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 ⼤學⽂學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中 ⼤學⽂學院"

Copied!
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理

國⽴中 ⼤學⽂學院

⼈⽂應⽤專題I 構寫作

110-1

主 | 單維彰 林

(2)

目錄

林芸暄〈網路霸凌和投射效應之關聯〉 ... 2

楊予茵〈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但騙不過心理學〉 ...16

邱卉綾〈職人精神怎麼來?熱愛你的熱愛——Ikigai〉 ...28

柳宇宸〈你聽過他們的聲音嗎?教育弱勢〉 ...43

劉育蓉〈英國茶的文化脈絡和現代的英國茶文化〉 ...55

出品|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議題導向多元敘事力課群」

(3)

林芸暄

2

網路霸凌和投射效應之關聯

林芸暄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社會關注的議題。從小到大,在 父母 和師長的指導下,我們被教養出應該要勇於直面、對抗霸凌的價 值觀。雖然人人都清楚「反霸凌」的道理,霸凌現象卻依舊層出 不窮。而且,在科技發達的現在,霸凌也更進一步滲進網路,和 我們的生活更加緊密相關。想要改善霸凌造成的問題,除了從根 本上理解霸凌的發生的原因外,還需要大家協力合作。

一、引言

自二十世紀美國為軍事上的資訊傳遞而發展出網際網路 起,

網路逐漸發展、進步。現今,網路已經藉著它的便利性,迅速擴 張至幾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藉由網路能輕鬆連接、獲取各式 資訊的特性,生活中的許多大小瑣事,現在都能利用網路來完成。

舉凡購物、查找資料和互通訊息等,現在只要連上網路,透過簡 單的操作就能完成。然而,所有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網路在幫 助生活變得更先進發達的同時,難免也連帶著負面影響:在網路 這樣發達的情況下,理所當然的,在社群媒體向大眾發表自己的 想法也變成了一件人人都能輕易完成的事。當人人都能輕鬆表達 意見時,也就難免會產生糾紛。隨著網路逐漸滲進青少年的日常 生活,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也開始透過網路,去攻擊、撻伐意見和 自己相左的人,將原本存在於校園之中的霸凌現象帶入網路之中,

最後發展成本文想要探討的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

(4)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3 霸凌不只傷害受害者,就連加害者以及目擊者都會深受其害,

故霸凌一直以來都作為需要改善的問題備受世界關注。在科技發 達的這個時代,網路霸凌也躋身不容被忽視的重點問題之一。現 有關於霸凌的研究中,不少提及霸凌者存在的心理學相關問題。

透過了解霸凌背後的心理學,會比單純平息表面紛爭更有助於從 根本防治霸凌的效果。

二、什麼是霸凌?

「霸凌」是由bully音譯而來的詞彙。我們先了解一般性霸凌的 意思,再特別關注網路霸凌。

(一) 何謂霸凌?

知名作家兼演說家布魯克斯・吉克斯(Brooks Gibbs)曾在其 演說中指出,霸凌(bully)一詞最初源自荷蘭語,原意是「親親 寶貝」[3]。挪威心理學家丹・奧維斯(Dan Olweus)是研究霸凌的 先驅,他於 1993年首先提出「霸凌」的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

重複地被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負面行動中,並進行欺負、騷擾,

或被鎖定為出氣筒的情形 [19]。倫敦大學名譽心理學教授彼得・史 密斯(Peter Smith)也在其報告書《霸凌:不要在靜默中受苦──

學 校 反 霸 凌 指 南》(Bullying: Don’t Suffer in Silence—An Anti- bullying Pack for School) 中,更詳細地定義霸凌行為的三大特徵為 (1) 蓄意傷害;(2) 持續一段時間;(3) 受害者很難去抵抗 [5]。

在台灣,霸凌一詞最早出現在兒童福利聯盟 2004 年 8 月 31 日公布的「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中 [20]。時至今日,

教育部也對霸凌有更詳細的明文規定:在《校園霸凌防治準則》

中,定義霸凌是: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

(5)

林芸暄

4

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 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 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 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二) 何謂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最早出現在 1998 年,由聯合國基金會指出 [12],

又可以稱作「線上霸凌 (online bullying)」或「電子霸凌 (electronic bullying)」,它是隨著科技進步而新生的一種霸凌行為 [6]。朱美 瑰指出:網路霸凌是指利用各式電子媒介平台(諸如電子郵件、

部落格、聊天室等),傳送發表各種難堪的謠言,或以不堪入耳 的詞彙責罵羞辱他者,促使受害者心生畏懼、害怕,以達到中傷 他人的目的的行為。華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11] 亦指出,網 路霸凌可以發生在社群媒體、傳訊平台、遊戲平台等地方,其中 包含以下幾種特性:(1) 匿名性,讓霸凌者更肆無忌憚地對受害者 放肆攻擊;(2) 時空距離,使得霸凌者容易失去對受害者的同情與 同理;(3) 快速傳播,使傷害蔓延,來不及遏止;(4) 無所不在,使 受害者即使回到家中也逃脫不了霸凌者的惡意攻擊;(5) 留下永久 的數位足跡,使受害者要長久面對霸凌所造成的傷害。

綜上所述,無論表現方式是文字、圖像抑或是影像,只 要符 合上述任一條件,帶有對他者辱罵性意味的資訊,都有很大的機 會被視為網路霸凌。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陳茵嵐和副教授劉奕蘭在研 究中 指出,網路霸凌常見類型可以大致分類為下述九種:(1) 網路論戰,

(2) 網路騷擾,(3) 網路排擠,(4) 網路跟蹤,(5) 網路假冒,(6) 侵

(6)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5 害名譽,(7) 虛構誹謗,(8) 揭露詐騙,和 (9) 快樂掌摑 [5]。其中,

快樂掌摑意思是指將攻擊行為錄影,並上傳至網路供人觀看。

三、從「投射效應」觀看「網路霸凌」

當今已經有許多關於霸凌心理學的研究,而「心理投射 」正 是其中一種研究方向。本文將從這個觀點檢視網路霸凌。

(一) 什麼是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 (projection effect),是由著名奧地利神經學家兼心 理學家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提出的概念 [13]。佛 洛伊德對投射效應的定義是一種人人都有的心理防衛機制,這種 防衛機制會使人們將自己不接受、不承認的內在慾望、思維、情 感、動機部分,向外投射的主觀認知障礙 [16]。簡而言之,就是 將自己身上的特點像鏡子一樣,投射到他人身上。舉例而言:假 使一個人非常討厭、極度不認同一本書的內容,他也僅就自己不 喜歡這本書的原因,進而推測並相信其他所有人一定都和自己一 樣,不喜歡該本書的內容,那麼他就犯了心理投射的錯誤。

根據不同型態的表現方式,又可以將投射效應大致分類 為兩 大種類,分別為感情投射和認知缺乏客觀性 [17]。第一種「感情 投射」就和上段提及的例子一樣,認為他人和自己看待人事物的 喜惡相同;第二種「認知缺乏客觀性」則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 會越來越喜歡,進而過度吹捧、美化自己喜愛的事物;相對的,

對於自己本就厭惡的事物則也會越來越討厭,而後過多貶低、醜 化自己討厭的事物。這樣的反應最後就會導致客觀性的流失。缺 乏客觀性的人也會因為過度的主觀而陷入盲目偏見的迴圈之中。

(7)

林芸暄

6

(二) 網路霸凌和投射效應的不同看法

以下將分別敘述從各方找到的資料,以及說明作者對於 網路 霸凌和投射效應相互關連的想法。

1.「All About」的看法

日本健康醫療網站「All About」指出,霸凌者很可能會因 被其他「強者」的壓迫而為自己的「弱小」感到焦慮。為了舒 緩焦慮的心情,這些人往往將自己的軟弱「投射」到其他看起 來很更弱小的對手身上。透過將弱小的特質投射到他人身上,

他們會將自己的身分轉換為「強者」,進而壓迫弱者,試圖以 此抵銷自己原有的弱小的特質,達到緩解焦慮的效果。[21]

2.「自戀筆記」的看法

台中榮總林育臣醫師以寓森為筆名的網站文章「自戀筆記」

中,有一個章節對霸凌有相當詳盡的心理剖析。這個章節可以 分成概念篇、加害篇和受害篇三大部分。在加害篇和受害篇,

都有對「投射」的相關說明。在加害者篇中,作者寓森指出投 射是人們處理經由「分裂」而得的壞經驗的一種方式,將其投 放到外界的人事物上,變成不是自己的東西的感覺。寓森此前 在書中提及的一句話「霸凌的起始並非源自於邪惡,而是恐 懼」,也可以印證他之後寫到的,為了對抗因不斷累積的脆弱 與無力而成的恐懼,容易導致我們保留原始誇大的自戀,心理 防衛機制會將恐懼分裂、聚集,最後尋找一個外界人物成為

