟、身體、心 理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此四個面向之影響;一般而言,婚姻暴力對身體的影響相. 9 .

(21) 當大,嚴重時甚至會喪失生命,但許多受虐婦女則認為生理上所遭受的影響,更 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彭淑華等人譯,1999)。Johnson 和 Ferraro(2000)指出,典型的 心理影響包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以及低自尊。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言, 一般婦女的盛行率為 1.3%~12.3%之間,而受虐婦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 為 31%~84.4%之間(Golding, 1999;引自 Lundy & Grossman, 2001);其他研究亦 有相似的結果,受虐婦女因為受虐的影響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比例通常高於 45%,有些甚至高達 84%(Brewster, 2002),顯見婚姻暴力對於受虐婦女在心理層 面之重大影響。. 治 政 大 增穎,1999),提出婚姻暴力對受虐婦女的影響主要有四個層面,筆者根據此四 立. 而在國內部分,整理部分研究者之看法(伍淑蘭,2006;劉婌齡,2003;陳. 個層面並結合其他學者之看法,簡單說明如下:. ‧ 國. 學. 一、生理層面. ‧. 身體傷害是一般人最顯而易見發現暴力的影響,可能造成各種明顯的外. sit. y. Nat. 傷或腦震盪等傷害,甚至造成身體機能受損或喪生的情況。由於婚姻暴力之. io. er. 施虐形式、受虐婦女因應暴力之反應不一,很難有「典型」的受虐婦女臨床. al. 表徵(周月清,2011),但 Wiehe (1998)從醫療體系發現受虐婦女的傷勢多是. n. v i n Ch 臉部、鼻子或頭顱的瘀傷,以及四肢骨折的傷勢;其他常見的症狀及徵兆如 engchi U 頭痛、睡眠失調、噩夢、沒胃口、暈眩、性功能失調、倦怠、健忘、全身無 力、身體酸痛、不明原因疼痛或婦科疾病等情形(內政部,2004;陳若璋, 1993),這些皆可能是暴力所造成之生理層面的後遺症,可了解受虐事件對 婦女產生健康影響。 二、心理層面 心理層面的傷害相當複雜,需要有長期的協助才能克服,Lundy 和 Grossman(2001)回顧文獻發現家庭暴力對於女性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破壞 力,暴力會使受虐婦女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情感障礙、解離、身心症、. 10 .

(22) 藥物濫用、自殺意念、恐慌、焦慮的風險增加,且受虐婦女在憂鬱、自殺傾 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比例,遠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研究婚姻暴力的學者指出,受虐婦女會產生「受虐婦女症候群」(battered woman syndrome)的心理現象(Walker, 2009)。受虐婦女可能會有憤怒、孤立、 無助、恐懼、自責、挫折、沮喪、自卑、憂鬱、焦慮、不信任、敏感、否認 和懷恨等情緒問題(內政部,2004)。因此,上述提到的多項心理特質顯示出 婚姻暴力對於受虐婦女之影響相當重大。 三、行為層面. 政 治 大 炸期、蜜月期中不斷重複循環(Walker, 2009),使婦女陷入後無力掙脫暴力, 立 婚姻暴力可能造成暴力循環模式的產生,暴力行為被認為在緊張期、爆. ‧ 國. 學. 若夫妻間的互動和相處模式依然沒有調整改變,則可能無法習得有效的行為 改變技巧。婦女受虐情況與因應暴力的能力皆不相同,嚴重時可能產生意圖. ‧. 自殺、意圖殺人、酗酒、藥物濫用、無法專心、虐待子女或動物等行為問題. sit. y. Nat. (內政部,2004)。. al. er. io. 四、社會適應層面. v. n. 受虐婦女持續處於暴力環境之中,形成的心理傷害往往會使受虐婦女的. Ch. engchi. i n U. 社會適應功能降低或喪失。在與施虐者不安的關係中,易使婦女失去許多判 斷,而對人缺乏信任,也可能使受虐婦女產生孤立自己、疏離的人際關係、 親職能力較弱、不易建立信任關係、害怕異性、害怕親密感或反對婚姻等人 際層面的問題(內政部,2004),倘若遭到施虐者的隔離控制,婦女將更顯孤 立無援,無論在安全或個人身心發展方面,均顯不利。. 小結 由上述影響層面可了解婚姻暴力對受虐婦女於身心靈各層面的嚴重性與影 響性,本研究探討這些影響層面並非要弱化受虐婦女的權能感受,而是從客觀的 層面了解受虐婦女面臨婚姻暴力時的處境,以便後續探討家庭支持時,可更切確 11 .

