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138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1388"

Copied!
1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朝陽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碩士論文

愛使生命動聽

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

Love Makes Life Appealing

A Narrative Study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for Whom

Experienced Children's Homes

指導教授:劉邦富 博士

研究生 :劉怡蓮

(2)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愛使生命動聽

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

Love Makes Life Appealing

A Narrative Study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for Whom

Experienced Children's Homes

指導教授:劉邦富

(Pang-Fu Liu )

研究生

:劉怡蓮(Yi-Lien LIU)

中華民國 103 年 10 月 31 日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透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故事,探討 在此不同歷程中所帶來的影響,又對其生命產生何種意義。本研究採取敘 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者先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到 3 位願意 分享個人生命故事的研究參與者;並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 將訪談主軸區分為機構安置前、機構安置中與離開安置機構後三階段的親 密關係發展歷程進行其生命敘說。研究者將轉錄後之逐字稿,據此撰寫出 研究參與者親密關係發展的生命故事,並進行其親密關係發展助力與阻力 及生命意義建構的分析說明。 本研究發現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歷程中,共獲致以下結論: 一、原生家庭親密關係對機構安置者的影響: (一)幼年時期原生家庭經驗影響親密關係的發展。(二)家庭壓力造 成家人關係的疏離與矛盾。(三)親職化現象普遍存在於家庭關係中, 誘發手足間親密關係的特殊性。(四)習慣獨自面對生活困境,獨立才 能自強。 二、安置機構對研究參與者親密關係發展的影響: (一)安置經歷對發展穩定依附關係的影響。(二)對安置機構的最初信 念,影響進入機構後相關適應。(三)安置機構照顧者的教養理念產生 深遠影響。(四) 不同年齡層發展親密關係的方式是不同,追求安全依 附卻是相同的。 三、伴侶與未來姻親家庭對研究參與者親密關係的影響: (一)社會大眾對機構安置者的刻版印象,消弱親密關係發展的可能。 (二)不同性別與文化影響下,機構安置者在建立親密關係上產生不同 差異。(三) 對家的渴望與建立歸屬感成為共同期待目標。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與發現,分別提出研究歷程及議題在 實務工作上的反思及建議,並對研究限制提出說明。 關鍵字:安置機構、敘說研究、親密關係、依附關係

(4)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ose who have been in children’s homes and the influences the homes have had o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lives. This study adopted a narrative inquiry approach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The researcher initially used purposeful sampling to invite three participants who were willing to share their life stories and perform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orresponding to their liv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lacement in the children’s home, focussing on the variou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ey have had. The researcher then wrote down the stori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ased off of the recorded transcript, thus performing an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and obstacles presented by children’s homes concern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the structure of life meaning.

The study has discover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se participants:

1.The influence of the participants’ relationships with members of their family of origin:

a.The family of origin has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Familial pressure results in distancing and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members.

c.The parentification phenomenon is common, causing particularly strong relationships among siblings.

d.The participants are used to facing difficulties of life alone and are strongly independent.

(5)

a.The placement process impa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eady relationships.

b.First impressions of children’s homes influence how they become accustomed to it.

c.The caregiver’s beliefs on education and caregiving have an immense influence.

d.Although the way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evelop differ for different ages, they are all in pursuit of the same sense of attachment.

3.The influe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future partner and family-in-law on thei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ociety’s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those who have been children’s homes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The development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y differ for different genders and cultures.

c.Building family and belongingness becomes the primary goal for all.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reflections and advice to keep in mind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will be suggest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process will also be detailed.

Keywords: children’s home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narrative study, attachment

(6)

誌謝 走筆至此,卻久久無法下筆,回顧 3 年半前,離開校園二十年的我, 懷抱著惶恐的心情重返學習殿堂,在這段期間,同學人數也由 12 名逐年 下降,最終成為 9 條好漢。又每每拖著疲累身軀由職場或課堂中回到家, 面對的是永遠做不完的家事,當例行家務稍告一段落,捧起書本面對電 腦,每每抬頭牆上時鐘早超過 11 點,熬夜成為家常便飯,咖啡成為最佳 伴侶,但開心的是-我堅持住了。 反思這段學習歷程帶給我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最主要的是在職場提 供了更多工作能量,讓我更有自信往前邁進;此外,與 100 級碩班同學相 識共同奮鬥的日子,更是我生命中最佳資產,我曾戲稱咱們是全年無休的 7-11,不論多晚總有人在線上為學業奮鬥,也隨時找得到人回答問題。論 文撰寫階段,我們這群「產」婦,互相鼓勵督促的日子中,特別感謝慧怡 與巧晶,讓我能夠堅定至今,這段共同學習歷程,將會是我永遠回味的一 段生命旅程。 感謝系上老師用心教導,也特別感謝邦富老師在論文指導上給了我最 大發展空間及充足的信心,口試委員盈修老師及慧琦老師,除了讓我的論 文內容更充實及精進外,泱泱學者風範更是讓我折服;當然更要對願意敞 開心胸分享生命故事的三位研究參與者致上最崇高的謝意與敬意,因為妳 (你)們研究才能順利完成。 最後要為碩士生涯畫下句點,其實心中是不捨的,最遺憾的卻是母親 沒能來得及看到我穿上碩士服的樣子,希望她在上帝懷抱中也能分享我的 喜樂。 現在,是一個階段結束,未來,將是另一個開端,我將繼續逐夢… 劉怡蓮 於深夜 2015.01.15

(7)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誌謝 ...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運用依附理論探討親密關係發展 ... 8 第二節 系統理論觀點探討親密關係的影響 ...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 24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34 第五節 研究的嚴謹性 ... 40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3 第一節 婗婗的生命故事 ... 43 壹、研究者與婗婗的生命交會 ... 43 貳、婗婗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 ... 44 一、平凡與美好-幼年時期 ... 44 二、依附與失去-我的母親 ... 45 三、窮困與顛沛-我的父親 ... 46 四、穩定與多元-我與機構 ... 48 五、初戀與伴侶-我的他 ... 49 六、堅忍與努力-我的家人 ... 50 參、婗婗親密關係經驗歷程分析 ... 51 一、原生家庭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51 二、安置機構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55 三、異性伴侶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57 四、姻親家庭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59 肆、婗婗親密關係發展歷程的阻力與助力 ... 61 伍、婗婗發展親密關係的生命意義建構歷程 ... 67 第二節 勝勝的生命故事 ... 70 壹、研究者與勝勝的生命交會 ... 70 貳、勝勝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 ... 73

(8)

一、失意酗酒的人生-我的爸爸 ... 73 二、創痛變調的日子-我的媽媽 ... 74 三、磨練感恩的歷程-我與機構 ... 75 四、努力開創的未來-我與她 ... 77 參、勝勝親密關係經驗歷程分析 ... 78 一、原生家庭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78 二、安置機構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82 三、異性伴侶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84 四、姻親家庭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86 肆、勝勝親密關係發展歷程的阻力與助力 ... 88 伍、勝勝發展親密關係的生命意義建構歷程 ... 94 第三節 娟娟的生命故事 ... 98 壹、研究者與娟娟的生命交會 ... 98 貳、娟娟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 ... 99 一、缺愛童年-我是眼中釘 ... 99 二、扭曲父愛-我是替代者 ... 100 三、姐妹相依-我是小媽媽 ... 100 四、安置經驗-我是過客 ... 101 五、親密關係-我的艱困情路 ... 102 六、渡過幽谷-我的貴人 ... 103 七、遇見彩虹-我的他 ... 103 參、娟娟親密關係經驗歷程分析 ... 104 一、原生家庭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104 二、安置機構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108 三、異性伴侶親密關係經驗歷程 ... 110 肆、娟娟親密關係發展歷程的阻力與助力 ... 112 伍、娟娟發展親密關係的生命意義建構歷程 ... 120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123 第一節 親密關係阻力與助力 ... 123 第二節 生命意義的建構 ... 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37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 14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45 參考文獻 ... 147 一、中文部份 ... 147 二、英文部份 ... 150

(9)

附錄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 ... 154

附錄三 訪談大綱 ... 155

附錄四 研究檢核及回饋函 ... 157

(10)

表目錄 表 2- 1 愛情依附風格 ... 13 表 2- 2 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及負面影響 ... 19 表 3- 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 31 表 3- 2 研究參與者訪談次數及地點表 ... 32 表 3- 3 資料分析模式 ... 35 表 3- 4 資料分析範例 ... 38 表 3- 5 資料檢核表 ... 40

(11)