「投射」的對象,透過攻擊該對象以消除這股恐懼。至此,霸 凌就發生了。此外作者也特別提及,這種類型的霸凌加害人,

其實也是霸凌受害者的「候選人」之一。;正如俗話所說,害

(8)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7 人終害己。寓森認為在現今這個網路流通迅速的時代,可以不 用露面的特性讓網路很方便就能集合一群有著同樣憤怒的人,

一不小心說錯話就很有可能引火上身,導致再另一起網路霸凌 的發生。

在受害者篇中,如前面加害者內容說過的,加害者投射出 來的是自身「脆弱」的部分,然而受害者所投射出的卻是「攻 擊性」。這類受害者往往會因長期達不到由於自身過高的自戀 提出的高要求,而必須不斷面對這些自戀帶來的挫敗。和加害 者一樣,為了逃避這種挫敗的感覺,這類人會傾向以充滿戒備 與敵意的目光看待外界的人事物,害怕他人的言行會有損這份 自戀。而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當出現有想出手幫助的人時,反 而還會被當事人誤認為是抱持著「看不起他」這種負面心態、

而刻意接近他的。維持著這種狀態,時間一久,多數人自然會 選擇漸漸拉開與對方的距離這種方式。有趣的是,寓森也有提 及,這類型的受害人也許會因為先天氣質或社經地位的差異,

有著反過來成為加害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加害人和被害人 之間,很可能只有一線之隔的差異而已。[17]

3. 筆者看法

網路的匿名性、快速傳播性,以及能輕鬆和世界各地相通 這幾個特性,就是讓投射效應在網路霸凌中發揮得比其他類型 的霸凌更明顯的幾大重要原因。藉著將在現實世界中所累積的 負面情緒釋放到網路構築出的虛擬世界,以達發洩壓力這個目 的,經常是網路霸凌發生的主要肇因。ETtoday 新聞雲上有一 段話能清楚敘述這樣的情況:霸凌行為的產生,不僅是投射自 我的經驗,更是否定自我軟弱的一種表現 [18]。此論點可以和

(9)

林芸暄

8

本節前述部分相呼應──霸凌者會將自身的恐懼軟弱投射在他 人身上。網路霸凌便是借用網路的力量,將這股恐懼投射在網 路連接著的他人上。因為心想不會被知道真實身分,在現實中 或許也接觸不到,加害者的罪惡感可能也因此會比其他種類的 霸凌還輕微,進而做出更過分的舉止舉動。

四、網路霸凌之例證說明

本節將以日劇《三年 A 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為 例說明「網路霸凌」在影視作品中的呈現方式和其含義。

(一) 劇情簡述

在一個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日子裡,三年 A 班的學生們正如同 往常一樣,在教室裡高興地談天說地。畢業的日子已經開始進入 倒數,學生們無不盼望著畢業日的到來。就在此刻,美術老師暨 班級導師柊一颯忽然走進教室,唐突的向同學們鄭重宣布了一個 消息:「從現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起初,班級上沒有人 把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老師當作一回事,甚至還有同學打算無 視老師想要就此打道回府,卻發現教室早在不知何時就被反鎖了。

見狀,柊一颯再次沉聲復述了要求,並以早在教室周遭裝設了炸 彈威脅學生,若他們執意反抗便會引爆炸彈,讓他們葬身於校舍 中。然而,他也並非只有威脅學生而已,他也向學生們道出釋放 他們的條件:希望同學們能齊心協力,查清這個班級中,或者應 該說本來是這個班級的一員,景山澪奈自殺的原因。以這個條件 為主軸,解開真相的劇情就此展開。

實際上,造成景山澪奈自殺的最根本原因,便是網路霸 凌。

一個人或許因為被當下的負面心情影響作出的舉動,一點一滴積

(10)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9 累下來便在網路上掀起一發不可收拾的狂瀾。不知道真相的網民 在看到網上流傳的那隻被惡意加工偽造的影片後,什麼都沒想便 自以為正義的撻伐出征景山澪奈這個無辜的少女。來自網路四面 八發的批評聲浪,如鋒利的刀刃一樣摧殘澪奈的內心。而始終沒 有人理解真相、也無人願意替她澄清,也讓她的傷口逐漸潰爛,

最後變得像前述受害者可能會有的反應一樣,對任何靠近自己的 人,無論對方抱持善意或惡意,一律都認為對方想要加害於自己。

在不堪心靈受到此般痛苦的折磨的情況下,她選擇一躍而下就此 了結一切。

除了導致澪奈最後走上不歸路的這個劇情外,在劇中還 能多 次看到,柊一颯不只一次利用網路輿論的強大力量,改變這起自 殺案件的風向。在「拘禁」著學生的這段期間裡,他也許今天會 被網民批為惡魔、明天又會因新公布的影片被尊為最優秀的老師,

後天又或許會因公開了第二天影片的真相一下子被貶的人畜不如。

由此可見,網路風向轉變之迅速及霸凌的恐怖。

(二) 劇中的投射效應

在《三年 A 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這部日劇中,

就有描述到深受「投射效應」的例子,接下來我會從「加害者」

和「受害者」這兩類分別敘述。

1. 加害者

首先是加害者的部分,這裡我想談的角色是武智老師,也 就是慫恿他人剪輯誣陷澪奈影片的真凶。武智老師是個外表看 上去光鮮亮麗、網路聲量也很高的一位老師。他視名聲為最重 要的東西,為了維持優良教師的風貌,他會不惜做出任何事。

武智老師本人和體育專業的大學,豪翔大學關係不一般。只要

(11)

林芸暄

10

他能夠推薦學生進校就讀,根據該學生的活躍程度,他也能從 中獲得相應的利潤。他希望澪奈能進入豪翔大學,這樣自己才 好名利雙收,甚至不惜用大筆金錢賄賂她。但澪奈義正詞嚴地 拒絕了他,還威脅說若再不停止這種行為的話便會去教育局告 發。擔心事跡敗露、身敗名裂的他才會託人做了偽造影片。

在我看來,武智老師心中恆存著一股害怕自己將不再是眾 人注目焦點與從被眾人高高捧起的天上直直墜下的畏懼。在澪 奈表現出會告發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可能性後,這股恐懼、憂慮 便又更進一步擴大。於是將那份恐懼投射到澪奈身上,透過託 人製作假影片、操作網路風向這些方式來攻擊澪奈,以此來消 除那份恐懼。然而也正如前所說,加害者也有可能因為一點小 事變成受害者。在柊一颯發布了指證武智老師是殺害澪奈的兇 手的假影片後,網民對他的評價也一夕之間從優良教師變成人 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成為了網民們攻擊目標的武智老師,也終於自食惡果,體 會到了澪奈自殺前體會到的痛苦。明明沒有犯下那種錯誤卻得 莫名其妙背上罵名,還必須無端承受來自各方、甚至是來自根 本不認識的人沒有根據的謾罵。最後他也變得像大眾認知中的 受害者一樣,被流言蜚語影響到出現幻覺,不自覺地將他人關 心他的神情轉變為粗鄙醜惡的嘲諷嘴臉,精神顯然已經失常。

這部日劇彷彿也在以這樣的劇情提點觀眾,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的道理。

2. 受害者

本作中最大的受害者,也可以說是本劇的一大核心,就是 在開篇就已經因為自殺而去世了的景山澪奈。澪奈在遭受霸凌

(12)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11 前,本來是個開朗樂觀、笑口常開的陽光女孩。她不只相貌出 眾,被班上的男同學們所暗戀、成績優異,體能又相當出眾,

簡直就可以說是人人都想成為的存在。然而,在同時遭遇了來 自校園霸凌以及網路霸凌這兩方的壓力後,饒是她再開朗,也 逐漸失去了笑容。當他人想要接近他、給予他幫助時,他反而 會認為對方是為了傷害自己而來。

在我看來,澪奈本來是個相當有自信的孩子,作為游泳部 主將的他自尊相對的也很高,對自己的要求自然也很嚴格。然 而霸凌帶來的傷害,讓她無法達到過往自己訂下的標準,心理 也越來越負面。渴望紓解這種負面心情的她遂開始將「攻擊性」

