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眾媒介如何形塑青少年犯罪:新聞選擇與報導策略的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眾媒介如何形塑青少年犯罪:新聞選擇與報導策略的分析"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眾媒介如何形塑青少年犯罪:新聞選擇與報導策略的分析

Mass med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breed of youth offenders and victims. 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蘇蘅 研究助理:楊宗斌、黃睿迪、許碧蘚 執行機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計畫編號:NSC 89-2412-H-004-014 執行期限:民國 88 年 8 月 1 日至民國 89 年 7 月 31 日 中文摘要 關鍵字:新聞、報紙、電視、青少年犯罪、內容分析  台灣的犯罪新聞報導,近年來不斷引起爭議和批評,除了民國 85 年發生的前桃園 縣長劉邦友命案和民國 86 年的白曉燕綁票案,民國 87 年的林清岳弒親命案,和台大 法律系學生搶奪財物案,媒體均大張旗鼓地報導,引起熱烈討論。   許多研究發現,犯罪新聞高度扭曲真實犯罪,暴力犯罪的數量更凌駕其他犯罪 類型之上。綜合相關文獻發現,國外學界對犯罪新聞有系統的研究,多從 1970 年代 以降,也以社會學取向較多,依其不同理論進路的發展,約可分三種主要方向:   1.社會偏差:關注媒體如何產製偏差、表述問題,以及媒體在形塑與合法化社 會控制文化的角色為何,並探討媒體如何以刻板印象來看犯罪者的行為。媒體在此 發揮區辨善惡、守法與偏差、健康與病態的兩面功能,既看到偏差,也進行社會整 合,導入社會控制,從社會結構與政治上,為某些行為貼上標籤(Cohen, 1981)。   2.以「新聞價值」與「偏差放大」交疊視之:基於經濟資源和產製符號的限制 ,犯罪意涵不能在新聞中無窮延伸,媒體報導的犯罪類型有限,新聞言說也介於社 會控制機構與「媒體幻想」之間;但媒體往往過度反應,甚至常用新聞例行慣例處 理,用一種偏差的刻板印象框架從事報導,媒體扮演著把刻板形象轉化成真實、也 把幻想轉換成事實的仲介角色(Young, 1971)。

(2)

  3.從「社會建構真實」來看:Kidd-Hewitt & Osborne(1995)提出兩種分析模 式,即大眾操縱模式(mass manipulative model)和商業自由放任模式(commercial laissez-faire model)。兩者均導入意識形態的觀念,前者代表媒介傳統在選擇、 呈現等操作及對社會大眾的影響,認為媒介選擇乃根據「結構化的意識形態偏見」 而來,商業模式則認為媒介以一種自發方式選擇新聞,兩者有主動與被動的差別。   本研究關注犯罪新聞中的次類型--青少年犯罪新聞的報導與再現。主要因這兩 年台灣發生許多青少年犯罪事件,如青少年對少女集體的性侵害、少年飆車、吸毒 、青少年幫派集體擄人勒贖等案件,究竟表示真實世界如此?還是媒體有將青少年 文化現象「問題化」的趨勢?從「新聞再現」的研究進路予以分析釐清。   本研究採立意抽樣,抽樣為民國 89 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的七份日晚報主要新聞 版面的青少年犯罪新聞,這七份日報和晚報包括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 央日報、自立晚報、中時晚報和聯合晚報的青少年犯罪新聞,共 252 則報導。另外 也抽取同一期間的電視台晚間七點新聞,以立意抽樣選出中視、華視和 TVBS 三台晚 間七點新聞,共蒐集 99 則新聞進行內容分析。   結果發現,報紙和電視兩種媒體都強調暴力犯罪,兩者這方面同質性高。此外 ,由於畫面的需要,電視報導的飆車新聞明顯比報紙多。其次,報紙和電視雖然都 以「逮捕羈抽」階段為最多,但電視新聞次多是「發現犯罪」,報紙則以「偵查階 段」較多,另外報紙也比電視會追蹤後續報導,包括起訴、定罪判刑、或交保的新 聞都能持續報導,電視新聞近九成都為前面階段的採訪報導。   第三,媒體報導的犯罪者特質以男性、以 17 歲者居多,但整體來看,無論報紙 或電視都不太關注犯罪者的家庭背景。青少年犯罪新聞報導中,青少年的「個別身 分」通常是模糊的,新聞多以「青少年」這種籠統的形象概念稱之。   第四,報紙和電視報導的受害者特質不同,報紙以男性較多,電視以女性較多 。年齡方面,報紙報導的包括未成年和成年人兩者,電視顯然重視未成年受害者。   第五,犯罪新聞的主要消息來源為警方,新聞的主調由警方掌握。其次,無論 報紙或電視都會採訪犯罪者本人,但沒有警方多,占 15%。但報紙和電視都很少採 訪受害人,電視雖然不多(8.4%),但比報紙要多(4%)。   最後,電視和報紙都喜歡報導青少年幫派式的犯案方式,近八成為集體犯罪。 電視比報紙更易導入社會控制,報紙更常描述青少年犯罪對社會的威脅,會藉著記 者之口或警方來發言,譴責整個犯罪事件的不正當和不合法。