圖目錄 圖 2- 1 親密關係自我探索路徑 ... 12 圖 2- 2 生命歷程中獨特的發展途徑 ... 22 圖 3- 1 敘說探究所牽涉到的世界-經驗-語言間關係 ... 26 圖 3- 2 敘說研究的三向度空間及四個研究方向 ... 27 圖 3- 3 資料分析概念架構圖 ... 37 圖 4- 1 婗婗家庭圖 ... 44 圖 4- 2 婗婗親密關係發展阻力與助力變化圖 ... 67 圖 4- 3 婗婗生命意義建構歷程圖 ... 69 圖 4- 4 勝勝家庭圖 ... 72 圖 4- 5 勝勝親密關係發展阻力與助力變化圖 ... 94 圖 4- 6 勝勝生命意義建構歷程圖 ... 97 圖 4- 7 娟娟家庭圖 ... 99 圖 4- 8 娟娟親密關係發展阻力與助力變化圖 ... 118 圖 4- 9 娟娟生命意義建構歷程圖 ... 122 圖 5- 1 婗婗、勝勝、娟娟接受長期機構安置前生態系統圖 ... 130 圖 5- 2 婗婗、勝勝、娟娟接受長期機構安置時生態系統圖 ... 131 圖 5- 3 婗婗、勝勝、娟娟離開機構安置後生態系統圖 ... 132

(12)

第一章 緒論 愛,衝破時間的限制,使未來和過去相連1 -(德)缪勒《詩集》 遠處迎面而來一位留著長髮,牽著幼子,笑意浸滿雙眸,對著孩子指 著我說:快叫阿嬤…,正處於被此稱謂驚嚇住的我,卻突然發現,原來是 小湘,一位多年前離院獨立並覓得好歸宿的機構孩子,帶著自己的小寶貝 回來看當年口口聲聲膩叫著的…媽媽,時光彷彿又回到多年前………。 當年有著清秀臉龐的小湘,總是似有若無的露出甜甜笑顔,也總是將 自己最愛的小星星髮飾,整齊地將一頭烏亮秀髮綁在腦後,一個 10 歲小 女孩,走到那裡都會被投以關注眼光,句句“好可愛的小女孩”常在她耳 畔出現,但原來該是清澈無暇的雙眸,卻像少了靈魂似的,空空的,茫茫 的讓人看不透,這就是我那逃家、偷竊、同儕關係惡劣的機構孩子,在一 次自機構中不告而別被送回後,與孩子深談去了那裡,孩子幽幽的說:「找 媽媽….」,心中正疑惑孩子的母親數月前才因意外身亡,她難道忘了,我 並未質問她,只以輕輕的口吻回應:「媽媽?…」,孩子淡淡的回應:「我 想媽媽,媽媽走了,就想回去看看,但我迷路了…」。 數年過去,10 歲女孩長成亭亭 15、16 歲,逃家事件不曾再發生,偷 竊也鮮少聽聞,更有了天天黏在一起吱吱喳喳女伴群,及心儀仰慕的夢中 情人,唯一沒變的仍是在腦後甩來甩去的馬尾,孩子更常常口口聲聲叫著 機構內女性工作人員,媽媽長..媽媽短..,縱使機構內有著不成文規定, 必需稱呼相關工作人員為老師等等…,但她從不理會。 當思緒由過往的時空跳回現在,站在眼前笑盈盈的小湘,當年空茫的 眼神似乎早被甚麼奇異的事物所填滿,滿足與幸福更注滿那甜甜笑顏中, 會是甚麼奇妙的人生禮物呢!那就是…… 愛。

(13)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不知從何時開始的習慣,總會將離開安置機構後,完成婚姻大事孩子 們贈送的婚紗照,放在電腦桌透明桌墊下,隨著時日漸增,突然發現小小 如名片般的照片,累積的數量,快佈滿半張桌子。望著照片中個個洋溢著 幸福面容的主角們,總有許許多多故事與回憶,或許這就是有幸在同一個 工作職場中一待超過 16 年,所累積出來的歷史見證。生命之船是永不停 歇的,對安置機構孩子而言,從生命中不得已的缺憾中,如何一步一步踏 向自我追尋的完美道路。一位自九歲起即接受機構安置的孩子曾對研究者 說:「自進育幼院第一天,就希望快快離開這裡,幻想著自由自在、無拘 無束沒人管的成人世界有多好,可以建立自己想要的一切,自己的 家………但真的越接近要離開,除了不捨外,想到要獨自面對那麼多事, 就恨不得回到過去,永遠不要長大……」,當時聽到這句話,心中百感交 集,獨立是一種渴望,卻也是一段艱辛歷程的開端。 人類不斷演進的歷程中,絕對脫離不了與社會環境間的相互依存,甚 至相互抗衡,更因此必需發展相互關聯的功能,在將人視為完整個體的前 提下,根據 Adler 首先提出的三項主要生命任務(Life Tasks):工作、愛/ 親密感及社會關係,Dreikurs 將其定義為(引自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 譯,2011): 一、工作(work):是指對他人福祉有所貢獻。 二、愛/親密感(love/intimacy):是最親密的結合,代表存在於兩人間最強 烈及最親近的情緒關係,愛的任務亦會被視為親密任務。 三、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指個人與同胞、親戚共同經營社會關 係,此任務則包含家庭與社群關係。 人類與所屬世界間,透過與生命任務的連結,也代表人類的一種合作 與貢獻的客觀能力,對 Adler 而言,一旦個體有勇氣,就能投入三大任務,

(14)

但事實上,由於人類終需面對此三大任務,也經由個人面對任務的方式(具 備或欠缺勇氣)而了解其因應合作模態。 因此,對經歷機構安置者而言,雖然有著相異於他人的生命發展歷 程,但在生命任務中,仍必需遵循某些既定的旅程,往前邁進,才不致被 扼殺在生命洪流之外。本研究會選擇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 歷程之生命敘說」作為研究主題,來自於研究者服務於兒童及少年安置機 構領域多年,在機構中總是盡其所能提供服務對象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 外,也不遺餘力的透過各種方案,將各項生活技能訓練落實於日常生活 中,期待每個生命都能在安置機構中,快樂成長及發展。但換另一個角度 進行探討,何者為從事兒少安置機構服務工作者最佳工作績效,必定非以 目前機構內孩子的穩定成長自許,更應該由孩子們離開機構後,更長遠的 發展脈動中觀察。依據 Adler 所闡述的概念,生命任務對經歷機構安置者 將如何面對與因應,且是否具備了勇氣完成生命任務,更是我們要重視 的。但是,由眾多文獻中總不難發現,對於接受機構安置之弱勢兒童及少 年,所進行的研究中,產出負向行為之研究結論成為多數,例如社會適應 困難、無信任感、社會孤立與過動(劉德勝,1985;邱智慧,1988;洪昭 蓉,1995)。所形塑的畫面似乎很難跟成就及圓滿畫上等號,對他們而言, 擺在眼前的道路,就顯得更崎嶇不平。若進一步以生命任務概念來看,當 生命不僅只在求溫飽等低層次的滿足,群我關係的建立更是成長與發展的 重要課題,就如同吳靜吉(2004)在青年四個大夢中提到的第四個夢:愛 情、友情、親情、伙伴情,更是古今中外永恆不變人性所追尋的目標。當 這群自幼生長在團體教養情境下,感受的卻是完全迥異於家人親情關係的 互動模式,此種“類家人關係”對接受安置者而言,在心理上很難去認定 機構照顧者是家人,主要原因乃在於雙方間依附的開展,不是必然亦非自 然,若機構生活中又缺乏足夠的安全經驗,也將影響依附的發展。縱使如 此,他們對於擁有長期陪伴、互相許諾且共享之家人卻仍有共同的期待(余 姍瑾;2011)。因此,他們又將如何在此崎嶇不平的道路中,發展勇氣面

(15)

