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 97 '的卷, 1 期, 153-178 頁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
品質之相關研究
陳詩潔 長庚技術學院 學生諮商中心吳麗娟
團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關f系,以台北縣市公私立 大學、獨立學院大一到大四男女(男 437 人、女 570 人)大學生共 1007 人為研究對象,採 用「共依附量表」、「自我感受量表」和「愛情關係品質量表」為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以 t 考驗及典型相關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o 本研究發現:1.共依附特質有性別的差異,且男大 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得分顯著高於女大學生。 2. 大學生越具共依附傾向時,其羞恥、罪惡感 越強,自豪感越弱。 3.大學生越具有共依附傾向時,其在愛情關係中所面臨的衝突與矛盾也 越多,親密程度越低,對關係也越不滿意。本研究有兩項附帶發現:一為我國文化「重公不 重私」的傾向,呈現個體「為公」的自豪感,及「為私」的羞恥感;另一是知覺愛情關係品 質較正向的大學生,表現出較照顧他人與善於自我表露;知覺愛情關係品質較正向且衝突矛 盾較少的大學生,常顯現較能順應他人,自覺原生家庭問題較少。 關鐘詞:大學生、共做附、自我買車受、愛情關保晶質 共依附的概念源起 1940 年代目的酒的治療領域,諮商人員發現制酒者戒酒之後,家屬依然受困於 情緒之中,似乎希望酒癮者繼續沉迷於酒精之中,並依賴他們,藉由照顧目的酒者的同時也滿足自己 的需求,當時稱之為「共酒癮(co-alcoholism)
J (新路編譯小組譯,民 87 ;邱紫穎譯,民 85) ,直至 1979 年「共依附(co-dependence)
J 這個名詞才正式出現。 此後,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共依附的概念,Wegscheider-Cruse (
1985
)指出共依附是一種狀態,會 全神貫注、極度依賴某人或某物,終至變成病態的情況,影響共依附者所有的人際關係,同時也出 現低自我價值、闢係問題與內科問題等議題。 Hemfelt,Minirth
&
Meier (
1998
)認為共依附是對人、 對行為、對事物的沉溺,其希望藉由控制外在的人、事、物,來控制內在的情感。在人與人之間, 共依附者會因太受另一個人牽絆,以至自我、個人認同嚴重的受到籍制o 共依附者常見的特徵是受 一種以上的強迫行為驅使、常有原生家庭問題、自我評價低、認為自己的快樂取決於他人、對他人 有過度的責任感、否認與壓抑、生活於極端之間、不斷找尋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事物(新路編譯小 組譯,民 87)0 O'Brient 和 Gaborit(
1992
)認為共依附會呈現人際關係及自主性的問題,主要內涵是· 154·
教育心理學報承擔照顧者責任、他人取向、放棄自我、錯誤的溝通技巧與缺乏自主性。 Hands 和 Dear
(
1994) 則 表示共依附的概念包括:控制自己及他人、忽視自我,承擔滿足他人需求的責任、自我界限扭曲, 造成與他人分離及建立親密關係之問題、常陷入關係中。 Hughes-Hammer, Martsolf 和 Zeller( 1998 )
更綜合數位研究者的概念後,提出共依附模式,其認為共依附者具有控制及自我界限的問題,會藉 由操哩及給予建議的方式,強迫自己幫助他人或控制事情的發生,常伴隨原生家庭問題,低自我價 值感、隱藏自我,並產生內科問題。綜上可知,共依附者具有以他人為焦點而忽視自我、低自我價 值、隱藏自我情緒等特徵,而這些都影響其對自我的感受,以及與他人的親密關係。 一、共做附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 共依附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目前尚未定論。雖然丈獻指出,傳統中女性被期待擔負起照顧者 與養育者的角色,經常需要自我幢牲與妥協 (Hands&
Dear ' 1994)
,而 Hands 和 Dear (1 994) 亦 提出,現存的社會結構,促使女性自我犧牲並發展照顧者的角色,反倒使男性遠離了自我犧牲。女 性特質中的依賴、被動、善體人意,似乎是為了要配合他人而形成,也由於女性特質與共依附特質 的相似性,女性常被標籤為具有共依附特質的高危險群,但也有其他學者認為,社會將女性形塑為 照顧者、重視關係、滿足他人的角色,使得共依附特質成為一種打壓女性,強化男J性的表現(Anderson
,
1994; Dear
&
Roberts
,
2002; 林筱婷,民 94) 0 Martsolf 、 Sedlak&
Doheny
(2000) 以年長女性為研究對象,探討共依附特質與傳統女性角色的相關,其研究結果顯示有 99%的女性受試者在共依附量表 得分偏低,其指出將傳統女性特質與共依附特質相連結,是將女性特質病態化。雖Dear 與 Roberts
( 2002
)研究顯示共依附特質與女性特質成正相關,與男性特質呈負相關,但 Martsolf'Hughes-Hammer
、 Estok 和 Zeller( 1999
)研究結果卻呈現出男性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目前台灣關 於共依附特質的研究出現三種不同的結果,一為性別在共依附特質上並無顯著差異(吳秋月,民 88;
楊晴惠,民 89 ;簡麗純,民 90) ;另一為男性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林淑芳,民 90 ;蔡淑鈴,民 91;
邱慕美,民 91;
:蔡淑霞,民 92 ;吳昭儀,民的;林筱婷,民 94) ;而陳秀菁(民 91) 研究則顯示大 學女生共依附特質高於男生。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在台灣似乎男性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者偏多。或 許將共依附賦予女性是病態化女性的標籤,也或許不同的文化脈絡會影響共依附特質在不同性別上 的展現,隨著實證研究增加,共依附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似乎尚無定論仍待探討,研究者將以此為 研究探討的重點之一。 二、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 羞恥感與罪惡感是個人內在的一種經驗,是其面對違犯或錯誤時,對自我的評價與批評,兩者 皆會指引我們的行為,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觀感,並與自我及他人關係相連結。羞恥感伴隨著畏縮、 無價值與無力的感覺,常會導致逃離或隱藏的慾望;罪惡感則不會影響自我認同的核心,伴隨的是 緊張、痛悔與做壞事的失望,常會反覆想到不當的行為,並期望可以彌補這個行為結果 (Tangney,Wagner
, &
Gramzow
,
1992;
Tangn句, 1995;Tangney
, &
Dearing
,
2002) 。許多研究共依附的學者提出共 依附特質者常與害怕、否認、羞恥感和罪惡感等傾向相連結 (Potter-Efron&
Potter-Efron
,
1989; 新路 編譯小組譯,民 87 ;邱紫穎譯,民 85)
0Whitfield 認為共依附特質者內化的羞恥感(internalized shame)
促使「假我J(
false
self)發展,而假我是一種他人取向( other-oriented) 、過度迎合(overconforming )
且植基於羞恥( shame-based) 。這種羞恥是對「真我 J(true
self)存有缺陷或無能的感受,覺得自己 是不足與沒有希望的 (Wells,Glickauf-Hughes
, &
Jones
,
1999)
0Bradshaw ( 1988
)也指出人類的情緒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55 .