(23) 了解受虐婦女的處境以及需求。事實上,這些受到婚姻暴力的人,不只是倖存者, 更是個令人尊敬的勇士。.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內涵. 婚姻暴力雖然會導致受虐婦女疏離原本的社會關係,並減少受虐婦女自身的 價值意義與尊嚴,然而,若婦女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時,反而可以增強婦女的心 理健康,並且提升自身的因應能力(Coker, Watkins, Smith & Brandt, 2003),據此, 本章節將深入探討社會支持之內涵,以作為了解家庭支持概念之基礎。. 壹、社會支持的定義. 立. 政 治 大. 社會支持在社會科學上受到相當程度之重視,然而,在各研究中對於社會支. ‧ 國. 學. 持之定義亦不盡相同,早期致力於社會支持研究的學者 Caplan(1974)定義社會支. ‧. 持是指,個體面臨壓力情境時,支持系統如家庭、朋友、鄰居與其他團體等可提 供的各種援助與資訊」;Cobb(1976)提出「將社會支持視為資訊,使個體相信與. y. Nat. io. sit. 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被關心、有價值與被尊重,在溝通網絡中有歸屬與互動,而. n. al. er. 減緩個體受壓力的影響」 ;Unger 和 Powell(1980)將社會支持定義為「親人、朋友、. Ch. i n U. v. 鄰居給予實質上的協助或精神上支持的程度」 ;社會支持也可被描述為「一個人. engchi. 藉著正式或非正式的和個人或團體接觸,來獲得安慰、協助和資訊」(Vachon & stylianos, 1988)。Lin(1986)對社會支持進行概念化的整理,分為「社會」和「支 持」兩面向探討,就「社會」面向而言,其認為社會支持隱含個人和社會環境的 連結,包含社區、社會網絡和親密伴侶三個層面;在「支持」面向,則分為工具 性支持與表達性支持兩類(引自宋麗玉,2002)。 根據上述定義大抵可了解,社會支持為多向度的概念,但仍以其基本定義: 「社會支持是人與人之間資源互相交流的過程」為主軸(葉婉真,2008),且依據 社會支持的來源與功能不同而有所區分,以下將就社會支持之來源與功能進行詳 述。 12 .

(24) 貳、社會支持之來源 Caplan(1974)將支持系統的來源分成三類,分別為自然的支持系統、結構性 非正式支持系統與正式支持系統;而 Lambert(1991)界定社會支持的範圍,融合 了上述的三個分類,更簡要的區分社會支持包括非正式支持與正式支持,本研究 也將依據 Lambert(1991)分類方式,進行探討。以下進行簡單說明與介紹: 一、非正式支持(informal support): 初級的社會支持,其沒有特定的組織結構,也非結構安排下所產生的社 會連結,是一種自然的結合,通常是立基於情感性、責任義務性的來源,如. 政 治 大 二、正式支持(formal support): 立. 家人、朋友、親戚、鄰居、宗教或社團等所提供的支持。. ‧ 國. 學. 次級的社會支持,有特定目標的專業機構或組織,憑藉著組織本身的特 質與特殊目標,當個人面臨危機或困難時能夠提供幫忙或協助,如警政司法. ‧. 單位、醫療服務體系與社會工作處遇等。. y. Nat. io. sit. 叁、社會支持之功能. n. al. er. 當個人面臨重大生活壓力時,社會支持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Cobb(1976). Ch. i n U. v. 認為社會支持可以提高個人面對壓力時,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調適能力,社會支. engchi. 持具有生活壓力中的緩和的功能,藍采風(1982)則認為社會支持可成為壓力的緩 衝劑,以協助個人度過壓力引發的危機,進而促進個人有良好的生活適應。因此 不同的社會支持,其功能性具有不同的影響效果。Cobb(1976)將社會支持分為三 類,包含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使個人感受到被關愛;自尊上的支持 (esteem support),個人覺得受到尊重與重視,因此而提升自尊與自我價值感;社 會網絡上的支持(network support),使個人與他人建立連繫的管道,成為互動網 絡中的一員;依據上述三種分類方式,可發現 Cobb 認為社會支持主要是指無形 的、情感上的支持協助,然而,Cobb 的觀點缺乏了物質性的支持;Graven 和 Wellman(1973)則認為社會支持不只包括無形、情感上的支持,也包括了具體、 13 .

