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3/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3/4)"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

(3/4)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2-H-004-005-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 臧國仁 共同主持人: 蔡琰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 月 26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期中報告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3/4)

計畫類別: ■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4-2412-H-004-005-執行期間:

2005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6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臧國仁(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共同主持人:蔡琰(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李國榮(已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表演 研究所楊雁舒(已畢業);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高世威(已畢業)、戴寧(已 畢業)、李羏(已畢業)、邱子寧、馬克明、李婉琳;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賴 玉釵(博士班)、陳玟錚;政治大學新聞系李威儀、林楚彬、宋育泰(已畢 業)、華婉伶;政治大學廣電系王暉、章元莊;政治大學廣告系龐力耕。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管計畫 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中華民國2006 年 05 月 24 日

(3)

老人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

以「窗口」概念為例

臧國仁(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蔡琰(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

(4)

壹、研究動機及目的 「窗口」概念係後現代敘事學者由電子計算機領域引進,藉此證明其與自 然、社會科學同樣具有揭示新視角以推進知識的力量(馬海良,2002:61)。他 們(敘事學者)指出,敘事學原欲仿效結構主義語言學達到科學嚴謹與技術精準 之研究水準,如語言學者李維史托即認為語言學應是社會科學之「引路學科」, 而法國敘事學者熱內特(G. Gennett)也發展了專用敘事術語。但是其他領域術 語很快匯入敘事學,使得敘事學語彙不但豐富且還加入語言之「隱喻」作用(參 見Kenyon & Randall, 2001 有關敘事譬喻之討論)。

舉例而言,「窗口」(window)在計算機領域原係比喻為操作系統,「它使用 戶能夠同時運行幾個程式,決定屏幕上顯示【的】那個(些)程序,規定它們出 現時的視框的大小。…計算機使用窗口隱喻,其背後的基本意思就是:實際運行 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比屏幕上所能顯示的要多。用戶在同一時間裡只能忙於一個 處理程序 — 也許能看到更多的程序運行;但是決定系統的總體狀態並且使計算 機運行的因素恰恰是若干不同處理程序的同時操作無論看到與否」(斜體由 本文作者增添;引自馬海良,2002: 73)。 而在敘事領域(尤其是老人敘事,見臧國仁、蔡琰,2005b),其文本撰述與 時間再現似亦同樣可以「窗口」概念類比。例如,當記者採訪老人談其生命故事 時(見臧國仁、蔡琰,2005b),老人經歷過的真實故事(老人敘事)應當遠比記 者所能採訪問出者多,而這些由記者所採訪問出的故事又比實際可寫入新聞報導 者多,此乃因記者為了適應新聞寫作的特殊文類結構(蔡琰、臧國仁,1999), 常需順著時序發展而將不同事件重新編排撰寫(敘事學之術語稱此為「再述」

(5)

(restorying),見 Kenyon, 2002; Kenyon, et al., 1999)。 這時候,新聞記者的撰寫方式恰似前述「窗口」譬喻,即從眾多採訪所得決 定寫什麼或如何寫。無論素材有哪些,記者都只能依報導篇幅或時間所限提供少 數閱讀「窗口」以讓讀者窺視新聞敘事背後的真實世界。 實則敘事學理論使用「窗口」概念並非始自電子計算機時代,而是來自亨利 詹姆斯之《一個貴夫人的畫像》:「小說之房不只有一個窗口,而是有千百萬 ─ ─ 許多可能的窗口;每個窗口… 都有一雙眼睛,至少是一幅小型雙筒望眼鏡, 一次又一次作為視察的工具讓使用者得到一個不同於他人的印象。… 站在『小 說之房』窗口旁的『觀察者』就是敘事者。敘事者的首要活動 … 是觀照 … 故 事世界」(引自馬海良,2002:73)。 與這段所引稍有不同之處,在於後現代敘事學者認為敘事者(如記者)經窗 口所觀察到的真實生活雖屬彼此關連(如老人回憶當年從軍故事),再現敘述時 (再述)卻總是順次遞進依序報導(如新聞撰寫必須依時描述事件的發展),但 其內容則不必然依循原述者之結構行進。 因此,「窗口」隱喻似有助於我們面對敘事策略過去較少關注的面向,即話 語論述如何把握同時進行的幾個真實歷程。如新聞報導老人故事時,面對老人生 命中的不同階段,或是順次遞進或是前後重點依序撰述。但無論如何,如何將記 者所觀察到的【老人】生活多個不同經驗轉寫成有限窗口的「報導故事」,一向 是新聞專業訓練中極為重要且困難之處。 延續上述,後現代敘事學者針對「窗口」之質疑與譬喻,不免讓我們想像新 聞報導如何得以把握並描繪真實世界中同時進行的事件。首先,將記者視為是真 實故事世界的觀察者與敘事者此點應無疑義,早在Bird & Dardenne (1988)論述

(6)

即已有此看法(亦可參見Bell, 1994)。然而記者是否也能如上述藉著「窗口」提 供讀者其(記者)所觀看到的世界? 換言之,即便我們認同「故事窗口」的管理人就是記者且認知其「同一時間 裡只能忙於一個處理程序」(見前節所引),但真實世界裡的時間與事件總是不停 往前流動,而文本世界卻常出現事件時間論述之停滯、倒轉、反覆(見臧國仁、 鍾蔚文,1999),記者要如何透過新聞文本的敘述讓讀者看見窗口之位移與情節 流動?而老人生活一旦成為新聞,記者是否也依時間發展順次遞進老人故事? 本次期中報告嘗試就上述問題進行初步探究。延續2005 年有關「老人敘事 與新聞報導」之提案(臧國仁、蔡琰,2005c),試以「窗口」隱喻進行思考,藉 此瞭解記者之老人敘事報導如何透過窗口概念再現真實。 貳、基本文獻討論 本節擬就三方面概述基本臆想及理論背景。首先,本文認為任何新聞報導反 映之真實世界皆是透過文本言說之敘事世界,乃屬使用文字符號透過文學方法所 創造的可能世界,或稱「可然世界」(possible world)。其次,敘事學借用電子計 算機之術語「窗口」隱喻敘事作者(如新聞記者)提供文本視框以操弄所有出現 在讀者眼前的視域,此一概念乃是敘事者(記者)在諸多同時進行之真實事件的 最終選擇,顯示著「應當如是的故事」(見Kenyon, 1996: 26;此二概念係其引自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J. P. Sartre 之言)。從經典敘事學及後現代敘事學理論中,我 們將討論(一)符號所建構的可能的、文本所示之可然世界、(二)窗口如何建 構文本、(三)老人敘事的窗口時間觀。

(7)

一、 新聞報導所反映的「可然世界」

Fisher(見 Cragan & Shields, 1995)曾嘗試整合修辭學與敘事學理論為「敘 事典範」,並提出經典敘事學的五個基本假定,包括:(一)人類乃天生說故事者, (二)所有形式的人類溝通皆可視為故事,(三)透過敘事,人類得以充滿價值 的理據(良好理性)作為相信或行動的基礎,(四)所有人皆天生擁有敘事理性 藉此評估人類溝通,(五)在不斷的再創造過程中,人類對一系列故事進行選擇 並藉以創造真實。 上述Fisher 之敘事典範基本假定奠定了敘事學之基本定位,乃因社會科學過 去極少重視「故事」對人類行為之作用,而敘事典範則認為「故事即人生,人生 即故事」,且「活的愈久,其人生故事(lifestories)可能愈為豐富」(Ravdal, 2002: 30)。如在美國南加大開設此類課程之 Kenyon(2002: 38)曾謂,「說故事並非僅 是日常行事,而是創造自身(Self)之過程,也是藝術工作之核心;沒有故事就 沒有自身」。因此,此類研究的本體論就在觀察說故事者自身與故事間的「關係」, 藉此體驗故事對說故事者的生命意義(有關敘事與生命間的關聯性,可參見 Kenyon & Randall, 2001 的介紹)。

一般敘事論者常認為敘事內涵來自兩個支架,分別為故事與論述(蔡琰, 2000;蔡琰、臧國仁,1999;高辛勇,1987)。較新文獻亦認為,完整故事由三 個層面組成:深層結構(Greimas, 1990)、語義結構(以R. Barthes, T. Todorov, C. Bremond 為代表,見李幼蒸譯,1991;馬海良,2002:177)、論述結構(見Genette, 1980);顯然討論「故事」勢必也要包含對「論述」或「話語/言說」的關注(陳 墇津,1990)。

(8)

