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中國語文科優化措施── 課程及評估的規劃與實施(新辦)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高中中國語文科優化措施── 課程及評估的規劃與實施(新辦)"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中中國語文科優化措施──

課程及評估的規劃與實施(新辦)

(三) 實用寫作的學與教

(2)

陳煒舜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中文實用寫作︰

以演講辭、書信為中心

(3)

演講的形式與功能 演講的形式

• 照讀式

• 背誦式

• 提綱式

• 即興式

演講的功能

• 說服(to persuade)

• 教育(to educate)

• 阻止(to prevent)

演講辭簡說

(4)

演講稿寫法

• 內容上的現實性

• 情感上的說服性

• 特定情境性

• 口語化

(5)

演講修辭

• 儘量使用聽眾覺得與眾不同的詞語,如古詩、名句、名言或者 網路、社會、切中時代利弊 的新詞,做到引人入勝。

• 儘量使用排比句和循環句,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聽 眾。

• 儘量使用首尾呼應的方法,突出重點,推出 理想的效果。

• 整個演講要講究思維的邏輯性,由淺入深、 有條有理的把論

點論據講明白,講清楚。

(6)

中國古代的演講

• 《尚書》︰典、謨、訓、誥、誓、命

• 傅剛〈《尚書》文體的形成〉:「誓」,孔《疏》引《曲禮》 訓為「約信」。將戰之 前,與將士設約,示賞罰之信。如〈甘誓〉所言「予誓告汝」之「誓」。誓辭曰:「

今予惟恭 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 御非其馬之正

,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威逼利誘,兼而有之

,是所謂「誓」之體。

• 其後如〈湯誓〉〈泰誓〉〈牧誓〉諸文,雖其經文或為偽《書》,然其文體,則為古

《尚書》所載。諸〈誓〉並與〈甘誓〉同,是其文體具有固定形態的證明。

• 然「誓」並不僅用於戰,孔《疏》引《周禮.太宰》云:「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

」孔《疏》解釋說:「《禮》將 祭,而號令齊百官,亦謂之誓。」祭禮重大,亦須與 百官誓 戒。誓,取其約信之義,或用於軍旅,或用於祭禮。《尚書》 所載多是誓師之 辭,祭誓不載。至於〈秦誓〉,與征伐誓師 不同,是「誓告群臣之辭」,當是誓之變 體。

(7)

牧誓

• 武王率戎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與商戰於牧野,作〈牧誓〉。

• 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黃鉞,右 秉白旄以麾,曰:

「逖矣,西土之人!」

•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 旅、師氏,千夫長、

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 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

予其誓。」

•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 索。』今商王受,惟 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 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

,是崇是長,是 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 今 予發,惟恭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勖哉夫子

!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乃止,齊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 如貔,如熊如羆, 於商郊。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爾所弗勖,其於 爾躬有戮。」

(8)

秦誓

•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率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 公曰:「嗟,我士,聽無譁,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

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

•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 惟今之謀人

,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猶詢之黃髮,則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

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 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 皇多有之?

•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 有容。人之 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弗啻若自其口 出,是能容之。以保我 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 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

,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 民,亦曰殆哉。

• 「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

(9)

「台啟」-1

• 「台」字來自紫微斗數中的三台星。三台星,又叫做「科名」, 主文墨、

主貴、主北斗之權,掌清貴之宿,換句話說,就是專 主文章、做官。

• 所謂「在天曰三台,在人曰三公」,天上的三台星,是與人間 的三公相 對應的。早在周代便出現了三公的名號,西漢將丞相(大司徒)、太尉

(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 乃是位極人臣之職官。因 此後世祝頌中,有「位列三台」之語。

• 稍晚又出現了「台座」、「台端」的稱謂,前者本是對宰相的 尊稱,後 者本是對御史的尊稱,二者後來演變成對一切官吏的 尊稱。

• 到了清代,更把總督、巡撫、布政司、按察司、學政分別稱為「藩台」、

「撫台」、「道台」、「臬台」、「學台」等。

書信稱謂簡說

(10)