(25) 有形的協助(引自周月清,1995)。 而 Caplan(1974)及 Jocobson(1986)將社會支持分為: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訊息性支持(cognitive support),與物質性支持(material support);國內 學者湯麗玉(1991)也有相似的分類方式,將社會支持分為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得到他人的關心、肯定、信任、尊重和賞識等正向情感的表達,使個 體有安全感與信賴感;資訊性支持(information support),獲得他人的想法、意見 與資訊以運用解決問題;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實際接受到的援助與 協助,如物資或經濟。上述三位學者的分類方式大致相同,而 Lin(1986)區分的. 治 政 大 上述的分類(引自宋麗玉,2002)。 立. 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與表達性支持(expressive support)則大抵可包含. 本研究蒐集學者對於社會支持功能形式的分類,各自有其分類方式,將其. ‧ 國. 學. 整理成表 2-2。. io. Jocobson (1986). n. al. 社會支持. 無形的支持 情緒性支持. 功能類型. 有形的支持. 的區分. i n U. 情緒性支持. C h 自尊上的支持 訊息性支持 engchi 物質性支持. Lin(1986). 湯麗玉. y. Cobb(1976). (1991). sit. Nat. (年代). Wellman (1973). Caplan (1974);. er. Graven 和 學者. ‧. 表 2-2 社會支持功能類型的區分方式. 社會網絡的支持. v. 工具性支持 情緒性支持 表達性支持 資訊性支持 工具性支持.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小結 井敏珠(1991)指出,從正式、非正式支持中得到的協助,對個人是否有能力 面對與因應壓力具有緩衝效應,可緩和壓力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引自王昭萍, 2010);據此,有無社會支持,對個人因應生活壓力具有緩衝效應,對婦女遭受 到婚姻暴力而言,是面臨到生活中重大的壓力來源,若能從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 統中獲取足夠的資源與能量,將可使受虐婦女在因應壓力時具有緩衝效應。社會 14 .

(26) 支持不足者,可能會產生負向情緒如憂鬱、焦慮,或精神等症狀(陳惠君、宋麗 玉,2000)。 若從社會支持之功能而言,目前研究多以了解不同的支持來源多提供何種支 持功能(鄭玉蓮,2004;黃一秀,2000;周月清,1995)為主,而較少深究不同的 支持功能會如何影響受虐婦女復元之歷程,也尚未提及不同的支持功能如何促成 婦女復元之歷程;據此,本研究除了分類不同家庭支持的支持功能為何之外,更 重要的是欲探索不同的支持功能會如何影響婦女復元之歷程。 Cazenave 和 Straus(1979)的研究發現,當家庭有嚴重的婚姻暴力時,受虐者. 治 政 大 會隔離與家庭暴力的嚴重性存有強烈的關聯性,社會支持的缺乏(unavailablility) 立 與社會的互動會減少,進而導致社會隔離(social isolation)的情況發生,因此,社. 和不接近性(inaccessibility)將會與受虐形成一個如圖 2-1 所顯示的惡性循環(引自. ‧ 國. 學. 周月清,1995)。援此,為避免受虐婦女形成社會隔離,社會支持便是一重要之. ‧. io. y. sit. Nat. 婦女受虐. n. al. er. 研究課題。. 缺乏社會 支持. Ch. i n U. v. 婦女更自 我隔離. engchi 婦女停留 受虐關係. 圖 2-1 缺乏社會支持與婦女受虐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引自周月清(1995),p118. 第三節. 家庭支持的內涵、型態與影響. 當受虐婦女無法在個人的社會關係中得到有效支持時,才會轉而向專業機構 求助(Dobash & Dobash, 1979),據此,非正式的社會支持關係通常是受虐婦女會. 15 .

(27) 優先運用的求助方式,待此管道已無法有效的支持受虐婦女後,才會選擇使用正 式的社會支持管道。在求助非正式支持的選擇中,許多研究結果均顯示出受虐婦 女會尋求家庭支持(Cavanagh, 1978;引自 Chatzifotiou & Dobash, 2001;周月清, 1994);再者,本研究認為在非正式支持當中,又以家庭支持最具有情感性與責 任義務性質,具有血濃於親的關係,因此,將著重於受虐婦女的家庭支持做為深 入探討。. 壹、家庭支持的內涵 本研究將以第二節所回顧之社會支持概念為基礎,研究焦點放在社會支持中. 政 治 大. 的非正式支持,且以具有血緣或姻親關係之家庭成員支持為主,亦即家庭支持. 立. (family support)面向(引自彭淑華,2005),並採用彭淑華(2005)所定義之家庭支. ‧ 國. 學. 持,將家庭支持來源界定為來自原生家族(文中又以娘家稱之)或夫家家族(文中又 以婆家稱之)所提供之任何形式的協助與支持。. ‧. Bowker(1984)指出婦女求助的對象一開始多是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但隨著. y. Nat. sit. 受虐時間越長,婦女求助於正式支持系統的意願與行動才會增高;周月清(1994). n. al. er. io. 的研究結果指出,僅 25%的受虐婦女會向正式支持系統尋求協助,其原因通常是. i n U. v. 在非正式支持系統已無法提供協助時,如:娘家太遠、有娘家但娘家不管,以及. Ch. engchi. 缺乏娘家協助等三種情況,才轉而向正式支持系統求助,顯見受虐婦女當非正式 支持網絡已無法發揮支持作用時,才會選擇使用正式支持系統。 就受虐婦女求助的對象而言,國外學者 Cavanagh(1978)在其研究中發現,76% 的 受 虐 婦 女 會 向 家 人 求 助 ( 引 自 Chatzifotiou & Dobash, 2001) ; Dobash 和 Dobash(1979)研究指出,受虐婦女認為向父母或是親戚求助比較自然。周月清 (1994)針對臺灣受虐婦女的社會支持進行研究探討,研究亦發現受虐婦女第一次 求助的對象是非正式支持系統(佔 75%),婦女較易向娘家求助,向婆家求助的頻 率位居第二;而其他國內研究者亦有相似的研究結果,當婦女遭受婚姻暴力會優 先尋求家庭支持,並以娘家或婆家家人為主要求助對象(鄭玉蓮,2004;祝韻梅, 16 .

