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去蕪存菁:APA 格式之我見 / 2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去蕪存菁:APA 格式之我見 / 29"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

,頁 29-32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29 頁

去蕪存菁:APA 格式之我見

李涵鈺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一、 前言

APA 格 式 是 美 國 心 理 學 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所出版發行的手冊,由1929 年原本只 有七頁的寫作規範,2009 年發展到第 六版,有嚴謹規範的學術寫作系統, 內 容 包 括 複 印 或 抄 襲 出 版 的 道 德 問 題,以及降低語言文字的偏見現象, 也因應科技傳播的進展,修正與新增 更多資源來源的形式(吳政達、陳治 堯、徐宗盛,2010)。一般而言,國內 較強調與常用的規定,主要包括文章 結構、徵引資料的方法、參考文獻與 圖表編製等論文格式規範。 因APA 格式主要是心理學門的產 物,在教育領域使用是否那麼適切? 有沒有什麼問題?本文主要就APA 格 式應用到臺灣的教育領域產生的問題 進行初步討論,希望能擷取優點,瞭 解其限制。以下先就筆者所觀察,整 理常見的APA 問題。

二、 APA 常見的錯誤使用

教育相關研究所或學術期刊,通 常要求以APA 格式書寫。以筆者經驗 及所觀察到的,較常見的錯誤為內文 引註和參考文獻兩個部分。 (一) 內文引註 em dash(—)和 en dash(–)的 使用方式,APA 第六版詳細說明, em

dash 用做強調或語氣轉變、en dash 用 在 兩 字 中 間 , 兩 者 前 後 都 無 須 空 格 (APA, 2010:97),在臺灣兩者常混淆 使用;再者,對於資料中原文之直接 節錄,若超過40 字以上,需另起一段 編排,引用文內縮兩個字元,引註的 資料來源置於引用文末的標點符號之 後(APA, 2010:171),資料來源的放置 或文獻引用方式,此部分較常受到忽 視。 文 獻 引 用 包 括 全 文 引 用 (quotation)、文意引用(paraphrasing) 兩種,全文引用要註明出處之頁碼, 文意引用就是用自己的話寫出原作者 的原意,可以不用註明出處頁碼(林 天祐,2010),比較常見的錯誤是一般 通常以為摘錄原文話語時才需引用, 理念或觀點無須引註,其實學者專家 的理念或觀點也需要確切標明出處, 供讀者查閱和參考,同時也是對智慧 財產權的保護及對原作者的尊重。無 論是直接引用或間接引用,應清楚區 分文獻資料與自己觀點的內容,遵守 引用規範與倫理。 在引用時,也容易有作者全憑個 人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某一資料是否應 列為引用文獻,而造成遺漏引用文獻 之現象;刻意隱瞞或排除某原創資料 來源,企圖提高自己之研究價值,使 自己的著作更接近「原創文獻」?或 為 了 某 種 私 人 因 素 取 捨 來 源 之 著 錄 (邱炯友、張瑜倫,2005: 68)?因此,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29-32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30 頁 就上述問題,一套引文格式標準與規 範,似仍有其存在的必要。 (二)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常見的問題,包括未附 上完整參考書目,引用文獻與參考文 獻缺少逐一比對,不是漏失就是未刪 除內文沒有引用的參考文獻。 其次,參考書目清單中同一著者 在同一年出版不只一種作品時,應在 註釋與參考書目之出版年後附加英文 字母(a、b、c 等)區別之(謝寶煖, 2010),才易區辨引用來源;國外學者 的姓與名容易混淆,西文通常以作者 姓氏(last name)為代表,因此辨識西 文姓氏則很重要;還有忽略英文參考 文獻出處句點或逗點後的空格、括弧 是全形還是半形、中文標點符號採全 形,西文採半形、題名首字母應大寫, 包含副標的首字母亦是,這些較易受 到忽略。 不 管 是 內 文 引 註 或 參 考 文 獻 部 分,APA 格式不全然都是優點,還是 有不那麼便利之處。如在原文之後, 以括弧引註資料來源,有時候同一括 弧內有兩筆以上著作之引註,有時也 有中文與西文引註同時出現,此時容 易產生閱讀干擾或中斷的現象,影響 流暢性與理解,對於教育領域中的史 學探討,如教育/課程史,或文學方面 的文章,這樣的引註方式顯得較為不 便與突兀。 再者,尾註(footnotes)有兩種, 其 一 是 用 來 提 供 額 外 說 明 的 內 容 尾 註,其二是附註說明某段文字、圖表 等已獲得版權許可之尾註(APA, 2010: 37),在臺灣通常使用內容尾註,較少 使用版權許可之尾註,如引用別人一 段較長的文字、量表、圖、表等,用 以註明出處,並表示已獲得原作者同 意重製或採用,這部分我們或許還有 努力空間,也就是不只是引用,還要 取得原作者的許可。APA 也指出重要 的資訊通常放在本文中,過多的尾註 其實容易使閱讀者分散注意力,而尾 註的位置應置於標點符號之後(APA, 2010: 38),此規定有時候不是那麼貼 近確切想補充說明的語詞,西文也許 可以一個句子說完再進行補充,但中 文的環境,有時候不同的語詞在不同 脈絡使用,有相異的意義,此時若能 將尾註置於特定語詞之後,會比置於 句末的標點符號之後來得恰當。這是 APA 格式不太適用於中文語境的問 題。 整體而言,論文格式規範並非限 制自由與多元思想,而是在表達過程 中,有規則可循,便於資料管理系統 的建立,也確保論文具有一定的嚴謹 品質,惟如何讓它更適用於中文的環 境與教育領域,是值得討論的。