投射到他人身上,導致她在最後關頭沒辦法好好接受同學的善 意,最後做出無法挽回的憾事。

五、提出改善方法

霸凌作為一個早已存在了許久的問題,想要徹底解決並 不是 一件容易,也絕非是一夕間就能做到的事。在改善霸凌前,就更 不用提網路霸凌了。因為網路霸凌要注意的不只是霸凌本身的問 題,還需要考慮到各種隨著網路的特性而來的問題。故於本篇文 章中,我想先從幾個面向,分別提出可以改善的地方做起,期許 在訂正這些問題的同時,霸凌最終也能得到改善。

(一) 法律層面

在許多法律中,諸如刑法、民法,或是個人資料保護法 中,

其實都有相關法條可以規範網路霸凌。舉例來說,像是刑法第 310 條針對「誹謗」的法條:「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 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3)

林芸暄

12

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就可以應用在網路霸凌上。

在搜索過全國法規資料庫後我發現,目前只找的到校園 霸凌 防治準則的相關資料。若硬要說和「網路霸凌」有甚麼關聯的話,

就只有在其針對「霸凌」一詞的定義的部分有稍微提及,它是屬 於霸凌的一種類型而已。雖然目前已經擁有並可以應用在網路霸 凌上的法律規範說不上少,但似乎還暫時沒有專門為網路霸凌量 身設計的一套法規。我們常說,法律準則需要與時俱進,才能確 實達成規範人民的效果。因此我想,使立法機關專門為「網路霸 凌」制定出一套有著明確定義和罰則的規則、律法,並多和社會 大眾宣傳這條法律、增加其知名度,會是個有助於改善網路霸凌 現象的方法。

(二) 教育層面

教育不只是讓人們增進知識的一種手段,對於培養健全 且健 全的人格與觀念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現今社會正努力嘗試 進行的,藉由不厭其煩的教育網路霸凌的嚴重性,引導人們站在 受害者的立場去看待網路霸凌、正視這件事帶給社會的負面影響,

確實對網路霸凌的改善多有助益。

教育的場所不只在學校,家庭也應擔起教育的責任。從 很多 的研究中我們都能得知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若能自家庭 教育起就培養出對霸凌的正確觀念,往後即使離開了家庭,也會 繼續帶著這樣的觀念影響身邊的其他人,進而使周遭的人都能漸 漸以正確穩當的態度看待霸凌,從而達成改善的效果。

此外,不只正確看待霸凌的方式,如何正確使用網路、 享受 其帶給我們的便利一事也是需要教育的。隨著網路的普及,其使

(14)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13 用年齡層也愈來愈廣泛,街上也不難看到埋頭於網路構築的虛擬 世界的學齡前幼童。因此,家庭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 當然也不能落下,唯有配合家庭教育一同指點孩童使用正確的使 用網路準則,以及警戒他們若觸犯了規則可能會受到的懲罰,才 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改善目標。

六、結語

雖然提出了幾點改善方法,但若缺少大眾的合作,要改 善這 個早就已經存在許久的問題仍顯困難。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應 正視這個議題,發自內心想要改變,並從自己開始做起。在使用 網路帶給我們的便利之前,先思考是否會傷害到網路另一端的人?

當每個人都能確實盡到正確使用網路的責任,一點一點累積起來,

社會最終也會有所改變,網路霸凌這個議題也能稍得緩解吧。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2021-10-28)。霸凌。查詢時間 2021-11-05。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霸凌

2. 維基百科(2021-10-6)。網路霸凌。查詢時間 2021-11-05。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網路霸凌

3. 邱慕天(2017-11-16)。霸凌的本質是一種不成熟的愛。查詢時間 2021-11-05。取自https://anntw.com/articles/20171116-bnHL 4.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校園霸凌防治準則:霸凌。查詢時間

2021-11-05。取自 https://www.k12ea.gov.tw/Tw/Station/AffairDetail

?filter=63F293A9-0155-41A3-97B7-46E43E4685FE

&id=706b8343-e713-4793-bc99-038982fbe20a

5. 陳茵嵐、劉奕蘭(2012)。E 世代攻擊行為:網路霸凌。國立交通大 學教育研究所。查詢時間 2021-11-5。取自 http://counseling.sa.ntnu.

edu.tw/ezfiles/4/1004/img/190/739278534.pdf

(15)

林芸暄

14

6. 朱偉慈、廖乃賢、徐振翔、邱敬烜、智意誠、陳志強、紀昱宏

(2019)。大學生社群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認知相關性研究。

危機管理學刊,16(1),47-58。

7. 陳景花(2019)。網路霸凌面面觀。輔導季刊,55(3),25-41。

8. 廖國良、黃正魁、張仁俊、劉籹君(2012)。台灣網路霸凌之實證 研究。資訊與管理科學,5(1),31-55。

9. 朱美瑰(2008)網路犯罪新型態~看不見的拳頭:青少年網路霸凌 現象初探。諮商與輔導,268,6-10。

10. 兒福聯盟(2017)。2017 年台灣社會大眾校園霸凌經驗調查報告,

查詢時間 2021-11-26。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 /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222

11. 華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2011)。什麼是網路霸凌,查詢時間 2021-11-26。取自http://www.etmh.org/CustomPage

/HtmlEditorPage.aspx?MId=2071&ML=3

12. 維基百科(2021-10-27)。投射。查詢時間 2021-11-26。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投射

13. 維基百科(2021-08-09)。心靈投射謬誤。查詢時間 2021-12-01。取 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心靈投射謬誤

14.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2019-02-14)。僵局是改變的契機:「投射」的 心理機制。查詢時間 2021-11-26。取自

https://jsy66621.pixnet.net/blog/post/466997552-僵局是改變的契機:

「投射」的心理機制

15. Psychology Always(2019-4-25)。為何你會討厭別人?原來因為……

投射效應(一)。查詢時間 2021-12-01。取自https://carlig.com /content/2496

16. MBA 智庫百科(2018-12-11)。投射效應,查詢時間 2021-12-01,

https://wiki.mbalib.com/zh-tw/投射效應

17. 林寓森(2019-3-30)。霸凌的心理剖析(二)加害篇。查詢時間 2021-12-02。取自https://matters.news/霸凌的心理剖析-二-加害篇- zdpuAqFxtQBoRp1UvZWCAqCHFcR3T7W2bVcmWHVJxrid747JP

(16)

網路霸凌與投射效應

15 18. ETtoday 健康雲(2017-6-26)。欺負別人是因為恐懼?從《哆啦 A

夢》看霸凌「加害者」。查詢時間 2021-12-03。取自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952487

19. 徐筱嵐(2010)。校園霸凌行為初探。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 領域教學碩士班。查詢時間 2021-11-05。取自

https://mail.nhu.edu.tw/~society/e-j/90/12.htm

20. OttoCat(2011-3-30)。霸凌這個名詞的由來。查詢時間 2021-11- 05。取自 https://ottocat.pixnet.net/blog/post/26747361

21. 大美賀直子。いじめる人の心理とは?いじめっ子が抱える問 題。查詢時間 2021-12-03。取自

https://allabout.co.jp/gm/gc/447951/

(17)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但騙不過心理學 楊予茵

「很久很久以前」,「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熟悉 的開 頭與結尾,不就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童話故事嗎?童話故事乘載 了許多人的童年記憶,相信你我都有伴隨著童話故事入睡的共同 經驗,那應該是個美好的回憶吧?王子與公主,是多麼地勇敢,

多麼的浪漫啊!一切的一切似乎就是這麼美好,但你是否曾經在 一瞬間懷疑「童話真的那麼美好嗎?」,還是其實就像光良〈童 話〉歌詞說的:「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或許更進一步說,童話的「表面」

是騙人的。藉由更深入地分析童話故事,並參照自身相似的經驗,

能幫助我們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生命經驗。現實中,我們都曾 經歷過被丟入森林般的無助感,都曾在不如意時想要以沉睡逃避 現實。但我們會與之奮鬥,並在過程中學習,如同童話角色般,

經歷低潮後成長,逐漸擁有更完整且成熟的人格。看似簡單的童 話故事,都隱藏著心理學。究竟要如何分析童話呢?那就藉由榮 格心理學來取得童話分析世界的車票吧!