selfhood)
,令其缺乏內在生命 (innerlife)
,並將快樂、好感與自我認可等都歸除在外。另有學者(Potter-Efron & Potter-Efron
,
1989; Hogg & Frank
,
1992; 程玲玲,民 89 )認為在原生家庭的成長過 程中所引發的羞恥感,將個體導向共依附特質傾向。由上可知,有學者提出羞恥感是共依附的本質; 也有學者認為共依附者導致羞恥感;另則有學者指稱羞恥感導致共依附的產生。然而,研究者認為 共依附是由數種特徵組成的人格特質,在這些形於外的特徵背後,其本質則是內化的羞恥感。羞恥 與罪惡是相似且緊密相關的 (Mascolo&
Fischer' 1995)
,在共依附特質的相關文獻中,呈現出共依 附特質與羞恥感和罪惡感的關聯,但在研究者所閱讀的相關研究中,共依附特質與自尊的相關研究 頗多,共依附特質與羞恥感、罪惡感的研究篇幅卻遠不及前者,而國內的相關研究中亦未有此議題 的探索。若如丈獻所言,共依附特質與羞恥感的關係密切,在探討共依附特質時,這個議題是不容 忽視的,同時此也是研究者擬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共怯附特質與愛情關係 共依附特質常見的是「闢係」的問題。共依附特質者常無法割捨關係,認為失去對方就無法生 存,常會藉由黏著的關係獲得安全感,且無法維持與重要他人的界限,將自己價值建立在他人肯定 上,嘗試以各種方式控制身邊的人事物以及壓抑自己真實的感覺(吳麗娟,民8個、民 86b; 新苗編 譯小組譯,民的a; 郎紫穎譯,民的;Dear
&
Roberts
,
2002 )
0 Roberts 指出關係中三種不同的型態:在我-你(I-Thou) 的關係中,會相互賦予對方權力與地位,共享彼此的關係世界,無需為了符合期 待而隱藏自我,是一種平等互惠的關係;而我-他(I-Them) 的關係中則由權力大的一方立下闢係世 界的規則,雙方皆需壓抑自己扮演期待中的角色;至於我-它(I-It)關係則是一個舊有的傳統關係, 投入關係中只為獲得另一方相同的回報 (Davis
&
Roberts
,
1985) 。但真正有品質的關係是我-你的關 係'是平等、尊重、信任與共享的,也只要這樣的關係,才會令人感到滿意。而共依附特質者常將 生活重心放在他人身上,由他人的肯定證明自己的價值,否認自己的感受,人際界限劃分不清,恐 懼親密,害怕與人有親密的關係,但文怕被人拋棄,想盡辦法維持,甚至控制此不健康的關係。然而,這樣的傾向將影響共依附特質者親密關係的建立。
共依附特質者對於親密關係的發展與維持有困難 (Wegscheider-Cruse,
1985; Hands
&
Dear
,
1994;
Cullen
&
Carr
,
1999)
0Levitz-Jones 和 Orlofsky(
1985) 提出在親密關係中較適應的一端是成熟、平等,是兩個有安全感與自信的獨立成人所建立的關係;另一端則為不成熟與共生,常常基於童年的發展 未滿足,而阻礙個體成為具安全感與自主的成人,並期望藉此關係以補償其未滿足處,但在關係中 常有獨立與依賴的矛盾,親近與疏遠的衝突,限制其愛的能力。共依附特質者因自我界限扭曲,難 以和人維持健康的關係,維繫親密關係的能力受損,導致發展與建立關係的難題(新苗編譯小組譯, 民 89a
; Hogg
&
Frank
,
1992; Cowan
&
Warren
,
1994) 。愛情是親密關係中的一種類型,而共依附特質 者難以發展與維持親密的人際關係型態,將會影響個體對愛情的態度及其對於愛情關係品質的評 定。簡麗純(民 90) 研究顯示,共依附程度在親密朋友/同居人的相處較於配偶間明顯。目前台灣已 有吳昭儀(民的)探討共依附與愛情態度及林筱婷(民 94 )研究共依附和愛情中的人際行為外,未 見其他相關研究,顯示這方面資料仍可再充實。這也成為研究者在探討共依附特質的研究方向之一。 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大學生屬為成年前期,其關鍵問題為同性與異性間情感 交流的需求是否獲得滿足,滿足則容易產生親密感,反之,則會產生疏離感(林宜旻'民 84 )。呂政 達(民 76 )曾說道: I 愛情,是大學校園裡唯一不分科系的必修學分。在同學間,有沒有異性朋友也 是相互評估的一項價值標準」。在林顯宗調查結果中顯示有 49%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時期應有轟轟烈烈 的戀愛經驗,但也有 32%的大學生自覺不易與異性相處。可見,愛情闢係實為大學生重要的課題之 一(楊茜如,民 89 )。· 156·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共依附特質至今仍未有被普遍定義與接受的意義與內涵,研究者認為共依附乃為個人長久形成 的人格特質,其主要的核心特徵為以他人為焦點/自我忽視,其原生家庭中常存在控制與界限的議題, 伴隨著低自我價值、隱藏自我的特徵,並常有不同程度的內科問題。因此指稱共依附特質為一種疾 病型態並不適當,但共依附特質的確有礙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不僅是對自我的負向感受,也難以 建立與維繫健康的人際關係o 而研究者在實際接案經驗中也發現,當事人常因本身所具有的某種程 度共依附特質,除對自我存有負向感受也影響其人際輿兩性關係的建立與適應。因此希望藉由本研 究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共依附特質的現況,並探討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的相關。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歸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暸解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間的關係。 (三)探討犬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之間的關係。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與輔導工作的實務參考o
方 法
一、研究程序 (一)準備階段 研究者確定主題後,開始蒐集與閱讀相關丈獻,以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架構與研究工 具。 (二)研究工具的準備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與國外學者聯繫並取得同意後,著手修訂Marschall 、 Sanftner 和 Tangney( 1994
)所編製的「羞恥與罪惡、狀態量表 J(State Shame and Guilt Scale'
SSGS) 與 Davies 和 Latty-Mann(
198 7)所編製的「闢係評價量表 J(Relationship Rating Form'
RRF) 。以北部四所大 學,進行量表預試工作量表,共回收293 份有效問卷,預試結果顯示此兩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同時亦取得楊晴惠(民89 )授權使用其編製的「中文共依附量表J '而組成本研究的正式量表。 (三)正式施測 研究者取得台北縣市七所學校同意後,確定施測時間、班群,由研究者或明瞭施測步驟之老師 協助施測,施測時間約30 分鐘。實施時以班群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若委託各校老師代為施測, 則附上施測說明。 (四)資料整理階段 將所得資料作統計整理,首先將原始資料輸入電腦,並以套裝軟體SPSSfor windows
10.0 進行 各項資料分析。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叢集抽樣的方式,以班群為單位,抽取 7 所台北縣市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一到四年 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剔除作答不完全與有明顯反應心向之量表,得有效樣本男生437 人, 女生 570 人,共 1007 人。然而,為確實了解大學生於愛情關係品質之感受,故在分析共依附特質與 愛情關係品質之典型相關時,僅取目前有戀愛對象和曾有戀愛經驗目前無對象者,共678 名樣本進 行考驗。同時,為避免因樣本差異所造成的統計偏差,在分析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典型相關時, 亦僅以此 678 名大學生為樣本。惟考驗共依附特質與性別之差異時,以全體 1007 名有效樣本進行分析。 二、研究工具 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57 .
(一)共攸關量表(施規Ij時稱「生活評估量表 J) 本研究採用楊晴惠(民 89 )所編製的「中文共依附量表」以測量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程度。此 量表係楊晴惠(民 89 )由其田野研究之內容分析並參考國內外丈獻與國外五份測量共依附特質的量 表 (FCA 、 CAQ 、 SFCDS 、 CDQ 、 CODAT)以 Hughes-Hammer, Martsolf 和 Zeller( 1998
)發展的共 依附模式為主體,編製而成。包含五個分量表,說明如下:1.f也人焦點/自我忽視(
other focus/self neglect)
:藉由操控及給予建議的方式,強迫自己去幫助他 人或控制事件的發生,而忽視個人的需求。2低自我價值 (low
self worth)
:指對自我的貶抑、羞辱、批判、責備和否定。但研究者細看這 個分量表修訂後的每個題項內容後發現,楊晴惠修訂後的分量表其所測的內涵不僅有「低自我價值」 的概念,同時也包含了「低自我肯定」的意涵,故本研究改以「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作為此分 量表名稱。 3. 內科問題(medical
probl凹的) :認為自己的健康比他人差,過度擔心身體快速衰敗的問題。 4. 隱藏自我 (hidingsel
f)
:使用正向情感的表達方式,以隱藏自己的負向情緒,並壓抑個人真實 的想法與感受。5.原生家庭問題(
family of origin issues)
: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出現一些不快樂的事,文無法公 開的表達想法與感受時,亦產生原生家庭之問題。 信度方面:其內在一致性Cronbackα為 .90 ;各分量表分數則介於.7恥的 o 間隔兩週的再測信度 介於 732 至1.000 之間。效度方面:採專家效度與因素分析,五個因素即可解釋8 1.61 %的最大變異 量,因素負荷量皆在.576 至 .876 。吳昭儀(民 92) 針對大學生進行信度分析,求得全量表的內部一 致性為.8997 ,分量表則介於.6789 至 .8217 '顯示本量表亦適用於大學生樣本。 (二)自我感受量表本研究所使用的自我感受量表係研究者自行修訂,量表內涵以Marschall 、 Sanftner 和 Tangney
(2002
)所編製的羞恥與罪惡狀態量表(State Shame and Guilt
Sc帥, SSGS) 為主體,並參考 TOSCA-3( Tangney
,
Dearing
,
Wagner
&
Grameow '
2000) 修訂而成,以測量大學生對自我的感受。本量表內合自豪 7 題、罪惡 8 題、羞恥 6 題等三個分量表,共 21 題,採李克特五點量表,由「完 全不符合」給予一分至「完全符合」得五分,各分量表越高者表示該感受越強烈。其內容如下: 1.自豪 (pride) :對內在自我或行為感到滿意與自得。 2. 罪惡 (guilt) :對自己的行為責任,對於不好的行為會經驗到緊張、懊悔與歉疚的感受,而想 補價或挽救。 3 羞恥 (shame) :自覺為未達標準'覺自我價值薄弱,而有畏縮、渺小、無價值與無能的感受。 信度方面:各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自豪」 α 值為 .852 、「罪惡」之 α 值為 .784 、「羞恥」 α 值為 .825 。效度方面:採因素分析,各分量表皆萃取出一個因素, 1 自豪 J7 題,可解釋變異量為 45.83% 、 「罪惡 J 8 題,可解釋變異量為 3 1.76% 、「羞恥 J 6 題,可解釋累積之變異量為 45.36% 。 (三)愛情關係晶質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愛情關係評價量表係研究者自行修訂 Davies 和 Lat可-Mann
(
1987) 關係評價量 表(Relationship Rating F
OIm 'RRF) 以潤量大學生的愛情關係品質,內含「接納/尊重」、「親密」、「激 情」、「照顧」、「整體滿意度」、「衝突/矛盾」等六個分量表,總計 45 題。採李克特九點量表,由「完 全不符合」給予一分至「完全符合」得 9 分,各分量表越高者表示該特徵在愛情關係中越明顯。· 158 .
