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專校院學生基礎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基礎應用科學教育)-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總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技專校院學生基礎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基礎應用科學教育)-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總計畫)"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技專校院學生基礎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

(基礎應用科學教育)--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

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總計畫)(第 3 年)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整合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7-2511-S-151-005-MY3 執 行 期 間 : 99 年 12 月 01 日至 100 年 10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吳文雄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方隆慶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徐昇暉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1 月 27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總計畫主要以「資訊科技與社會」為主軸,規劃第三年期 的整合計畫。具體而言,第三年期的整合內容包含:(1)資訊 科技與社會概念形塑探討:專題導向學習法之應用、(2)藉由 第一、第二年期計畫結果修訂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 會課程」的教學策略,以及(3)訪談修習「電子商務課程」之 技專校院學生對使用 Wiki 與 Facebook 於課程輔助教學上之 看法。藉由不同的研究方法,諸如實驗研究法、調查研究 法、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以及課室觀察等,獲得多項研究 結果。諸如:專題導向學習法在教導技專校院學生對於資訊 科技與社會的概念優於傳統教學法、針對訪談結果修訂相關 教學策略與方針,以提升技專校院學生之學習動機與減低其 學習困難、以及使用 Facebook 進行教學能提升學生之情意學 習,但在學習成就測驗中則未見顯著效果等等。顯示本年度 所有子計畫均達預期成效。 中文關鍵詞: 資訊科技與社會、專題導向學習、學習動機、學習困難、情 意學習

英 文 摘 要 : Using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s a basis, the three-year project was

integrated by three different plans. In general, the three-year project consisted of course design and evaluation,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ward new learning medium: wiki,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wiki and facebook which applied to course. Under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experiment research method, surve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his project shows many different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These major results include: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teach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using Facebook as teaching medium could promote

student’s affective learning, but could not promote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o on.

英文關鍵詞: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roblem-based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difficulties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 期中進度報告

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

(總計畫)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7-2511-S-151-005-MY3

執行期間:民國 98 年 12 月 01 日 至 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吳文雄 教授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4)

目錄 摘要 ... II Abstract ... II 壹、前言 ... 1 貳、文獻探討 ... 1 一、課程設計、教學策略以及課程規劃 ... 2 二、學習動機與學習困難相關文獻 ... 2 三、網際服務為基礎之教學輔助系統 ... 3 参、研究方法 ... 5 一、訪談 ... 5 二、問卷調查 ... 5 三、資訊系統開發方法論 ... 6 四、課室觀察 ... 6 肆、結果與討論 ... 6 伍、計畫成果自評 ... 7 參考文獻 ... 9 

(5)

摘要 本總計畫主要以「資訊科技與社會」為主軸,規劃第三年期的整合計畫。具 體而言,第三年期的整合內容包含:(1)資訊科技與社會概念形塑探討:專題導向 學習法之應用、(2)藉由第一、第二年期計畫結果修訂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 社會課程」的教學策略,以及(3)訪談修習「電子商務課程」之技專校院學生對使 用 Wiki 與 Facebook 於課程輔助教學上之看法。藉由不同的研究方法,諸如實驗研 究法、調查研究法、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以及課室觀察等,獲得多項研究結果。 諸如:專題導向學習法在教導技專校院學生對於資訊科技與社會的概念優於傳統教 學法、針對訪談結果修訂相關教學策略與方針,以提升技專校院學生之學習動機與 減低其學習困難、以及使用 Facebook 進行教學能提升學生之情意學習,但在學習 成就測驗中則未見顯著效果等等。顯示本年度所有子計畫均達預期成效。 關鍵字:資訊科技與社會、專題導向學習、學習動機、學習困難、情意學習 Abstract

Using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s a basis, the three-year project was integrated by three different plans. In general, the three-year project consisted of course design and evaluation,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ward new learning medium: wiki,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wiki and facebook which applied to course. Under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experiment research method, surve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his project shows many different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These major results include: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teach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using Facebook as teaching medium could promote student’s affective learning, but could not promote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o on.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roblem-based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difficulties

(6)