一、車票–榮格心理學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是 一位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於 擔任心理治理師時,察覺到不同患者於夢境及幻想中存有的共通 點,因而提出人類的潛意識可分為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的概

(18)

童話心理學

17 念,並經由考察及比較各地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他 發現許多共同的「原型」,因而認為人類潛意識的深層中,具有 全人類共通的普遍性,稱作「集體無意識」。

雖然榮格並不提倡以簡單的概念定義他的思想,而是須加 入個案判斷且伴隨著主體經驗來看待心理學,但為了使讀者對榮 格的心理學世界有基本的認識,筆者在此以簡單的方式介紹榮格 思想中的心理學專有名詞;它們各代表人格投射出的意象及型態,

同時擁有正面性及負面性,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穿梭。

榮格稱「阿尼瑪」(anima)是男人潛意識中的女性性格,同時 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簡單來說就是男性認為女性應有的 形象;「阿尼瑪斯」(animus) 是女人潛意識中的男性性格,同時 也是女性心目中男人的形象,為女性認為男性應有的形象;「陰 影」是潛意識中被壓抑且被抹除的面向,為與自我相反的人格;

「自性」是人的本性,人心靈的中心,簡單來說就是原本的性格。

榮格認為在形塑人格的過程中,藉由意識與潛意識的交互作用,

融合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中的陰影、阿尼瑪及阿尼瑪斯後,在 自我與自性之間建立起圓滿的交互關係,最終能達致「個人化」

的自我實現階段。

榮格的女弟子弗蘭絲 (Marie-Louise von Franz, 1915-98)進 一步闡釋榮格的心理分析概念,藉由榮格的觀點分析大眾耳熟能 詳的童話故事。她認為「童話」是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展現,將它 視為描述伴隨人類心理成熟過程中的特定階段,而故事內容則為 訴說心靈從部分到圓滿的發展歷程,也就是童話角色如何從不成 熟人格邁向成熟人格的心理過程,以下筆者引用 1998 年版《格林 童話》中兩則關於女性內部能量發展的童話,第一篇為〈韓森與

(19)

楊予茵

18

葛莉特〉,又譯〈糖果屋〉,第二篇為〈玫瑰公主〉,又稱〈睡 美人〉。

列車出發!

二、第一站–糖果屋

很久很久以前,在森林的附近住著一戶貧窮人家。韓森 與葛 莉特是一對兄妹,由於家中貧窮,又逢上大饑荒,父親被母親的 意見左右,在百般不願意下,做出將兄妹丟入森林中自生自滅的 決定。在父親與後母討論如何將兩個孩子丟入森林的計畫時,兄 妹倆因極度飢餓無法入睡,而偷聽到計畫。第一次,韓森藉著轉 移父親及後母的注意力,將前晚所撿拾的石頭沿路偷偷丟於路上 作為記號,於當天晚上借用森林中的月光,得以返回家中;第二 次,卻由於後母將大門上鎖,韓森無法撿取石頭,只能將麵包撕 成小碎片,轉移雙親不注意,將麵包屑偷偷丟於路途,作為路標。

但當夜晚來臨,因麵包屑被小鳥啄食而不見蹤影,兩人終究迷失 在森林中。兩人在森林中經歷無數個夜晚,無止盡地走著。突然,

眼前出現了一棟美味可口的糖果屋,裡面住著眼睛不好的巫婆,

正打算將兄妹養得肥肥胖胖後,再吞入腹中。巫婆邀請兩人進入 屋中,韓森被關進籠子,他利用細樹枝偽裝成手臂,使巫婆認為 他的體型沒有變化,而葛莉特則看準時機欺騙巫婆,將她推入烤 箱燒死。巫婆死後,兄妹將糖果屋中的珠寶帶回家中,後母早已 死去,兄妹與父親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一)存在感很低的葛莉特只是個會哭鬧的小女孩?

葛莉特從偷聽父母的計畫直至與哥哥兩次被丟入森林中,

她都沒有提出任何實質性的意見,反而一直依靠及聽從哥哥的想

(20)

童話心理學

19 法。相較於韓森的智慧及果斷的行動,她似乎只作為一位認同者、

跟隨者,但她的成長變化卻值得關注。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哭 鬧,只會尋求韓森幫助,直至故事的最後,因代表主導她思想的 決策者韓森被魔女囚禁,迫使她鼓起勇氣去思考如何欺騙巫婆,

發展出自己的能力。這正是「阿尼瑪斯」覺醒的展現,藉由葛莉 特,我們從中窺見存於女性內在的身影。

榮格思想中的「阿尼瑪斯」討論的是女性內在的思維與靈 性,它讓女性透過苦難,提升到更高的自我。當它發揮正向作用 時,女性將更富有創造力。未曾經歷阿尼瑪斯鍛鍊的母性顯得過 於傻氣,憑著與它的戰鬥所受到的鍛鍊和持續對話,女性不再將 它的影子投射至特定人士身上,也不再追求盲目的認同,而是轉 為充滿智慧的個體,將阿尼瑪斯與自身的原有的母性融合,達成 女性的自我實現。

葛莉特經歷過被丟入森林的無助感,無法返回家中的絕望,

以及韓森被關進籠子的徬徨無措,而一層層的苦難,卻使她內在 的阿尼瑪斯發揮正向的影響力,讓她勇敢地站出來,運用機智及 勇氣欺騙巫婆,拯救自己與哥哥的性命。至此,葛莉特的女性特 質已然成長,從最初只會跟隨男性的意見及想法,到願意鼓起勇 氣挺身而出,她的母性也從最先的傻裡傻氣,淬鍊成具有自我且 成熟的母性特質。

(二)偷聽父母親講話的兄妹,不是乖小孩?

韓森與葛莉特藉由夜晚的偷聽,得以提早得知雙親的計 畫,

因而能夠有所準備。即使在一夜之間的被迫成長令人心疼,但他 們運用機智,尋找繼續活著的方法。而藉由偷聽行為,我們從中 觀察出韓森與葛莉特如何與雙親分離,並邁向成長的第一步。

(21)

楊予茵

20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看見父母親善良,充滿正向特質的 一面。但特質有正向就必有負向,兩面共生共容,若要了解負面,

孩子只能藉由「偷聽」。事實上,不少孩子都是藉由偷聽父母的 談話,來認知雙親的陰暗面。明白父母親內心陰影的孩子,因而 採取相對應的行動,不再尋求雙親的保護,他們心中也有了雙親 所不了解的世界。前往森林的途中,韓森故意將東昇至煙囪上方 的朝陽,向雙親說他錯看成了貓,用這個看似愚蠢的想法,轉移 雙親的注意力,因而有契機,能以石頭或是麵包屑作為路標。

韓森與葛莉特在短時間內先後體驗了被丟入森林,和巫婆 招待豐盛吃食,兩個相異性極大的經驗。前者象徵著母親的過度 拒絕,後者則象徵著母親的過度保護,而拒絕與保護實質上具有 同一性。巫婆糖果屋裡的豐盛甜點,讓人聯想到母親的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會妨礙孩子的獨立,而幼童一方面體驗到過度保護,另 一方面則因過度保護而欠缺與人接觸,體驗到了強烈的拒絕。從 出生起,幼童受母親的保護及照顧,透過這段期間的接觸,有了 與母親原型相處的相關體驗,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能接納幼童的 一切並給予自己所有一切的意象。而當幼童逐漸長大,就會認識 到母親的負面,那是一種阻礙自我獨立的力量,因而不得不選擇 與母親分離。故事的最終,同為女性負面特質的後母及巫婆都已 逝去,代表韓森與葛莉特已脫離母親的過度拒絕和保護,蛻變成 獨立的個體。

(三)廣播「獨立很重要!」

韓森與葛莉特的第一次被丟入森林中,是以石頭為路標,

才得以返家;第二次,卻因後母不經意地將大門鎖上,只能被迫 以麵包屑作為路標,致使兩人迷失在森林中,直至看見糖果屋。

(22)

童話心理學

21 跟隨著韓森與葛莉特,我們從中看見兩人所經歷的挫折與獨立的 重要性。

「獨立」的過程是人生中必經的重要階段,。每當遇到轉 折點,都需要跨出那一步,才得以繼續向前邁進,而獨立則是推 動前行的能量。當我們脫離一個又一個熟悉的環境,踏入一個又 一個全新的環境,不斷湧上的無助和挫折,這種循迴發生、好似 不會到頭的感受,是不是就如同韓森與葛莉特的經驗?兩人經由 第一次度過難關的經驗,學習且了解到解方。當第二次又面臨同 樣的危機,想要複製同樣解方時,卻由於突發因素而無法再次運 用。後母的行為就如同突然出現的阻礙,兩人只能被迫找尋其他 方法,顯然結果不甚理想,甚至使兩人迷失在森林的更深處,也 更加迷惘。但這過程也使兄妹成長,訓練出獨當一面的能力,這 不正是人生嗎?