教育心理學報 1.接納/尊重(acceptance/ respect)
:接納對方並相互尊重。 2親密(intimacy)
:深信與暸解 O 3.激情 (passion) :迷惑、佔有與性親密。 4.照顧 (care): 相互給予、協助與擁護。 5 整體滿意度(global satisfaction)
:享受、成功與提升自尊。 6.衝突/矛盾(conflic
t/
ambivalence)
:受困與不確定性。 信度方面:各量表之內部性一致性信度為「接納/尊重」α 值為 .792 、「親密」 α 值為.828 、「激情」 α 值為.915 、「照顧」 α 值為.914 、「整體滿意度」 α 值為.938 、「衝突/矛盾」 α 值為.853 。效度方面: 採因素分析,原分量表「發展性」經分析後,其內含之「信任」與「承諾」題項無法歸納至同一因 素內,為提升量表之效度,故將「發展性」分量表之「信任」與「承諾」予刪除,並將此分量表更 名為「接納/尊重J 。全量表運用因素分析,採斜交轉軸,取初始特徵值大於1 者,結果明顯獲得六個 獨立因素。四、資料分析
問卷回收後,先剔除作答不完全及有明顯反應趨向之間卷。再將有效問卷輸入電腦,並使用SPSSfor windows
10.0 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說明如下: (一)為了解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是否有差異,以t-test 考驗研究假設一。 (二)為了解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是否有關,以典型相關分析考驗假設二。 (三)為了解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是否有關,以典型相關分析考驗假設三。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共怯附特質的差異分析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 表 l 不問性別大學生在「共依附量表.J t 考矗分析摘要表 變項 男(N=437) 女(N=570) 平均數 標準差平均數
標準差 他人焦點/29
.1
24
6.090
27
.3
18
5.643
自我忽視 低自我價值/47.2082
9.561
46.737
10
.3
20
低自我肯定 內科問題16
.1
95
6.223
15.767
6.233
隱藏自我32
.1
10
6.674
30.209
6.966
原生家庭問題19.814
6.126
17.697
5.651
全量表144.45
24.69
137.73
25.62
*p<.05
t 值4.863*
.742
1.
080
4
.3
71
*
5.623*
4
.1
93*
由表 1 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共依附量表總分及「他人焦點/自我忽視」、「隱藏自我」、「原生 家庭問題」等三個分量表得分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p<.05) 。其差異情形在「他人焦點/自我 忽視」、「隱藏自我」與「原生家庭問題」三個分量表上,男生得分皆高於女生。而不同性別大學生 在「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兩分量表得分之差異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59·
(二)不開性別大學生共依附特質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有性別的差異,男、女大學生在共依附全量表得分具顯著差異, 且男生得分高於女生,此與邱慕美(民 91) 、蔡淑鈴(民 91) 、蔡淑霞(民 92 )、吳昭儀(民 92) 、 Martsolf 、 Hughes-Hammer 、 Estok 和 Zeller
( 1999
)之研究結果相似,再進一步分析發現在「他人焦 點/自我忽視」、「隱藏自我」與「原生家庭問題」三個分量表上,男生得分顯著高於女生; I 低自我價 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兩分量表不同性別之得分則未達顯著差異。由此結果可說,大學男生 的共依附特質總分高於大學女生。換言之,大學男生較女生越具有滿足他人甚至是控制他人的傾向, 而較忽略自己的需求;越隱藏及控制自己的負向情緒,並以正向情感表達而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 且在成長過程中,越自覺家庭出現不愉快的事件。然而,若僅以此三個分量表得分之差距,便指稱 大學男生共依附特質高於大學女生並不恰當,一般而言,唯有五個分量表男生的得分皆顯著高於女 生時,才適宜稱大學男生的共依附特質顯著高於大學女生。以下就不同性別得分達顯著差異之三個 分量表,進行討論。1.
I 他人焦點/自我忽視」得分差異之討論 本研究中「他人焦點/自我忽視」分量表大學男生得分高於大學女生,與蔡椒鈴(民 9 1)以青少 年親子關係及共依附相關研究、林淑芳(民 91) 研究中學生的共依附與信任感發展、蔡淑霞(民 92) 針對單親父母與子女之共依附研究及吳昭儀(民 92) 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共依附與愛情額型等研 究結果相同。一般觀念中,女性常被認為具有「他人取向」而非自我取向(呂政達,民 76) 。而 Dear 和 Roberts (2002) 亦指出他人焦點與刻板女性特質,如怯懦、焦慮與依賴具顯著相關,所以女性常 與照顧者的角色聯結。然而,中國認為犧牲是一種美德,為了和諧,必須犧牲一些自我(余德慧, 民 84 )。在中國文化裡,男人象徵著家庭核心,對男性的期待顯著高於女性,處在「傳子不傳女」的 傳統觀念下,男性常載負家族榮辱的重任外,也必須安頓一家大小的生計,這樣的重責便足以讓男 性犧牲部分的自我,為家人而活。誠如王行(民的)所言「在父權制度下,不但女性因被壓抑、剝 奪而受傷,表面上享受優勢的男性,內在也充滿創傷。」 葉明華與楊國樞(民 87)對大學生與社會成人的家族主義測量研究中,男性較女性更傾向因對 家族所背負的責任感,會無條件的為家人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卻不期望對方也給予相等的回報。 男性更是具有被依賴的需求,希望自己被家人所需要,家人按照他的意見做決定,當家人主動向其 求援,他便會盡力的協助家人,以求無為不至地照顧家,這些皆表現出在華人家族中對男性的重視。 本研結果顯示,男性較女性更傾向以他人焦點/忽略自我。可能反映出中國男性傳統的性別角色,強 調為他人犧牲,忍受痛苦保護他人,在家庭賦予重責的教育下,其內在的責任感與被依賴的需要亦 商時驅使著他以家人為重,這也提醒在男性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易習得以他人為重,而忽略了自我 的需求的傾向,而需重視。2.