壹、前言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資訊科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世界各國政府開始體 認到唯有公民具有良好的資訊科技基礎素養,才能在新時代中發揮生產力,國家也 才能在世界競爭中生存,因此「資訊科技素養」(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成 為各國教育的重點(Johnson and Eisenberg, 1996)。例如,美國科技教育國際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提供學生資訊科技能力 素養的國家標準(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NETS)。在此標準 下,我國的教育部也委託辦理「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教師自評表發展計畫」, 透過結合國內教師的經驗,提出一份包含教師自評能力、態度與實際應用頻率的自 評表。因此,將資訊科技能力素養溶入於各級學校的教與學已是必然的趨勢。 在提升技專校院學生對基礎科學的教學與學習的基礎下,本整合型計畫選擇科 技與社會類,強調其技術素養,並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為內涵進行規劃與實 施。首先,從學術面與產業面進行需求分析,以期瞭解技職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 力。接著,發展一個結合技職學生特色與產業需求之課程與教學。最後,在課程與 教學實施後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以期提升技職學生於基礎科學能力之品 質。整體而言,本整合型計畫是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為主軸,在需求分析階 段,除了瞭解學術與產業之需求並建立核心素養、基本能力架構及內涵。在發展階 段,則發展教材模組與教學策略並進行實驗試教。最後的評估階段是修訂與建立完 整教材模組與教學策略以及進行整體實驗教學與評估。 本整合型計畫於第三年期計畫旨在針對第一、第二年期的研究結果加以修訂與 延伸,以建立完整教材之模組與教學策略,進而提升技專校院學生學習「資訊科技 與社會」課程之成效。具體而言,本總計畫目的係以「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為主 軸,進行課程之開發與試教。在上述總目的之下,三個子計畫之研究目的分別為: (1)資訊科技與社會概念形塑探討:專題導向學習法之應用、(2)藉由第一、第二年 期計畫結果修訂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的教學策略,以及(3)訪談 修習「電子商務課程」之技專校院學生對使用Wiki 與Facebook 於課程輔助教學上 之看法。 貳、文獻探討 在本整合型計畫下,相關文獻的主要課題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學習動機 與困難及網際服務為基礎之教學輔助系統。這些研究課題在各子計畫皆會有詳細的 探討,在此本總計畫僅彙總列出主要的課題並簡述文獻的重點。 子計畫一主要的課題: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子計畫二主要的課題:學習動機(如學習動機理論、內涵及提升學習動機策略 及學習困難(如學習困難的基本概念、影響因素及其相關研究) 子計畫三主要的課題:學科教學與科技知識(TPCK)的理論基礎、多媒體與數 位遊戲學習(MDGBL)、及教學評量功能

(7)

一、課程設計、教學策略以及課程規劃 (一)課程設計 Tyler (1949)的課程設計模式認為,一個課程在最終呈現之前,須經過慎密的 評估及規劃,先是訂定教育目標,而在目標的引導之下,進一步去選擇學習經驗接 著才是組織階段,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地根據目標來加以評鑑。至於如何訂定教育 目標,則視課程設計的理念而異,Tyler (1949)認為應從哲學、學習心理學、學習 者本身、當代社會生活及學科專家建議等五大方向考慮(周家祥,1996)。凌林煌 (2001)根據此概念,修正出課程設計標準如圖1 所示。 圖 1 課程設計標準(凌林煌,2001) (二)教學策略 教學的目的在幫助人們學習,因此教學設計的目的是「如何學」而不是「如 何教」,相對於偶發的學習,教學設計是針對「有目的的學習」而來。而學習的過 程是受許多變數影響的複雜歷程,比如學習者的堅持度、學習時間、教學品質、資 質、學習能力等;因此有效的教學設計模式不能單注意某變數。另外,教學設計是 一個反覆的過程,我們無法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教學模式,必須透過廣大學習者的反 應來修訂相關的教學模式使之更具效能(Gagné, Wager, Golas, Keller, 2005, 郭聰貴 等譯, 2007)。