如今,敘事學研究早已脫離最初的「結構」疆界,對故事的研究興趣亦已被 話語論述超越。如Barthes 即將歷史看做話語,指出歷史寫作中明顯存有話語手 段,不僅表現在形式並也反映在主題。 實際上,以歷史為話語的概念係由歷史敘事者Hyden White 發展,其針對十 九世紀歷史詳加研究後認為,不同史學家運用不同「情節編排」方式撰述歷史, 包括傳奇、悲劇、喜劇、諷刺文等(馬海良,2002:178-180),所有的思想與意 識實都是「對經驗的『比喻』加工,因此在敘述過去之前,已經隱藏著某種『先 於認知和先於評斷的』形象比喻」。懷特認為,歷史學家「既創造他的分析對象, 也預先決定他將用以解釋那個對象的概念策略的樣式」(引自馬海良,2002: 180),致使歷史想像的各種深層結構必然有著形式基礎。 對海登懷特而言,情節編排、文學操作皆使虛構文學與歷史杜撰間劃上等 號。當敘事學的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排除歷史真相時,海登懷特認為歷史話語分 成兩個層面,分別是「對已經確立為事實的敘述」與「一系列將事實清單轉換為 故事的那些詩歌和修辭成分,其中有提供『情節』的故事體裁模式。事實的本身 不會引起敘事故事部份的衝突,但是情節編排和修辭賦予故事不同的意義應無疑 義」(馬海良,2002:180-183)。 以上質疑實有理論意涵:過去之歷史總是被現在所再現,而對現在來說過去 已經變成他者,只能等待被後人詮釋;過去不會再發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後人之 敘述(林錚譯,2004)。 因此,後現代敘事學者也認為「話語(如寫作、再現、符號)與實在間必然 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任何符號或再現都不能讓我們看到真實或『鉤住真實』」 (馬海良,2002:183)。同理,一旦將新聞報導看成是歷史般的話語,新聞即如

(9)

歷史而無法避免符號形式與內涵窠臼,導致讀者難以從敘事符號傳遞的概念直接 進入真實世界,最多僅能說是進入符號所指涉的世界(即「符號真實」,見臧國 仁,1999:第二章)。 從後現代主義的視角觀之,歷史紀撰是透過各種有趣故事而編織的「網」(類 似人類學家Geertz(1973)所稱的「意義之網」(web of significance)),結網過 程中迭被各種敘事模式與隱喻置換所支配;若要超越這種符號表意之現象,則需 對文字符號所創出的世界觀念有所不同理解。 如馬海良(2002)指出,針對「可然世界」的主題,人的語言「行為力量很 弱,能給我們的人類事物帶來一些變化,但是並不能創造一個存在於並獨立地進 行於語言和其他一切再現形式之外的實在世界。人類的語言只能夠創造和產生 『可然世界』」(馬海良,2002:184)。換言之,可然世界由人類建構,乃是約定 成俗,是我們能夠談論、想像、假設、相信、或期望之誤。 相對於實際(真實)世界,它是實際/將會/現在/存在或發生之事,由個 別實體組成,且「…是由各種特定的總體性限制組成的的宏大結構,這些限制決 定了可然世界的『總體秩序』以及那個世界裡的存在和行動條件」(馬海良,2002: 185)。 馬海良(2002)亦指出,透過文學之世界觀所示,從「可然世界」1角度觀 之實無須將歷史與虛構等同,但可從三方面區別歷史話語與虛構話語:真值狀 況、言內表現特點、目標。另者,面對後現代主義挑戰,敘事者可從語義、語用 層面而不從形式層面(敘事和詩歌手法)確定歷史與虛構之差異。為了回應後結 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對敘事理論的挑戰,敘事應在可然世界理論框架內重新審視 1 參閱該書第三章「電腦時代的敘事學:計算機、隱喻和敘事」pp. 61-88、第七章「虛構敘事與 歷史敘事:迎接後現代主義的挑戰」pp. 177-202。

(10)

虛構敘事與歷史敘事的關係。 而就新聞寫作而言,其真值狀況、言內表現特點、目標三項的確可使其脫離 虛構之圍欄。然而新聞紀實故事與虛構故事在藉由符號創造的文本不僅「形式外 觀」一樣(如可寫作成「倒寶塔」形式),且其語義可以操作,在語用層面更可 以透過「窗口」展示新聞故事,使「言內表現」與虛構創作相差無幾。 針對紀實歷史寫作和新聞寫作這種形式相似現象,後現代主義歷史敘事學者 懷特解釋(馬海良,2002):重構歷史並不是重新創造實際的過去,而是重新創 造「可然的過去2」。根據後現代歷史敘事,虛構世界與歷史世界必然都不完整。 建構完整的可然世界需要撰寫篇幅無限的文本,乃非人力所能完成。 因此,如果虛構和歷史的可然世界無法完整,那麼他們的宏觀結構與普遍特 徵就是斷點。不過,斷點的分布、特點、作用卻使虛構與歷史顯示了根本差異。 基於審美和語義因素,虛構敘事在敘事不完整的空缺中出產了象徵、想像,而歷 史事實與斷點之間則進行了各種可信與否的推測,如「也許」、「有可能」、「按想」、 「很可能」、「幾乎可以肯定」等各種推測可靠性的語句3(馬海良,2002: 188-191)。因而從可然世界語意學觀點看,歷史是對過去的重構。同理,新聞重 構真實事件理當不是重新創造實際的過去,而是重新創造可然的過去。 依據「可然世界」理論,敘事的語義世界可分為「事實的王國」和「可然世 界」;前者指文本的實際世界,人物和事件均需有確實記載。可然世界則由人物 2 馬海良(2002)認為,「可然世界」(possible words)一詞借自語言哲學和形式語意學,基本上

有「可信的」意思,同義字包括achievable, attainable, doable, feasible, practicable, realizable, viable, workable , 相 關 字 則 有 practical, reasonable, sensible; likely, probable; acceptable, believable, conceivable, creditable, plausible; available, usable。在戲劇文學上,possible, probable, plausible經 常同時出現,probable 具像事實的、大概、可能的意思,而plausible指看來值得相信且值得接受 為真,或值得接受為合理之意。 3 作者所引述其他文獻所舉例之相關文字尚有:也許、或許、有可能、不可能、按想、根據歷史、 幾乎可以肯定、不妨這樣猜想、很可能、我們可能會想、知道得不是很清楚、純屬推測。這些 字詞代表斷點和歷史事件間可進行各種可信推測,暗示了被推測的事實其實並沒有被視為肯定 事實,確有一定的可然性。詳見p. 188-190。

(11)

的精神活動創造,即知識、願望、義務、預想、目標和計畫等可顯示人物具有實 際化、或具有轉變成確實事件潛力的語義世界。另一方面,假設、夢想、幻覺和 嵌入虛構情景也構成文本的可然世界。

Kenyon & Randall(2001)引述其他敘事學者之語則認為,「事實」較與故事 之外在社會及結構層面有關,而「可然」則涉及了生命的變化與新意,因再述而 可隨時變更,表達出講述者在不同時間所選擇之不同主題與內容。換言之,講述 者會因講述對象不同、講述時間不同而變化故事情節,顯現各種「如果…我就…」 的情感異動。

設若我們依據Fisher 敘事典範(Craig & Shield,1995)和懷特之歷史敘事觀 點(馬海良,2002)而將撰述老人新聞的記者視為是「敘事者」,並視新聞為歷 史敘事,則在新聞不斷再創造(再述)過程中,記者要對一系列歷史性故事或同 時間發生故事進行選擇,透過符號再現歷史故事。是否新聞文本當可出現「事實」 和「可然」兩個敘事世界?而窗口即為新聞敘事之恰當隱喻? (二)觀照世界的窗口 如前所述,敘事學的「窗口」隱喻不僅講述著敘事者如何在「小說之房」向 外觀照並描述真實世界,另一方面,窗口也應是閱讀文本的讀者藉其所描述景致 以理解世界的視框。 如前所述,「窗口」在計算機領域原是比喻操作系統,能使用戶同時運行幾 個程式並決定屏幕上顯示那個(些)程序,且還規定其出現時的視框大小。窗口 的隱喻不論是在小說/虛構敘事領域、在計算機領域、在具有歷史真實的新聞撰 述領域,都類比著「所寫」、「所見」。

(12)