(28) 2002;黃一秀,2000);因此,婆家與娘家家人在受虐婦女求助的歷程中,扮演 相當主要且為第一線的重要角色,援此,本研究將選擇以此兩類型為主的家庭支 持,做為探討之核心。 就求助的經驗而言,Flynn(1977)表示受虐婦女多半仰賴家人和朋友提供情緒 支持;以下將以周月清(1994)、黃一秀(2000)與鄭玉蓮(2004)研究,整理其研究中 發現家庭支持之功能類型,並依據湯麗玉(1991)所提出之分類方式整理,如表 2-3 所示。 目前國研究中,多以正向與負向回應來做為家庭支持功能之分類,但並未細. 治 政 大 研究將探索不同的家庭支持功能對於受虐婦女其復元歷程之影響。 立. 究不同支持功能對於受虐婦女其復元歷程,是否各有不同的影響因素,據此,本.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 i n U. v.

(29) 表 2-3 家庭支持之功能類型分類 向 . 度 . 支 . 正向支持. 負向. 持 . 支  功  持  能  來  獻  源 . 文 . 黃一秀. 娘家. 情緒性支持. 資訊性支持. 提供情緒支持. 影響. 工具性支持. 提 供 解 決 問 題 與虐者商談、與 勸受虐婦女忍 的具體建議. (2000). 婆家商談、陪同 耐、責備受虐 求 助 、 提 供 居 婦女 住、提供經濟支 援、提供社會資 源. 源、陪同求助. 支持陪伴、生活. 生活照顧、經濟 勸和不勸離. 支持接納、生活. 支持、協助寫狀. 護持. 紙. 情緒. 女轉移生活重 心、責備受虐 婦女、表示無 能為力. C h女兒決心脫離 engchi. sit. y. n. al. 訴說受虐、紓解 建議對策、應為. er. io. 婆家. 援、提供社會資 論、勸受虐婦. ‧. (2004). 立. 多忍耐、宿命. 學. 娘家. 表 示 願 意 為 受 口 語 勸 阻 施 虐 勸受虐婦女要. Nat. 鄭玉蓮. 治 政 虐婦女作證 者、提供經濟支 大. 提供情緒支持. ‧ 國. 婆家. i n U. v. 建議忍耐、勸 說為孩子忍 耐、指責、置 身事外. 孩子. 對談頓悟脫離 受虐心境、支持 脫離. 周 月 清 非 正 情緒支持 (1994). 提供可以求助 提 供 住 的 地. 式 支. 專 業 機 構 的 資 方、經濟補助、. 持 系. 料. 夫妻合好協談. 統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18 .

(30) 貳、家庭支持的型態 國內對於家庭支持的回應態度有明確區分的研究並不多,李仰欽(2005)在娘 家對於受虐婦女母職角色的回應態度部分,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支持型態:(1)「正 面的支持」,娘家家人提供實質的協助照顧子女,讓婦女得以獲得喘息的時間, 並在態度面上的支持與認同受虐婦女,給予鼓勵;(2)「負面的支持」 ,將婚姻暴 力問題歸咎於婦女「識人不清」的個人歸因;(3)「冷淡疏離」 ,因娘家家人擔心 遭受施虐者的報復,因此對於受虐婦女採取冷淡疏離的自保態度;(4)「交互衝 突」,娘家家人一方面給予受虐婦女在金錢與托育上的實質協助,另一方面又以 消極的態度勸婦女不要離婚,此兩種正負面的支持型態所交織出的交互衝突。. 政 治 大. 另外,宋賢儀(1998)針對受虐婦女的求助,娘家與婆家親人可能會有的回應. 立. 表 2-4 家庭支持的型態. 意指提供實質協助、情緒支持,協助受虐婦女處理婚姻危 機。此類型的互動關係通常是婦女與娘家親人原本即維持密 切而良好的互動關係。. sit. y. Nat. 積極協助. 家庭支持之內涵. ‧. 家庭支持之態度. 學. ‧ 國. 態度與行為之區分,分別討論如下(如表 2-4):. 消極支持. 家. 責備受害者. al. v i n Ch 素,因此並沒有直接給予任何協助 e n g c h i U ,但也不會責備受虐婦女。 此一類型的互動關係,與「消極支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n. 娘. er. io. 此類型的互動關係是娘家親人同情婦女的處境,但基於某些 因素考量,如觀念上或是娘家親人實質協助能力不足等因. 強烈暗示受虐婦女應為自己所遭遇的暴力負責,並指責受虐 婦女製造出暴力情境,或是以宿命論的觀點要求受虐婦女忍 耐暴力情境。. 態度疏遠,自保 婆 家. 為上. 婆家家人與婦女的關係是由婚姻而來的,因此,較缺乏如娘 家家人般的親密感。在婦女面對暴力時,婆家家人為避免施 虐者的騷擾,態度通常是較疏遠且事不關己的面對態度。. 鼓勵暴力,聯合 由於婆家家人對婦女原本就懷抱不滿之情,因此會有一無意 對付案主. 支持施虐者使用暴力。. 資料來源:整理自宋賢儀(1998). 19 .