舉凡第一次因讀大學而離開家,第一次參加國際交流活動、

第一次主辦活動,許多的經驗都是以跨出熟悉的環境及經驗為前 提,嘗試著去突破,嘗試一個全新的體驗,嘗試做出決定及選擇。

我們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獨立與成長,成為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典 型。

不管是基於個人意願踏出已然熟悉的環境,又或者如韓 森與 葛莉特般被迫出走,在衝破的過程中,我們都曾遭受徬徨無助感 的襲擊,但同時也從中學習,越挫越勇,透過不斷的尋求新的方 式突破自身束縛。即使最終結果好壞參雜,即使過程酸甜交錯,

還是獲取到一個全新的體驗,獲得到如糖果般甜美的,一個更完 整的自我。

(23)

楊予茵

22

三、第二站–玫瑰籬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王國,國王和王后長年渴望能有孩 子,卻一直無法得償所願。一次王后洗澡時,一隻青蛙從水裡爬 出來向王后說道「你即將生出一個女兒。」而後,王后果真生了 一個漂亮的女嬰,國王為此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邀請了各方人士 和女預言家們。國內有十三位女預言家,卻只有第十三位女預言 家沒受邀。在宴會快結束時,女預言家們紛紛贈送「道德」、

「美麗」、「財富」等所有世人都渴望獲得的特質給女嬰,正當 第十一位預言家說完祝詞,第十三位預言家忽然走了進來,她正 因為未受邀請而感到生氣,大聲說道,「公主在十五歲的時候,

會因被紡錘戳傷,而倒下死掉。」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時,只剩 第十二位預言家還未說出祝詞,在無法破除詛咒的情形下,她只 好說道「公主倒下後並不是死亡,只是熟睡一百年。」國王為了 讓女兒免於不幸,下令全國將所有紡錘都燒掉。長大後的公主,

各個預言也都依依應驗。恰逢她十五歲的那天,國王和王后出門,

留下她一個人在家。她在王宮中閒逛,走著走著來到一個古老的 鐘樓上的小房間,裡面有一位老婆婆正在紡紗。公主從來沒有看 過紡錘,她感到很驚奇,正當想要試試看紡紗時,紡錘刺破了她 的手指頭,剎那間,公主和整個王國都陷入了沉睡,圍繞著王國 周圍, 。關於在王國裡有一位正在沉睡的漂亮公主的傳說很快地 流傳開來,許多王子都想一親芳澤,但都葬身於玫瑰花的花刺下。

百年後,有一位王子不顧勸阻,執意前往,而當他抵達時,玫瑰 花叢卻自動開出一條路,引領他走至公主旁,並親了公主,公主 甦醒後,王子與公主舉辦了盛大的婚禮,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24)

童話心理學

23

(一)將全國的紡錘燒毀是不是太意想天開?

國王和王后是一對恩愛夫妻,卻一直沒有孩子,因此他們 盼望著一個新生命誕生。在一次王后洗澡的時候,她得知自己即 將孕育一位公主。果真,公主出生了,而在本該開心的慶祝宴會 上卻遭受了詛咒,國王為了保護公主免於死亡的危險,下令將全 國的紡錘全數銷毀,但看似萬全的預防措施,在公主十五歲的那 天,預言依舊應驗。我們能從故事的開頭看王國人物組成的缺乏 狀態以及阿尼瑪斯對公主的影響。

童話最初的人物組成具有暗示性,總會明白地顯示出某項 欠缺。因此,從這項欠缺,如何被填滿,整體的組成又有何變化 的角度來觀看故事情節的發展,相當有意義。國王和王后,兩人 甜蜜卻無子女,這便是一個缺乏的狀態。國王和王后掌管王國,

可視為掌握人的內在心靈的系統,代表著「男性的」及「女性的」

正確、社會允許的價值觀。正統的價值觀需被傳承,因此新生命 便被賦予了高度的期待,公主的誕生則視為一個全新誕生的陰性 特質,她能夠繼承王位,承繼傳統的價值觀,而這同時也代表從 人類集體無意識中,顯露的一股新的陰性能量。

在這股陰性能量成長發展成熟前,融合自身的負面女性特 質以及阿尼瑪斯是必經的路程,在成長過程中,阿尼瑪斯給予少 女試煉,使她們必得經歷危險的孤獨,這股孤獨感會激發她們的 好奇心。公主尚未滿十五歲時,起初由代表著陽性能量的國王擔 當著保護的重要責任,因此下令燒毀紡錘可視為對王國發展的必 要措施,卻也使得公主從未接觸過紡錘,因此當她親眼見到時,

一股好奇心驅使預言成真。在此父親的舉動具有「過度保護」元 素,而此部分已於〈糖果屋〉提及,於此不再多加贅述。十五歲

(25)

楊予茵

24

的少女,父母親再如何小心翼翼將她包覆於羽翼之下,終有一天,

她還是會遭逢伴隨著危險的孤獨之日,如同故事中國王和王后平 時再如何保持警惕,終究於公主十五歲當日,走出王宮,獨留女 兒一人在宮中,因此公主被紡錘所刺必然會發生,可說是命運使 然。玫瑰公主擁有雙親強力的保護,站在雙親的保護力與女兒渴 望獨立的傾向所形成的微妙平衡上成長茁壯,而當紡錘刺傷公主 使平衡瓦解,便會陷入「沉睡」。

(二)公主沉睡時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十五歲的公主應驗了第十三位女預言家的詛咒,被紡錘刺 傷後,沉睡了百年之久,期間中,各國的王子們都想來一窺公主 的美麗,最終卻都慘死在層層的玫瑰花叢中。百年後,一位王子 來到王國外,卻輕而易舉地進入了王宮。我們從中看公主內部陰 性特質的發展過程。

十五歲,是女性進入青春期的重要階段,而原本是該青春 蓬勃,激昂發展的時期,卻因詛咒而備受壓制,使萌發的生命力 凋零。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經歷了身體的巨大轉變,女性的第 二性徵逐漸顯現,也正是要自由發展陰性愛慾質地的時候,卻因 詛咒陷入停滯。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們在自我發展中,到達了關鍵 點,此時集體性的價值觀介入了女孩在自我確立時期的思考模式,

來自各方聲音的干擾,家庭、學校、媒體與社會的價值體系,推 波助瀾了女性應保持端莊、不可太過於活潑、不可以太早談戀愛 等的束縛,導致「沉睡」成為許多女性在青春期裡的避風港,是 一種抗拒的消極應對方式。

而沉睡前的「一刺」,於生理層面可視為女性的初潮或是 第一次與男性接觸的經驗;於心理層面則可解釋為阿尼瑪斯的刺

(26)

童話心理學

25 激,也就是來自女性心中之男性傾向的刺激,而紡錘作為負面陽 性能量的象徵,刺傷了好奇的少女,關於她的所思所想都進入沉 睡,與此同時,玫瑰花叢則猛烈的生長出來,保護少女和取代了 她原有的生命動能。

為什麼男生可以,我不行?諸如此類的想法會在青春期不 斷浮現,女性會開始思考為何須受社會的刻板印象束縛,而不是 如男性般擁有外放,追求自我能力的勇氣。而面對外在世界的綑 綁,少女暫時選擇以沉睡迴避,並在沉睡過程中與自我對話,由 玫瑰花刺守護沉睡的少女,這也是大眾時常感覺青春期少女都帶 著一股陰鬱氣質,彷彿全身帶刺的原因,而等待其陰性特質融合 了陽性能量,絢爛開花,發展出成熟女性特質的「那刻」來臨。

(三)廣播「時機很重要!」

玫瑰公主在百年沉睡中後,方得甦醒,期間中,沒有任何 人能親近,而當百年期滿,玫瑰花叢自動讓出一條路,王子得以 靠近公主,於格林童話中有一段敘述「她直望著王子,如同看到 熟人一般。」兩個從未見過面的人,為何會如同看到熟人一般呢?