I 隱藏自我」得分差異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大學男生的「隱藏自我」較大學女生明顯,與林淑芳(民 91 )、蔡淑鈴(民 9 1)、吳昭儀(民 92) 及 Martsolf 等人( 1999) 的研究結果相似,男性較女性傾向抑制自我負向情感 的表達。性別於情緒上的差異,可能源自於男女先天大腦構造上的差異,女性有較高的情感敏銳度 (蔡秀玲、楊智馨,民 88 )。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教養中,對見子多傾向強調成就、競爭與情緒控制; 對女兒則強調溫馨、淑女行為。男女性別特質裡,也將感性歸為女性重要特質之一,為避免被冠以 娘娘腔,遭受同儕的椰捕,男性更與女性特質保持距離,以避免危及男性的形象(畢恆達,民 79 )。 社會化的歷程中,男性常被要求能自我肯定、追求成就、獨立、勇敢與果決等工具性與主動性 的特質;而女性則是順從、依賴、敏感但富同理心等人際互動及情感表達特質(李美枝、鍾秋玉, 民 85 )。文化對男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也會使男性傾向壓抑自己的情感,不能覺察與表達自己的情緒· 160·
教育心理學報 (張英熙,民 86 )。而在男性競爭比較的社會中,坦露自己真實的情感或表現情緒的一面,容易被批 評為懦弱、娘娘控,而引起個人卑下的感覺(余德慧,民80a) 。而男性的友誼,經常是透過參與活 動來建立,較少涉及自我訊息與情緒(黃玲蘭,民91) ,或許也因此降低了男性表露自我的能力。 綜上述,可瞭解男、女生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源自於先天生理與後天父母教養態度、社會化 歷程等因素促成,在此多重因素下,或許就壓抑了男性於情感上的表達,而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 較女性傾向隱藏自我真實的情緒與想法,也可能意味著男性在自我表達這層面的開發是需被關注。3.
r 原生家庭問題」得分差異之討論 由研究結果得知,大學男生自覺原生家庭問題顯著高於大學女生,此與吳昭儀(民 92) 以大學 生為對象,探討共依附特質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的結果相同。也與 Martso1f 等人(1 999 )針對專 業助人者與共依附特質的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結果是否反映出男性在家庭裡常面臨被要求自主與 獨立,同時卻叉被期待為家庭負責的「雙重束縛」而感到更多的家庭衝突;或者是反映出在不被鼓 勵自我表達的家庭教育中,男性經驗到更多不能公開表達與討論的感受與想法,而自覺家庭議題較 多,我們無法得知確切的原因。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男性較大學女性自覺有更多的原生家庭議題, 此一現象值得再深入探究。二、大學生共怯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典型相關結果分析
(一)研究結果 表 2 大學生共攸關特質與自我感覺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典型變項 典型變項 X 變項Xl
X2
X3
Y 變項 可 l 可 2 月 3 他人焦點/-.128
.922
-.3
50
自豪673
.737
-.065
自我忽視 罪惡-.849
.378
-.3
69
低自我價值-.881
.1
41
-.443
羞恥-.913
.278
.299
/低自我肯定 內科問題-.716
.3
68
.273
抽出變異數.669
.255
077
隱藏自我-.5
41
.299
.4
60
百分比 原生家庭問題-.5
38
.3
75
.1
04
重疊.3
08
.031
.001
抽出變異數.377
.247
.1
23
ρ2.4
60
122
.016
百分比 重疊.1
74
.030
.002
典型相關 ρ.678*
.3
49*
.1
28*
N=678 '
*p
<
.05
本研究為探討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相關情形,乃以共依附量表中「他人焦點/自我忽 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所翻得的分數作為 X 組變項,自我感受量表中「自豪」、「罪惡」及「羞恥」所得分數為 Y 組變項,由表 2 典型相關結果 所得三組典型相關係數 (ρ) 分別為 .678 、 349 和 .128 '皆達 .05 的顯著水準,顯示大學生共依附特 質與自我感受間具有典型相關存在。 (二)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具有相關存在,其中出現三組典型相關結構。然而,根 據研究者對共依附特質的定義,唯有同時真備共依附的五項特徵'且向度皆呈同方向時,才符合共 依附的特質。因此,除就典型相關結果討論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的關係,同時為更清楚的呈現本 研究結果,研究者也嘗試以本土心理學的觀點探討其他分項特質與自我感受的相關組型。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61 .
1.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一組典型相關中, X 變項的「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 生家庭問題」與第一個典型因素(X
1)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881 、 -.716 、 -.541 和-.5 38 ;而「他 人焦點/自我忽視」與第一個典型因素(X
1)相關為 -.128 '未達 .30 影響力較小。 Y 變項的「自豪」、 「罪惡」和「羞恥」與第一個典型因素 (η1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673 、 -.849 及-.913 。因此五個 X 變項與三個 Y 變項的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 X 變項的「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 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 Xl) 與三個 Y 變項的第一個典型 因素 (η 1)產生關聯性,而與 η1 相關絕對值較高的變項依次是「羞恥」、「罪惡」、「自豪」。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越有自我價值感且越能自我肯定、自覺越少內科問題、越不隱藏自己、 越少原生家庭問題時,則自豪感受越高、羞恥與罪惡的感受越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者傾 向有負面感受,與羞恥感間有密切的關係。此一結果能呼應許多關於共依附特質的文獻所提出的論 點:共依附特質的核心即是羞恥,共依附特質是一種以羞恥為中心的疾患(邱紫穎譯,民的) ,或稱 共依附特質的本質便是內化的羞恥 (internalizationof shame) (Bradshaw
,
1988)
,也有人以循環的觀 點說明共依附,提出羞,愧感是共依附循環中的一部分(新路編譯小組譯,民87) ,這些論點,皆指出 共依附特質與羞恥的緊密關係,本研究結果亦支持上述文獻的說法。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共依 附特質傾向越高時,其羞恥與罪惡感受也越強,而越不感到自豪,相似於共依附丈獻之描述。Bradshaw ( 1988
)認為人類的情緒是可內化的,當內化產生,個體對事件所產生的情緒感受, 會轉變成其個人的核心特質。在內化的過程中,個體需先認同不真實和以羞恥為基礎的模式,其在 過去曾有被遺棄的創傷,所以當意識到自己的需求與感覺時,蓋恥的感受也升起。此外,個體會將 現在的羞恥經驗與過去創傷相連結,導致羞恥的感受不斷的拼接,最後羞恥跌入個人的認同核心, 形成深層的羞恥。當共依附者內化了羞恥,這種羞恥會令共依附者覺得真實的自我 (true self)是不 好、有缺陷與不足的,為逃避這樣不好的我而衍生出假我 (Whitfield,1989)
,共依附特質者為避免面 對羞恥的感受,而以假我維生,最終也無法分辨真我與假我的真實,世了。 Mellody 和 Miller 指出暴虐氣氛的家庭中,家長不斷的放縱或否定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的內在界 限未鞏固下,孩子會接收父母施暴時的羞恥與罪惡情緒(邱紫穎譯,民85 )。像這樣功能不良的父母 否定自己的蓋恥,卻將羞恥轉移至孩子的身上,孩子本身的羞恥加上父母的羞恥,形成了孩子的羞 恥核心,也是演變為共依附特質的基礎。除了源自於個人幼年的受虐、遺棄、忽視與過度涉入的家 庭經驗,成年後在工作場域中感到人格解體、階級、競爭、不佳的溝通模式和缺乏個人靈性的價值 等,這些經驗皆會引起個體的羞恥而驅動共依附特質,並導引出共依附特質的特徵行為,如:置他 人於自己之前、缺乏自我認同、情緒不穩、強迫性、行為過度警覺、誇大的情緒變化、焦膚及憂鬱 等 (Goff& Go缸~1991
)。有學者表示 (Potter-Efron
& Potter-Efron
,
1989)
,對共依附特質者而言,家庭是一個羞恥的來 源,家中存在著「不可對外說家裡事情」的規則,共依附特質者對自己與關潤的家人都感到去驗, 無法區別自己與祖酒者的羞恥,也無力減低羞恥。對於自己無法為家庭負責,則產生不理性的的罪 惡感受,並以遠離他人、孤立自己來隱藏家人或個人的羞恥。在功能不良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因 所有的家庭問題而被責備,而孩子也在心中累積了蓋恥與罪惡感。因在原生家庭中,孩子的情感需 求一直未受滿足,形成了情感需求。而情感需求與羞恥為基礎的動力,似乎也將個體導向共依附(Hogg&
Frank
,