(31) 以上兩位研究者區分出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的態度,但較少提及對於不同的 家庭支持態度將如何影響受虐婦女後續行動,也較少提及婦女如何因應此種家庭 支持之態度,以及對於婦女後續的復元歷程有何影響未有更深入的探討,因此, 本研究除分類出家庭支持態度與功能之類別外,更想了解的是受虐婦女會如何因 應與看待不同的家庭支持功能?以及不同的家庭支持功能又將會對於受虐婦女其 復元歷程有何影響?. 叁、家庭支持對受虐婦女之影響 社會支持對於受虐婦女身心狀況影響部分,Coker et al.(2002)為了解社會支. 政 治 大. 持是否可作為減少受虐婦女因暴力所產生的負面心理健康問題的保護因子,並針. 立. 對 1152 名受虐婦女,透過橫斷性研究結果發現,受虐婦女因為暴力會影響其身. ‧ 國. 學. 心狀況貧乏、會產生藥物濫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焦慮、自殺意念等負 面影響,然而,若有高度的社會支持則可顯著降低這些負面影響的情況。Coker. ‧. 等人(2003)針對 191 名遭受親密暴力之婦女,了解社會支持對於受虐婦女其健康. y. Nat. sit. 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高度的情緒支持可減緩親密暴力對受虐婦女健康之損害,. n. al. er. io. 若增加社會和情感支持,可減少受虐婦女在精神與健康之傷害;在社會支持之. i n U. v. 中,又以非正式支持的家人、朋友與同事對受虐婦女之支持更為重要,對於長期. Ch. engchi. 受虐的婦女而言,此種非正式支持對於改善婦女的身心健康有相當大的影響。上 述研究均在在顯示非正式支持對於受虐婦女在面臨婚姻暴力困境時,是相當有助 益的,這表明有效的支持不一定需要制度化或是高度結構化而成,非正式支持網 絡也可有效的減緩受虐婦女所遭受的損害。而在 Thompson et al.(2000)的研究 中,針對 138 名非裔美籍因遭受婚姻暴力而進入醫療體系之受虐婦女進行研究, 此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程度與受虐婦女心理困擾有明顯的負相關。 另一方面,家庭支持對於受虐婦女因應能力與改變的部分,Hoff(1990)提出 社會支持網絡成員表現的態度及信念是影響受虐婦女決定離開受暴情境與否的 重要因素之一;張妙如(2006)的研究提出,娘家家人對於受虐婦女的支持與否, 20 .

(32) 會相對的影響婦女採取何種方式因應施虐者的暴力,尤其當娘家家人採取支持受 虐婦女的態度時,更能夠讓受虐婦女有能量面對受暴困境;另有研究也同樣指 出,娘家家人的回應往往是受虐婦女的支持力量(黃一秀,2000);李仰欽(2005) 針對受虐婦女其母職議題的研究發現,娘家是影響母職角色決策歷程中,最重要 的非正式支持系統;根據這些研究結果發現,家人支持與否的態度,將大大的影 響受虐婦女因應暴力的態度。 從廣泛的面向探討社會支持對於受虐婦女的影響,文獻中多顯示社會支持網 絡的態度與信念是影響受虐婦女的重要因素,且家人對於受虐婦女的支持與否,. 治 政 大 家庭支持是復元的三大基石之一;有鑑於此,本研究將致力於了解不同家庭支持 立. 將會影響受虐婦女的因應暴力方式。依據復元統合模式(宋麗玉、施教裕,2009),. 型態對於受虐婦女有何種不同之影響?以及受虐婦女又是如何看待與因應不同的. ‧ 國. 學. 家庭支持態度?家庭支持係對於受虐婦女復元過程與結果之影響為何?又是甚麼. ‧. 原因會影響家庭支持形成不同的形態(將於第四節探討之)。. sit. y. Nat. 小結. n. al. er. io. 由現有文獻之研究成果發現,受虐婦女在經歷婚姻暴力的困境時,若從旁有. i n U. v. 社會支持的協助,可以減輕不少因為暴力情境所帶來的負面反應與感受,因此社. Ch. engchi. 會支持對婦女而言,如同雪中送炭一般珍貴。文獻發現,受虐婦女在面臨暴力的 第一時間多會選擇向非正式支持網絡成員尋求協助,當中有大部分的婦女會選擇 向家人求助,而網絡中成員的回應,會影響婦女的判斷與決定,實務工作者在與 受虐婦女工作的同時,也會發現經由對婦女的處遇無法減低來自家人對婦女所造 成的壓力(宋賢儀,1998)。是此,了解受虐婦女之家庭支持並與其重要他人工作, 對於提升社會工作者於助人工作上也將有所幫助。再者,本研究相信親屬關係對 於個人的重要性,並肯定家庭支持的情感性與義務性,援此,將著眼於家庭支持 對於受虐婦女之影響內涵。 前人研究有助於肯定家庭支持對受虐婦女的協助,從而了解不同的家庭支持 21 .