應,也的確是我們該重視的。

無論如何,我更願意相信人類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就如電影侏儸紀 公園一片中所提,「生命會自行找尋出路(Life will find the way out)」,當 我們回頭看看那些身處逆境中的個案們,除了在生存議題中務實踏實的前 進外,如何努力圓幼年殘缺情感生命缺口,創造自己生命傳奇,以勇氣面 對生命任務,營造出自己的生命意義。 當再度端詳張張孩子們幸福洋溢的婚紗照,縱使他們生命中曾有許多 不堪與挫敗,但生命的光亮似已尋得,本研究乃透過 3 位經歷機構安置者 發展親密關係敘說探究中,瞭解離開安置機構中的自立少年們,如何運用 個別的優勢特質,激發與建構生命中的大夢,也或許是研究者企圖透過本 研究,希望帶給安置機構孩子們的是一種最真實的生命典範。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當人沒有愛的時候,生命沒有負擔。愛怎麼活怎麼活,愛怎麼玩怎麼玩, 完全沒有顧忌,人可以變得比空氣還輕。然而當真愛顯現,為了包容, 為了付出,人反而覺得肩起了千斤重擔,但那才是真實人生的開始。生 命存在的意義,使生命有了重量、有了重心。我愛,故我在。(何英傑; 2007)2 依據兒童權利公約(1990)序言中提及: 回顧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 言》中宣布: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助,深信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 元,乃為家庭所有成員、其中特別是兒童的成長和幸福的一種自然環境, 應獲得必要的保護和協助,以充分負起它在社會上的責任,確認為了充分 而和諧地發展其個性,應讓兒童在家庭環境裡,在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 氛中成長。因此,在危機家庭中的孩子,無法在家庭中取得如兒童權利公 約所提「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氛中成長」,生命的缺口如何在成長後面 2 取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影評網路資料 ttp://blog.chinatimes.com/onlooker/archive/2007/11/30/221946.html

(16)

對困境、自我創造展現全新生命的開端,綜合上述動機,延申出本研究的 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一、了解經歷機構安置者親密關係發展歷程之生命故事。 二、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不同歷程所帶來的影響。 三、透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歷程敘說,提供社會工作處遇服務 之建議。 貳、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之內容,本研究將透過深度訪談採取敘事取向的研 究方法執行這項研究,藉此深入瞭解以下 3 個研究問題: 一、 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經驗的不同歷程? 二、 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發展親密關係的阻力與助力? 三、 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對發展親密關係的生命意義為何? 第三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壹、安置機構 依據Kadushin(1980)定義為「一群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的兒童,24小 時住在一起,由一群與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的成人照顧兒童的生活起居,及 透過專業的社會工作者與輔導人員,進行身心學習及生活輔導。」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18條中規定:安置及教養機構,應以 滿足安置對象發展需求及增強其家庭功能為原則。本研究所指之安置機 構,係指經立案核准之公立或私立兒童安置機構,並提供兒童居住與教養, 包括育幼院(所)、兒童之家。 符合接受機構安置兒童及少年之條件,係依據衛生福利部兒童之家辦

(17)

一、無依兒童及少年。 二、有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或 第二款規定,經盡力禁止或盡力矯正而無效果之兒童及少年。 三、有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規定情事應予保護、安置者。 四、有本法第六十二條第一項,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正常生活於家 庭者。 五、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有其他依法得申請安置保護之情事者。 兒童或少年必需離開安置機構的時間,由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法中第 111 條規定來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本法委託安置之兒 童及少年,年滿十八歲,經評估無法返家或自立生活者,得繼續安置至年 滿二十歲;其已就讀大專校院者,得安置至畢業為止。另依據衛生福利部 兒童之家安置及教養業務實施要點第 14 點:家童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兒 童之家應通知委託安置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家童父母或監護人 於限期內辦理退家,逾期不退家者,由兒童之家通知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處理: 一、受安置原因消失。 二、扶養義務人已具扶養能力。 三、違反兒童之家規定,其情節重大或影響其他家童安全,或因特殊事故, 經兒童之家會商委託安置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 貳、親密關係 人類與生俱來具有歸屬感及愛人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滿足,親密關 係就形成了。親密關係包括數群人,例如:吸引我們的人、我們喜歡或愛 的人、與我們存有浪漫友情或性關係的人等,也就是說可以讓我們獲得感 情支持、相伴相隨的人。正如 Sternberg(1986)所定義的親密關係所指出的 一種「互相扶持的情感」,個體想要親近與依附對方的正向感受。本研究 基於上述定義,欲探討的親密關係乃由研究參與者與父母、親屬、配偶、 照顧者等,所發展的情感感受,並藉由研究參與者主觀認知中,雙方透過

(18)

互動經驗及重大事件為焦點下產生的態度,進而形成觀念、行為的影響。 參、生命故事敘說 本研究採用 Riessman(1990)對於敘說研究的定義,敘說是指以結果事 件進行組織的訴說方式,敘說者把研究者帶入過去的時間或事件中,簡要 地重述事情的經過。Labov(1967)認為敘說關於過去的故事,內容為有次 序性的,動人的敘說會帶有某種生命的隱喻(王勇智、鄧明宇譯,2012)。 本研究的生命故事係以研究參與者對自己親密關係歷程的主觀經驗,將其 敘說並賦予意義的過程。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知和了解越是充份,對他的愛也就越深 (保)基.瓦西列夫3 本研究所關注焦點是親密關係經驗的歷程,希望透過經歷機構安置者 發展親密關係歷程之生命敘說,來探討發展親密關係阻力與助力下,所建 構出的生命意義。故本章期許透過相關文獻與理論的整理,覓得適切的理 解框架。 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發現,親密關係比較容易會聚焦在個人內在變化 造成的相關因素分析上(蔡念家,2008;黃乙白,2010;蘇靖雯,2012), 對曾經接受機構安置者而言,原生家庭系統樣貌的特異性、接受安置後所 接觸照顧者的多元性、乃至發展異性伴侶關係間的特殊性下,親密關係的 發展不僅必需從內在因素為理解的基礎,繼而從外在系統等相關角度進行 分析,藉此建構研究者對研究現象更具社會脈絡觀的視野。因此,以下將 分二大部份進行探討。一、運用依附理論探討親密關係發展。二、系統理 論觀點探討親密關係的影響。 第一節 運用依附理論探討親密關係發展 壹、依附的概念與重要性 人類依附行為最初為提供幼小、長者或其他無能力達到自我安全與保 護功能者為目的。但是依附絕不僅僅為達成生理需求,更是具有透過人際 間連結與互動,提供社會化及自我概念發展功能。因此依附關係協助我們 定義自我角色,它幫助我們探索自我的認同(Fahlberg,1991)。 若再由依附理論來看,依附理論最初由 Bowlby 於 1969 年提出,強調 3 摘錄自林鬱(民 89)。愛的小語錄,165。台北市:吳氏圖書。

(20)

嬰兒與其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情感連結(emotional bond),爾後,許多學 者對於依附一詞,主張依附是一種生命全期的現象(life phenomenon), 不論個人的年齡,皆具有促進個人發展與調適的功能。而此亦可視為一種 內在運作模式,不僅是嬰兒內心結構的核心,也是嬰兒與他人建立關係的 根本,持續影響著成人後的人際關係。例如在許令旻(2010)研究中發現: 在兒童及少年安置期間,當接受安置者與系統照顧者成功形成安全依附關 係之後,無論是居住在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皆擁有家庭的歸屬感。在關 係的持續性上,使得離開安置系統的自立生活者與依附對象形成了另類家 人的關係。因此,在自立生活期間,他們可提供自立生活者在情感、資訊、 工具與評估型等支持,自立生活者也將認為照顧者會持續的在他們生活當 中,提供了積極向上的動力。 Bowlby 指出兒童從依附人物身上經歷的若是一連串的分離,尤其是 在身心未發展完全的幼年時期發生,與人建立關係的能力可能會永遠受 阻。因此,當兒童沒有前後一致提供母職的人,或因不斷遷移,使關係建 立不易下,兒童依附關係的建立會由情感轉換成事物類屬上,例如零食、 玩具、錢等,將會造成停止區分照顧者間的差别,也將會產生容易適應所 提供的照顧模式,很高興接受任何該時刻的照顧者,當照顧者離去,分離 焦慮不易顯現,亦不會造成不快感,此終將造成無法形成親密結合。此類 孩童容易被發現到在性格上是冷酷無情且好剝削他人,跟隨而來的疏離感 所產生的破壞性,也就成為僅剩少許依附能力下的一種抗議的火花。在此 類童年創傷經驗中發展出的疏離感,也就是此類受創孩童被迫對依附過程 所給予的防衛性排除 (引自陳登義譯,2006)。 因此,對安置機構內的兒童及少年,生命歷程就如同上述 Bowlby 所 陳述的論點,其經歷的依附失落不只是第一次和原生父母分離進入機構, 每一次的安置轉換亦造成他們與照顧者的分離經驗,也是另一種依附創傷 經驗。對孩子來說一旦新的依附關係形成,和安置機構照顧者分離的傷痛 將不亞於與原生父母的分離(許令旻,2010)。因此,兒童因為原生家庭缺

(21)

