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量變到質變~研究所教育的普及與轉型? / 1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量變到質變~研究所教育的普及與轉型? / 14"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頁 14-17

研究所教育之量與質 主題評論 第 14 頁

從量變到質變~研究所教育的普及與轉型?

林永豐 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一、 研究所教育的量變

1990 年以後,我國高等教育的擴 張便是個明顯的趨勢,而學士班人數 的增加,自然也使更多人有繼續攻讀 碩、博士班的機會與能力。從過去 20 年的資料看來,研究所教育之碩、博 士班人數正如同大學部學士班一樣, 也是呈現增加的趨勢。1991 年時,碩 士班學生為 21,306 人,博士班學生為 5,481 人。到了 2009 年,碩班生增加 了 8.6 倍,為 183,401 人,而博班生雖 未增加這麼多,但也增加了 6.2 倍,為 33,751 人(教育部,2012)。可見,整 個研究所教育是明顯擴張的。 就讀碩、博士班人數的增加,包 括兩個重要的現象:年輕人就讀年限 的延長,以及回流教育(如碩士在職 專班)的人數增加。整體而言,義務 教育階段之後(即國中畢業後的高中 職與大學教育)的就學參與率是持續 提高的。依據 1980-2010 年之勞動參與 率(行政院主計處,2010)資料,進 行年齡組別的分析,可以發現:30 年 來,該年齡層中勞動參與率達 50%、 就學率亦達 50%的年齡,約從 18 歲提 高到 22 歲(詳如圖 1),參照我國的學 制,大約相當於大學畢業之際。 圖 1 台灣地區勞動參與率五年期變化圖(年齡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0,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19歲 20-24歲 25-29歲 2010 2005 2000 1995 1990 1985 1980

就業

在學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頁 14-17

研究所教育之量與質 主題評論 第 15 頁 圖 1 也顯示:15-19 歲組與 20-24 歲組的勞動參與率均是下降的。參照 學制,可知由於後期中等教育與高等 教育階段的就學率都增加,則勞動參 與率自然降低。而依照學齡推估,大 學畢業約 22 歲,再加兩年為 24 歲, 而 20-24 歲的勞動參與率下降,正顯示 學士與碩士階段年齡的學生就學的意 願與趨勢都是明顯增加的。 相對而言,25-29 歲組的勞動參與 率則不降反升,增加近 20%,顯現此 一年齡組的學生漸漸趨向就業而非就 學。此一趨勢顯示,提高就學率的趨 勢並未繼續提高,甚至降低,是否為 高等教育緊縮所造成的影響?值得注 意。

二、 研究所教育的質變

研究所教育的擴張,乃是整體高 等教育擴張的一部分,而研究所性質 的變化,也與整個高等教育的轉型有 關。早在 1977 年,Trow(1977)年即 指出高等教育參與率的持續增加,將 由量變產生質變,不僅會改變高等教 育的數量、規模、學生人數、參與機 會……等等,更重要的是也會改變高 等教育的內涵與性質。 根據 Trow 的分析,高等教育的擴 張,導致原本強調菁英教育的高等教 育機構,開始出現不同性質的類型: 第一類為菁英型高等教育,就讀大學 人數不超過 15%,課程以菁英的培育 為主,強調的是陶冶心靈與品格;第 二類為大眾型高等教育,受教人數已 大幅增加,受教對象也廣佈於各類專 業,教育重點在於專業技能的學習; 第三類為普及型高等教育,課程重點 不僅不是為培育統治階層服務、也不 只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能。而是 包含了重視培養人們的生活能力,為 快速變遷的社會做好準備。 隨 著 高 等 教 育 型 態 的 多 元 化 , Trow(1977)進一步討論了各類高等 教育在課程與教學上的特色。仍然依 照三類型態加以討論: (一) 菁英型 由於學生都是選擇後的菁英,在 學術能力與學習動機上的表現都非常 優異,因此,大學自然採取較高的學 術標準,崇尚卓越,重視學生功績式 (meritocratic)的學術成就與表現 。 (二) 大眾型 隨著進入大學的人數增加,學生 的學術能力與學習動機上的差異,也 就愈來愈明顯。各大學由於招收的學 生不同,各校或各系所各有嚴謹程度 不同的要求。此外,大眾型的教育更 納入各類專業人才的培育,也因此更 需要多樣的學術標準,但也更重視教 育機會均等 (三) 普及型 普及型的教育型態中,就學參與 的人數已經大幅增加,也使得學生的 異質性大增,學術標準無法維持像菁 英 型 一 般 , 而 更 強 調 「 增 值 」 (value-added)的重要,因為倘若大多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頁 14-17