原因正是時機的成熟,也因為如此,王子才能輕而易舉地通過保 護公主的玫瑰花叢。從中我們從中探討時機於陰性特質發展中扮 演的重要角色。

若以沉睡的角度看待「時機」,是指女性完整融合陽性能 量至陰性特質中的時機點,而這個時段可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如同玫瑰公主沉睡了百年之久。當開始接受社會價值觀影響和約 束,胡思亂想,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的紛亂情緒,這種令人尷尬、

不知所措的青春期,你是否曾對玫瑰公主有羨慕之情,想要如同 她一般沉睡?這或許是許多青春期少女的心理狀態,從一位活潑

(27)

楊予茵

26

亂跳的小女孩,轉變為沉默寡言少女,都是周遭隨處可見的現象,

而這是女性在人類集體發展中,必須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少女被要求成為社會集體價值所認同的女性,因而開始壓 制自己內心原有的陽性能量,將之投射至身旁的男性,又或者讓 負面的阿尼瑪斯佔據自身,而長期被壓制從未被釋放的陽性能量,

會使女性的自我發展停滯。而此時「沉睡」是一個能夠讓少女自 我審視的時期,讓內在原有的陽性能量重新融合,而非是從外引 入新的陽性能量,唯有不斷的與自身對話,並領悟,才會甦醒,

這是公主甦醒的時機,也是最後一位王子看似幸運的原因。而儘 管在此前面有許多外在的陽性能量打擾,少女都對之不屑一顧,

這點也可視為女性在還未認識自身內在的陽性能量前,產生對男 性的負面看法,因而在外頭種上層層玫瑰籬笆的行為。

四、終點站

〈烏托邦〉的作者湯馬斯摩爾曾說:「透過故事循環, 反覆 咀嚼經驗,在不斷的講述中,發現更深層的含意。講故事是陶冶 心靈的好方式,幫助我們發現生活中循環出現的問題––那些深刻 的、揭露人生迷思的主題。」韓森與葛莉特及玫瑰公主,都是人 生特定階段的發言人,從兒童時期至青春期的歷程,藉由童話,

我們得以重新回顧生命中的重要時刻。

(28)

童話心理學

27

參考資料

1. 魏以新譯(1998)。格林童話集。臺北市:光復書局。(原著作者:

Jacob Grimm & Wilhelm Grimm)

2. 呂旭雅譯(2017)。公主走進黑森林: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臺北市:

心靈工坊。

3. 林仁惠譯(2017)。童話心理學:從榮格心理學看格林童話裡的真實 人性。臺北市:遠流。(原著作者:河合隼雄。)

4. 徐碧貞譯(2018)。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作者:Franz, von, M-L。)

5. 維基百科(2021-12-11)。卡爾.榮格。查詢時間 2021-12-24。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卡尔·荣格

(29)

職人精神怎麼來?熱愛你的熱愛

——Ikigai(生き甲斐)

邱卉綾

日本的職人精神舉世聞名。不管你看不看日劇,大概都 知道 日劇常以某項特定職業為題材,劇情著重在人物職務和工作環境 的描寫,也就是俗稱的「職人劇」。也許你已經察覺:日劇角色 總是懷抱滿腔熱血和敬畏看待工作中的每個步驟,甚至有點吹毛 求疵,其認真程度令人佩服到啞口無言;更讓人驚訝的是,現實 中的日本人普遍正是如此。日本還有許多推廣小眾文化的職人作 品,無論是壽司師傅、運動員、出版編輯、音樂家、殯葬業者,

或是傳統文化的將棋選手、落語家、歌牌名人……,幾乎生活中各 行各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創作故事,可說是不勝枚舉。

日本擁有大量職人作品的現象,以及日本人在虛構創作 與現 實社會反應一致的敬業態度,反映了我們常稱讚的「職人精神」

不只在世界上深受青睞,在日本人眼中同樣引以為傲。很多人都 期許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實現自我夢想,但事實往往有許多 阻礙,使我們難以如願。相反地,有些人反而是對現有的工作沒 有熱情和動力,僅剩滿滿的職業倦怠。這種情況,襯托出職人精 神是件多麼值得敬重與學習的理念。職人將全副心力投入自身職 業,並熱愛著工作,最終抵達一定程度的事業顛峰,讓人嫉妒又 羨慕。究竟職人精神從何而來?對於現今社會許多對職業、夢想 迷茫的人,是否能經過引導和探索,嘗試培養職人精神呢?也許,

(30)

職人精神怎麼來

29 我們能思考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如何找到一個有興趣且有動力去 做的志向?

一、什麼是職人精神

「職人」(Shokunin) 這個詞源於日文漢字,文字原意解釋為

「運用雙手的技藝製造物品為職業的人」。在過去,日本江戶時 代的職業分類「士農工商」裡,職人屬於「工」這一類,主要指 木匠、鐵匠、製陶師傅等傳統工藝製造者。到了現代,職人這個 詞涵蓋任一領域中精通某項技能的人。所謂「職人/匠人精神」

的日文為「職人気質」(Shokuninkatagi),日本辭典《大辭林》對 於它的解釋為:「職人們共有的特質。擁有對自己的技能感到自 信、不輕易妥協、不為金錢而屈就、只做令人信服的工作等傾 向」。

這些被稱作「職人」的人,常常是完美主義者,會以最 高標 準要求自己,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們十分重視基本功,並 在出師後持續精進自我,願意花費大量時間鑽研每個細節,懷抱 著巨大的熱情和堅持。爐火純青的技術,促使職人功成名就,也 由於日本自古以來就崇尚技藝,重視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因此 職人在日本社會擁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受人尊敬。

(31)

邱卉綾

30

由於職人具備不輕易妥協的性格特質,他們秉持一套個 人的 堅持或守則。好比知名匠人秋山利輝所創立的「秋山木工」,不 僅工藝卓越,其員工培育制度引起廣泛關注。他用 8 年時間來培 養一流的匠人:若想被錄用為正式學徒,必須先完成在秋山學校 一整年的學徒見習課程,接著才開始為期四年的基本訓練和工作 規劃,在第 5 年到第 8 年成為工匠,工作之餘仍必須不斷精進。

秋山為所有實習生和學徒訂定《匠人須知 30 條》,包含多種 在外人眼中相當苛刻的生活規範與限制。然而,學徒時光雖艱辛 難熬,經過時間淬鍊,優秀人才輩出,認同秋山利輝的聲音也愈 來愈多,與其在職涯上漂泊不定,許多人選擇應徵秋山木工學徒。

近 10 年,只要秋山木工釋出招聘訊息,都會吸引超過名額數十倍 的應徵者,其中不乏來自知名大學的畢業生。

當然,職人精神的實踐絕不限於日本,世界各地都有腳踏 實地達成自我理想的人。但是在全心全意投入夢想之前,一定也 有躊躇不前的人;別說職人精神了,他們連這一生究竟想做什麼、

想完成什麼?都答不出來。

要成為職人,必先瞭解自己真正追求的事物。那麼,有 什麼 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尋喜歡的志業呢?

二、找到喜歡的志向:Ikigai(生き甲斐)

有學者認為,職人堅決的意志,使他們能夠在工作上創 造非 凡成就,這其中的信念與日本人的生活哲學:Ikigai(生き甲斐)

有著密切關連。Ikigai 是日本人用來描述生存意義跟喜悅的詞彙,

由 iki(生存)和 gai(意義、價值)組合而成。在日文中,Ikigai 可用在各種情況下,是一個大家隨意使用的日常詞彙。2001 年,

臨床心理學家長谷川明弘 (Akihiro Hasegawa) 在一篇研究論文中,

(32)

職人精神怎麼來

31 將 Ikigai 歸為日文每日用語的一員,認為這個詞可以追溯到日本的 平安時代(794-1185 年),可見 Ikigai 很早就存在於日本。

Ikigai 經常與職人精神分析、志向探索放在一起探討,因為它 就是我們為何追求事物的意義所在,也許是志業本身,也可能是 其背後的原動力。Ikigai 的組成系統,解釋了職人精神是何種力量 支撐,也讓我們在人生的茫茫道路上有一個指標性的前進方向和 目標。

(一)Ikigai 的四個要素

西班牙學者 Héctor García 在《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中,利用四個集合的歐拉圖示 (Euler diagram) 系統化地分析 Ikigai,見次頁圖。Ikigai 被分解為四大要 素,分別如下。

1. 你喜歡做的事(What you LOVE)

某種興趣,或是能帶給你活力、正面情緒的某件事情。它 也可能與你的工作、家庭、志願者活動有關。

2. 你擅長的事(What you are GOOD AT)

你擁有的技能或能力。也許還不足以成為專業技能,但可 以透過正規教育、在職訓練或補習班、執照認證,藉由時間發 展專長。除了工作方面,也可能是個人私底下的任何休閒活動。

3. 世界需要的事(What the world NEEDS)