損造成與父母依附關係無法形成,進入安置機構後,縱使並未發生不斷轉 換家外安置的場域,但機構內工作人員因為排班、輪休、調(離)職等狀況, 造成工作人員不斷變動,更遑論高流動率的保育工作者所造成的依附關係 建立困難及不穩定。 以青少年時期的安全依附為例,青少年期的安全依附對象,其重要性 並不亞於嬰幼兒時期。青少年面對青春期的許多身心變化及發展,例如在 獨立自主上,對於自己本身以及環境產生許多不確定感,因而特別需要一 個安全據點,來支持他們進行探索及調適(孫世維,1994)。對於青少年 的依附行為而言,已不再強調趨近父母所產生的安全感,而是轉為由父母 給予他們支持的信心或信念,所衍生出的安全感。故換言之,依據此概念 當兒童及少年在安置系統中與至少一位主要照顧者,建立穩定和安全的依 附關係時,在未來離開安置系統自立生活時,就能以此依附關係做為安全 穩定基礎,在成人世界進行有自信的探索,藉此擁有有較好的社會適應。 許令旻(2010)研究指出:照顧者提供自立生活者在安置期間擁有家庭的歸 屬感、情感支持、角色模範與評估型的支持,自立生活者獲得的支持與改 變則包括,促進個人的發展、自信的提升、兩性互動的瞭解與角色模範的 學習。因此可以看出安置全期與系統照顧者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貳、依附失落與親密關係的建立 Engel 指出依附失去造成的心理創傷相當於一個受傷或燒傷的人,在 生理上所承受的創痛。一個人在承受失落至重建平衡必需經過四個歷程: 一、接受失落。二、經驗痛苦。三、重新適應。四、重新投注 (引自李開 閔、林芳皓、張玉什、葛書倫譯,2011) 。若不能完成上述四個歷程,個 人可能會因此而停滯不前,無法將情緒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進而阻 礙個人建立新的依附,甚至影響親密關係的再發展。針對上述四個歷程詳 述如下:

(22)

一、接受失落 接受現實就是相信與分離的依附對象重聚是不可能的事(或短期之間 不可能的事),承認必須與依附對象分離,不斷追尋重聚行為將會影響著 此歷程的前進,拒絕接受失落,將使向前推動的過程在這一關就停滯了。 二、經驗痛苦 許多人在失落後,經驗到生理、情緒、行為上的痛苦。承認和解決這 種痛苦是必須的。否則痛苦會藉由疾病或偏差行為呈現。Parkes 表示: 「任何逃避或壓抑痛苦反而會延長痛苦」。雖然每個人經驗或感受痛苦的 方式各異,但失去深深依附的對象,而完全沒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事。因此, 重視並真實面對這種經驗的感受是必要的。 三、重新適應 重新適應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意義,端看雙方曾扮演的角色與關係而 定。這項過程中若不去適應失落、不繼續發展自己的生存技巧,或是從世 界中退縮不去面對環境的要求,將會加深自己的無助感。Bowlby 認為一 個人要是不能認知到環境改變,修正失落代表意義,重新界定生命目標, 將會被矛盾所困延緩成長。 四、重新投注 最後一項歷程就是將情感活力從失落對象身上移開,轉而投注在另一 段關係上,然而並不表示要剔除所有與失落對象相關的回憶。事實上,人 類不會永遠失去重要關係的記憶,而是重新界定兩者之間關係。當事人將 不再只會緊抓著過去的依戀,更努力企圖建立全新關係,並且體會重新與 他人建立關係的感受,此過程也並不意味會對失落對象的愛有所減損。 因此,經過上述歷程,當建立新的關係開始,又將可能邁入另一個新 的關係旅程,就如美國心理學家 Campbell 認為親密關係是一種旅程 (journey),藉由另一個人進一步認識自己的一個旅程;所以此種屬於非

(23)

常內在的(innermost)關係中,是透過親密關係歷程發展出的旅程,在此 旅程中慢慢認識自己,與自己更親密(引自王行,1999)。如同依附與失落 關係的發展歷程,藉由親密關係的互動中,能夠進行個體對自我的探索, 並達自我整合。因此,依據此一分析脈絡,在親密關係的自我探索過程分 析中,可歸納為正、負兩個路徑來發展(陳玨吟,2004)圖 2-1。正向路徑 將朝向自我的探索和自我整合;負向路徑則是、耽迷、依賴複製錯誤模式。 依據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親密關係為「成年前期」發展之中心任 務,“愛情”更是僅次於親情的一種親密關係,更是一種全新嘗試,只要 願意,暫不論成功與否,可由自己進行操控發展的一種親密關係模式,對 經歷機構安置的兒童及少年而言,在生命早期親密關係中-親情發展脈絡 產生缺損,乃至成年前期時,面對人生重要的關係發展,其內在心理活動 將如何影響日後的愛情關係。Dick(1967)並認為人類選擇伴侶時不只是意 識上的選擇,它同時也包含潛意識的追尋,追尋自體中失落的一角, Bateman 和 Holmes 亦認為在親密關係中,配偶是彼此投射對象,也藉此 碰觸自己最深的渴望與失望(引自陳玨吟,2004)。 圖 2- 1 親密關係自我探索路徑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玨吟(2004),唉~礙!!愛?!─從客體關係看未婚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內在衝突歷 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Shaver 在 1987 首先提出依附與愛情的關係,認為成年期的愛情關係 與嬰兒時期的依附現象有類似特徵,因此將親密關係的過程視為依附的過 程,另根據學者針對成人的依附風格所提出的類型整理如表 2.1。所以研 究者運用依附理論架構探討親密關係的阻力與助力,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其 不同生命意義建構之研究依據(引自林美伶,2008)。 親密關係的 自我探索 負向路徑 徑路向正 自我的探索 自我整合 耽迷 依賴 複製錯誤模式

(24)

表 2- 1 愛情依附風格 類型 學者 以+ - 向檢視 Hazan 和 Shaver(1987) Bartholomew 和 Horoeitz(1991) 對自己意念 對他人意念 A 安 全 依 附 (secure) 很 容 易 和 別 人 親 近 以 及 自 在 的相互依賴 對自己與對別人都有 較正向的看法,認為自 己是有價值的、可愛 的,而別人通常是接納 的、有好回應的。 + + B 逃 避 依 附 (avoidant) 和 別 人 親 近 會 覺 得 不 舒 服 不 自在 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可 愛的正向自我意象,但 卻認為別人是不可信 賴和拒絕的。 + - C 焦 慮 依 附 (anxious) 常 擔 心 伴 侶 並 不 是 真 正 愛 自 己 對自己是沒價值的、不 可 愛 的 負 向 自 我 意 象,而對別人則為正向 評價,此類行為會尋求 他人的接納並藉以肯 定自己。 - + D 恐 懼 依 附 (fearful) 一方面對自己是沒價 值的、不可愛的負向自 我意象,而另一方面又 認為別人是不可信賴 和拒絕的,雖然同樣會 逃避和別人親近,卻是 保護自己免於失望,而 維持一種獨立自足與 不易受傷害。 - - 資料來源:修改自林美伶(2008)。從愛情經驗回觀童年目睹父母婚暴影響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17),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25)

參、個人、照顧者、環境與安全依附關係 一般而言父母與子女在建立親子情感聯結相對會比較順利,對於經歷 經構安置者而言,先天條件差異下,發展依附關係必需從更多元面向進行 分析,以下分別針對個人、照顧者與環境三個層面論述之: 一、個人 (一)在 Sinclair(2005)研究中發現,具有吸引力、復原力、表現良好的孩子 容易引起寄養父母的喜愛,這種正面性格特質可以彌補較少惹人喜愛 的一面,對建立正向依附佔較佳優勢。 (二)當孩子認同安置安排,在安置過程合作性高,也會獲得較好照顧,同 時能提升替代照顧效能。非自願性接受安置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適應 狀況也會較差(Gilligan,2000)。 (三)特殊需求兒童例如因為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或情緒障礙等問題,所造 成特殊行為問題,引發照顧者額外壓力,在安置環境中適應力下降, 產生雙方依附關係建立緩慢或困難(Sinclair,2005)。 (四)個人特質傾向很少與他人有正向互動,他們覺得世界唯一可依賴的是 自己,因此偏向他們想要引導自己生活及自己做決定,因而難與照顧 者形成親密、友善互動關係(Sinclair,2005)。 二、照顧者 (一)照顧者若能提供穩定、承諾、照顧與關愛的環境是安置成功的關鍵。 並且透過真正理解並接納孩子本質與行為背後的因素,將他們視為家 庭中之一員,將促進正向關係發展(Sinclair,2005)。 (二)照顧者除提供關愛外,紀律與設限亦同等重要。提供安置兒童及少年 結構、規則與常規的規範,並在規範中具有協商空間,亦是重要一環。 (三)照顧者愈能愛自己以及接納自己所有感覺與需求,也愈能接納安置兒