(33) 功能與型態;然而,本研究除了欲明白家庭支持樣貌,更重要的是欲了解家庭支 持如何促進受虐婦女復元之結果與過程。由於復元的三大基石為症狀(或壓力)減 緩、心理能量與家庭支持(復元之觀點於本章第五節將有詳細說明),且前述文獻 也肯定家庭支持對於受虐婦女帶來的影響,但目前被探討之研究成果並未對於如 何促進婦女復元多加著墨。據此,本研究嘗試以正向的復元觀點為視角,理解家 庭支持如何促進婦女之復元、婦女對於家庭支持的因應與態度,從而探討家庭支 持帶來的影響與復元結果間的關係。. 政 治 大 Finkelhor(1988)指出,在面對婚姻暴力危機時,婦女選擇求助與否的原因, 立 第四節. 影響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的理論觀點. ‧ 國. 學. 端看受虐婦女與先前網絡成員的互動關係、婦女個人的人格特質,以及當下情形 的不同;因此,可了解婦女求助與否,以及家庭支持是否會出現,與微視的人格. ‧. 特質、中介的家庭關係有關。Dutton(1988)從生態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討論. sit. y. Nat. 受虐婦女無法離開受虐關係之因素,在鉅視層面,女性被社會化所影響,認為女. io. er. 性有責任維持婚姻關係,且婚姻成功的與否,也意味著自己是否為好的女性,女. al. 性的角色係維護婚姻完整以及養育子女成人;在中介層面,女性缺乏社會與經濟. n. v i n Ch 上的資源,因此遭受婚姻暴力時,其毫無選擇的後路,因而導致女性停留在受虐 engchi U 關係之中;微視與個人因素層面,受虐婦女可能在年幼時期是目睹兒,因而相信 受虐是女性婚姻中的一部分(引自周月清,1993)。而在本節中,筆者也將試圖以 生態觀點之架構,了解可能形成不同家庭支持型態與樣貌之原因。 生態觀點強調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認為應將個人置於其生活場域當中, 重視個人的生活經驗、發展時期、生活空間與生態資源分布等,有關個人與環境 的交流活動(鄭麗珍,2002)。探討受虐婦女之家庭支持時,所涵蓋的探討層面亦 包含鉅視的社會觀點,中介的家庭系統、互動關係與家庭權力關係等;以及微視 的個人層面;是此,將選擇生態架構的三個分析層面,以進行相關議題的探討。. 22 .

(34) 壹、微視層面—個體 Brugha(1995)提出發展因素、個人與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來解釋影響社會支 持的程度,在微視層面與「發展因素」、「個人與社會因素」有關。「發展觀點」 認為社會支持係源於「個人內在資源與特質」和「個人的外在環境」兩元素所互 動交織而成,前者即個人自出生開始,內在對於人際關係的感受;後者為個人自 幼外在環境所影響建構而成不同的「人」,此觀點聚焦於個人過去的經驗如何影 響其社會生活。「個人與社會因素」則包含自尊程度、社會性與控制場域,在壓 力情境下,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的交互作用下如何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即 社會關係的成本與效益二者之消長(引自宋麗玉,2002)。分別就受虐婦女與其家. 政 治 大. 人之特質、角色,將簡要說明如下:. 立. ‧ 國. 學. 一、受虐婦女之個人特質. 國外學者 Walker(2009)在其著作中提出受虐婦女有某一些特性,其使用. ‧. 「受虐婦女症候群」來描述這些特質,這些特質包含:(1)低自尊、(2)相信. y. Nat. 受虐關係無法改變、(3)為一位傳統主義者(懷抱傳統家庭價值與性別角色的. er. io. sit. 刻板印象)、(4)認為自己應對施虐者的行為負責、(5)受困於罪惡感,但否認 自己有恐懼與憤怒情緒、(6)受虐婦女看起來是被動的,但卻能掌控環境避. al. n. v i n 免受暴、(7)有嚴重的壓力及身心疾病、(8)運用性來建立親密關係、(9)認為 Ch engchi U. 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解決此困境等九項特質。筆者並非認為受虐婦女皆會 有這些特質,藉以弱化受虐婦女之自我權能感受,但本研究嘗試了解受虐婦 女的個人特質,是如何形成某種家庭支持的關係。 二、受虐婦女家人之角色與行動. 探討受虐婦女之個人特質,並非欲以個人歸因將所有形成的原因歸咎在 受虐婦女之個人特質之上,僅試圖探索之間是否有形成家庭互動與家庭權力 關係的影響因素。相同的,受虐婦女其家人的角色與行動又將如何形成某種 家庭支持型態? Brewster(1999)將受虐婦女親友的角色與行動區分為三大類. 23 .