「台啟」-2

• 「台」字在古代雖頗有尊重之意,但現代,「台啟」、「台鑒」、

「台安」、「台端」等語卻多半都用 於平輩。

• 比較簡單的方法:致長輩函時用「安 啟」,致平輩用函時「大啟」

、「台啟」。

(11)

收件語(用於信封)

• 致軍界人士:勛啟

• 致政界人士、公務人員:鈞啟

• 致文教界、宗教界人士:道啟

• 致長輩(家屬):安啟

• 致長輩(社交):鈞啟

• 致長輩(師長):道啟

• 致平輩:大啟、台啟、惠啟

• 致晚輩:惠啟、收啟、啟

• 致居喪人士:禮啟

(12)

提稱語(函文開端)-1

• 致軍界人士:勛鑒、麾下

• 致政界人士、公務人員:鈞鑒、台鑒

• 致文化界人士:座右、有道、著席、撰席

• 致教育界、宗教界人士:道鑒、壇席、函丈

• 致長輩(家屬):膝下、膝前

• 致長輩(社交):鈞鑒、尊鑒

• 致平輩:惠鑒、大鑒、足下、左右

• 致晚輩:惠鑒、青鑒、如晤、如面、如握

(13)

提稱語(函文開端)-2

• 有的情況下,「勛」、「鈞」二字也可「文武不分」 地換用──勛者功 勛之高也,鈞者地位之重也,這 就要視乎收件人的實際身分而定。

• 「惠啟」、「惠鑒」、「足下」等平輩用語:假使 用於晚輩,是為了 拔高對方的輩分以示尊重,但收 件者也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抬舉;一 如學者往往將 並非自己門下的學生、後進稱呼為「兄」,但對方 必然 不會以「稱兄道弟」的方式來「回敬」。

• 至於「啟」字,有兩個意思:在信封上的收件語, 是開啟信封之意;

在函文的落款處,是陳述、開誠 布公之意。所以,如果在信封上、函 文開端寫「敬 啟」,就是要收信人恭敬地打開,

(14)

提稱語(函文開端)-3

• 雖然函文開端不可用「敬啟」二字作為提稱語,卻可用「敬啟者」三字。

• 「啟」字此處同樣是陳述之意,但「者」字並非指人, 而是指事。換言之,

「敬啟者」翻譯成白話文,乃是「以下要恭敬地陳述的事情」。

• 懂得這三字的意義後,便能有所變化。如「啟」字可因應事態而替換成「陳」

、「覆」等字。從前讀過一位在 臺老兵寫給大陸母親的家書,開端寫到「母 親大人膝下 敬禀者」,以「稟」替「啟」,委實十分恭敬了。

• 除了「敬啟者」,還有「逕啟者」。「逕」為「逕直」、「直接」之意。因 此,「逕啟者」便是「直接地要陳述 的話」。一般來說,「逕啟者」大抵會 在公函中使用, 不講客套,也少有繁蕪枝節,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因 此,

朋儕之間的書信很少用到「逕啟者」一語。

(15)

提稱語(函文開端)-4

• 軍、公、教三者都是職業,但相形之下, 軍銜、教職對於一個人的烙印 似乎比公 職更深。致函卸任的公務員,未必再稱「鈞啟」;但致函退役 軍人、退休教師, 卻多半會沿用「勛啟」、「道啟」。

• 如果再作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老師的稱 謂最為簡單──「道啟」、「道鑒

」幾 乎可以處理大部分情況。除了親屬以外, 無論信件是來自學生、晚 輩,還是平輩、 機構,乃至較為疏遠的長輩,稱呼教職 人員一般都可使 用「道」字。

(16)

提稱語(函文開端)-5

• 由於對行文稱謂、格式的不熟悉,乃至於中西格式的 混淆,往往會出現一 些錯誤。正如我們說過,「惠 啟」、「惠鑒」、「足下」等用語,既可用 於平輩, 也可用於晚輩。但用於晚輩時,是為了拔高對方的輩 分以示尊 重,那麼收件者理論上也應該意識到這是一 種抬舉。