1992) 。程玲玲(民 89) 對共依附特質者的研究指出,因原生家庭問題,而感到羞恥,不敢 對外說明家庭狀況。同時,也會因無力解決家庭問題而感到罪惡,而此論述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合。然而,
Wells
、 GlickauιHughes 和 Jones(
1999) 的研究和本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其結果顯示,共 依附特質與羞恥傾向呈現正相關,罪惡傾向則相反。換言之,越是共依附者,其具有越高的羞恥傾. 162·
教育心理學報 向但罪惡傾向則越低,此結果則與本研究顯示越具共依附特質傾向,其羞恥與罪惡感受也越高,不 盡相同。一股而言,產生羞恥感是因自己是個「怎樣的人J' 產生罪惡感則是因自己的「所作所為」。 事實上. Smedes 便指出羞恥與罪惡是相互重疊的,做錯事會產生罪惡感,但也因而感到羞恥。在社 會劃分下,羞恥與罪惡皆屬於負向情緒,社會也傳遞著「壞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羞恥是影響真 實自我的主要情緒,並涉及自我價值感。健康的羞恥會協助我們面對自己,提醒我們身為人的限制; 罪惡則是當行為或思想違反自己的價值觀時所導致的情緒(屈貝琴、陳雅玫合譯,民85 )。但罪惡感 常與健康的羞恥混淆。共依附者無法確實的區辨羞恥與罪惡,常將羞恥感誤以為罪惡感(邱紫穎譯, 民 85) ,同時對自己產生羞恥與罪惡的感受。 綜上所述,共依附特質者的羞恥無論是內化,或是接收了父母的羞恥並與自己的羞恥感重疊, 亦或是經由個人生命經驗所引發,甚是對家庭狀況的感受,皆指出共依附與羞恥問密切的關係。本 研究結果也呼應了上述丈獻的觀點,當個體越傾向共依附特質時,則其對自己越無法感到自豪,但 卻越有羞恥與罪惡的感受。 2.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三組典型相關中 ·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內科問題」及「原生家庭問題」與第 二個典型因素(X
2)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922 、 .368 和.3 75 ;而「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隱 藏自我」與第二個典型因素(X
2) 相關各為 .141 、 .299 .皆未達.30 故影響力較小。 Y 變項的「自豪」 和「罪惡」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737 及 .378;
I 蓋恥」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 相關(負荷量)為.278 未達 .30 .較不具影響力。因此五個 X 變項與三個 Y 變項的第三組典 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 X 變項的 If也人焦點/自我忽視」、「內科問題」及「原生家庭問題」透過 第二個典型因素(X
2) 與三個 Y 變項的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 產生關聯性,而與 η2 相關絕對值 較高的變項依次是「自豪」、「罪惡」。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越以他人為焦點而忽略自我,自覺有越多的內科與原生家庭問題時, 則其自豪與罪惡的感受越高 o 由本士,心理觀點,中國人幾乎凡事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使得個人不 得不屈從家族,而忽視了自己的個性與獨特性(楊國樞,民 94 )。所以當個人面對家族時,會覺悟到 自己需「揚名顯親」、「光耀門楣」責任,而自我便消融於家族中(雷霆,民 80 )。儒家五倫關係裡隱 含的階層的概念,使得每個人在關係中,都有無法規避的責任義務與道德使命,也皆需以自己對他 人所背負的責任及義務來行事(楊中芳,民 80a) .在此關係取向的中間文化中,衍生出「闢係自 我 J(relation sel
f)
,個人的責任來自於對關係他人的義務;道德判斷,亦是以他人的評價為主(Bedford&
Hwang
,
2003; 黃光園,民 94 )。這樣的社會脈落,不僅強調個體對他人負有責任與義務,似乎也 意昧著完成社會義務是優先於滿足個人需求的。在儒家思想中,自我的界限是擴大至家庭成員與重要他人 (Bedford
&
Hwang
,
2003
)。楊中芳(民80a) 更指出中國人的自我結構的形成是一個「大小我」撮套的結構。也就是說, I 個體我」亦稱「小 我」雖然是獨立的,但將他人納入的「社會我」意即「大我」卻是縷廠在社會關係網絡中(黃光國, 民 82 ;楊中芳,民 80a) 。當「大小我」間產生衝突時,文化給予的指引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J ' 為「大我」做的事是「為公 J' 是道德、高尚的;為「小我」而做的事「為私 J '是自私、不道德的。 社會文化要求個人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盡力為之,以展現出對別人的關切及高超的助人行為。 反觀,主動為自己爭取或要求會被認為是自私自利的(楊中芳,民 80b; 楊國樞,民的)。因此對中 國人而言,最理想的道德自我發展,是一個人的自我能超越到以整個「社會」為單位(楊中芳,民 80b) 。在中國丈化「聖人」的楷模,導引著個人的行動,都是為集體而做(楊中芳、彭?四清,民 94 )。 或許意昧著,若個體可以盡力協助他人,忘卻自己的需要,甚至是犧牲自己,是一種高超的道德, 備受社會文化所讚許。
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晶質
· 163 .
東方父母對于女的教養則重視依賴性訓練,因而造成子女擁有較強的「他人取向的成就動機 i 楊 國樞,民 71 )。這種他人取向的成就動機,在消極方面不但要盡量避免他人的責罰、譏笑、拒絕、衝 突與尷尬;在積極方面更是要獲得他人的贊同、接受、幫助及欣賞,好讓自己藉由在他人心目中的 好形象來界定自己(楊國樞,民 94) ,可能也促使個體為獲得他人的讀許,達成以他人為主的目標, 而自己更會因這樣的成就表現感到自得。 若根據上述本土心理學的觀點,本研究結果呈現,個體當以滿足他人需求為己任,即使健康不 佳,家庭問題越多,卻也越感到自豪,甚會有罪惡的感受。此是否反映出丈化對「犧牲小我、完成 大我」的利他行為,所賦予道德上的高度讚譽;或是顯現出以協助他人解決問題為己任,即使自己 的身體不佳,家庭問題越多,在符合「聖人 J 的模範下,對自己更感自得,甚至會覺得做的不夠多 或不夠好,而萌生罪惡的感受,此皆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解。 3.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之第三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三組典型相關中, X 變項的 rf也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及「隱藏自 我」與第三個典型因素(X
3)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350 、-.443 和.460 ;而、「內科問題」、「原生 家庭問題」與第三個典型因素(X
3) 相關各為 .273 、 104 ,皆未達到故影響力較小。 Y 變項的「罪 惡」與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369;
r 羞恥」和「自豪」與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相關(負荷量)為 .299 和-.065 均未達 .30 '較不具影響力。因此五個 X 變項與三個 Y 變項的 第三組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 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及 「隱藏自我」透過第三個典型因素(X
3) 與三個 Y 變項的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產生關聯性,而 與 η3 相關絕對值較高的變項是「罪惡」與「羞恥」。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越隱藏自我,越有自我價值且越自我肯定,越重視自我而不以他人為 焦點時,則越不感到罪惡,但越感到羞恥。但本型相關結構圖的決定係數 ρ2=.016 偏低,研究者仍試 對此結果做出下列討論,以更清楚研究結果可會有的意涵。 中國文化著重向內實現「仁」的自己。在社會強調個體間一致的信念與行為下,中國人在表現 自己時,常有想和別人一樣的心態。而中國人怕自己被突出(尤指優秀的一面)的「怕壯心理」影 響下,表現自己時,常以不突出自己為原則,而文化對於「自滿」、「自傲」更是顯現出厭惡的態度 (楊中芳,民 80a) 。這樣的內傾的丈化架構下,反映出的不僅不鼓勵個人的自我表露,或許為了維 持自我的好形象,可能助長個人對自我的隱藏。在中國文化中,為求氣平要盡量克制任何情緒的產 生,尤其是憤怒的情緒(黃曬莉,民 94) ,顯示出的是對「和諧」的重視,也意昧著避免衝突的產生, 或許也促使得個體隱藏自己的情緒,以求和諧且減少衝突,。 儒家思想秉持的道德準則,奠基於個人職責與社會目標的概念下。因此,個人的道德行為,取決於所處的狀態與關係的脈絡 (Bedford
&
Hwang
,
2003)
0 Bedford 指出,中國文化中的罪惡感並非來自傷害他人,而是連反個人的道德觀(
Bedford
&
Hwang
,
2003