(3)

英文摘要

Keywords: crime news, news content, television news, newspapers,      juvenile delinquency

 How do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news make crime 'new'? A coherent theoretical answer can be developed by addressing a number of themes previously marginal to the sociological studies both of news and of social problems. This research offers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daily news stories on crime, especially focus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of Taiwan's youth. In the case of crime news, many scholars have been observed that news need not merely provide information but can be put to a number of different uses by readers. But the themes of the news need somewhat timeless and universal in character. The research find out that the main theme between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news are similar. Violent crime are the most reported topics by both media. Violent action is a newsworthiness criteria. Violence was a prominent focus of both media's coverage despite the fact that very little violence actually occurred. Secondly, the stereotyping of criminals and victims in the news are obvious. It is common for crime stories to focus on youth's violation of, rather than conformity to, norms and laws. Finally, a similar pattern was focus motivations and behaviors of the youth that breaking laws in both media. Although media coverage framed stories both around violence and nonviolence; in essence, reporters expressed surprise an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juvenile delinquency. Both media can establish common patterns of social control.

壹、計畫緣由與目的

  犯罪新聞多半是簡短的文本,寫作的主體或客體一定以人為中心(Sherizen, 1972),也就是犯罪新聞必然包括受害者和犯罪者,但犯行卻是五花八門,呈現的 社會意義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犯罪新聞的定義通常指有關成年人或青少年違反 法律的事件,或社會問題相關議題、犯罪防制的方法及犯罪率的起伏(Windhauser, Seiter & Winfree, 1990: 72)。

  典型犯罪新聞的敘述要件是犯罪行動本身,包括行動的主動者--嫌犯及行動的 接受者--受害者、事情簡單情境(setting)和場景(scene)。因此犯罪新聞的基本要 素不外受害者姓名、年齡與職業,嫌犯姓名、年齡和職業(Graber, 1980;引自楊意

(4)

菁,1998:45)。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新聞價值也面臨急速改變,不僅媒體對於新聞價值出現新 的判斷,對於新聞內容、包裝和規劃也無一不以「給讀者想要」的為目標。更精確 的說,報紙或電視會根據市場選擇的法則內容,不僅強調犯罪新聞,且會誇大渲染 特殊類型的青少年犯罪新聞。   根據官方資料犯罪統計,近十年來少年犯罪有惡化情形,出現多量化、暴力化 、一般化等現象與趨勢。「多量化」指少年犯罪人口從 1988 年至 1997 年成長 40%, 同時期少年人口只成長 5%。「暴力化」指少年暴力犯罪在十年來有增加趨勢,1988 年至 1997 年十年間,少年暴力犯罪人口數成長 28.57%,同一時期少年暴力犯罪人口 率也成長 3.2 人。「一般化」指少年犯罪者(包括刑事、管訓、虞犯事件)家庭經濟 情況為小康和中產以上者,從 1988 年的 73.2%升至 1997 年的 78.67%(法務部,1997; 引自黃富源、鄧煌發,1999:160-161)。   近年來不僅台灣青少年犯罪有日趨暴力的趨勢,而且犯罪手法趨於殘暴,尤其 是民國 86 年十月中發生新竹徐姓少年集體虐殺事件,及十二月發生新店四名未成年 青少年在數小時內連續輪姦少女十餘次,而被判重刑的案件(蔡德輝、楊士隆,民 88);民國 87 年十月發生的林清岳弒親命案,和台大法律系學生搶奪財物案,媒體 大張旗鼓地報導,露骨描寫細節,加入社會規範和道德的撻伐,更引起社會矚目。   就法務部(1997)出版的《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資料顯示,少年刑事案件中,暴 力犯罪類型占少年犯罪總數 57.61%,犯罪少年中,教育程度以「國中肄業」 (52.35%)最多,其次為「高中肄業」(22.89%)、「國中畢業」(21.03%)。少年的家 庭經濟情況以「小康之家」最多(74.89%),「勉強維持生活」次之(20.23%)。各地 方法院宣告少年刑事案件中,少年暴力犯罪情形為:懲治盜匪條例(19.5%)、殺人 罪(10.8%)、搶奪(10.64%)、傷害(9.63%)、恐嚇及擄人勒贖(3.77%)、妨害自由   國內有關犯罪新聞的研究多以犯罪新聞(而非青少年犯罪新聞)為主,本研究則 以青少年犯罪新聞為分析對象,共提出以下六個研究問題:   一、媒體(主要指報紙和電視)的犯罪新聞發生地點為何?主要呈現那些犯罪類     型?不同媒體的呈現是否不同?   二、不同媒體報導犯罪新聞發生階段是否不同?   三、犯罪新聞如何呈現青少年犯罪新聞的犯罪者?如何呈現受害者?不同媒體     是否不同?   四、犯罪新聞是否支持較既有權力?即引用的消息來源以警方最多?不同媒體     有無差異?