(26)

童或少年的慾望感覺與需要(蘇建文、龔美娟,1994)。 (四)具備足夠親職能力與技巧,例如能對孩子回應的能力、能夠分析孩子 行 為 背 後 的 動 機 和 理 由 , 善 用 協 商 達 到 提 供 需 求 的 替 代 方 式 (Sinclair,2005)。 三、環境 (一)照顧者的穩定性問題,接受機構安置的兒童及少年相較於接受寄養 者,必須面對照顧者更高頻率更換的不穩定現象,有些機構限於空間 限制必須依年齡成長轉換不同生活空間,也因此造成照顧者的轉換。 (二)接受寄養與機構安置需面對不同生活情境,寄養可能造成孩子必須與 家內成員爭寵,機構安置因面對的是人數較多的生活情境,團體紀律 與規範成為重要必須遵守項目 (林俐君,2000) 。 綜上所述,依附理論處處強調父母的親職行為對孩子身心適應的影 響,依附理論亦主張,親子之間安全依附關係是協助孩子與同儕發展互信 關係的基礎,更進而可能影響親密關係乃至愛情等之發展。然而研究者更 深思到父母(或照顧者)並非僅有「親與子」的雙方關係,更受到所處家庭 內、外及其他環境因素影響,因此為探究這些環境因素,將運用系統理論 進行探討,遂將於下一節繼續闡述。 第二節 系統理論觀點探討親密關係的影響 壹、安置機構概念 生態系統觀點強調,人與社會系統為了能夠經常取得所需資源、支持 物、回饋,以及各種用以維持生存及發展個體特殊性的刺激物,必須持續 與個人的周遭環境,以及彼此之間進行互動,因此二者之間存有互利關 係。以此觀點看待曾經接受機構安置兒童之親密關係發展情形,需要針對 兒童或少年與環境之間交流互動情形、個人的角色及其適應能力、所在棲

(27)

間最短近 5 年,最長 9 年,在此不算短的安置時間中,機構此一環境必定 帶給個案影響。因此,先就其所處環境-安置機構的優勢及負面影響進行 理解藉此描繪此一生活間,以下為研究者以實務工作中觀察及學者研究整 理分析如表 2-2: 一、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 (一)手足共同安置:兄弟姊妹兩人以上,為維繫家人關係,以不分開安 置為佳,但國內寄養家庭常因接受寄養童人數限制,常無法接受 2 名以上寄養兒童,因此共同安置於兒童機構中是可以選擇的辦法 (黃貞容,2002)。 (二)實施長期且前瞻性處遇服務計畫之優良環境條件:國內兒童安置機 構大部份至少可接受安置至 18 歲,101 年 10 月 30 日新修訂之兒 童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一百一十條更放寬收容期限:「年滿 18 歲, 經評估無法返家或自立生活者,得繼續安置至年滿 20 歲;其已就 讀大專校院者,得安置至畢業為止」。因此安置機構可以提供長期 且穩定的教養環境,設計兼具長期性及前瞻性之處遇服務方案,對 尚未進入自立生活之失依者而言,也免除頻頻變換生活環境造成適 應困難。 (三)長久穩定的安置情境有助依附關係建立:因特殊行為問題已在寄養 家庭間流動,最終已無適當寄養家庭,屢遭拒絕的兒童。此類個案 由安置機構提供長久穩定的安置教養,可透過長期穩定依附關係建 立,提供較完善整體性處遇計畫(黃貞容,2002)。 (四)運用專業團隊達到高度資源連結:依據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 22 條,人員配置及人數上不論專任或特約等,均訂有相關規定, 機構運用專業團隊工作方式,例如安置機構內設有保育人員、助理 保育人員、生活輔導人員、助理生活輔導人員、社會工作人員、心 理輔導人員、醫師或護理人員等各司其職、團隊協力,進行處遇計

(28)

畫的擬定與執行,在資源上也就更能以宏觀角度進行連結,對服務 對象也就能提供更具完整性的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更像是提供 治療性角色的家庭成員,而不僅是替代如一般家庭教養與撫慰等功 能而已。 (五)提供多種角色模仿機會:提供有別於家人的角色以供模仿,具多種 角色模式,讓兒童及少年選擇覺得舒適且認同於他(黃貞容, 2002)。以中部大型安置機構為例,核准收容床數 176 床,現有編 制內工作人員則為 72 名(含直接照顧者、社工人員、心輔員、行政 人員、工友等),多種模式角色,讓接受安置服務者可尋求最符合 其生活經驗的角色親近,亦或有生命中最欲學習的角色,進行模仿。 (六)評鑑制度確保機構服務品質:自 2006 年起每 3 年辦理機構評鑑, 從行政組織與經營管理、建築物環境及設施設備、專業服務、權益 保障等,均建立指標,以維持並監督機構的服務品質,具較佳的教 養考核機制,保障服務對象。 二、機構安置服務負面影響: (一)團體生活缺乏彈性:在團體生活基於安全及管理上的考量,有其必 須遵守的規範,固定的作息時間,個別行動的限制,在僵化的管理 方式及一切追求公平的機制下,個人化的追求較困難,以致孩子傾 向機構化,缺乏面對生活挑戰之自信,成就動機低落,不鼓勵好奇 心,較多的反社會行為也容易發生(余瑞長,2003)。 (二)行為心理的困擾: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易產生焦慮、痛苦、憤怒、 自卑等負面情緒。安置機構兒童及少年有較多的情緒困擾或情緒障 礙發生,不僅造成人際關係退縮或衝突等適應不良的現象,而當負 面情緒無法適當的紓解時,會阻礙其心智成熟與學習發展的能力 (邱智慧,1988)。

(29)

的困擾會越嚴重,若兒童在嬰幼兒時期持續安置在機構,更會損害 其情緒健康的發展,使其在往後面對壓力時容易受到傷害,且機構 為求安全為優先,團體行動、過度保護等,造成安置兒童缺少冒險 經驗,一旦面對成長及獨立生活,困境也伴隨發生 (余瑞長,2003)。 (四)角色認同的危機:育幼機構照顧者多為女性,使兒童在性別角色認 同上缺乏性別平衡參考對象而有所偏差(邱方晞,1986)。 (五)標籤化的烙印:外界對育幼機構的批評及社會的標籤化讓孩子產生 自卑心理,與真實世界產生疏離感。安置兒童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就學期間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也隨之產生(鄭貴華,2001)。 (六)學習動機低落:院童學業成就普遍偏低落,入院前家庭因素,入院 後院內學習風氣低落,院童面對課業較難啟發學習動機與興緻(林 俐君,2000)。 (七)缺乏穩定主要照顧者:過早依附關係被剝奪,缺乏與他人建立親密 關係的機會,加以照顧者經常更換,工作人員排班、輪休等問題, 安置兒童必需面對多為照顧者,教養方式不易一致下,與照顧者產 生情感的連結與建立依附信任關係更顯困難。 (八)生活適應的困難:育幼機構安置的經驗,讓他們無法經驗到正常的 家庭生活,嚴重影響到獨立生活後的人際適應等,不少接受機構安 置的兒童在離開機構後普遍都有就業、經濟、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困 擾

(30)

表 2- 2 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及負面影響 優勢 負面影響 1.手足共同安置 1.團體生活缺乏彈性 2.實施長期且前瞻性處遇服務計畫之優 良環境條件 2.行為心理的困擾 3.長久穩定的安置情境有助依附關係建 立 3.安置時間過長 4.運用專業團隊達到高度資源連結 4.角色認同的危機 5.提供多種角色模仿機會 5.標籤化的烙印 6.評鑑制度確保機構服務品質 6.學習動機低落 7.缺乏穩定主要照顧者 8.生活適應的困難 貳、系統理論概念與重要性 由上所述,從安置機構提供的優勢及負面影響,為安置兒童及少年所 處的生活環境提供一種情境的描繪;依據生態系統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 分析,其基本概念為:人與環境界面(interfaces)間之互 動關係,來理解個人所在的複雜網絡力量如何正向地影響個人與其行動的 場域,也關心阻礙個人成長、健康、及社會功能的負向生活情境,生態系 統觀點並認為案主所經歷的困境為「生活中的問題」,並非個人的病態或 性格的缺陷所致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0) 。 因此 Bronfenbrenner(1979)主張個體的成長來自與所處環境一段長 時間重覆、規律且日趨複雜的互動所形成:他強調個體與家庭系統互動對 個體有最直接影響;且這個互動歷程受到生活情境以及環境所存在的更大 社會脈絡影響。並且進一步發展人類生態理論模式(Human Ecology Model) 以釐清個體與其所處生活環境的關係。例如,杜淑芬(2010)研究主要參與