(35) 型,分別為隔岸觀火者、拯救者與船錨三種角色, 「隔岸觀火者」 :隔岸觀火 者係原本的人格特質所致,其較難與生命中的所有人有密切的聯繫,因此當 受虐婦女向隔岸觀火者求助時,隔岸觀火者會與受虐婦女保持距離;「拯救 者」:扮演的是一個義無反顧,全力幫忙的角色,過度的熱忱、過度的涉入 受虐婦女之生活,幫婦女決定其下一步該怎麼做,這均可能弱化受虐婦女的 權能,使其忘記自己還有力量; 「船錨」 :即是提供一種歸屬感,讓受虐婦女 了解提供支持的家人如同船錨一般,帶給婦女穩定與安定的力量,讓受虐婦 女可以在此種關係中得以安心地療傷復元,重新學習信賴的經驗,找到屬於. 治 政 大 伴受虐婦女,讓受虐婦女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劉慧玉譯, 立 自己的位置,船錨角色以傾聽的方式,了解、接納受虐婦女目前的感受,陪. 1999)。. ‧ 國. 學. 貳、中介層面—家庭關係. ‧. n. al. er. io. 一、家庭系統. sit. Nat. 家庭權力關係,是否影響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之樣貌。. y. 本處將著眼於中介層面的家庭關係,以了解家庭系統、家庭互動關係,以及. Ch. i n U. v. 家庭本身就是一個互動、互相依賴的系統,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系統,. engchi. 皆有一套特殊的家庭規則、權力架構、互動型態與問題解決模式(曾瑞真, 1993)。家庭系統中可區分為多個家庭次系統,如夫妻次系統、親子次系統、 手足次系統等,每個次系統間均存在著界限(boundary),界限的功能則在於 保護各次系統,允許次系統中的成員在不受到不當干擾下執行其功能,但又 使成員與成員間,以及與外界可以相互交流(謝秀芬,2005)。每個家庭將以 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家庭中的成員。是此,本研究將探究不同的家庭系統是否 也將展現出不同的家庭支持型態與樣貌。 就家庭系統的類型而言,可以區分為封閉的系統與開放的系統二類,如 表 2-5 所示: 24 .

(36) 表 2-5 封閉與開放系統的差異 封閉的系統. 開放的系統. 自尊 低 溝通. 高. 間接、不清楚、不明確、不一致、 直接、清楚、明確、一致、鼓勵 妨礙成長. 成長. 隱晦、落伍、不合人性、死板; 規則 成員改變自己的需求以符合既定 的規則,不容許批評. 公開、配合時代、人性化、視需 求而改變規則、可自由表達. 混亂、破壞性、不適當自我價值 合乎實際、適當建設性、自我價 結果 越來越受懷疑、越來越仰仗別人 值越加重要和可信、與自我的關 來決定自我價值. 係越加密切.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引自謝秀芬(2005),p41. 二、家庭互動關係. 立. ‧ 國. 學. 家庭各次系統間透過界限,使次系統中的成員可以完成各自的功能,但 當界限過於模糊或僵化,反而會適得其反,過於模糊的界限使得家庭成員彼. ‧. 此過度親密或干涉,稱之為「過分涉入」(enmeshment),當受虐婦女向此類. sit. y. Nat. 型的家庭求助時,家庭成員則可能出現 Brewster(1999)所分類的「拯救者」. io. er. 角色;而過度僵化的界限,將使得次系統間溝通困難,家庭保護能力受到阻. al. 礙,稱之為「過分疏離」(disengagement)(Minuchin, 1974)。宋賢儀(1998)的. n. v i n Ch 研究即顯示,婦女如果在發生婚姻暴力前,與家人的關係原本是較疏離的, engchi U 那麼在需要協助時,也可能出現求助無門的情況;因此,過分疏離的家庭型 態,成員缺乏對家庭的歸屬感,當受虐婦女的家庭型態屬於此類型時,家庭 將不易提供協助與支持。 家庭互動關係也與原來的情感結構有關,劉瓊瑛(1996)指出,家庭情感 結構是一組無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員藉此建立彼此的互動模式,家庭成 員有固定的關係連結,以發展彼此的互動方式。當受虐婦女面臨婚姻暴力議 題時,會尋求哪位家人的協助?Finkelhor(1988)指出與其先前彼此的互動關係 有關,因此,欲了解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樣貌,也應了解家庭的互動關係與. 25 .