三、 應用到臺灣教育領域的問題

APA 手冊強調科學、實徵、創新、 貢獻;對論文手冊不斷要求清楚、扼 要、精確、組織,這些精神反映了美 國的主流價值。教育學門有許多是建 立 在 心 理 學 上 , 或 與 心 理 學 有 共 通 性,因此,美國的教育學門亦多採用 APA 格式(吳宜澄、王瑜欣,2001),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29-32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31 頁 在臺灣也不例外。 APA 所規範的面向,不只是論文 的版式與格式,更包含寫作的樣式, 清楚規範文章架構包括:題目、作者 姓名與職稱、摘要、前言、方法、結 果、討論、參考文獻、附錄與補充資 料等要件(APA, 2010: 23-40),也述及 實徵性研究(empirical studies)、文獻 探討(literature reviews)、理論性文章 (theoretical articles )、 方 法 論 文 章 (methodological articles)、個案研究 (case studies)等文章應具備的部分, 如實徵性研究應含括簡介、方法、結 果與討論(APA, 2010: 10-11),科學寫 作講究精確與組織,一致的格式能幫 助快速抓住研究重點與發現;然而在 中文語境中,如對話錄式、詩作、書 信或散文類等寫作型態,就較無法符 合科學寫作的要求,但這類文章應該 有其價值或意義,這個問題或許不全 然與APA 強調科學格式所致,也跟期 刊審查標準有關,只是值得我們思索 什麼才是創新?科學研究才有創新的 可能嗎? 其次,英文與中文,從字形、字 彙,到文法、邏輯、思考方式都有顯 著不同,APA 手冊是基於美式與美國 文 化 而 編 撰 的 ( 吳 宜 澄 、 王 瑜 欣 , 2001),主要運用在西文出版品,而臺 灣作者在文獻引用上不可能僅引用西 文著作,在中文的書目引註及格式方 式,須有一套適合中文學術研究的格 式。 目前臺灣教育期刊,就內文引註 與書目格式而言,中文方面有的採照 潘慧玲(2004)編著的教育論文格式 為主;也有以APA 格式第五版或第六 版 的 寫 作 規 範 進 行 轉 變 所 訂 定 的 格 式,也可發現APA 只要改版,中文的 格式亦相應更動。如下所示,以學位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為例,前者是採照 潘慧玲所編著的是格式,後者是依照 APA 第六版。 作者(年份)。學位論文名稱。□ □大學□□系/研究所□士論文,未出 版,大學地點。 作者(年份)。學位論文名稱(未 出版之□士論文)。□□大學□□系/ 研究所,大學地點。 作者須根據期刊投稿格式,修改 為符合該期刊的專屬引文規範,一方 面顯現了學術規範的自由,一方面, 也思索對於常使用的期刊書目引文方 式能否有共通的準則?教育領域是否 該 有 一 套 所 屬 的 引 文 與 書 目 格 式 規 範?這是可討論的。

四、 結語與建議

目前APA 格式在臺灣教育領域有 其約定俗成的公認地位,但其各項標 準與規範是否都合理與適切,仍有待 進一步探討,筆者認為統一的引用歸 範和書目格式是必要的,然而部分格 式可再思考如何更便利、符合人性與 適合中文環境;文章體例方面則應有 多一點彈性空間,別讓制式架構扼殺 創新或創意的論文型態。目前臺灣的 教育期刊,西文多採照APA 格式,中 文則同中有異,各有其規範,因此建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29-32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32 頁 立一套適合中文語境,可供遵循的教 育領域論文撰寫格式或許是可努力的 方向。 參考文獻  林天祐(2010)。APA格式第六 版 。 取 自 http://web.ed.ntnu.edu.tw/ ~minfei/APA6th.pdf  吳宜澄、王瑜欣(2001)。APA出 版手冊之適用性:提出一種折衷的文 獻 引 用 方 法 。 藝 術 教 育 研 究 , 1 , 79-112。  吳政達、陳治堯、徐宗盛(2010)。 APA第六版參考書目寫作格式。教育研 究月刊,194,65-77。  邱炯友、張瑜倫(2005)。引文格 式規範對引文分析之影響:學術出版 之傳播效應。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31(1),63-78。 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 臺北市:雙葉書廊。  謝寶煖(2000)。學術論文之註釋 與參考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館刊,6(3),15-38。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 ciation(2010). Publication manual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 logical Associ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 剝奪或減損其他會員依 GATT 1994 直接或間接享有之利益,2. 特別是依 GATT 1994 第二條得享有之關稅減讓利益 12 ; (c)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敦煌患文雖然是禮懺法門的應用文書,有點格式化與過分老套的語言形式,但是卻保存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3rd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rint –dtiff my_image.tif: 將目前指定的圖形,產生 TIFF 格式的影像檔,並以my_image.tif 的檔名儲存。.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 由於對行文稱謂、格式的不熟悉,乃至於中西格式的 混淆,往往會出現一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