教學設計是一種教學資源和程序的安排,以用來促進學習;它可以有不同的 形式,這些系統化的歷程由目標開始,繼之以一組相互關聯的階段來進行。所有系 統化的設計模式都有相似的構成要素,而ADDIE 模式(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與 評量;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可以說是最基本 的歷程並可發展出適合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二、學習動機與學習困難相關文獻 (一)學習動機相關文獻

有關提升學習動機策略的相關文獻,研究者擬分別從二個方向說明:1.依 ARCS 動機模式設計的提升學習動機策略;2.國內外學者對提升學習動機策略之相

(8)

關研究。ARCS 動機模式是Keller (1983)所提出。其內容主要是強調引起學習動機 的設計必須配合「引起注意」(Attention)、「切身相關」(Relevance)、「建立信 心」(Confidence)、「獲得滿足」(Satisfaction)四要項的運用,才能達到激勵學生學 習的效用。ARCS 模式對於動機設計的理論重點在於兼顧學生的內在個人因素(例 如:個人價值觀、期望、能力程度與認知價值等),以及教學環境的外在因素 (如:教學設計的配合與規劃),並融合認知與行為學的學習理念,提供欲從事教 學設計的老師一套可以引用的策略,使其所設計的教材符合激勵學生的動機需求。 在國內外學者對提升學習動機策略之相關研究方面,邱上真 (1991)指出要提昇學生 的學習動機,教師在行為上需注意以下幾點:A.多以失敗而後成功的實例,協助學 生面對挫折;B.讓學生明瞭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努力的不夠,而努力是意志 力可以控制的;C.學生若是真的很努力學習,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回饋;而工作至一 半時回饋效果最好;D.多稱讚學生的能力與努力;E.多鼓勵學生運用策略性歸因, 例如失敗是由於讀書方法的不適當,使學生在遭遇失敗時,能積極地尋找有效的策 略來解決問題。 (二)學習困難相關文獻 學習困難的意義很難界定,綜合各種文獻,研究者歸納為下列三種意義:1.學 習困難的獨立界定;2.「學習困難」與「學習障礙」之意義相同或是二者的意義非 常接近;3.「學習困難」用於特殊教育係指「學習障礙」。 郭生玉 (1973)認為影響學業成就的原因,除了智力之外,可歸為四大因素:1. 心理因素:如個人的人格適應、動機、態度與學習習慣等;2.生理因素:如視、聽 覺等機能的障礙以及一般健康狀況等;3.社會的因素:如家庭背景、父母職業、教 育程度、教育態度及社會的文化價值等;4.教育的因素:如教育方法、課程與教材 等。葉靖雲 (1995)認為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很多,大致可歸納為內在和外在的因 素。「內在」意指學習困難的情況導因於個體本身,內在因素包括發展遲滯、學習 障礙、感官障礙、情緒困擾、缺乏學習動機或有效的學習方法等;「外在」指的是 影響學習的環境因素,包含文化刺激不足、社經地位低落、缺乏學習的機會和教學 不當等肇因。學習困難的成因雖多,但顯示出來的特徵卻很類似,即學業成就低 落。 有關學習困難的相關研究,沈翠蓮 (2000)認為協助學習困難的學生之學習,教 師的因應策略可從四個方面著手:1.了解學生能力和需求,賦予適當期望;2.評估 教學態度,調整評量方式:(1)對學生態度的檢視;(2)評量方式適時輔導;3. 善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潛能:(1)依循小班教學精神,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適 性教育;(2)適用同儕學習:包含教學分組、討論發表、小老師制度;(3)有效 運用資源,協助補救教學;(4)補救教學,持之以恆;4.鼓勵進取,建立積極價 值觀。 三、網際服務為基礎之教學輔助系統 (一)學科教學與科技知識 (TPCK) Koehler et al. (2004)提出一個 TPCK 的架構,該架構包括三個領域的知識:學 科(content, C)、教學(pedagogy, P)及科技(technology, T)。學科是指教學時所用到的

(9)