)。有此可見,中國人的罪惡感源於 自己對錯誤行為的主觀感受與認知;而內疚感則是由個人未達到自己所認定的義務與責任而生。由 於「大小我」骰套的自我結構,中國人對自我道德的評價,需放大到其所處的團體中。一個人的行 為是否含有自私或假公濟私,是以其行為目的而論,個人的行為被判斷為好或壤,全在其意向是否 是「自私」還是「無私」的(楊中芳,民 80a' 民 80b) 。這可能意味著,當個人行事的出發點是以自 己為主,並末考慮他人,即使並未連反社會規範,仍可能被他人冠上「自私」的罪名,受到道德價 值的譴責。如鄒智敏、楊中芳(民 94 )研究指出個體若以他人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的失敗,將會引發 更多的羞恥感。 中國人的恥含有自律(道德性)以及他律(社會性)的意義,道德性恥是因個人修養不足或理 想無法實現所致,社會性恥則是不符合社會規範而生(金耀基,民 77) 。恥的心理基礎在於個人對自·164·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己行為的責任感,社會基礎則是個人對社會行為規範的共識(胡凡,民86) 。在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 下,個體不被鼓勵自我揭露,或許促使個人傾向隱藏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而文化中的道德價值觀, 賦予他人取向高度榮譽時,是否也意昧著,個體若以自己的需求為主,不將他人幸福視為己任,雖 然不會因違反自己內在的道德觀產生罪惡感,卻會可能因未符合外在社會的道德規範,而萌生羞恥 的感受。若以本士心理學的觀點論之,本研究結果似乎顯示大學生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影響,覺得 若以自己為主,易有羞恥感。不過此一現象在統計上的表現是微弱的,顯示和昔日相較這一類的人 已驟滅,但是典型相關中仍可約略的呈現出這現象。然而,此乃研究者之推測,本研究結果仍有待 更深入的研究探討。 總之,綜合上述三組典型相關結構的結果來看,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感受具有相 關存在。本研究結果呼應共依附特質負向現象似乎是中外皆然,共依附特質者傾向有負面感受,與 羞恥感、罪惡感間有密切的關係。本研究結果支持「共依附特質的本質是內在化的羞恥」的說法。 本研究也附帶發現我國文化「重公不重私」的傾向,呈現出個體對「為公」的自豪感,及「為私」 的羞恥感的傳統道德價值觀。換言之,本研究結果呈現出大學生受傳統文化影響,覺得要照顧他人, 以他人為重,才令人自豪,若沒做到易生罪疚感;若以自己為主,易有羞恥感。這樣的發現也間接 呼應我國文化中較把「以他人為重」視為「美德J .及「以自己為主」則引以為恥的傳統價值觀。 三、大學生共做耐特質與愛情關保晶質之典型相關結果分析 (一)研究結果 表 3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闢係晶質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典型變項 典型變項 X 變項Xl
X2
X3
Y 變項 月 1 月 2 月 3 他人焦點/ 接納/尊重-.249
-.4
70
-.1
03
自我忽視.615
-.5
21
-.033
親密-.3
96
-.852
.1
86
低自我價值/.819
-.023
553
激情 低自我肯定.067
-.4
61
.578
內科問題.612
-.247
-.035
照顧-.1
98
-.654
.5
20
隱藏自我.5
93
.628
-.064
整體滿意度-.3
83
-.3
33
.607
原生家庭問題.805
.022
-.4
60
矛盾/衝突.824
-.007
-.3
40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4
84
.1
46
.105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1
81
.283
.1
89
重疊.073
.015
.003
重疊.027
.028
.005
ρ2 典型相關 ρ.1
50
.1
00
.026
387**
.3
16**
.1
62**
本研究為探討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情形,乃以共依附量表中「他人焦點/自 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所測得的分數 作為 X 組變項,愛情關係晶質量表中「接納/尊重」、「親密」、「照顧」、「整體滿意度」和「矛盾/衝 突」所得分數為 Y 組變項,運用典型相關分析方法求得共依附各分量表與愛情關係品質各分量表分 數兩者問的典型相關。由表 3 典型相關結果所得有三組典型相關係數 (ρ) 達 .05 的顯著水準,分別 為 .387 、 .316 和 .162 '顯示出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問具有典型相關存在 o (二)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聞係晶質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其有相關存在,其中出現三組達顯著的典型相關結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65
構。研究者仍秉持需具備共依附的五項特徵'且向度皆呈同方向時,才可稱為共依附特質的觀點, 並以此討論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晶質之關係。此外,研究者為更詳細的呈現本研究結果,也試著 就本土文化脈絡,探討其他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組型。 1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晶質之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一組典型相關中, 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 d 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與第一個典型因素 (X
1)相關(負荷量)分別為 .615 、 .819 、 .612 、 .593 和 .805 0 Y 變項的「接納/尊重」、「親密」和「激,情」、「照顧」、「整體滿意度」和「矛盾/衝突」與第 一個典型因素 (η 1)相關(負荷量)分別為-.249 、 -.396 、 .067 、 -.198 、 -.383 及 824 '其中「接納/尊重」、 「激情」和「照顧」與第一個典型因素 (η 1)相關(負荷量)未達 .30 的標準'影響力小。因此五 個 X 變項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 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 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XI)
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一個典型因素(η1 )產生關聯性,而與ηl 相關絕對值較高的變項依次是「矛盾 /衝突」、「親密」、「整體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愈高者其在愛情關係中所面臨的衝突矛盾也愈多,親密程度愈低, 對關係也愈不滿意。具體而言,當大學生越低自我價值感且越自我否定,越多原生家庭問題,越以 他人為焦點而自我忽視,自覺越多內科問題,越隱藏自我時,則在愛情關係中,衝突與矛盾越多, 親密程度越低,對愛情關係的整體滿意度越低。 Fromm 認為一份成熟的愛是一種明瞭自己獨立人格後,所發生的結合關係,必須在自己個性與 人格完整條件下,真正的愛情才會產生。當個體無法堅持自己的獨立性,自我肯定價值便會受威脅, 而依賴於對方,以對方的反應作為自我肯定的標準'而形成一種「沒有獨立性的結合關係J '將兩人 生命中任何事物都融合成一體,忽略周圍的人際關係。因此Fromm 表示「這種愛只是一種依賴的象 徵,或是自我意識的擴大,兩個耽溺於這種關係的人互相受到對方的吸引,表面上是證明相愛的程 度,實際上只表現出未相遇前的寂寞程度J (孟德祥譯,民88)0 Hogg 和 Frank (1992) 指出,共依 附特質者在親密關係中,行為主軸的核心是缺乏清楚的自我界限,無法得知自己的終線與他人的起 點為何,導致在親密關係中,太以對方為主、對對方存有責任感,甚至讓自己的世界都圍繞著對方。 共依附特質者缺乏自我意識與個人界線,將自己與所愛的人重疊在一起,因容易有強迫或沉溺的行 為,這樣的特質也帶到關係中無法自制。 共依附特質存於功能不良的家庭中,因所得到的關心與照顧極少,情緒的需求也未獲滿足,而 呈現出低自尊、情緒壓抑、缺乏安全感、極度擔心被拋棄、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因渴望被愛,以 致於在關係中承擔過多的責任,期望可藉此獲得對方的愛與關心:男一方面,也因缺乏安全感,無 法信任對方、易嫉妒,使得關係不穩定 o 共依附特質者的個人價值來自於對方的需要與關心,所以 緊抓住對方、控制對方和關係,以維護關係免於破裂(邱紫穎譯,民的;Dear
&
Robert
,
2002) 。共 依附的關係可以描述為「受驅使的」或「強烈的 J '其本質是無法抗拒的強迫行為。因大多的自我是 從對方所獲取的,所以當其中一人感到窒息想要離開,另一個人就會感受到威脅,因為離開代表自 我也跟著分離。其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來自對方,所以若是疏離了關係'自己就會失去力量,無法生 活。因缺乏安全感,共依附特質者對關係充滿不確定性,常會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嫉妒感(新路編譯 小組譯,民 8 7)。 Norwood 認為在功能不良的家庭中,孩子長期受到忽略或虐待、缺乏需要的關注、愛撫與角色 模仿,以使他們成為一個健全、調適良好,能夠正常愛人的成人。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心靈 有所殘缺,而易變的「愛的太多」或對愛情成癮(新苗編譯小組譯,民 89b)0 Hemfelt 、 Minirth 和 Meier 也以類似的觀點說到,兒童在功能不良的家庭中受到某種形式的「虐待 J '如身體、語言上的· 166·