(5)

  五、犯罪新聞是否形塑犯罪者的有罪形象?包括提及犯罪動機,提及犯罪「得     不償失」,以負面語氣形容犯罪者。   六、犯罪新聞是否呈現警方為善、犯罪者為惡的敘事主題? 貳、研究方法   本文採用文獻研究和內容分析兩種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文獻法主要在爬梳相關 資料,探討媒體報導犯罪新聞的動機、處理策略和所得的效益;內容分析則比較七 份日晚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自立晚報、中時晚報和聯合 晚報)刊登的青少年犯罪新聞,共 351 則,進行內容分析。電視新聞也抽取同一期間 的晚間七點新聞,以立意抽樣選出中視、華視和 TVBS,共蒐集 99 則新聞,進行報紙 和電視報導的青少年犯罪新聞之比較。 參、結果與討論   首先,本研究爬梳了犯罪新聞的理論進路,和各家學說對於犯罪新聞的主要研 究方向,大約可分為「社會偏差」、以「新聞價值」與「偏差放大」交疊視之、和 從「社會建構真實」來探討。   其次,透過內容分析,本研究發現國內七家報紙和三家電視台對青少年犯罪新 聞的報導,部分支持功能論對青少年犯罪新聞社會角色的看法。本研究也支持不同 媒體裡,青少年犯罪儀式化的報導,提供善惡之間道德防線的折衝。報紙和電視會 因媒體特色不同,出現不同的犯罪類型、消息來源,對於犯罪者、受害者的呈現亦 略有不同,不過差異並不大。   第三,無論報紙與電視媒介形塑的青少年犯罪新聞,會告訴社會大眾「犯罪得 不償失」,通常藉著消息來源或記者本身的表述,傳達什麼行為能為社會接受,或 藉由譴責犯罪者個人以呈現社會共識。同時,電視新聞更重視奇特的敘事主題,以 吸引觀眾收視。   第四,新聞媒體確實藉由報導案情,把犯罪者視為社會中的異常,讓閱聽人感 受被犯罪威脅的社會意識。在報紙和電視新聞的描述下,暴力犯罪的再現,為媒體 重視的青少年犯罪新聞類型,其中報紙重視膽大妄為和罪惡殘酷,電視重視膽大妄 為和防衛社會秩序。電視在現代更符合 Durkheim、Grabe、Erikson 等人的看法,提 供一個公眾儀式的舞台,傳達某些對犯罪的概念。   第五,經過對青少年犯罪新聞報導提及的動機,和犯罪者對犯罪的歸因,甚至 犯罪新聞報導的時間、地點、被害人與加害人的性別、年齡、職業、是否有前科,

(6)