包含普通的科技(如黑板)及先進的科技(如網際網路)。更重要的是,該架構描述這 三個領域知識的互相連結與互動。

有關於 TPCK 架構中三個領域間的連結與互動,Koehler et al. (2005)提出三種 類 型 : 學 科 教 學 知 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 學 科 科 技 知 識 (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 及 教 學 科 技 知 識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在 PCK 類型方面,其概念是原自於 Schulman 所提出的重要見 解,如概念的展現與形式、教學方法、概念學習難易的關鍵知識、學生的先備知識 及知識論的理論。在 TCK 類型方面,主要是瞭解學科與科技間互動的方法。在 TPK 類型方面,則是著重於在教學情境中老師所使用不同科技的實體、元件及性 能。 最後,就整合三個領域而言,Koehler et al. (2004)提出 TPCK 的類型。他們認 為 TPCK 類型可讓我們瞭解使用科技於概念的展現與形式、應用科技去教授學科 的教學方法、概念學習難易的關鍵知識、科技如何輔助學科與教學議題、學生先備 知識及認識論的理論。 (二)多媒體與數位遊戲學習(MDGBL) 在教育的領域中,隨著教育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在持續的成長茁壯並大量 應用於教與學。因此,不論是課堂教學、網路教學或在家自學的各種學習環境中, 吾人都可以接觸到以多媒體的方式設計而成的教材模組。透過這些教材模組可提升 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效,如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創造發展與批判思維技巧及提升 寫作與文書處理技能(McCarthy, 1989; Turner & Dipinto, 1992)。綜言之,多媒體在 教與學是扮演重要的輔助角色。多媒體學習的理論基礎是來自不同的學習理論觀 點,如行為學派、認知學派與建構主義。這些理論觀點與其相關的多媒體應用皆有 其意義與貢獻,且皆有助於學生於學習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多媒體訊息設計與呈 現的優劣會影響學習之成效。部份重要的研究結果如下。例如,Clark and Mayer (2003)對多媒體教材模組提出七個設計原則:多媒體原則(multimedia principle)、空 間 接 近 原 則 (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 、 時 間 接 近 原 則 (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連慣性原則(coherence principle)、形式原則、重複原則及個別差異原則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rinciple)。其中,與多媒體呈現設計相關的原則為多媒體原 則、空間接近原則、時間接近原則、連慣性原則、形式原則、重複原則六者。 在遊戲日漸普及應用下,近年來透過遊戲設計或是將遊戲工具應用於教與學 的情境已變成一種重要的趨勢。Prensky (2001)提出數位遊戲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DGBL)一詞,並描述DGBL 是”具有愉悅性與吸引力並可整合學習與 互動式娛樂的一種新穎且刺激的媒介-數位學習遊戲”。在DGBL 與大學學科課程 結合的趨勢下,少數的研究者開始嘗試將不同的DGBL 系統應用於教學中。例如, 在醫學教育中,Mann et al. (2002)將互動式遊戲系統應用於外科學科的教學中。他 們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語言為基礎,並應用NewTek lightware Version 6 設計互 動式的3D 體檢模擬系統。在電腦科學教育方面,Baker et al. (2005)發展一套名為” 問題與程式設計師”(problems and programmers)的教學系統。該系統透過紙牌遊戲 的方式,並以學生扮演企業內專案經理的角色,進而實際地模擬軟體工程開發方法 論,如準備、轉換結構、需求分析、設計、導入、整合及產品交付等七個階段的知 識。

(10)

(三)教學評量功能

有關教學評量的定義,Stufflebeam (1971)提出評量為記述、獲得及提供有用的 資訊以做為評估決策方案之效能而做決定之過程。依據不同的觀點,則有不同的教 學評量類型。例如,若以評量的時機與目的為基礎,教學評量類型可分為安置性評 量(placement evaluation)、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evaluation)與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教與學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進而產生交互影響的動態關係。在整個 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學評量是扮演承接轉合的重要關鍵。在此概念下,Kibler (1978)提出教學的基本模式(The General Model of Instruction, GMI)。該模式呈現教 學的四個重要的基本歷程:教學目標、學前評估、教學活動及評量,進而描述四者 之間的交互關係,也強調評量的回饋機制。由於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普及應用,使電 腦化教學評量的開發更為可行(Derbyshire, 1999)。該教學評量設計已從文字模式進 展至多媒體模式,且包括多種型態的應用,如小考、評分、診斷測試、練習題及自 我測驗。同時,電腦化的教學評量也具備多項的優點。例如,電腦化的測驗可改善 學生的學習經驗,且自動化的計分也幫老師省下許多時間(Thelwall, 2000)。綜言 之,電腦化的教學評量已成為教與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之一,因此開發一個功能完備 的評量系統則有其必要性。近年來,研究者將開發的電腦化教學評量系統應用於各 學科(如生物學、心理學),同時也發現該評量系統對學習成效是有其正向的影響(如 Wang et al., 2004; González-Tablas et al., 2006)。