教育心理學報 暴力或遺棄、忽視與否定孩子的存在價值等消極虐待,會造成沉溺與扭曲人際關係,追根究底則反 應出孩子對愛的渴望(新路編譯小組譯,民8 7)。源於對愛的渴望,共依附特質者的愛情關係,常是 以耽溺的方式呈現,其因自卑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無能力愛自己,所以在關係中會貶低自己遷 就對方,難以維持自主性,其自我價值常來自於親密關係的維持。也因缺乏安全感,害怕寂寞、遺 棄、排斥和失去愛,因此有著異常忌妒或佔有慾過強。為維繫兩人關係,會負擔過多的責任,照顧 對方則是試圍要保有愛情與關注。此外,共依附特質者難以認清自己的感受,易處於兩極化時情緒, 但害怕對所愛的人表達忿怒,認為憤怒會迫使別人離開自己(殷于譯,民82 ;新苗編譯小組譯,民 90) 。 共依附特質者缺乏信任感,無法接受自己,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而常覺得「如果我做 些什麼,就無法得到愛」。當心裡頭覺得「我根本不值得被愛」時,會開始找尋「我不會被愛」的證 據,但當事人卻無法覺察些矛盾心理,反而怪罪對方(廣梅芳譯,民92) 。也因藉由控制對方滿足自 己的需求,在兩性關係中,容易緊張焦慮,並有界限上的問題,易讓對方影響自己(Cenn線,1991;
Cowan
&
Warren
,
1994)
,
Spring仗" Britt 和 Schlenker( 1998
)研究指出共依附特質者強烈的希望在關 係中與對方相互融合,但同時叉害怕親密,他們常有「沒有人會接納這樣的我」的感覺,當他們投 入關係中時,會強迫性的給予對方關心,並對對方感到強烈的吸引力與嫉妒,而嫉妒會佔據對方的 注意力。共依附特質者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依賴他人為安全的來源,害怕被拋棄,不易產生信任感, 對關係感到不確定,並質疑他們所擁有的愛情價值。在缺乏安全感與信任感之下,共依附特質者會 以強迫照顧或協助對方的方式,為維持闢係的手段。為了害怕失去,因而隱藏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亦不認為自己具有被愛的價值,似乎是以「假我」於關係中運作,更遑論是建立親密關係。 吳昭儀(民 92) 針對大學生共依附與愛情態度的研究中顯示,共依附特質與依附之愛具有顯著 相關。而依附之愛 (Manic; dependent
love) 來自生長於孤單不快樂的家庭,個體會出現低自尊,容 易嫉妒,無安全感,有過度關心、救援與控制傾向,無法給自己與對方空間。會因戀愛而憔悴,一 點冷淡的對待,便感十分焦慮與痛苦。這樣的愛情特徵有熱情的情慾也有利用手段控制對方的遊戲; 此種情感需求幾乎達到強迫性的程度,常因戀愛而焦慮、緊張、患得患失、對自我缺乏信心、難以 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情人會有強烈的依賴感、佔有慾與忌妒心(L間, 1976) 。這些特徵皆與共依附者 愛情關係不謀而合。林宜旻(民的)研究也指出依附之愛與關係滿意度成負相關。楊茜如(民89)
研究結果則表示依附之愛在關係信念上較為負向。依附於愛情關係的人,會將對方變成自己重要的 部分,放棄自我而依附對方的安排,也會陷入「是否被接受的掙扎中 J '甚至刻意的迎合對方,產生 了不由自主與不安全的感受(主幼玲,民 76) 。 親密感是種相知相惰,在緊密的關係中,雙方可以彼此真實坦承。 MeUody (邱紫穎譯,民的) 認為共依附者因維護親密的能力受損,而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Larsen 提出共依附會減損開啟及 參與親密關係能力,且畏懼啟動各種友善的親密關係(邱紫穎譯,民 85 )。陳秀菁(民 91) 研究,顯 示當個體越將生活中心放在他人身上,越犧牲自己去照顧他人,越依附關係'企圖透過關係以獲得 價值感,越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時,則在親密關係中,越無法與對方分享彼此想法,維持良好溝通, 也越無法分享彼此的嗜好、興趣,共同體驗休閒正向愉快的感受。綜合上述的文獻與研究均支持本 研究結果:當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越高,則其在愛情關係中,所經驗的衝突與矛盾越多,親密的感 受越低,對關係的滿意度也越低。 2.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晶質之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二組典型相關中, 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 「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與第二個典型因素(X
2) 相關(負荷量)分別-.521 、'。鈞、 -.247 、 .628 和 .022 '其中「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和「原生家庭問題」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67·
相關(負荷量)未達.30 的標準'較不具影響力。 Y 變項的「接納/尊重」、「親密」和「激情」、「照顧」、 「整體滿意度」和「矛盾/衝突」與第二個典型因素(η2)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470 、 -.852 、-.461 、 -.654 、 -.333 及-.007 '其中「矛盾/衝突」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 相關(負荷量)僅-.0肘,影響力 微小。因此五個 X 變項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X 變項的「他人焦點/ 自我忽視」、及「隱藏自我」透過第二個典型因素(X
2) 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二個典型因素 (η2) 產 生關聯性,而與 η2 相關絕對值較高的變項依次是「親密」、「照顧」、「接納/尊重」、「激情」、「整體 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愈以他人為重,愈能自我表達時,則其所知覺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 較正向。具體而言,當大學生越是以他人焦點而自我忽視,越不隱藏自我時,則在愛情闌係中,親 密越高,照顧越高,接納與尊重越高,激情也越高,對關係的整體滿意度越高。 在闢係發展中,親密感的表達主要是藉由分享與溝通,隨著闢係由表面發展到親密,自我揭露 的廣度會逐漸擴大,深度亦會逐漸進入自我核心部分,個體會由淺而深的相互揭露自我,以跟他人 發展信賴與喜歡的關係(邱秋雲,民 92 ;顧瑜君,民 76 )。因此,在愛情關係中,若可以表達自己 真實的感受與想法,不僅可增加雙方對彼此的了解,更可提升親密程度。 中國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闢係自我 J' 即自我中包含著他人(何友暉、陳淑娟與趙志裕,民 80;
Bedford
&
Hwang
,
2003
)。闢係取向的自我在心理上會有與別人融合成一體的趨勢,產生依賴、互依、 相互接受與分享等需求(張芳槳,民 93)0 Markus 和 Kitayama( 1991
)認為在非西方國家,強調「相 互依存 J (interdependence) 的重要性,重視自己與他人的聯繫,個體間必須維持一種相互依賴的關 係,這樣的「互依我 J(interdependence
self)使得個人會設法契合他人,以完成個人應盡的義務。中 國人的「互依」是以情感為基礎,認為在情感上有所需求,而自己有責任去滿足對方的需求,這可 能意味著,中國人的親密關係背後含有許多社會規範與角色責任,每個人在關係中都有一個既定的 責任需要去承擔履行。劉惠琴(民 90) 研究亦指出在集體主義的文化下,大學生的愛情關係是以社 會文化規範引導的關係歷程,而非西方的個人交換歷程。這是否也意昧著大學生在愛情關係裡,會 主動負起在關係中的責任,而去滿足對方的需求。 在講究闢係裡的角色責任下,個體開啟一段愛情關係的同時,無形間似乎也擔負起身為戀人所 應提供的照顧與協助,以對方為重或許成了一種愛的表現。當愛情進入公開的階段,這種排他、僅 屬於兩人所有的關係特質即是共同體的呈現,展現於情緒上互相牽連、心理上的依賴、甚至是對生 命的依存感受(卓紋君,民89 )。然而,快速的社會變遷,現代的中國人在保有傳統價值下,同時也 適應快速擴散的西方文化價值,使得中國人的自我已不是文化原型中「互依包容的自我J '但也非西 方「獨立自主的我J' 而是一種依個人與互動對象之關係的不同,對自我做出不同界定的「折衷自我」。 除關注自我的分離性與個人獨特性,清楚的意識到個人的需求、慾望、能力與意向,能夠適當的表 達個人的動機、認知與情緒;同時也關注人我的關聯性與個人對他人的依賴性,強調個人在關係網 絡中的角色、承諾、責任與義務(陸洛'民92 )。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個體重視他人需求的滿足勝於自己,也能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則其在愛情關係中,親密、照顧、接納/尊重、與激情都越高,對關係也越感到滿意。由此可看出, 當個體對愛情關係品質越感到滿意時,其在關係中呈現的是以滿足對方的需求為重的傾向,而且也 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然而,這是否是融合了東西文化的,t斤衷自我」在愛情關係中的展 現,本研究無法得知,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但本研究,顯示大學生越照顧他人,越能表達自己的感 受,與個體對愛情關係的滿意程度確實有關,這樣的特質在兩性關係中是值得加以關注的。 3.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第三組典型相關結果 在第三組典型相關中,X 變項的「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內科問題」、· 168 .