• 這種情形,有點像中文學界對「兄」字的運用。年齡 相仿者,固然會互稱 為「兄」(哪怕是稍長對稍幼 者),但年齡頗有差距、乃至輩分不同者,

也可能用 到「兄」字。最常見的是,學者往往將並非自己門下 的學生、

後進(自然也不會太親近)稱呼為「兄」, 但對方理應神會心領,不會以

「稱兄道弟」的方式來「回敬」。

(17)

落款署名

• 讀碩士時,有次收到系上陳雄根老師的一張便條,落款僅為「雄根」。

如此真可謂古風。但我們也理 應領悟,縱然他自稱如此,我們還是採用 尊稱的好。

• 這種習慣在今時今日就不同了。比如學生或記者首次致函,稱我為陳教 授,我回函就自稱三字全名(我一般不喜歡在落款處加上單位職稱和學 位)。到第二次往還,我可能自稱兩字名,以融洽氣氛。但這個時候,

我更期待的是對方稱呼「陳老師」或「WS老師」。可是一旦我落款

「WS」二字,對方第三次來函便往往逕稱「WS」,不加任何名號。十 次 之中有七八次如此。

(18)

關於面稱和背稱-1

• 古裝劇中涉及帝王的對白可以注意。當著帝王的面,自然要稱呼「陛下」、

「聖上」、「萬歲」等,但背稱時也不能用「他」,而是揖手而稱「陛下」

、「聖上」、「萬歲」。

• 如果覺得帝制時代已經很久遠,不妨再思考一下舊時對長輩 的稱呼。即便使 用了代名詞,也會是「您老人家」、「他老 人家」,而非直接用「你」、

「他」、「佢」、「伊」。

• 「陛下」一詞,是對帝王的尊稱。但其本義是指站在朝堂臺 階下的侍者。因 為稱呼者謙卑,不敢直呼帝王,於是就稱呼 站在「陛下」的侍衛以替代。

「殿下」、「閣下」的用語可 以類推。

• 這種情況在古埃及也一樣:法老(pharaoh)一詞的本義是 指埃及國王居住的 宮殿,後來指代國王本身,與陛下的涵義 異曲同工。問候左右之人,便是問 候帝王本身。

(19)

關於面稱和背稱-2

• 現代英文中,無論第二身單數(你)或複數(你們)都是you。但老式 英文中,you是你 們,而你則是thou。這就對應了德文的du(單數)和 ihr(複數)。

• 十七世紀以後,thou這個單詞開始在英文式 微,今天已經全然不用。

何以至此?那是因 為當時覺得thou這個單詞直呼對方,不大禮 貌,所 以就以you來替代─縱使對方只是一 人,卻依然用第二身複數,這樣就 更為恭敬。

• 這種情形在今天的法文、俄文和稍早的義大 利文中仍然如此。Vous、

Вы、Voi若用小寫, 便是第二身複數;若用大寫,便是第二身單 數的 尊稱。

(20)

關於面稱和背稱-3

• 以第二身複數的代名詞為尊稱的情況,也出現在蒙古語中,北方 官話因此受到 影響,導致元代以後「您」字的出現。

• 「您」字大概就是「你們」或「你家」 的疾讀合音,與法、俄、

意大利語不謀 而合。

• 由於「您」字本有複數涵義,因此一般 不用有「您們」的說法。假 設服務生為 一對夫妻安排座位,應該說:「您兩位想坐哪裡?」而 非:「您們想坐哪裡?」 可見蒙元習俗仍有可取之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

教學任務: 學生對整本書閱讀 (從教學到匯報)有整 全而概略的認識.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論語 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

Chapter II The Order of Kongfu World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文化溯尋(知識基礎) 九龍城 歷史淵源 4課節 文化稽考(知識基礎) 九龍城 地文誌、地域考 4課節 文化內韻(知識基礎) 九龍城 特色意義

RMI,及 DCOM 這些以專屬 binary 格式傳送資料所不及之處,那 就是對程式語言、作業平台的獨立性--由於是純文字 XML 格 式,

高中課程會多元化;讓學生有第二次機會而設計的其他教育 課程(例如毅進計劃及在中學試行的類似計劃),會因應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