你能為世界貢獻什麼,世界需要什麼幫忙?我們普遍認知 教育、環保、醫護這些事業都是世界所需要的事,而如果你想 要成為廚師,但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廚師了,那麼應該試著找出

(33)

邱卉綾

32

自己能幫助世界的優點,例如你能做出別人無法輕易複製的牛 肉麵湯頭,為這個世界增添美食,那這也算是世界需要的事。

4. 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What you can be PAID FOR)

你有什麼一技之長,是別人願意支付酬勞聘請你的?簡單 地說,就是一份你能勝任的工作。

Ikigai 的四大要素 13 分區圖

(34)

職人精神怎麼來

33 上圖中,有四塊基本要素的兩兩交集,它們有各自代表 的涵 義。

1. 喜歡做的事和擅長的事的交集是熱情 (passion)。你對某事產生 熱情時,即使長時間持續做也不厭倦,甚至毫無經濟上的實質 回報,你也樂意去做,並同時會感到快樂和滿足。

2. 你喜歡做的事和世界需要的事的交集為使命 (mission)。使命不 一定是你的正職,卻是你很想去做的事情。比如環境保育、社 會公益這些事是社會需要的事,同時符合自身興趣,就會變成 使命。完成使命讓你感到相對的滿足,部份是因為你能夠享受 這件事。

3. 你擅長做的事和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的交集是專業 (profession)。

你具備某種專長,而且達到他人願意付錢的水準。許多職業都 是經過時間累積經驗而成為專業,你能在這個職位上得心應手。

如果它不是一個世界需要的事(例如假新聞)或不是你享受做 的事(例如製造假新聞),儘管有專業又能賺錢,也可能會在你 的內心產生遲疑。

4. 世界需要的事和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的交集是職志 (vocation)。

和專業不太一樣,可以解釋為「有使命感的職業」,像教師、醫 生都屬於這種類型。職志的專業程度可能還在成長階段,你正 在為這個職業奮力向上。但如果本身並沒有享受該職業,那它 便會像是在履行義務,和從使命獲得滿足的感覺有些不同。

前頁的Ikigai圖示中,還有四塊由三項要素重疊而成的交集,

它們的意義如下。

1. 如果「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和「世界需要的事」是相同

(35)

邱卉綾

34

的,但並非「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你會感到很高興和滿足,

不過沒有相對穩定的收入。

2. 如果「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和「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

是相同的,但非「世界需要的事」,你會感到滿意;人們雖然願 意為此付出酬勞,但你可能不會被重用。不過「世界需要的事」

是每個人主觀認定的,每個人對、有用的界定標準也不同。

3. 如果「擅長的事」和「世界需要的事」和「別人會付錢給你的 事」是相同的,卻不是「喜歡的事」,你的日子會過得輕鬆,內 心卻覺得空虛。許多人的職業都是這種情況,導致下班後才做 真正喜歡的事情,工作的意義只是領取薪水維持生活。

4. 如果「喜歡的事」和「世界需要的事」和「別人會付錢給你的 事」是相同的,但不是「你擅長的事」,你會有很高的自我滿足 感,卻對未來抱持著不確定的隱憂,因為你知道自己缺乏專業 技能,最終還是會結束這項追求。

圖中四大要素的集結之處,就是 Ikigai。它在自我和社會環境 相關的條件之間達到調和與平衡,是你喜愛、擅長又有報酬和社 會貢獻的事物。甚至可以說,把 Ikigai 當作職業簡直是再理想不過 的美夢。根據 Ikigai 的四大要素,我們能試著把生活中所有事情列 出來分類,透過圖示來檢視自我理想和現實價值的差距。又或是,

如果四大要素重疊後沒有出現你的 Ikigai,那需要修改或增加什麼?

透過找尋Ikigai的過程,我們能更透徹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最 終明白在人生中最重要、支撐著你生活下去的事物,進而努力追 求。支撐著職人能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追求極致的很大一部分 原因,就是由四大要素組成的 Ikigai,它促使他們能愉快地工作,

並從中持續獲得滿足與成就。精神科醫生神谷美恵子 (Mieko

(36)

職人精神怎麼來

35 Kamiya) 在 1966 年出版的《生きがいについて》中,將 Ikigai 描 述為一種幸福,但它的關鍵是你能感覺自己的生活正在向前發展。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Ikigai。關於Ikigai,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欣賞這種生活哲學,學會應用在生活上,就能真切收穫Ikigai帶來 的好處,正如職人一展長才,對工作如魚得水。

(二)找到自己的Ikigai

有人好奇,Ikigai 為何是在日本這個國家被相對普遍、廣泛地 實踐?這也許與日本社會有關。腦科學家茂木建一郎在《IKIGAI‧

生之意義: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就是 IKIGAI》中表示,他認為 Ikigai是一種「認知和行為中心」,日本 人身體力行Ikigai時,不一定實際了解這個詞的真正意義。他也認 為Ikigai代表了日本人的生活智慧,以及在島國緊密社會演化了數 百年的日本社會中特殊的感性和行為方式。

茂木提到,有Ikigai的好處之一就是踏實和耐受性,還舉了個 有趣的例子,說明日本人如何在天災頻繁的國家找到繼續生存的 動力。他說日本人從小就接觸和接受這種精神教育,如世界最暢 銷的漫畫雜誌《週刊少年 JUMP》裡面的作品幾乎都有三大原則:

友情、努力和勝利,這三項原則是依據當年小學四、五年級學生 讀者的問卷調查結果,也是經年累月下廣大讀者們自成一格的共 同感觸。許多漫畫因為這「黃金三法則」而成功,像是許多經典 運動漫畫,主角孤身一人是無法成功的,他必須遇到良師益友,

刻苦練習和遭遇挫折,與更強的對手切磋,最後(和夥伴一起)

獲得勝利。日本兒童從小就透過漫畫間接培養生命的重要價值觀,

(37)

邱卉綾

36

學習到要和朋友一起克服種種困難,進而自覺地成長,助於建構 明確的Ikigai。

心理學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創立的正向心理學

「心流」概念 (flow),也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找到Ikigai。心流是人 專注投入某件事,其他一切都無關緊要的心理狀態,同時還會提 升喜悅感和創造力。越常進入「心流」狀態,越有機會找到 Ikigai,而且也會是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的方式。因為進入心流後,

工作或努力不一定要得到認可,工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為了 達成某個目的而必須忍耐的過程。當你處於心流狀態,突然就可 以愉快地生活,不用再尋求外界的肯定和慰藉,也不需要賺錢維 生──至少這不是第一優先──薪資反而還是額外的獎勵。

茂木將「無我」這種狀態化為心流的基礎。一般人自然都 會關心自己的福祉,滿足自我慾望,然而為了達到心流的境界,

應先拋開自我,將重點放在工作中涉及細微之處的累積,此時工 作才是主人。你可以在心流狀態中運用象徵性的方式,在工作中 愉快地認可自己,認真追求目標,即使支持Ikigai的事物微不足道,

有了連貫性的努力方向與生活目標,也能使其大放異彩。

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其中最 高層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的某幾項人格特徵,與心流和職 人精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生命中曾有過引起心靈震動的高峰 經驗,對應進入心流時候的特殊狀態;有創見,不盲目遵循社會 中的傳統,與職人精神中不輕易妥協、有獨特原則的特質相同;

有廣闊視野,就事論事,較少考慮個人利益,可連結職人將身心 靈灌注至事業的無私精神,以及 Ikigai 四大要素的「世界需要的 事」,展延至群體福祉的考量。

(38)

職人精神怎麼來

37 根據這些相似元素的佐證,我們可以進一步確認,擁有 Ikigai 的人很有機會達到自我實現的階段,個體的才能可在適宜的社會 環境中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及抱負。

三、如何像職人一樣,長久熱愛工作?

當你幸運地找到自己的 Ikigai,該如何維繫這份熱愛的心態呢?