計算機領域使用窗口隱喻之背後另個基本意涵,則指實際運行者在任何時候 都比屏幕上所能顯示的要多,且用戶在同一時間只能忙於一個處理程序 — 即使 窗口允許使用者看到更多程序運行,但決定系統的總體狀態並使計算機運行的因 素恰是若干無論看到與否都在同時操作的不同處理程序。 同理,新聞記者真正採訪到的故事必然多於其文本故事,而無論故事豐厚程 度則新聞故事的撰寫仍得一次處理一個撰述段落,且段落之間需有脈絡以顯示整 篇新聞故事的總體狀態。換句話說,記者需要規劃、處理「窗口」的出現「秩序 (時間)」與出現「視框(尺寸)」以使文本故事接近真實並能被閱讀與理解真相。 關鍵之處則在於任一文本之窗口數量取決於情節分枝的數量。如馬海良 (2002)舉例,伊索寓言「狐狸與烏鴉」之故事中始終「見到」烏鴉,原因在於 此單一情節透過其窗口結構只需提供一個窗口即能滿足故事之再現。另如歐亨利 著名故事「麥琪的禮物」則需兩個窗口來滿足故事再現,包括:吉姆賣掉手錶為 老婆黛拉購買髮飾、老婆賣掉長髮為老公買錶鍊。依此二例馬海良(2002)指出, 敘事的窗口數量與主要人物的多少及敘事捕捉的生活片段寬廣程度皆成正比。 總之,敘事窗口以實際再現方式不斷將讀者帶到新的「此時此地」(此一名 稱之使用見臧國仁、蔡琰,2005),喚起第二條故事線索使之成為故事主線或外 圍敘述,也使故事行進或停留在特定時空指涉點。根據馬海良(2002: 76-77),「窗 口管理」類型有: (一) 有時伴隨嵌入窗口的單窗口敘事:敘事圍繞一個中心人物,如 大部分第一人稱敘事。 (二) 移動次數最少的多窗口敘事:如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陀斯妥也

(13)

夫斯基、巴爾札克等許多保持連續感全景式小說。 (三) 有限但移動頻繁的分離窗口敘事:在兩條或更多故事線索之中 往來穿梭,呈現為許多連載式片段。 (四) 有許多小窗口的敘事:相似於電影蒙太奇,人物生活分割為許 多聚焦於不同時地的自我封閉的描寫。 (五) 將平行的情節線索系統地呈現為嵌入敘事的敘事:對新上場人 物撥回敘事時鐘並通過敘事者聲音來講述。 (六) 同時打開若干視窗的敘事:如報紙版面將情節的平行線索放在 分開的欄目或框,書頁成為故事世界的地圖。 (七) 可配置視窗的敘事:電子文本讓用戶決定出現於螢幕的窗口數 量和大小;超文本小說亦同。 一般而言,講故事需將窗口移動於情節線,如講人物甲之事件後撥回時鐘, 再講同時發生的人物乙的故事。當然,一個故事也可能需要開設許多窗口,先講 人物甲與乙在A 場景後始講甲與丙在 B 場景(或丙與丁在C場景)。此時我們發 現馬海良(2002)文獻中所述之敘事窗口似有兩處疑點。 首先,馬海良(2002)指出窗口類型包括「移動窗口」(指焦點置於人物並 隨人物之時空移動、「靜態窗口」(指窗口固定於特定場面,對此恆定空間內的人 物往來做紀錄。但依Zettle 文獻(廖祥雄譯,1994)可知,此兩者在轉換時空情 境時不僅需要交代情節或人物,尚須處理故事時間、空間在文本中被安置的狀 態;窗口可作為窺視故事的場景,更需功能性地顯示每個窗口間的轉換與聯繫。 其次,窗口除了展示人物、事件之情節,必也牽涉時間概念。如根據定義,

(14)

「一個窗口就是一個敘事單位,其顯示範圍是敘事記錄裝置在特定時間內跟蹤某 物或聚焦某地時,文本世界一次所能『攝入』的內容。窗口內容的演化必需符合 時間的方向性。窗口的移動就是敘事從一條情節線索移向另一條情節線索的過 程,其形式標記是撥回敘事時鐘,跳到另一時間和地點」(馬海良,2002: 78)。 若觀察與理解新聞文本亦可透過「窗口」再現時間,則「窗口結構」、「窗口 管理」應是「窗口」隱喻之兩個互補研究領域,彼此猶如話語與故事的關係:「窗 口結構」決定呈現故事需要多少窗口,「窗口管理」顯示敘事話語如何駕馭過渡 性的窗口,使故事場景得從一個時空轉移到另個時空。 而又假設我們觀察窗口在新聞文本出現的狀態,跟蹤窗口的移動分析時空場 景和情節線索,應亦可發現記者亦常透過「窗口結構」與「窗口管理」方式建構 新聞文本「真實王國」與「可然真實」部分。 三、敘事時間與窗口 從上述文獻簡述可知,敘事時間可從幾個方面思考探究。接續作者(蔡琰、 臧國仁,2005;臧國仁、蔡琰,2005a, 1999)曾對新聞敘事時間、時間觀、時間 話語之觀察,本文認為時間不可能被抽離於文化,因而在探討新聞與歷史實然世 界、文學可然世界間的關係時,語言、文字與時間的關係應是討論新聞論述的焦 點,藉此始能瞭解時間在新聞論述之前後順序及深度結構?借用上述有關窗口之 論點,本文亦關心新聞結構是否透過時間論述來感知「窗口」變化,且窗口的時 間再現又是如何? 根據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 Bergson,見吳士棟譯,1989),真實時間 (temporality)並非一般所稱的時間(time),乃因平常時間是量的時間、抽象的

(15)

時間、數學的時間、空間化了的時間,而真實時間是質的時間,與實際事物(actual entity)或實際生命聯結。在柏格森的理論中,「綿延」(duration)並非數學時間 (即空間化了的時間),後者乃屬一條空間線段由點組成,點與點間分離或非連 續;但「綿延」卻是連續時間(continuous)。 如當我們考慮自我意識時便會發現,前一瞬間的意識與後一瞬間的意識並不 彼此分離,而是「前後通貫、密密綿綿、前延入後、後融納前之一體」(引自韋 漢傑,2005)。綿延這種連續性亦是由新起經驗對先前經驗的攝取而致,由此始 有經驗之記憶與累積。 我們的意識活動是如此,其他事物亦莫非如此,反映了綿延乃時間的連續流 動;而在此流動中,過去流入或延入未來,創新歷程不斷發生。但綿延實難以語 言表達,只能從生活中感受與體驗,沒有綿延也就沒有活的生命。具體而言,它 是在知性構成的世界背後的真正實在,哲學要抓住的正是這個東西。 科學研究物質世界,而形而上學主要研究精神,但精神、意識皆僅存在於時 間世界裡,不斷創新且變化無窮;哲學家要認識真正的時間就須從生命之起源思 考。對一個有生命之物來說,時間是其生命本質,亦是其整個意義所在;在生命 裏我們遇到真正的綿延。 按常識所及,我們每每想像生命係由多個明確階段組成,如由嬰兒而至孩 童,由青年、壯年而至老年狀態,且是由一個穩定時期過渡到另個穩定時期,但 在每一時期裡的變化卻是連續的,各種穩定狀態只是生命的外觀。在這種連續的 生命流程裡顯有兩種不同時間,一種是科學時間,即前述柏格森所稱之量的時間 或抽象時間,受到空間概念影響而產生。另種時間則是真正時間,即生活時間或 具體時間;綿延就是「真正時間」,純粹且不摻雜任何空間要素。真正時間是形

(16)

而上學所要認識的物件,而科學時間是理智為我們生活目的而構造的實用時間。 哲學所論時間觀點跟我們在媒體再現的時間觀點或社會時間觀點實有相近 之處。當我們注意到生活中明確具有生態時間,如努爾族圈養牛群並以放牧行為 認知時間,他們的時間觀即可謂來自於環境適應所產生的行為(Gell, 1996)。又 如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產生自然時間,人類早期生活形態即與此種認知關係密切。 除此而外還有生活時間、工作時間,人們日出而做、日入而息,不同職業、 身份各有其必要依據自身需要所設定的生活、工作時間。而不同社會文化體系下 還會出現特定結構時間,如皇室興替(朝代與紀元)或社會角色的分配亦會依據 世代標準(七年級、嬰兒潮),也是一種標準化的時間機制。 然而一個人所經歷的結構時間並不限於一種,因為結構時間由人建構,建構 之因與目的皆不相同。中秋節與烤肉活動(臧國仁,2001)、美國超級盃與電視 閱聽眾之觀看行為、或花季到來經媒體報導後人們因而開始了春天感受或從事出 遊活動,皆可說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常被新聞媒體結構的時間觀所掌握。什麼論述 建構哪種時間觀呢?人們究竟從新聞之哪些線索認識新聞所再現的時間觀呢? 另一方面,Jean Leduc 曾經質問「過去到底是什麼」?(林錚譯,2004), 因而認為過去不會再次發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後人的敘述。Leduc 認為,過去的 研究全然依賴研究者對過去的切片,可見對歷史性事件的再現應與從哪個時間點 截斷、切入有關鍵作用。Leduc 曾經指出幾種歷史敘事時間觀,如: 第一種觀點主張研究歷史須與被觀察者保持一定距離,為了瞭解過去史學家 必須忘掉當代始而瞭解過去;歷史推理不但是種類比方式,也是針對各類文件的 批判性分析。 第二種觀點主張現代與過去乃屬往返過程,沒有辦法直接切斷。此點與前述