(37) 權力關係,作為了解何以造成家庭支持樣貌之依循脈絡。 三、家庭權力關係 除了家庭互動關係之外,家庭成員在家中的權力關係亦為影響家庭是否 支持的重要因素,Feldman 和 Gehring(1988)研究發現,家庭裡的權力階層是 家庭功能運作的重要環節。而在筆者實習的經驗中亦發現,受虐婦女家庭支 持與其在家庭裡的權力階層有某種連帶關係,如:本來在原生家庭中家庭權 力階層較低的受虐婦女,在面臨婚姻暴力議題時,原生家庭家人較易傾向於 消極或不協助受虐婦女。因此,在本研究中將從受虐婦女在婆家與娘家家庭. 政 治 大. 中的權力位階關係中,了解此關係是否會影響家庭支持之樣貌。. 立. 叁、鉅視層面—社會文化觀點. ‧ 國. 學. 探討婚姻暴力發生的成因時,許多學者會從鉅視層面的社會文化結構做為探. ‧. 討的依據(呂寶靜,1992;陳若璋,1992;潘淑滿,2007),然而,這些社會文化 脈絡背景下的影響因素,如社會價值、社會文化結構、文化規範、傳統文化思維、. y. Nat. io. sit. 父權體制等鉅視層面的框架,不僅影響家庭暴力的成因,也普遍的深植在許多人. n. al. er. 心中,是此,本研究相信鉅視的社會文化觀點,也將影響家人支持的態度。. Ch. i n U. v. 華人社會文化向來注重家庭的和諧、家庭的完整,「家和萬事興」的觀念為. engchi. 許多華人社會所共有的思維,為維繫家庭的和諧,個人的需求則在家庭之後,而 在家庭中「男尊女卑」的階級關係(楊國樞,2002),受到父權文化所鞏固的男性 權威,是相當不利於女性角色的意識形態,若抱持著傳統文化觀念認為「嫁雞隨 雞,嫁狗隨狗」的思維,則是困助受虐婦女的價值枷鎖。 張妙如(2006)的研究發現,傳統觀點的影響下,婚姻暴力發生後婦女向娘家 尋求協助時,娘家家人並非一定支持受虐婦女,若娘家家人受到「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等傳統文化影響,則可能會影響未來婦女求助行動的發展;而黃一 秀(2000)的研究發現婆家家人負面支持的回應,其中包含以傳統「宿命論」的說 法要求婦女忍耐暴力;前述研究都發現家庭支持與每個人心裡的意識形態有很深 26 .

(38) 的關聯性,傳統觀點的意識形態會影響家庭支持的成員在態度、行為,以及與受 虐婦女的互動之上,將可能不利於婦女的求助行為以及家庭支持。. 小結 在本節中,以生態觀點架構,從微視、中介與鉅視層面探討可能影響受虐婦 女其家庭支持之理論,在微視層面從受虐婦女與其家人的特質探討;中介層面以 家庭系統做為主軸,欲了解在研究中家庭系統、家庭互動關係與家庭權力關係是 否會影響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鉅視層面則從傳統文化觀念、意識形態與社會價 值等面向探討。本研究將依據此架構來了解影響受虐婦女其家庭支持態度之原 因。. 第五節.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復元觀點. ‧. 復元,是優勢觀點之相關概念,亦是優勢觀點處遇之終極目標。因此本節將. sit. y. Nat. 從優勢觀點之發展與內涵探討中,了解復元概念以及復元統合模式。並且了解本. io. n. al. er. 研究將探討的家庭支持在於復元歷程中有何重要性。. Ch. 壹、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發展與內涵. engchi. i n U. v. 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自 1980 年代於美國堪薩斯大學社工福利學院 發展出來(宋麗玉等人,2006),優勢觀點的本質乃是三個能源(P、C、R)共同作 用而組成,如圖 2-2 所示(Saleebey, 2009): 1. P 象徵:應許(promise)、可能(possibility)、積極期待(positive expectation)、 潛能(potentials)。 2. C 代表:專精能力(competence)、最大能耐(capacity)、毅力勇氣(courage)。 3. R 意 義 : 復 原 力 (resilience) 、 儲 蓄 (reserve) 、 資 源 (resource) 、 豐 富 (resourcefulness)。. 2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利用 determinant 我 們可以判斷一個 square matrix 是否為 invertible, 也可幫助我們找到一個 invertible matrix 的 inverse, 甚至將聯立方成組的解寫下.

Then, we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θ for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of Algorithm 4.1, by using this algorithm with α = 15 and four different θ to solve a test ex- ample generated as

Numerical results are reported for some convex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s (SOCPs) by solving the un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reformulation of the KKT optimality conditions,

Chen, The semismooth-related properties of a merit function and a descent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vol.. Soares, A new

Particularly, combin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two papers, we may obtain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rit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ϕ p has a better a global convergence and

By exploiting the Cartesian P -properties for a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we show that the class of regularized merit functions provides a global error bound for the solution of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