参、研究方法 在整合型計畫規劃下,各計畫應用相關的研究方法如訪談、問卷調查及資訊 系統開發方法論、課室觀察等方法來達成計畫之總體目標。以下對各方法做進一步 的說明。 一、訪談 訪談法在企業研究中是普遍的調查方法,訪談提供了一些由個人獲得豐富及 複雜資訊的機會,在面對面的過程中透過有經驗的訪談員引導,受訪者在不自覺的 情況下將分享期內在的經驗、意見、挖掘過去記憶中的許多想法,這些豐富且珍貴 的資料包含受訪者的隱性知識。訪談可能是藉由面對面、電話或電腦輔助訪談影像 連結,不管是透過何種媒介,訪談運用的原則基本上是相似的。發掘豐富資訊的關 鍵因素必須透過設計良好與專業的訪談;設計良好的訪談基於以下六因素:訪談的 類型、傾聽、發問、釋意、細查與非口語上的行為。訪談是一個動態的方法,非常 複雜而且強調互動,訪談者必須在三個層次上互動,包括:內容層次、流程層次及 執行層次。 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法是透過一套標準刺激(如開放式或封閉式問卷),施予ㄧ群具代表性 的對象所得到的反應(或答案),據以此推估全體母群對於某特定問題的態度或行為 反應(Babbie, 1990)。問卷的架構需包括介紹信、問卷內容(如個人背景資料、欲詢 問的問題)及致謝。在問卷實施步驟方面,主要是確立調查的目的及決定所要蒐集 的資料。前者強調要先需瞭解問卷調查在此研究中的功能,然後再具體執行以達成

(11)

麼樣的資料,加以明確地界定。另外,問卷的信度與效度也具關鍵性,因為信度是 代表一份問卷工具的穩定性,也就是用同一份問卷,不論何時對同一群人施測,結 果都相似,則表示這份問卷的穩定性高、信度夠,可以信賴,而效度則代表一份問 卷工具的有效性,也就是其是否能有效的測量出所要測量的問題之指標。 三、資訊系統開發方法論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克服使用需求不明確及開發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問題。雛 型法有四個類別: 需求分析 雛型、分 析與設計 雛型、子 系統雛型 及整體系 統雛型(Pressman, 2005)。 四、課室觀察 教室觀察是教育研究的一種,雖然教室觀察有不同的典範,但是一般在進行教 室觀察時,觀察的範圍可歸納為下列四個層面(王淑俐,1998):(1)教師方 面:觀察焦點包括了教師個人背景、人格特質、興趣、知識與偏好、教師所使用的 教學策略(如教學法的選擇與變化、教材的挑選與順序安排、教具的使用、教學技 巧等)以及教室管理的方式;(2)學生方面:學生的背景、人格特質、興趣、先 前的知識和偏好、學生在課程進行時的投入程度、公開與私下的反應(如舉手發 言、偷偷遞紙條等);(3)師生互動方面:包括師生間互動的方式(口語及非口 語)、頻率、以及互動的結果、整體教室氣氛;(4)學習環境方面:觀察重點如 教室的位置、格局、教室內的設備與教學資源、教室佈置的方式與風格、以及上課 的分組方式與座位安排等;(5)其他方面:例如不同學科間的差異、學生的年 級、教材的選擇與使用等。 肆、結果與討論 總計畫彙總三個子計畫之重要研究結果與討論,包含利用專題導向學習法在教 導技專校院學生對於資訊科技與社會的概念優於傳統教學法、針對訪談結果修訂相 關教學策略與方針,以提升技專校院學生之學習動機與減低其學習困難、以及使用 Facebook進行教學能提升學生之情意學習,但在學習成就測驗中則未見顯著效果等 等。以下針對各點說明如下。 子計畫一之研究結果與討論在於專題導向學習法之應用 在資訊科技與社會概念形成與成就測驗中均顯示專題導向學習法優於傳統教 學法,以及質化訪談過程中多數學生認為專題導向學習法需要合作討論與實地驗 證,可有效完成概念形塑。 子計畫二之研究結果與討論在於修正ARCS教學策略之實驗課程 由於第二年的研究成果發現運用ARCS教學策略於課堂中對技專校院學生的學 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並無顯著影響,故根據第二年所蒐集到的資料加以修正教學策 略。 子計畫三之研究結果與討論在於深度訪談運用不同網際網路服務之媒材對學 習成效之成果是否有不同差異