(31)

者為三位涉入霸凌行為男童的母親,同時也是兒童主要照顧者接受訪談, 其研究結果顯示:這一代家長處理孩子「不順服」的親職策略與其上一代 的親職策略相仿,若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影響涉入霸凌行為家長親職行為 的社會文化因素包括:「傳統和現代交互衝擊下的台灣親職文化」、華人「親 子一體感」的影響、「強調順服的華人傳統文化」以及「台灣社會對於升 學主義的集體焦慮」。因此看出個體、家庭及環境間相互影響。 另依據 Turner(1996)對個人及家庭與環境的互動,舉出四個面向: 一、處境(The situation):處境是環境的一部分,個人所能感知的環境, 並由具體的行為反應出實際情況、形成觀念,亦是個人處理信息的功 能,對外部世界的概念提供有效反饋,個人遭遇自然,社會,文化等宏 觀環境的實際處境下產生的知識,有利於社會工作者要了解在不同發展 階段的行為。對安置機構兒少而言,對生命不同階段與外在環境的感知 所產生不同的觀念、知識確實是一個重要理解面向。

二、微視層面(The micro levels):個人可以接觸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在 日常生活中可直接進行互動,包括在他或她的家人中個人的經驗、在學 校及工作中的經驗、在其他的社交場合、或在閒暇時間產生的經驗,沒 有人會以類似的方式去經驗此環境,微視系統對個人發展具重要地位 (Turner,1996)。因此機構是接受安置兒童及少年所處生態環境中之微 視系統,也是最直接影響及最重要的單位。但是安置機構雖在物質層面 能提供穩定無生存風險的體制,但在人際互動、情感等,面臨的絕對是 變動及多面向的,安置機構中生活所接觸的是機構內不同任務分工的工 作人員(保育員、輔導員、社工員、心輔員、一般行政人員、工友、志 工、實習生等 ),甚至原生家庭、前寄養家庭、轉介機構等,均可能產 生相互連結。此種關係更是一種經常變動的關係,例如機構內工作人員 的調動、退休等,造成關係不斷在變動與平衡間,尋求穩定狀態,且機 構為達管理的有效性,使團體生活有序,兼顧公平性,對身心尚未發展 完成的機構安置兒童及少年而言,如此變動的生活系統,所產生的衝擊

(32)

一定不同於具有穩定照顧關係的父母親職系統。

三、中介層面(The micro levels):是環境的一部分,受某些方式或其他 因素的影響,並確定微視面的性質和運作,它包括個人、組織和機構之 間主要群體的關係所真實接觸到的部份,如學校、工作、教會、休閒和 社區資源的日常生活。因此對兒少安置系統中個案而言,深受各系統互 動關係,倘中介系統資源愈豐富,愈能協助兒童及少年各方面的適應與 發展能力,而與兒童互動最直接、頻繁的接觸是機構、家庭、學校、社 區鄰居等。因此安置機構工作人員提供個案與原生家庭、學校、社區聯 繫及關係愈加密切,其發展及適應力愈佳

四、鉅視層面(The micro levels):涉及物理、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 結構等,更大的社會層面中。並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包括技術、語言、 住家、法律、風俗均有直接或非直接的影響。 系統的觀點強調針對人際關係有著更全面的認識,並且強調人與人之 間的互惠行為及系統與系統間的交互作用。系統注重家庭和團體之間及其 有效運作的資源,並且幫助家庭或改善其受阻的個人功能。然而,生活壓 力會轉變為能量給予一個系統中的個人、家庭或社區,使之在其個人及社 會環境之間形成他們對於環境的適應性,並且保持和提高社交網絡和彼此 間的相互支持(Dan A.,1996)。 社會工作的目的即是為增加人與環境之間的契合。當遇到生命壓力源 (life stressors),干擾他們與環境間的契合,將以兩種階段來進行因應。首 先,人們將判斷干擾的嚴重程度,是否會造成損害或損失,或僅是一種挑 戰。接著,他們將著眼於他們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和資源,且必需進行自 我協助。依循此二階段的因應模式,改變自己和環境間的互動並進一步應 付生命的壓力源。因此,在此循環互動下,透過環境和個人身體情緒反應 產生的信號,相對應於努力及成功所產生的回饋信息(feedback)(Payne; 2005)。如圖 2-2

(33)

圖 2- 2 生命歷程中獨特的發展途徑

Note. From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p.150 ) by Payne, M,2005,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因此,兒童本應成長於「家庭」這個最初始的微視系統中,當他們被 迫移置到人物、關係、角色、生活型態迥然於一般家庭,也必對其成長脈 絡發生未可預期的變化。但如生活模式中所指稱的,個人擁有其獨特的生 命歷程,當壓力源來臨,個人將如何面對,此外,產生的回饋信息又將會 如何再度影響未來的因應模式,對接受機構安置者而言,人生的壓力源就 此產生,如何幫助改變他們的看法,認知,情感或行為,以提高他們的管 理壓力源的能力,或許可能會減少其負面影響,並有效地順利通過因環境 造成的影響,人們並獲得所需的支持和資源,發展更好且控制自己的生 活,尋求積極生命的開展。 循環的生命歷程 壓力 - 因生活的壓力源 產生的內在反應 第二階段判定—資源何在? 因應 回饋 第一階段判定--嚴重度? 機構安置 生活系統壓力

(34)

小結 研究者在進入文獻收集階段,縱觀國內相關研究,針對親密關係相關 議題多數皆由愛情觀、依附、對偶觀點或客體關係等角度切入。研究者有 幸在兒童及少年安置領域持續工作不算短的時間裡,更能進行對這群孩子 們縱向深度的發展性觀察,因此親密關係的發展與維持在研究者的理解中 是一種動態的、可能具有循環因果的過程,過程中「環境」與「個體」間 的互動與衝擊勢必與一般研究對象會有所不同。反觀國內對安置機構兒少 離院後研究,仍偏向離院生活適應或自立生活技能等層面,研究者更期待 以系統理論中各次系體與個體間的不同交互下,對研究參與者產生何種支 持甚至干擾,人在情境中又存有何種力量帶領突破困境或順應現狀。研究 參與者在依附經驗中對親密關係發展方向能否掙脫因果循環,運用自身能 量面對人生處處難關。 至此,研究者基於這樣的好奇,看著每年陸陸續續辦理離院,有從此 刻意躲開機構音訊全無者;也有將機構視為太陽系的中心,不論住家、工 作均離不開機構周邊,休假日也回到機構待上一整天,能幫機構老師跑跑 腿、做做文書工作為樂。一段時日後,傳回的訊息,有讓研究者欣慰的, 但亦有為數不少讓人懷疑與吃驚的,甚至為他(她)們的決定感到擔心,就 個人層面來看究竟是何種人生歷程與外在系統影響,讓他(她)們決定了擇 偶條件,並邁入婚姻;換個角度,系統又帶給他(她)們怎樣的支持或影響, 讓他們拋去過往原生家庭的苦難,欣喜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因此,研究者 將帶著這樣的好奇,進入他 (她)們的故事中,試圖貼近理解他 (她)們親 密關係經驗歷程。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就像火是光的開端,愛經常是知識的開端 (英)卡萊爾4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經歷機構安置者親密關係發展歷程,本章將說明 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共分六節:研究取向與方法、研究參與者、研 究工具、實施程序、研究的嚴謹性,以及研究倫理分述之。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壹、研究方法的出發點 影響人類行為產生是複雜與多元,研究者從事兒童保護安置業務漫漫 16 年中,面對一雙雙童稚清澈的雙眸,這群寶貝們才剛進入生命起步的 階段,眼中所見的世界卻是那麼的不同,深埋心中的故事,不論將會裝扮 上何種色彩,伴隨生命的畫筆,終將不會停歇。當兒童保護工作者階段性 工作完成後,揮手帶著祝福目光送其遠離,孩子們又將以何種眼光看待自 己的過去與未來。當研究者浸淫在此殊異的生命歷程研究場域中,深藏其 中的內涵也絕非如平靜清澈的湖面般,能一眼看穿,研究者必需透過不斷 反覆思考,將所蒐集到不論是顯而易見的,或隱藏於深處各類訊息與經 驗,再詮釋成為有意義的概念。因此,本研究主題透過探討機構安置者, 面對親密關係發展的生命經驗及如何因應此一生命歷程,以研究參與者觀 點,發掘現象及行為的意義。因此,就如同內隱知識般,「那種我們知道 但難以言述的知識」。所以,為契合本研究主題所要探討的目的及方向, 採行質性研究方法,將更能夠進入現象的本身,進行深度探討。 經歷機構安置者,在幼年期大多是迫於無奈下,原生家庭無法繼續承 4 摘錄自林鬱(民 89)。愛的小語錄,102。台北市:吳氏圖書。