研究所教育之量與質 主題評論 第 16 頁 數學生的學術表現並不突出,則大學 的功能顯然更重於從其立基點開始改 善。 可見,高等教育在學生人數上的 擴張,也將導致教育性質與內涵上的 改變,而學術標準與所招生的對象有 關,更隨教育內涵的不同而有差異, 因此在不同類型教育型態中的學術標 準,也就需作相對應的調整了。 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研究所教育 的碩博士班屬於進階教育,招生經過 一 定 的 篩 選 , 人 數 也 較 學 士 班 少 得 多,因此,性質上較偏於菁英教育。 不 過 , 隨 著 碩 博 士 班 人 數 的 明 顯 增 加 , 上 述 所 謂 大 眾 型 教 育 的 一 些 特 色,也逐漸在碩博士班教育中顯現出 來。最明顯的是學生學術能力與動機 上愈來愈有多元與差異的傾向,無法 像過去一樣那麼強調菁英教育的「高 深」研究,各校對學術標準的要求與 堅 持 的 嚴 謹 程 度 也 因 而 有 更 大 的 差 異。 例如,研究所教育的重要目標之 一,除了提供延續大學階段教育給予 更精緻、深入的專業知能外,更在於 奠定紮實的專業基礎,引發繼續從事 學術研究的興趣與潛能,能夠邁向博 士班階段的專業研究。不過,從過去 20 年的數據看來,1991 年時,博碩士 生人數比約為 25.7%,大約相當每四個 人便有一個人能夠、也願意繼續攻讀 博士學位;時至 2009 年,此一比例已 經逐年下降,達至 18.4%,大約只有 5-6 人才有一人能夠、也願意攻讀博士 學 位 。 此 一 現 象 呈 現 一 個 明 顯 的 訊 息,即整體而言,碩士班生的學術傾 向是下降的、為博士班教育培才的本 質是愈趨淡化的,且碩士班教育扮演 終結教育(而非過渡教育)的性質, 也是愈趨明顯的。

三、 因應與挑戰

傳統上的高等教育將學士班畢業 視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而碩、博士 班教育則定位為從事高深學術研究的 進路與歷程,例如常用的「大學畢業 前」(under graduate)與「大學畢業後」 (post-graduate)兩個概念,即代表此 一區別。換句話說,碩士班乃是博士 班的預備教育,是導向博士階段研究 的準備。不過,上述的質量趨勢,顯 示 碩 班 與 博 班 的 連 結 是 愈 來 愈 鬆 動 了,碩士班教育愈來愈像是學士班的 延伸,而非博士班的預備。影響所及, 不只是碩士班研究取向的削弱,更使 得碩、博士班招生時都得面對愈來愈 多 未 必 具 備 高 深 研 究 基 礎 的 準 新 生 們。 在整個學制中,研究所教育是最 後 的 階 段 , 無 可 避 免 地 必 須 承 擔 高 深、專精、學術研究等等重要的教育 功能。不過,上述的趨勢顯示:研究 所人數增加,導致菁英導向的、高深 學術標準有所轉變,其中,又以碩士 班教育更為明顯。雖仍不至於推論整 個研究所教育的素質下降,但至少部 分(或愈來愈多)的研究所得面臨愈 來愈多研究生在研究能力、動機都不 若過去菁英導向研究所教育。這就導 致兩個發展上的可能,其一,部分研 究所要能爭取到頂尖的學生,得以維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頁 14-17

研究所教育之量與質 主題評論 第 17 頁 持其對學術標準的要求,繼續強調菁 英教育;其二,研究所若未能招收頂 尖學生,則在普及化的趨勢下,將得 面臨更多元化、更異質化的學生,則 要維持傳統的研究所教育功能,困難 度也會更高了。 展望未來,少子化趨勢所導致的 生源減少,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愈來愈 明顯,在僧少粥多的情勢下,研究所 教育將進一步朝向需求面(學生),而 非供應面(各校研究所)傾斜。除非, 研究所的定位清楚,並能招收具學術 傾向的學生,甚而跳脫既有的框架, 以 國 際 化 為 視 野 , 積 極 爭 取 國 際 學 生,尤其是新、馬、港、澳等東南亞 與大陸的優秀學生,才能在學術研究 上 維 持 一 定 的 水 準 ; 抑 或 是 優 質 轉 型,朝向更精緻、更結合理論與實務 的研究取向,給予研究生更多支持與 協助,才能在大眾化、異質化的脈絡 下,兼顧且維持研究所教育應有的水 平。 參考文獻  行政院主計處(2010)。人力資源 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 教育部(2012)。教育統計。台北: 教育部。

 Trow, M. (1977).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rnegie Commi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abling occupation in children: The cognitive orientation to daily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CO-OP) approach. Enhancing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phase to primary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強制轉型:把 profit轉換成double的型態

慧頵( 564-637)也是日嚴寺的僧人,捨《成實論》而歸向龍樹 的大乘。 13 慧眺( 639 年卒)初業小乘,不信大乘,後來聽象王哲公 的三論而轉向大乘。

式,都是將終極實在理解為實體性的存在,本文沿用「根源實在論」 [註 2]

什麼一直變 什麼都沒變 什麼慢慢變 什麼突然變. 為什麼不要每個人都做

本研究探討空氣流量及轉爐石量對於 Chlorella sp.生長之表面物 化特及釋出有機物性質影響,可透過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ourier trans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