(17)

觀點有對立關係,認為史學家是從現代出發,研究主體與客體無法拆解,強調人 的介入難以避免,故採相對真實的方式來詮釋歷史,認定過去一直存在並不斷影 響現在。 第三種觀點為班雅明觀點4,納入了未來概念,除了認可過去與現在外,還 認為歷史研究可能推論或影響到未來。現在回溯到過去並往未來研究,歷史書寫 有可能置目的在影響未來的發展。5 第四種觀點認為現存時間史研究的遲來勃興相對於當代史撰述的種種困 難,最簡單的解釋便是當代史家要如何撰寫有關「三一九槍擊案」的歷史?史學 家只能在遺忘的時間後出現(朱元鴻,2000),當代史就交給記者來處理與紀錄。 第五種觀點為歷史學家對回憶的理解。回憶不是真實的時間,而是一種貫穿 時間的實際經驗。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所忘記的近況將不少於所忘記的過去;事 件愈是久遠,就易被推算的愈近。 而在話語所創造的可然世界或論述所再現的新聞故事,新聞表述的時間觀究 竟為何?時間與窗口的關係如何?本文認為時間與時間感兩者不同,時間的哲學 問題不是本文的關切,時間的論述形式卻可探究變化。 延續上節文獻所述,本文企圖觀察老人新聞一般係從哪個時間點截斷、切入 故事,並藉由觀察窗口結構之時間觀瞭解其對窗口管理之影響。同時,本文觀察 時間詞彙變化,如觀察時間之同時性或序列時間關係,包括前者無因果關係,後 者有因果、延綿、切斷等關係。 參、研究方法 4 書中將此觀點比喻為史學界的哥白尼革命。 5 如清朝幫明朝立史之目的是在於鞏固清朝在未來的統治。

(18)

一、目的與問題

基本上,本研究關切後現代敘事學理論提出「窗口」之隱喻是否適用於目前 所見之報紙老人新聞?依定義,窗口概念與文本時間空間轉移緊密相關,老人新 聞時間之再現形式若使用窗口隱喻是否有可循模式?最後,新聞敘事是最接近歷 史敘事的文學文本,設若我們依前述Fisher 敘事典範(Craig & Shield,1995)和 懷特歷史敘事觀點(馬海良,2002),是否亦可觀察老人新聞再現「老人真實」 世界時所同時出現之「事實」和「可然」兩個敘事世界? 以上本文所欲探究之問題依據問題之內在邏輯,似應依次觀察 (一)老人新聞是否使用「窗口」之隱喻? (二)透過「窗口」,老人新聞是否出現歷史敘事之「事實敘述」及「可然 世界」兩種話語? (三)老人新聞之「窗口」時間模式為何? 二、樣本 以上三項研究問題均合宜使用內容分析方法。各個問題所牽涉之分析項目、 項目操作定義、觀察方式、登錄程序、分析結果說明如下。研究樣本選擇屬立意 抽樣之個案研究,而且刻意選擇最近出現於報紙上兩則老人新聞,一則單一故事 講述國際版貴族(英國女王)過生日,三則相關社會版新聞講述國內老兵平日生 活。這兩條新聞在主角人物(女王相對小兵)、報導事件(皇族生日相對百姓平 日生活)、故事發生地域(國外相對國內)、新聞版面(國際版相對社會版)、新

(19)

聞數量(單則相對多則)上均顯示明確差異,是研究者基於研究目地刻意選用, 企圖對新聞故事類型、版面、新聞則數和事件重要性等內在變異略做控制,使研 究焦點能夠集中於跨題材、跨時空、跨文本故事類型之後的敘事話語分析,同時, 增加研究發現的普遍性。 三、個案分析方法:類目與操作定義 首先,根據馬海良(2002)定義,一個窗口就是一個敘事單位,其顯示範圍 是敘事記錄裝置在特定時間內跟蹤某物或聚焦某地時,文本世界一次所能『攝入』 的內容。窗口比喻操作系統,使用戶能夠同時運行幾個程式。窗口移動產生空間 和時間斷離,通常透過「橫向窗口」或「嵌入窗口」兩種方式處理。橫向窗口指 一個窗口一旦關閉,敘事可以轉向情節中任何其他節點但無法預見下個窗口的內 容;嵌入窗口則使讀者知道當前窗口關閉後敘事將返回到哪個場景和哪段時間。 針對第一個研究問題,老人新聞是否可使用「窗口」之隱喻?本文將從下述 項目之操作來觀察答案,而且三個項目均需符合始能認為老人新聞可以使用電子 計算機領域所提出之窗口隱喻: 1. 老人新聞出現「敘事單位」,且在特定時間內跟蹤某物或聚焦某地; 2. 老人新聞出現「同時運行幾個程式」,即在一則新聞中之上述「敘事單位」 出現數量不只一個; 3. 老人新聞出現「空間和時間斷離」,敘事單位與另一敘事單位間顯示斷 離,不論斷離方式是通過橫向窗口或嵌入窗口; 針對第二個研究問題:(二)透過「窗口」,老人新聞是否出現歷史敘事之「事

(20)

實敘述」及「可然世界」兩種話語?前頁文獻曾引述海登懷特,認為歷史話語分 成兩個層面,第一是「對已經確立為事實的敘述」,第二是「一系列將事實清單 轉換為故事的那些詩歌和修辭成分」。依據「可然世界」理論,事實的王國是文 本實際世界,其中人物和事件需確實記載。可然世界由人物的精神活動創造,即 知識、願望、義務、預想、目標和計畫等均顯示人物具有實際化、或具有轉變成 確實事件潛力的語義世界。 另一方面,假設、夢想、幻覺和嵌入虛構情景也構成文本可然世界。而虛構 敘事基於審美與語義因素,在敘事不完整的空缺中出產了象徵、想像,而歷史事 實與斷點間進行了各種可信與否的推測,如「也許」、「有可能」、「按想」、「很可 能」、「幾乎可以肯定」等各種可推測可靠性語句。 本文實際分析樣本時將依據上述,將新聞內文依據語義歸納為 1.「事實世界」,記者語義中對人、事、物、時空場景的確實記錄,和 2.「可然世界」,記者語義中的(1)詩歌、修辭、象徵、想像、推測;或者 (2)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活動,如知識、願望、義務、預想、目標和計畫。另一 方面,(3)記者或故事人物的假設、夢想、幻覺和嵌入虛構情景,歸類於新聞文 本的可然世界。 第三個研究問題,(三)老人新聞之「窗口」時間模式為何?基本上延續研 究者過去對新聞時間再現問題的興趣,再則如前面兩個問題成立、有解,那麼跟 蹤窗口的移動或分析時空場景和情節線索,當可觀察老人新聞「窗口結構」(故 事)、「窗口管理」(論述/話語)兩個新聞敘事部分的互動。具體分析方法包括 觀察與記錄馬海良(2002)所提示窗口管理的形式6: 6 與馬海良(2002)所示內容略有更動,以符合研究分類、歸納之需要。

(21)

1. 表示時間、空間移動的語句,如「與此同時」、「在離城堡不遠的一處小 村舍」、「大約於此同時,在另一個星球上」、「我來告訴你這個叫花子是怎麼來到 這種地方的」; 2. 表示時間的語句,如「昨日」、「傍晚」、「許多年以前在世紀之交…」; 3. 作為嵌入敘事的言內過渡標記,如「大家全神貫注於聽海員開始講『我 生於…』」; 4. 版面標記(章節或段落之分隔); 5. 如劇場裡舞台背景的變化。不過窗口移動可能沒有標記,每隔幾個句子, 敘事就切換到不同人物在各種地點同時做的事情,但是不分段落。 其次,時間論述不僅有直接時間詞彙,如昨日、三小時、現在、未來。時間 論述也有非直接時間詞彙,如靜止、緩慢、累積、淘汰、當下、回溯、重組、加 值。透過對前述個案樣本內容分析,本文於下一段落報告分析結果與研究發現。 (附錄一、二為本研究之前測,分由研究助理王暉、楊雁舒針對兩篇新聞報導文 本進行初步分析,探索討論「窗口」概念在老人報導中的敘事內涵。他們兩 人所分析之樣本則在附錄一、二之後)