及警方態度與表現的詳細分析,本研究發現報紙和電視對犯罪者特質的報導,差異 不大,但容易忽略青少年犯罪事件中的受害者。尤其報紙記者較少採訪受害者,電 視新聞裡的受害者也以女性和年輕人居多。 肆、計畫成果自評  一、與原計畫相符程度:大抵相符,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新聞的確扭曲真實犯 罪情形,誇大傷害、武裝搶劫、性犯罪和飆車等犯罪類型,而電視更重視殺人、傷 害和飆車等犯罪類型,可知電視更強調畫面的重要性和較聳動的青少年犯罪類型, 也較重視報導國中生、輟學生的犯罪案件,和報紙不太一樣。兩種媒體在採訪的消 息來源也略有不同,但同樣會導入社會控制的敘事方式。  二、達成預期目標情況:本研究已達成預期目標,從文獻和內容分析的資料中, 發現電視和報紙對於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報導有所不同,強調重點、犯罪者和受害者 特質略有差異,但多從團體而非個人來看青少年犯罪案件。不過,本研究尚未進一 步分析青少年犯罪電視新聞如何敘事,不能深入觀察新聞言說敘事的轉變;也未能 進行閱聽眾調查,無法得知閱聽眾對於青少年犯罪新聞的認知及接受情形。最後, 由於新聞產製考量因素很多,本研究並未探討不同媒體在青少年犯罪新聞報導的守 門行為,也未分析收視率和編輯政策對青少年犯罪新聞報導「偏差」的可能影響。   另外,本研究雖發現媒體報導犯罪多在犯罪發生和逮捕羈押階段,因此未進一 步分析犯罪新聞裡呈現的司法機構和司法正義形象,尤其電視多半追求案件發生時 逮捕羈押、審判前的新聞事件,雖然傳達了社會正義,卻未探討司法正義和公平的 問題。  三、研究成果的學術或應用價值:本研究為國內首度比較報紙與電視青少年犯罪 新聞報導類型和內容,包括青少年犯罪新聞報導提及的動機,和犯罪者對犯罪的歸 因,甚至犯罪新聞報導的時間、地點、被害人與加害人的性別、年齡、職業、是否 有前科,及警方態度與表現,都在分析之列。從理論和實務並重的面向,發現不同 媒體對犯罪者特質的報導,差異不大,但報紙記者較少採訪受害者,電視新聞裡的 受害者以女性和年輕人居多。這些發現對於學理和實務應用均有相當參考作用。  四、是否適合在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者已整理報紙和電視內容分析資料,擬於政 大新聞學系於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三日主辦的「傳播社群與社會整合」研討會上發表 。亦打算於研討會後,進一步分析改寫,投稿學術期刊發表。  五、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   (一)本研究為國內首度針對不同媒體報導青少年犯罪新聞的比較,研究結果可

(7)

進一步了解電視和報紙在犯罪新聞的需求和新聞產製策略為何。   (二)本研究發現報紙和電視對青少年犯罪新聞類型的看法雷同,都喜歡報導傷 害和武裝搶劫新聞,這兩類新聞通常是青少年犯罪新聞的第一優先選擇。   (三)研究結果也發現,媒體對青少年罪行、警察、法院、矯治體系、司法體系 的評價不同,多數犯罪新聞都在逮捕羈押階段報導,但不重視法院、矯治體系和整 體司法體系的運作。 伍、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寓中(1993) 《從賀爾的主控意識看電視犯罪新聞的報導》。台北:政大新聞所   碩士論文。 王應機(1964) 《犯罪新聞之報導及其法律責任》。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李慧馨(1996) 《新聞辭彙與情緒關聯性之研究--以犯罪新聞為例》。台北:政大   新聞所碩士論文。 姜占魁(1959) 《台北各報處理犯罪新聞之比較研究》。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論   文。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1961) 《台北市報紙社會犯罪新聞報導趨勢》。台北:政大新   聞學系。 法務部(1996) 《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法務部。 黃茗芬(1999) 《論犯罪新聞的專業表現》,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2000) 〈白曉燕案件新聞的犯罪學觀察〉,八十九年度新聞從業人員素質   獎勵進修計劃:短期進修課程工作坊報告文。中華民國,台北:台灣大學新聞   研究所。 黃富源、鄧煌發(1999) 〈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之研究--家庭結構、動力與社會   學習觀點以論〉,「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II),台北:中   研院社會研究所,頁 157-227。 陳炳宏(1988) 《我國報紙符號真實與客觀真實之分析與比較》。台北:政大新聞   所碩士論文。 陳毓文(1999) 〈暴力環境與暴力少年:一個社會問題還是兩個?〉,「台灣社會   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II),台北:中研院社會研究所,頁 115-36。 楊意菁(1998) 〈犯罪新聞與閱聽人:多元意義的建構與詮釋〉,《空大學訊》,   第 225 期,87.11.16-11.30,頁 41-53。 蔡德輝、楊士隆(1999) 〈台灣地區少年強姦犯、非暴力犯及一般少年犯罪危險因   子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II),台北:中研   院社會研究所,頁 13-46。 瞿海源(1999) 〈社會新聞與社會問題:犯罪新聞為例〉,「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

(8)

  術研討會」會議論文(II),台北:中研院社會研究所,頁 521-34。 二、英文部分

Barlow, M.H., Barlow, D.E., & Chiricos(1995).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ideologies of crime in the media: A content analysis of crime news.   Crime & Delinquency, 41(1): 3-19.