茂木健一郎提出 Ikigai 五大支柱的概念,透過實際案例瞭解如何使 Ikigai 穩固運作。它們分別為「從小處著手」、「解放自我」、

「和諧與持續」、「些微的喜悅」、「活在當下」,沒有先後順 序或高低之分,也不互相衝突。

(一) 從小處著手

許多觀光客對日本印象深刻的是完善的服務品質和細節 ,從 穩定運作的新幹線、定食連鎖店有效率的出餐服務和乾淨的公廁 等 等 , 都 讓 外 國 人 讚 嘆 不 已 。 關 於 高 品 質 服 務 , 還 得 了 解

「kodawari (こだわり)」這個概念。kodawari 是「拘泥」的 意思,不過更常被解釋為「對事物的堅持」,是一種對追求理想、

價值的講究。職人們的 kodawari 從小處著手,展現在商品、環境、

態度種種繁枝細節,鑽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仔細觀察、體 會你所從事的活動、生活環境所帶來的感受,從人生的小處著手,

會在發掘 Ikigai 的過程中更洞悉自我。

(二) 解放自我

解放自我與先前提到的無我相呼應,擺脫自我意識的負 擔,

可能帶來跟以往不同的價值。許多藝術品傑作源自「無意識的創 造」,藝術家並不彰顯創造者的身分,僅是盡本分希望作品被眾

(39)

邱卉綾

38

人看見。另一項解放自我的例子,也嶄露了無我的謙遜:日本福 井縣的永平寺是修道者修行的聖地,少數在寺中修行超過十年的 僧侶南直哉表示,永平寺最重要的禪宗規矩之一,就是沒有績效 系統。外界的人表現好能獲取功績,相對地一旦進入到禪宗體制,

無論多努力多認真,待遇都會跟其他修行僧一樣,成為隱形的無 名士,個體完全不再有意義。修行僧沉浸在寺廟美景與靜謐,似 乎連自己的存在都不自覺,更不會注意充滿自我意識的參訪遊客 們,成功達到解放自我的境界,足以度過艱辛鍛鍊。神谷奈美子 曾強調,無憂無慮的兒童不需要 Ikigai 也能活下去,因為沒有固定 職業和社會地位,他們不在乎自我的社會定義,就如同修行僧解 放自我。

(三) 和諧與持續

從個人層面來看,Ikigai 是一個讓生活前進的動力結構,但在 日本文化中 Ikigai 與整個社會、環境、人和諧相處有很大的關係。

日本是一個擁有持續性的國家,在理想情況下每一種社會活動都 應該是可持續的。例如日本神道最神聖的神社伊勢神宮,與追求 Ikigai 最相關的部分,就是神宮的定期重建,每二十年神宮建築會 被仔細拆解,用新木材在新地點上重建一模一樣的神宮。根據紀 錄,遷宮過程會因戰爭或社會動盪等因素影響,卻已持續一千兩 百多年。神宮的持續性與「和諧」息息相關,人得將自身需求與 環境調和,不以勝者敗者、上級下屬這種階級制度進行思考,致 力將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到完美無缺,而不是以華麗的手法尋求短 暫滿足,低調而持久才是長遠之計。

(四) 些微的喜悅

(40)

職人精神怎麼來

39 Ikigai 有時會被稱為「早上起床的理由」,你得以欣賞生活,

愉快迎接新的一天。早起的習慣深植於日本文化中,不僅是從腦 部生理學得知早晨很適合從事創意相關的工作,也有文化的因素 影響,因為太陽在日本象徵生命和精神,許多日本產品如啤酒、

報紙、電視台名稱等都叫做朝日。讓早起的時刻擁有些微的喜悅 是很重要的,如果習慣一起床就吃喜歡的食物(例如巧克力),

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加強行動(起床)和獎勵(巧克力)的連 結。讓自己享受些微的喜悅,早起的 Ikigai 會讓你更樂意面對枯燥 日常。

(五) 活在當下

日本人重視生命中短暫的事物,像是欣賞一時盛開的春 櫻,

或是把一顆精心栽培堪稱藝術品的水果吃掉,愉悅雖在瞬間消縱 即逝,但那份剎那之美深入人心。相信短暫的 Ikigai,便是活在當 下。與活在當下有關的是前文提及的心流,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心 流中製作動畫,從他的作品可感覺到幸福與感動。製作動畫是長 時間的辛苦勞動,但對宮崎駿來說工作的真正報酬是來自製作動 畫本身。茂木認為宮崎駿仍保有赤子之心,像兒童的幸福一樣就 在當下。兒童不太有過去和未來的明確概念,同時是最誠實的消 費者,看到喜歡的動畫就會自願看下去,越看越愛,無法強迫他 們消費看來很有教育意義的東西。心流最重視的就是活在當下,

拋開所有雜念,與第二點解放自我相互連結。

茂木健一郎以至今仍非常盛行的茶道文化為例,這項傳 統可 說是涵括了 Ikigai 的五大支柱。茶道老師會仔細關注茶室所有的細 節,像是牆上要裝飾哪一種花(從小處著手);即使茶道老師或 客人已有多年經驗,他們始終保持謙虛的精神(解放自我);茶

(41)

邱卉綾

40

道使用的器皿常是數十年或百年的古物,相互映襯的茶具使人印 象深刻(和諧與持續)。儘管事前準備一絲不苟,茶道的最終目 的是放鬆,享受茶室內的感官細節(些微的喜悅),同時將茶室 的內在宇宙帶入自我內心中(活在當下)。

四、結語

從職人精神回溯至 Ikigai,也許我們僅是想找一個能開心從事 的夢幻職業,但不管是何種背景,Ikigai 其實就是與周遭環境適應、

調和後的快樂。在筆者看來,Ikigai 還是一種幫助你適應環境的轉 向思考,要使自己超越單純的勝負,找到快樂,也有助於人在各 種環境下盡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現。我們應從小地方,從當下找到 屬於自己的 Ikigai。

「如果你將努力的過程當成幸福的來源,就是成功克服 生命 中最重要的挑戰。」其實努力不會白費,會在往後的人生滋養回 饋。茂木表示,我們常為了獎勵而做事,有時候會搞錯優先順序 和意義,一旦沒有獎勵,就會很失望而對工作失去熱忱。行動和 獎勵本來就沒有即時性,就算你成功完成工作,獎勵和認可更常 是取決於許多個人不可控因素,不該過度執著,好好地活在當下、

汲取經驗才是。

看完上述各式各樣的實例,期許每個人都能以屬於自己 的方 式探索、追求 Ikigai,也許無法像職人那般登峰造極,但能抱著更 多對自我的認同和尊重,邁開堅定的步伐走向人生需求層次金字 塔的頂端。

(42)

職人精神怎麼來

41

參考資料

1. 茂木健一郎。IKIGAI‧生之意義: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那些微不足 道的事物,就是 IKIGAI。丁世佳譯(2019)。臺北市:聯經出版公 司。

2. He ctor Garcí a(2017)。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UK: Hutchinson。

3. Finding Your Life’s Meaning: A Quest to Discover Ikigai(2017-08- 28)。查詢時間 2021-12-07。取自

https://www.performanceexcellencenetwork.org/pensights/finding- lifes-meaning-quest-discover-ikigai-pen-august-2017/

4. Ryan/小凱的部落格(2020-04-19)。《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讀後感想—找到你專屬的 Ikigai,就是人 生的最大禮物。痞客邦。查詢時間 2021-12-09。取自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73367482

5. 三橋由裏香(2021-09-08)。日本人的 Ikigai 理念:讓工作和生活幸 福滿滿的關鍵詞。BBC News 中文網。查詢時間 2021-12-09。取自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475731

6. 盧智芳(2015-04-01)。一流技術+一流人品,才叫職人精神。

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175。查詢時間 2021-12-02。取自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6345&page

=4

7. Zoey Kao(2018-07-05)。對人生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 麼?用 Ikigai,4 步驟找回你的價值。經理人。查詢時間 2021-12- 05。取自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56351 8. 長谷川明弘(無日期)。生きがい・ikigai。臨床心理学の扉を開く。

查詢時間 2021-12-02。取自https://www.hasegawa- akihiro.com/ikigai/

9. 神谷美恵子(2020-03-23)。The Mother of Ikigai Psychology。

Ikigaitribe。查詢時間 2021-12-06。取自 https://ikigaitribe.com/ikigai/mieko-kamiya/

(43)

邱卉綾

42

10. 自我實現。維基百科。查詢時間 2021-12-06。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自我實現

11. 心流理論。維基百科。查詢時間 2021-12-10。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心流理論

12. 職人精神。百科知識中文網。查詢時間 2021-12-06。取自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職人精神

13. 王可樂日語(2019-05-28)。こだわり是什麼意思?。查詢時間 2021-12-17。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wangcolaneko/posts/248716327131598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

我們堅信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而且在智能方面,各有所長 。 因此,擬

首先第一個是堅強 ,每當自己想放 棄做一件事時,我會想起孤兒們的 情況,我們也要學像他們一樣堅強 起來。第二個是 笑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張愛玲說:「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這句話應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