(22)

參考文獻 朱元鴻(2000)。〈實用封建論:集體濟濟的敘事分析--以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大陸 為參考〉,《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 — 社會學框作筆記》。台北:唐山。 吳士棟譯(1989)。《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商務(原書:H. Bergson,書名與 出版地不詳)。 李幼蒸譯(1991)。《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台北:久大。[原著 R. Barthes (1968)。Le Degre Zero de L’Ecriture. N.Y.: Hill and Wang.]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原著 J. LeDuc (1999). 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 Conceptions, problematiques, ecritur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馬海良譯(2002)。「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 Herman (1999) (Ed.). Narratologi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韋漢傑(2005)。〈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人文》二OO 五年三月第一三五期(http://www.voy.com/154766/2/326.html)。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陳墇津(1990)。《言說的理論》。台北:遠流。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蔡琰、臧國仁(2005)。「創意與時間概念」。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 主辦,「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九月廿三 至廿七日)。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第五十八集(一月號),頁1-28。 臧國仁(2001)。〈公共關係研究的內涵與展望 – 十字路口的觀察〉。《廣告學研

(23)

究》,第十七集(七月號),頁1-20。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 北:三民。 臧國仁、蔡琰(2005a)。〈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 以老人新聞為例〉。《新聞學 研究》第83 期(四月號),頁 1-38。 臧國仁、蔡琰(2005b)。「與老人對談 — 有關『人生故事』的一些方法學觀 察」。《傳播研究簡訊》第四十二期(五月十五日),頁17-22。 臧國仁、蔡琰(2005c)。「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III) – 以社會建構論為基 礎之理論提案」。國科會專題研究提案(3/4)NSC 94-2412-H-004-005-。 臧國仁、鍾蔚文(1999)。〈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 -- 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 語彙〉。《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一集(十月號),頁137-178。 廖祥雄譯(1991)。《映像藝術》台北:志文(中譯二版)。(原書 Zettl, H. [1973].

Sight, sound, motion: Media aesthetics. Belmont, CA: Wadsworth.)

Bell, A. (1994). Telling stories. In D. Graddol & O. Boyd-Barrett (Eds.). Media texts:

Authors and readers (pp. 119-136). Clevedon: Open University.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Newbury Park, CA: Sage.

Cragan, J. F. & D. C. Shields (1995). Symbolic theories in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ormann, Burke and Fisher. Cresskill, N. J.: Hampton Press.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Y: The Basic Books.

Gell, A. (1996). The Anthropology of Time: Cultural Constructions of Temporal Maps

and Images. Oxford: Berg.

(24)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reimas, A. J. (1990). Narrative semiotics and cognitive discourses. London: Pinter. Kenyon, G. M. (1996). The meaning/value of personal storytelling. In J. E. Birren, et

al.,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 (pp. 21-38).

Kenyon, Gary M. (2002). Guided autobiography: In search of ordinary wisdom. In G. D. Rowles,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NY: Springer.

Kenyon, G. M. & Randall, W. L. (2001). Narrative gerontology: An overview. In G. M. Kenyon, P. clark, B. de Vries (Eds.). Narrative Geront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Springer (pp. 2-18).

Kenyon, Gary M., Ruth, Jan-Eric, Mader, W. (1999).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gerontology. In V. L. Bengtson & K. W. 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NY: Springer.

Ravdal, H. (2002). Introduction to Part II: Telling Stories. In G. D. Rowles,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NY: Springer.

(25)

附錄一:研究助理王暉以窗口概念試析老兵故事報導(頁 24-31) 仔細看過一系列的三篇報導之後,不難體會為何選中這個報導。故事主要情節其實 很簡單,就是三個老兵每週在台南市的菲律濱茶室聚會超過 55 年,而生意蕭條的店老 闆硬撐著營業以見證這段友誼。然而記者以時間內涵、歷史背景豐富了這個簡單故事。 報導時空(特別是時間)反反覆覆地跳動,如用窗口作比喻,就是在時間隧道上開了 許多窗口,但最為凸顯的其實只有兩道 ── 55 年前的彼端與今日的此端。不過隧道通 常不能開窗,那麼可以這麼說,跨越半世紀的兩端正如隧道的入口與出口,而其他部分 則像是壓在大山之下不見天日的隧道,只有微微的幾盞燈,方便旅客從一端過渡到另一 端。這點反映在報導中強調的地區景觀變遷偶然提及之「二十年就逐漸沒落」,或「最 近十多年來為…清點遺物」這樣的中段時間。 其實我覺得,除了以窗口的概念來分析故事的敘事手法之外,攝影機的「觀景窗」 或許更能貼切地道出作者如何敘述以及讀者如何閱讀。對於故事性強的敘事(我指的是 有清楚的人物、情節的敘事),我自己是很自然地就會用圖像來思考文字,彷彿電影畫 面,有建立鏡頭、全景鏡頭、特寫鏡頭等;鏡頭如何組合,就是窗口概念中的窗口移動 管理。記者的感慨或評論好比電影中的畫外音,偶而會走入畫面,如第三篇報導中記者 「第二度走進…蔡宗明的家裡」。 當然電腦視窗的比喻有個優點所在,即能形象地告訴我們「實際運行的東西在任何 時候都比屏幕上所能顯示的要多」,沒看到的程序仍然在運行,如同視窗的最小化,變 成一個有標記的小長方格,掉在螢幕的最下方,隨時可以再點開觀看。對比於此,攝影 機的觀景窗只有一個,要補充上場記人員手上那塊既能記錄場景次序又能拍一聲喊 「卡」、喊「NG」的方板才能說明導演如何同時處理不同的程序 ── 即故事線。 以下我將用窗口概念為主、電影鏡頭概念為輔進行分析。

(26)

2006.05.01 中國時報 老兵慰鄉愁 茶室相挺半世紀 黃文博/台南報導 總體而言,我認為一系列三篇報導中主線窗口只有兩個,也就是我所說的時間隧道 的兩端,而區分主線窗口與支線窗口乃是為了表明主線窗口是扣緊故事主線 ── 三人 聚會於茶室,且有老闆支撐營業並見證。主線窗口一是圍繞時間這一端 ── 現在的故 事主線,主線窗口二則是時間另一端 ── 五十多年前的故事主線。所謂支線窗口,是 指輔助故事主線的次要敘述,或介紹各自生活背景,或介紹地區變遷等等,時間則不一。 第一段:主線窗口一,茶室,人物是三個老榮民加上老闆蔡宗明。時間跨越五十五 年。提供了故事的主線 ── 三個老兵每週在茶室聚會超過 55 年,而生意蕭條的店老 闆硬撐著營業見證友誼。 第二段、第三段:延續主線窗口一,重複主線情節,一段比一段細緻。這三段如同 從建立鏡頭慢慢拉近,拉近到讀者聽得到他們「撿紅點、聊聊天」,看得到他們的歡笑 與哭泣的特寫鏡頭。 〈一〉 你相信嗎?一間五坪大的茶室,三位年齡加起來二百卅九歲的榮民,每星期聚 會一天,已經超過五十五年了;難得的是,茶室老闆蔡宗明的金店面,只有這三位 客人會光顧,他不忍心讓三人無處寒暄聊天,決意硬撐下去。 〈二〉 這是一則溫馨、動人的故事。主角只有四位,八十七歲的卞志清、七十六歲李 水清和七十六歲劉永光,在這間斗室內,每星期聚會一天;而快七十歲的台南市保 安里里長蔡宗明,則是這段難得友誼的見證人。 〈三〉 五十五年來,時間從未中斷他們固定相處的日子。這一天的相聚,對三人來說, 再平凡不過了,只是玩玩撿紅點、聊聊天,聊的都是彼此生活上的芝麻小事,有人 不順就相互安慰、開心就一起歡笑、哭就一起哭,如此單純交往,竟維持了半世紀。 第四段:主線窗口二,民國卅八年的菲律濱茶室。首句「得從結緣地點說起」是窗 口管理,地點同、時間異,屬於時間移動類型的窗口管理。 第五、六、七、八、九段:整體來說,延續主線窗口二。若細究,第五段本身是一 個時間變遷的獨立窗口,地點不再是菲律濱茶室,而是擴大及茶室所處的地段。讓我稱

(27)