(12)

研究結果發現使用 Wiki 作為教學輔助工具能增進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投入,並 增進該學習目標的相關知識與學習成效;而使用 Facebook 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則僅 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樂趣。 伍、計畫成果自評 在總計畫之整合,並透過多次會議之協調與溝通下,三個子計畫皆能相互配 合,如子計畫一之課程設計與評估、子計畫二之學習動機與學習困難診斷以及子計 畫三之多媒體教學與評量等。 子計畫一成果自評 本研究之部分研究成果已發表如下篇數,並擬針對第三年之研究成果以「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Approach for Concept Form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與「Design of an interactive conceptual change instruction with concept map: a case study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urse」為題,分別投稿至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與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期刊。

本研究之成果發表如下:

Che-Hung Lin, Chun-Yu Chen, Pai-Lu Wu, Wen-Hsiung Wu, & Yu-Li Huang (2009, Aug). A Study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Basic Course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2009 East Asia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Korea.

Che-Hung Lin, Pai-Lu Wu, Wen-Hsiung Wu, Chun-Yu Chen Hsiao-Mei Chiang, & Yu-Li Huang (2010, September). Utilizing Concept Map as Teaching Strategy Based on Conceptual Change Theor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ur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IGIP-SEFI Annual Conference 2010, Trnava, Slovakia.

子計畫二成果自評

本 研 究 之 部 分 研 究 成 果 已 發 表 如 下 篇 數 , 並 擬 針 對 第 三 年 之 研 究 成 果 以 「Revisiting the ARCS motivational model: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urse」投稿至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期 刊。

本研究之成果發表如下:

Pai-Lu Wu, Sih-Han Huang, Ying-Yao Cheng, Kun-Shia Liu, Tzu-Hui Yang (2011). A Tool for Assess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ngagement in Learn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18(1),13-24.

Pai-Lu Wu, Ching-Hwa Tsai, Tzu-Hui Yang, Sih-Han Huang, Che-Hung Lin (accepted). Using the ARCS Model to Promote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xx-xx.

(13)

Pai-Lu Wu, Hui-Ju Wu, Sih-Han Huang, Mei-Yao Chang, & Pai-Shih Yang (2011). Wiki as an Instructional Tool: 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xx-xx. (under review)

Pai-Lu Wu, Hsi-Chi Hsiao, Wen-Hsiung Wu, Che-Hung Lin, & Sih-Han Huang (2010). A Surve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tudents’ Motivation, Style and Achiev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urs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17(8), 381-395.

子計畫三成果自評

本子計畫於第一年其內容主要在規劃與開發學習輔助系統,以配合資訊科技 與社會課程之進行與學習動機之提升;第二年期計畫則以第一年期計畫為根基,進 一步探討同樣是 Web2.0 產物的 Wiki 與 Facebook 分別運用在教學輔助上之成效。 第三年期計畫則以第二年期所發展的問卷為根基,更進一步已訪談方式深入了解同 學使用不同教學媒材對其輔助課程教與學的看法分別為何。經由一學期的課程進 行,已完成訪談,符合第三年的成果目標。

在完成後續資料之討論後,擬以「Wiki and Facebook: A new approach for learning」為題投稿至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期刊。

本研究之成果發表如下:

W.-H. Wu, H.-C. Hsiao, P.-L. Wu, C.-H. Lin, & S.-H. Huang (2011).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theory foundations of game-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xx-xx. (in press) (SSCI)

Wen-Hsiung Wu, Chun-Yu Chen, Pai-Lu Wu, Che-Hung Lin & Sih-Han Huang (2011).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obile Learning Based on Qualitative Meta-analysis. Paper presented at 2011 Computer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ambridge, UK. (EI)

Wen-Hsiung Wu, Chun-Yu Chen, Pai-Lu Wu, Che-Hung Lin & Sih-Han Huang (2011). Reviewing Mobile Learning Studies from Research-Oriented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Assisted Perspectives: A Qualitative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xx-xx. (under review) (SSCI)

(1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王淑俐(1998)。教室觀察的內容分析(上)。師友,37,31-35。 2. 周家祥(1996)。國中地球科學教材採用STS 架構影想學生「對科學態度」的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科學教育組碩士論文。 3. 邱上真(1991)。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 1-49。 4. 郭生玉(1973)。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 15,451-543。 5. 凌林煌(2001)。台灣當代問題探究—跨院科系所科際整合型系列通識教育課程 (一)。教育部顧問室九十會計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研究報告書,高 雄市: 國立中山大學共同科。 6. 郭聰貴、周伶瑛、鄭麗娟、林麗娟、吳佳蕙(2007)。學習導向的教學設計原 理。臺北:湯姆生出版。 7. 葉靖雲(1995)。學習困難學生之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5),59-63。 英文部分:

1. Babbie, E. (1990).Survey research methods. Wadsworth: CA.

2. Baker, A., Navarro, E. O. & van der Hoek, A. (2005). An experimental card game for teach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75, 3-16.

3.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3).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feiffer: CA.

4. Derbyshire, H. (1999).The CASTLE. (toolkit. http://www.le.ac.uk/castle/)

5. Gagne, R.M., Wager, W.W., Golas, K. & Keller, J.M. (2005).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5th eds, Thomson Press.

6. González-Tablas, A. I., Orfila, A. Ramos, B. & Ribagorda, A. (2006). EVAWEB v2: enhancing a web-based assessment system. FORMATEX, 837-840.

7. Keller, J. M.(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pp384-434). Hillsdale, NJ:LawrenceErlbaum, Publisher.

8. Kibler, R. J. (1978). Objectives for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2nd ed.). Allyn and Bacon: Boston.

9. Koehler, M. J., Mishra, P., Hershey, K. & Peruski, L. (2004) With a little from your students: a new model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online course design.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1), 25-55.

10. Mann, B. D., Eidelson, B. M., Fukuchi, S. G., Nissman, S. A., Robertson, S., Roubidoux, M A., Chapman, C. M. & Piontek, M. E. (2002).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breast imaging game for medical students. Academic Radiology, 9(10), 1169-1178.

11. McMarthy, R. (1989). Multimedia: what the excitement’s all about. Electronic Learning, 8(8), 312-320.

(15)

13.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 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tasca. IL: Peacock.

14. Thelwall, M. (2000).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a versatile educational tool. Computers & Education, 34, 37-49.

15. Turner, S. V. and Dipinto, V. M. (1992). Students as hypermedia authors: themes emerging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5(2), 187-199.

16.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 Wang, T. H., Wang, K. H., Wang, W. L., Huang, S. C. & Chen, S. Y. (2004). Web-based assessment and test analyses (WATA)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 59-71.

(16)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1/11/26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技專校院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總計畫) 計畫主持人: 吳文雄 計畫編號: 97-2511-S-151-005-MY3 學門領域: 應用科學教育一科學教育理論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17)

97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吳文雄 計畫編號:97-2511-S-151-005-MY3 計畫名稱:技專校院學生基礎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基礎應用科學教育)--技專校院 學生資訊科技與社會基礎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研究(總計畫)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2 2 100% 博士生 1 1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1 1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1 1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3 3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18)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無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19)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總 計 畫 與 子 計 畫 相 關 成 果 已 發 表 於 國 際 知 名 期 刊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及研討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