(36)

擔照顧與教養責任,只好從最親密的生長環境中剝離,在此歷程中,每個 人均有其相異的生命故事,但進入相類似的成長環境-安置機構的洗煉成 長後,重新面對自己人生中親密關係建立發展的重要課題,在此過程下將 如何因應與面對,就如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ber T. (1998) 提出,透過敘說者對其生活和經驗的口語描述和故事敘說,是瞭解敘說者 內在世界最為清晰的管道。而且敘說的基本重點在於以故事形式來表達內 在思維的組織基模;關注到個體的生命故事,及重視的是研究參與者的主 體性,在社會學及人類學諸多研究中,敘說常被用來表現社會中某些特定 群體的特性及生活風格,更是呈現少數或弱勢族群他們未被聽見的聲音 (吳芝儀,2008)。因此,選擇使用敘說(Narrative)作為研究方式,藉以 瞭解此一具特殊境遇者的內心世界,透過生命歷程中的故事、說辭、對話, 呈現出的經驗,從中建構出事實,對此進行分析及研究,理解其意義及啟 示。 貳、站在敘說研究的思維中 敘說研究的立場是以故事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故事人人能說,故事也 人人愛聽,韋式字典將敘說定義為「表述(discourse),或表述之實例, 再現一連串脈絡連貫的發生事件」。因此,在敘說中必需包含對「事件」 的描繪,而事件間必需或多或少具備某些關係,即使是非邏輯性關係。事 件間也必需存在一種時間性關係,不論是先後關係或是同時關係,並強調 其中立性(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因此,在事件-關係-時間 序列中,不忘其中立性,乃敘說研究的基本精髓。但是又如何開啟此一研 究方式的開端,我們所謂“說”故事,故事是如何被闡述,必需透過語言, 跟 據 高 達 美 於 1957 年 分 析 指 出 , 語 言 具 有 對 事 物 的 「 去 蔽 」 (unverborgenheit)力,因此語言可以讓事件展現在被理解的狀態,其存 在的情況也可透過語言被揭露出來,語言內在的無窮性及無限性,語言不 僅是工具,也是我們理解自己、理解彼此、理解世界的必要媒介。通過語 言,我們得以建立與世界的關係。也因為通過說出的過程,構成陳述真理

(37)

的可能境域。但敘說研究所主張的存在真理,所追尋的不是與真實是否符 合一致,是一種似有若無,隱匿在不確定的深層內在之中,透過一種通過 對存在事物的重新領會,希望產生去除遮蔽揭顯出存有。 在根本上,敘說研究所牽涉到世界、真實、經驗與語言之間的複雜關 係,需透過如圖 3-1(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了解到研究者必需 心領神會於此關係中,才能掌握這個研究方法,以及邁入敘說研究的歷程。 圖 3- 1 敘說探究所牽涉到的世界-經驗-語言間關係 資料來源: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頁 51)。臺北市: 鼎茂圖書。 因此,在本研究中透過研究參與者對親密關係所感知的時空脈絡裡, 加以瞭解他們對整個過程的經驗與觀感。而這些主觀經驗與「事實」是否 有出入,則不是研究者所要關心與理解的,而且研究者相信經歷機構安置 者陳述這些過程與事件,或許會因為研究者的身份及人格特質產生些微影 響,但更重要的是將研究者本身視為研究工具,讓研究參與者回到活生生 的生命經驗開採之中。 參、敘說研究的磐石 Polkinghorne(1991)& Bruner(1986)對認知模式的分類區分出兩種 敘說研究的類型:敘說的分析(analysis of narrative)與敘說分析

(38)

(narrative analysis)。前者的功能主要是從一連串的故事裡發展出一 般性的知識;後者則在回答某個特定的結果是如何或為什麼發生。敘說分 析發展的重點在於研究者將「生活故事和對話」的表達本身視為「研究問 題」而予以剖析。亦即研究者不僅將所聽到的故事、說辭、對話視作「社 會真相」,而是當作經驗的再次呈現(胡幼慧,1996)。Riessman(1990) 也指出經驗再現的五種層次來說明敘說分析的理論脈絡,其層次順序為關 注、訴說、轉錄、分析、閱讀等五種。 另又依據 Clandinin D.J.&Connelly F.M.(2000)以杜威對經驗的論 述,建構出敘說探究的 3 向度空間,並配合敘說研究的 4 個研究方向(彭 文珊、王根瓊、龔世芬、沈芳汶,2013),圖解如圖 3-2: 杜威: 交互作用 連續性 情境

(interaction) (continuity) (situation)

敘說探究的術語: 個人的和社會的 過去、現在、未來

敘說探究的 3 向度空間:個人的和社會的 時間性 場域 (personal & social) (temporality) (place)

4 個研究方向: 內在 / 外在 事件本身(現在) 、過去、未來 圖 3- 2 敘說研究的三向度空間及四個研究方向 資料來源:彭文珊、王根瓊、龔世芬、沈芳汶(2013.04.20)。網路資料 http: //s16.ntue.edu.tw/flame/teachers/fen。 在隱喻上的 3 度敘說研究空間如下所述: 一、以時間為第一向度:研究由參與研究者記憶的開端為起始點,敘說的

(39)

二、個人的和社會為第二向度:研究參與者與社會情境間的互動有無等狀 態。 三、場域為第三向度:研究參與者與不同場域間,例如機構內、機構外、 學校等場域相關狀態之闡述。 任何特定探究都由這 3 度空間所定義:即任何研究都會處理時間議題 (時間向度),切合主題之下,必將研究焦點均衡地放在個人的和社會之上 (個人的和社會向度),研究也必定會發生在特定地點上(場域向度)。繼 續跟隨杜威的互動想法上,敘說探究的四個研究方向,包括內在和外在 (inward and outward)及回顧與前瞻(backward and forward),分述 如下: 一、內在(內心)的:探討內在因素,例如:感覺、希望、美(學)的反 應、道德傾向。 二、外在(環境)的:朝向存在的情況。 三、回顧與前瞻:探討時間性,過去、現在和未來。 所謂的 experience an experience(經歷一個經驗),即指進行研究 時,需要同時經歷這 4 個研究方向,並依據這 4 個方式去體驗它,因為研 究的目標就是要了解經驗,並使經驗有意義(蔡敏玲、余曉雯,2009)。 所以由上述學者的概念中,提到「經驗的再呈現」、「再現」及「經歷 一個經驗」,均可表現出在敘說分析中,研究者無法直接進入研究參與者 的個人經驗中,我們所處理的是某種模糊性質的經驗再現-包括談話、文 本、互動和解釋。這是無法完全中立及客觀的,總結而言,在敘說分析中 更重要的及所能做的即為-再現其世界(王勇智、鄧明宇,2012)。 在此我們可以歸結出敘說研究的特性,並配合研究主題說明如下:(蔡 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

(40)