其為支線窗口 1,與主線窗口二緊密相關。支線窗口 1 從今日地價高昂的中正商圈回溯 到未開發前的養雞場,再到民國卅七年國軍規劃形成商圈,乃同一地點的時間移動。 第六段首句蔡宗明隨父招待客人是一個小小的嵌入窗口(支線窗口 2,人物是蔡宗 明);第二句講現在的格局與設備屬於前述的主線窗口一;第三句又跳回到當年,是主 線窗口二,以「一杯茶當時可以賣到台幣一元」,為時間移動類型的窗口管理。 第七、八、九段延續主線窗口二,不過人物變成廿來歲的三人,順帶提起其他大陸 老鄉,大家休假時來茶室苦中作樂是其情節。第七段首句「那時才廿來歲的…」貌似窗 口管理,然而時間地點皆同於第六段,因此可視之為段落間流暢之用。同時不難看到這 三段有記者諸多的情感字句鑲嵌其中。 〈四〉 這份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得從結緣地點說起。位於台南市中正路二一七巷六 號的「菲律濱茶室」,是府城碩果僅存的一家茶室,是蔡宗明的父親蔡火木, 在民國卅八年開張營業的。 菲律濱茶室 見證君子之交 〈五〉 這裡地價屬每坪超過百萬元的中正商圈,未開發前是養雞場。民國卅七年,中 正路、西門路和友愛街、國華街間,開始規畫,國軍撤退來台,空軍新生社就在附 近,遂形成商圈。茶室是軍人休假的聚會場所。 〈六〉 當時已經就讀中學的蔡宗明,隨父親在茶室內招呼客人。這間廿來坪的木造閣 樓,現在還保持當年的格局,但已被四週的高樓包圍了;昏暗的電燈,用現在的眼 光來看,就是聲色場所,裡面有撞球台、柏青哥、留聲機等。一杯可以不斷回沖的 茶,當時可以賣到台幣一元,消費群全部都是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軍人。 〈七〉 那時才廿來歲的卞志清、劉永光、李水清,每逢假日就來茶室流連。他們都經 歷過世紀的戰火,和另外五、六十位大陸老鄉,「離家萬里,不知歸日是何時。」因 此都將茶室當成營區外的家。大家休假時,只有苦中作樂,都有「人間萬事何須問, 且向樽前聽艷歌」的豪氣。

(28)

〈八〉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卞、劉、李每周在茶室的聚會,以及 其他各種軍種的阿兵哥,也紛紛來此集合,可以說是撤退來台國軍的一種鄉愁慰藉。 〈九〉 萍水相逢盡是離鄉少年,留聲機的上海老調,讓人聽了情不自禁潸然淚下。他 們在軍營內要忍受思親情緒,只有來此放聲痛哭,宣洩一番。 第十段以「一晃就超過五十五年了」的窗口管理使窗口換到主線窗口一。而第二句 以「最近十多年來」的窗口管理插入一個嵌入窗口(支線窗口 3──情節是蔡宗明為十多 位老兵清點遺物)。 第十一段以「目前只剩…三人」回到主線窗口一。 第十二段是支線窗口 4,主角是李水清,情節是他的生計以及旅途往返。 第十三、十四段回到主線窗口一,「最近幾年來」是窗口管理,情節是蔡宗明為三位老 兵而繼續營業,以蔡宗明為敘事主角。 〈十〉 歲月如梭,一晃就超過五十五年了,現在只能說一句「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最近十多年來,蔡宗明已為十多位沒有成家的老兵,清點過遺物了。 〈十一〉 目前只剩李水清等三人,還是每周都要來此聚會,一杯茶八十元,三人從早 上在閣樓玩撿紅點、聊天,到下午三時左右,才各自回家。 〈十二〉 李水清住得最遠,目前住在高雄縣橋頭鄉,靠補助過活外,也做一些雜工。 為了和兩位住在台南的老鄉劉永光、卞志清話鄉愁,每逢星期天,就從橋頭鄉搭火 車到台南火車站,再走半小時的路到茶室;回去也是一樣。 〈十三〉 蔡宗明的茶室,就是為這些老芋仔才繼續營業的。最近幾年來,只剩下這三 位客人,他還是要決定要營業下去。 〈十四〉 一個月收入不到一千元,一般人早關店了,但蔡宗明對老芋仔有真誠的感情, 他的店絕對不能停止營業。對他來說,開這爿店,是一樁歷史的任務,也代表了一 個莊嚴的承諾。

(29)

2006.05.01 中國時報 昔日黑狗兄 獨居幽夢憐晚年 黃文博/台南報導 第二篇報導多了一個主要人物 ── 老闆娘蔡王金英,以她的回憶和感嘆重述故 事,可說是與第一篇報導採取不同的角度切入故事。 第一段:支線窗口 5 ── 老闆娘講述故事(被採訪),而其講述又呼應了主線窗口 二(年輕時的三人)以及主線窗口一(今日的三人)。 第二段:支線窗口 6,情節是老闆娘與老闆一同見證三人的落魄。此段與前一段以 相同人物──老闆娘而一脈相承,然而兩段敘述角度不同,第一段是老闆娘在發言,第 二段則像是記者旁白敘述老闆娘。因此劃分為不同的支線窗口,以相同人物順推為其窗 口移動的管理。 〈一〉「五十年的人事變遷,真令人感嘆啊!」菲律濱茶室的老闆娘蔡王金英有感而發 地說;不要小看三位老兵,他們年輕時,可都是台灣最時髦的黑狗兄,今日他們雖 然過著幾近獨居生活,但還是有往日豪氣的身影。 〈二〉菲律濱茶室的老闆娘蔡王金英,與丈夫蔡宗明,不但是卞志清、劉永光、李水清 等老兵五十多年的朋友,說得誇張些,更是目睹他們由「昔日東陵侯」變為「今 日種瓜人」的見證人。 第三段:支線窗口 7──蔡宗明在回憶;同時也可以視為主線窗口二,以蔡宗明的 回憶為場景過渡的窗口管理。 第四段:支線窗口 8──介紹蔡宗明的生平,是一個聚焦於人物的移動窗口,時間 在裡面移動,事件不停變換,每個事件都可以視為小窗口,但鎖定了人物蔡宗明,不妨 視為同一個支線窗口。 第五段:回到主線窗口二──二人見證老兵歷史。兩人的感嘆「千算萬算,不值得 天一劃」可當作窗口管理過渡到下一段的窗口。 〈四〉 老闆蔡宗明說,民國四十多年時,他開始接手的菲律濱茶室,用現在的眼光來 看,應該是雅座、咖啡店和撞球間的複合式經營。那時候,賣一杯茶、點心, 都是台幣一元起跳,撞球計時,台灣人沒有幾個有能力來消費,因此客戶都是 撤退來台的軍人,假日時,經常五、六十人前來娛樂。

(30)

〈五〉 蔡宗明當時是個年輕小開,廿歲左右就參與家裡事業,還在中正路尾合作大樓 一帶,開了一家撞球間和一家茶室,當時真的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家裡的事業, 所以在長榮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就沒有時間再讀書了。他的初中同班同學,有城仲 模、田弘茂、莊明雄等,後來都出了大名,反觀自己只知賺錢,現在只是一名小里 長。在五、六○年代,卞、劉、李等老榮民,都是非常時髦和有穩定收入的黑狗兄, 蔡宗明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店裡,有個做事認真的小妹,蔡原本打算和她結婚,但 她後來卻選擇嫁給經常來店裡消費的一名士官長,可見當時這些軍人的社會地位。 蔡失去一段姻緣,後來才遇上現在的老婆王金英。 〈六〉 算一算,蔡宗明夫婦服務這些老兵,也都超過五十年了,真正見證了他們在台 灣社會走過的歷史痕跡,兩人對半世紀的人事變遷,只能感嘆說「千算萬算,不值 得天一劃」。 第六段:支線窗口 9,情節是三人當年未在台置產,其中老人獨居。這個支線窗口與 主線窗口二緊密相關,乃是主線窗口二的主角們的生平介紹。 第七段:前半部乃是支線窗口 9 的延續(記者分段分得很隨性),講三人回鄉探親。因此 支線窗口 9 可算是一個鎖定於人物的移動窗口。後半部回到主線窗口二,三人流連 於茶室。 〈七〉 廿餘歲隨國軍從上海來台灣的卞志清和廣州來的十八歲李水清、劉永光,一直 抱持著遲早要回大陸的決心,所以在台均未置產,否則以他們當時的薪水,沒幾年 就可以買到大片的土地。劉永光還好,後來娶了一名台灣老婆,目前已經當了爺爺, 李、卞兩人,就在歲月的摧殘下,變成了獨居老人,目前僅靠政府一萬餘元的補助 過活。 〈八〉 開放探親後,三位老榮民都回大陸尋找親人,發現父母親已歸黃土後,就無回 大陸的意願,無奈的是,一起生活在台灣的榮民伙伴們,也逐一凋零,只有菲律濱 茶室還是流連之所,儘管只是玩玩撿紅點,聊聊天,在風燭殘年中,他們也心滿意 足了。套一句李白的詩「富貴固如此,營營何所求?」 2006.05.01 中國時報 斑駁店招迎舊客 陋巷茶室憶風華 詹伯望.黃文博 第三篇報導則從記者實地採訪角度切入故事主線,可以說三篇角度各自不同。 第一、二、三、四、五段:支線窗口 10,情節是記者實地採訪,隨其路線移動而有 相應的景觀描述。雖然第一人稱的主詞省略,我們可以根據下文推知是「記者」折進巷 子,是「記者」第二度走進蔡宗明家裡,是「記者」走上樓看到桌子以及招牌等等。因 此主角是記者,情節是採訪,老闆娘的招呼與說明可以說是被採訪。如果用電影鏡頭來