Bird, S.E., & Dardenne, R.W.(1987).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ames Carey(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London:   Sage, 67-86.

Carey, J.(1975). A cultur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2(1), 1-22.

Chermak, Steven M.(1995). Victims in the news: Crime and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Chibnall, S.(1975). The crime reporter: A study of crime reporting in   the British press. London: Tavistock.

Chibnall, S.(1977). Law and order news: An analysis of crime reporting   in the British Pres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Chibnall, S.(1981).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by crime reporters, in   Stanley Cohen and Jock Young(1981)(Eds.), The Manufacture of News.   London: Constable. 75-97.

Cohen, S.(1981). Footprints on the sand: A further report on crimin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deviant in Britain, in Fitzgerald, M. et al.,   Crim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220-47.

Condit, C.M.(1987). Crafting virtue: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or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73: 23-38.

Dahlgren, Peter(1988). Crime news: The fascination of the mundan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 189-206.

Durkheim, E.(1933).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rkheim, E.(1938).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rkheim, E.(1951). Suicid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ricson, R.V.(1991). Mass media, crime, law and justic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31(3): 219-249.

Ericson, R.V., Baranek, P.M., & Chan, J.B.L.(1991). Representing order:   Crime, law, and justice in the news medi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9)

Erikson, K.T.(1966). Wayward puritans. New York: Macmillan.

Ettema, J.S., & Glasser, T.L.(1988). Narrative form and moral force: The   realization of innocence and guilt through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8(3): 8-26.

Foucault, M.(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Pantheon. Gans, H.J.(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 Pantheon.

Gerbner, G.(1980). Death in prime time: Notes on the symbolic functions   of dying in the mass medi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47(1): 64-70.

Gerbner, G., Gross, L., Morgan, M., and Signorielli, N.(1986).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dynamics of cultivation process. In J. Bryant   and D. Zillman(eds.).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Hillsdale,   N.J.: Erlbaum.

Glass, T.L., & Ettema, J.S.(1989).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and the   moral order.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6(1): 1-20. Gorelick, Steve M.(1989). 'Join Our Wa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a newspaper crimefighting campaign. Crime & Delinquency, 35:   421-36.

Grabe, Maria Elzabeth(1996). Tabloid and traditional television news   magazine crime stories: Crime lessons and reaffirmation of social   distinction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winter,   73(4): 926-46.

Grabe, Maria Elzabeth(1999). Television news magazine crime stories: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6:155-171.

Graber, D.(1980). Crime news and the public. New York: Praeger.

Katz, Jack(1987). What makes crime 'new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9, 47-75.

Kidd-Hewitt, David, & Osborne, Richard(1995)(eds.). Crime and the media:   The post-modern spectacle. London and Chicago: Pluto Press.

Hickman, M.(1982). Crime in the streets-A moral panic: Understanding   'Get Through' policie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Souther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8: 7-22.

Johnstone, J.W., D.F. Hawkins, and A. Michener(994). Homicide reporting   in Chicago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71(4): 860-872.

Jones, E.T.(1976). The press as metropolitan monitor.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239-44.

(10)

  Routledge.

McQuail, D.(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4th edition.

Mead, G.H.(1918). The psychology of punitive justice. Th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3(5): 577-602.

Osborne, Richard(1995). Crime and the media: From media studies to   post-modernism, in David Kidd-Hewitt, & Richard Osborne(1995)(eds.).   Crime and the media: The post-modern spectacle. London and Chicago:   Pluto Press, pp.25-48.

Roshier, B.(1973). The selection of crime news by the press. In S. Cohen   and J. Young(eds.), The manufacture of news. Beverly Hills: Sage. Sacco, Vincent F.(1995). Media constructed crime. Annals of the Amerci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39, May, pp.141-54.

Sheley, Joseph F., & Ashkins, Cindy D.(1981). Crime, crime news and   crime view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5:492-506.

Skogan, W.G. and M.G. Maxfield(1981). Coping with crime: Individual and   neighborhood reactio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Tumber, Howard(1982). Television and the riot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Young, Jock(1971). The role of the police as amplifiers of deviancy,   negotiators of drug control as seen in Notting Hill, in Cohen,

  S.(ed.), Images of Deviance. Harmondsworth: Penguin.

Windhauser, J.W., Seiter, J., & Winfree, L. T.(1990). Crime news in the   Loisiana Press, 1980 vs. 1985., Journalism Quarterly, spring, 67(1):   72-7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Do you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gree Disagree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從物料、媒介和 形式的選擇、技 術掌握、及個別 作品的處理,以 判斷所表現的創. 意及想像力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