一、強調研究的「情境性」與「反思性」: 敘說研究透過研究參與者情境敘述,讓複雜議題得以呈現,研究者運 用情境建構資料的關連性,將其融入、轉化為完整明確的故事,讓研究者 深入事物發展過程,並發掘更深層的脈絡與關係,成為一種動態過程。 接受機構安置者一旦必需離開機構成為自立的個體,必然很容易被視 為社會中相對弱勢的一群,在此情境下,親密關係的建立會不會受到社會 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偏見或束縛影響,他們又如何在夢想與現實中進行協調 及適應以打破這些障礙,透過敘說研究將更能深入親密關係發展歷程中, 剖析研究參與者的心靈反思並更貼近親密關係發展的事實模態。 二、揭露潛藏的目的與動機: 敘說研究運用故事陳述的方式,掌握事件、關係與目的間詳細的部 份,藉此呈現出人類社會事物與現象間背後的目的與動機,因此可以透過 此方式,對情境產生敏銳的洞察,更能完整清楚呈現研究對象的全貌。 經歷機構安置者在親密關係的發展上,除受自己本身信念影響外,是 否隱藏其它相關人、事、物的影響,也唯有透過生命故事的陳述,才能掌 握其他對研究參與者有意義及值得關注的資訊,甚至或許可以推衍出更深 層的研究發現。 三、考量時空與歷史情境: 敘說研究透過故事中的情節,清楚表現出時間結構與時空情境,讓研 究資料得以回顧與前瞻,亦讓研究者可以進行整體考量,獲致研究主題的 意義脈絡。 研究主題中探究親密關係發展,必會重視研究參與者在不同時空脈絡 下,呈現出各類不同議題,當研究參與者在不同時間軸線上,親密關係是 否因為此動態過程產生修正或重覆行為,並藉此一資料的關連性,進行深 入瞭解使經驗再現,也透過此動態過程,企圖讓資料更完整,更能幫助研

(41)

究者瞭解經歷機構安置經驗者在親密關係發展上的相關訊息。 以敘說研究應用在研究中,希望統整經歷機構安置者的個人脈絡後, 呈現其對「親密關係發展」的認知、理解以及因應面對時的歷程;敘說研 究是一條道路而不是目的,是一條通往自我追尋和集體瞭解的道路(蔡敦 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更是一種分享關係,當我們置身其中,更 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反思,並對處在此系統中,產生意義、關係覺察等為目 標。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節主要共分兩部份:第一部份說明研究參與者的選取,第二部份則 是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藉此說明本研究參與者相關資料。 壹、研究參與者的選取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尋找具有高度參與意願,且能夠提供豐富資料 的研究參與者。本研究主要目的透過經歷機構安置者,在離院自立後未被 收養或轉介至其他家外安置單位,且原生家庭無法提供經濟、心理上穩定 支持,當此類個案面對親密關係發展,瞭解其生命經驗所帶來的影響,及 個人因應之道。因為考量到安置及離院時間長短,婚姻狀況,都會影響研 究參與者生命經驗的豐富性。因此研究參與者的選取在安置期間及離院時 間、婚姻狀況上作條件限制,並且設定離院後已婚者為本研究邀請對象。 一方面希望能選取較具代表所欲研究現象的研究參與者,另一方面也確保 生命經驗與研究主題的契合度。綜合上述,本研究參與者主要選取條件如 下: 一、研究參與者接受機構安置長達 3 年以上者。 二、研究參與者為年滿 25 歲,離院時間超過 5 年以上者。 三、研究參與者婚姻狀態為已婚或曾有婚姻關係者。 四、研究參與者願意配合研究者之研究需要,例如:錄音、勘誤、補充等。

(42)

五、符合上述條件,具備敘說、分享生命故事之意願及能力者。 貳、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包含前導性研究,共訪談 3 名研究參與者,2 位女性 1 位男性, 且均為已婚狀況,基於研究倫理考量,可能辨識出研究參與者身份資料以 匿名方式處理。基本資料及訪談次數地點表,如表 3-1、表 3-2 所示: 表 3- 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研 究 參 與 者 化 名 性別 受 訪 年 齡 離 院 年 齡 安 置 時 間 婚 齡 現有 子 女 數 1 婗婗 女 27 20 約 9 年 約 5 年 2 2 勝勝 男 32 20 約 6 年 約 2 年 1 3 娟娟 女 26 17 約 5 年 約 5 年 2

(43)

表 3- 2 研究參與者訪談次數及地點表 研究參 與者 化名 次 數 時間 時數 地點 1 婗婗 1 16:00~17:30102.09.12 90 分鐘 機構附近咖啡店 2 16:00~17:10102.10.15 70 分鐘 機構附近咖啡店 3 15:00~16:00102.10.25 60 分鐘 住家附近咖啡店 2 勝勝 1 10:00~12:00 120 分鐘102.11.05 大學校園內咖啡廳 2 10:00~12:00 120 分鐘102.11.25 教會教室 3 娟娟 1 13:30~15:30 120 分鐘103.01.20 娟娟的家 2 13:30~15:20 110 分鐘103.02.10 娟娟的家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節將分兩部份描述:一、研究者: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為主要研 究工具,也是最佳研究媒介。二、訪談大綱:本研究採取半結構訪談方式 對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先設計訪談大綱,據此進行資料蒐集。 壹、研究者: 研究者於民國 87 年 4 月起迄今,服務於中部某長期安置機構,並擔 任輔導員一職近 12 年,後期則轉任負責社工行政督導業務超過 5 年。因 此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曾經提供研究參與者直接或間接照顧服務,但本研 究所選取之研究參與者條件,嚴格範定為已結束安置進入自立生活者,且 離院時間最短者亦已超過 7 年有餘;再者,研究者目前已非一線直接工作

(44)

者,對於研究可能產生的權力或情感關係,應該已不致使研究參與者因此 對訪談內容產生偏移或失真,卻更期許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間,在既有的 關係基礎上,取得更深入的訪談效果。 質性研究者進行研究前,須對研究問題之相關理論及既有研究做瞭 解,並且要避免預設立場的產生,以免影響現場所獲得的經驗與理解。本 研究欲瞭解研究參與者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因此首要保持觀念為研究者 必需先拋開傳統道德觀之應然面,縱使對研究者本身而言,生長於傳統保 守的原生家庭,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經歷中,研究者如何站在建構的立 場,理解、重塑此一動態變化的歷程,從研究參與者述說時的情感表達、 用詞,對當時情境想法及感受,來看待在親密關係發展的點滴,並將這些 經驗賦予意義。 研究者在兒少保護安置業務多年工作經驗下,常常自我期許,此乃用 生命陪伴生命的工作。在此研究中,也常看到機構安置者面臨離院後接踵 而來的眾多生存議題中,經濟或物質等有形困境或許可透過訓練、補助等 方式獲得緩解,但對研究參與者而言心靈深處的需求,又如何能靠自我能 量及相對有限的外在力量獲得緩解或釋放。站在實務工作、個人經驗及學 術研究的三角循環中,研究者希望不僅成為「旁觀者」,更能成為與研究 參與者分享生命經驗,共渡喜樂與哀愁的「同舟者」,讓敘說者在一個溫 暖、安全的情境,鼓勵其釋放心中枷鎖,共享雙方的生命故事,再運用支 持、同理等溝通技巧,營造深入敘說情境的豐厚生命中。 貳、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是研究者依據研究問題與目的,所擬定資料收集的基本架 構,本研究採取敘說訪談作為收集資料的方法,所以在原則上,應該讓研 究參與者在親密關係發展歷程上為焦點暢所欲言,但為使研究中心不致偏 離,本研究使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由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配合研究目 的擬定訪談大綱初稿,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並修改為正式訪談大綱。

數據

表 2- 1  愛情依附風格  類型  學者  以+ - 向檢視  Hazan 和 Shaver(1987)  Bartholomew  和 Horoeitz(1991)  對自己意念 對他人意念 A 安 全 依 附 (secure)  很 容 易 和 別 人親 近 以 及 自 在 的相互依賴  對自己與對別人都有較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可愛 的,而別人通常是接納 的、有好回應的。  +  +  B 逃 避 依 附 (avoidant)  和 別 人 親 近 會覺 得 不 舒 服 不 自在  對自
表 2- 2  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及負面影響  優勢  負面影響   1.手足共同安置    1.團體生活缺乏彈性   2.實施長期且前瞻性處遇服務計畫之優 良環境條件   2.行為心理的困擾   3.長久穩定的安置情境有助依附關係建 立   3.安置時間過長   4.運用專業團隊達到高度資源連結    4.角色認同的危機   5.提供多種角色模仿機會    5.標籤化的烙印   6.評鑑制度確保機構服務品質    6.學習動機低落    7.缺乏穩定主要照顧者    8.生活適應的困難   貳、系統理論概
圖 2- 2 生命歷程中獨特的發展途徑
表 3- 2  研究參與者訪談次數及地點表  研究參 與者  化名  次 數  時間 時數  地點  1  婗婗  1  16:00~17:30102.09.12  90 分鐘  機構附近咖啡店 2  16:00~17:10102.10.15  70 分鐘  機構附近咖啡店  3  15:00~16:00102.10.25  60 分鐘  住家附近咖啡店  2  勝勝  1  10:00~12:00 120 分鐘102.11.05  大學校園內咖啡廳  2  10:00~12:00 120 分鐘102.11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