(31)

想像,就彷彿跟著記者的腳步變換場景,從熱鬧的中正商圈走到安靜的巷子,再上樓走 上茶室。腳步停止之後,視線開始移動,看到桌子,然後又看到招牌,這時當然要用特 寫鏡頭來描述記者所看到的物件。第五段乃是從招牌上引申介紹店名的由來,「五六十 年前的菲律賓是亞洲最富庶的國家」這句話,與其視為故事的支線,不如當成是一個純 粹事實的說明。因此整體而言,前五段通通屬於支線窗口 10,是場景遞進的移動窗口。 〈一〉周末假日,台南市中正路商圈依舊熙來攘往,全是年輕人的天下,商家的流行音 樂,播得忒響,簡直是震耳欲聾。但一折進巷子裡,就安靜許多,頗有隔世之感。 〈二〉第二度走進中正路二一七巷保安里里長蔡宗明的家裡,駐顏有術的里長太太王金 英熱情招呼。菲律濱茶室就在樓上,踏著陳舊的木頭樓梯上去,還有搖晃的感覺。 〈三〉上樓後,最先入眼的是一張五角形的桌子,好像一塊放大的棒球本壘板。王金英 說,這張桌子是特別訂製的,專供老兵玩「十三支」,因為那得五個人玩。她還說, 還有長方形的兩人桌,可供對打。 〈四〉從外觀來看,這家茶室和裡面相聚的一樣,都已是風燭殘年,一塊木製店招掛在 外面,破損不堪,「菲律濱」三個大字剝落得幾乎難以辨識,人來人往,根本沒人 會去注意。 〈五〉五、六十年前,剛從美國脫離殖民地統治的菲律賓,可是亞洲最富庶的國家;這 個名字,不僅充滿了南洋的風情,而且滿載了大眾對安居樂業的想像。 第六段:前兩句講述景物變遷,與第一篇報導中的支線窗口 1 相類似,只是講述變 遷的範圍較小一點,集中講府城茶室。從「全盛時期」、「廿年」、「五、六十年過去」 不難看出又是一個典型的時間移動的窗口。此段的最後一句,應該是開了新窗──支線 窗口 11,講述卞志清的身體狀況,並應該接到第七段的相關經歷(由此可見記者胡亂分 段);第七段的下半句則巧妙地連結回主線窗口二。而這個連結又同時作為窗口管理, 使其自然地回到第八段的支線窗口 10──亦即,記者採訪時看到卞志清離開菲律濱茶室 的情景(「年輕人雜音突然放大」、「卞老身影孤獨」實在是記者凝視卞志清離去時的 心理感受),從而使這篇以採訪為敘事動線與角度的報導得以前後呼應。 〈六〉府城茶室的全盛時期,多達五十多家,幾乎都集中在中正商圈;但廿年就逐漸沒 落,業者都轉業了,以往有小妹招呼,現在則是「清茶室」。五、六十年過去,茶 室的四鄰早就另建大樓,只剩它孤伶伶的。高齡八十七,原籍上海的卞志清,是這 些老友中最年長的,身體乾瘦但很健康。

(32)

〈七〉他曾到中正路以油雞聞名的的「羊城小食」打工,閒來就到附近幾步路以外的「菲 律濱茶室」打發時間。這一打發,就是數十年。 〈八〉「阿英,再見」卞志清戴上鴨舌帽,和王金英揮手道別,轉身走出小巷,融入大 街上那由紅男綠女組合的人潮,背景的年輕人雜音突然放大了起來,卞老瘦小的身 影顯得格外孤獨。 這一系列報導中,記者的文字相當散文化,分段也很隨性,時空的跳躍也很隨性, 主線的情節反反覆覆地敘述,在我看來相當散漫與冗長,虧我還這麼認真地字句斟酌進 行分析!呵呵!應該說,記者寫的時候絕對沒有分析思考這麼多,而是懷著一顆感動喟 嘆的心,加上散文化的筆調就寫出來了。但就是在這麼散漫自然的寫作中自有敘事學的 理則在其中。 其次,這一系列報導唯一有經營的地方,我以為當是三篇報導的分隔,這種分隔有 其各自的特色──即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敘述同樣的故事主線。第一篇以「你相信 嗎?」、「這是一個一則溫馨、動人的故事」這種直接向讀者說話的口吻,將故事主線直 接訴諸於讀者;第二篇則從老闆娘的回憶以及老闆的講述中展開故事主線;第三篇則跟 著記者採訪的腳步,從採訪的現場帶出故事主線。 此外,這三篇報導放置的前後順序是有其內在的邏輯性的,我相信我已經敏感地看 到這三篇以整體而言是一種倒敘的手法,事實上是記者採訪在先(第三篇)、老闆娘回答 採訪在其次(第二篇)、採訪結束記者向讀者講述故事在最後(第一篇)。運用倒敘有一種妙 處,如同你在看一個倚窗少女,然後你才發現這個少女原來是房間牆壁上的一幅畫,最 後你又驚訝地發現那房間原來只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所發的廣告單上的圖案。呵呵,這 種想像可以無止盡地進行下去,最後你會發現真實永遠在表相後面,最最後你會發現─ ─這一切都是敘事學。

(33)

附錄二:研究助理楊雁舒之新敘事學報告(頁32-34) 關鍵詞:同時運行幾個程式、視框大小、情節分支、情節線 前言 基本上我運用「窗口數量取決於情節分支的數量」,所以也許對於作者、讀 者而言,白金漢口、英女皇等話語、語詞都可能有隱喻及開新窗口形成新故事的 可能,我選擇略而不記。 我認為本文情節在「時間移動」與「背景移動」的連結很多。作者運用了「回 想年輕時」,「不同於英女皇、苦哈哈的過去」來建構出這些老人追述同日生不同 命運、過去辛苦現今不錯的「回憶感」,時間要素明顯比空間要素重要。 我們也因著時間線的跳出、跳進,進去一個個窗口、故事內再出來。我認為 老人豐厚的以往故事會是記者下筆最早運用的程式。這篇窗口開的窗口我認為有 橫向、嵌入算是移動蠻頻繁的敘事。尚未分析時覺得簡單的新聞/故事,沒想到 在操作上竞如此複雜,但我們在當讀者或作者時竞如此自然地就接受這些視窗進 行、視窗轉換。除了其中視窗移動,好的過渡有其重要性,另外就像作者想探究 的:話語如何把握同時進行的幾個過程?我們身為「敘事者」如何接受這一套運 作系統? 2006.04.21 中國時報 同年同月同日生 英女王八十大壽 與民同樂黃建育/綜合廿日外電報導 廿一日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八十歲大壽,而她今年慶祝生日的節目也比 往年多了一項:邀請九十九位跟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英國民眾,一起到白金漢宮 共進午餐。(窗口一、總括事件,主角是女皇) 午宴提前在十九日舉辦,(窗口管理:時間移動)而這些即將滿八十歲的貴 賓都穿上自家最好的一套西裝或洋裝,斑斑銀髮也梳理或燙整的中規中矩,有的

(34)