教育心理學報 「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與第三個典型因素(X
3) 相關(負荷量)分別-.033 、 .553 、 -.035 、 064 和-.460 '其中「他人焦點/自我忽視」、「內科問題」和「隱藏自我」與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相關(負 荷量)未達 .30 的標準'影響力小。 Y 變項的「接納/尊重」、「親密」和「激情」、「照顧」、「整體滿意 度」和「矛盾/衝突」與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相關(負荷量)分別為-.1 03 、 .186 、 .578 、 .520 、 .607 及-.340
'其中「接納/尊重」、「親密」與第三個典型因素 (η3) 相關(負荷量)未達到的標準'較不 具影響力。因此五個 X 變項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 X 變項的「低自我 價值/低自我肯定」及「原生家庭問題」透過第三個典型因素(X
3) 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三個典型因 素 (η3) 產生關聯性,而與 η3 相關絕對值較高的變項依次是「整體滿意度」、「親密」、「照顧」、「矛 盾/衝突」。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大學生越有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越順應他人,越自覺原生家庭問題少時, 則其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佳,衝突矛盾愈少。具體而言,當大學生越有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肯定, 越少原生家庭問題時,則在愛情關係中,激情越高,照顧也越高,對關係的整體滿意度越高,而衝 突與矛盾越少。但本典型相關決定係數 ρ2 僅 .026 '顯偏低。雖然如此,研究者仍嘗試就此研究結果, 提出可能的討論方向,以更清楚本研究結果可能的意涵。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是由兩個相疊的圓所組成,內圈是屬於家庭內的共生系,外圈則是家庭外的 集體系。家庭內的共生系呈現的是撫育與責任合一,並含有互報的義務(余德慧,民的b) 。當子女 接受父母的養育行為中,包含著對于女的控制權時,身為子女的就會順從父母的控制,以表示回報 父母的養育之恩。在家庭外圈的集體系,是由和諧與控制所組成,強調分享與互惠。為了維持和諧, 個體需自我壓抑,控制個別欲求的表達,以配合對方(余德慧,民 80a) 。由此似乎呈現出,中國的 原生家庭,透過親子間的情分與控制,將于代形塑成符合文化讚許的「女子孩子」。而在此過程中,可 能會淡化了孩子的自我,強化關係中的順從與回報。同時,因對和諧與互惠的重視,中國人傾向控 制自己的欲求,甚至是壓抑自我以維持關係,避免因自我的伸張而導致關係的破裂(余德慧,民 80a) 。 或許這也使得中國人在順從與和諧的思維下,對自我的關注,不及關係維持的重要,而可能呈現出 對自我的壓抑,控制自己的欲求並順應他人。 「幸日諧」是中國的價值觀(黃曬莉,民 94 )。楊中芳(民 82 )亦提出華人的價值體系均以追求 和諧、合和為中心思想或基本價值。有學者認為多數的華人夫妻在面對婚姻困難時,仍相當重視「和 諧」的傳統價值觀(利翠珊,民 84 ;劉惠琴,民 88 ;黃曬莉,民 94 )。與婚姻關係有著異曲同工之 妙的愛情關係,或者也存有「和諧」的價值觀,黃曬莉(民 94 )亦指出,在中國人的親密關係中, 常呈現出的是一種「親和式和諧 J' 在關係中會主動地付出、關心、體貼對方,甚至遷就對方,目的 就是要對方滿意,必要時也可以自我犧牲,而這樣的承擔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危芷芬(民的) 研究亦顯示,當彼此的關係越親密,則越講求個人的付出而不求回報,有能力為對方付出輿照顧對 方,被認為是愛的成熟表現。 在文化脈絡中和諧與互報的觀點下,在親密關係中個體若表現的較為順應對方,似乎有助於關 係的維持與發展。這似乎與本研究結果,當個體對自我的價值與肯定越低,但自覺原生家庭越無問 題存在時,則其對愛情闢係越滿意,越想、獨占對方,得到對方越多的協助興支持,感到的衝突與矛 盾也越少,有類似之處。然而,在典型相關決定係數偏低的情況下,研究者推測,可能有少部分的 樣本,在愛情關係中傾向這樣的互動模式,但確切的原因,仍需進一步的研究探討。但本研究結果 似乎也顯示出,當個體對愛情關係越覺得滿意,越有激情的感受,越受到接納和尊重,所面臨的衝 突與矛盾越少時,其顯現的自我是較為壓抑與順應的,並自覺家庭問題較少,其兩性人際互動行為 的內涵與意義值得進一步多加探討之。 總之,綜合上述共依附特質與愛情品質關係間所顯示的三個典型相關組型,本研究結果顯示共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 · 169· 依附特質者的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不佳,有較多衝突矛盾。亦即,大學生共依附特質愈高者,其 在愛情關係中所面臨的衝突與矛盾也越多,親密程度越低,對關係也越不滿意。另外,本研究另一 附帶次要發現,從愛情關係的角度來看,個體能以他人為章,能自我表達,自覺原生家庭問題少是 重要的。具體而言,本研究附帶發現,由共依附各分項特質與愛情關係品質來看,大學生愈以他人 為重,愈能自我表達者,則其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佳。此外,大學生愈能順應他人,愈覺得原 生家庭問題少時,則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佳,衝突矛盾越少。換句話說,從愛情關係的角度來 看,知覺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正向的大學生,他們在共依附分項的特質上會表現出較照顧他人、 以他人為重,也較善於自我表露。另外,知覺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正向、衝突矛盾較少的大學 生,常顯現他們較能順應他人,自覺原生家庭問題較少。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共依附特質有性別差異,且大學男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得分高於大學 女生。共依附者傾向有負向情緒且愛情關係品質不佳,有較多衝突矛盾。此外,本研究附帶發現, 以丈化的觀點論之,在自我感受的部分,似乎呈現出在傳統道德價值觀中,替「大我」而做,為公 的讀搗;及為「小我」而行,為私的譴責。在愛情關係中,則似乎反映出,能感受到較佳的關係品 質者,其較能照顧他人,善於表達;另外,能感受到衝突矛盾較少,有較正向的愛情闢係品質與滿 意度者,常顯現他們較能順應他人,且自覺原生家庭問題較少。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共依附特質有性別的差異,且男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得分顯著高於女大學生,本研究 的結果無法支持文獻中「女性為共依附特質的高危險群」的說法。細部來看,男大學生在「他人焦 點/自我忽視」、「隱藏自我」與「原生家庭問題」三分項特質顯著高於女大學生。 (二)就共依附特質而言,本研究結果呼應共依附病理現象似乎是中外皆然,共依附者傾向有 負面感受,與羞恥、感、罪惡感間有密切的關係,且愛情關係品質不住,有較多衝突矛盾。本研究結 果呼應「共依附的本質是內在化的羞恥」的說法,當大學生越具共依附傾向時,其羞恥、罪惡感越 強,自豪感越弱。此外,大學生共依附特質愈高者,其在愛情關係中所面臨的衝突與矛盾也越多, 親密程度越低,對關係也越不滿意。 (三)本研究附帶發現我國文化呈現出個體對「為公」的自豪感,及「為私」的羞恥感的傳統 道德價值觀。具體而言,本研究附帶發現,由共依附各分項特質與自我感受關係來看,大學生越以 他人為重,越多內科與原生家庭問題時,則越令人自豪與罪疚。此外,大學生越以自己為主,越自 我肯定,越隱藏自己不表露時,則越有羞恥感,越沒有罪疚感。不過後者在統計上的現象微弱,顯 示和昔日相較這一類的人已驟滅,已較式微,然而由典型相關中仍可約略的呈現出這現象。 (四)本研究另一附帶次要發現,從愛情關係的角度來看,個體能以他人為重,能自我表達, 自覺原生家庭問題少是重要的。具體而言,本研究附帶發現,由共依附特質各分項特徵與愛情關係 品質來看,大學生愈以他人為重,愈能自我表達者,則其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佳。另外,大學 生愈能順應他人,愈覺得原生家庭問題少時,則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較佳,衝突矛盾越少。 二、建議 (一)輔導應用之建讀 1.協助共依附特質者面對羞恥與罪惡,重構對自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