手中還捧著鮮花。他們在宏偉壯觀的王宮內四處看著,萬沒料到自己也有親臨參 觀的一天。 (窗口二:主角為貴賓們,他們的行前準備) 這七十位女賓及廿九位男賓有些是搭計程車來到白金漢宮,有些是坐轎車, 其中一位蘇格蘭來賓的座車還是勞斯萊斯,顯然生活過得不錯。 (沿著窗口二 繼續操作,貴賓如何前來) 雖然女王對外表示,她感覺這些來賓都是她「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嵌入窗 口一:返回女皇線,但是她的意見,又開新的窗口)但跟女王相比,(過渡或移 動)大多數來賓都只是普羅大眾,在他們生長的一九二○及三○年代也吃過苦日 子。這也顯示雖然大家都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廿六日這一天出生,但他們的命運卻 跟女主人很不同。 (延續嵌入窗口一,開始「過渡」故事的主角到貴賓之前的 故事) (橫向窗口一)來賓歐黎芮老太太是由她的一個女兒陪同前來。她表示,這 天是她一生中最美好一天。歐黎芮說,女王模樣雍容華貴,但外型跟電視上看來 有所不同,且個子有點嬌小。 (延續橫向窗口一,過渡到年輕時,窗口移動到年輕時)年輕時,歐黎芮一 直在一家乳酪工廠上班。她說:「受邀來此,我感覺戰戰兢兢,但也覺得意義重 大。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跟女王同一天生日,但今天還是情緒很激動。我的一生跟 女王的大不相同。我一輩子都在辛苦打工。」 (橫向窗口二)此時,已退休的汽車工人普爾老先生在一旁插嘴說,雖然受 邀請讓他備感殊榮,但他不認為跟女王同一天生日就表示自己有福氣。他表示, 自己生長在三○年代,當時窮人很多,大家都是苦哈哈。 (回到主線:窗口一)午宴在白金漢宮大交際廳以國宴等級舉辦,十個人坐

(35)

一圓桌。這九十九位來賓產生方式是先由民眾在稍早時提出申請,之後再經挑 選。每位來賓可由一人陪同,通常是配偶、兒子或女兒。 「每個話語都可以為觀者開新的窗口,透過『觀照』。」我認為敘事者等於 觀察者這個從聚焦理論延伸的演繹,可再深入。在成為故事之前,作者「觀照」 話語成為他開不同窗口的故事,他開闢許多窗口成為一個房子,或說一個資訊運 輸體(電腦)。觀察者的腳色落到讀者身上,這個「觀照」變得很有趣,作者提 及聚焦理論「敘事者,其首要理論並非捅破牆壁,而是觀照…」。 這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溝通」、「傳播」這兩個字眼,重點不在於傳訊與收訊 的完全了解,而在於「觸發」。我觀照你的窗口構築的房子而建構我自己的資訊。 以致於作者/傳訊者可能有一套共同運作的窗口,他決定了窗口大小、情節線的 延展,而閱聽人/收訊者經由話語觸發、回應出屬於自己的對應故事。

(36)

附錄一、二之分析新聞樣本 2006.05.01 中國時報 老兵慰鄉愁 茶室相挺半世紀 黃文博/台南報導 你相信嗎?一間五坪大的茶室,三位年齡加起來二百卅九歲的榮民,每星期聚會一天, 已經超過五十五年了;難得的是,茶室老闆蔡宗明的金店面,只有這三位客人會光顧,他不 忍心讓三人無處寒暄聊天,決意硬撐下去。 這是一則溫馨、動人的故事。主角只有四位,八十七歲的卞志清、七十六歲李水清和 七十六歲劉永光,在這間斗室內,每星期聚會一天;而快七十歲的台南市保安里里長蔡宗明, 則是這段難得友誼的見證人。 五十五年來,時間從未中斷他們固定相處的日子。這一天的相聚,對三人來說,是再平 凡不過了,只是玩玩撿紅點、聊聊天,聊的都是彼此生活上的芝麻小事,有人不順就相互安 慰、開心就一起歡笑、哭就一起哭,如此單純交往,竟維持了半世紀。 這份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得從結緣地點說起。位於台南市中正路二一七巷六號的「菲 律濱茶室」,是府城碩果僅存的一家茶室,是蔡宗明的父親蔡火木,在民國卅八年開張營業 的。 菲律濱茶室 見證君子之交 這裡地價屬每坪超過百萬元的中正商圈,未開發前是養雞場。民國卅七年,中正路、西 門路和友愛街、國華街間,開始規畫,國軍撤退來台,空軍新生社就在附近,遂形成商圈。 茶室是軍人休假的聚會場所。 當時已經就讀中學的蔡宗明,隨父親在茶室內招呼客人。這間廿來坪的木造閣樓,現在 還保持當年的格局,但已被四週的高樓包圍了;昏暗的電燈,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聲色 場所,裡面有撞球台、柏青哥、留聲機等。一杯可以不斷回沖的茶,當時可以賣到台幣一元, 消費群全部都是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軍人。 那時才廿來歲的卞志清、劉永光、李水清,每逢假日就來茶室流連。他們都經歷過世紀 的戰火,和另外五、六十位大陸老鄉,「離家萬里,不知歸日是何時。」因此都將茶室當成 營區外的家。大家休假時,只有苦中作樂,都有「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艷歌」的豪 氣。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卞、劉、李每周在茶室的聚會,以及其他各種 軍種的阿兵哥,也紛紛來此集合,可以說是撤退來台國軍的一種鄉愁慰藉。 萍水相逢盡是離鄉少年,留聲機的上海老調,讓人聽了情不自禁潸然淚下。他們在軍營 內要忍受思親情緒,只有來此放聲痛哭,宣洩一番。

(37)

堅持不關店 營業是為承諾 歲月如梭,一晃就超過五十五年了,現在只能說一句「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最近十 多年來,蔡宗明已為十多位沒有成家的老兵,清點過遺物了。 目前只剩李水清等三人,還是每周都要來此聚會,一杯茶八十元,三人從早上在閣樓玩 撿紅點、聊天,到下午三時左右,才各自回家。 李水清住得最遠,目前住在高雄縣橋頭鄉,靠補助過活外,也做一些雜工。為了和兩位 住在台南的老鄉劉永光、卞志清話鄉愁,每逢星期天,就從橋頭鄉搭火車到台南火車站,再 走半小時的路到茶室;回去也是一樣。 蔡宗明的茶室,就是為這些老芋仔才繼續營業的。最近幾年來,只剩下這三位客人,他 還是要決定要營業下去。 一個月收入不到一千元,一般人早關店了,但蔡宗明對老芋仔有真誠的感情,他的店絕 對不能停止營業。對他來說,開這爿店,是一樁歷史的任務,也代表了一個莊嚴的承諾。 2006.05.01 中國時報 昔日黑狗兄 獨居幽夢憐晚年 黃文博/台南報導 「五十年的人事變遷,真令人感嘆啊!」菲律濱茶室的老闆娘蔡王金英有感而發地說; 不要小看三位老兵,他們年輕時,可都是台灣最時髦的黑狗兄,今日他們雖然過著幾近獨居 生活,但還是有往日豪氣的身影。 菲律濱茶室的老闆娘蔡王金英,與丈夫蔡宗明,不但是卞志清、劉永光、李水清等老兵 五十多年的朋友,說得誇張些,更是目睹他們由「昔日東陵侯」變為「今日種瓜人」的見證 人。 老闆蔡宗明說,民國四十多年時,他開始接手的菲律濱茶室,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 是雅座、咖啡店和撞球間的複合式經營。那時候,賣一杯茶、點心,都是台幣一元起跳,撞 球計時,台灣人沒有幾個有能力來消費,因此客戶都是撤退來台的軍人,假日時,經常五、 六十人前來娛樂。 蔡宗明當時是個年輕小開,廿歲左右就參與家裡事業,還在中正路尾合作大樓一帶,開 了一家撞球間和一家茶室,當時真的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家裡的事業,所以在長榮中學初 中部畢業後,就沒有時間再讀書了。他的初中同班同學,有城仲模、田弘茂、莊明雄等,後 來都出了大名,反觀自己只知賺錢,現在只是一名小里長。在五、六○年代,卞、劉、李等 老榮民,都是非常時髦和有穩定收入的黑狗兄,蔡宗明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店裡,有個做事 認真的小妹,蔡原本打算和她結婚,但她後來卻選擇嫁給經常來店裡消費的一名士官長,可 見當時這些軍人的社會地位。蔡失去一段姻緣,後來才遇上現在的老婆王金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98 年西班牙一家報紙報導了一位律師的房產被拍 賣償債的新聞。事後這位律師還清 債務,可是這篇報導 卻被轉到 Google 上,任何人以律師的姓名上 Google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本產經新聞》(産経

提供電腦讓學生微調志願 輔導處 弘道大樓3樓 第七電腦教室 教務處臨時報名窗口 註冊組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主題論文一: : :善用 : 善用 善用 善用「 「 「小報 「 小報 小報 小報」 」 」 」創意 創意 創意 創意、 、 、 、開展 開展 開展「 開展 「 「 「大報 大報 大報」 大報 」 」新局

思維策略簡報 教學系統 課文短片 快樂閱讀花園 閱讀策略短片 閱讀策略簡報 課文分析簡報

看完【科技的成就與破壞—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文章及報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